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孕婦營養不良、壓力太大,可能會長期影響孩子的健康?

$
0
0

胎兒在母親子宮裡的經歷,是否會帶來一輩子的影響呢?

在懷孕時母親的經歷,其影響可能超出你想像。圖/By Tatiana Vdb @ flickr, CC BY 2.0

有一個假說:成人疾病的胎兒起源假說(Fetal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 hypothesis)認為,某些成人疾病或老年疾病的發生與否,甚至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胎兒時期。提出這個假說的醫師巴克(David Barker)於 1980 年代觀察到,成年人罹患高血壓與否和他們出生時的體重有很大的關係1。後續研究更發現,除了高血壓以外,冠狀動脈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肥胖、中風、重鬱症、思覺失調症、癌症……等多種疾病都與出生時的體重有關係2

更進一步來說,一個人出生時的體重高低,會受到母親在妊娠期間的狀態所影響,包括母親當時的營養是否充足、精神壓力是否過大……等各種環境因素,而出生時的體重只是反映這些因素的影響罷了。是以若按照這個假說的邏輯,母親在懷孕期間如果是營養不良或必須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的話,不僅會對胎兒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使小孩成年後得到前述多種疾病的機會都上升。

但是要怎麼在人類身上證實這個假說呢?畢竟我們不可能進行一個「故意讓孕婦營養不良」、或「故意讓孕婦承受巨大精神壓力」的實驗。於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之一,便是從不幸的歷史當中擷取可用的資料來做推論:例如,戰爭與饑荒。

懷孕期經歷饑荒的胎兒

一項研究指出3,在芬蘭大饑荒(1866 – 1868 年)時期出生的男性,他們六十歲時的平均餘命(life expectancy)比饑荒前後出生的男性在六十歲時的平均餘命短少了約 0.8 歲。另一項研究4則以 1944 – 1945 年,荷蘭的「飢餓之冬」為研究基礎。有別於芬蘭大饑荒的起因主要來自於長年作物歉收,荷蘭「飢餓之冬」的根源則是人為所致。那個冬天糧食最短缺的時期,每個人每日的糧食配給額度最低只有 400 – 800 卡路里。在母親的子宮中經歷「飢餓之冬」胎兒,成年後出現葡萄糖耐受性不良、高血膽固醇、高血壓、肥胖的情形比一般人還要高。

來自中國的研究5,6也指出,懷孕時期若遇饑荒,小孩成年後後罹患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之風險將大幅上升,而證據則來自於「大躍進」所導致的全國性大饑荒。研究人員5根據安徽省蕪湖市一家醫院的病歷紀錄,比較在饑荒前、中、後出生人口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風險是否有所差異。在安徽,饑荒的現象約從 1959 年的春天開始,一直持續到 1961 年年初。資料顯示,該區域出生於 1959 年的人口中,有 0.84% 罹患思覺失調症,但 1960 年出生人口的患病比例攀升至 2.15%,1961 年出生者也高達 1.81%,不過自 1962 年之後便降回 1% 以下。

從以上研究可見孕婦於懷孕時期所經歷的營養不良,會對胎兒日後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長遠影響。

 

我們可以得知孕婦於懷孕時期所經歷的營養不良,會對胎兒日後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長遠影響。因此孕婦在懷孕時期的照顧是何其重要!圖/By John Finn @ flickr, CC BY-NC-ND 2.0

懷孕期的巨大心理壓力對胎兒也有影響

至於母親於懷孕時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一樣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在一項新發表的法國研究7中,研究者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父親戰死沙場的「遺腹子」的平均壽命較同時期的非遺腹子短少了 2.4 年。

多數人應該都同意「丈夫死去」是一件會帶來痛苦與巨大精神壓力的事件。如果一名婦女的丈夫在她懷孕期間過世,那麼她腹中的胎兒便等於是在母親承受著極大的精神壓力之下成長。1914 年的法國,大約每天都有 350 名法國女性失去她們的丈夫。而這之中有不少婦女當時處於妊娠階段,她們日後所產下的小孩便成了「戰爭遺腹子」。

1917 年,法國立法為戰爭孤兒和殘疾士兵的小孩提供額外的補助與保護,這些孩子被稱為所謂的「pupilles de la Nation」(英文:orphan of the Nation)。也因為這項立法,我們今天才得以從資料庫中找尋到當年父親戰死沙場的兒童。

研究者從巴黎與波爾多兩個大城市的歷史紀錄中,挑選出所謂的「pupilles de la Nation」。這些人的出生日期介於1914/8/1 至 1916/12/31,死亡日期已知(註 1),且父親於 1914 年至 1916 年之間死於戰場。研究者為每位「pupilles de la Nation」搭配一位「對照組」,也就是一個同性別、出生在同一區、出生日期相近(< 2 週)、母親年齡相近(± 2 歲以內)但父親當時尚未死亡的人。「pupilles de la Nation」又可以細分成兩類,一類是出生前父親已經死亡,也就是所謂的遺腹子,另一類則是出生後沒多久父親才死亡的。後者在母親子宮內時,母親所遭受的壓力,應該與對照組的母親所承受的壓力是相似的。那麼這兩類的「pupilles de la Nation」的平均壽命有什麼差別嗎?

資料顯示,「戰爭遺腹子」(出生前父親便已死亡)的平均壽命是 75.9 歲,比控制組少了 2.4 歲。但是出生後父親才死亡的「pupilles de la Nation」他們的平均壽命和控制組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研究有其限制

因為這畢竟不是一開始便設計好的實驗,所以我們可以合理質疑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究竟是研究者所聲稱的理由,亦或是其他未獲控制的因素。但由於這個問題的特性使然,即便我們設計一個再完美不過的實驗也無法在人類身上執行。於是我們就只能從現有的資料中,盡可能地控制所有能夠想到的其他因素並加以排除。而在最後一個研究當中,研究者認為「戰爭遺腹子」這個特殊族群的壽命之所以會相對地短,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因為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時失去了丈夫,因而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最終導致孩子的健康狀況受影響、壽命較短。

其實「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領域已有不少研究發現,人類母親懷孕時的飲食和壓力(不管來源是重鬱症、家暴、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都有可能改變嬰兒細胞的基因表現。綜合以上研究來看,這些基因表現的改變,或許就是造成這些嬰兒成年後罹患特定疾病風險升高、平均壽命縮短的原因。

  • 註 1:因為法國從 1945 年起才開始在出生證明上註記死亡日期,所以如果是在這之前就已經死亡的人,便沒有納入這個研究中(畢竟不知道確切的死亡日期無法計算壽命)。也因此這個研究中僅計算活到 31 歲以後的人口的平均壽命。

參考文獻:

  1. Barker, D. J. The fetal and infant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 BMJ 301, 1111 (1990).
  2. Calkins, K. & Devaskar, S. U. Fetal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 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41, 158 (2011).
  3. Doblhammer, G., Berg, G. J. van den & Lumey, L. H. A re-analysis of the long-term effects on life expectancy of the Great Finnish Famine of 1866–68. Popul. Stud. 67, 309 (2013).
  4. Roseboom, T. J. et al. Effects of prenatal exposure to the Dutch famine on adult disease in later life: an overview. Mol. Cell. Endocrinol. 185, 93–98 (2001).
  5. St Clair, D. et al. Rates of Adult Schizophrenia Following Prenatal Exposure to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1961. JAMA 294, 557–562 (2005).
  6. Xu, M.-Q. et al. Prenatal Malnutrition and Adult Schizophrenia: Further Evidence From the 1959-1961 Chinese Famine. Schizophr. Bull. 35, 568–576 (2009).
  7. Todd, N., Valleron, A.-J. & Bougnères, P. Prenatal loss of father during World War One is predictive of a reduced lifespan in adulthood. Proc. Natl. Acad. Sci. 114, 4201–4206 (2017).

The post 孕婦營養不良、壓力太大,可能會長期影響孩子的健康?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沒有邁克生干涉儀,就沒有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1907年諾貝爾物理奬

$
0
0

文/余海峯|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1907 年的諾貝爾物理奬授予阿爾伯特.邁克生(Albert Michelson)。邁克生的得奬原因是他改良了干涉儀(interferometer),現在被稱為邁克生干涉儀(Michelson interferometer)。今天回望,我們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邁克生干涉儀,就沒有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

我們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邁克生干涉儀,就沒有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圖/By The original uploader was Bunzil at English Wikipedia,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追上光的速度,才有現代科學

現代物理學,或者說整個現代科學,都是建基於對光速的準確測量。由於光速太快,在 19 世紀時人們不可能用普通方法去量度光速:站在很遠的距離,打開電筒然後計時,光速就是距離/時間了。可是,光速快到能一秒鐘由地球跑到月球。以當時的技術,實驗者恐怕得把光源帶到月球上才行!

