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世界末日前,我們到底能不能找到外星好厝邊?──《五十億年的孤寂》

$
0
0
  • 【科科愛看書】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誰願意寂寞寂寞就好?自古以來,每當人們仰望星空,都希望找到其他生命的痕跡,即便旅途漫長艱辛,我們也從未停止腳步。讓我們跟著《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了解人類探詢外星生命的故事,或許有生之年,你我便能在光年以外,找到外星好厝邊。

眾星雲集的外星研討會

德雷克對於地球以外必定有其他生命的信心,來自推動奧茲瑪計畫後不久的一場私人會面。

1961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皮爾曼(J.P.T. Pearman)找上德雷克,要他幫忙召集一場綠岸天文台舉辦的小型非正式 SETI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研討會。皮爾曼解釋,這場會議的核心目的是把「SETI 是否能成功偵測到其他星球文明」這件事情給量化出來。後來,綠岸研討會在 1961 年十一月一至三日舉行。

德雷克幫忙召集一場綠岸天文台舉辦的小型非正式 SETI 研討會,這場會議的核心目的是把「SETI 是否能成功偵測到其他星球文明」這件事情給量化出來。圖/By M-n-M Flickr user,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

與會的邀請名單不長,但是星光雲集。除了德雷克和皮爾曼之外,還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出席。化學家哈羅德.尤里(Harold Urey)和生物學家喬舒亞.萊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都在各自領域得過諾貝爾獎。尤里是因為發現氫的較重同位素「氘」(deuterium)而獲獎;萊德伯格則是因為發現細菌能進行交配,並交換遺傳物質而獲獎。

對於當時仍處在初期的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研究太空生命起源及表現的領域──來說,這兩人是早期的領頭者。

尤里對於古地球上生命起源前的化學特別感興趣,萊德伯格則致力於解釋遙遠行星上的外星生命,要怎麼從長距離外偵測出來。就在研討會進行期間,另一名來賓化學家梅爾文.卡爾文(Melvin Calvin),則因為闡明了光合作用的化學途徑,而獲得諾貝爾獎。

其他與會者的名氣也只是稍微遜色而已。物理學家菲利浦.莫里森(Philip Morrison)與其他作者,共同撰寫了一篇於 1959 年發表的論文,其中主張進行一項如同德雷克 1960 年所進行的 SETI 計畫。達那.艾屈利(Dana Atchley)是無線電通訊系統專家,同時也是微波聯合公司(Microwave Associates Inc.)的主席,該公司捐贈儀器供德雷克進行探索之用。伯納德.奧利佛(Bernard Oliver)是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HP)研究部的副主席,他是 SETI的狂熱支持者,早先還前往綠岸,見證德雷克的第一次探索。

俄羅斯裔的美國天文學家暨綠岸天文台的館長奧托.斯特魯維(Otto Struve),邀請他的明星學生──談吐溫和的 NASA 研究員黃授書(Su-Shu Huang)出席。斯特魯維是光學天文學界的傳奇人物,也是第一批認真思考如何找到繞行其他恆星之行星的人。他和黃授書曾一起研究恆星的質量和光度,如何影響繞行行星適居性的問題。神經科學家約翰.李利(John Lily)也來綠岸簡報他對跨物種溝通的想法,這個想法源自於他圈養瓶鼻海豚的實驗,曾經引起爭議。一頭黑髮且聰明的二十七歲天文學博士後研究員卡爾.薩根(Carl Sagan),當時是來賓名單上年紀最輕、名氣也最小的一個。萊德伯格身為薩根的導師,邀請他列席與會。

找不找得到外星生命?科學家算給你看

安排議程的工作落在德雷克身上。在研討會開始前幾天,他準備好紙筆坐在書桌前,試著要把估計數字 N ──目前存在於我們銀河系中可偵測到的先進文明數目──所涉及的所有關鍵資訊進行分類。

他從最基本開始:很明顯,文明僅可能出現在繞著穩定且長壽恆星的適居行星上。德雷克推論,銀河系中恆星形成的平均速率為 R,為宇宙文明新搖籃的創造,設下一個大略的上限。這些恆星的某個比例 fp,確實會形成行星;而這些行星中又有某個比例 ne,適合生命的存續。德雷克的思考從天文物理學及行星科學,進入演化生物學的領域:這些適居行星當中的某個比例 fl,最終會變成有生命的行星;而這些有生命的行星中會有一定比例 fi,會誕生出有智慧且有意識的存在。當他的思考跳脫到社會科學的範疇時,德雷克變得焦躁不安。他感覺自己已經逼近分類的盡頭以及合理推測的界限。然而,他固執地加速前進:把能發展出將生命訊息溝通於星際的科技,這樣的智慧外星生物比例算做 fc;而一個科技社會的平均壽命是 L。

德雷克相信壽命至關重要,是出於銀河系的浩瀚與悠遠時光,以及「似乎沒有什麼能比光速更快穿越空間」的這個麻煩事實。銀河系大約有十萬光年寬,且幾乎與宇宙本身一樣老,呈現了其他宇宙外星文明若出現,所處的巨量時間空間脈絡。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先進的科技社會平均壽命是幾百年,那麼兩個相距一千光年但同時出現的科技社會,基本上在運用各種力量,好讓兩個帝國在終結之前能達成溝通目標,它們不會有機會連絡到彼此。就算其中一方不知怎麼發現了另一方,等到訊息在一千年後傳到時,送出這訊息的社會也已不復存在。

壽命似乎是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會不會訊息傳到的時候,該社會早就已經不復在了?圖/By Michelangelo,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以上數字我們都給出合理的估計,然後將這所有的因素相乘,一個大概的推測數字 N 就會出現。這幾項因素彼此互相關聯:當中若有任何一項的數值低到微不足道,結果得出的 N ──也就是整個銀河系中可偵測到的科技文明估計量,就會急遽下降。把它們串聯在一起所形成的方程式,即便沒算出同一時期存在的宇宙文明之準確估計量,至少也有助於量化人類對宇宙的無知。

十一月一日早上,所有來賓在 NARO 宿舍的一間小客廳就座,邊喝起咖啡的時候,德雷克起身、邁步向前,跟大家報告了他所思考的東西。他沒有站在講台中央對整個房間的人說話,而是背對大家,在一旁的黑板上寫下他那一長串的數字。當他放下粉筆離開時,黑板上寫著:

N=R×fp×ne×fl×fi×fc×L

這串字母被稱為德雷克方程式。雖然德雷克只是想為接下來三天的會議起個頭,但這個方程式和其可能的價值,主導了 SRTI 所有後續的討論及搜尋。

德雷克方程式出現了,那各項數值呢?

在當時,只有 R —即恆星生成速率這項,有被合理地設下界限。天文學家已經仔細研究過銀河系中數個形成恆星的區域。根據這數據,小組中的天文學家很快就把 R 限定在「銀河系中至少一年誕生一顆」這個保守數字上。

他們也決定要專注在似日恆星上。尺寸比我們的太陽大得多的恆星,亮度也會高上很多,只要幾千萬年或幾億年就會燃燒殆盡,沒有太多時間能讓複雜的生命在繞行的行星上誕生。比太陽小得多的恆星,核燃料又太過稀少,雖然可以微弱地發光個好千億年,但要能夠從這微弱光線中得到足夠的溫暖,這顆行星得要非常小心翼翼地貼近恆星,在這距離內恆星的閃焰和重力潮汐,可能會對生物圈造成大浩劫。類似太陽的恆星得在這兩種極端中達到平衡,其亮度足以讓可居住行星存在於遠離恆星爆火的位置,又要能穩定地發亮數十億年。

似日恆星要所有因素都剛剛好,太近太遠太大太小都不行。圖/By betmari @ flickr, CC BY-NC 2.0

1961 年,當時還沒有人找到過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所以 fp 的估計值只能仰賴間接證據,而這個估計值從斯特魯維和莫里森的討論中逐漸浮現。數十年前,斯特魯維曾進行先驅研究,測量了不同種類恆星的旋轉速度。結果發現,與我們的太陽相比,非常熱且非常大的恆星旋轉得非常快;而與我們太陽相似或是相較起來較小較冷的恆星,則緩慢旋轉。斯特魯維認為差別在於,似日恆星周遭的旋轉行星會削弱該恆星的角動量,並降低其旋轉速度。

然而,將近一半已知的似日恆星屬於雙星系統,與一顆同樣也會影響其轉動的伴星彼此繞行。研究認為,在雙星系統中,兩顆恆星彼此之間的拉力,可能會干擾其行星的形成。因此斯特魯維推測,只有剩下那一半的單星恆星,才有可能會形成行星。他十分相信,在似日恆星的系統中行星非常相當普遍,以至於早在十年前的 1952 年,他就發表過一篇論文,列出找到行星的兩個觀察策略,預言了半世紀後的系外行星熱。斯特魯維預估,似日恆星中半數會有行星,但莫里森覺得這比例太高了,他猜測在許多孤立恆星周圍,也只會形成零碎的小行星和彗星。他認為 fp 可能的數值應低至五分之一。

接下來,小組討論 ne —即每個恆星系統中可居住行星的數目。黃授書和斯特魯維一起整理他們多年來的研究,假定我們的太陽系是典型的結構,也就是會有為數眾多的行星分散在眾多的軌道上。他們認為,在任何的恆星系統中,至少會有一個區域處在黃授書所謂的「適居範圍」(habitable zone)內,也就是廣義上液態水能在行星表面留存的恆星周圍區域。薩根同意這種說法,並指出行星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可以暖化本來會冰凍的行星,大大擴張了適居範圍的幅度。

該小組回顧太陽系,專注於烤焦的金星和凍結的火星這兩個處在適居帶邊緣的行星。如果它們擁有與當前不同的大氣組成,就有可能會與地球非常相似。若把薩根提出的溫室擴充算入黃授書的適居範圍內,與會者決定,一個恆星系統中可能會有一到五顆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所以他們把 ne 設在一到五的區間中。當然,如果生命的起源是宇宙的僥倖,那麼就算在銀河系中存在著數十億顆可居住行星,也可能除了地球外,沒有一個真的有生命存在。

若算入黃授書的適居範圍內,一個恆星系統中可能會有一到五顆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然而會不會地球生命的出現真的是那億萬中選一的僥倖呢?圖/By Kevin Gill @ flickr, CC BY-SA 2.0

必然出現的單細胞生物

當討論轉往 fl 的數值──也就是孕育出生命的可居住行星數目時,就進入了尤里和卡爾文的專業領域。1952 年,尤里與他的研究生史丹利.米勒(Stanley Miller)合作調查初期地球的生命起源。那時的地球上充滿著地熱、閃電以及來自年少輕狂太陽的紫外線光束,讓整個環境都是可用能源。於是,兩人決定把一道合適的電流,導入一個裡頭有氫、甲烷、氨和水汽的密封容器中—當時認為這樣的混合氣體模仿了地球的古代大氣層。

尤里和米勒的實驗才進行一週,就合成出有機化合物的「原始湯」(primordial soup)──糖、脂質,甚至還有氨基酸,都是蛋白質的組件。以行星規模運作上百萬年之後,這類的反應顯然能輕易地從無機的化學前身,合成出生命所需的有機成分。在我們的地球上,化石紀錄顯示在地球自形成後開始冷卻起,僅僅幾百萬年生命就開始繁盛其間了。似乎一有可能,生命就立刻出現了。

卡爾文強力主張,在地質時間的尺度上,任何可居住行星出現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都是必然的過程。

薩根指出,天文學家已在星際氣體與塵埃的雲層中,偵測到氫、甲烷、氨和水,甚至證實某些隕石中富含有機化合物。薩根表示,這些全都顯示了出現類似於早期地球的大氣,是行星形成過程的普遍現象。此外,由於物理及化學法則在各處都一樣,當這些行星被它們的恆星所發出的光線加溫後,就會充滿可用來製造生命的有機組件。原始湯中的有機化合物經過無數次的重覆和排列組合,粗糙的催化酶和自我複製的分子會漸漸出現,而生命的起始也即將到來。

團體中的其他成員都同意:如果有數億年或數十億年的時間,單細胞生命可能會在每一個可居住行星中湧現,因此得出 fl 的數值為一。

想找到智慧生命?看看海豚就知道

當討論 fi,也就是能夠發展出智慧生命的可居住行星之數量時,李利討論了他在加勒比海聖托馬斯島(Saint Thomas)對圈養海豚所做的實驗。李利一開始先提到,海豚的大腦比人類大腦更大,有類似的神經元密度和種類較豐富的皮質結構。他詳述了自己想透過海豚的滴答聲及呼嘯聲,來與牠們進行語言溝通的種種嘗試,也講了海豚拯救迷航水手的故事。

他聚焦在一個案例上,他的兩頭圈養海豚共同拯救了另一頭在游泳池冰冷池水中因過度疲累而溺水的海豚。這頭凍壞了的海豚發出兩聲明顯是在呼救的尖銳呼嘯聲,激發了那兩頭拯救者嘰嘰對談,共同討論出救援計畫,拯救了牠們痛苦的同伴。這個表現讓李利相信,海豚是和人類同時存在的第二種地球智慧生物,能做複雜的溝通、計畫未來行動、具同理心,並有自我反思能力。

李利討論了他在加勒比海聖托馬斯島對圈養海豚所做的實驗,他相信,海豚是和人類同時存在的第二種地球智慧生物,能做複雜的溝通、計畫未來行動、具同理心,並有自我反思能力。圖/By Ross Hawkes @ flickr, CC BY 2.0

莫里森引入「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的概念,擴大了討論的範圍;這個概念是指,天擇將來自截然不同演化譜系的生物,塑造成同樣的形態,以適應共同的環境和生態棲位。

因此,鮪魚和鯊魚等魚類以及哺乳類的海豚,會共同演化出一種流線型的體型;至於眼睛和翅膀,則分別在動物王國中獨立演化了好幾次。莫里森表示,智力或許也是趨同演化的另一個例子,不只出現在人類及海豚身上,也出現在其他靈長目和鯨目中,例如鯨魚和已絕種的尼安德人身上。就如眼睛和翅膀一般,智力或許也是一種極成功的適應方式,會在行星環境中重覆出現—假如生命先完成「從簡單的單細胞到複雜的多細胞生物」這項基礎演化躍升的話。被莫里森論點打動,綠岸這群科學家樂觀地把 fi 的數值設為一。

科學家表示:宇宙處處是生命!

綠岸會議上,莫里森在德雷克方程式最後兩個最模糊項目的爭辯中,起了關鍵的框架作用。這兩個項目分別是 fc ──智慧生物能發展出可進行星際溝通的社會與科技的機率;以及 L ──高等科技文明的平均壽命。他首先提出,雖然海豚與鯨等生物可能有高等智慧,但以牠們目前的水生形態,似乎注定在宇宙中無法被看見:假設牠們有語言和文明,牠們仍缺乏組裝工具和機器的方法,即便相對而言較簡單的工具也不可能。與會者中沒有一人能想像得出,有一天鯨目文明會建造出任何像是無線電波望遠鏡或是電視廣播天線的東西。但是莫里森表示,在陸地上,歷史顯示科技社會的出現,可能是另一個趨同現象。中國、中東和美洲地區的早期文明都是獨立出現,而大致遵循相似的發展歷程。

然而,社會變遷及科技進展的驅動力,卻是一點也不明顯。儘管中國諸如火藥、羅盤、紙和印刷技術的科技發展,早於歐洲數百年,中國卻從未經歷等同於歐洲文藝復興及其後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等事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而非中國人)駕駛海上巨艦探索美洲時,發現了仍使用石器時代技術,而無法與歐洲的鋼鐵槍械火藥匹敵的原住民文化。看來,派船橫越大洋或是傳送星際訊息,不只是科技優劣的問題,也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一個科技文明是否會嘗試星際通訊,似乎不可預測。面對這樣一個相當主觀的決定,綠岸會議的與會者最終猜測有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智慧物種,會發展出對其他宇宙文明進行探索的企圖和發訊的能力。現在,這團體要思考的只剩下 L ──科技文明的普遍壽命。

中國、中東和美洲地區的早期文明都是獨立出現,而大致遵循相似的發展歷程,有趨同的現象,但是社會變遷及科技進展的驅動力卻相距非常大,當歐洲人駕駛船隻發現新大陸時,當地的人卻仍在使用石器時代的技術。圖/By Stradanus,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在休息時間中,德雷克注意到能讓方程式大幅簡化的某件事:方程式中七項變因裡面,有三項(R、fl、fi)看起來等於一,因此對乘積 N(我們銀河系中可偵測到的文明數量)沒有太大影響。同樣地,另三項(fp、ne、fc)的可能值可輕易地彼此抵消。舉例來說,小組成員猜測,每個恆星系統中可居住行星的平均數目 ne 在一到五之間;而 fp,即擁有行星的恆星則介於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間。如果 ne 的數值實際上是二,而 fp 的數值是二分之一,相乘結果就會是一,這表示 N 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考量當時所能取得的最佳證據,地球上這些最聰明的頭腦得出了結論:到頭來,宇宙是個頗宜人的適居之所,充斥著有生命的行星。

想看外星人?拜託先別毀滅自己!

理所當然地,在繞行其他恆星的其他行星上,會有許多好奇的心智仰望著他們的夜空,同樣想知道他們是否孤立於世。然而德雷克聲稱,無論恆星的數目或可居住行星的數目,或是生命、智慧生命以及高科技社會有多常出現,他推測真正控制宇宙中現有科技文明數量的,就只有其壽命。也就是 N = L。

這個想法讓莫里森顫抖起來。在所有綠岸會議的與會者中,只有他一人打從心底覺察到,我們的「現代」有可能以多快的速度消逝。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與了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並於 1945 年七月十六日,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葛多(Alamogordo)目睹原子彈首度試爆。一個月後,在南太平洋的天寧島(Tinian)上,莫里森親自組裝了後來丟在日本長崎的原子彈。數萬名平民被這顆原子彈的火球燒成灰燼;另有數萬人因為二度灼傷以及暴露在放射落塵中緩慢死去,這全都起於兩磅重的鈽所產生的核子分裂。

當日本投降為戰爭劃下尾聲時,美國派出一隊科學家前往廣島和長崎,近距離評估原子武器帶來的破壞,莫里森就是其中一員。不久之後,他成為裁減核武器的有力支持者,但一切都已太遲。蘇聯已開始進行發展原子彈的緊急計畫,並在 1949 年成功試爆了它的第一顆核彈。

在緊接而來的軍備競賽中,美國和蘇聯都成功利用更強大的熱核融合,將等同於數百顆長崎核彈的毀滅力量,塞進每一顆炸彈之中。結果是,囤積的熱核武器(即氫彈)要在單一核戰中殺害數億生靈都還綽綽有餘。那些能倖存於這種核武屠殺中的人,將面臨嚴重破壞的行星生物圈,以及一個陷入新黑暗時代的世界。綠岸會議結束不到一年,古巴飛彈危機將整個世界帶往熱核戰爭的邊緣;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國家成功獲得核武力量。在發展一個全球社會、無線電望遠鏡和行星火箭的同時,人類也發展了大規模的毀滅武器

莫里森沮喪地想著,這種毀滅既然有可能在這裡發生,在別處也就有可能會發生。或許所有的社會都會走上類似的軌跡,而差不多就在它們即將取得摧毀自己的能力時,才有機會被更廣大的宇宙看見。他繼續在飛快的腦袋中計算──事實上,如果一個發展至此的文明,在灰飛煙滅之前只能多撐個十年,那麼不管是什麼時候,整個星系中可能都只有一個可發出訊息的行星系統。我們已見到銀河系中唯一一個文明也就是我們自己。莫里森認為,尋找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去瞭解我們自己的文明是否有機會成功度過當前的科技青春期。或許一個來自其他星球的訊息,能為人類自我毀滅的傾向打個預防針。

莫里森認為差不多就在即將取得摧毀自己的能力時,才有機會被更廣大的宇宙看見。事實上,如果一個發展至此的文明,在灰飛煙滅之前只能多撐個十年,那麼不管是什麼時候,整個星系中可能都只有一個可發出訊息的行星系統。我們已見到銀河系中唯一一個文明,也就是我們自己。圖/By Charles Levy from one of the B-29 Superfortresses used in the attack,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願大家都能活過世界末日

薩根企圖反駁這種末日預言,指出我們不能排除一種可能,就是某些科技文明在發展大規模摧毀武器之前甚至之後,就達到了全球穩定及繁榮。它們可能已掌控了它們的行星環境,並進一步到行星以外的其他地方開拓新的資源。他認為,這樣一個充滿力量和智慧的社會,可能會去預防或承受幾乎所有的自然災難。

理論上來說,它可以持續數億年甚至數十億年的地質時間,其壽命與其母星持續發亮的時間一樣久。如果那個文明打算逃離它垂死的太陽,到其他的行星系統殖民,這樣它或許就能永遠持續下去。

關於「科技文明不但能解決眾多行星內部的問題,更能解決星際旅行的相關難題」這看法,薩根在所有與會者中顯然是最樂觀的。在宇宙某處,就算不在銀河系中,至少在無數個星系的某處,有不朽者在恆星之間度過它們無窮盡的年日。薩根認為,我們有可能會成為其中一員。

在與會者就 L 的問題辯論到筋疲力盡後,德雷克站起來說,他們已達成共識。他說,科技文明的存續期間,可能相對短到至多持續一千年,或是長到超過一億年之久。如果壽命真的是德雷克方程式的關鍵考量,那就暗示了銀河系有一千至一億個科技文明。而一千顆行星文明的意思就是,銀河系每一億個星球當中就會有一個。如果這個數字那麼低,我們人類要找到任何一個溝通對象就會非常困難,因為離我們最近的文明極可能在好幾千光年之外。

相反地,如果存在一億個文明,意即每千個星球中就有一個,我們就能期盼從它們那邊聽到消息。德雷克在 1961 年提出的最佳估計值,是介於兩個極端值之間:他推測 L 可能大約是一萬年,因此和我們同時散布在銀河系各處的科技文明,可能總共有一萬個。德雷克的估計讓成功偵測到外星文明依舊困難,但並非全然超出我們的能力之外,這點恐怕不是巧合:在他的計算中,最終的偵測成功只需監視一千萬顆恆星,雖然這個探索可能要花上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研討會尾聲,當賓客們喝著慶祝卡爾文獲得諾貝爾獎而留下的香檳時,斯特魯維舉杯敬酒:

「敬 L 值。願它最終被證明為極大的數字。」


 

 

本文摘自《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八旗文化出版。

The post 世界末日前,我們到底能不能找到外星好厝邊?──《五十億年的孤寂》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肺不只是呼吸器官,也是製造血小板和支援造血功能的要塞!

$
0
0

「肺比我們預期的更為複雜,新證據顯示它們也在造血功能中扮演要角。」魯尼教授表示。

今年3月,一份有關於肺的造血功能的重大發現登上了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科學家透過小鼠實驗發現,肺不僅是維繫生命的呼吸器官,還貢獻了體內一半以上的血小板;除此之外,肺還能和骨髓在造血任務上互相合作,在骨髓的造血功能受損時派出造血先驅細胞(haematopotoietic progenitors),支援血球和血小板的合成。

圖1.人類肺臟的手繪圖。圖/Wikipedia

在每一次的吸吐之間,我們能夠感受到胸腔中的肺像是氣球一般,反覆著鼓脹與收縮的過程。新鮮的氧氣沁入肺泡,並且被流經的紅血球捕捉、運送到身體的每個角落,讓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產生能量。然而,肺還有你感覺不到的另一面:它還能幫忙製造血小板

為什麼這麼晚才發現肺的新功能?其實不是

數十年來科學家密集的研究骨髓,累積了相當多的證據支持「骨髓是製造所有血液組成的『中央工廠』」的想法。

在骨髓裡頭住著大多數負責造血的幹細胞。骨髓會先產生造血幹細胞(haematopotoietic stem cells, HSC),這些細胞接著再成為各種造血先驅細胞[註],有的可能會運輸到骨髓以外的其他地方,並且受到不同調節因子的誘導,最終成為我們體內的血液組成--包含了捍衛身體免疫的多種白血球、搬運氧氣的紅血球,還有在受傷時促進結痂的血小板。

  • [註]:先驅細胞(progenitor cells)指的是幹細胞即將轉變為特定種類細胞的中間時期,專一性比幹細胞來得高,但是細胞分裂的額度則較幹細胞少。

圖2.造血幹細胞(HSC)分化成各種血液組成的示意圖,特別注意造血先驅細胞(progenitor)和最下排的成員:紅血球(Erythrocyte)、由巨核細胞(Megakaryocyte)分裂出的血小板(Platelet),還有其他白血球的成員。圖/パタゴニア@Wikimedia Commons

至於肺這個用來呼吸的器官,怎麼會跟造血功能扯上邊?而且到2017年才發現?

