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消滅狂牛症驚悚謠言,催生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一)

$
0
0

編按:充斥在新聞媒體或社群上的偽科學謠言,或似是而非的「新發現」,通常都以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的目光,並讓多數人深信不疑。誰能擔任這個破除迷思的角色,成為科學家與媒體傳播間的橋樑,為閱聽者導正視聽呢?

偽科學與謠言終結者──英國科學媒體中心

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簡稱 SMC)的名氣,遠不如原生於英國、赫赫有名的電視台 BBC,也不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那般舉世所知,甚至,英國社會上的普羅大眾也不一定知道,英國 SMC 在許多重大新聞事件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SMC 的 logo。
圖/SMC 官方推特

唯有當科學家有良好的媒體溝通能力,媒體才能報導更好的科學新聞。

國際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在其深度報導中,以<關注的焦點>(Centre of Attention)為題介紹這個成立於 2002 年、在科學新聞上無役不與的「科學媒體中心」,以及其中的靈魂人物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

既是中心主任亦是創始人之一的福克斯,在文章、訪談與報導中談及科學與媒體傳播時,常提到「唯有當科學家有良好的媒體溝通能力,媒體才能報導更好的科學新聞。[1]並以此為中心運作宗旨,致力於提高新聞中的科學知識含量,兼顧科學報導的正確性與即時性。

吃牛肉傳播狂牛症?謠言催生英國 SMC

英國 SMC 的催生期,正是狂牛症肆虐英國,各報頭條充斥各種傳聞的 2000 年。俗稱為狂牛症的病症,在學理上稱為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病源是牛隻染色體中的變異普昂蛋白質(prion protein),造成牛隻的腦神經結構會退化如海綿一般且近百分百致死,且具傳染性。1986 年在英國確認第一起牛隻病例後,媒體爭相報導,然牛隻疫情持續擴散。

1990 年 5 月科學家出來呼籲,因其具傳染性與百分百的致死率,應全面撲殺英國牛隻。同月,英國農業部長召開記者會,宣稱牛肉是安全的,並讓記者拍攝他 4 歲女兒大口咬下牛肉漢堡的畫面。[2]

1992 至 1993 年間,染病牛隻到達高峰,接著便傳出4位畜養牛隻的農場主人,因罹患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新型庫賈氏病(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vCJD)而死亡。 吃牛肉會致死的謠言不脛而走,而「盤子裡的食物會殺人」如此令人難以抗拒的新聞訊息,終於蔓生至家家戶戶,英國社會無人不對此恐慌。

名嘴、政客搶盡版面,專業科學家的聲音呢?

狂牛症事件中,檯面上卻鮮少有研究普昂蛋白質科學家的聲音,倒是政治人物、媒體名嘴、各級政府官員的「專家意見」佔滿版面。

所以到底吃牛肉會不會致死?

沒有專業人員親上火線回答,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這謠言渲染成人人聞之色變的「事實」。然而,2000 年英國農業部所發表的狂牛症報告明確指出 [3],雖在小鼠上確認新型庫賈氏病,是由造成狂牛症的普昂蛋白質而導致,但在人類身上還不能直接確認其因果關係

以當時的科學證據,只能確認人類所患之罕見新型庫賈氏病與狂牛症有關,因為這些患病的人曾暴露於高風險環境從 1990 到 2017 這 28 年來,英國庫賈氏病的統計上,只有 178 人可確認死因或其可能死因為新型庫賈氏病;而 1990 到 2000 年的累積人數,是 80 人 [4]。但這一統計數據與政府報告,完全不能消減英國社會對吃食牛肉的漫天恐懼,於是狂牛症事件重創英國畜牧業,災情更擴及整個歐洲。

重建大眾對科學家與媒體信任,英國SMS誕生

事實上,狂牛症事件不僅重創畜牧業,更凸顯失能的政府治理,並深深破壞了民眾對政府、專家、科學與科學家的信任。

這年,在英國皇家科學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主任、牛津大學知名神經科學家蘇姍.格林菲爾德(Susan Greenfield),和科學部長森士伯立勳爵(Lord Sainsbury)的號召下,科學界具顯赫研究成果的科學家,與資深媒體編輯和記者紛紛響應,組成 SMC 創立之諮詢委員會,花了近兩年時間,確立英國SMC的定位與角色。

2002 年,旨於重建大眾對科學家與媒體信任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正式成立。

狂牛症事件重擊畜牧業,更凸顯政府失能,並危急民眾對於政府、專家、科學與科學家的信任。
圖/pixabay

快速轉介科學家,與媒體配合破除謠言

英國 SMC 在成立之時雖有明確任務,但是怎麼達成目的、該怎麼進行,仍然缺乏明確的路徑。福克斯在英國 SMC 成立十週年所寫的文章中回憶到,那時關切科學在新聞媒體傳播呈現的各方專業人士,紛紛給予意見,表達對中心應如何運作的想法。她舉例,當時頂尖科學家的建議包括「應該專注於推進園藝計畫中的科學」到「作為世界各地科學家參訪英國的接待中心」都有。