幸好,伽利略早在 1610 年發現了木星的其中四粒衛星。木星的衛星運轉到木星後面的現象,叫做掩食。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掩食衛星的時間長度,在不同季節不同。如果光速是無限快的話,理應不會發生這個現象。這是因為從木星衛星出發的光線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地球,而地球在這段時間內亦會繞太陽運行一段距離。如果地球的運行方向是向著木星的話,從木星衛星出發的光線走到地球的距離就會短一些,因此掩食時間就會短了;反之,如果地球的運行方向是背著木星的話,掩食時間就會長了。

靠著測量不同月份木星掩食衛星的時間差,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在 1690 年使用奧勒.羅默(Ole Rømer)在 1671 至 1677 年間的掩食觀測數據,首次計算出光速為大約秒速 22 萬公里,是現代測量數值的 75%。

羅默在 1676 年畫的圖解木衛掩食測量光速方法。地球在環繞太陽A運行的不同位置 E、F、G、H、L、K 觀察木星 B 遮掩其衛星(由 C 到 D)的不同時間長度,就能夠計算光線在宇宙空間傳播的速率。圖/By Ole Rømer,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干涉儀能做什麼?它,抓得住光

除了天文觀測方法之外,其實在實驗室裡也能夠測量光速。例如使用一個旋轉的齒輪遮擋來回反射的光線,在特定的轉速下光線會剛好穿過齒輪的縫隙。只要知道齒輪的轉速、縫隙的間距和兩面反射鏡的距離,就可以計算出光速。另一個光法是測量真空電容率和真空磁導率,利用麥克斯韋波動方程,我們知道

光速 = 1/開方(真空電容率 × 真空磁導率)

邁克生從小就著迷於測量光速。他在 1870 年代開始改良干涉儀去測量光速,在 1883 年得出光速介乎秒速 299,793 至 299,913 公里。邁克生干涉儀故名思義利用波動干涉效應,測量非常小的距離變化。旋轉齒輪把量度速率變成比較容易量度的角速率以提高精確度,而邁克生採用的干涉儀靠反射來加長光線行走的距離,再量度光線的干涉(interference)程度。

邁克生在 1881 年實驗中使用的干涉儀。圖/By w:Albert Abraham Michelson,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干涉是波動的基本性質。波動有波峰和波谷。以水面的波浪為例,波峰是波浪的最高點、波谷是波浪的最低點,而連續兩個波峰或波谷的距離就叫做波長。干涉是指兩個波浪重疊在一起。兩個波峰重疊就會互相疊加、波峰和波谷重疊就會互相抵消,分別叫做建設性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和摧毀性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邁克生干涉儀是一個平台,平台中心有一塊半鍍銀的鏡子。邁克生把一束光線發射到台中心的鏡子,鏡子會把光束分為互相垂直的兩束光線,然後會各自被另一塊鏡子反射回來結合回一束光線。如果兩束光線行走的距離一樣,最後結合的光束就會發生建設性干涉。邁克生調整鏡子的距離,使兩束光線行走的距離差了半個波長,就會發生摧毀性干涉。量度這個調整的距離就知道波長,而如果知道使用的光的頻率,就能夠以波動速率等於波長乘以頻率算出光速。

找出光速,便能重新定義長度

準確測量光速對基礎物理學意義重大。長度是物理學的基本參數。長度單位「公尺」的標準一直靠放在巴黎的一根金屬棒。金屬棒的長度會因熱脹冷縮而改變,而如果金屬棒被破壞或不見了,就沒有辦法回復原本的定義。

在 1975 年,光速的測量誤差已變得小到不能再提升精確度,誤差來自原本定義公尺的金屬棒長度的不確定性。從此,長度反過來被光速定義:一公尺就是光在 1/299,792,458 秒內走過的距離;越來越精確地量度光速,就變成了越來越精確地量度一公尺的長度。

邁克生的研究使長度單位不用再以實物去做標準。利用干涉儀,邁克生可以量度非常小的距離,連光的波長也能夠直接量度出來。邁克生亦使用干涉儀發現一些原本觀察到的光譜線其實是由一組幾條非常靠近的光譜線組成。干涉儀對例如原子結構和我們討論過的塞曼效應(1902 年諾貝爾物理獎)的研究有很大幫助。

相對論的見證者:否定以太假設,找到重力波

邁克生在 1887 年與愛德華.莫雷(Edward Morley)一起改良了邁克生干涉儀,試圖測量地球在以太之中的運行速度。以太是假設中光線的傳播介質。如果以太存在,那麼由於地球環繞太陽運行在一年不同時間的方向不同,會令干涉儀測量到不同的結果。可是,他們發現無論在何時何地進行實驗,干涉結果從不改變,因此就證明了以太並不存在。這個就是著名的邁克生-莫雷實驗(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1887 年邁克生-莫雷實驗中使用的干涉儀。圖/B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天文學測量亦因邁克生改良的干涉儀而變得非常精確。利用干涉,我們可以把兩支或以上的望遠鏡的觀測結合,效果就好像一個放大了的望遠鏡一樣。在今天,射電天文學家把位於不同大陸的射電望遠鏡的觀測以干涉技術結合,形成一個直徑與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陣。這個叫做甚長基線干涉陣(Very-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 Array)的望遠鏡陣,能夠幫助人類看到非常遙遠的宇宙深處。

甚至到今年物理學的極重大發現:直接探測重力波,用的也是最基本的干涉效應。探測到重力波的激光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其實就是放大版本的邁克生干涉儀。LIGO 儀器擁有兩條長 4 公里的真空隧道,利用一道激光分別來回穿過並重新結合得出的干涉圖案去計算空間被重力波扭曲的程度。

其中一台 LIGO 干涉儀。圖/取自 LIGO Lab

邁克生和莫雷的干涉儀,在 1887 年證明以太不存在,成為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第一個證據,愛因斯坦相當時只有八歲。誰會想到在 2016 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著論 100 週年,干涉儀會證明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個預言:重力波的存在?


 

 

 

 

本文摘自《物理雙月刊》39 卷 2 月號 ,更多文章請見物理雙月刊網站

The post 沒有邁克生干涉儀,就沒有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1907年諾貝爾物理奬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減肥的過程漫長又沒有成就感?那就讓減重變成遊戲,成為鬥體重的勇者吧!

$
0
0

要減肥,讓我們先從演化談起

請想像你是一個原始人。

你正處在數十萬年前的東非草原上。呼呼的風聲,伴隨著草叢摩擦。你和其他幾個同伴,在草叢間追尋著動物的足跡,風中傳來太陽將草曬枯的淡淡焦味,混著草食動物帶著青草氣息的糞便味。這次狩獵,決定了你接下來一週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否有著落。

假如你是原始人,狩獵成功與否將左右食物來源。圖/By 2017_Franziska @ pixabay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要從數十萬年前的東非草原開始這段旅程。或更精準地說,我們打算從演化談起。舉凡你大腦的回饋機制、消化系統對各種食物的處理能力、身體運用能量的方式等等,多跟都跟演化脫離不了關係,這些也都跟能否減重息息相關。

想減重?先從身體演化講起。圖/MedPartner 提供

雖然有關演化的很多研究都還在假說階段,沒能充分證明彼此的因果關係,但接下來我們會介紹許多醫學相關研究的各種證據,用一套能夠讓大家「方便理解」、「便於記憶」、「易於執行」的假說。

把這些證據彼此串連,確實有其必要性。畢竟多數人都不是醫學專家,實在沒必要去背誦一堆生理機制、研究發表的年代、作者、重要數據等東西,這是我們這種所謂的「醫療專業人士」吊書袋的方式,對你沒太大幫助,書袋留給我們吊就好了啦。

You Know~專家總是要在大家面前說,根據 AAA 博士等人在 BBB 期刊於 CCCC 年發表的某個研究,使用了 DDD 的研究方法,將 EEE 位患者納入研究,確認了 FFF 跟 GGG 在體重控制上的關聯性,但相關的因果關係仍有待進一步釐清⋯⋯巴拉巴拉,這樣聽起來就很像專家了(挺)這種帥氣的事情我們專家來幫你效勞就好XD

對於這些研究,你只要抓到重點,徹底理解,知道怎麼在生活中使用就好。所以接下來的文章,我們會交替使用一些假說,搭配相關研究的證據。有關研究的相關論文,我們會附在延伸閱讀中,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搞懂這些,你就跨出成功減重的第一步了。

我們再回到草原上吧。

現在你從風中聞到草食動物帶著青草味道的糞便,從風向你可以感知味道從何而來,那是動物先前的落腳處。你低頭仔細觀察,發現了三對足跡,其中一對大,兩對小。你猜到可能是一隻母羊帶著兩隻小羔羊,正往前方不遠處移動。

