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昨日(2015/3/2)於頭版大篇幅刊登了一篇〈恐龍原來有彩色羽毛!〉,報導敘述楊子睿隨德國團隊研究恐龍化石、並以3D技術繪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成果獲得《科學》期刊(Science)刊登。此報導一出,各大媒體與電子媒體紛紛跟進、引用轉貼,科學新聞難得如此受歡迎──但該報導卻錯誤甚深。
該報導的受訪者楊子睿現在於德國波昂大學攻博士學位,在教授Martin Sander的實驗室負責恐龍蛋相關研究。他澄清,團隊刊於去年12月《科學》期刊的文章是統合既有研究後,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推論,不是研究論文,且文章論述重點不在於「啊呀原來恐龍有彩色羽毛!」,而是「恐龍身上的羽毛功能可能是為了什麼而演化出來?」;再者,利用3D技術描繪出身覆彩羽的恐龍是希望能於下階段著手的工作,而非團隊的文章主題與成果。
國際學術期刊的文章大致有幾種類型:有數據與資料支持的原生性研究文章、較小型但仍為原生研究的短篇文章、整合相關研究後提出一己看法的觀點文章(Perspective)。楊子睿昨晚接受泛科學訪問,他解釋,原報導所稱獲得《科學》期刊發表的文章〈Beyond the Rainbow〉其實是一篇觀點文章,而非研究文章。
〈Beyond the Rainbow〉一文探討羽毛的功能,過去的研究者多認為羽毛是為了飛行,〈Beyond the Rainbow〉主要比較了2014年的三篇研究(Foth et al., Science, 2014;Godefroit et al., Nature, 2014;Lee et al., Science, 2014),第一項研究分析始祖鳥化石,發現其羽毛結構差異不大,沒有因為處於不同部位而特化,該研究作者認為始祖鳥的羽毛或許有飛行以外的用途;第三篇研究發現演化出鳥類的恐龍支系,體型變小的速率遠大於其他支系。
綜合以上研究,Martin Sander之研究團隊再引入所有爬行動物都可能具備四色視覺的概念,亦即可以感應四種不同波長的光線,推論恐龍的羽毛可能是為了展示;從恐龍到鳥類,體型縮小的幅度大,代謝速率增加,生物得設法避免熱量流失太快,保溫工作可能也落在羽毛身上。若未來分析化石上的羽毛印痕,定量化並統計不同羽毛結構的交互關係,或許就能進一步了解羽毛的功能。
先前就讀於成大地科所時,楊子睿的碩士論文探討竊蛋龍的孵育行為,其中亦論及恐龍羽毛演化的目的,楊子睿提供自己的論文供作參考,藉由指導教授Martin Sander整合,與其他研究共同促成〈Beyond the Rainbow〉一文的觀點。這項研究工作由指導教授的觀點做為前引,現在仍持續進行中,而楊子睿延續探討此「顏色」之議題的研究文章也還在接受期刊審查。
關於恐龍與鳥類的親緣關係,恐龍有許許多多種類,各自在不同時代分化出去,而鳥類是由恐龍分化而成的一支。至於那隻擁有鮮橘色龐克頭、盤據《科學》封面的「麝雉」是什麼來頭?科學家一直難以解析麝雉的演化史,而該期研究分析45種鳥類之基因體,解析鳥類的親緣關係,並推論鳥類某些性狀的出現與消失時間。之所以談及該期文章封面,只是用於向媒體解釋鳥類羽毛之色彩斑斕。
楊子睿表示,前陣子回國與老師敘舊的時候被引薦受訪,分享自己於德國的研究工作,然受訪後缺乏來回確認,加上編輯部也更動稿件,使新聞報導充滿錯誤。楊子睿回德國後才知悉自己上報,為了請各大媒體將錯誤訊息下架,他徹夜擬澄清稿,還打了幾十通國際電話請其他媒體撤下報導。昨天下午,聯合報與轉貼該新聞的媒體大多已撤回報導的頁面,但仍有不少影音新聞與網站留存最初的錯誤資訊。
對於此事件,楊子睿說,這樣錯誤的報導不僅誤導大眾、使學者名譽受損,他也相當憂慮學界的反應,擔心影響台灣學術,因為「現在中國的古生物學研究非常興盛,對於恐龍議題報導比臺灣專業的多。」
楊子睿大學時期雙主修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因不想放棄任一領域,因此選擇了兩學門的交集──古生物學,一頭闖進「侏羅紀公園」研究恐龍。他預計今年七月到野外考察,在內華達州挖掘魚龍化石,於蒙大拿州挖掘獸腳類恐龍的窩蛋化石。
附註:楊子睿聲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