其實早在1937年,豪爾(Howell)和唐納修(Donahue)兩位科學家就已經提出肺也會製造血小板的想法!他們比較了貓、狗的血液在流入肺部前後的組成,發現流出肺部的血液含有更多的血小板,以及更少的巨核細胞(megakaryocyte),而巨核細胞正是負責製造血小板的細胞。因此,肺可能也會製造血小板。

豪爾和唐納修兩人的推測,在今年3月才由艾瑪.勒弗雷凱斯(Emma Lefrançais)等人提供了眼見為憑的直接證據。他們利用螢光標記和新的顯微技術研究小鼠肺臟移植,直接看見巨核細胞在肺臟細胞之間穿梭的模樣,如下方連結的影片(閃耀綠色螢光的細胞為移植肺部中的巨核細胞)。

肺:令人意外的血小板工廠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勒弗雷凱斯等人的研究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們使用了雙光子活體顯微術(2-photon intravital microscopy, 2PIVM)這種新技術,能夠觀察到肺裡活生生的巨核細胞活動的情形。

根據免疫染色和檢測基因表現,這些位在肺臟的巨核細胞比起骨髓裡的還要不成熟一些;雖然有700個以上的基因表現有差異,但在與巨核細胞、血小板相關途徑的基因表現則類似。研究團隊推測它們可能是從骨髓發跡,接著移動到肺組織的管隙之間,然後開始製造血小板。

更令人驚訝的是,經過估算,肺裡的巨核細胞每小時製造超過1000萬個血小板,意味著至少有總數一半以上的血小板都在肺裡合成!肺作為骨髓以外令人意外的血小板工廠,生產的量可說是相當大呢。

「當我們發現這麼大量的巨核細胞在肺部裡活動,我們知道我們必須繼續下去。」勒弗雷凱斯說。

當研究團隊把細胞帶有螢光標記的小鼠肺臟,連同它裡頭的巨核細胞一同移植到患有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的突變鼠體內,顯微鏡下移植的肺臟爆發出許多閃著綠色螢光的血小板,並且將突變鼠體內的血小板含量迅速補充到正常水平,效果持續數個月。

這個驚人的發現如果能夠應用到人類,不但會影響治療肺發炎、肺出血、肺部移植等等的觀念,或許還能讓全世界百萬名受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之苦的患者都能受惠。

然而,本篇研究還有一個更大的發現--肺裡除了巨核細胞,還住著造血先驅細胞;更令人驚訝的是,它們還可以從肺遷徙、回到骨髓,支援造血功能!

圖/Giphy

造血本部骨髓失效,向肺部請求支援!

除了巨核細胞,科學家們還驚訝的在肺部發現了造血先驅細胞(可參照圖2的造血幹細胞分化示意圖)以及巨核先驅細胞(megakaryocyte progenitor cells),每隻小鼠的肺裡估計約有100萬個。

科學家接著測試了當骨髓不再正常造血,移植肺能不能把失靈的造血系統救回來。結果發現,當帶有螢光標記的肺移植到骨髓不再有造血幹細胞的基改小鼠體內時,救回來的不只有血小板,還包含了嗜中性球、B細胞和T細胞;除此之外,在接受移植的小鼠脾臟和骨髓裡,還可以發現數種造血幹細胞、造血先驅細胞和巨核先驅細胞。

這是科學界首次發現造血前驅者可以從肺轉移到骨髓,彌補造血幹細胞和血球減少(cytopenia)等缺陷的重大研究成果。

圖4.本研究提出理論模型示意圖。本圖改自原研究Lefrançais et al. (2017),原圖請點按此處連結

幹細胞的體內留學,成為醫療的意外福音

「未來以血小板為方法治療血小板疾病時,應該將重點轉向肺臟。」本研究的通訊作者、同時也是2PIVM系統開發者之一的馬克.魯尼(Mark Looney)教授說。他將本篇研究的成果,形容為是一場「幹細胞的留學」:

「造血幹細胞和先驅細胞們似乎會在肺和骨髓之間往返,比起過去所認知的活動性更高。我們見證了更多的造血幹細胞不僅只是住在同一個地方,而是透過血流往更多處移動。或許,幹細胞在不同器官之間『留學』對它們的養成來說只是稀鬆平常。」魯尼教授說。

這也挑起了許多相關的問題,例如:骨髓究竟是如何和肺互相合作,共同維繫健康的造血系統?我們是不是也低估了其他器官的功能?肺部受損、或是接受肺部器官移植的患者,對造血功能又有什麼影響?

雖然這篇研究目前僅止於在小鼠實驗中執行,但如果能夠在人體重複實驗結果,不但會衝擊到全世界數百萬名血小板減少症的案例診斷,也無疑會開啟了更多新的課題與議題等待被研究、討論和解答。

參考資料

原文研究

Lefrançais, E., Ortiz-Muñoz, G., Caudrillier, A., Mallavia, B., Liu, F., Sayah, D. M., . . . Looney, M. R. (2017). The lung is a site of platelet biogenesis and a reservoir for 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38/nature21706

The post 肺不只是呼吸器官,也是製造血小板和支援造血功能的要塞!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人為逼出研究的顯著結果:「披薩門」事件是怎麼一回事?

$
0
0

編按:本文事件起因於曾出版過科普書《 瞎吃》的康乃爾大學布萊恩.汪辛克教授(Brian Wansink)在2016 年 11 月 21 日刊登在個人部落格的文章:「永不說『不』的研究生」(原文已遭刪除)。文中簡述了汪辛克教授與研究生合作的成果,而此篇研究與披薩有關,因此本文標題「披薩門」,為作者借用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教授、知名學術部落客安德魯.蓋爾曼(Andrew Gelman)從 2017 年 1 月 31 號起,在個人部落格對此事件的稱呼「Pizzagate」[1]。

  • 文/ 陳紹慶,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開放科學中心大使(Center for Open Science Ambassador)

如果你是位關心人類飲食習慣研究最新資訊的科普作家,在2016年11月21日看到出版暢銷書《瞎吃:為什麼我們吃下去的比心裡想的還要(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的康乃爾大學布萊恩.汪辛克教授(Brian Wansink)在個人部落格張貼的文章「永不說“不”的研究生」,應該會想寫篇文章轉述教授與這位研究生的合作成果。轉述內容必定會引用這篇文章提到的論文,以及評論為何一夥人想聚餐吃披薩,總是以吃到飽餐廳做為首選。

康乃爾大學布萊恩.汪辛克教授(Brian Wansink)的著作《 瞎吃(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 圖/Amazon

然而汪辛克教授的首版部落格文章,有幾段文字吸引了近幾年學術圈內惡名昭彰的方法學恐怖份子(methodological terrorists)注意;2017 年開始沒有幾天,文章裡提到的四篇論文就被挑出多達 150 筆錯誤的統計數字。汪辛克看到這篇尚未經同儕審查的論文[7],完全無法辯解被指出的錯誤,只能在原始部落格文章兩度發佈追加致歉訊息,還有向各方聲明會針對出現錯誤的四篇論文,檢討自己的研究方法與指導學生的方式,並召集人員重新進行核實研究[11]。也有關心社會科學假報告揭發爭議的媒體記者,向大學及實驗室公關請求採訪汪辛克本人有關數據為何出錯的細節,汪辛克卻做出二十多年以來首次閃避媒體採訪的舉動[4]。

汪辛克在個人部落格說了什麼話而引起這新一波學術爭議?論文中的錯誤怎麼被人挑出來?「方法學恐怖份子」又是何方神聖?

公開示範人為逼出的顯著結果(p-hacking)

汪辛克在部落格文章提到剛發表的五篇論文,是與一位來自土耳其,與他短期合作的研究生,一起分析一批以前在某家義式餐廳收集完成的資料。

文章中提到當時他對這位研究生說「收集這些資料花了很多時間與經費,因為這批資料裡可以挖出很多酷玩意,我們應該能做點什麼補救。」

  • (“This cost us a lot of time and our own money to collect. There’s got to be something here we can salvage because it’s a cool (rich & unique) data set.”)。

他們的討論過程提到幾個可能的補救方式,也提到如果這位研究生願意出手的話,汪辛克期望看到的分析結果與圖表是什麼模樣。

  • (“I told her what the analyses should be and what the tables should look like. I then asked her if she wanted to do them.”)

這段現在看起來像是不打自招的說法,看在方法學恐怖份子眼裡,馬上就察覺這不就是人為逼出顯著結果的標準作業程序?也就是為了得到小於顯著水準的 p 值,資料分析過程裡不擇手段修改與增減研究資料的一切行為。

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心理學,已經有好幾起受到大眾媒體青睞的主題,起初被發現當成鐵證的原始研究結果,最後被證實是人為過度操作資料分析的產物。像是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暢銷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引用約翰.巴赫(John Bargh)的老年化促發(Elderly Priming),因為這一系列的相關論文報告列出的多數 p 值恰好接近顯著水準(比如0.04),已被專業統計方法認證是人為逼出的顯著結果[5]。

透過恣意的增減統計數據,來達成人為逼出的顯著結果。圖/Matt McGee @ Flickr

統計數據錯誤太多而導致的胃食道逆流(Statistical heartburn)

兩位荷蘭博士生,提姆.凡迪利(Tim van de Zee)與尼克.布朗(Nick Brown),加上一位美國的統計學家喬丹.安那亞(Jordan Anaya)決定合作破解這些論文是不是人為逼出顯著結果的謎題。

尼克.布朗與其指導教授在 2016 年於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發表一篇論文,介紹偵測心理學論文中報告的平均值,與其報告的樣本數不一致程度的方法:GRIM測試[6]。喬丹將 GRIM 測試結合網路爬蟲程式,開發出可探勘大量文獻並挑出錯誤的應用軟體。看了汪辛克的部落格文章之後,他們與提姆決定要好好檢視汪辛克列出的其中四篇論文,因為他們研判這四篇的資料來源應該是同一家餐廳的現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

在 2017 年 1 月 27 日公開尚未經同儕審查的手稿,三人簡述曾向汪辛克主持的實驗室索取原始資料,卻被婉拒的過程。這個轉折之後,三人決定使用手邊能運用的壞科學探測器(Bad Science Detectors [註1])檢查論文之中的數據。除了喬丹開發的程式,還有荷蘭蒂爾堡大學的博士生蜜雪兒.諾特(Michele Nuijten)開發,用來檢查 t 分數等統計值是否有計算錯誤的應用程式 statcheck[8]。

最後,他們從四篇論文挑出 150 項錯誤,大多數錯誤是圖表中的樣本數與正文報告的樣本數兜不攏,還有同一筆資料在不同表格列出的平均值與樣本數彼此不一致。如果讀者是在大學裡教統計的老師們,甚至是在中小學教數學的老師們,看到幾十頁的數據和圖表充滿這樣的錯誤,想必都需要趕緊來一錠「吉胃服適」。

提姆等人掃瞄汪辛克過去19年(1997~2016)的著作,挑出的錯誤圖表拼圖。請點擊看大圖。圖/Tim van der Zee 個人部落格

方法學恐怖份子從何而來?

提姆、尼克、與喬丹的行動完美揭發虛假科學報告,讓世人減少被虛假科學消息誤導的機會。但是對於像汪辛克等成名已久,習慣傳統社會科學研究模式的學者們來說,這種行徑猶如恐怖行動。

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社會心理學教授蘇珊.費斯克(Susan Fiske),曾在 2016 年 9 月被人發現,本來要發表在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學會會員刊物專欄文章裡,草稿曾使用方法學恐怖主義(methodological terrorism)一詞,形容這些公開挑論文數據錯誤、指出某項研究無法再現等非常規學術發表樣態[9]。

這項消息見報的時機,也剛好發生蘇珊.費斯克的高徒艾美.柯蒂(Amy Cuddy)的成名作《權力姿勢效應(power posing effect)》,其昔日同儕戴娜.卡奈(Dana Carney)公開坦承「權力姿勢效應是虛假的效應」的事件[10]。

艾美.柯蒂曾於 2012 年在 TED 演講擺出高權力姿勢的好處[12],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社會心理學教授。事件發生之前一年,其他實驗室發表以比原始研究多出四倍的樣本數,卻無法再現原始研究的結果[15],接著一系列研究的 p 值被其他學者使用另一種壞科學探測器 P-Curve[13] 分析之後,確定是無真正顯著結果的效應,因此造成昔日同儕與艾美.柯蒂分道揚鑣。現在的艾美.柯蒂在美國大眾的形象,有些像南韓世越號事件發生之後的朴瑾惠,有興趣的讀者可留意演講影片[12]下方的討論留言,看到近幾個月要求影片下架與支持艾美.柯蒂的意見相互交鋒,也許哪天她從演講權力姿勢效應得到的光環會徹底消失。

科普圈如何面對另類事實

布萊恩.汪辛克與艾美.柯蒂向大眾傳達的資訊,在中文世界,或者至少是台灣的科普圈,依然被多數閱聽者認為是科學事實。科普文章與專業科學論文一樣,要傳遞的是真實的科學知識。即使是由實驗室裡的科學家,親自面向大眾介紹最新研究成果,讀者也要保持求真的意志,而非以內容夠不夠新奇,傳播者有沒有名氣來判斷內容的價值。

然而這對處於專業科學家與讀者之間的科普作家,將帶來更巨大的挑戰。雖然沒有明確規範,科普作家應當具備比一般讀者更好的批判能力,研判科學成果的真實性,特別是許多作家身兼大學教師或研究生,甚至是第一線科學家的身份。不過現在的事實是,多數中文讀者認識布萊恩.汪辛克與艾美.柯蒂,主要是透過這群科普作家的著作及演講,也因此相信這兩人的「研究成果」是有助個人生命成長的正面建議。

我並非在此否定這群科普作家的貢獻,只想藉由說明這些事件,提醒現在的中文科普是不是已經來到必須升級的時刻。除了傳達最新的科學知識,科普作家也要負起啟發讀者辨識科學資訊真實性的責任。在個人與群體之間交換資訊的各種場域,許多科普作家應該能預見查核資訊真實性的實際方法無法配合傳達真實知識的理想,而衍生各種問題。要如何掌握與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更多的資訊與討論,不過我相信隨著這類事件不斷浮現,問題的輪廓將越來越清晰。

  • [註1]:壞科學探測器(Bad Science Detectors)一詞出自英國醫師與科普作家班.高達可(Ben Goldacre)的著作《壞科學》(Bad Science)。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班.高達可的TED演講

原文刊載於作者部落格,原文為披薩門:「瞎吃」教主的完美自爆

  • [1]: http://andrewgelman.com/2017/02/03/pizzagate-curious-incident-researcher-response-people-pointing-150-errors-four-papers-2/ “Pizzagate, or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researcher in response to people pointing out 150 errors in four of his papers."
  • [2]: http://andrewgelman.com/2016/12/15/hark-hark-p-value-heavens-gate-sings/ “Hark, hark! the p-value at heaven’s gate sings."
  • [3]: http://www.brianwansink.com/phd-advice/the-grad-student-who-never-said-no “The grad student who never say ‘no’."
  • [4]: http://www.chronicle.com/article/Spoiled-Science/239529 “Spoiled Science."
  • [5]: http://ssrn.com/abstract=2381936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381936 “Lakens, D. (2014). Professors are not elderly: Evaluating the evidential value of two social priming effects through p-curve analyses."
  • [6]: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09275131_The_GRIM_Test_A_Simple_Technique_Detects_Numerous_Anomalies_in_the_Reporting_of_Results_in_Psychology “The GRIM Test: A Simple Technique Detects Numerous Anomalies in the Reporting of Results in Psychology"
  • [7]: https://peerj.com/preprints/2748/ “Statistical heartburn: An attempt to digest four pizza publications from the Cornell Food and Brand Lab"
  • [8]: https://github.com/MicheleNuijten/statcheck “MicheleNuijten/statcheck"
  • [9]: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susan-fiske-methodological-terrorism-2016-9 “Scientists are furious after a famous psychologist accused her peers of ‘methodological terrorism'"
  • [10]: http://scchen.com/Text/text_2016005/ “擺姿勢也許能增加你的自信,但是不能真正改變你"
  • [11]: http://retractionwatch.com/2017/02/16/social-science-isnt-definitive-like-chemistry-embattled-food-researcher-defends-work/ “‘Social science isn’t definitive like chemistry:’ Embattled food researcher defends his work"
  • [12]: https://www.ted.com/talks/amy_cuddy_your_body_language_shapes_who_you_are “Amy Cuddy: 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
  • [13]: http://www.p-curve.com/ “P-curve.com"
  • [14]: https://www.ted.com/talks/ben_goldacre_battling_bad_science “Ben Goldarcre: Batting bad science." [15]: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956797614553946 “Assessing the Robustness of Power Posing: No Effect on Hormones and Risk Tolerance in a Large Sample of Men and Women"

The post 人為逼出研究的顯著結果:「披薩門」事件是怎麼一回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形成一顆可居住行星,沒那麼簡單!──《五十億年的孤寂》

$
0
0
  • 【科科愛看書】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誰願意寂寞寂寞就好?自古以來,每當人們仰望星空,都希望找到其他生命的痕跡,即便旅途漫長艱辛,我們也從未停止腳步。讓我們跟著《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了解人類探詢外星生命的故事,或許有生之年,你我便能在光年以外,找到外星好厝邊。

想找可居住行星?科學家有套 SOP

現在每一則科學家聲稱找到一顆可能可居住行星的聲明,背後都有一套可簡化的既定流程:天文學家首先測量新發現行星的質量,然後如果可行的話,也會測量它的半徑,因此估計出對該行星的密度,以及是否像地球一樣由岩石構成的可能性估計。他們也會決定該岩石行星繞行恆星的軌道距離,以及該恆星光芒的強度和顏色。有了這些加起來可以寫在一隻手掌上的數據,接下來就會透過數值建模來做轉譯。

特別的部分是,他們會求教於卡斯丁的論文〈主序星周圍的可居住範圍〉(Habitable Zones around Main Sequence Stars),這是他最常被引用的論文,於 1993 年發表於期刊《伊卡洛斯》(Icarus)上。論文中,卡斯丁與丹.惠特麥爾(Dan Whitmire)、雷.雷諾斯(Ray Reynolds)兩位同事,使用一種由卡斯丁發明的氣候模型,來決定哪一條環繞恆星的軌道,最有可能讓岩石行星的表面擁有液態水。

一顆在適居範圍內的行星,其表面有可能會被太陽烤得太乾,以至於所有水分瞬間化為蒸氣,遍布在大氣層內,最終慢慢逃逸至太空,如同金星的情況。至於在這範圍之外,行星表面的水可能會凍結,則如火星上所見。如果一個新發現的岩石行星確實是在卡斯丁所訂的適居範圍內,不久後其發現者便會聯絡資助機構的媒體辦公室,然後他們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晚間新聞和《紐約時報》上。

2013 年一月,卡斯丁與他人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稍微修正了他已有二十年歷史的計算結果,但這一點改進並未大幅改變他早期成果的核心結論。

一顆在適居範圍內的行星都不一定真的能形成合適生物發展的環境,像在地球內側的金星會因為太接近太陽而被烤得太乾(圖中地球左側);像在地球外側的火星則會因為太遠而凍結(圖中地球右側)圖/By Scooter20,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生命?問題在空氣!

僅能憑藉屈指可數的數據,來估算一顆遠方行星的適居性,其實是充滿變數的;在那之中,大量的假設和深信不移,都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常態。這種估計之所以能夠成立,只是因為在我們所知的範圍內和可見的宇宙中,物理法則都是一樣的,不管在太陽系還是某些遙遠的外星球皆然。

不論在宇宙何處,只要星光照在行星上,就會把輻射能打入那行星的系統中。會有多少能量過濾進去,要看那行星的大氣層以及星光的波長(或說顏色)。在 1993 年那串經典計算中,卡斯丁和同事為虛擬行星設定的大氣構成條件,是他們認為類地行星大氣構成的最典型結果:極高量的惰性氮氣,伴隨大量二氧化碳及水汽。證據顯示,這可能是冥古宙地球的大氣結構,但對於那些未經測量且有大氣的岩石系外行星來說,任何組成方式目前都只能看做是某種可能的猜測。

在選定特定的大氣層配方之後,卡斯丁的數值法就會生效,這些多半是他在 NASA 那七年中開發的。在那段時間當中,他全心致力於讓模型更完美,甚至以手工將每一種星光與大氣的重要相互作用進行編碼。

在真實世界以及卡斯丁的模型中,某種特定波長的光子,可能會從大氣層頂端反彈回去,但其他波長的光子就有可能一路穿過大氣層,平安直達地表。至於大氣層內,不論是真實還是虛擬的情況,光子都有可能被雲層反射,或是被地表上明亮的積雪反射。它有可能被溫室氣體吸收,或是被海洋的深色海水吸收。當一個光子特別有能量時──例如紫外線或在電磁光譜上更高頻率的光子──它甚至會撞擊分子將其分解,而在空氣中與地表上產生全新的物質──這種過程稱為「光解作用」(photolysis)。接著,光解產物又會在吸收或反射光子上產生獨有的二度效應,這些全部都要算進去。

多年來,卡斯丁累積所有他能找到的必要數據,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包括輻射吸收表、光化學反應速率、不同氣體的大氣層壽命,以及各類氣體從火山噴出或被岩石吸收的全球速度。所有這些各式各樣的交互作用和輸入,結合起來會對一顆行星的大氣成分和平均溫度──也就是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

氣候才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如果你天真地只根據陽光吸收量和平均反射率(或稱「反照率」〔albedo〕),就計算當代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那你會得到攝氏負十八度的數值,這個數字遠低於水的冰點。但若你用卡斯丁其中一個氣候模型來計算,則會得到攝氏十五度的結果,而這當然就是地球實際的平均表面溫度。不符之處絕大部分是因為數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暖化,其中每一種卡斯丁都得辛苦地詳加說明,好讓人容易理解。

舉例來說,水汽就必須謹慎處理,因為它實際上是種比二氧化碳強上太多的溫室氣體;比起二氧化碳,水汽在光譜上能有效吸收的熱紅外範圍要大上太多。此外,它對氣候的影響在品質上是不同的:不像二氧化碳在地球常溫下保持氣態,水汽密切受到地球溫度變化的影響。低溫可以讓水汽凝結成雲並形成降雨、降雪或冰雹,從而移除了溫室效應並使氣溫更冷;相反地,高溫會增加地表水的蒸散率,將更多水汽送入空氣,而讓氣溫進一步上升。因此,水汽有放大其他氣候改變──例如大氣層二氧化碳水平提高所造成的穩定加熱──的正回饋作用。如果二氧化碳是支撐地球氣候變遷的支點,那麼水汽可說是槓桿。

水汽實際上是種比二氧化碳強上太多的溫室氣體;比起二氧化碳,水汽在光譜上能有效吸收的熱紅外範圍要大上太多。在溫室效應的反應中,水汽可說是槓桿。圖/By Moni3,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卡斯丁的氣候模型其中一個關鍵輸出,是所謂的「溫度壓力剖面圖」(temperature-pressure profile)──這句科學行話,指的是照耀大氣層的星光,將如何影響該星球的溫度還有其垂直結構。

舉例來說,地球的大氣層反射了四分之一的入射陽光,另有四分之一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最後大約有一半的陽光透入地表。這代表,地球的大氣層一般來說比地表更冷,是藉由對流從底端加溫,就像爐上燒開水一樣。地球上大部分的表面加熱和對流,發生在赤道一帶;在那裡,就像檢視任何球體時會發現的一樣,從頭頂直接打下來的光會被更多的表面地區所吸收。濕潤空氣的對流從溫暖表面開始起伏波動,在升高和擴大後溫度下降,最終冷到足以凝結水汽,而將水霧卸除──也就是形成雲和雨。大氣對流足以解釋為何熱帶比極地熱;為何山頂高處附近的空氣雖然比較接近太陽輻射,卻比海平面的平原空氣來得稀薄且乾冷;為何大雷雨通常在熱天正午過後幾小時的午後或傍晚才發生。