走了不久,眼前出現一些糞便。你小跑步過去,蹲下拾起一小塊糞便,用手捏了一下,糞便很快就鬆開,裡面還是濕熱的。你知道獵物應該就在附近了。你找了一個同伴,要他爬到高處,偵查獵物的位置。果然就在不遠的小水塘發現羊群的蹤跡。你們一群人無聲前進,展開包圍,用手上原始到不行的石器開始攻擊羊群,順利抓到獵物。接著扛著羊回到自己的紮營處,用燧石互敲,以乾草升起營火,和族人享受美好的一餐,用原始的語言交談,在營火的保護下度過夜晚。

快速的反饋機制可以幫助我們生存。圖/MedPartner 提供

看完這段,你發現了什麼?原始的那個你,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很快速蒐集大量資訊,這些資訊對應你的行動,是可以快速取得直接反饋、有明確因果關係的。順應著這樣的反饋機制,提高了你找到食物跟水源的機率,是確保你這隻無毛猿人在草原上存活下來的關鍵。反過來說,沒有這些明確反饋機制,你很可能就會死。

在原始的生活,能量取得不易,你身上每一份能量,每一滴油都是很珍貴的。有明確的反饋,你才知道要不要採取行動(消耗能量)。缺乏明確反饋,很可能你會隨便亂使用能量,最後死在這片大草原上。

這種運作方式深植在你腦袋裡,而且運作至今。你需要簡單明確的因果,才會覺得舒服、安心。只要因果關係搞不清楚,沒有直接明確的反饋,你就會全身不對勁,提不起繼續前進的動力。

為什麼減肥這麼難?因為缺乏明確、快速的反饋

很多人喜歡打電動?為什麼?最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有明確、快速的反饋。舉個角色扮演遊戲(RPG)為例,遊戲中走路的時候會聽到沙沙聲,打人的時候會有武器揮擊的聲音,揮下去螢幕中會跑出一堆減號跟數字,敵人的血條就會掉,敵人同時還會叫,打完你會得到金幣跟經驗值,互動式的遊戲甚至可以跟網友聯繫溝通,所以你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很有「存在感」、「成就感」。儘管這金幣跟經驗值不是真的,但你真實感受到它對你的感受上的影響。更何況,現在這些金幣、武器什麼的,甚至是已經可以在現實事件用真實貨幣交易了,真實跟虛擬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了。

打電動有明確、快速的反饋,因此令人沉迷。圖/MedPartner 提供

再舉一個更熟悉的例子:臉書。大家這麼沈迷於臉書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某種程度上給了你很直接的回饋。大家不都會拍了美食照、自拍照,然後趕快刷螢幕,就是要看看有多少人按讚?

那減肥為什麼會這麼困難?因為缺乏明確、直接的反饋。而且某種程度上,它比考醫學院還難。考醫學院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件不容易的事吧?從你唸高中開始,跟你說三年之後你要考一大堆科目,而且每科都要拿到很高的分數,這東西實在太抽象,太缺乏反饋了。但至少學校會把它拆解成各種週考、月考、模擬考,讓你某種程度上,在考大學這個「任務」過程中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反饋」。

但減肥這件事情,你從不會因為少喝了一杯含糖飲料,或多運動了 20 分鐘,就立即在體重計上看到體重的變化。甚至即使你看到變化,也別高興太早,因為因為人的身體有 60-80% 的水分,喝杯飲料或撒泡尿就可以讓體重上升或下降一公斤了。所以要評估自己體重的變化,真的需要時間。但這只有真的看到明顯的變化時,你才會感受到。在那之前,可能超過 90% 的人都已經自暴自棄了。

減肥無法在體重機上看到立即的反饋,因此許多人就會因此放棄。圖/MedPartner 提供

而這同時也是許多邪門歪道的減肥法會大為流行的原因。短期間的減重成果,其實就是在「快速」的時間內給了「假象式」的反饋,讓你以為照它那樣做就行,但最後往往不成功甚至復胖。這點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別隨意相信快速減重的方式,就算是你的誰誰誰「親身體驗有效」,那很多都只是假象,或傷身體的方式。

讓減肥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遊戲吧!怎樣都行,只要產生越即時、越直接的反饋方式就好!也歡迎你留言分享自己設計的反饋妙招給大家!

所以你現在知道,減肥最困難的原因是:缺乏即時、直接的反饋。那該怎麼辦?

有個簡單但也不簡單的方法:把它「遊戲化」

你在飲食、運動、睡眠、許多行動,對於「減重」這件事情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正面」、「負面」、「間接正面」、「間接負面」或「沒啥影響」的影響。想想看,如果你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身邊都會出現「掉錢」、「得到錢」的聲音或感覺,回家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統計今天一天「賺」了多少,是不是會讓你更有動力去從事健康行為呢?

讓減肥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遊戲吧!怎樣都行,只要產生越即時、越直接的反饋方式就好!圖/MedPartner 提供

所以今天起,你可以自己建立一套「反饋機制」。用你自己的方法,最好跟你的朋友或家人一起玩這套遊戲,效果更佳。

舉個例子,喝一杯含糖飲料就是 -20 元,做一次 15 分鐘的散步就是 +1 元,今天整天沒吃油炸食物就是 +3 元,把精緻穀物換成全穀物就 +2 元。真的拿一個撲滿出來,每天晚上回憶一下,然後真的把錢投進或拿出撲滿。這撲滿最好是透明的,讓你可以感到變化。當這個撲滿漸漸滿起,你的體重也會漸漸跟著下降。不要小看這麼傳統的做法,它真的有用!

除了這麼傳統的做法以外,你也可以考慮一些幫助建立或戒除習慣的 APP ,這部分非常多,網友們也許可以在留言底下推薦分享。這些都是增加反饋,幫助你成功的方式。

接下來的問題來了。到底做哪件事情會得分?是得幾分?哪件事情會扣分?要扣幾分?目前的科學研究,我們可以頗具信心回答你哪些得分、哪些扣分。但到底是幾分,很難量化,所以我們會在接下來給你一個「不太科學,我們憑現有的資料跟經驗猜測的數字」。但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得分,很少失分,那你絕對很有機會減重成功。

我們不打算「直接告訴你怎麼做」。我們會接下來的文章,提供你更多實證的證據跟說明,讓你知道「為什麼」這麼做會「得分」或者「扣分」。因為你若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你只是依樣畫葫蘆,加上得不到立即回饋,就很難長期執行下去。但一但理解這些觀念,理解身體的運作方式,學習融入生活之中,你會發現這一切變得自然而然,想胖都胖不起來。

不要小看理解這些事情,對你會產生多大的變化。這裡我們不講自然科學,講社會科學。大家應該有聽過馬克思主義吧?這位影響全世界哲學、經濟、政治、社會的思想家馬克思說過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人類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孫文也衍伸這句話,說成「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

仔細想一下馬克思這句話。

我們每個人決定做什麼行為,雖然常常旁人看似沒什麼道理,甚至有時覺得荒謬,但其實在每個人自己心中,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例如你看有人簽六合彩在算開牌機率會覺得荒謬,不管你怎麼算、怎麼占卜,結果都是自然機率啊,除非作弊!或你看恐怖份子寧可犧牲生命,也要跟他心中的敵人炸到粉身碎骨、同歸於盡。這些看似愚蠢的事情,在行為的人心中,都有道理。

接下來我們會介紹一個又一個的醫學實證,建立你的觀念,強化你的想法,當這些都融入你的大腦時,你就能如同孔子說的「從心所欲而不踰矩」,輕鬆自然生活,但不易發胖又健康!

source:pexels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試試看:

  1. 建立一套自己的「反饋」的機制。重點在於「即時性」、「明確性」。要怎麼做都行,邀請家人、好友一起討論、設定一個彼此間的遊戲更好。最簡單就是找個透明的撲滿,把錢丟進去或拿出來。或下載個建立及戒除習慣的 APP 也行。
  2. 開始每天測量體重。體重在一天內變化可以非常大,要有一定的基準。請在每天「早上起床排尿後,裸體或穿內衣褲的狀態測量體重」,並記錄下來。
  3.  如果要先設定一個目標,那就先從拿掉所有「不是天然食物中的糖」開始吧。這件事情絕對是大災難,下一集我們會讓你徹底搞懂。
  4. 目標可以從各種「少吃多動」開始。但要「如何少吃」、「少吃什麼」、「何時動」、「怎麼動」,我們會逐步介紹你更清楚的觀念與實際作法。

請沒看過第一篇的大家回去看第一篇

如果大家期待這系列的文章,可以對你的人生產生有意義的改變,希望你幫忙按個讚,分享出去,並在文章底下 tag 1 至 3 位朋友,大家一起討論。這有兩個理由,一個很科學,一個不科學XD

1. 許多研究指出,行為的改變,有伴一起做,更有機會成功。

2. 我們「可能」會在之後提供一些好康,現在還不知道,但之後會根據這個來抽獎XD

我們之後再見囉!(轉身鑽入文獻海中)


這系列文章寫作的內容,是透過實證醫學的相關研究,整理目前可信度高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但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的正確不代表永遠正確。我非常期待同業的專家提供更新、更具有證據力的研究,讓我做出更好的整理。我們也承諾,只要有更新或相關的資訊變動,我們都會透過電子郵件或 Line@ 的方式通知所有讀者,以示負責。

我們是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Med 是  Medicine (醫學)的縮寫,Partner 就是夥伴。我們相信最美好的醫病關係是「夥伴關係」。

謝謝你成為我們的夥伴。接收我們的相關知識,歡迎加入我們的 Line@ ,或者是填寫這個表單,讓我們在沒有 FB 廣告預算,以及眾多同業與廠商惡意檢舉的狀況下,更有能力把正確的知識分享出去。改變社會需要的不是一個超級英雄,而是許多願意付出的無名英雄,謝謝你的加入,讓我們的夢想更有力量!

