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你到底愛不愛我?談愛情裡的安全感匱乏——《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不安?》

$
0
0
  • 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如何證明你愛我?

「如果你愛我,現在就陪我去吃宵夜好不好?」

「你為什麼不陪我去看電影,你真的愛我嗎?」

「如果他在乎我,為什麼經常已讀不回呢?」

圖/pxhere

在關係裡,這是你經常問的問題嗎?你不懂為何你這麼擔心失去,也不懂你怎麼這麼需要陪伴,更不懂你付出這麼多,怎麼還是不能肯定對方是愛你的,於是你問了不下數百次的:「你愛我嗎?」並且更深入地確認:「你愛我哪一點?」但怎麼樣你都很難滿意對方的回答,甚至在對方的不耐煩中更加懷疑對方的愛。

你討厭自己的患得患失,但你控制不了不時察看手機的衝動,害怕失去愛的自己也失去價值。你不懂自己的不安全感為何這麼強,強到你總是需要用分手或傷害自己的方式考驗對方,或者大哭、或者冷戰,去要對方聽從順服。然後你開始越來越不安,因為你發現在這些查勤、擔憂與控制後,對方對你失去耐性,回應越來越慢、也越來越冷淡,你開始深信你不被愛了,因為你再也找不到愛的證明,你多麼希望回到當初甜蜜、緊密的狀態裡。

正是你的不安,創造了你不被愛的證明,即使你不斷努力地付出或掌控亦然。

關於這反覆確認與安全感匱乏的狀態,我將用兩個層次來說明這個現象:一個是自體和客體的概念;一個是童年陰影的概念。

自體感發展受阻 + 客體恆存的經驗挫折

有非常多人需要反覆確認愛是否存在,其實與客體恆存的經驗挫折和自體感的發展受阻有關。

什麼是客體恆存呢?其實是嬰兒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約八到十二個月會發展出物體恆存概念,也就是認知上,當他看到眼前的東西不見的時候,他會開始尋找,因為他思維裡已經知道這東西應該不會無緣無故消失,所以你會發現嬰兒在六個月的時候,你跟他玩躲貓貓時,他會特別興奮,因為他覺得這個現象很神奇。而這裡我們談到的客體恆存,則是比較偏向情緒層次的,當照顧者不在身邊時,孩子並不會覺得天崩地裂,因為他信任照顧者會回到自己身邊,因此能夠安心等待。

但是當照顧者給了不舒服的感受,意味著我是不好的,就會產生挫折的經驗、阻礙自我整合。圖/pixnio

所以照顧者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成為我們認識自我與發展安全感很重要的過程,它會形塑我們對外界的看法。照顧者在我們小時候會是「全世界」般的存在,而當「全世界」給了我們舒服的感受,除了會讓我們感覺安全之外,也會幫助我們認識「我」是好的,讓我們整合自我時順利許多;但是當「全世界」給了不舒服的感受,也意味著「我」是不好的,就會產生挫折的經驗,阻礙我們整合自我。

因此,全世界、他者或照顧者的代稱,都泛指「客體」的存在,像是一面鏡子,在孩童的「自體感」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要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自體感,就是要讓孩子在逐漸與照顧者分離的過程中體認到:

「我」跟「他」是分開的,但我依舊可以在「他」身上獲得安全感

如此孩子才有辦法安心地做自己,在擁有自體感的過程中,也允許他人擁有自體感,清楚人與人的疆界。

在擁有自體感的過程中,也允許他人擁有自體感,清楚人與人的疆界。圖/publicdomainpictures

當我們的內在需求被好好滿足,外在客體對待我們的方式,會被我們的自我吸收消化,進而內化成我們自己的心理功能,因而我們有辦法具備成熟的獨立性,並且有辦法安撫自己。

反之,倘若你小時候所知覺到的環境,並沒有讓你感覺安全,或者你成長的許多需求沒有被好好滿足,就會對外在世界感覺不安全,在成年後的關係中,不斷用以下三種方式,來確認自我的存在:

1. 需要不斷被讚賞,感到被肯定

2. 不論在生活裡或情感中,都要不斷尋求肯定,也容易為了肯定,而委屈或掏空自己

3. 需要與人融合,感受到安全與支持

因為缺乏客體恆存的認知,導致在看不到人時會容易不安,甚至要到了全面掌控的狀態,才能稍微安心或感覺被愛,但這種與人融合的方式會讓伴侶感到窒息。

從一段安全穩定的關係中,獲得修復與替代性的安全感

圖/pxhere

我相信所有人都希望是用這個方式,期待出現夠穩定的伴侶或關係,移除自己的不安全感,畢竟前兩個非常困難。因此在我許多情感諮商的經驗裡,都是要不到愛的一方,一直跑來問我「怎麼改變另一半、讓另一半成長」,因為他們身上的匱乏感太過強烈,一直渴望別人愛他,因此會將目光執著地放在另一半身上,等著另一半變好之後能更穩定地愛他。

然而,擁有成熟自體感的人會具備:

自尊的調整能力:不會因為別人一句話或一個行為而失去自信。

能享受生活樂趣:不需要透過他人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他人的離開就感覺生命變得索然無味。

因此我們要練習「將目光回到自己身上,給自己讚賞和肯定,向內探索自己、與自己在一起」,並且「練習給自己安全和支持的力量」,如此,我們就能逐漸成為擁有自體感的成熟個體。不過,除了嬰孩時期這些不可考的記憶外,也可以探索幼年時期我們還記得的事件,看看它們對我們的安全感造成了什麼影響。

童年陰影:被拋棄的內在小孩事件及情緒激發

現在,請回到你的內在,開始去感受你哪裡受了傷,是什麼讓你如此缺乏安全感?你可以透過幾個問句開始問自己:

為什麼懷疑自己沒有被愛著?
為什麼覺得自己要很努力才會被愛?
為什麼你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允許自己靜下心來去感受這幾個問題打在心上的感覺,越是你害怕接觸的問題,可能背後的答案有越深刻的寶藏。這些答案牽引出來的,很可能是曾經有段讓你痛徹心扉的情感傷痛,也許是你經常看見母親牽著哥哥的背影,或者是爸爸跟弟弟一起打棒球,又或者是你經常自己一個人坐在家中走廊,看著天色逐漸變暗的孤單與落寞。

圖/pxhere

所以,你要幫自己找到那個觸發你情緒的關鍵,可能是「不在」、「不夠」、「不對」等等,而這通常是我們幫自己腦補出來的想像,接著讓我們陷入恐慌,又回溯到小時候那個「被丟下」的經歷裡。但因這股「被丟下」的傷痛與恐懼,對孩子而言是巨大且難以排解的,使他長大以後在面對關係時,只要面臨相似的場景,大至他人轉身離開、突然消失,小至發現與身旁的人意見不合,都容易引發「被丟下」的陰影,讓自己陷入傷心與恐懼中,就像小時候那樣手足無措。

因此接下來,我們要學會自我安撫的步驟:

了解自己的傷痛與不安

究竟我們被觸發的情緒是什麼事件?是什麼情緒?讓你回溯到小時候那手足無措的狀態又是什麼?

當你勇敢地看見自己的不安,看見那一幕幕令你心痛或心碎的畫面時,請試著讓自己停下來,去陪伴自己的傷痛、自己內在的孤單與渴望愛的孩子,去和他說說話、安撫他,當你感覺自己越排拒他,也意味著你越需要他人陪伴,越容易創造讓你感覺再次被排拒或受傷的關係,因為人際關係與愛情,向來都是自我關係的延伸。

當我們把自己愛回來,當我們感覺安適和安定,就會在關係裡感覺穩定,就可以給出愛和發自內心的關懷,而不是搜尋愛來填補自己的孤單。

愛,是可以不證自明的。

用正念呼吸進行深度的自我陪伴

深度陪伴,也就是在面臨了傷痛與不安的此時此刻,跟自己在一起。例如:當你經歷已讀不回、或者情緒被觸發時,你可以跟隨這樣的引導語:

吸氣,我看到我內心的擔憂
呼氣,我呼出我內心的擔憂
吸氣,我看到我內心的恐懼
呼氣,我呼出我內心的恐懼

在吸與吐之間,不斷與自己同在,不斷靠近難以忍受的情緒,你就會逐漸增加面對與承受情緒的能力,漸漸就能安撫那個需要反覆確認、經常不安的自己了。

——本文摘自《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不安?》,2019 年 2 月,商周出版

The post 你到底愛不愛我?談愛情裡的安全感匱乏——《為什麼我們愛的如此不安?》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