地球的溫度壓力剖面圖在大氣中產生的特徵,叫做對流層頂(tropopause)。這是一條區分下方溫暖、充滿天氣變化的對流層,以及上方較冷、較稀薄平流層的區隔線。因為水汽接觸低溫時會凝結,所以它會被疊在上頭較冷的大氣層有效地困在對流層頂下。1980 年代,透過卡斯丁、同事詹姆士.波拉克(James Pollack)以及一些在 NASA 阿姆斯研究中心同行的一系列研究,人們明瞭了這個「冷圈套」效應,對地球長期保有水分的狀態有多麼重要。當時他們很想知道,為何地球鄰近的孿生行星金星,儘管證據顯示它最初也曾溫和宜人,並且濕潤一如此刻的地球,但後來卻發展出和地球如此天差地別的氣候。

對流層頂是一條區分下方溫暖、充滿天氣變化的對流層,以及上方較冷、較稀薄平流層的區隔線。圖/By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JetStream,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這世界海消失了

「對我們這類人來說,金星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在適居範圍的內在限制上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在他的辦公室閒聊時,他這麼說。

「它對『我們應該對太陽系外另一顆行星有什麼期待』,設下一個合理的經驗限制──我們不需要建立太多模型,就能猜到是什麼讓金星接收的陽光量變得不宜人居。所以,若想知道一顆本來跟地球條件相似的行星,若形成時太靠近恆星,會變得怎麼樣;或是想知道當一顆可居住行星的恆星隨時間變亮時,那行星會發生什麼事,金星全都會告訴你。」

卡斯丁以多位行星科學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安德魯.英格索〔Andrew Ingersoll〕)的過往成果為基礎,建立了當地球軌道向內靠近太陽,而比較接近金星軌道時,以及太陽隨地質時間慢慢增加其亮度,地球大氣結構(地球的溫度壓力剖面圖)因應陽光強度增加的預測模型。他發現,若陽光強度以相對和緩的百分之十增加,或把地球軌道向內移個 0.95 天文單位,也就是向太陽靠近百分之五的話,溫度增加會讓對流層充滿水汽,而使得對流層頂加高至九十英哩(一百四十五公里)的高度,甚至更高。

當卡斯丁看到對流層頂在數據模型中會如何飆高,便知道他見證了那個虛擬世界走向終結,且有一天那也會是我們的終結:抬到那種高度的水汽,大部分會飄到臭氧層的保護之上,並在那裡被太陽的紫外線光解;小比例放出的氫原子,會完全逸入外太空,與地球氧氣結合產生水的可能性也隨之從此消失。

在幾億年內,以此方法損失到太空的氫,已足以讓地球海洋乾涸,讓行星生命消失,並且乾燥無比,因為地表或空氣中都再也不剩一滴水。十億年過後,太陽遠在會膨脹成紅巨星,並在物理上吞噬地球之前,亮度就會先增強那關鍵的百分之十,而地球將開始快速失去水分及生命。現在已有共識認為,金星就是在這個「水霧平流層」機制下,在太陽系早期階段就失去其海洋。至於其 0.95 天文單位的門檻,則接近卡斯丁 1993 年那篇權威論文中適居範圍的內側邊緣。

隨著金星失去海洋,升高的氣溫把二氧化碳逼出行星的地殼,而由這些氣體填滿大氣層。因此,金星的大氣層現在大約是地球的九十倍濃,而且幾乎都是純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強到讓行星表面的溫度甚至可以把鉛熔化。在第二系列的研究中,卡斯丁和同事調整了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來檢驗二氧化碳增加是不是比陽光增加,會更快導致平流層潮濕,而使海洋消失。

出乎卡斯丁意料之外,他發現當二氧化碳水平增加而使氣溫飆升時,釋放的大量水汽起了壓力鍋鍋蓋的作用,將低處的大氣層加壓到海洋無法沸騰的程度,使地球的平流層維持相對乾燥。

數據模型指出,要讓平流層浸滿水霧,且讓海洋蒸發並逃逸至太空,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得要達到目前濃度的二十五倍以上,不過,就算把整個地球已知的「常規」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全部燒光,釋放的二氧化碳也沒那麼多。但如果把整顆行星的非常規資源,如馬塞盧斯的頁岩天然氣也都燒光的話,這樣就有可能。或許人類可以輕鬆讓地球發一場毀滅社會並嚴重消滅既有生物多樣性的高燒,但卡斯丁的計算主張,人類要產生上述的濕潤平流層,其實非常困難──但並非絕對不可能。

在他的計算中,光靠燃燒化石燃料,就讓行星把海洋送到太空,顯然超過現代文明的能耐。

要讓平流層浸滿水霧,且讓海洋蒸發並逃逸至太空,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得要達到目前濃度的二十五倍以上,不過就算把整個地球已知的「常規」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全部燒光,釋放的二氧化碳也沒那麼多。圖/By isakarakus @ pixabay

天邊一朵雲的美妙

然而,在卡斯丁的思考中仍有些明顯的不確定性,例如科學還不能徹底不理會人造水霧平流層,會導致地球過早出現失控溫室的可能性。此外,二氧化碳和水汽以外的溫室氣體,對地球氣候也會起作用,並有可能成為卡斯丁模型中未計算到的顯著未來效應。而且,目前沒人知道地球內確切的化石燃料封存量,也不知道根據未來市場條件和可能的技術發展,這個粗估量有多少比例能有效地提取並燃燒。更基本的是,沒人完全瞭解溫度和壓力的變化,會怎麼影響水汽吸收紅外熱輻射。這部分沒有一處是明顯的,跟觀察雲的難度可說不相上下。

對一般人來說,雲是很簡單的東西,不過是藍天中的幾片棉花,或是預告壞天氣的不祥灰幕。然而,對卡斯丁這樣的氣候建模者來說,雲是水汽最多變且迷人的形式,其極端的複雜性彷彿變幻莫測的活物。根據雲層的大小、高度和組成方式,它有可能讓地球暖化,也可能讓地球降溫。一整面濃密而低的雲層,可以把一大部分的陽光反射回太空,潛在地降低了氣溫。但若在低而濃密的雲層上方高處放一層薄雲,那麼就會因為半透明的上方雲層會讓陽光射入,但把其後要散逸的熱困住,冷卻效應就會大打折扣。每個人都同意的是,當地球這樣的行星加溫時,會有更多水汽蒸散至空中,形成更多雲。

但這些雲到底會在大氣層何處形成並逗留,其回饋效應的極限又是什麼?人們則沒有共識。

全球暖化的否定者和渴望鎂光燈的行星獵人,都在這個朦朧之處找到庇護所:水汽雲,理論上可以讓一個可居住行星避免失控的全球暖化,不管這暖化是過多溫室氣體,還是鄰近恆星過量的光線所引起的。倘若行星更遠離恆星,且溫度降到二氧化碳能凝結成冰時,在某些情況下,一層絕緣的乾冰雲毯可讓一顆行星保持溫暖,而能在表面保存液態水。1993 年卡斯丁保守估計,太陽系適居範圍的外部邊緣,恰好落在稍稍超過火星軌道的 1.65 天文單位;但實際上,根據與二氧化碳雲相關的不確定性,這距離還有可能再向外延伸。

對卡斯丁這樣的氣候建模者來說,雲是水汽最多變且迷人的形式,其極端的複雜性彷彿變幻莫測的活物。圖/By theaucitron @ flickr, CC BY-SA 2.0

想看懂雲?簡單一維最快速

要以數值仿真雲朵有兩種分歧的策略。一種是在極度詳細的 3D 模擬中,建立盡可能準確的模型。這方法需要大量來自地球觀測衛星以及頂尖超級電腦的數據,並要在一陣變項與回饋中,冒著失去因果差異的風險。另一種策略,是用較少的維度簡化建立雲的模型,其風險在於,會忽略掉那些只有透過超乎模型範疇的複雜互動才會出現的重要運動。

卡斯丁偏好後者的簡易性。他的模型是單維的,用單一線性探測來仿真整個星球的大氣,有點像是透過一根從海床到海面的超長吸管,來取樣海水,如此測量海洋的平均溫度與鹽度。

「雲在一維狀態是相當隨性的──在一維模型中,任意擺布呈現的方式,能得到任何你想要的效應。一維模型的理想情況是無雲的天空,這明顯是個大弱點,」當我們討論他的模型時,他這麼承認。「我避開這弱點的方式是,我把雲畫在地上,借著調整表面反照率來接近它們可能產生的效應,直到它產生我想觀察的那顆行星的平均氣溫──不管是地球或是火星。有些人基於『真實的雲朵很複雜』這點,不喜歡我這樣弄,也不喜歡我的方法實際上代表的意思;但我這麼做,是把行星溫度改變帶來的任何雲朵回饋都最小化。要做的比這個更好,你得使用 3D,這可是很大的一步;而且,即便到了那一步,雲朵還是維持著最大的不確定性──搞 3D 的那群人,也不會知道該怎麼辦。」

由於其簡易性,一維模型也比任何三維模型都要快得多。頂尖技術的三維氣候模型,可能要在非常昂貴的專用電腦叢集上花一個星期,才能達到「將地球現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加倍,能提高平均氣溫攝氏二至五度」的結論。要算出二氧化碳加倍的結果,卡斯丁的一維模型只需在普通的桌上型電腦跑不到一分鐘,就能得出二點五度的答案。「一維模型,讓我只受限於自己思考的速度,而非受限於電腦的速度,」卡斯丁說。

「在一週的時間裡,當一個三維模型只能處理單一疊代時,我卻可以好好探索整個參數空間。這個意義就在這裡──探索可能的極限,鼓勵其他人在那數值之上打造模型,或根據經驗做出深刻的觀察。」


 

 

本文摘自《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八旗文化出版。

The post 想形成一顆可居住行星,沒那麼簡單!──《五十億年的孤寂》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解開高斯相關性猜想,退休統計學家的靈光一閃

$
0
0

文/陳宏賓|UniMath 主編、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助理教授

一道靈光射進了羅炎的腦袋,困擾數十年的高斯相關性猜想終於攻破了大門!圖/By edfungus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2014 年夏天的某一個清晨,陽光如往常一樣穿透白色窗簾照了進來,羅炎起身前往浴室盥洗,一邊刷著牙一邊回想昨晚入睡前那個證明。突然間,一道靈光射進了羅炎的腦袋,困擾數十年的高斯相關性猜想(Gaussian Correlation Inequality Conjecture)終於攻破了大門!

連結機率、統計與幾何的猜想 

高斯相關性不等式(GCI)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 1972 年連結機率、統計以及幾何三大領域的版本:

想像一個射飛鏢遊戲,以正中紅心為目標射許多次,飛鏢落點會以紅心為中心呈現類似鐘形的高斯分佈(或者稱常態分佈),如果以紅心為中心點同時畫一個圓和一個方形,高斯相關性不等式即是說飛鏢落在圓和方形的交集的機率會大於或者等於落在圓形的機率乘以落在方形的機率。

P(圓 ∩ 方)≥ P(圓)× P(方)

這裡不同於下面這種大家比較熟知的獨立事件機率,若 A 跟 B 是統計獨立的兩事件,則我們會有這個等式:

P(A ∩ B)= P(A)× P(B)

直觀來說,由於圓形和方形有重疊部分區域,射中其中一個的情況下,同時也射中另一個的機率會因此提高。

事實上,GCI 猜測是針對任意維度 d 都成立,且兩個同中心的形狀只要是具有對稱性的凸集(symmetrical convex set)即可。

高斯相關性不等式(GCI)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 1972 年連結機率、統計以及幾何三大領域的版本,來想像一下丟飛鏢。圖/By 15299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GCI 猜想的原始型態是統計學中關於信賴區間的估算,由美國統計學家奧利佛.丹(Olive Dunn)在 1959 年首次提出。

想像我們要針對一群人(已知平均身高是 170 公分,平均體重是 65 公斤),給出一個身高和體重的範圍,使身高體重同時落在此範圍內的人數佔全部的 90% 以上。 這任務可不太容易,因為人的身高和體重是彼此相關,並非獨立的。假設身高和體重分別都呈現高斯分佈(常態分佈)的情況下,依據[68-95-99.7 法則]我們知道

P(平均加減兩個標準差)≥ 95%

也就是說,如果身高和體重標準差分別是 7 和 8,我們會知道

P(身高介於 156 到 184 的人數)≥ 95%
P(體重介於 49 到 81 的人數)≥ 95%

再由高斯相關性不等式可以推得

P(身高介於 156 到 184 公分且體重介於 49 到 81 公斤的人數)≥ 0.95 × 0.95 = 0.9025

維度 d=2 的情況早在 1977 年就被維吉尼亞大學的羅倫.彼特(Loren Pitt)教授證明出來。受訪時,羅倫緩緩地閉起眼睛,說起 1973 年某次和同事吃午餐時聽到這道「簡單」的數學問題時的回憶:

「嘿~羅倫,你知道有個有趣的數學問題 GCI 嗎? 就是想像一個射飛鏢遊戲,然後……」
「聽起來蠻有意思的,老墨~不過,你說這個還沒有人解出來?!」語氣顯得有點疑惑。
「恩!還沒有。」
「不太可能吧! 看起來不太難啊,應該很快就可以知道答案了。」我心裡當時這麼想。
「於是,我把自己關進一間房間,打算當我再次走出房門時就已經證明  GCI  是正確的或者錯了。」

說到這裡,羅倫張開眼睛望向窗外不發一語。而時間一轉眼已經過了將近四十年……

湯瑪斯.羅炎

故事回到解開謎底的湯瑪斯.羅炎(Thomas Royen)身上,今年已經 70 歲的他是德國一位退休統計學家,在這次事件之前可能沒甚麼人聽過他,這點倒是和前幾年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有點像,某天突然靈光一現洞悉真理的故事在數學界也不算少數,不過這次倒是有幾點值得特別一提的趣事。

要解決一道難題不妨先把它變得更難

首先,數學界有件事情是外界的人難以想像的。「經常發生一種情況是,解決一道看起來很困難不會解的問題的方法是把這個問題推廣成一個更難的問題,然後解決它。

聽起來有點荒謬,打個比方,就好像是一個屢次練習中連 10K 都跑不完的跑者,居然去挑戰極地超馬想藉此證明自己可以跑完 10K。羅炎的證明就是走這個套路,把猜想中高斯分佈這個條件推廣到更複雜更一般的情況。神奇的是,問題居然就這樣解了,證明還只用了 3 頁!!!(不過,有人覺得羅炎的版本太神了,可能不太好體會其奧妙之處,因此寫了個簡易 GCI 版的。)

在數學界經常發生一種情況是,解決一道看起來很困難不會解的問題的方法是把這個問題推廣成一個更難的問題,然後解決它。圖/By skeeze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差點沉沒的寶石

第二,這個影響重大的論文羅炎居然把它投稿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印度期刊,因此使得他的論文 2014 年發表之後又過了兩年 才漸漸引起學術界的注意。一顆璀璨的鑽石差點就沉沒汪洋大海之中。一個學術上極重要的成果發表兩年後才傳播開來,在這個通訊發達的年代,幾乎是怎麼想都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峰迴路轉

羅炎不會用數學界編輯論文常用的 LaTeX 軟體,論文初稿是用 word 打的,完成後一份丟上 arXiv,一份寄給一年半以前曾指出他在一篇嘗試證明 GCI 的論文中所犯之錯誤的賓州州立大學丹諾.理查德斯(Donald Richards)教授,當理查德斯收到信件時,一眼他就知道「Bingo!就是你了!」

事後回想起來,理查德斯有幾分懊惱,這個精簡的證明居然自己三十幾年來都沒有想到。這種心情搞數學的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上個幾次吧。

不過,他也慶幸能在有生之年看到 GCI 的美妙證明問世。理查德斯興奮之餘還不忘將這個重大發現通知幾個同事,也熱心的幫忙把論文重新用 LaTeX 編輯,讓它看起來專業一點,符合頂尖期刊的水平。

可惜的是,投稿出去還是撞牆,原因是過去數十年來聲稱證明 GCI 猜想的論文每年都有一籮筐,期刊的審稿委員看都看膩了,通常一下子就能指出關鍵性的錯誤所在,要是碰上像羅炎這樣沒沒無聞的傢伙,通常也不會太認真對待。

羅炎的論文因此被草率忽略了!
羅炎的論文因此被草率忽略了!!
羅炎的論文因此被草率忽略了!!!

雖然有人曾建議羅炎投到最頂尖的期刊,像是統計年鑑(Annals of Statistics),這樣子一來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全世界,不過羅炎考量後還是決定投到很快就可以發表的印度期刊 Far East Journal of Theoretical Statistics,這種期刊的壞處就是即使刊出之後也不太有人知道這件事。一直到 2015 年底 Rafał Latała 和他的學生 Dariusz Matlak 重新寫了一個簡易 GCI 版本的論文,2017 年 3 月 28 日知名雜誌 Quanta Magazine 刊出一篇專欄報導,整個事件才得以散播出來。

最後,羅炎教授受訪時表示,他希望這個意外簡單的證明能夠鼓勵年輕的學生,善用自己的創意去尋找新的數學定理,畢竟那並不總是需要具備非常高深的理論基礎才辦得到。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proof … might encourage young students to use their own creativity to find new mathematical theorems, since a very high theoretical level is not always required.”

本文轉載自UniMath,原文為[統計學突破]解開高斯相關性猜想,退休統計學家湯瑪斯羅炎的神來一筆

作者簡介:陳宏賓 - UniMath 主編、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助理教授。
數學既深且廣,我懂得不多,最喜愛組合數學相關領域,主要研究興趣是群試理論、圖論及最優化分解。2013 年出版「Partitions: Optimality and Clustering, Volume II: Multi-Parameter」一書(與 Uriel Rothblum 和 Frank K. Hwang 教授合著)。對於數學和教育有強烈的熱忱和使命感,積極創立 UniMath 電子數學媒體,致力於推廣數學文化。

關於UniMath:UniMath (You Need Math)是一個 Online 數學媒體,我們的目的是成為一個線上平台,發表數學相關的科普文章及影音,使數學用更柔軟的姿態走入群眾,提升數學素養。歡迎加入 Facebook 粉絲團知道第一手訊息!

參考文獻:

  1. L. D. Pitt, A Gaussian correlation inequality for symmetric convex sets, Ann. Probab. 5 (1977), 470– 474.
  2. T. Royen, A simple proof of the Gaussian correlation conjecture extended to multivariate gamma distributions, Far East J. Theor. Stat. 48 (2014), 139–145.
  3. R. Latala and D. Matlak. Royen’s proof of the Gaussian correlation inequality. ArXiv http://arxiv.org/abs/1512.08776, 2015.
  4. A Long-Sought Proof, Found and Almost Lost, Quanta Magazine, 2017/03/28.

The post 解開高斯相關性猜想,退休統計學家的靈光一閃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校園霸凌不只是打鬧,而是青少年求生存的地位競爭

$
0
0

從「社會學」觀察「青少年霸凌」現象

身為台灣青少年研究與犯罪學的翹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吳齊殷研究員以社會學的角度,觀察青少年霸凌行為為何層出不窮?關鍵在於大人長久忽略的青少年之間錯綜複雜的「友誼網絡」特性。 不同成長背景、能力與價值觀的青少年,會逐漸自成一群或遭排擠落單,而彼此為了在「班級」這個宛如社會縮影的「縮小版社會」中競爭「社會地位」,「霸凌」行為其實是模仿大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社會化行為。

「地位競爭」不只在後宮,在學校的青少年也要求生存

在《後宮甄嬛傳》電視劇中,後宮妃嬪分成不同派別,透過彼此合作或離間,爭奪更適合生存的地位。過程中發生各種「霸凌、欺壓」的情事,看得觀眾咬牙切齒,而當主角透過與關鍵人物合作結盟,因而翻身時,觀眾往往也跟著感到大快人心。這種在友誼網絡中透過各種合縱連橫策略,進行地位鬥爭的情況,是否很眼熟?

地位鬥爭不只發生在成人的職場,也普遍存在於青少年的校園生活中。圖/iStock

大人總認為青少年的霸凌行為,只是不懂事的打鬧,卻忽略了「友誼網絡」和「地位競爭」是青少年在「轉大人」的成長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的核心元素。

吳齊殷和他的研究團隊與位於台灣北部、中部、南部和東部的國高中合作,透過問卷、訪談、視訊紀錄等方式,持續觀察 49 個不同班級、總共 1,077 名國高中生,追蹤分析各班同學於求學的三年期間的友誼網絡動態變化,根據該調查研究發現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班上一定會有討厭你的同學,好消息是,班上一定也會有把你當朋友的同學。而被霸凌者需要的是:有更多人願意鼓起被討厭的勇氣,和他站在同一陣線。

.在一個班級中平均會有 2 名同學不喜歡你,例如不想坐在一起吃中餐、分組作業不想同組,但平均會有 3 名同學把你當成朋友,樂於一起讀書、一起玩。要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難如登天,每個人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就算是自己喜歡的朋友,他平均也會受到另 1 名同學討厭,而自己不喜歡的同學,平均會被另外 9 名同學討厭。

9 這個數字遠大於 1,反應出一個現象:青少年喜歡和受歡迎的人做朋友,儘管有 1 名同學討厭他,卻不會威脅自己在班級友誼網絡中的地位。然而需選擇和大多數的同學站在同一立場,排斥不受歡迎的同學、一起討厭他,否則就會與 9 位同學為敵,自己可能也會被掃到颱風尾、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這個攸關生存的選邊站考量,可以解釋為何同學會對班級中的霸凌行為「視而不見」或「成為共犯」,因為自己也得「設法」存活下去,沒人敢貿然揮霍被討厭的勇氣。

數字透露的班級生存之道:要和受歡迎的人成為朋友、要和大多數人一起討厭某個同學,自己才容易在友誼網絡中取得地位,而這是霸凌會發生的原因之一。圖/吳齊殷提供;林婷嫻、張語辰設計

當「競爭地位」成為需求,霸凌就是手段

下圖班級的友誼網絡中,每個編號代表一名國中生,藍色箭頭表示認為對方是朋友,紅色箭頭表示不喜歡對方。圖中 1 號、 6 號、 12 號、 21 號同學,可視為班級網絡中的關鍵人物:

每個編號代表一名國中生,藍色箭頭表示認為對方是朋友,紅色箭頭表示不喜歡對方,整體交織成愛恨並存的完整友誼網絡。 圖/吳齊殷提供 ;林婷嫻、張語辰設計

.1 號同學受到有些同學喜歡,有些同學不喜歡,但不會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因為若被欺負的話有朋友會挺他。
.6 號同學是班上的眾矢之的,同學們都表示不喜歡他,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就算被欺負也沒有朋友支持他。
.1 號同學和 6 號同學就像是兩個國度的人、互不來往,但 12 號同學串起了這兩者的網絡。
.21 號同學是班上的邊緣人,沒有人願意與之來往,像被當成空氣般,屬另類的無形霸凌。

如果你是上圖此班級的師長,得知班上存在這種友誼網絡,發現 6 號同學和 21 號同學容易成為霸凌的對象,你會採取什麼行動?