參考資料:

  •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Game Addiction Scale for Adolescents
  • Pages 77-95 | Received 07 Nov 2007
  • Kanwal Nalwa and Archana Preet Anand.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July 2004, 6(6): 653-656. doi:10.1089/109493103322725441.

  • 編按: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不過對你而言光是看滿架的化妝品、保養品,各種醫美產品就令你眼花撩亂,更別說還有玻尿酸、膠原蛋白、類固醇這些有聽沒有懂的名詞來搗亂嗎?如果你想要聰明的美,不想要被各種不實廣告唬得團團轉,那麼泛科學這位合作夥伴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就是你我的好朋友。

本文轉載自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減肥第一步:讓減肥變遊戲?先回數十萬年前的東非草原一趟吧!減肥全攻略(1)

The post 減肥的過程漫長又沒有成就感?那就讓減重變成遊戲,成為鬥體重的勇者吧!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入侵香菇的角胸扁蟲其實最愛麵包──《害蟲偵探事件簿》

$
0
0
  • 【科科愛看書】你以為只有骯髒的地方才會有害蟲?這種想法實在太天真了,翻開《害蟲偵探事件簿》就會發現,原來蟲蟲危機無處不在,就連新建成的潔淨建築也不例外。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不用擔心,跟著害蟲偵探一起辦案,就像有了金鐘罩鐵布衫,把害蟲通通擋在你家之外!

包裝裡面有蟲,真是令人藍瘦香菇

有一天,我在橫濱辦公室收到了一件包裹,寄件人是任職於池袋某間商社的朋友 S 先生。他事先有打電話告知,所以我一收到包裹便立刻拆封,心想一定是「那個東西」吧。果不其然,箱子裡放了剛從中國進口的乾香菇切片,這可不是中元節的應景禮品,而是混了許多紅色小蟲的「查緝品」。

**此非當事乾香菇** 圖/Isabelle Blanchemain @ Flickr

一天前,S 先生拆開了從中國進口的乾香菇片包裝,為了保險起見,他先隔著塑膠袋包裝檢查了內容物,感覺似乎和平常不太一樣。當下雖然不清楚產品的味道、觸感、重量、產品的成色等等,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

於是,他拆開包裝,正準備仔細檢查,立即聞到了一絲霉味,似乎也看到裡面有紅褐色的小蟲子。想要瞧個清楚,蟲子卻躲在產品包裝深處而不見蹤影。S 先生怕蟲子跑掉就糟了,便往蟲子藏匿處抓了一大把出來仔細察看,這下證明果然不是自己眼花,裡頭確實有幾隻體長不到二公釐的紅褐色小蟲。S 先生希望我能調查小蟲的種類、以及混進包裝裡的方式。

發霉之後,角胸扁蟲聞香而來

我把 S 先生寄來的乾香菇切片湊到眼前瞧個清楚,確實聞到了一股霉味(照片 1)。

照片 1:乾燥香菇竟已悄悄發霉!?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仔細看那些發了霉的香菇,長出了體長約一點五公釐的紅褐色小蟲,即角胸扁蟲(照片 2)。角胸扁蟲嗜吃黴菌,若是將麵粉產品長期儲存於高溫多濕的環境下,就會發霉而孳生大量角胸扁蟲。不過,「乾燥香菇」一如其名,是「乾燥」的產品,因此,案件成因便讓我覺得驚訝。

照片 2:S 先生發現的紅褐色小蟲,是角胸扁蟲(Cryptolestes pusillus (Schonherr))的成蟲。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濕氣到底從何而來?怎麼會產生角胸扁蟲最愛的黴菌?

造成濕氣的原因可能有兩個:

  1. 切片加工後的香菇未經充分乾燥
  2. 是包裝不完善造成香菇受潮,又因為某種因素使角胸扁蟲從縫隙鑽進去,啃食黴菌後在裡面繁殖。

我把自己的推測告訴 S 先生,研判這次或許是品管出了問題。過了幾天後,派駐在中國、負責生產及管理乾香菇切片業務的外派人員傳來了報告。從資料來看,極有可能是香菇未經充分乾燥所致。再加上香菇是裝在以橡皮筋封袋的塑膠袋裡,並塞在紙箱裡存放兩個月才出貨,有可能是橡皮筋變質劣化,導致封口鬆了一絲縫隙。由於我的推測符合現場實地報告,大致確定是微小的角胸扁蟲從裝有乾香菇切片的塑膠袋封口縫隙鑽進去,並啃食香菇上的黴菌大量繁殖。

你分得清角胸扁蟲三兄弟嗎?

日本有三種角胸扁蟲的近似種昆蟲。分別是角胸扁蟲(Cryptolestes pusillus (Schonherr))、小角胸粉扁蟲(Cryptolestes turcicus (Grouvelle))、角胸粉扁蟲(Cryptolestes errugineus(Stephens))。每一種的成蟲體色皆是紅褐色。

角胸扁蟲的體長約 1~1.8 公釐(照片 2)、小角胸粉扁蟲(照片 3)與角胸粉扁蟲的稍微大一點,體長約 1.5~2.2 公釐(圖 1)。三種蟲的雄蟲觸角都比雌蟲長,角胸扁蟲與小角胸粉扁蟲的體長大致相同,角胸粉扁蟲的特徵是整個身體結構中胸部相對較短,約只有前翅的三分之一。總而言之,三種蟲的形態十分相似,在辨識上有難度。

照片 3:小角胸粉扁蟲(Cryptolestes turcicus (Grouvelle))的雄蟲(左)與雌蟲(右)。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圖 1:三兄弟的觸角長度不同。A:角胸粉扁蟲(Cryptolestes errugineus(Stephens))。B:角胸粉扁蟲大顎。C:小角胸粉扁蟲。D:角胸扁蟲(由三井英三先生提供)。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三種蟲的老熟幼蟲體長均是三公釐,呈乳白色,尾部有一對褐色的突起(照片 4 為小角胸粉扁蟲的幼蟲)。

這三種蟲從卵發育至成蟲的所需期間為 35~50 天。老熟幼蟲會用黏液將粉末等物質凝結成團,製成膠囊狀的蛹室,並在其中羽化(照片 5)。至於成蟲的壽命,角胸粉扁蟲為六到九個月,另有可存活將近一年的說法。

照片 4: 小角胸粉扁蟲的老熟成蟲。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照片 5:小角胸粉扁蟲的蛹室。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麵包是牠們的最愛

小角胸粉扁蟲與角胸粉扁蟲十分耐低溫,連北海道的旭川都有牠們的分布蹤跡,角胸扁蟲的分布最北似乎只到福島的酒田一帶。一般來說,其分布範圍涵蓋世界各地。

這三種蟲鮮少混入一般的加工食品,但是常出現在麵粉或混合飼料裡,有時也會混進麵包裡(照片 6)。尤其是製粉工廠,最常見的案例是小角胸粉扁蟲。

照片 6:附在吐司麵包側面並侵入。左邊第三片上的小黑點就是蟲子。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以穀類而言,這三種蟲屬於玉米象等蟲類引起的食害之後所出現的二次性害蟲,例如胚芽等水分較多的穀物受害最大。長期儲存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而發霉時,就會使角胸扁蟲三兄弟大量繁殖。

毀了十噸麵粉中的小蟲

在角胸扁蟲所引起的案件中,有一件令我難以忘懷。某次製粉公司的十噸槽車正準備將麵粉交貨給栃木縣的食品公司,當時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食品公司的承辦人打開槽車上方的人孔蓋正欲檢視槽體內部,赫然發現人孔蓋正下方的麵粉表面有一隻角胸扁蟲,因而取消這次交貨。

隔天,傷腦筋的製粉公司前來求助,於是我動身前往栃木縣。乘上對方派來車站迎接的車子,途中注意到食品公司位在群樹包圍的工業區裡。

當我去見食品公司的承辦人了解事發經過,他立刻給我看蟲子腹部的照片(照片 7),當作引發騷動的證據。對方表示,沒有蟲子背面的照片,蟲子本身也不在現場,不能讓我看。由於三種蟲是長相極為相似的三兄弟,也只能相信鑑定結果,認為是角胸扁蟲作祟。至於其他難以苟同的部分,礙於商業機密也不能透露太多。

照片 7:角胸扁蟲的腹面。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沒有蟲子,就真能吃的安心嗎?

