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科普閱讀演化論:幾個閱讀科普書的好理由──泛知識節紀實

$
0
0
  • 活動紀錄/李宣蓉

處在資訊流通不發達的古代,書本幾乎就是所有資訊的來源,要獲取知識就必須讀書。但現在的知識來源五花八門,透過 youtube 影片、廣播、電視節目等,也都可以學到新鮮的知識,輕鬆又有趣。我們還需要找個時間坐下來,好好閱讀一本書嗎?

2019 泛知識節邀請到了泛科學專欄作者黃貞祥及出版社資深編輯許鈺祥。兩位講者都是清大生科系畢業,但許鈺祥接著離開生科領域,進入出版界。2017年時,許鈺祥想出版科普領域的書,即使現在出版業相對辛苦,仍將黃貞祥拉進了閱讀推廣的活動。在演講中,兩位分別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闡述閱讀科普書有哪些好處。

閱讀能活化我們的大腦

首先,從生理構造方面來看,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腦部相當獨特。前額葉皮質讓我們能夠理性思辨,擁有邏輯、計算和推衍的能力。但前額葉是需要訓練的。如果不訓練、不做理性思辨,那麼人類大腦其實和黑猩猩是差不多的。閱讀科普書能夠訓練前額葉皮質,靈活運用大自然賦予人類最寶貴的東西,也就是我們的大腦。

若不訓練,人類的大腦其實跟黑猩猩差不多。圖/pxhere

書籍是系統化知識的來源

現代人經常使用數位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遇到問題只要上網找資料就行,利用搜尋引擎尋找答案,也有不少人在手機上閱讀文章。這種做法可以快速接收訊息,迅速更新知識庫。但黃貞祥提到,過度使用數位產品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看過的內容一下就忘記了,無法留在腦海。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網路上的資訊難以避免篇章簡短,知識破碎化、片段化的缺點。

學習一門全新的知識,是非常需要架構的。尤其,科學領域是相當系統化的東西,需要運用很多抽象性思維。當人們學習系統化的知識時,能夠將資訊連接起來,知識的網絡彼此結合、延伸,讓人們可以應用、創新、創造,協助人們解決問題。

而閱讀這個行為,不只訓練專注力,也連結著大腦的理解能力、再表述能力,並且與溝通能力息息相關。可以說,閱讀科普書就像一種大腦的全方位運動。相反地,如果只是片段地閱讀,片段地吸收資訊,會發現這樣的資訊無法應用到別的領域。

閱讀科普書可以增進創新的能力。圖/pxhere

針對網路文章,許鈺祥也以編輯的角度補充了一些看法:當一篇文章透過社交軟體或各種媒體平台散播出去後,會產生各種數據。除了最多人在意的點擊率之外,也有其他數據需要分析,例如:讀者點擊進入文章後,平均花費多少時間讀完文章。

數據顯示,讀者實際閱讀文章的時間,與編輯們預設的時間是有落差的。例如說,編輯們預設讀完整篇文章應該費時五分鐘,但實際上,讀者只花了兩分多鐘就看完文章了。

一開始,編輯們推測讀者只看完第一頁,卻不知道還有第二、第三頁。但有了更多數據後,他們認為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標題」──許多讀者被標題吸引,心理上認同這個標題而點進文章。然而,閱讀完第一段後,讀者覺得論點好像跟自己想的一樣,認為自己的看法得到印證,就沒再往下看。

這也是閱讀習性上一個很大的改變。以前讀者買了書,往往是讀完整本書才與人交流、發表意見,討論書的內容是什麼,而不是讀了第一頁,就自認為理解了整本書,以自己的觀點去想像、腦補內容。

網路文章自有其發展出的閱讀習慣。圖/pxhere

這種碎片化也是在推廣閱讀時很重要的難題,如何讓讀者瞭解一個主題不是只有單一面向的是非題,不是拋出問題,就期待一個標準答案。閱讀的重點在於思考的邏輯和辯證的過程。

「讀書」並不是讀了就好,如何提升深度,能夠再表述,對於內容產生疑問和思辨,並因此啓動尋找答案的好奇心,因而繼續閱讀更多的書,這才是最關鍵的。「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回答一個學科領域的所有問題。」許鈺祥說。推廣閱讀的重點即是點燃興趣,引發讀者後續探索的動作。

閱讀可以開闊視野

閱讀可以開闊視野。圖/pxhere

除了深化思考之外,閱讀的廣度也很重要。讀書可以跳出舒適圈。接觸到自己不曾想像過的領域,打開全新的視界。許多書店排行榜或是編輯選書都具有指引功能,順應當下時事潮流,先挑選出讀者應該有興趣的書,或應該閱讀的書。

黃貞祥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無論在經濟或世界趨勢方面,廣博型的知識家對於事態的預測能力更強。曾有朋友問黃貞祥,當他做出一篇新的評論時,如果與之前的評論互有矛盾,怎麼辦?黃貞祥表示,他並不會因為改變了看法而覺得有罪惡感或丟臉。

閱讀了新的書籍,因而修正原先的看法,這代表著成長。新的知識帶來新的認知,也對這個複雜的世界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修改信仰並不可恥。」他說。廣泛閱讀,並且不斷更新自己既有的認知,能讓人對世界趨勢有更好的理解和預測。

閱讀能產生心流,讓人開心

除了智識上的好處之外,閱讀也是件快樂的事。「閱讀能產生心流。」黃貞祥說。當人們投注心神,專注進行高技能的活動時,會產生愉悅而幸福的感受。專注閱讀需要思維的探索、連結和創造,是非常容易產生心流的活動之一。

閱讀能產生心流。圖/pxhere

黃貞祥還打趣說,除了閱讀外,編輯一本書也會產生心流,這也是為何編輯們的收入不高,但他們做得很開心 (笑)。

關於這一點,許鈺祥並不否認。他解釋,在出版一本書的漫長過程中,編輯往往是第一個讀者。收到譯者或作者的稿件,編輯首先會沉浸於文字內容,但在此之外,編輯還要跳脫出來,站在讀者的閱讀情境去思考設計,考慮該如何包裝一本書。

當書籍發生錯字、翻譯不理想、圖片缺失等等情況時,就會打斷讀者的閱讀行為。這些細緻的過程都必須由編輯把關,盡可能讓讀者讀得順利、讀得投入。也就是說,編輯不只在閱讀文本時產生心流,同時也要仔細思考製作一本書的各個環節,主動營造讓讀者能夠產生心流的情境。

閱讀能增加人與人間的連結

閱讀不只是個人的、私密的,還能夠分享,增加人與人的連結。當代的科普書越來越傾向將人文性質與科學領域合,例如科學與歷史,科學與親子關係等等。科學的普及化,不光著重在冷硬的知識,也要關注社會面向,更加的「入世」,將科學知識回饋給大眾。這也是科普閱讀推廣中不斷反覆思考的問題:台灣人不讀書,是不是因為沒有做出讀者想讀的書?科學是否應該更加貼近人文與社會?

The post 科普閱讀演化論:幾個閱讀科普書的好理由──泛知識節紀實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