吳齊殷與研究團隊發現,在班級中擁有越多朋友,被同學排斥、霸凌的機率較低,但自己平常就需投入較多心力經營同儕關係。若被一個團體排擠,但有另一個團體可以接納自己的話,被排斥、霸凌的機率也會降低,因為有人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出外靠朋友」這種古人琢磨出來的日常生活智慧,可不是說說而已,通常被霸凌的同學有兩種情形:眾矢之的、邊緣人,皆需要有朋友願意站出來撐腰。

大多數的老師和家長阻止霸凌的方式,以為青少年是單純欺負對方,透過以暴制暴或是柔性勸說,懲罰對同學動粗的青少年、呼籲班上同學不要對霸凌視而不見,像是空降一雙老天的手到班級中試圖撥亂反正,卻忽略了青少年霸凌行為背後的社會化意義:在班級中爭奪更好的「社會」地位。若以有形的角色來理解,舉《哆啦 A 夢》中同班的胖虎、小夫和大雄比喻,胖虎為了爭奪大雄手中玩具的控制權,會毫不留情地對大雄揮出拳頭,這是一種鞏固自己地位的霸凌行為。小夫為了避免自己和胖虎的友好網絡斷裂,導致自己也淪為被霸凌者,乃選擇和胖虎站在同一陣線,一起追著大雄打、助長霸凌行為。

霸凌者、旁觀者、被霸凌者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國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扣除有限的在家的時間,一整天幾乎都在班級中度過,青少年並非只有課業需要煩惱,班級就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需要時時留意和朋友的互動、忙著維繫人際關係,也要觀察其他朋友之間的連結,若因自己怠惰而疏遠朋友,自己的位子就會被另一人取代。

友誼網絡並非靜止不動,而是隨著時間、事件會變化,例如高中一年級升二年級分班後,班級友誼網絡又會重新整理一次。另外,《韓非子》言道:「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在青少年友誼網絡中,也存在著如同戰國中後期諸侯之間的競合關係,這個觀點可能是理解與掌握「霸凌行為」的首要切入點。

若現存阻止霸凌的方式無效,師長可參考合縱連橫的戰術,觀察班上同學如何來往,協助被霸凌的同學建立有利的友誼網絡「戰略位置」。

舉例來說,為什麼有些體型較圓滾滾的同學會被討厭,有些則會被同學喜歡,可以觀察他們身邊的朋友在班級友誼網絡中的地位。例如,原本因為體型像小熊維尼而被欺負的同學,可能因為參加了班上的讀書會,進而跟班上受歡迎的同學成為了朋友。霸凌者為了不得罪受歡迎的同學,讓自己的地位下降,也會選擇和小熊維尼維持友好關係。被霸凌者需要的,就像這種對自己情勢有利的朋友網絡位置,師長可以幫忙的是找到關鍵角色、調整班上失衡的友誼網絡。

以班級友誼網絡的模式來看,霸凌者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承認一定會有人喜歡自己,也會有人討厭自己,無需透過霸凌手段來踩著別人往上爬。旁觀者可以做的是,在不涉及危險的情況下,鼓起勇氣讓被霸凌者知道自己不是友誼網絡中的一座孤島。而被霸凌者,請相信友誼網絡是可能變動的,眼前的狀況並非永恆,請勇敢求援而非放棄希望。

吳齊殷與研究團隊長期深入台灣各地國高中觀察追蹤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歷程,並非為了迅速找到一個解決霸凌現象的對策,而是希望透過研究結果,提醒以友誼網絡中不同立場思考,了解同學們彼此的愛恨情仇,並理解同學們不敢貿然阻止的自保之道。這些都是面對霸凌現象時,一般容易忽略或誤解的獨到社會學知識,盼能藉此找出「斧底抽薪」的解決之道。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

 

  •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The post 校園霸凌不只是打鬧,而是青少年求生存的地位競爭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要重版出來?數據告訴你怎麼做出暢銷書

$
0
0

「數據分析」結合「機器學習」,探勘書市商機

誰在買書?買什麼書?這是規劃出版與行銷計畫時,需考量的因素,過去僅能用專業經驗判斷,現在透過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可以用客觀的科學輔佐主觀的決策。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陳昇瑋研究員,帶領資料洞察實驗室,找出書籍銷售數據中潛藏的商機。

資料科學:先搞懂如何發生,再讓它發生

資料分析的四個階段:描述、診斷、預測、指示。圖/Gartner 提供;張語辰改編

資料分析並非輸入數據、按下 Enter 鍵,就能得到立即性的結果,其工作至少可分為四個層次:

1. 描述:瞭解眼前發生了什麼,例如讀者是什麼樣貌
2. 診斷:用電腦來診斷眼前這件事為何發生,例如某些書籍的銷售為什麼特別好
3. 預測:未來會不會發生某件事,例如預測新書的銷售表現
4. 指示:如何促進某件事在未來發生,例如建置自動薦購系統或上架小工具,幫助提升新書銷售;或是幫書籍做更合適的命名以及封面設計

資料分析跟淘金一樣困難,若沒有以正確的方式使用合適的工具,什麼價值也淘不出來。

分析原始資料就像在砂礫中淘金,雖然不用冒著日曬雨淋的痛苦,但需長時間與電腦折騰,結合數學、統計、機器學習、資料探勘與資料視覺化的專業,整理資料的邏輯,找出隱藏在數據中的含意。若遇到非結構化的資料,在分析前尚需花額外的心力半自動或手動地將之轉換為結構化資料,才能使用分析技術來處理。但正因資料分析可以找出隱藏在數據中的洞察、輔助人類的思維,是一門值得投資心力的科學。

中研院陳昇瑋團隊與博客來合作,將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的匿名購書資料,結合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的數據,包含各個地區的綜合所得稅申報情況、教育程度、2016 年總統大選得票數等,探討購書行為和讀者生活型態的相關性,將不同購書客群之間的「差異性」數據化,藉以回答誰在買書、買什麼書、什麼書會暢銷……等問題,進而將資料科學的思維引入出版界,讓出版人不用再只是憑著經驗及感覺選書及做書。

什麼人在買什麼書?

博客來各類購書讀者:性別 x 年齡(資料區間為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圖/陳昇瑋提供

從博客來的匿名消費資料,顯示讀者基本樣貌與購書興趣為:男性較多購買自然科普、電腦資訊和商業理財的書籍,女性較多購買親子教養、飲食、童書和青少年文學。長輩較多購買童書、宗教命理和醫療保健的書籍,而年輕人較多購買輕小說、漫畫和語言學習的書籍。

一樣米養百樣人,一種書也能吸引百種讀者

在規劃出版與行銷策略時,有一個盲點常被忽略:

不能將同一個書籍類別的讀者,都視為同樣一個族群。

過往看銷售報表與會員資料時,經常會把讀者視為只有一種樣貌:例如財經讀者就是白領階級。但陳昇瑋與團隊定義「差異式讀者樣貌分析」,一層一層深入子類別探勘資料,證實同一個書籍類別亦存在「多重客群」。

以「小說」這個大類別為例,愛看「小說」的不會只是同一群人,例如都是戴著眼鏡的文青。同性愛小說和愛情小說的讀者主要是年輕人,而歷史武俠和文學研究的小說,讀者群以長輩為主。若進一步深入分析武俠小說中的「金庸」這個子類別,更存在兩種主要客群: 15 歲以下的青少年和 40 ~ 50 歲的中年人。

這反應出一個課題:出版與行銷規劃需更分眾、更精準,無論是溝通的宣傳語言、購買的行銷版位,皆需考慮多重客群的存在。

博客來讀者樣貌差異:文學小說類別(資料區間為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圖/陳昇瑋提供

從購書數據一窺社會現象

世間男女情愛糾葛,李組長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單純,這種社會議題不只在電視劇或新聞中出現,也顯現於購書行為中。

在商業理財的類別,存在許多教導如何成功的書,數據顯示 25 歲以前偏好購買「生涯規劃」類的成功經驗書籍,而 30 歲之後改買如何「致富」的成功指導書籍,顯示 30 歲大關是人生覺悟的交叉點,與其花時間規劃生涯卻前途迷茫,快速致富還比較實際,但也可能因為 30 歲之後除了養自己也要養家人,肩膀壓力更重了。

另一方面,低收入族群偏向購買「投資理財」、「網路創業開店」的書籍,高收入族群則偏向購買「傳記」、「快樂學」的書籍,顯現 M 型社會下兩種不同人生方向與思維,有錢人需要學習如何快樂,而中產階級正朝著累積財富努力。

「外遇離婚」相關的書籍,會購買的族群大多年收入超過 70 萬,年收入越高,購買者越多,箇中含意不便多加著墨。

若將男性與女性消費者購買的書籍類別和數量,以書籍關鍵字作成文字雲,明顯看出男女想法大不同。在「心理勵志」這個書籍類別中,男性多關注「把妹、正妹、搭訕」,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從古至今不變的智慧。而女性多關注「幸福、療癒、女人」,顯示現今女人越來越懂得要愛自己,是個樂見其成的社會風氣。

博客來讀者性別偏好的差異:心理勵志類為例(資料區間為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圖/陳昇瑋提供

博客來讀者性別偏好的差異:飲食類為例(資料區間為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 。圖/陳昇瑋提供

無論是賣書或餐飲業,都值得注意年輕人與長輩的喜好差異。「甜點、雞尾酒、廚藝、咖啡」相關書籍熱銷,與近來市場上年輕族群的甜點學校、咖啡開店熱潮相輔相成。而長輩較喜歡「健康、養生、好吃」相關書籍,對於市場而言,開發同時符合健康及好吃需求的餐飲,是顯著的商機。

「養生」這個書名關鍵字,在「飲食類」受到長輩歡迎,但在「醫療保健類」在銷量上並沒有同樣得到大眾的青睞。

陳昇瑋與團隊以「書名關鍵字」,找出關鍵字與暢銷書之間的相關性。在醫療保健類發現,「養生」這個關鍵字不受到讀者歡迎,反而是「名醫、改善、療法、奇蹟」這類關鍵字能抓住讀者的眼球與荷包。也許這反應出一個醫療保健現況:在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今日,人們不注重花費時間經營的健康之本──日常養生,而是在症狀出現時追求速效的醫療結果。

書名關鍵字與銷量的相關性:以博客來醫療保健類別為例(資料區間為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圖/陳昇瑋提供

書名關鍵字與銷量的相關性:以「輕鬆」為例(資料區間為 2014 年 12 月 至 2016 年 3 月間)。圖/陳昇瑋提供

「文字」在不同環境中,會發揮不同力量。同一個書籍關鍵字,在不同書籍類別中,會產生不同的銷售表現。例如,「輕鬆」這個字是行銷時常使用的關鍵字,彷彿在告訴消費者一旦買了這個產品,就能豪不費力地享受好處。對於「輕鬆投資、輕鬆存錢、輕鬆提升業績」這類輕鬆致富的願景,讀者們的想法是「反正我是信了」。但如果在不努力就沒有收穫的語言學習類別,就算告訴讀者「輕鬆說英語、輕鬆搞定文法、輕鬆學日文」,銷量顯示讀者們不會買單。

哪些書會暢銷?除了財神,也能問問電腦

以上內容尚處於資料分析的「描述」和「診斷」階段,真正有意義是分析的第三階段「預測分析」,藉由機器學習技術自動歸納出書籍銷量與各式書籍屬性的相關性,進而建立銷售表現的預測模型。

「機器學習」的作法為,讓程式自動學習哪些因子是重要的,預測某本書成為暢銷書的機率。

書籍銷售表現的預測模型。圖/陳昇瑋提供;張語辰設計

在「預測分析」這個工作階段中,陳昇瑋團隊運用「書籍屬性」、「書名關鍵字」及「上市前的市場狀況」來發展暢銷書預測的模型,以文學小說類別測試,其暢銷書的預測準確度可以接近八成。預測分析的最終目的為「指示型分析」,也就是資料分析的第四個工作階段,透過程式的指示提供最佳化建議,例如書名及副標怎麽下、書介如何編排、預覽圖片要放哪幾張、如何訂價及折扣……等等,協助拉近書籍與目標消費者的距離。

有時資料分析的結果很殘酷,會顯示過去在編輯與行銷上的直覺是不符合現實的,有時則能佐證某些觀察的可信度。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技術,並非為了取代人類而生,最重要的觀念是:從經驗導向的世界換位思考,以客觀的資料事實及科學方法,輔助決策的進行,提高決策的正確機率。

現在,無論在出版業、零售業或電子商務領域的你,準備好用「資料科學」突破過往的認知了嗎?

延伸閱讀:

  •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The post 想要重版出來?數據告訴你怎麼做出暢銷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有了「空氣盒子」,面對空氣污染你也能主動出擊!

$
0
0

用「資料科學」研究「空污」

大陸霾害何時來?台灣工廠排放的空污如何擴散?以前只能用自己的呼吸道偵測,現在「空氣盒子」為你即時追查 PM2.5 濃度變化。這不只是中研院資訊科學所陳伶志副研究員的計畫,更是一位技術宅父親對氣喘過敏兒的愛。

想像一下,若是大雄所居住的城市,充滿空氣污染。關心大雄的哆啦 A 夢,會拿出什麼道具來相救?也許哆啦 A 夢沒辦法把整個城市的空氣變乾淨,但可能會拿出「任意電視」,找出附近誰在亂燒垃圾,即時阻止對方。或是透過「預知天線」,提醒大雄今天戶外 PM2.5 濃度過高,出門要戴著口罩,否則吸多了會氣喘。

事實上,透過「開放資料」和「數據分析」,空氣盒子真的能即時追查空污真兇,並幫助預測空污擴散趨勢。推動空氣盒子這個想像實現的人正是陳伶志,以及其帶領的研究團隊、 LASS 社群 (Location Aware Sensing System)、政府單位和廣大鄉民,一起從下而上努力改變空污問題。

各地PM2.5即時濃度。圖/空氣盒子地圖

參與式感測:自己的環境自己救

參與式感測:透過群眾觀測、專家分析,由下而上解決問題。圖/By 林婷嫻、張語辰

陳伶志與團隊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參與式感測系統」,簡單而言,就是以某種裝置或網絡,偵測生活中的某個問題現象,透過群眾一起觀察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生活中有許多問題,例如空污、塞車、路不平,若被動地等待政府解決往往緩不濟急。並非因為政府效率太差,而是因為不知道問題真兇藏在哪裡,例如眼前的空污是霾害?還是有工廠偷偷排放廢氣?

「參與式感測系統」最重要的目的,是以「自己的環境自己救」的概念出發,透過群眾自主觀察所得的大量數據,由專家分析找出問題癥結點,推動政府或相關單位採取行動、對症下藥。

關在倉庫測一氧化碳,用命拼研究

要研發出「高準確性」和「低成本」兼具的感測裝置,以供群眾使用,並非容易的事。以觀測空氣為題,從 2013 年開始,陳伶志與團隊嘗試過不同氣體的量測,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等等,但因為氣體感測器誤差過大、校正過程太複雜,皆忍痛放棄。當時,為了在擬真的環境中,校正一氧化碳感測器的準確性,及比對低濃度和高濃度的數值,學生甚至將自家倉庫改造成實驗室待在裡頭,只留一個小縫、往裡面排送機車廢氣。「實在很擔心學生中毒」陳伶志回想。

2014 年底由於空氣污染加劇,大眾逐漸重視 PM2.5 濃度,加上兩歲的兒子因為氣喘成為醫院常客,陳伶志擔憂空污會讓氣喘跟著兒子一輩子,決定專攻「PM2.5 即時濃度感測」,嘗試透過研究找出空污變化模式、解決空污問題。可以即時追查 PM2.5 濃度的「空氣盒子」,因需求而誕生,更因父愛而堅持。

空氣盒子各階段 prototype,點擊看大圖。圖/陳伶志提供;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拉拔一個小孩長大成材,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金錢;茁壯空氣盒子這個小孩,也付出了難以計算的心力與學費。陳伶志與團隊耗時三年,經歷失敗、崩潰、接受事實、再失敗的無數次迴圈,終於開發出品質穩定的空氣盒子原型。但這時候,困難才真正開始。

與社群合作 讓空氣盒子遍地開花

開發出可以普及使用的空氣盒子之後,初期面臨沒有民眾願意裝在自己家裡的窘境。「會不會耗電?會不會危險?有問題怎麼維修?」因為這些考量,初期只能將空氣盒子安裝在親朋好友圈,即時觀察到的 PM2.5 濃度數據非常侷限,缺少應用價值。

但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的啟發:「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努力找出路的陳伶志與研究團隊,經過朋友的朋友介紹,與認同「參與式感測」精神的 LASS 社群一拍即合。 LASS 社群由一群喜歡動手做的創客(Maker)組成,遍布台灣各地。了解空氣盒子程式碼、安裝步驟後,秉持創客精神,從「想」到「做」如星火燎原般,讓空氣盒子的身影在台灣各地出現, PM2.5 即時濃度觀測的時間與空間資料因而大幅擴展。觀測得到的數據變多、變廣,就能進一步分析空污變化的路徑。

陳伶志團隊與 LASS 的合作模式。圖/By 林婷嫻、 張語辰

LASS 版的空氣盒子,顯示所在位置的目前空氣品質 。圖/By 張語辰

開放資料 x 數據分析 空污真兇莫狡辯

以前總是呼吸道感染了,才知道空氣污染正在肆虐,很難阻止後續擴散或再發生,或是附近的工廠偷偷排放空污,卻沒有證據繩之以法。但現在透過分析各個空氣盒子感測到的 PM2.5 濃度數據,就能推算空污的原因、發生時間點,找出製造空污的真兇。陳伶志舉兩個觀測模式說明:

觀察PM2.5濃度突然飆高的時間、比對各測站 GPS 座標,藉以找出空污從哪發生。圖/陳伶志提供 ;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像是在 2015/12/20 這天,陳伶志注意到北部有一些空氣盒子觀測站,都出現 PM2.5 即時濃度「瞬間飆升」的情形(如上圖黃色箭頭所指),代表該地突然出現空氣污染源,常見的原因是燒東西、工廠排放廢氣等等。陳伶志將發生「PM2.5 即時濃度瞬間飆升」的空氣盒子觀測站 GPS 座標列在地圖上,並依瞬間飆升的時間排序(如上圖紅色打卡標所示)。搭配氣象資料指出,當時正吹著西南西風,可以看見空氣污染源是從西南方( 15:36 開始)依序往東北方( 18:18 抵達)擴散。

這種來自北部盆地西南方的空氣污染源,會是霾害嗎?
不太可能,應是台灣自造的空氣污染。

由於當時觀測到此現象時,空氣盒子觀測站尚未廣佈龜山、桃園、新竹一帶,也未與政府單位合作。若能進一步追查台北西南側的各個空氣盒子,找出 PM2.5 即時濃度瞬間飆升的「起始點」,應能通報相關單位前往該區,即時開罰空污排放源頭。

觀察空氣盒子時間軸和區域資料,找出空氣污染的變化模式, 打卡標的顏色深淺代表偵測到異常的時間(顏色越深代表越接近現在時間)。圖/陳伶志提供;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為了找出空污變化的模式,陳伶志每 5 分鐘記錄各地空氣盒子 PM2.5 即時濃度,並將異常數據歸納為以下三種,判斷哪區有持續性污染源、或找出哪邊突然產生空污:

  1. 時間點異常(上圖藍色打卡標所示):從時間軸來看,某個時間 PM2.5 濃度「瞬間飆升」,代表當地空氣污染是正在進行式。
  2. 空間點異常(上圖紅色打卡標所示):以區域來看,若某個區域 PM2.5 濃度與鄰近的空氣盒子相比更高,代表空氣污染源於「當地」產生,或是受到「他處」飄來的空污影響。
  3. 空間與時間點異常(紫色打卡標所示):上述兩種情況都發生,當地有空氣污染源的「可能性極高」。

舉個實例,陳伶志觀察到台北龍山寺該區的空氣盒子,「白天」持續顯示 PM2.5 濃度「空間點異常」,代表當地與鄰近區域相比,有持續性的空氣污染來源。將此觀察數據,搭配龍山寺的地理位置比對,燒香、燒紙錢造成的 PM2.5 高濃度影響,透過觀測數據顯而易見。

民間高手,讓空氣盒子能有更多應用

空氣盒子是採用開放資料( Open Data),因此這不僅只有中研院資科所能用於研究計畫,無論學生科展、大學報告、民間團體等,都能依照陳伶志的空氣盒子架構,依照自己的需求改裝不同版本的空氣盒子,發揮各式各樣的靈活運用。

由於台中空氣品質很糟,努力守護家鄉環境的《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在空氣盒子推出初期,自掏腰包買了 100 台空氣盒子並發起認養活動,將空氣盒子廣佈台中各地,由民眾自主監督空氣污染來源。台中創客( Maker )還將空氣盒子改造成方便攜帶的行動版本,發現台中哪一區空氣品質不對勁,一群關心台中環境的市民,就彼此號召拿著行動版空氣盒子前往該區追查空污排放源頭。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由彭文志老師帶領的資料探勘(Data Mining)課程,也將開放資料的空氣盒子做為報告題目之一,讓學生自行發想如何應用空氣盒子的感測資料。例如將 PM2.5 觀測資料與實價登錄地圖結合,找出理想的乾淨空氣居住環境;或是找出 PM2.5 濃度變化的時間與地區模式,做出自動監控紫爆現況、預測空污擴散路徑的功能。

不只台灣需要! 空氣盒子遍布世界

空氣盒子 PM2.5 感測網,延伸至世界各地 (統計截至 2017 年 2 月) 。圖/陳伶志提供;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2016 年 2 月,零時政府 g0v 主動介接空氣盒子的開放資料,擴大觀測數據的影響力。 2016 年 3 月開始,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政府也陸續加入空氣盒子計畫,由民間企業捐贈數百台空氣盒子,並佈建在各區域的小學校園,透過環境教育學習如何觀察 PM2.5 即時濃度變化,監督改善該區域的空污問題。

空氣盒子成功發展嚴謹的研究理論(感測器比對報告、空污模式演算法等),並建立與 LASS 、政府、民間企業的跨領域合作模式,形成領先全球的 PM2.5 即時感測網,吸引世界各國來台學習空氣盒子的經驗。 2016 年 9 月,陳伶志受邀到泰國演講,與東南亞合作觀測 PM2.5 濃度。例如印尼火耕霾害,鄰近的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會大受影響,惟有建立跨國的空氣盒子監測網,才能即時通報、協力找出對策。「因為空氣是流通的,空污不會只發生在一個國家的上空」陳伶志說。

談到未來目標,陳伶志希望推動空氣盒子成為智慧城市的物聯網一環,例如當戶外 PM2.5 濃度過高,室內的空氣清淨機就會自動打開,這功能不只有小孩的家庭需要,有呼吸照護需求的家庭與醫療照護機構更需要。

現在提到智慧城市,大家都會想到阿姆斯特丹、芝加哥,
未來希望國際也能透過「空氣盒子」想到台灣。

──中研院資訊所 陳伶志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

  •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CC 4.0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The post 有了「空氣盒子」,面對空氣污染你也能主動出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尋星啟事:「第九行星」下落不明,請你幫忙尋找

$
0
0

最近,科學家張貼一份協尋啟事。究竟是什麼東西,需要全世界的人們一起幫忙尋找?不是通緝犯,也不是失蹤的寵物,而是失落的「第九行星」。

藝術家想像的第九行星。圖/By Caltech/R. Hurt (IPAC)

尋找「X 行星」

早在 1905 年,羅威爾(Percival Lowell)就開始尋找海王星外的未知行星。他發覺天王星、海王星的軌道有些異常,並可用一個未知行星的拉扯來解釋。這個未知的行星,就姑且稱作「X 行星」了。

其實,由已知行星的運行軌道,來預測未知的行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1846 年,勒維耶(Urbain Le Verrier)以牛頓力學計算出天王星軌道的偏差,大膽預言有個未知行星在拉扯天王星軌道。他把理論預測的數字交給柏林天文台的伽勒(Johann Gottfried Galle),據說不到一小時,一個新的行星就被找到了──這顆行星就是海王星。

發現海王星的成功經驗,給後世科學家許多啟發。羅威爾試著如法炮製,尋找「X 行星」。可惜歷史無法順利地複製,羅威爾在 1916 年逝世前,並沒有找到這顆 X 行星。不過,他留下的羅威爾天文台繼續運作,並在 1930 年找到了一顆新的「行星」,也就是冥王星。羅威爾追尋已久的 X 行星,終於由後人找到了嗎?不,可惜冥王星的質量太小了,根本沒辦法達成羅威爾從行星軌道算出來的預測值。所以,就算 X 行星存在,它絕對不是冥王星!