角胸扁蟲常棲息於野外朽木下方,主要是以腐植物本身或啃食腐植物為生的黴菌為食。另一方面,小角胸粉扁蟲與角胸粉扁蟲大多喜歡吃穀類胚芽或穀類上的黴菌,最常發現於製粉工廠的即是小角胸粉扁蟲。

這次遭到食害的食品工廠周圍有許多樹木(照片 11),槽車在早上八點以前就在附近等候交貨,有可能是角胸扁蟲剛好飛到槽車上的人孔蓋,並在打開蓋子檢驗時受到驚嚇掉到槽體內部。

照片 11:角胸扁蟲等蟲類棲息的森林。圖/《害蟲偵探事件簿》

由於角胸扁蟲是在人孔蓋正下方發現的,如果是在前一天裝貨時混進去,應該會藏在麵粉堆裡才是。儘管我的推測如上,製粉公司與食品公司均無意繼續追查,我也無法確認事實真相。

只因為發現一隻二公釐大小的蟲子,便取消了十噸的麵粉交易,真的算是實踐「食的安心、食的安全」嗎?這起案件不禁讓透過「蟲眼」觀察的我產生了疑問。

姑且不論容易孳生角胸扁蟲等蟲類的場所,若是能改變一下觀念,乾燥食品之所以長蟲,即證明該項產品並沒有泡過藥物,人類吃了也不會危害健康。既然如此,我不禁深思這起麵粉案件,正確的做法是不是拿掉那隻角胸扁蟲後繼續吃呢?


 

 

 

本文摘自《害蟲偵探事件簿:50 年防蟲專家如何偵破食品中的蟲蟲危機》臉譜出版

The post 入侵香菇的角胸扁蟲其實最愛麵包──《害蟲偵探事件簿》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神力女超人的身材跟能力不科學?那是因為你漏看了她科學的那一面

$
0
0

被譯為「神力女超人」的 Wonder Woman(我比較喜歡神奇女俠這個翻譯啦),前凸後翹的身材與高衩低胸長靴的衣著,看起來很「不科學」,甚至因此備受抗議:才上任兩個月,就在 2016/12 失去了聯合國「為女性賦權」榮譽大使一職。單看外型,神力女超人的確容易被當作是為了取悅男性才設計出來的角色。但身為女性超級英雄始祖,比起其他超級英雄,她的誕生故事實在是科學得很,而且可能是同性婚姻釋憲結果公布後的台灣,最該好好認識的角色。

單看外型,神力女超人的確容易被當作是為了取悅男性才設計出來的角色。但身為女性超級英雄始祖,比起其他超級英雄,她的誕生故事實在是科學得很,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由來。圖片來源:IMDb

神力女超人背後的心理學家

從《蝙蝠俠大戰超人》這部滿載漫迷跟影迷期望,但最終失速跌落的 DC 超級英雄電影後,眾人「被迫」期待的,不是下一部超人或蝙蝠俠的電影,也不是閃電俠、鋼骨、或更不熟悉的水行俠等正義聯盟成員。讓漫迷及影迷敲碗敲到裂的,是剛上映(而且看來口碑還算正面)的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

source:IMDb

神力女超人這個 1941 年 12 月出現的角色,最初由雙人組創作者打造。除了畫家 H.G.彼得(Harry G. Peter)以外,真正賦與她靈魂的則是心理學家威廉.莫爾頓.馬斯頓(William Moulton Marston)。馬斯頓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他發明了用血管收縮壓來測量情緒的方式,後來更發展成測謊機。說到這,不少朋友大概馬上聯想起神力女超人那可以讓人臣服的真言套索了吧!在神力女超人的早期故事中,時常出現她用真言套索在法庭上讓壞人自白,彷彿是種替代性滿足,因為現實生活中馬斯頓一直想要推銷測謊機給法院,但不斷失敗。

另外他也發明了 DISC 行為測量法的理論基礎。DISC 跟迪斯可或碟子沒有關係,而是代表 Dominance(支配性)、Influence(影響性,原先用的字是 Inducement)、Steadiness(穩定性,原先用的字是 Submission) 與 Compliance(服從性) 四種狀態。這個簡明清楚的測量法後來被廣泛用於招募適合的員工,儘管這可能不是馬斯頓的原意。馬斯頓認為,當人們處在對自己有利的環境,被動的臣服其實是一種自由。男性化的自由概念總是與推翻政府以及暴力有關,相反地,女性化的自由可以是臣服於慈愛的權威,這想法見仁見智,但馬斯頓的意思不是指女性就該臣服,而是認為男性也該體會這種臣服之後的自由以及快樂。

如果你看過《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或許會覺得這說法有點眼熟。的確,在神力女超人最初的漫畫故事中,出現許多「控制」與「臣服」的劇情,而「綑綁」、「束縛」與這些所帶來的愉悅也頻頻出現。例如神力女超人就說,在天堂島,綑綁是女孩們最常玩的遊戲,而亞馬遜人對待犯人的方式,也不是把他們關進牢裡,而是替她們穿上神奇的維納斯束腰(Venus Girdle)。只要穿上,犯人就會心滿意足地臣服。馬斯頓還曾說過:「給他們(指男性)一個魅力十足,同時比他們更強大的女性,讓他們得以臣服,他們就會驕傲且心甘情願地成為她的奴隸!」我必須要說,這還真打動了我……(啊啊啊啊啊啊)

在神力女超人最初的漫畫故事中,出現許多「控制」與「臣服」的劇情,而「綑綁」、「束縛」與這些所帶來的愉悅也頻頻出現。例如神力女超人就說,在天堂島,綑綁是女孩們最常玩的遊戲。圖/By comicallyvintage @ tumblr

那這樣一名變態紳士科學家,到底是怎麼進入漫畫產業的咧?事實上,馬斯頓在當時不算是一位成功的科學家,他出過一本書,書名是《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書中強調各種情慾表現都是很正常的,不要覺得自己怪,在當時的保守氛圍下,其實算是毀了他的職業生涯。馬斯頓起初是在美國大學教書,也是因為出了些事情,丟了工作,就轉去了塔夫茨大學教書。

有一回馬斯頓接受雜誌採訪,他表示「漫畫具有極大的教育潛能」,就是這句話印在雜誌上,讓出版社老闆,同時也是當代漫畫行業締造者 Max Gaines 看到了,便邀請馬斯頓擔任公司的教育顧問,這就成了他加入漫畫行業的契機。而這家公司就是 DC 的前身。

在故事中,神力女超人一開始的設定是被賦予了生命的泥偶,後來的版本中則變成宙斯的女兒。但在神力女超人這個首位超級女英雄角色誕生的背後,真有幾位 hidden figures,其中一位便是馬斯頓的妻子伊麗莎白.霍洛維.馬斯頓(Elizabeth Holloway Marston),且讓我以伊麗莎白稱呼她吧。

神力女超人誕生的背後,有幾位 hidden figures,其中一位便是馬斯頓的妻子伊麗莎白。圖/noblemania

還記得剛剛提到的測謊機嗎?根據他們的兒子所說,其實就是伊麗莎白對馬斯頓說,當她生氣或興奮時,血壓似乎有所上升,這才讓馬斯頓創造了測謊機。你以為伊麗莎白這句話是隨口說說的?那你就錯了,她除了跟先生一樣是心理學家外,更是一位律師,曾任多所大學的講師,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以及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METlife,Inc)的行政總裁助理。伊麗莎白直到退休前一直保持著職業婦女的身份,在那個年代可是萬中無一。

伊麗莎白曾瀟灑地對媒體揭露,她原本要跟當時還是未婚夫的馬斯頓一起唸哈佛,但是哈佛「那批蠢貨」(她用的詞是「dumb bunnies」)竟然不收女學生,所以她只好改念波士頓大學了。她一直活到 100 歲(1893-1993),在當時 53 歲的馬斯頓於 1947 年因為皮膚癌過世之後,獨力支持著整個大家庭。