經過一輪拜訪、討論與媒體觀察,英國 SMC 確認它的功能應補足科學家與媒體關係之中,最缺乏的一塊:有效溝通

補足科學家與媒體關係之中,最缺乏的一塊:有效溝通。
圖/pixabay

運作 16 年至今,英國 SMC 的專家資料庫中已有約 3,000 位科學家,固定為其撰寫科學新知(或研究報告)的短評與新聞回應,以呈現多元的科學家觀點。若因混沌不明的科學事實未能釐清而產生重大爭議,英國科學媒體中心會第一時間親上火線,邀集專家召開記者會,澄清新聞上的科學謬誤。

科學家提供正確知識,媒體進行專業轉譯

英國 SMC 所扮演的角色,是科學家與媒體的媒合者。說來輕鬆,卻因科學與新聞專業在各自的養成過程中多有差異,雖可說關注的面向都是呈現真相,但是探求真相與呈現的方式卻大相徑庭。英國 SMC 一方面與科學家溝通,指出公共領域若缺乏真正的科學證據與論述,不僅無助於公眾討論,長久下來更可能危害社會凝聚力;公眾愈輕忽科學,也愈可能影響科學社群的研究經費來源。

另一方面,英國 SMC 與傳播媒體溝通,指出科學證據的產出、呈現方式的理解門檻雖然高,但卻能有效提供掌握問題的背景知識,因此得透過傳播媒體的專業轉譯能力,艱澀的科學知識才有可能為大眾所接受。

英國 SMC 的每日工作重點,便是整理科學家提供的最新研究期刊成果的短評(roundups),如此一來,讀者或媒體便能透過科學家的解讀,正確傳遞此項研究的發現與限制,不會在引用時因不解而誇大,而媒體也常引用此類短評來補充事件的背景知識;二來,希望能呈現相近領域專家,在相同研究上的不同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可能有所出入,甚至可能相左,這也反映出科學社群慣常的辯論。

若粗略回顧那似乎是線性發展的科學進程,事實上是時經多年、多個團隊實證研究彼此衝突的結果,再不斷經由科學方法來回否證、累積而成。

黃金三招:即時回應、開記者會、事實查核表

為了做好科學傳播,英國 SMC 有三大重要行動,其一便是在重大事件登上頭條後,展開「即時回應」(rapid reaction),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出面澄清新聞謬誤,以書面解釋目前科學發展所能提供的知識背景;其二行動,是召開記者會(briefing),邀請專家提供科學新聞事件的口頭簡報。記者會又分為兩類,一是解釋事件背景及其影響(background briefing),二是發布新的科學研究(news briefing);其三行動,是即時整理出專家回應該事件所能提供的事實查核表(factsheets),並在專家同意之下,提供聯繫方式以供媒體朋友獲得第一手正確訊息。

可以想見這任務難關重重,對於科學媒體中心來說,最艱困的任務莫過於在對的時間點、對的題目上,找到對的科學家。什麼是對的科學家?那不只是這位科學家的研究主題相符,更是他有意願與信任的媒體接觸,且有能力清楚解釋科學證據,讓媒體能從中吸收正確資訊,促成有力的報導。

最重要任務:破壞謠言,阻假消息流竄

最後一項任務也是英國 SMC 最熱中的,便是破壞謠言(crap busting)。英國 SMC 在和科學記者建立信任關係之後,會主動提供可攻破科學假新聞的資料,以及可聯絡之專家,讓謠言在足夠證據下,被即時破壞,防止假消息進一步流竄。

例如說曾有新聞指出西洋菜(watercress)可以降低罹癌風險,英國 SMC 便找到世界首屈一指的癌症科學家,計算出若要用西洋菜抵抗癌症,得吃上很多噸的西洋菜才能有效,雖然此新聞仍登上報紙,但英國 SMC 所提供的資料,能讓讀者保有足夠的懷疑心,不致輕信。

如何說服科學家面對媒體?挑戰接踵而來

對科學家來說,在新聞熱點上為科學研究挺身而出,面對可能抱持敵意的閱聽眾,那要承擔的學術風險、耗費的精力與犧牲的時間,都難以估量。英國 SMC 是如何說服科學家面對媒體?在基改作物、MMR 疫苗是否會導致自閉症的爭議上,又是如何踏浪而行?批評者是如何看待貌似「僅以科學意見為尊」的英國 SMC?英國 SMC 又是如何回應?

下一篇,會以幾個案例來爬梳這些年英國 SMC 所經歷的大小戰役,以及在光環之外,又是如何飽受批評。

透過傳播媒體的專業轉譯能力,大眾才可能接受艱澀的科學知識。
圖/piqsels

註釋

  1.  福克斯所言之原文為:”The media will DO science better when scientists DO the media better.”
  2.  The Guardian (2000). “BSE crisis: timeline.”
  3.  FAO (2000).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in Great Britain- A Progress Report.”
  4.  NCJDRSU (2018).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IN THE UK.”

The post 消滅狂牛症驚悚謠言,催生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一)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