1993 年,天文學家以現代觀測的精確數據,重新計算行星運動的軌道,證實「X 行星」的預言是建立在不準確的觀測數據上,實際上根本不需要「X 行星」,就能解釋海王星現在的軌道。神秘的「X 行星」假說,被天文學家踢出門外了。冥王星的下場更慘了,不但不是「X 行星」,還從行星名單當中被除名了。2006 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決議,將冥王星移除九大行星之外,成為「矮行星」。從此,太陽系的行星總數回歸到八個。

往更遙遠的地方走去

我們不必為冥王星的除名哀悼,因為事件的背後,代表更多驚奇的發現。1990 年代以來,天文學家漸漸發覺,冥王星並不孤單,它與許多小天體一起居住在海王星之外的「古柏帶」。隨著海王星外天體的逐一發現,人們才知道冥王星只是古柏帶天體的其中一個而已。人類對於太陽系邊緣的認知,往更遙遠的地方開展。

在這十幾年來,人們才開始找到冥王星的「鄰居」──或可說是讓它被除名的「兇手」。其中有一個海王星外天體非常特別,名字叫作賽德娜(Sedna),是在 2003 年由麥可.布朗(Mike Brown)、查德.特魯希略(Chad Trujillo)和大衛.拉比諾維茨(David L. Rabinowitz)找到。賽德娜可能與冥王星一樣是矮行星,但離我們相當遙遠。冥王星與太陽最近的距離是 30 天文單位(1 天文單位的意思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目前找到的其他海王星外天體也大致在 30 至 50 天文單位的古柏帶範圍內。然而,賽德娜與太陽最近的距離卻是 76 天文單位,在非常外圈的橢圓軌道繞太陽公轉,令人懷疑是否還能算在古柏帶之內。許多天文學家認為,賽德娜有可能與太陽系更外層的「歐特雲」有所聯繫。

到了 2012 年,特魯希略與史考特.雪柏(Scott Sheppard)發現一顆新的天體,打破了賽德娜的紀錄。這顆稱為2012VP113 的星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竟然高達 80 天文單位。這個新發現,代表賽德娜不是單一的特例,還有其他天體位在這麼遙遠的地方。問題來了,它們怎麼會出現在離太陽這麼遙遠的地方?現在的位置可能不是誕生地,因為那裡缺乏氣體和塵埃,很難形成較大的星球。科學家猜測,它們誕生之初可能受到某些重力影響,有可能是與其他原行星拉扯,也有可能是外來的恆星從附近通過而改變它們的軌道。

許多證據指向「第九行星」可能存在

賽德娜與 2012VP113 提供了更多有趣的線索,改變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特魯希略與雪柏利用它們的運行軌道推論,可能有個比地球重、比海王星輕的天體,位於離太陽 250 天文單位的軌道上。康斯坦丁.巴提金(Konstantin Batygin)和麥可.布朗在 2016 年 1 月發表新的研究,利用賽德娜、2012VP113 以及另外四個較遙遠的古柏帶天體的運行軌道,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第九行星」可能存在,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 10 倍,與太陽最近的距離約 200天文單位,繞太陽公轉的週期是 1 萬至 2 萬年。

天文學家其實沒有直接看到「第九行星」。到底有什麼可靠的證據,說明「第九行星」存在呢?賽德娜、2012VP113與其他幾個「極端海王星外天體」,共同具備某些奇怪的特性。首先,它們離太陽最近的時候,位置都剛好在黃道面上[註1]。且它們通過黃道面的方向,都是由南向北。再者,它們運行軌道的長軸都在同方向,好像某東西推過去的。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這幾個「極端海王星外天體」軌道的長軸(也就是離太陽遙遠的一端)都在圖中的左邊[註2]。這可能不是巧合,而是巨大的「第九行星」重力拉扯而形成的現象。此外,「第九行星」會造成許多古柏帶天體的軌道嚴重傾斜──這些奇異的天體也的確存在。麥可.布朗說,如果他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看到這篇論文,一定會覺得太瘋狂了,但是看完這些證據和統計,很難有其他結論了!

  • 註 1:太陽系內主要的行星,幾乎都在同一平面上繞太陽公轉,這個平面就稱為「黃道面」。賽德娜與地球、火星等行星不同,並不是隨時都在黃道面上,但離太陽最近時剛好在黃道面上。
  • 註 2:2016 年學者發表了一個長軸指向右邊的極端海王星外天體,因此不能說每一個都指向左邊。

在 2016 年初之後開啟了「第九行星」的討論。太陽系內目前知道的六個最遠的古柏帶天體(軌道在海王星外),全都神秘地排列在同一方向。以三度空間來看,它們幾乎以相同的角度偏離太陽系平面。巴提金和布朗說明,我們需要一顆 10 倍地球質量的行星,位在遙遠的偏心軌道,且與其他六個天體不連成一線,才能保持圖中這種組合。圖/By R. Hurt/IPAC/Caltech

「第九行星」的假說,似乎還能解釋許多長久以來的謎團。2016 年 10 月,在美國加州舉行的行星科學會議上,巴提金和布朗的合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伊莉莎白.貝利(Elizabeth Bailey)提出對於「太陽傾斜」的研究。早在 1800 年代,人們就知道太陽不尋常的傾斜,但是這件事不常被討論,因為沒人有任何線索知道它是什麼造成的。所謂「太陽傾斜」,意思是太陽從黃道面偏斜了大約 6 度,至今還沒有人能成功解釋。

貝莉的研究將太陽傾斜的罪魁禍首指向「第九行星」,如果存在一個巨大而遙遠的行星,可能增加了太陽系的搖擺,使得太陽些微地傾斜。貝莉說:「因為第九行星質量很大,而且軌道比其他行星更傾斜,太陽系只好慢慢地扭曲,不再排列得那麼整齊了。」巴提金說:「它持續使我們感到驚奇。每次我們仔細看,就發現第九行星又能解釋一些太陽系長久以來的謎團。」

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雷努.馬霍特拉(Renu Malhotra)等人,還有另一個證據說明未知行星的存在。他們分析公轉週期非常長的「極端海王星外天體」,發覺這些天體曾經與某個未知行星發生共振。經過計算,未知天體繞太陽公轉的週期大約 17000 年,且一個 10 倍地球質量的行星可以合理解釋這種共振現象。

以上許多證據,都指出太陽系內的「第九行星」可能存在。問題是,找到「第九行星」有什麼意義?是因為冥王星除名後,「九大行星」被迫改成「八大行星」,如果找到第九顆就可以改回大家習慣的稱呼嗎?當然不是這麼無聊的理由!事實上,如果找到「第九行星」,可能徹底改寫我們所知的太陽系演化史。竟然在這麼遙遠的地方,可以存在一顆巨大的行星,它的身世來歷真是耐人尋味了。

更有趣的是,這幾年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找到了許多重於地球、輕於天王星與海王星的行星,也就是被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奇怪的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並不存在這種行星。假如「第九行星」存在,且如預期是 10 倍地球質量,那就填補了這個空缺。儘管關於「第九行星」的爭論還沸沸揚揚,我們對於太陽系的探索又前進一步。

一起上網尋找失落的行星吧!

我們似乎又回到 1846 年尋找海王星的那個情境,理論預測一個未知的行星存在,等待人們去找尋。巴提金也說,的確有點重現歷史的意味。不過,經過一百多年,科技突飛猛進,當年一小時找到海王星,現在應該可以一分鐘找到「第九行星」吧?實際上並非如此,現在天文學家還在煩惱著要怎麼把它找出來呢!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也離太陽太遠了,不像鄰近的行星,反射了太陽光就輕易被我們看見。太陽系遠比你想像中大得多,人類根本還無法掌握太陽系邊緣那個非常昏暗卻充滿驚奇的世界。

理論預測之後,天文學家很努力在望遠鏡拍攝到的眾多影像中,尋找「第九行星」的下落。雪柏說,這就像玩遊戲一樣,你不知道哪張照片會有超級地球在裡面。尋找的訣竅,就在於看它移動得多慢。如果找到移動夠慢的天體,代表它離我們夠遠,這才有趣,要不然就只是一般的古柏帶天體。

然而,這個工作就是大海撈針。一個人只有兩隻眼睛,光是幾個天文學家,想要找到新的行星,實在太困難了。那是不是能利用電腦幫忙尋找呢?可惜,在這方面,人眼還是比電腦銳利多了。天文影像當中,有許多非真實天體造成的光點,電腦經常會受騙,但人眼很容易辨認出來那是假的。

天文學家決定嘗試一個新的方法:利用全世界的眾多人的眼睛,一起幫忙尋找「第九行星」。網際網路把全世界的人們串聯在一起,天文學家只要設計一個容易操作的小工具,將天文影像放上網,大家就可以到網站上幫忙尋找了。

於是,天文學家就設計了這個網站「Backyard Worlds: Planet 9」。點選「classify」,就可以進去尋找失落的行星了。網頁顯示的天文影像,是由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拍攝,這是紅外光影像,可以偵測行星自己發出的光。如果「第九行星」的特性符合預期,應該會出現在某一組照片的某一個角落。或許你就是那個幸運兒,現在「抽到」的這組照片,就是具有「第九行星」的那張!當然,看越多張照片,找到的機會就越大了。

Backyard Worlds: Planet 9」 網站首頁

每組照片都有不同時間拍攝的幾張,請你當作動畫來看。我們要觀察的重點就是是否有天體在移動。移動的天體,有可能是「第九行星」,也可能是一種稱為「棕矮星」的天體,它們是形成失敗的恆星,有可能出現在太陽系外圍,天文學家也很有興趣尋找。如何判斷天體在移動呢?我們需要找兩種型態的天體,一種是「雙極(dipole)」,原本亮左邊,後來亮右邊,其實是移動速度慢的天體。另一種是「移動物(mover)」,很明顯在影像中移動,這些是移動速度較快的天體。這兩種特徵,都是天文學家有興趣尋找的天體,請你都利用「標記工具」,在圖片上標記出來。若有這兩種型態的天體,在動畫中的每張照片都需要標記,才方便追蹤它的移動。如果沒有任何雙極或者移動物,請你直接按「完成」。

左圖是「雙極」特徵的天體,右圖是「移動物」特徵的天體,此二種為「Backyard Worlds: Planet 9」計畫欲尋找的目標,請參與者協助將它們標記出來。圖/「Backyard Worlds: Planet 9」網站

Backyard Worlds: Planet 9」網站介面說明

不過請特別注意,有些容易混淆的光源,不要選進去了。首先,鋒芒四射的光源其實是恆星(如下圖左),不需列入,別把它和「雙極」搞混了。此外,有些光源並非真正來自天體(如下圖右),就像鬼影一樣,肉眼通常能辨識出來,也請你不要選到它們了。頁面右邊的「Field Guide」有更多例子,可以點進去參考。

左圖為恆星,右圖為非天體造成的造光源,兩者皆「不是」需要標記出的天體。圖/「Backyard Worlds: Planet 9」網站

了解遊戲規則之後,趕快上網幫忙尋找「第九行星」吧!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愈加深刻,卻發覺我們自己居住的太陽系比想像中來得複雜,值得深入發掘的面向還有很多。在網路串連全世界的時代,天文學家號召全世界大眾一起幫忙。這就是「網路公民天文學」的概念,人人都能作為天文學家,到我們的家園──太陽系的邊緣探險,在無數的影像中尋找寶藏。不論是否真的找到「第九行星」,這些「鍵盤天文學家」對於古柏帶天體與棕矮星的搜尋,將有不少貢獻。其實,在Zooniverse這個網站上,還有很多其他的公民天文學計畫,歡迎你一起上網探索宇宙!

  • 「Backyard Worlds」公民天文學網站的介紹影片:

參考資料:

The post 尋星啟事:「第九行星」下落不明,請你幫忙尋找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教電腦「看」世界:電腦也能當球賽戰術分析員!

$
0
0

為什麼要研究「電腦視覺」?

「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是研究怎麼讓機器「看」這個世界。在相機、手機、監視器、行車紀錄器等設備無所不在的今天,人類社會中的視訊資料量,前所未有地巨大。中研院資訊所特聘研究員廖弘源與團隊,教電腦懂得偵測、識別、分析這些影像訊息,進而做出判斷或行動,如此可衍生各種重要的應用,如人臉辨識、物件偵測、車輛追蹤、街景分析等。

輕按快門,相機可以快速找到人臉對焦;機場快速通關窗口,機器能在幾秒鐘之內認出你是誰;裝一台攝影機,就可以計算某段時間內有多少人車經過……「電腦視覺」加上「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全及便利。

不過,電腦可不是一開始就這麼聰明的。

研究電腦視覺及機器學習,設法讓電腦變聰明的廖弘源博士。圖/張語辰提供;黃楷元設計

教電腦看世界 特徵辨認第一課

電腦「看」世界的方式,和你我很不一樣。在我們眼中,一張圖畫裡可能有人物有風景。但在電腦「眼」中,卻只是幾萬幾億個不同顏色的小點(其實就是像素,pixel),以某個順序排列起來而已。

當「人眼看世界」時,可以有邏輯地思考、解釋眼前的人事物。圖/廖弘源提供

但「電腦看世界」時,一棟建築或一個碼頭,在電腦眼中只是一堆像素、或一串位元。圖/廖弘源提供

中央研究院資訊所特聘研究員廖弘源,窮畢生之力,都在教電腦怎麼「看」世界:從 0 與 1 組合成的數位世界中,找出各種「特徵」、並據此識別出特定的物件,進而判斷視訊資料的意義。

比方說,媽媽今天燙了個捲捲頭回家,爸爸可能會一時之間認不出來,但電腦依然能辨認這位捲髮女士是媽媽,因為五官並沒有改變。廖弘源和研究團隊在 2001 年發表的論文,探討此一問題,證明「五官特徵」才是電腦辨識人臉的依據,而非五官之外的髮型、衣著、首飾等,此知識讓業界的臉部辨識系統發展地更精準,也成為這領域近廿年來必讀的文獻之一。

以「識別」與「比對」為核心,電腦視覺延伸出很多用途。廖弘源和研究團隊廿多年來開發出了多項創新技術,像是人臉和車牌的辨識系統,現在已是治安保全的重要利器;而數位檔案加上「雞尾酒浮水印」,則可以防範辛苦的智慧結晶被盜用。

妙手回春 老相片老電影重獲新生

2006 年起,廖弘源接手另一項艱難任務:「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面對龐大的數位典藏檔案,首要工作就是快速有效地判讀、註解、並擷取多媒體內容。多媒體資料不只圖片,還包括影片。影片等於是一秒鐘 30 張圖片串接在一起,再加上聲音,資訊量非常龐大,因此分析難度,跟簡單的圖片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一個大難題是,許多珍貴的老膠捲,有的被蟲蛀、有的甚至發霉了,眼看就要損毀。還好,廖弘源研究團隊成功打出一記「還我漂亮拳」!一連串視訊篡改(video inpainting)的研究,應用在數位修補技術上,成功幫受損的照片或影片「回春」。

先要能「篡改」,才有能力「修復」。

什麼是視訊篡改?目的不是要捏造不存在的歷史、或是製造虛構的畫面,但透過「無中生有」的原理,卻可以還原已經被破壞的元素。像下圖照片所示,原本斑駁陳舊,但電腦程式可以自動擷取摺痕周邊的影像資訊,用類似「模擬」的方式,產生出原本不存在於照片上的元素,把缺損給填補起來。

充滿歲月痕跡的老照片(左),按一個鍵,色調不再泛黃、摺痕也消失無蹤(右) 。圖/廖弘源提供;黃楷元設計

要修補動態的影片更加困難,廖弘源團隊做出了領先世界的創新研究,採用一種 ISOMAP 技術,以非線性的方式降低維度,不但減少了影片資料運算所需的記憶容量,還能用空間的轉換,填補上被破壞的片段,讓動作看起來自然而連續。許多發霉的老膠捲、經典電影或相片,在這項技術之下,重獲新生。

人連續的動作,經過 ISOMAP 技術進行轉換後,連結連續姿態變化的軌跡。圖/廖弘源提供;黃楷元、張語辰設計

人工智慧當道 電腦視覺技術突飛猛進

以上所有研究與技術,在 2012 年遇到了一個重大分水嶺,那就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的應用。這是一種類神經網絡研究,也就是用數學模型去模擬生物中樞神經的結構和功能。

早期,這樣的研究受限於電腦運算速度,隨著電腦效能大幅提升,深度學習的成熟也一日千里。日前喧騰一時的 Google Alpha Go ,就是藉由輸入了無數的棋譜讓電腦進行深度學習,選出最可能獲勝的落子位置,逐一擊敗各國頂尖職業圍棋選手。

而在電腦視覺領域的國際盛會──大規模視覺辨識競賽(Large 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hallenge, ILSVRC),主辦單位提供 1000 類超過 120 萬張的影像,讓參賽團隊設計的程式去判斷類別。 2010 年首次舉辦時,表現最佳的系統錯誤率仍高達 28% 。但來到分水嶺的 2012 年,透過深度學習技術,錯誤率大幅降低到 16% 。 2015 年更是一舉突破人類極限,錯誤率達到 3.7%(人眼辨識的極限是 5%),正式宣告,電腦視覺比人類更精準的時代來臨。

廖弘源的研究團隊,也著力於此,開展了兩項創新的研究。第一個,是「籃球進攻戰術分析」。電視轉播的球賽,常聽球評或教練,戰術分析得頭頭是道,未來,透過深度學習,可以讓電腦直接從比賽的影片中,球員跑動的軌跡,就判讀出這一波進攻是打什麼戰術。

電腦先擷取球賽的片段,辨認出移動的球員(上圖),然後轉換成平面,測量移動的軌跡與速度 (中圖),最後,透過數學函數的分析,比對資料庫,找出相符的戰術(下圖)。圖/廖弘源提供;黃楷元設計

另一個研究則是「演唱會片段自動拼貼(mashup)」。一場演唱會,可能有數百個粉絲,從不同角度、不同距離,拍下了不同片段,上傳到 YouTube 上。那麼,有沒有可能,讓電腦自動挑出這些片段,然後重新剪輯成高品質的完整演唱會影像呢?這項大工程有許多問題,等著廖弘源研究團隊一一克服。

他們先用深度學習技術,讓電腦分辨影像中的不同物件(歌手、舞台、樂器、觀眾等),接著再用另一套模式(Error-Weighted Deep Cross-Correlation Model, EW-Deep-CCM)對影片的每一個鏡頭進行分類,辨認出是遠景、中景、近景、或是特寫。然後還要比對音訊,整理出影片的正確時間順序。最後,才依照順序、分鏡邏輯、和情緒鋪陳,組合出最佳的影片。

不同角度、不同距離、不同段落的演唱會影片,混搭拼貼成完整的演出視訊。圖/廖弘源提供;黃楷元設計

為了「教」電腦分析這些資訊,廖弘源笑稱,自己看了無數的籃球影片,從不會打球變成了戰術大師;看了幾百場演唱會,也讓他從音痴化身成音樂總監。受訪時,廖弘源神采奕奕地談著這些研究,言談中除了自豪,更多的是一種身為「科學家」的使命感,強調無論做什麼研究,要當具有開創性的「科學家」,而不只是依循既定方法的「工程師」。

人類持續進步,電腦也是。我們過去總認為,電腦是工具,只能幫我們處理機械化的工作。但廖弘源博士兩個最新研究之中,都包含著非常複雜的深度學習運算技術,若研發成熟後,人工智慧在影片處理上的技巧,將會突飛猛進。或許,「電腦藝術家」誕生的一天,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

  • 執行編輯|黃楷元;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The post 教電腦「看」世界:電腦也能當球賽戰術分析員!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玉米沒告訴你的「基因洗牌」關鍵蛋白質

$
0
0

為什麼要研究植物「減數分裂」?

氣候變遷迫使農田休耕、作物歉收,人類需要體質更優良也更美味的作物。一直以來,科學家利用「遺傳育種」,從大自然的遺傳多樣性中,透過有性生殖篩選保留優良的基因組合。在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王中茹的實驗室裡,透過超高解析度顯微鏡觀察玉米染色體世界,正在破解同源染色體如何重組的謎團。其中,發現蛋白質 DSY2 是解開謎團的第一個線索。

王中茹笑說:「就算是再小的發現,衝回實驗室跟大家宣佈前,我是全宇宙唯一知道這件事的人!」圖/張語辰提供

每天一睜開眼,想到要去上班是什麼心情?對於王中茹與團隊而言,每天都是一個發現新事物的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王中茹與博士班學生李頂華及團隊成員發現影響玉米染色體 DNA 交換的關鍵之一: DSY2 蛋白質。這個蛋白質參與生殖過程中減數分裂的「染色體互換」,讓基因有機會透過「天然洗牌」的方式,使玉米的下一代有更多變異,有機會長得更好、更能適應環境。

當雄花的花粉落到雌花上,兩副單套的染色體組合成下一代,生成一顆顆玉米種子。但其實早在花粉母細胞(雄)和大孢子母細胞(雌)進行減數分裂時,就有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基因重組,可以想像成基因天然洗牌。圖/賴鵬智、王中茹、iStock 提供;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上千年來,人類一直藉由觀察植物的特性來選拔適合栽培的作物,近一百年來,則利用遺傳知識進行科學育種,主要為透過有性生殖的減數分裂來重組交換基因,藉由改變基因組成,挑選出更優秀的品系,稱為「遺傳育種」。

約三十年前,隨著基因轉殖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得以將來自於不同物種的 DNA 片段,殖入作物的基因組內藉以調整作物的某些特性,就是俗稱的「基因改造」。近五年發展出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可以針對原有的特定基因改變部分 DNA 序列而微調其功能,稱為「基因編輯」。只要後續利用減數分裂,將誘導 DNA 序列改變的編輯器去除,這樣的品系將不帶有外來物種的 DNA 片段,因此學術界與官方管理單位傾向認定這類產品是「非基改作物」。這些技術皆改變了部分的基因組成,使農作物更優良。

在可見的未來,面臨人口爆炸、氣候變遷造成作物歉收的情況,科學家無不積極面對這嚴峻的挑戰,希望能讓作物便利種植、耐旱抗蟲害、產量大增還能保持美味。以目前全球產量最多的作物玉米為例,從 1960 年代迄今,國際間隨著農業技術進步、殺蟲劑與肥料的運用、及育種技術的創新,玉米產量節節升高,但價格也不斷攀升。估計到 2050 年全球的玉米產量需要再增加七成,才得以應付世界的變化。

遺傳育種、基因改良、基因編輯,三種技術的差別。圖/王中茹提供;林婷嫻 、張語辰設計

儘管新興的「基因編輯」技術引起廣大注意,並預期會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但是傳統「遺傳育種」的地位仍不可取代。由於大多數高產量或其他複雜的作物特性,往往是由許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這類的改良目前仍依靠「遺傳育種」技術為主。然而,即使是在基因體解碼的後基因體時代,遺傳育種仍因為減數分裂中染色體重組的天然限制而效率不彰。如何運用減數分裂的奧妙,控制遺傳重組的「位置」和「數目」,是目前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王中茹團隊投入的研究領域。

染色體互換 攸關今生基因拿到什麼牌

有句名言說道「人生不在於手握一副好牌,而是打好你手上的牌」,但無論是人類或玉米,當爸媽的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在染色體重組並隨機分配時已決定一部分基因組合;接著精細胞與卵細胞有緣相遇時,就完全決定今生拿到的基因牌組。

為何我從爸爸那遺傳到爺爺的自然捲、奶奶的大眼睛,但是沒有遺傳到爺爺的長睫毛、奶奶的挺鼻子?因為爸爸的染色體也是爺爺和奶奶給的,在爸爸的精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爺爺奶奶的染色體互換重組,並且最後只留一組染色體在爸爸精細胞中,再搭配上媽媽送的另一組染色體,就組合成「我」的遺傳藍圖。

基因「天然洗牌」重組的過程中,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好基因」與「壞基因」可藉著重組而打散,不再一起代代相傳。基因若能拿到好牌,表現在人類上,也許會是高顏值,表現在玉米上,也許會是又大又香甜又好種。

透過一代又一代的基因「天然洗牌」重組,配合分子標誌輔助,有機會培育出集合優點於一身的玉米,例如抗蟲、香甜又耐旱。圖/王中茹提供 ;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打斷手骨顛倒勇 打斷 DNA 洗好牌

染色體上的 DNA 會發生多處打斷 (DSB) ,但最終能互換的 DNA 片段只有一部分。圖/王中茹提供 ;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在生殖母細胞減數分裂的階段,同源染色體必須互相配對,才能正確地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兩兩分離。在配對時,每對染色體(也就是一條來自爸爸,一條來自媽媽)會先在染色體的許多地方發生「DNA 雙股斷裂(DSB)」,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是相當危險的行動,因為 DNA 是生命的遺傳藍圖,可不能隨便斷裂損傷!