馬斯頓除了在構思新的英雄角色過程中,聽取了伊麗莎白許多的建議,更直接以她作為神力女超人的原型。伊麗莎白的生平、智慧、堅毅……各方面都像是活生生的神力女超人,就連馬斯頓在世時無法預見的長壽這點,也神奇地符合了。另外,據傳在馬斯頓過世之後,伊麗莎白還曾主動向 DC 爭取擔任神力女超人的編輯,因為她認為她比任何人都了解這個角色。不過可惜後來 DC 沒有答應這個提案,反而交棒給一位其實不喜歡神力女超人這個角色的編輯,搞得神力女超人有一陣子變成追著史蒂夫崔佛示愛的角色。

雖然 DC 的電影不喜歡玩彩蛋,但神力女超人的真實創作故事中還真有個大彩蛋,那就是另一位關鍵女性奧莉芙.拜恩(Olive Byrne)。拜恩同樣對於神力女超人這個角色的誕生有極大貢獻,因為馬斯頓在名義上的妻子雖然只有伊麗莎白,但其實她們一家正是多元成家的經典範例。拜恩跟馬斯頓還有伊麗莎白一直在一起,他們三人的關係有點一言難盡,可以確定的是拜恩是馬斯頓的「另一個女人」,是馬斯頓在塔夫茨大學任教時教的學生。我就不用情婦或小三這些帶有貶意的詞彙了,因為他們三人合組家庭,從各方資料來看似乎和樂融融。至於伊麗莎白跟拜恩兩個人之間,是否也有情愫,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沒有什麼證據。畢竟當時就多元成家實在是太突破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這都被當成是家庭內外的秘密,別問,也別說。

圖為馬斯頓一家,左前方這位是 Marjorie Wilkes Huntley,住在閣樓,算是一個有時來有時去的成員(?),其他依序向右是拜恩馬斯頓、奧莉芙馬斯頓、彼得馬斯頓、奧莉芙拜恩、當恩馬斯頓、以及伊莉莎白。圖/By themyskira @ tumblr

兩位女性感情好到什麼程度呢?伊麗莎白生了一男一女,竟然把自己的女兒也命名為奧莉芙。而拜恩生了兩個…嗯…私生子(?),後來都由馬斯頓家合法認養了。伊麗莎白除了賺錢讓四個小孩上大學,更一直在經濟上支持拜恩,兩人被暱稱為「夫人們」(ladies),到哪都在一塊,一直到拜恩逝世。而孩子從小獲得兩個媽媽的愛,似乎也覺得這樣很棒。這樣的家庭環境,不免令人聯想到神力女超人生長在女戰士國度的設定。從外觀上來看,神力女超人的內在、身為職業女性以及黑髮等設定,主要來自伊麗莎白,但其他外型與戴著護腕的設定,則更像是來自於拜恩。下面那張照片中,左邊的就是拜恩,注意啦,她手腕上正帶著一個護腕。

照片左側手上戴著護腕的就是拜恩。圖/By themyskira @ tumblr

神力女超人的設定主要來自伊麗莎白,但戴著護腕的設定,則更像是來自於拜恩(左)。圖/cotyniepowiesz

先前提到,神力女超人喜歡把人綁起來,自己也喜歡被綁,更常被敵人綁,然後掙脫。這些都跟「綁縛與性調教」很有關係。

但吉兒勒波(Jill Lepore)這位哈佛大學美國歷史學教授認為,除此之外,這其實也跟馬斯頓的早期獲得的女權啟蒙,以及後來跟美國女權運動者的關係緊密連在一起。馬斯頓這個人很早就跟女權主義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他剛進哈佛大學成為大學新鮮人的那年,也就是 1911 年,哈佛大學有個「支持女性參政權男性聯盟」邀請了英國女性參政權運動領導者艾米琳.潘克斯特(Emmeline Pankhurst)到哈佛最大的演講廳演講,不過當時的哈佛大學保守得很,禁止她在校內演講,因為潘克斯特以及她的夥伴在英國倡議時,有把自己用鎖鏈綁起來,擋在唐寧街 10 號,也就是首相官邸的門口的紀錄。「鎖鍊」與「掙脫」的意象,就這麼深植了馬斯頓的心中,也傳給了許多美國女性。

英國女性參政權運動領導者艾米琳.潘克斯特以及她的夥伴在英國倡議時,有把自己用鎖鏈綁起來,擋在唐寧街 10 號,也就是首相官邸的門口的事件。從此以後「鎖鍊」與「掙脫」的意象,就這麼深植了馬斯頓的心中,也傳給了許多美國女性。圖/By Comic Book Resources @ twitter

在美國內戰之後,女權運動人士也常將自已人用鎖鏈綁在一起,就在白宮的門外抗議。而瑪格麗特山額女士(Margaret Sanger),這位美國女權(特別是生育自主權)運動先驅,正巧也是奧莉芙.拜恩的阿姨。拜恩的媽媽艾索拜恩(Ethel Byrne)與山額女士是姐妹,兩人一起成立了計畫生育組織,還打算在布魯克林開第一間生育控制診所,然而就在開幕前幾天被偽裝的女警破獲,艾索拜恩被關,得入獄三十天,然而她開始絕食抗議,表示每天都有許多紐約女性因為不合法墮胎死去,她願意以死來換取其他女性合法墮胎的權利。山額無法忍受艾索受苦,於是跟紐約警方談好條件,承諾艾索拜恩永遠不會再參加生育控制運動,讓她出來。而之後艾索也的確(被迫)沒再參加女權運動,而是改將注意力投注在自己女兒,也就是奧莉芙.拜恩的培育上。她把女兒送去念好大學-塔夫茨大學,噹啷,就在那認識了開始對性與愛有著非傳統想法的馬斯頓博士。

更有意思的是,拜恩在加入這個家庭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是以一位寡婦好友的身份寄居在馬斯頓家,為此還得虛構出一位死於毒氣室的先生,也叫做威廉,想來是這樣不小心叫錯比較不會尷尬,但也代表著這個家庭在創作神奇女超人的同時,更同時活在另一個創造出來的腳本中,而且別忘了,為了組成這個特殊的家庭,他們一邊編織謊言,還一邊發明了測謊機…..

更神奇的是,拜恩在 30 多歲的時候,竟然開始為一本家庭雜誌《Family Circle》 寫文章。內容主要是描述她身為兩個孩子的媽(XD),很辛苦,遇到很多教養問題,於是便定期去諮詢心理學博士馬斯頓,馬斯頓博士就會告訴她該怎麼做。每一篇的專欄都是這樣開展的,文字中有時還帶著曖昧情愫。可說這家庭每一位都非常熱衷於科學傳播呢~

這不是「同志」婚姻,這就是婚姻:神力女超人是不是女同性戀呢?

神力女超人作為一個角色的誕生,跟馬斯頓-伊莉莎白-拜恩三人在心理學的共同鑽研,以及三人共組家庭的特殊「性」,是絕對相關的,了解這些背景資料,也會讓看完電影或準備看的你,對於這個角色更有感覺。但,回到文本來看,很多人其實更好奇神力女超人她本人到底是不是同性戀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切入的方式:

第一個方式是以作者意志為主軸,從歷來多位作者的設定來判斷,雖然作者們換了一代又一代,但,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囉。

第二個方式是「作者已死」。事實上,神力女超人的原始作者的確死了,包括馬斯頓、伊麗莎白、拜恩等人到底內心是怎麼想的,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了。即使後續作者不斷演繹神力女超人的故事,創造新的設定,但我們也不一定要通通買帳。

首先,根據歷史學家吉兒勒波的考據,伊麗莎白在大學時最喜歡的書就是古希臘女同性戀詩人莎芙(Sappho)留下來的著作。如果你沒聽過莎芙是誰,也沒唸過她的詩,總該知道「蕾絲邊」(lesbian)這個詞吧~就是來自於莎芙住的萊斯博斯島(Lesbos)啊!再加上古希臘亞馬遜女戰士的傳說也跟女同性戀關係匪淺……在在都顯示神力女超人的初始設定中就有著女同性戀的概念。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弗雷德里克.魏特漢(Fredric Wertham)這位關注媒體效果的著名精神病學家,於 1954 年在他的著作《誘惑無辜》(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中,強烈抨擊了神力女超人,認為這部漫畫就是在引誘年輕人變成女同性戀,而這是不好的。他也沒放過蝙蝠俠,因為他認為蝙蝠俠跟羅賓就是一對男同性戀。

蝙蝠俠與羅賓。source:IMDb

根據最近幾位演繹過神力女超人的漫畫家跟編劇所說,她的確是女同性戀。這是最合理的設定,不然在一個都是女性的國度活數百年,人人身材都如此曼妙,外貌美如天仙(事實上她們就是沒錯),能幹嘛呢?在 2016 年的一期漫畫中,她替一對女同志證婚。以下是他跟超人的對話:

超人:「我不知道你是同志婚姻的支持者呢。」

神力女超人:「克拉克,我的國家只有女性,對我們來說,這不是『同志』婚姻,這就是婚姻。

神力女超人:「克拉克,我的國家只有女性,對我們來說,這不是『同志』婚姻,這就是婚姻」。圖/By hellyeahsupermanandwonderwoman @ tumblr

不過如果加入她後來在人類世界中的交往故事,神力女超人則更像是雙性戀。她在各個不同故事中交往過、或親暱過的男性包括 Steve Trevor、水行俠(金髮版本)、Trevor Barnes(黑人,髮型類似電影版水行俠)、蝙蝠俠(這真是出乎我意料)、還有超人(瞧這激烈的吻)

神力女超人與超人這樣會不會太閃了點?圖/comicsalliance

不過,超人是氪星人、水行俠是人類跟亞特蘭提斯人的混種,而神力女超人自己則是半神半人,所以與其說神力女超人是異性戀或雙性戀,其實更早已經是跨物種戀情了。

有個很有趣的想法是:她或許是亞馬遜第一個出櫃的異性戀。在亞馬遜,同性戀是預設值,根本無從想像所謂的異性戀或雙性戀,更沒有「異性戀霸權」這種概念。但是神力女超人到了人類世界之後,幾乎只有發展出異性戀戀情,可見她可能是更偏向異性戀。

當然,還有個更科學的說法:那就是亞馬遜人根本是無性戀,因為除非受到難以恢復的傷害,她們長生不老,豐衣足食。在這種前提下,又沒有異性,根本沒有繁殖驅動力的必要,跟水螅差不多。所以神力女超人可能也根本沒有甚麼戀不戀的,只是配合編劇跟漫畫家表演囉(真是不負責任的結論啊~)。

我們或許很難確認神力女超人到底想戀什麼、怎麼戀,但對許多人來說,她肯定是女權運動的代表。她擁有強大的力量,但傾向於用愛,而不是暴力來解決問題。許多漫畫故事中將愛描述為弱點,但神力女超人認為愛才是力量。她讓許多視她為偶像的小女孩找到一個投射的對象,而不再只是被男性英雄角色拯救的標的。她在各個方面都超越其他男性英雄(基本上跟超人一樣強,而且沒有氪石這個弱點)。她強調身體自主,工作自主,承擔責任,掙脫束縛。

We are all Wonder Woman!

事實上,神力女超人近來漸漸成為喜愛科學、技術、數學、工程的女性用來自我標榜的角色。如果你搜尋「Wonder Woman in Science/Tech…」,你會發現神力女超人常被使用作為女性科學與工程社群和活動的名稱,例如「Wonder Woman Tech」就是一間舉辦會展、營隊、教育活動的非營利組織,專注於鼓勵女性在創業、科技、科學等過去長期由男性主導,而女性存在感較薄弱的產業中,挺身而進,提高女性的能見度跟聲量。

這看似是近來才出現的突破,反倒是回歸了神力女超人漫畫的初心。在馬斯頓擔任編輯的 1940 年代,神力女超人的漫畫都加進了「Wonder Women of History」的附錄漫畫,也就是「歷史上的那些神奇女性」。54 期中介紹了 55 位歷史上的女性。其中有 16 位屬於 STEM 領域。包括英國傳奇護士與統計學家佛蘿倫絲.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美國第一位職業天文學家瑪麗亞.米切爾(Maria Mitchell)、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榮譽會員卡羅琳.赫歇爾(Caroline Herschel)、恆星光譜分類開創者安妮.坎農(Annie Jump Cannon)、諾貝爾獎得主瑪麗居里夫人(Marie Curie)、麻省理工學院第一位女教授以及家政學開創者艾倫.絲瓦羅.理查茲(Ellen Swallow Richards)、公共衛生與心理健康改革者,創辦了第一代美國精神病院的桃樂絲德克斯(Dorothea Lynde Dix)、以及開創新英格蘭婦幼醫院,教育出多位知名女醫師的瑪麗薩蘇卡(Marie Elizabeth Zakrzewska)。

在這些附錄漫畫中,刻畫了這些女性科學家如何從小就愛上科學,在追求科學的路上曾遭受到的性別歧視,來自男性同事的惡意對待等,但更重要的是,漫畫中呈現了她們如何應用智慧與堅毅去克服這些困難,而非超能力。

馬斯頓曾在受訪時說:「Frankly, Wonder Woman is psychological propaganda for the new type of woman who should, I believe, rule the world.」(翻譯:「講大白話,神力女超人是用上了心理學的宣傳手段,目的是讓新女性統治世界,我認為理當如此。」)

或許馬斯頓博士、伊麗莎白、以及奧莉芙等人的陽謀,將隨著新一代神力女超人的驚人螢幕魅力而慢慢實現,不管你喜不喜歡,我得說:我好興奮啊~

  • 註:整合多項功能的測謊機原型後來由約翰拉森發明,馬斯頓試圖將產品商業化推銷至市場,但並不成功。許多科學家認為測謊是偽科學,沒有足夠的證據連結說謊與這些測試的生理反應間的關係。目前在司法調查中,測謊需要在嚴格的條件下執行,也不該作為最終判準。

參考資料:

The post 神力女超人的身材跟能力不科學?那是因為你漏看了她科學的那一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受保護的文章:拉圖所說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當網路霸凌在眼前發生:怎麼發現孩子是加害者?如果是被害者、旁觀者又該怎麼做?

$
0
0

網路霸凌與一般霸凌最大的不同,在於網路使用的特性。

所有行為的發生地都是在網路上,所使用的捉弄手段與現實世界也不同(真實世界的狀況可參考電影《聲之形》,以及先前的讀後感:淺談《聲之形》中的霸凌與特殊教育)。網路上所使用的是關於網際網路所延伸出來的方法,如電子郵件、訊息、貼圖、貼文、貼影片、社交軟體(FB、Line、Wechat)等等,再運用惡意手段,將人肉搜索出來的個人資料,反覆、強烈的散布於各種訊息交換場域。因為是網路的關係,一散播出去,就是全世界都知道了,怎麼刪都刪不掉。惡毒的言論、照片、影片只要一經公布,就很難根除(註 1)。

網路霸凌所有的行為都發生在網路上,網路所延伸之處都可能是霸凌的途徑,而且只要被傳播出去,就難以根除。圖/By The home of Fixers on Flickr @ flickr, CC BY-ND 2.0

全世界只要網路盛行的地方,都無可避免的必須接受這樣的惡意。大約百分之 25 的青少年,都曾被網路霸凌過1。台灣也難以避免這些犯罪行為,先前最為知名的新聞事件是藝人楊又穎,因遭網友在特定論壇反覆謾罵,無力承受,最後輕生2

怎麼發現孩子是網路霸凌的加害者?

要怎麼發現孩子可能是網路霸凌的加害者?或許可以先從觀察孩子的行為開始著手:如果發現小孩神色有異,或許可以先暗中觀看孩子的上網行為是否跟平常的行為不太一樣。如果有很大的落差,就要特別小心,並且多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蛛絲馬跡,去觀察小孩是不是可能正在霸凌他人1:快速轉換不同螢幕或是將上網裝置藏起來;整個晚上都在上網;如果不能上網,會顯得相當煩亂不安;他們拒絕討論在網路上做什麼;擁有多重帳號,或是使用不是屬於自己的帳號。

如果發現孩子是霸凌者,當然需要採取各種行動阻止霸凌再次發生(最可怕的是放任不管,任由烽火連三月,電影《聲之形》就是如此。雪球越滾越大,往後要處理,就只能感嘆千金難買早知道)。霸凌者通常不擅長與人來往,也不容易結交朋友。對於分享、關懷他人的能力較為缺乏。大人可以試著從這邊著手,協助孩子發展這些能力。讓小孩在學習的過程,獲得新生的能力。他們可以獲取新的友誼,接觸到更多有建設性的活動,如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生活樂趣,就不會一天到晚沈浸於網路上與他人對抗3

如果是網路霸凌的被害者該怎麼辦?

