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觀者誤解,在討論相關的教養迷思及科學議題之前,必須先說明幾件事情。首先,我是一位臨床心理師,所受的背景訓練主要為臨床心理學。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練習是我們在研究所中反覆經歷的,我們肯定有能力判斷一個心理學或其相關論述正確與否,抑或者在現今的研究資料庫中,到底有無論文在討論相關議題。我們確實不是醫師,這是千真萬確的。但並不是說不是醫師,就無法進行科學判斷。這兩件事情應該可以分得清楚。
這裡所寫的文章,背後有附上相關文獻的,絕對是從科學資料庫搜尋而來,並非個人憑空杜撰。這些論文絕大部分都是開放性的,所有有意願的讀者都可以從網路上搜尋而得,少部分文獻因為受限於部分大學圖書館並未購買,因此是透過朋友從合法管道中取得。
科學為何可以進步?就是立基於開放性。全世界任何一位願意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可以從相關資料庫中獲取資料。這些東西並不是只具有醫師資格的人才能討論,才能掌握。能做絕對開放的討論,才能從中獲益。
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知道實驗證據的結果是有分等級的。等級Ⅰ為系統性回顧研究(或稱後設研究),此為統合多篇研究而成;等級Ⅱ為隨機分派的研究;等級Ⅲ為非隨機分派的研究;等級Ⅳ為個案研究;等級Ⅴ為專家意見,也就是只根據自己有限的臨床經驗來說明。等級Ⅰ的證據能力可靠度最高,反之,則可信程度很低(證據等級的分類有多種方式,這裡採用牛津大學實證醫學中心的看法)。
依照上述看法,就可以明白很多網路消息或新聞,根本連等級Ⅴ都算不上。很多網路消息開頭很喜歡用「這是一個資深醫療人員的看法」或是「資深專業人員都這樣做」,那這個資深人員到底是誰?若真是一個專家的話,沒有道理連自己是誰都不願意說明。若是願意負責任的人,接受媒體採訪,肯定會告訴對方自己是誰?為什麼願意對此議題做說明?而網友之間很難進行理性討論的原因也在於此,很多鄉民都是根據自己的好惡喜樂,以叫囂、謾罵、人身攻擊的方式說三道四,最後淪為情緒發洩。不然就是離題、跳題、斷章取義,全然不顧原作者意旨(就像是我們秤了體重,是要討論體重多少才合適。結果就是會有路人出現,說體重計的外表他不喜歡、體重計的格式不對、秤體重的方式錯誤諸如此類的文不對題的回應,多的是把需要好好思考的東西當成搞笑文回覆,最後只有一陣爭吵笑鬧,什麼也沒得到)。如此,根本很難討論下去,科學事實也在爭吵當中逐漸遠離。大家以為網路的匿名性很高,愛說什麼就說什麼,卻忘記這是一個需要負責的言論世界。
當然,讀者們要相信什麼還是可以自己決定。信任的建立並不與科學體系劃上等號,每個人的立足點不同,相信什麼對自己最有利自然就會相信這些東西,這與科學無直接相關。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