但減數分裂是個獨特的過程,染色體為了正確遺傳到下一代(也就是同一對染色體,只傳一條到生殖細胞中),勇敢地自斷手腳,為了正確配對而去尋找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可以互換的 DNA 。這些 DNA 斷裂的位置,有機會成為最終染色體互換的位置,基因重新組合後的兩條染色體,再平均分到細胞中。

計畫性地打斷 DNA 非同小可,可以想見細胞在這過程中必須有很嚴密的控制,比如說:何時打斷 DNA、打斷的位置和數目,以及確保所有 DNA 斷裂最後都被完整修復。另外,在眾多 DNA 斷點中,每對染色體通常只會發生一至兩個互換,而且最終互換的位置往往位於染色體的末端區域。

為此,世界各國的科學家與王中茹研究團隊,希望能找出決定 DNA 斷裂的關鍵、和最終控制染色體互換位置的機制,也許有機會讓原本不會互換的染色體區段,也能發生基因重組。

中間這一大段極少互換的染色體,可能有著讓下一代更好的基因。圖/王中茹提供;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影響玉米基因洗牌 發現關鍵角色 DSY2

「在哪裡~在哪裡~不要隱藏你自己~」就像警方追查一個案件的發生,要找到關鍵人物一樣,科學家為了追查染色體互換的源頭,也是煞費苦心。2015 年王中茹研究團隊發現,影響玉米得以發生基因洗牌的關鍵角色之一,就是一種名為 DSY2 的蛋白質。

在你一口咬下的玉米中,有個名為 DSY2 的基因負責促成染色體互換。圖/王中茹提供;林婷嫻、張語辰改編

DSY2 蛋白質不僅影響 DNA 打斷的發生,也參與另一個重組互換中的重要過程:聯會。當同源染色體靠著 DSB 在細胞核中找到彼此時,另一群蛋白質(其中以 ZYP1 為主要)會形成拉鍊般的結構,把兩條染色體緊緊拉在一起,好讓染色體完成互換,並且修復所有的 DSB。這個拉鍊般的構造,稱為聯會複合體(synaptonemal complex)也會影響互換的發生。

王中茹研究團隊發現 DSY2 蛋白質也是聯會複合體是否可以成功組裝的關鍵。若把 DNA 片段想像成要跳到另一條同源染色體攻城,中央蛋白 ZYP1 是負責在護城河搭橋的士兵,而 DSY2 蛋白質是引導這一切得以實現的軍師。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中,看到染色體上面的 綠色的 DSY2 蛋白質、紅色的 ZYP1,組合成聯會複合體。圖/王中茹提供

如果造物主限制染色體互換的區段和數目是關上一道門的話,王中茹研究團隊的發現彷彿為玉米界的減數分裂互換開了一扇窗。此研究成果被刊登在國際期刊《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並獲美國農業部「玉米基因組研究資料庫 MaizeGDB」評鑑為重要的科學發現。透過對 DSY2 功能的更多分析,研究團隊正逐步了解 DSB 的決定因子和聯會在重組上的調控。只要了解玉米的染色體重組機制後,就能實驗如何操控這些蛋白質影響基因「天然洗牌」重組,或許能發展出育種上有用的策略,成為未來解決糧食危機的機會。

基礎研究不一定能應用,但如果不從基礎開始,就像房子沒有了地基,何來的創新應用。

──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所 王中茹

延伸閱讀:

 

  •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The post 玉米沒告訴你的「基因洗牌」關鍵蛋白質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成為未來的保育戰士?就從「未來地球生態學程」開始吧!

$
0
0

人口爆炸、氣候變遷、經濟發展等人為因素,對地球生態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究竟實際狀況有多嚴重呢?

生物多樣性正急速降低,物種滅絕速率遽增百倍以上;許多物種在生物學家還未有機會認識之前,就已遭遇滅絕的命運。生態系統環環相扣,失序的自然將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經濟。

高等教育的專門化和務實化,讓博物學家(naturalists)成為稀有學者,有能力認識地球各種生物的生物學家愈來愈少。面對前所未有的艱難保育挑戰,我們必須在傳統的高等教育課程中另闢蹊徑,整合跨領域的知識、教育及研究,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資源,從博物館、動植物園、種源庫、課堂及田野實習,瞭解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物種間的互動、動植物的照護、保育議題的多面向,培養紮實的研究能力基礎。

為此,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保種研究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中興大學《科學人》雜誌,規劃了「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共同培育拯救未來地球的保育人才。

從 2016 年開始招募各大專院校的大學生參加,第一屆報名人數達近兩百人,經過篩選面談將近一半報名者,最後挑選出 25 位來自台大、台師大、海大、清大、興大、東海、東華、成大及明道等台灣各地的優秀學子,以及六位在NGO 和學術單位工作的社會人士,加上兩位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兩位來自中國雲南的學生,一同在科博館、保種中心、清大上了第一個暑假紮實的生態保育課程。

課程除了學有專精的教授、研究員講授動植物及生態演化的課程,在科博館和保種中心早上上課,下午學員們在標本館和溫室中實際研究觀看不對外開放的標本和活體,在科博館不僅看到動物標本,也包括地質收藏,讓學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李家維教授辜成允前董事長成立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學員不僅學習辨識植物,也學到換盆、修剪、噴藥、澆水等植物的照料,保種中心也提供若干名額供學員八月的實習。今年第二屆的課程內容和講師群同去年一樣堅實和精彩可期。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第一屆清大的室內課邀了生態保育工作的學者講述了公民科學、疾病生態學、植物親緣地理學、馴養動物保種、野生動物貿易以及寄生蟲生態和基因體,給予學員們生態保育的紮實學術背景介紹。第二屆的課程將著重在 NGO 的保育工作,探討在進行生態保育工作時,實際上會面對的挑戰。

除了室內課,還安排了參訪農試所作物種原組、台北市立動物園和基隆的國立海洋科學館。農試所作物種原組是台灣舉足輕重的作物種原保存地點,隨著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下降,我們的糧食作物也面對病蟲害的危險,作物種原保存的精密技術和嚴謹管理對未來的糧食安全無比重要。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參訪,會到遊客止步之處瞭解園方如何依不同動物的食性調配牠們的食物,以及討論野放和棲地破碎化等各種保育議題。在基隆海科館認識在地保育工作的實際面,瞭解海科館如何和當地居民溝通尋求居民皆認同的方案,還有讓潛水員、船長直接與民眾接觸以推廣海洋保育議題,以及讓藝術家發揮創意等。

學生學員在科博館、保種中心和清大上了近一個月的課之後,就一塊參加了溪頭吳大猷科學營〈氣候變遷-地球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討論的議題涵蓋領域很廣,大師們從自然科學談到社會科學、自然到人為、學術到科技都有;第二屆學員也會有保障名額參加新竹北埔麻布山林吳大猷科學營〈人類的未來發展:從生命科學的觀點談起〉。除了聽不完的各種課程,學程也要求學員們在八月份到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實驗室裡實習,研究範圍可以是生態、保育、演化、分類、仿生、生物多樣性等等任一項領域。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寒假過春節前,學生們都不得閒,回到清大上了柯佳吟老師規劃的生態大數據分析的系列課程,最具挑戰性之處是學生們需要提出分組的研究題目,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把所學到的學識用在專題研究中,探討一個重要且有趣的科學問題,在接下來的暑假中完成在下學年開學前進行成果的口頭報告。屆時第二屆的學弟妹也會在現場耹聽觀看,期待來年能超越學長姐們的成就!

寒假課程期間,學程也邀請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演化生態學家李恩美教授給學員一場精彩的演講,探討生物的生理改變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她對學員積極的發問留下深刻印象,並表示未來學員要申請美國生態演化相關的研究所,將給予協助。為了充實學習,學程也贊助學員參加國立中山大學舉辦的 2017 年動物行為及生態研討會。下一屆 2018 年動物行為及生態研討會將由清大生科院主辦,屆時兩屆學員都有機會接觸台灣一流的動物行為及生態學研究。

我們現代人大多生活在城市水泥森林當中,可是真正生物多樣性之處是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學程也安排了中部低海拔森林寶庫—南投林業試驗所蓮花池研究中心的三天參訪,認識台灣的森林資源及經濟,以及林中的動植物和壤等。寒假結束前再回到清大繼續參加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孫義方教授、陳毓昀副教授指導的熱帶生態學,同學分組收集資料並進行口頭報告,為暑假馬來西亞的田野實習打下紮實的學理基礎。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某些長輩愛批評年輕人太愛出國遊玩,其實出國也可以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暑期大部分學員將赴馬來西亞森美蘭州Pasoh 森林保留區,進行為期兩週的野外實習課程。馬來西亞研究人員將介紹 Pasoh 樣區的背景和各項跨領域合作之研究作為開場,以啟發參與學生的國際觀。孫義方教授、陳毓昀副教授將帶領學生逐步熟悉 Pasoh 雨林,並利用樣區內外的自然步道等進行各項觀察和課程活動;另一部分學員將由植物學家科博館楊宗愈研究員及一位昆蟲學家帶領在蘭嶼進行田野實習。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馬來西亞的實習活動,分成個人活動與團體研究計畫兩個部份。個人活動的部分為自然觀察和科學方法演練。這個練習要求學生們在森林中進行獨立的自然觀察,確認並找出自然的各種規律及變動。團體研究部分則是先經由老師上課說明主題、相關背景知識、及初步的實驗設計。各個主題均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入森林進行調查、測量或採樣工作,或於實驗室完成樣品的測量。

除了在熱帶雨林中進行各樣實驗之外,實習中也穿插兩次戶外參訪,包括木板廠、藤廠與橡膠工廠的參觀。這些工廠的材料取自原始森林,或是材料來源正在大量取代原始森林。藉由這些戶外參訪,不只能學習到馬來西亞森林生態方面的知識,還體驗了東南亞的重要的經濟活動、民情與生活方式。

學程課程極具特色,從學期中的資料收集、報告到田野中的實習,均強調主動學習、深度思考及團隊合作。田野研究站的簡陋設備及基本生活方式與田野近距離的接觸,都讓學生體會到自然簡樸的生活,進而反省自己在台灣的生活方式對地球環境帶來的壓力。這些課程增長知識、培養科學態度、促進台灣和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及拓展國際觀。

學程課程的團體活動和集體住宿,讓學員們有機會有更多時間認識,讓有共同興趣與志向的年輕朋友齊聚一堂,未來將成為保育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有志一同的年輕朋友,請趕快在 4/20(四)到報名網站報名吧!

精選第一屆學員推薦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簡元琦

隨科技進步,先進的分析儀器讓我們能一路往生命的最基層研究探討,以微觀的角度解析生命,固然能讓我們了解各種生命運作的機制,但是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那些令我著迷的、五彩繽紛的、驚奇綺麗的生態似乎只在我的腦海中想像,沒辦法親眼觀察、實地研究。這個學程讓我們多識蟲魚鳥獸,透過科博館各專家的介紹,我們可以一瞥驚豔的生物多樣性;透過保種中心的實習,我們能一窺熱帶植物豐富的型態特徵;這個寒假,我們初識生態與大數據的關聯,計畫與組員合力完成一份與生態相關的專題研究;而在今年暑假,我們將帶著一個屬於自己的研究題目前往馬來西亞熱帶雨林,體會「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一相同物種」的驚嘆。透過這些活動,我再次將眼睛望向近乎被忽略的生態系,還有好多好多直得探索的事情呢!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林育輝

參加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是我所做過最正確、最有價值的選擇。在課堂上學習到了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從老師們所分享的經驗中也讓我對於生態研究與未來發展有更多的想法。親自參與研究實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辛苦,卻更堅信自己對於生態領域投入的決心。與來自各地的人們接觸更大大拓展了我的視野,同時也明白自己的不足,有很多需要學習的事。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收穫是,我在這裡結識到了一群充滿熱情共同努力的夥伴們。真的非常慶幸自己能夠來參加未來地球生態學程!

海洋大學養殖系黃姿樺

這真的是很難得的機會!能和其他學校的同學交流、能與不同領域的老師對話、能有個與眾不同的經驗、能一次又一次地沉浸於生態學的博大精深,這何嘗不是最為奢侈的際遇?即便安排的課程相較於本科系的學科陌生許多,仍有不少疑問、仍會遇到不少挫折,並時常發現自己的所學是如此的不足,但只要懷抱著熱忱及追根究柢的精神,這些挑戰必能一一克服。很高興能夠參加未來地球生態學程,讓我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台灣以及結識一群同為生態付出、關心環境議題的夥伴。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許筑茵

「這個社會不缺乏口號和布條,缺的是捲起袖子行動的人。」這是李家維老師在某次交流中所說的一句話,我深深地記在心裏。謝謝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在過程中結交了一群好朋友,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背景,互相學習以及對話;多元的課程內容給予不同的刺激,每個人從中獲取各自所需的養份。

中國醫藥大學公衛系吳晴瑋

能夠在畢業之際,銜接未來地球生態學程,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公衛的宗旨為促進人們的健康,然而沒有一個健全而完整的生態系,人類的生活只會越來越難過。學程完整的課程規劃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生態領域,而即將到來的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實習,更是令人期待,這些豐富的課程讓我更加堅定要在自然生態上貢獻一己之力!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謝佩君

不敢相信自己值得這麼多的投資,因而懷著不安焦躁的心,學程期間每一節課都無比珍惜,用全心去學習、不倦怠地思考,但漸漸地膽怯與孤獨在一同切磋討論、觀察分享、相互挑戰的夥伴陪伴之下,好像有了自信迎接排山倒海而來的挑戰,不論是全球性的、生態上的、與人密切相關的,儘管我們來自不同學校、學系與年齡層,只因為我們有幸共同度過最獨特且豐富的日子。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陳冠豪

未來地球生態學程的課程非常緊湊,再加上是在寒暑假的期間上課,所以我們幾乎整個放假的時間都投入到了這個課程,但如果是對生態非常有興趣的同學,應該可以在這個課程中有許多的收穫。不只是生物相關的知識、觀念,更能夠訓練自己用更廣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在課程中接觸到許多生態領域的老師,也因此讓我有機會能夠學習課程以外的知識及技術。

圖/未來地球生態學程提供

The post 想成為未來的保育戰士?就從「未來地球生態學程」開始吧!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科工館全新常設展:「啟動創新實驗場」科技任務破關秘笈

$
0
0

如果你真的受夠了排隊排超久,好不容易進展場還得跟手持各種鏡頭的熱情攝影師和模特,一起搶著跟公仔拍照殺底片的展覽。就讓 J 編來推薦你一個可以揪親朋好友一起,動手玩平板、動腦解習題的超值展覽。

工業研究院和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聯手打造「啟動創新實驗場」常設展,讓參觀的大小朋友可以跟現場的 34 項創新科技互動。就跟著 J 編先來現場體驗一下。

還沒進到展場裡面就會被展場左邊的機器人大大所吸引,這隻機器人不僅會幫你倒咖啡,還可以跟你一起下西洋棋。工研院的智慧視覺系統機器人,用深度視覺感測空間位置,再控制機器手臂倒咖啡和下棋。

進入啟動創新實驗場變身為美少女戰士創新小尖兵之前,要先在櫃台領取研發紀錄簿。這次可不是什麼校外教學學習單,而是一人一台平板電腦!基本上只要國中以上,就能用身分證件借到一台。準備好研發紀錄簿的小尖兵會先被帶領到「實驗基地」,讓大家熟悉手中平板的操作方式。

酷炫的研發紀錄簿,其實拿著整場還是有點重量的。圖/作者攝影

在展場中使用研發紀錄簿的方式其實蠻簡單的,大致上有以下三種狀況:

1. 看到啟動創新實驗場 logo 的平台,將研發紀錄簿平放上去
2. 看到地標形狀的展座時,將平板以「鏡頭向外」的方式放入浮空投影幕右邊的插槽中。

畫面右方的就是所謂的坐標形狀展座,會出現在之後的【循環天地】展區,只要將平板以「相機鏡頭朝外」的方向插入,就能啟動展品介紹。

3. 看到 QRcode 時,開啟鏡頭掃描 QRcode。

還搞不懂操作方式其實不用太過擔心,開始任務前,會有專人完整解說和帶領操作。

這個「遊戲」的最主要設定是明日創造者,藉由探索展場內的創新科技,來啟動未來。整個展覽共有六個展區,每個展區需要體驗兩項指定的科技,並且通過測驗才能算順利過關。

J 編小提醒:到各關都要認真看介紹,不然真的會卡關啊~

循環天地:發展經濟也要兼顧環境永續

第一個展區來到【循環天地】,一進到展區,手上的平板就感應到我的位置,便開始播放專屬這個展區的資訊,以及傳送指定挑戰的任務。看到這麼多地標形狀的展座,相信聰明的朋友還沒忘記平板使用方式第二招,找到自己要挑戰的任務所屬的地標展座,就可以把平板插入插槽,開啟挑戰。每一個展座展示一項科技技術,在插入平板後就會顯現浮空投影,搭配原本就展示在小黑框內的技術關鍵材料,開始講解這個技術。

不過這個展座中的浮空投影,在實際觀看的過程其實有些辛苦,投影出來的字幕並不是很容易看,又要即時吸收說明的資訊,真的要專注專注再專注。在此提醒大家,展覽過程中每個介紹影片後會有幾題問題要回答,要答對才能破關;答錯的朋友就只好再操作一次(重新複習影片),才能夠完成任務喔!(J 編絕對沒說自己第一個任務整整看了兩次影片,才正確回答問題……)

在坐標展座中的浮空投影,正在解釋 Lignoxy™ 木質素環氧樹脂技術。這是一個運用生質材料木質素開發的環氧樹脂,可以避免現有環氧樹酯的雙酚A問題。圖/作者攝影。

這個展區所展出的展品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點,這些技術都是在工業、科技產品產出過程中,將所使用的材料、產品與產生的廢棄物,重新回收到生產鏈中。舉例來說,在鍍金或電路板的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金這種貴金屬,然而許多金離子最後卻是出現在廢水中無法回收,流向大海不復返。其中一項「生物蛋白煉金術」就是工研院在地熱水中發現的新型菌株,它特有的蛋白質構型特別容易吸附金離子,讓我們可以在工業廢水中「淘金」。

在解完這個展區兩個任務後,可以將研發紀錄簿放到展區中央的「城市之光」上,平板放置架旁邊有個感應區,在你用手接觸後會感應體溫,啟動光影秀。只有一台平板時,只會啟動眼前這小區;但若你集結了多個完成任務的朋友,同一時間啟動,眼前整個城市就會動起來、亮起來囉!

解完【循環天地】的Bonus:城市之光。總共可分為六個區塊,只要放上解完任務的平板,並且用手感應,就會啟動平板前面這一區,會有驚喜的小小表演。若六個對有一起放上平板和啟動,就能召喚出……。圖/作者攝影

機關密室:創新科技的民生應用

【機關密室】的展區以光雕牆面作為設計,其中許多展品都很適合應用在生活中。其中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展區中的消防滅火器,對於消防人員來說,火場「有火、有煙、有危險」,但常常「沒水、沒電、沒光線」。要能讓打火弟兄進入火場時能看清楚眼前的狀況,工研院研發這組消防瞄子燈,在消防水管中安裝微型渦輪發電機,將流過水管的大量水柱的流體動能,轉換成電能,提供現場照明。另一方面,也能將能量儲存起來,即使在沒有噴水的狀況下,也能有燈光。在展場中,展出了一組消防瞄子燈,讓大家滅滅虛擬的火,小小體驗一下。

消防瞄子燈。沒有拍到的是啟動後,水管前的牆壁會出現模擬火焰,你可以將水管對準火焰假裝滅火。在這過程中你可以看到因水流啟動的照明裝置啟動,相信未來能幫打火英雄照亮火場的路。圖/作者攝影。

星際廣場:物聯網大未來

【星際廣場】這一區的展品大概是整個展場中,會讓小朋友最最最興奮的一區。會場整體以星空、宇宙為場景設計,正中央就是兩台賽車遊戲機,正前方還有大螢幕即時播放玩家實況。這是工研院為了展出「車載資通訊技術」的智能車體驗,透過座位前方搖桿操作螢幕上的虛擬車,在星際廣場上的車道奔馳,還可以跟隔壁的朋友來場速度之爭。這個技術在駕駛過程中能夠透過無線通訊和感測技術,讓車輛與車輛進行溝通,將一公里以內的資訊傳遞給駕駛員,像是出現車輛碰撞危險、壅塞回堵等道路狀況等資訊,讓駕駛可以即時迴避。

運用「車載資通訊技術」的智能車體驗。圖/工研院新聞稿

不過在本人弱到爆炸的開車技術下,要讓車子穩穩開在路上不要撞到護欄就已經要謝天謝地了,不要說認真注意這些通知訊號(J 編自請重回駕訓班砍掉重練)。貼心提醒星際廣場駕駛們,操縱搖桿輕輕移動就好,它的方向感應實在有點敏感……

星際廣場另一個值得推薦的科技展品,就屬很想推薦給三星的「鋰電池防爆金鐘罩」。在鋰電池發生內部短路狀況時,很難從外部的電子電路偵測到,電池因此溫度持續升高,造成正負極之間的隔離膜溶解,造成大量正負離子流動,短路狀況更為嚴重因而導致爆炸。而高安全性鋰電池 STOBA® 材料是種充滿空隙的圓球狀樹枝結構,把它塗在正極表面,在電池內部溫度升高時,STOBA® 的樹枝狀末端會與相互反應,形成一個綿密的立體網狀保護膜,阻斷正負離子流動,有效降低電池溫度,也因此能避免爆炸啦!

時空航站:資訊的辨識科技與整合應用

如果你是跟朋友們一起來體驗這個展覽,在【時空航站】的「可見光通訊技術」展區,大家可以坐在一個虛擬機艙,休息一下,啊不對是了解這個創新技術。日常生活中的 LED 照明已經很普遍,但這道光在未來可能很有價值,因為它能用來傳遞訊息。在燈具上加上光訊號模組,就可以將數位訊號加載在光波中,接收端收到光照再經過解碼,就可以收到訊息。

這時就要來解釋為什麼這個體驗要設計一個虛擬機艙背景了,一般來說飛機在起降的時候,手機發出的電磁波輻射會影響到導航系統,但若換成可見光通訊技術就能避免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展品設計,絕對不是只是讓你坐在位置看完技術說明影片,然後跟朋友們拍個照這樣而已。(這張照片可以在啟動創新實驗場的官網下載,但參觀完記得要註冊帳號,才能把你的體驗過程留下來啊!)

健康視窗:創新醫療服務

【健康視窗】展區中的虛擬X光顯示螢幕。圖/作者攝影

【健康視窗】展區的正中央是兩大塊螢幕,只要一靠近就會發現,你就會發現你的骨骼赤裸裸的展現在大家眼前(羞)別擔心這只是 X 光效果的骨骼,剛好與你的動作連動。

這個區塊展出的是創新的醫療科技,例如不用碰到你的身體,用光線就能偵測到你的心跳(心頭偷偷小鹿亂撞,會被發現啊)的「影像式心率偵測技術」;用於骨折時固定骨頭的「金屬 3D 列印骨釘」;或是幫助行動不便的人重新站起來的「行動輔助機器人」都是相當有看頭的展品。

科技家居:生活處處都能有創意

最後一個展區【科技家居】,我覺得是整個展場展出的科技中,最容易被一般人應用在生活當中,也很期待可以趕快應用在每個人的家中。

我自己很想擁有的是「筷潔菌」和「光淨隨飲杯」,透過深紫色光 LED 殺菌器,短短 90 秒的時間就可以幫每餐要用到的筷子,消滅 99% 看不見的敵人。同樣的技術用在隨手杯上,也可以幫我們的飲用水殺菌。

此外,或許你有裝修過房子的經驗,運用木材做裝潢難免會留下一股刺鼻的味道,這是使用以脲素甲醛膠為主成份的木材黏著劑,所留下的痕跡。然而甲醛成分會不斷散發出來,時間可以長達 15 年之久,會讓人感到不適。工研院從植物纖維素衍伸物中研發「無甲醛黏著劑」,來取代舊的木材黏著劑,避免甲醛繼續殘害你我的鼻子。

啟動未來

六個展場全部逛完,解完所有任務,大概會花一個小時左右。不過,小尖兵們解完所有任務不要急著走,記得要到展場中央的【啟動未來】展區,進行最後一個小小的儀式。進場的所有夥伴可以一起將研發紀錄簿,放在展場環形平台的平板放置台上,同時按下啟動的按鈕,就能享受一場燈光秀。

在還平板之前,只要簡單註冊一下,填寫 email 和密碼,就可以在官方網站上看到自己這一天辛苦換來的積分。積分的高低也會影響到你的職稱差異,職稱從實習生→助理研究員→研究員→資深研究員→明日研究員,未來還可以用同一個帳號再去挑戰,解不同的任務累積積分。其實在每次任務之後,還附贈了很多加分題,你可以選擇回答或是跳過,而這些作答都會影響到最後積分。J 編這一次升等到助理研究員,等你來超越我囉!

「啟動創新實驗場」展場資訊:

.展期:2017 年 4 月 7 日(星期五)起常設展出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六樓三方館(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720 號)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 9:00-17:00
.為確保參觀品質,「啟動創新實驗場」採限定場次預約方式入場。團體參觀可撥打電話預約;一般散客參觀,可於當日在展場服務台預約登記,領取場次號碼牌,於指定場次進場體驗。團體參觀預約電話:0800-800-236
官方網站

The post 科工館全新常設展:「啟動創新實驗場」科技任務破關秘笈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隱私權大家都很在意,但真有這種權利嗎?

