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天傑/中與大學獸醫學系特聘教授
偉大的演化生物學家——達爾文
達爾文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他所提出的演化論與天擇機制至今仍是自然科學中的重要理論。本書初版的二○○九年適逢達爾文二百歲之誕辰,也是其重要著作《物種起源》出版一五○年的紀念,世界各國無不以各種方式慶祝這位現代演化生物學之父。
我國在這方面自然不能缺席,全國各重要博物館、大學及出版社等相關單位分別以演講、展示及出書等方式來慶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參與了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所策展的國際巡迴展──「達爾文特展」,以讓社會大眾了解這位充滿創意的自然學家。一位年輕的創造論者,在經過五年的航海探險後,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變,最後再經多年的思考與觀察,從而創造出偉大的理論。時報出版了這本由大衛.逵曼所寫的不情願的達爾文:《物種起源》誕生的故事,使讀者們更了解達爾文。
從不同的角度看物種起源的誕生
由於達爾文的演化論與天擇機制在當年與普世認知的神造論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簡直是離經叛道之說,要發表出來必須有相當完整的證據立論。即便到現在,美國可能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基於宗教理論而排斥其演化論。本書對於達爾文發表學說的心路歷程及經過,有非常詳細的敘述,在這段過程中他經歷孩子的病痛與死亡、自己身體的病痛,以及各種精神上的煎熬,我們可以看到他這本影響深遠的書──《物種起源》的誕生是多麼不容易。
本書作者跳過了許多達爾文傳記常記載的小獵犬號旅程,一般人公認這段旅程對於達爾文日後推演出演化論有相當深遠的影響,而且也對一般讀者較具趣味性與吸引力。作者認為達爾文的小獵犬號旅程已是大家耳熟能詳,因此著重在他回到英國、直至著作完成的一段過程。書中所描述的角度與別的傳記的確有所不同,使我們對於達爾文學說的形成與寫書的心路歷程有更深入的認識。
達爾文從小喜歡接觸自然界的生物,書也讀得不如理想,父親希望他當醫生,他卻讓父親失望,但他父親卻永遠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可以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我們在閱讀這本傳記的時候,也許可以想到這一點:如果沒有華萊士的刺激,也許達爾文會因而延誤了發表重要理論的時機,甚或直到辭世都未能整理完成他的書。這世界充滿了許多的可能,如果家長給小孩多一點思考空間,多一點耐心、鼓勵與支持,也許你的小孩有一天也能與達爾文一樣偉大!
本文為《不情願的達爾文》推薦序,2019 年 3 月,時報出版。
The post 物種起源誕生背後,那些我們不知道的故事——《不情願的達爾文》推薦序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