$
0
0

文/李吝嘉

電影《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不是驚慄片,但卻會令觀眾產生一種不安感,惟恐在手機電腦的攝影鏡頭另一端正有人在窺探記錄着我們的一舉一動。這種恐懼並非來自任何驚嚇的鬼怪內容,而是電影中所描繪美國政府在 2007 年秘密啟動的「稜鏡(PRISM)」計畫。稜鏡計劃賦權美國國家安全局人員,令他們可隨時啟動你的手機和電腦上的視訊鏡頭,作監視攝錄之用、或開啟麥克風收音監聽,甚至肆意窺看你手機中任何簡訊、郵件和通訊錄。整個過程毋須向法庭申請許可,亦不受限於你是否美國公民,甚至連美國盟國的元首一樣也在被監聽之列。史諾登本來受僱於美國政府,之後冒死將稜鏡計劃的資料外洩給公眾,揭發了這宗或許是史上最大規模的隱私侵犯事件。

《神鬼駭客:史諾登》電影海報。圖/IMDb

稜鏡計劃曝光令全球嘩然。隱私一向被視為普世的基本權利之一,即使以國家安全或反恐之名亦不可肆意剝奪。然而,如何拿捏隱私權利與公眾利益之間的平衡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難題 ── 在甚麼條件下才容許犧牲個人隱私以成就其他價值?要衡量隱私與國家安全孰重孰輕,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根本問題:甚麼是隱私權?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一個多世紀以來,法律與哲學各範疇的學者始終都未能給出一個圓滿的答案。如果參考隱私權相關法令,你會發現各國對隱私的界定都不盡相同,對於隱私必須保障的範圍應該如何理解更是南轅北轍。在香港大家較留意的《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主要保障個人資料不被濫用。但在太平洋彼岸,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卻在 1973 年裁定婦女墮胎權是美國憲法中隱私權的一部份。從個人資料到墮胎權利,我們似乎很難為隱私權找到一個統一共通的理解。

對此,美國道德哲學大師湯姆森(Judith Jarvis Thomson)在上世紀 70 年代提供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隱私權根本就不是一種基本道德權利。」按這個說法,「隱私權」其實只是一堆不同的權益集結而成的統稱,非但這些權益本身並無關連,並且與隱私權外的其他權利亦沒有真正的差別,也難怪大家一直無法找到不同隱私議題間的共有定義。我們平常認為那些侵犯隱私的行為之所以不道德,其實不是因為背後有「隱私權」這種基本權利,而是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侵犯了我們本來就有的一些其他權利

甚麼叫做「沒有隱私權這種基本權利」?如果隱私權不是一種基本權利,那我們平常認為是屬於隱私權範疇的又會是那些其他權利?在解釋 Thomson 的立場之前,讓我們先去除一些對隱私議題常見的誤解。

隱私不等於個人資料

「隱私」是一個日常都會運用到的概念。因為日常,我們很容易以為隱私是樣簡單易懂的東西。一般理解下,隱私就是一些不願意與他人分享的個人私密。而當這些私密被他人窺探知悉,我們的隱私就受到侵犯。

香港法令中,開宗明義與隱私有關的《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呼應了上述的簡單日常印象。《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旨在保障個人身份相關的資料(如姓名、電話號碼、地址、身份證號碼、相片、病歷和受僱紀錄),確保這些個人資料不會被他人濫用。既然隱私就是這些個人資訊,所謂的「侵犯隱私」不就是未經我們同意下得到了我們的個人資料嗎?

 Thomson 認為這個理解大有斟酌空間。隱私顯然不限於個人資料。試想像你有一位很喜歡窺探別人秘密的同事(這應該不難想像吧)。有一天,他趁你去了洗手間時翻看你的包包。由於錢包之類的物品你都帶在身上,結果他什麼都沒有找到。雖然他最終沒有窺探到你任何個人私密訊息,但顯然還是侵犯了你的隱私。所以說隱私不能單純以個人資料來理解。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決定隱私是否被侵犯的重點不在於個人資料「是否」外洩,而是在於「如何」外洩。嚴格來說,世上沒有人有對「資訊(或知識)」本身的擁有權,即使關於你自己的個人資訊也並不是真的屬你所有。所以侵犯隱私不是有人得到了只有你才可以知道的資訊,而是他得到資訊的方法侵犯了你的權利。隱私權的作用是保障你的資訊不會被他人以不道德方式獲得。

 

侵犯隱私不是有人得到了只有你才可以知道的資訊,而是他得到資訊的方法侵犯了你的權利。圖/static.pixels.com

隱私權不是一種權利,而是一堆權利

回到 Thomson 認為私隱權不是基本道德權利的觀點。私隱權不是基本道德權利的意思,就是指私隱權所代表的權益其實早已被其他道德權利所涵蓋。私隱權背後所保障的權益不但不統一(如個人資訊與墮胎),而且也不獨特。

看看以下的假想例子:

喜愛拍寫真照的李小姐在手機中收藏了一些自己的私密照片。因為照片還沒有 PS 過,所以她不希望被任何人看到。一天,李小姐把手機拿去更換螢幕保護貼,而店員則趁她不注意擅自打開了她沒有密碼保護的手機,偷看了那張照片。

店員的行為顯然是不道德的。為甚麼? Thomson 認為不用訴諸隱私,以其他既有的權利已經可以充分解釋其不道德之處。重溫前述,問題在於取得資訊的方式。不論相片本身是否私密照,擅自使用李小姐的手機和偷看她的照片本身已是對她財產擁有權的侵犯。財產擁有權已保障了李小姐的手機和相片不可以被店員以這種方式觀看,再強調她的隱私被侵犯其實只是疊床架屋。 Thomson 認為所有隱私權的議題其實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理解,完全毋須訴諸隱私權這個模糊的概念。

可能你仍會有懷疑,上面的例子只是碰巧跟財產擁有權重疊,不能就此斷定所有隱私權議題都可以還原成其他權利去理解。你可能會問,假如店員不是偷看李小姐的照片,而是偷窺她更衣呢?又假如是盜用她的個人資料呢?難道這些都不是侵犯隱私而又能夠以其他權利被侵犯作解釋嗎?

有如財產擁有權,Thomson 會回應偷窺別人更衣是侵犯了他人對自己身體的擁有權。而盜用個人資料,則在侵犯財產擁有權外再涉及欺騙的問題。回顧惡名昭彰的稜鏡計劃,除了上述權利更涉及政權濫權。美國憲法保障墮胎權,不少學者都認為應屬個人自由而非隱私範疇。隱私權議題中涉及的眾多權益似乎都已被包括在財產擁有權、身體擁有權、個人自由等我們既有的權利當中,所以隱私權不是一種權利,而只是許多上述權利混雜而成的產物。

隱私權議題中涉及的眾多權益其實都已經包括在許多我們既有的權力中。圖/freephotos.cc

如果 Thomson 的見解正確,那我們可能必須改變過往在公共議題上「個人隱私權 vs. 公眾知情權」的思考模式。這並不是說保障隱私權不重要。關鍵是,與其受限於「隱私權」這個模糊且邊界不清的概念,也許我們更應就個別議題思考背後涉及的各種真正基本道德價值。或許這不但能推進爭執已久的公共討論,更能幫助我們在個人權利與國家安全間作更合理的取捨。


  • 編按: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好青年荼毒室中是一群對於哲學中毒已深的人,希望更多人開始領略、追問這世界的一切事物。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習慣的一切不是這麼理所當然,從這一刻起接受好青年荼毒室的哲學荼毒吧!

本文轉載自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談談私隱:私隱大家都很在意,但真有這種權利嗎?

The post 隱私權大家都很在意,但真有這種權利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衛星可以量產!OneWeb的衛星網要讓全球網路無死角

$
0
0

傳統上太空計劃的推動,需要歷經各種階段審查,例如任務概念審查(mission definition review, MDR)、系統設計審查(system design review, SDR)、初步設計審查(preliminary design review, PDR)、關鍵設計審查(critical design review,  CDR)、組裝測試審查(integration and test review, ITR)、發射就緒審查(launch readiness review, LRR)、最終審查(final review, FR)等,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研發,目的是確保任務成功。但是隨著 OneWeb 計畫的出現,顛覆傳統觀念,把衛星當作汽車大量製造,一年製造 648 顆衛星,震撼了航太產業。

OneWeb 讓衛星也可以量產

好的創意到實現總是有一段距離,最近美國「太空新聞」(SpaceNews)網站報導:日本的軟體銀行集團(SoftBank)決定出資 10 億美金,投資美國衛星網路公司「OneWeb 」,使得從太空提供全球電腦網路(internet)的夢想,又向前走了一大步。

Google 在 2014 年 2 月提出「從太空來的電腦網路」概念,以一個「龐大的衛星群集」提供網路服務,計畫中的衛星總數量高達 1,600 顆。當時這個計畫,震驚了全球網路提供業者,使他們紛紛組團進行類似的高空/太空網路可行性的研究。三年後,Google 的衛星計畫停擺,只剩下高空氣球網路研究。

今天,衛星網路計畫只剩下 OneWeb 團隊順利的進行,吸引了包括歐洲空中巴士(Airbus)公司,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公司,德國 OHB SE 公司,美國蘿拉太空系統公司(Space Systems Loral)以及法國的泰雷茲阿萊尼亞(Thales Alenia Space)公司的投資,組成了 OneWeb 公司。目前在美國佛羅里達,投資興建「大量製造人造衛星的工廠」,準備在今(2017)年開始量產衛星,製造世界最新的網路信衛星。

OneWeb 公司準備在今年開始量產衛星,製造世界最新的網路通訊衛星。圖/oneweb

為了在短時間製造出大量衛星,OneWeb 公司使用汽車製造的概念,將衛星各系統模組化,在生產線大量使用自動化設備,在關鍵檢查點的測試設備可採集數據,以縮短安裝時間。在這樣的模式下,工廠每週能生產 16 顆衛星,一年可完成 648 顆衛星。大量生產可以降低衛星的生產成本,他們的目標是使每顆通信衛星的造價降低至 50 萬美金(1,600 萬台幣)。

OneWeb 公司使用汽車製造的概念,將衛星系統模組化生產。在大量生產下,可以降低衛星的生產成本,他們的目標是使每顆通信衛星的造價降低至 50 萬美金。圖/OneWeb Satellites Artist’s rendering

OneWeb 衛星每一顆重量小於 75 公斤,功耗 300 瓦,指向能力 0.1 度[註 1]。最特別的是,衛星使用電力推進系統(electric propulsion),在太空軌道上可以變更高度以及方向。地面通訊系統使用超過 50 個閘道器(gateway)負責傳遞封包[註 2],並採取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高速無線通訊標準,使用 Ku 波段發送和接收無線電訊號[註 3]。648 顆衛星將在 1,200 公里高,部置於傾角 87.9 度[註 4],總計有 18 個軌道面,因此能夠涵蓋全球,構建成一個全球衛星網路系統。

  • 註 1:「指向能力」指衛星姿態的控制能力。
  • 註 2:「封包」是交換網絡中傳輸的格式化數據塊,是基本的通信傳輸單位。
  • 註 3:「Ku 波段」係指頻率從 10.5 到 17 GHz 的通訊頻率帶寬
  • 註 4:「傾角」是衛星飛行軌道面與赤道的夾角。

648 顆衛星將在 1,200 公里高,部置於傾角 87.9 度,總計有 18 個軌道面,因此能夠涵蓋全球,構建成一個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圖/oneweb

OneWeb 衛星免除傳統衛星的審核機制,改採量產模式,在新蓋的衛星工廠完工以前,規劃有 10 顆原型通訊衛星,在法國土魯斯製造,這些通訊衛星會完成一系列的太空環境測試,包括熱真空循環測試、振動測試、音震測試、電磁干擾/相容測試,驗證和修正衛星的設計,最後確定衛星組裝元件,能適合火箭發射以及太空環境以後,再交由美國的 OneWeb 工廠量產。

發射 648 顆衛星需要大量的火箭,目前規劃主要是使用俄羅斯聯盟號火箭(Soyuz rockets)發射,另一部分由歐洲航太總署新研發的阿麗亞娜-6(Ariane-6)火箭,以及維珍太空公司新研發的 LauncherOne 火箭發射,後者是吊掛在波音 747-400 飛機機翼下發射的空載火箭。

俄羅斯聯盟號火箭(Soyuz rockets)。圖/By NASA,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圖 4,歐洲航太總署阿麗亞娜-6(Ariane-6)火箭。圖/By SkywalkerPL,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

圖 5,維珍太空公司 LauncherOne 火箭。圖/virgingalactic

未來這 648 顆衛星升空服役後,勢必對於目前在 600 和 1,000 公里(370 和 620 英里)高度的太空低軌道造成衝擊,因為這裡已經充斥著火箭與衛星殘駭垃圾, OneWeb 衛星的設計,符合「軌道碎片減緩/返回軌道衛星」,以確保衛星在 25 年內退休時,可進入的地球的大氣層,以減少大量的衛星殘駭,降低目前已擁擠不堪的低地球軌道負擔。

衛星網路將掀起通訊革命

在 2019 年衛星星群佈置完成以後,OneWeb 衛星群集將涵蓋全球,提供全球網路服務,涵蓋陸地上沒有網路的區域例如沙漠、高山峻嶺,以及廣大的海洋、甚至於南北極;未來透過網路手機也可以傳送簡訊和使用手機免費通話;在各地旅遊的旅客,也可以在客機、郵輪上使用網路或直接與家人通話,便利性不言可喻,因此若是 OneWeb 計畫成功,可能掀起另一波的通訊革命。

目前涵蓋全球通訊網,主要還是依靠海底電纜,以及距離地面 36,000 公里高的同步軌道通訊衛星。但是同步軌道通訊衛星衛星距離地球表面很遠,來回通訊有大約 0.5 秒的延遲,加上空間無線電通訊路徑損耗的信號衰減,一般須有大口徑的地面天線接收,例如海事衛星(Inmarsat)、中星二號等衛星等等,通常由大型電信公司承包,再分租轉頻器給公司行號,價格不便宜,不適合一般民眾承租。

除了同步軌道通訊衛星之外,還有低軌道群集通訊方式,在 20 多年以前,台灣的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曾經投資過擁有 66 顆衛星的銥計畫(Iridium)約 2 億美金,可以提供全球大哥大通訊服務;在同時,市場上還有一個擁有 72 顆衛星的全球之星(Globalsatr)的通訊群集。但是這兩個太空通訊服務,每秒通訊頻寬與速度僅約 0.2 Gbps,再加上衛星設施的維護費用太高,通訊費用無法降到一般大眾接受的水準,在市場競爭下,最後都宣告破產;前述銥計畫最後由美國國防部接手維護,作為美軍全球通訊使用途。

OneWeb 公司所提出的通訊計畫眼光放遠,拜科技長足的進步擬提供第五代的移動通訊(5G),通訊速度約 869 Gbps,以加強衛星傳送訊號。使用寬頻通訊衛星技術,OneWeb 公司以後起之秀,擴大技術競爭優勢,加上大膽的策略與佈局,從全球集資如魚得水,迅速執行計畫是成功的關鍵。

太空網路競賽,除了 Google 團隊外還有韓國三星(Samsung)與美國 Space X 團隊,但是隨著 2015 年 1 月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ITU),核准 OneWeb 公司操作在太空使用軌道 Ku 波段通訊,其他的競爭對手已遠遠的落後這場太空競賽,由此可知計畫執行的速度是相當重要的。

OneWeb 是很好的創新案例,然而航太產業是高風險產業,但是機會藏在風險中。目前看來 OneWeb 的初期投資團隊,取得董事會成員即是取得市場,例如 Airbus 以及維珍太空公司為衛星發射,日本的 SoftBank 在此時,主導第二輪投資計畫,在此認為日本軟體銀行意在取得地面設備以及太空電腦網路的經營權,全球太空競賽方興未艾,後續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台灣應該加入這場戰爭嗎?

在此新太空網際網路熱潮中,台灣應是旁觀者或者是勇於加入見仁見智,有人質疑太空 5G 網路傳送速度無法與光纖競爭,再者目前 OneWeb 地面接收設備尚未臻於理想,研發和改良地面接收設備也許是未來的功課;考量台灣的電子製造能力,若能以輕薄短小為目標,整合太空接收傳送的訊號到智慧型手機,藉著改良 OneWeb 地面網路硬體以及創新應用,也許能搶先佔領太空網際網路通訊的市場。

固定在建築屋頂的接收器。圖/oneweb

固定在車頂的接收器。圖/oneweb

延伸閱讀:

The post 衛星可以量產!OneWeb的衛星網要讓全球網路無死角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要求有害物質「零檢出」,為什麼這麼難?—食安基本功(下)

$
0
0

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諮詢專家/姜至剛 醫師 │ 國立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 副教授
採訪/雷雅淇、李德庭
整理/李霜茹

  • 食安基本功(上)文章中,我們談了食品安全最基本的概念「劑量決定毒性」,這次在(下)篇,將進一步介紹討論食品中殘留物質時,常出現的名詞「零檢出」與「未檢出」。

新聞只要報導 XX 鮮食中有農藥殘留、OO 食品內驗出有害物質,許多人便會馬上憂心忡忡的標上「拒買」、「拒吃」,擔心這些食品是不是把自己往危險的坑裡推;也有不少團體出來大聲疾呼「堅持零檢出」!但是,「零檢出」到底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來看,零檢出就是「這個食品中,完全沒有驗出這種(有害)物質」,很夢幻吧!但很可惜的,若進一步理解,你會發現「零檢出」或許比較接近一種口號。

零檢出聽起來很棒啊,不是嗎?圖/By Mike Licht @ flickr, CC BY 2.0

零檢出 V.S. 未檢出

食品中殘留物質的檢出結果,除了檢驗物質的殘留量,還取決於檢測的方法儀器敏感度

這麼說可能比較好理解:時代在進步,檢驗儀器也沒有偷懶,一點一點地變得更加靈敏,能夠檢驗到的劑量越來越小與細微。例如傳統的液相層析/紫外光法與這十年來大幅提升的質譜儀,偵測下限就能相差將近千倍,從 ppm(百萬分之一)到 ppb(十億分之一)的程度。

但任何檢驗技術終究有其極限(即靈敏度),我們並無法證明檢驗結果是否為「零」,所以「未檢出」才是比較符合現實的表示方式。隨著檢測儀器的進化,使食品安全議題越來越被眾人注意,這是好事;可另一方面,這也可能讓某些原本「未檢出」的食品,被檢驗出含有害物質。因此,回到(上)篇帶給大家最最最重要的概念「劑量決定毒性」,到底被檢驗出多少殘留物質,會真的對人體有害?

這便是未檢出的意義。相較於完全沒檢測到殘留的零檢出,「未檢出」代表的是經檢驗後「符合某個標準或是小於某個量」。

討論食品安全時,與其一味追求零檢出,不如仔細了解該物質對人體的影響,並重新回到「劑量」的觀念,為每一種食品制定適合的檢出標準(比方說:QQ 軟糖、麻油豬肝)。

報告!軟糖驗出塑化劑,但均符合標準,可能嗎?

去年(2016)底,消基會抽驗市售通路的益生菌食品,從中驗出塑化劑(DEHP),其中益生菌 Q 軟糖塑化劑濃度為 1.2 ppm,是該次濃度最高的產品。

好,如果我們一層一層來看這則新聞。首先,塑化劑是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在製造過程中把它當作成分加入食品中是違法的;現在食品中所含的微量塑化劑,多因食品原料遭環境汙染,或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經塑膠材質設備、容器游離溶出,間接污染食品所致。

而為了強化業者在製造過程的自主管理,食藥署於 2011 年訂定了「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以「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為目的,提供自主管理之指導,並列出企業監測塑化劑指標值供業者遵循。其中,膠囊、錠狀食品的 DEHP 指標值為 5 ppm、甜點與其他加工食品的 DEHP 指標值是 3 ppm,雖尚未針對軟糖產品提出建議之監測指標值,但可以與攝食量相近之「甜點及其他加工食品」比較,顯然無明顯偏高之疑慮。

企業監測塑化劑指標值。圖/食藥署提供。

如果具體一點來形容,DEHP 的每日耐受量(TDI 值)是 0.05 mg/kg bw/day,即每公斤每天 0.05 毫克。經過換算,一位 30 公斤兒童的每日耐受量為 1.5 毫克(0.05 mg 乘以 30)的 DEHP;軟糖的殘留值為 1.2 ppm(mg/kg),即每公斤軟糖中含有 1.2 毫克的 DEHP,所以此 30 公斤體重兒童每天要吃 1.25 公斤的軟糖(1.5 除以 1.2 = 1.25)才會過量,然而一天攝食 1.25 公斤的軟糖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

因應國人飲食習慣制定標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安全容許量時,也應該將國人的特殊飲食習慣納入考量。

舉例來說台灣人比起其他國家更愛吃動物內臟,而由於某些動物內臟比其他部位容易累積如藥物或有害物質(豬肝!)。因此在制定安全容許量時,應該跟隨國人的膳食平均值做調整,這也是我們的瘦肉精檢測標準比歐盟還嚴格的原因。

台灣人愛吃動物內臟,相關的食品殘留檢測標準也定得較國外嚴謹。圖/By ancorena @ flickr, CC BY-NC 2.0

最後,再複習一下上一篇的重要公式:

「安全容許量(容許食品中殘留的劑量)x 膳食平均值(國人平均都吃多少)< RfD(參考劑量)」

在得到參考劑量之後,我們所制定的安全容許量是隨著國人膳食平均值在變化的,並不是數字定得越低就越好

當下次在新聞上又看到「零檢出」、「未檢出」或是某某食品檢驗出多少 ppm 的毒物時,大家可要看仔細,到底該食品驗出的毒物有沒有超過政府法規所規定的未檢出值,是不是又不小心掉入「零檢出」的文字陷阱中。

還是老話一句,劑量決定毒性,該去確認的是到底有沒有超標,以及思考背後訂定檢驗標準的程序是否嚴謹、具有脈絡,不要總是被新聞上的聳動「檢出」、「有殘留」等字眼嚇著了!

The post 要求有害物質「零檢出」,為什麼這麼難?—食安基本功(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最遙遠的距離是我愛上了你,但你是火星男孩

$
0
0
  • 作者 / 張瑞棋 ,1987 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 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自小喜愛科學新知,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更成為重度閱讀者。當了中年大叔才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如今又多了個譯者的身分。

「你最喜歡地球上的什麼事物?」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位火星男孩,他會這麼問你。

不不,這不是綠色小矮人入侵,也不是 E.T. 受困在地球。電影《愛上火星男孩》裡的這位火星男孩其實就是地球人,只不過他在火星出生長大。

你可曾想過碰到來自火星的人?圖/IMDb

你或許以為這樣的科幻情節肯定發生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移民火星,然後在那裡傳宗接代之後的事。其實不用那麼久,假如有一位在地球已經受孕的女太空人安全抵達火星,生下小孩,那就會有個火星男孩(或女孩)啦!喔對,還得讓他順利長大。不過,麥特戴蒙都已經在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中示範過獨自一人怎麼撐下來,所以在火星上蓋座可以自給自足、生活其中的基地,應該不會太難吧 ^_<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火星男孩?

那麼,人類最快什麼時候才會上火星?早在 1976 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維京一號(Viking 1)就已經成功降落在火星上,之後又陸續發射了許多登陸器與探測車到火星地面執行探測任務。而阿姆斯壯更是在半世紀前就踏上月球表面,所以把人送上火星,技術上不是問題,主要在於經費的問題。所幸川普總統剛在上個月大筆一揮,同意撥款,NASA 馬上在(2017 年) 3 月 28 日公布最新的火星載人任務。

早在 1976 年美國太空總署的維京一號就已經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其實上火星並不難。圖/NASA

根據計畫,NASA 將在 2020 年代先在月球軌道建立太空站,在更深遠的太空(目前的國際太空站距離地表只有四百公里)驗證將來在火星居住的能力。然後 2030 年代才把載人太空船送到火星軌道,進行降落火星的相關測試,並研究在火星上自給自足的可行性。

若按照 NASA 的規劃,2040 年以前應該還不會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基地,所以看來三十年內是不可能遇見火星男孩的。不過,除了 NASA,可是還有別人也對移民火星的計畫躍躍欲試喔!其中之一是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公司,他們計畫 2030 年就在火星蓋好適合人類的維生系統,給兩年後來的第一批移民居住。這項計畫吸引超過一千人報名,目前已經篩選剩一百名,最後會挑選出 24 人前往火星殖民。

很多人對這家荷蘭公司深感懷疑,但是另一個人你可就不得不認真看待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特斯拉汽車的老闆——伊隆馬斯克。他旗下的 SpaceX 公司預計從 2018 年起(最近宣布改為 2020 年),每隔 26 個月,也就是火星與地球的會合週期,都要發射一枚火箭到火星。馬斯克相信最慢在 2025 年就會把人送上火星。此外他還有個更令人瞠目咋舌的大膽宣告:使用初期可搭載一百人、後期擴增到二百人的太空船,配合火箭回收技術,最快五十年內就能把一百萬人送到火星建立殖民地。若他的預言成真,將來遇見回來地球觀光的火星男孩、火星女孩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

跟火星男/女孩相愛有什麼問題

不過,和火星男孩、女孩打招呼交朋友是一回事,若不小心彼此相愛就麻煩了!

太空人在太空站待一個月,骨質就會流失 1~2%;若沒有每天特別運動,肌肉質量更是一週就會流失 20%。而火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 38%,若從小在那裏長大,身體的骨骼、肌肉、心肺能力都會與地球人大不相同,無法適應地球的重力,留在地球上恐怕會有健康問題,甚至危及生命。《愛上火星男孩》就是描述這樣的困境——要選擇成為歸人,或是過客……?

如果戀上來自火星的人,那將會面臨很難的抉擇,要選擇成為歸人,或是過客……?圖/IMDb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過客,最後終究要告別這個世界。火星男孩初訪地球,藍天白雲、原野大海、微風細雨,我們每天視若無睹的周遭景色在他眼中都宛若奇蹟,令他深深讚嘆。生命苦短,或許我們也應該把自己當成火星男孩,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珍惜一切。

那麼,你最喜歡地球上的什麼事物?

參考資料:

The post 最遙遠的距離是我愛上了你,但你是火星男孩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有種感情叫遺憾美:自戀女╳逃避男的不完全戀愛──《戀愛這種病》

$
0
0
  • 【科科愛看書】看到男/女神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支支吾吾?俗話說思念是一種病,你是不是也曾身陷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有病就要治,藥帖便是《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這本書帶你用科學方法檢視自己,進而解決戀愛的各種難題,讓你從此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男神女神都手到擒來!

無法盡如己意的「燃燒不完全」組合

對逃避型的男性而言,會覺得自戀型的女性幾乎是抬頭挺胸、過度充滿自信的人物。對自戀型的女性來說,纖細又像是耐陰植物的逃避型男性,會引發她的保護本能想要變成他的太陽,同時也會讓她有似乎可以支配又無法支配的焦慮感,或沒有什麼回應的感覺。

兩人關係以自戀型的女性為中心前進,逃避型的男性是以被牽連進去的形式,被迫演出被動性的配角。人生有時會因此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前進,對他來說如果沒有遇到自戀型的女性就不可能會展開。

對自戀型的女性來說,逃避型男性的精力之低落或對他人缺乏興趣的程度總讓她有種不足夠的感覺。由於具備順從她意思的被動性,所以很難走到完全破裂的地步。

這個組合以第三者來看,或許只會覺得是逃避型的男性完全被自戀型的女性牽著鼻子走,但是逃避型的男性卻覺得很滿意,感覺到不滿的大多是自戀型的女性。這個組合可能會使兩者都感覺有某些地方並非本意,演變成燃燒不完全的人生。

自戀女跟逃避男的戀愛容易有遺憾。圖/By wilhei@Pixabay

成為沉默的貨幣製造機,逃避男也甘之如飴

尤特里羅(Maurice Utrillo)的母親蘇珊.瓦拉東是從模特兒變成畫家的自戀性強的女性,在這樣的母親支配下長大的尤特里羅,無法表示自己的意思,變成一個沉默寡言,很不擅長與人來往的人。可以說是典型的逃避性類型。

由於一直被擺在不足夠的愛當中,他從十幾歲開始就有了酒精成癮症。尤特里羅為了治療開始畫畫,並因此找到了表現自我的方法。

誰也不會回頭看一眼的尤特里羅,變成畫家成名之後,突然就出現了一個結婚對象。那是大他足足有十二歲的女性,所以也有人說她接近尤特里羅多半也是出於經濟上的打算。尤特里羅就被妻子寶威兒支配,成為「貨幣製造機」一直被她壓榨。

然而這可能是第三者的看法。對尤特里羅來說,要抓住這個牢靠又擁有強悍自我的妻子,才能得到安定吧。在有存在感的配偶旁邊,一個隱形的丈夫默默努力工作,對他們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幸福的姿態。

只要看你一眼一瞬間,心便從此淪陷

以《兒子與情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優秀作品聞名的英國作家 D.H.勞倫斯,父親是礦工,他出生在一個勞工階級的家庭。母親對酒鬼丈夫早已沒有感情,在孩子們之中特別溺愛老幺羅倫斯。虛弱又纖細但是成績優秀的羅倫斯,得到獎學金可以上大學,成為一個老師。

二十五歲時,他的詩刊登在知名雜誌的卷頭,而且他的第一本小說《白孔雀》也完成了,但是在那之後有一件悲傷的事情在等著他,他得知母親已經罹患癌症末期。母親來不及等到《白孔雀》出版就過世了。然而禍不單行,二十六歲的秋天,羅倫斯得了嚴重的肺炎,不得不辭去教職。後來雖然康復了,但是失去了教職的羅倫斯,只能仰賴大學時代的恩師,厄尼思特.威克利教授幫他找工作。

英國作家 D.H.勞倫斯纖細瘦弱而優秀。圖/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此時一個意料之外的邂逅在等著他。他認識了教授夫人佛麗達。佛麗達是這麼回憶的──

「他生得骨瘦嶙峋的模樣,一雙筆直敏捷的腳,動作輕巧確實。他完全沒有任何一點造作。就這樣引起了我的注意。四目相對之後就知道我們應不只如此。」

另一方面,羅倫斯是這樣寫給朋友的,

「她真的太棒了。是我目前為止從未見過的美好女性。她讓我大為驚豔,真的是這樣……不、她是我的真命天女。」

這時,佛麗達三十二歲,比羅倫斯大六歲,跟丈夫之間已經有三個孩子。佛麗達出身於德國的男爵家,遇見在德國的大學教書的威克利後,便嫁到英國來。但對佛麗達來說,與根本上就是學者氣質的丈夫結婚,讓她有種期待落空的感覺。在英國生活得喘不過氣來的佛麗達為了一掃陰霾,經常回去德國,在德國也有戀人。這件事羅倫斯也並不知情。

兩人很快地親密起來。彼此都追求變化,也因此互相都感覺像是遇到了理想的催化劑一樣。佛麗達懷著與心愛的孩子分離的痛苦,把孩子們交給祖父母,奔向羅倫斯身邊。兩人在查令十字路車站碰面,像是預知前途困難似地搭船渡過英吉利海峽。

這場私奔讓兩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熱戀中的兩人,意氣揚揚地徒步越過阿爾卑斯山,度過了無比甜美的時光。然而,這兩個人懷抱著現實的困難與彼此性格的不一致,是從一開始就很明顯的事。

令人又愛又恨的悲劇之戀

羅倫斯是一個禁慾的、勤儉努力的人,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偷懶。但另外一方面,佛麗達擁有一個雜亂無章也無所謂的差不多個性,幾乎不做家事,個性善變、揮霍又奔放,很隨心所欲、勇於貪歡的人。

羅倫斯出身貧窮,是很辛苦才接受了大學教育,跟雖然多少有點欲求不滿,但卻從來不知民間疾苦、總是隨心所欲過日子的佛麗達,是兩個世界的人。

而且,佛麗達身為德國人,這讓兩人的命運變得坎坷。兩年後,佛麗達的離婚終於成立了,就在兩人舉行婚禮後的第二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有一位敵國出身的妻子,逐漸對羅倫斯產生不利的影響。第二年,原本要出版的《虹》,受到英國當局發出的禁止刊行處分,羅倫斯因此被迫離開母國英國。

兩人一面在各地旅行,一面被迫過著浮萍般漂泊的生活。那也影響著羅倫斯的身體健康,縮短了他的壽命。兩人的關係幾度陷入危機。羅倫斯也曾這樣寫著──「她真的是個惡魔。我覺得我想跟她永久分別了!讓她一個人去德國吧。我到別的地方去。我真的已經被她傷害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現在的話,應該也可以沒有痛苦的真正跟她分手了吧。」

兩人的惡劣關係讓勞倫斯無比痛苦。圖/By FuN_Lucky@Pixabay

然而,兩人並沒有分手。不知道那究竟是幸,或是不幸。兩人的愛情之所以可以維持到羅倫斯死去為止,應該也是因為這段孽緣既已彼此傷害至此,事到如今也不可能再失去了吧。

臨終時,羅倫斯對佛麗達懇求說:「不要離開我。不要走。」佛麗達念書給羅倫斯聽,看著他痛苦的表情哭了出來。羅倫斯不由分說地命令她「別哭」。然後他再也忍耐不了臨死前的痛苦,要求她為他打嗎啡。他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

「我終於解脫了。」


 

 

 

本文摘自《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時報出版

The post 有種感情叫遺憾美:自戀女╳逃避男的不完全戀愛──《戀愛這種病》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好好談戀愛?先找出自己的依附形式吧!──《戀愛這種病》

$
0
0
  • 【科科愛看書】看到男/女神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支支吾吾?俗話說思念是一種病,你是不是也曾身陷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有病就要治,藥帖便是《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這本書帶你用科學方法檢視自己,進而解決戀愛的各種難題,讓你從此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男神女神都手到擒來!

人格養成,先天後天外加行動缺一不可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不同的認知(理解方式)、情感及行為模式。這個擁有持續性的模式,在過了十八歲的時候就幾乎固定了。這種認知、情感和行為的模式,精神醫學或心理學上,就稱為「人格」(Personality)。

有的人責任感很強;也有人很隨便,一有什麼不合己意就馬上推到別人身上。有人充滿自信;也有人老是害怕擔心自己會失敗、或是擔心遭人責難。有些人很活潑地與人交往,很樂於溝通;但也有人覺得一個人比較輕鬆,除非必要否則不太開口說話。

每個人不同的特性綜合起來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特質。圖/Will Richardson @Flickr

像這樣各種特性混合之下才創造出一個人的人格,透過這一個世紀許多先進的研究中我們瞭解到一件事:那就是這樣的特性並非是隨機組合而成,而是因為有些性質容易結合,他們擁有各自的一貫性,然後分成幾種類型。不只是臨床上的研究,在經過流行病學、統計學的研究重重驗證的結果,我們發現人格大致上可以分為十個類型。

人格大約有一半是與生俱來的氣質,由遺傳因素決定;另一半則是後天學習到的性格,受到環境因素(主要是成長過程的心理社會環境)的影響。兩者混合之後才造就這個人格。

一旦造就之後,就擁有無法輕易改變的持續性與結構上的穩定性。就像鳥在空中飛,野獸在地上跑,魚在水中游一樣,各自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型態。人格也可以說是一樣的:生物學上的特性,與在心理社會上學習到的認知、行為反應模式,完全合為一體,形成一個牢固的模式。

例如,一絲不苟、有潔癖、責任感強而且又很難妥協,有這樣一連串特性的強迫型人格,就是由固執性這種遺傳因素決定的氣質,與後天學習到的超越自我(對團體的貢獻優先於自己的傾向)這樣的性格特性混合下成立的。以滿足固執性與超越自我為基本戰略,這類型的人,會以「維持秩序」的戰略作為人生的方針。

過度的自信,傲慢又妄自尊大的態度,理所當然地利用他人,對他人的痛苦有毫不關心的傾向,渴求讚賞的自戀型人格中,則混合了用所得或所失作為行動的強烈依據的「依賴報酬」氣質因素,及自我導向(百分百無條件認同自我價值的傾向)這種後天因素的強烈特性。能實現依賴報酬與自我導向這兩方面的戰略,就是要學會將自己視為絕對,用瞧不起他人來保護自己的自戀防衛戰略的生活方式。

與生俱來的氣質、後天學到的價值觀與思考方式,再加上行動的戰略,這三者緊密的結合,完成了無法輕易改變的結構。這──就是人格特質。

母親大人:依附情感的關鍵角色

在人格形成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依附情感」(Attachment)。

依附情感是出生之後一年半內與母親形成的半永久式情感牽絆。那並不只是心理上的牽絆,也是生物學上的牽絆。被照顧得很好,在穩定的愛中養育成長,就會形成穩定的依附情感。依附情感也不僅僅是與母親的關係,也會成為與母親以外的人之人際關係「鑄型」。如果與母親的關係穩定,整體人際關係也比較容易穩定,就是這個緣故。

依附的穩定性不僅僅影響人際關係,還有基本的安全感與信賴感、對壓力與不安的抵抗力,甚至左右了一生的身心健康或平均壽命。

嬰兒時期與母親所建立起的情感連結,往往會影響一個人往後的人際關係型態。圖/Rolf Venema @ Flickr

特別是從出生到一歲半為止的關係最重要,但是之後的體驗也會有影響。影響特別大的就是雙親的夫妻關係:父母離婚很容易對孩子的依附情感穩定性造成傷害。像霸凌這種威脅安全感的經驗,也會使依附情感不穩定。相反的,擁有一個總是在需要的時候會保護自己的「安全基地」就容易使依附情感穩定下來。

少年看到大,「依附情感」影響一生

十五到二十歲之間,一個人的依附形式就幾乎確定了。依附關係中,有「安定型」與「不安型」,不安型中又有迴避親密關係的「逃避型」、過度要求他人關心或愛的「焦慮型」(矛盾型)、一直害怕被拋棄,需要有人可以撒嬌的「恐懼—逃避型」,以及對依附情感抱著未解決傷痕的「未解決型」等。

十五到二十歲之間,一個人的依附形式就幾乎確定了。圖/Tom Simpson @Flickr

依附形式在不知不覺間支配了生活的各個層面,但影響特別大的是需要有親密人際關係的戀愛與結婚、養兒育女的層面。如果說戀愛順利的真正意義並不是成就一場戀愛然後與意中人發生性關係,而是在一種長久持續的愛情與信賴上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安心養育子女的恆常性的話,那麼在考慮戀愛的成敗上,就無法避免依附穩定性這個問題。

依附形式一旦完成,大約有七成的人會維持下去而不會改變。然而有三成左右的人會產生變動──本來是安定型的人,變成不安定型;也有曾經是不安定型的人轉變成安定型。這種情況下最至關緊要的,就是與配偶或伴侶的關係。依附不安定的情況也有可能在與配偶或戀人的交往中,有機會轉變成安定型。同為依附情感不穩定並成為情侶的人也一樣──前面提到的艾瑞克森夫婦的例子,可以說就是這樣的證據。

然而大多數的場合中,同為依附關係不穩定的人之間的戀愛或婚姻困難重重,很容易導致毀滅性的結果。帶著不穩定依附情感的人,跟依附情感穩定的人結婚,比較容易得到安心感,成功的機會應該也會增加。

無論如何,使伴侶間的依附關係穩定,不只能成就戀愛,也能給彼此帶來幸福以及在社會上的成功。因為依附情感穩定,就表示雙方都順利發揮了作為「安全基地」的功能,因為擁有一個安心的根據地,兩人都會更容易發揮力量與可能性。反言之,也可以說彼此是否能成為對方的「安全基地」,將決定兩人關係的未來。

用最適合的方法去愛,方能享受甜美果實

不只是依附形式,由依附形式進一步分化出來的認知、行為模式,都有每個人自己的固定傾向,而且每個人把價值放在哪個點上也會有所不同。包含從依附在內,若認知或行為的模式不同,戀愛的方法也會不同。如果價值觀不同,即使能談起戀愛來也總會覺得某些地方不太合得來。

價值觀大致上也是由人格類型而定:有的類型最優先考量是愛;也有些類型會把利益得失的考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還有些人是把合不合道理放在最前面;也有人把人情義理跟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有人把自我實現看得很重;也有人如果是為了家庭或組織,就算要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願意。這並不是哪個好哪個壞的問題,而是由於每個人的人格因素使他們重視的東西有所不同。

一個人的價值觀也受到人格特質影響,例如對蟹老闆來說,錢就是一切。

那就跟你要以米飯作為主食,還是麵包作為主食,又或是以番薯或玉米為主食這種生活習慣問題是一樣的。希望對方跟自己一樣,把愛情看得最重要,就像是一個覺得米飯最好吃的人,就算你每天都叫他要吃番薯,他也只會說已經吃膩了。

就如行為模式不同一樣,求愛的方法也各自迥異。有人為了吸引對方注意,會張開他美麗的翅膀;也有人是發出高亢的聲音來吸引注意。有人用誘餌使對方大意疏忽;也有人露出紅色的屁股來吸引目光。人格類型的不同,偏好的求愛方法也不同。若想用與對方不合的行為模式來接近對方,對方也只會覺得不知所措而已。

因為人格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戀愛的方法與愛情的模式也會不同。若能看清人格的類型,就會知道那個人是如何去愛人,喜歡哪種被愛的方式。為了抓住他的心,該用什麼方法才有效,在孕育愛情上,重點在哪裡,又會有什麼樣的陷阱在等著你,也能夠預測出該怎麼做才能巧妙避開陷阱的方法。

瞭解行為或認知的習慣,在理解價值觀或生活方式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對象,用適合的方法去愛,得到充實的愛情生活或豐富人生的機會就會增加。


 

 

 

本文摘自《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時報出版

The post 想好好談戀愛?先找出自己的依附形式吧!──《戀愛這種病》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依賴型愛情為何物?直把愛人變成廢物──《戀愛這種病》

$
0
0
  • 【科科愛看書】看到男/女神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支支吾吾?俗話說思念是一種病,你是不是也曾身陷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有病就要治,藥帖便是《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這本書帶你用科學方法檢視自己,進而解決戀愛的各種難題,讓你從此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男神女神都手到擒來!

奉獻一切,就是我愛你的方式

這是日本女性中最多的類型。沒有自我主張,想用奉獻給他人來達成自己的使命。低調、忍耐力強,這般理想的大和女子,完全就是這種人格典型。說到依賴型,往往誤會成是嬌弱型,但其實他們的行動力、社交性都很高,能幹的人也很多,只是他們沒有自信不靠任何人自己一個人活下去,必須依賴某個人,藉由奉獻給那個人才能覺得安穩。當然,這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有這類型的人。

說到溫柔、體貼,看到有困難的人就無法放著不管的類型,就更容易想像了吧。如愛爾蘭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筆下《快樂王子》的故事,快樂王子就是有一顆即使自己遍體鱗傷,為了想看到大家高興的表情就會奉獻自己的心,這就是此類型人的特徵。

快樂王子為了他人付出了一切,但看到別人開心便覺滿足。By Crane, Walter,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這類型的人服務精神旺盛,跟他們在一起就覺得很舒服,很受到大家喜愛。實際上依賴型的人,很適合從事接待客人或是社福領域、演藝圈等服務相關的工作,也有許多人都在這樣的領域活躍著。

天天看臉色,你好我就好

依賴型的人,極度害怕被討厭,會看對方的臉色遷就對方,以免讓對方不開心。比起自己的心情,更以對方的感受為優先,因為對方的喜悅也很容易變成他自己的感覺。因此,他們很不懂得拒絕,就算有人跟他們借錢,他們也無法拒絕,自己明明也很困難還是會借給他們。

一再重複這種習慣的結果是,變得越來越不明白自己的心情,變得不敢說出口。因此,有許多人被自我主張強烈的人支配,或是跟那些老是給他找麻煩的對象無法斬斷孽緣,持續為對方貢獻。

依賴型情人會將你捧在手心上,卻失去了自我。圖/By nevena_minova@Pixabay

最典型的例子是努力拼命地做保險業務員或是下海賺錢,然後把這些錢都拿給廢物老公揮霍在賭博和玩樂上。如果推銷員很會講話,就覺得拒絕他很不好意思,結果簽了超過百萬元以上的不合理契約,這種失敗也往往很容易發生在這類型的人身上 ── 可以說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典型。

他們很不擅長自己做決定,總是讓別人決定,或是選擇跟對方一樣的東西。「一樣的就好」、「你決定吧」,這就是他們常用的表現方式。「你不用管我」或是「我只要跟著你就好」這種說話方式也是特徵。

雖然他們很會做人,但是優柔寡斷又八面玲瓏的個性屢屢成為他們招來誤解或麻煩的原因 ── 人太好了,太溫柔了,結果卻導致反效果。

原來,乖乖牌才是最大問題

依賴型的人對別人的臉色很敏感,他們之所以會不考慮自己的想法與心情,只想遷就對方不要惹別人不開心,就與他們孩提時代的成長過程有關。這類型的人沒有例外,都是在父母的支配下長大。父母的支配可以分為兩種 ──

一種是蠻橫高壓型的父母,有一半是靠威權來支配小孩。酒精成癮或人格不成熟、不穩定,心情變幻莫測,一再發生家庭暴力的父母也是一種典型。在這種環境成長的人,就學會了看別人臉色,不做出會惹別人不高興的行為。

依賴型人格的言行和決定都會受制於父母。圖/By kaboompics@Pixabay

另一種典型,就是乍看之下是在很好的父母養育下長大,跟父母的關係良好,從來不曾反抗或忤逆的人,是個乖孩子,什麼都按照父母說的去做。親子關係看起來一點問題也沒有,覺得孩子果然像父母都一樣好,但是這裡面卻潛藏著很難看出的問題。

這類型的人在不知不覺間受到父母很強烈的心理控制。因此如果要他自己下決定去做什麼事,他總是覺得很不安,會對只有自己得到幸福有罪惡感。

依附形式可說是以對別人臉色敏感,總是擔心懷疑對方討厭自己的不安型居多。依附形式比較穩定時,會發揮奉獻的特性,有不少人會成為受到周圍喜愛的人物,相當活躍。如果不穩定的依附程度升高,就會失去平衡,變得過度自我犧牲或情緒不穩定,容易伴隨著後面會述及的邊緣型人格傾向。

「既能幹又脆弱」才能抓住依賴型的眼球

心動的瞬間:容易對值得信賴卻也有脆弱一面的人燃起愛火

吸引依賴型的人的對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很獨立自主,值得尊敬的人,或是不由分說地會引領自己前進的人,他們希望能依賴這樣的人來支持自己;另一種就是很脆弱,如果自己不在旁邊支持著他,他馬上可能就不行了。

這兩種偏好,同時存在依賴型的人內心裡。兼具這兩種特質的人,是這類型的人最難以招架的。

對依賴型人展現脆弱是重要的!圖/By OpenIcons@Pixabay

僅是很強悍、很傲慢的類型,或是只是一味脆弱的類型,就算一時能夠吸引他們,也不會變成他們用盡一生的戀愛對象,應該在不完全燃燒的狀況下就結束了。然而當他們遇見同時具備了兩種特質的人時,他們心裡就會激烈地燃燒起來,為了那個人什麼都可以拋棄。

因此,如果你想奪取這類型人的芳心,首先就必須努力成為一個有社會地位,或是有經濟能力、有高尚的志向或人格的人,或者是在才華或業績上非常優秀。同時,讓對方看到你像個保護者一樣的包容力或是寬闊的心胸,對小事情不計較的大肚量。「有什麼困難的話,隨時跟我商量」、「我永遠都會幫你」,若無其事地這樣一句話,就會撩起這類型人一種想被一個重要人物保護,想靠近一個很強大的人的心情。

更進一步,不經意地跟他提起你像一般人一樣的弱點或煩惱、最近發生的悲傷事情,凸顯自己並非只是一個強悍的人而已。這麼一來,內心深處也有脆弱一面的依賴型,在感覺到親近感的同時,也會認為你是跟他心靈相通的人。撒下這樣的種子後,對方來倚靠你或是找你商量事情,會變成常見的模式,而且幾乎毫無疑問地會往戀愛的方向發展。

依賴型的人由於不斷需要伴侶,因此與戀人分手後,在找到下一個戀人之前的空窗期並不長,可以說是處於隨時需要填補空虛寂寞的狀態。但是,如果用露骨的方式接近他,即使可以滿足慾望,他也不會打從心底尊敬你,會讓他在心裡覺得幻滅,那很難說是幸福美滿的戀愛。能不能帶著珍惜對方的態度,將會左右你今後戀愛的道路。戀愛必須是美麗且帶著必然性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描寫明顯地轉折太硬的人,無法得到真心的愛。


 

 

 

本文摘自《戀愛這種病:解讀自我與對方的人格,診斷愛情的現在與未來》時報出版

The post 依賴型愛情為何物?直把愛人變成廢物──《戀愛這種病》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