若發現孩子成為被網路霸凌的對象,切記切記要謹慎、積極面對。您可以教孩子以下四大步驟3

.停止:

別回應網路霸凌者。被霸凌者往往會出於憤怒或受傷的感覺而有所回應,但回應只是火上加油,進一步刺激霸凌者而已。這裡可以設想,如果在路上被一隻瘋狗咬到一口,不是自己也變成一隻狗與之對咬,最好的方法是離開這隻瘋狗。現實人生也是如此,遇到躲藏在暗處的人,與之生氣根本沒用,要記得的是趕快離開,不需要與之辯解。如果對方根本沒有要聽,你說再多也沒用。

別回應網路霸凌者!最好的方式就是離開。圖/By Amarit Opassetthakul @ flickr, CC BY-NC-ND 2.0

.存檔:

將所有的文字和圖片存檔。如果是手機相關 APP,也可儲存簡訊和留言。

.攔阻:

啟動黑名單和電子信箱的通訊錄裡攔阻或刪除聯絡人的功能。

.告知:

告訴某個可以信賴的大人。

這時大人應該積極協助,將所發生的情節,詳細告知學校。並主動通知網站管理員、網路服務業者、手機電信公司等等。也可聯絡律師諮詢,採取合適的管道因應。並視情節輕重,考慮報警處理。若對方是蓄意發表侮辱言詞、傷害他人名譽,其實就是違法行為了。大家都以為網路是匿名的,可以盡情的謾罵、胡亂叫囂、人身攻擊、情緒發洩。但卻忘記了,即使是網路還是需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不是說完就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的。

如果是旁觀者,又該怎麼做?

若是剛好目睹了這一切,成為了旁觀者,可以做什麼比較好?記得不要落井下石,不要按讚、不要留言、不要分享,也不要跟風。拉開一段距離,認真想想如果是自己或家人朋友發生類似的事,自己有何感受?仔細想想讓我們的前額葉發揮功能,不要跟著在某些 FB、網路論壇、部落格、網路民調上加入抹黑或中傷某人的行列,也不要編輯或轉寄貶損、傷人的文字或圖片。這些都是傷人且不必要的事。

當然若能更進一步,將網路霸凌內容儲存並列印出來,交給受害的當事人,好讓他們提高警覺;關懷當事人,成為他們的後援,可以幫助被霸凌者減少孤立和孤單的感覺。最後,記得告知值得信賴、有愛心的大人,他們不會讓你的身份曝光,而會採取行動支持被害者,而且讓霸凌者負起責任。

總而言之,防止網路霸凌最好的方法,不是停止上網,而是理解網路的特性,正確的認識他們如何發生的。如此,才能網路狂潮之下,「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 註 1:即使很多網路專家再三呼籲,但是還是很多人未經思慮,把各種不適切的照片或影片傳上網。但這些東西,只要一放到網路上,就是傳送出去了,再也回不來了。即使宣稱有所有權,仍舊無法讓相關伺服器下架。甚至很多網路公司都設於國外,根本難以追究。紀錄片《Google 不告訴你的事》中有說明一些方法,讓自己可以在 google 搜尋中洗白,但問題是你只能洗掉一部份自己的紀錄,無法做到全部。影片中有介紹有網路公司可以協助執行此事,但他們也很坦白的說,無法百分百啊!(有興趣者可參考此影片:The Hidden Side Of Google,抱歉,這是英文版,中文版可參考正式發行的 DVD 或 MOD。)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Hinduja, S. & Patchin, J. W. (2014). Cyberbullying Ident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 (www.cyberbullying.us).
  2. 藝人楊又穎輕生 遺書提遭網路霸凌(2015/04/23)。公視新聞網。
  3. 魯宓、廖婉如(譯)(2011)。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Barbara Coloroso)。台北:心靈工坊。

The post 當網路霸凌在眼前發生:怎麼發現孩子是加害者?如果是被害者、旁觀者又該怎麼做?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那些用身體描繪下世界的博物學家們-《大自然的藝術》導讀

$
0
0

文/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是本「很好看」的書。說這本書好看,並不只是因為作者朱蒂絲.瑪吉讓人折服的生花妙筆,也不只是因為該書收錄的上百幅活靈活現的博物學插畫──更重要的,我認為,這是一本把「看」──或者說「觀察」(observation)──當成全書核心的書。

科學與藝術的一線之隔?

正如瑪吉所說的,「雖然博物學插畫家在繪製標本時,總是盡可能力求逼真,但是,成為描繪題材的對象,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不同程度的比例更動,操控描繪題材以符合設計,將描繪題材與其他沒有自然關聯的動植物並置,以及將藝術家本身對其他不同地域的植物相、動物相、景觀、人民的先入之見投射在描繪題材上,都無可避免地影響了博物學的展現方式」。

「博物學藝術可以說是一種從歐洲人的觀點來觀看自然世界的方式」,瑪吉強調,「而且其所揭露的,不只是它所描繪的博物學而已,同時也展示出了歐洲的文化史」。

就初次接觸到博物學(natural history)此詞彙的讀者而言,對瑪吉這段描述或許會感到驚訝。難道「博物學插畫家」的工作不就是把所見事物如實地「複寫」到圖紙上嗎?

如果說「博物學藝術」反映的是「歐洲人的觀點來觀看自然的方式」,那麼,這樣帶有觀點的博物學是不是一點都不「客觀」?更不用說是種「科學」了。更進一步,當各位翻閱瑪吉悉心挑選的圖片,在讚嘆其精美與精準度之餘,會不會油然而生一類慨嘆:在攝影技術如此普及的今日,這樣講求精準與精確、卻無可避免地帶有特定觀點的「博物學藝術」,想必早已式微、成為收藏在博物館中、等待如瑪吉這樣的專家方能揭露其過去的「藝術品」了吧?

從科學史的角度,諸如此類的驚訝與慨嘆其實涉及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到底以觀察、分類與描述為基礎的博物學在什麼程度上算作一種科學?長期任職於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且出版數本叫好又叫座之科學史著作的瑪吉,實際上已在書中提供了一個非常科學史的答案──只是,由於《大自然的藝術》是以亞洲、非洲、美洲這樣的地理區域來劃分,讀者不見得能夠從瑪吉提供的眾多細節中拼湊出博物學在十七至十九世紀這三百年間的發展軌跡。有鑒於此,這篇導讀希望能協助讀者著手如此拼湊的動作。

博物館學發展軌跡 實驗哲學的重要性

讓我們先回到瑪吉所稱的博物學插畫「開始大量出現」的十八世紀。當時的博物學者,在努力栽培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編纂各地的植物誌與動物誌,從而發展一種完全奠基於自然、無人為主觀因素涉入的「自然分類法」之餘,不時得運起全身功力抵禦著來自「自然哲學家」的批評。為什麼呢?因為,從自然哲學家的眼光看來,「博物學」這學科不過就是採集、觀察與記錄,其得到的知識是破碎的,難以放諸四海皆準;與幾何學──少數為當時自然哲學家認可的知識形態──強調的演繹、推理、證明等方法相較,博物學完全沒有資格被稱為自然哲學的一支。

與可推論、演繹的幾何學相比,博物學被自然哲學派認為只是採集觀察而沒有準則的破碎知識。圖/Jon Anderson @ Flickr

不過,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第一代的博物學者們,與其花時間跟這些眼中只有數字與證明的自然哲學家們打交道,選擇了與當時正逐漸挑戰傳統自然哲學之正當性的另一門哲學:「實驗哲學」

所謂的實驗哲學,正如英國自然哲學家波義耳(Robert Boyle, 1627-1691;波義耳定律的發現人)主張的,即研究的目的與價值並不只是透過推理與證明來獲得放諸四海皆準、顛仆不破的普遍知識而已。在實驗室中孜孜矻矻地做實驗,儘管實驗器材常出狀況、做了十次實驗只有七次結果相互一致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實驗得到的知識──或者說「事實」(matter of fact)──本身還是有其價值。因為大自然是一個精巧的機械,要了解此機械的運作機制,除了做實驗一途外,別無其他。更重要的,如果說做實驗是理解自然此精巧機械的唯一手段的話,那麼,實驗室便是一扇重要的窗,讓研究者得以窺見此機械的打造者──或者說造物者──的心靈。

這樣在科學史中會被歸為「機械論」或「自然神學」的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十八世紀博物學得以興起、且在歐美社會誘發出一陣陣採集熱的「理論基礎」。正如十八世紀著名的自然神學家佩利(William Paley, 1743-1805)所說的,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個錶,你絕不會認為這個錶是憑空冒出來的──你一定會假設某個鐘錶匠製造了這個錶,然後將它遺留在路上的。同樣的,當你看到自然界中的種種構造精妙的生物及其對環境的完美適應,你必得假設自然界中存在個鐘錶匠(watchmaker)。

換句話說,就十八世紀博物學者的角度,當他們漫步在野地採集蕨類、在海邊收集貝殼、與駐守博物館的學者們通信、與同好交換標本的時候,這些狀似瑣碎的「實作」之所以有意義,便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世界是設計過的,只要你依循一定的準則,你就可以逐步發現隱藏在大自然背後的藍圖。

林奈分類法為何能廣為人知?

教導世人如何發現這大自然藍圖的關鍵人物為瑞典博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眾所週知,林奈以其在命名學(nomenclature)與分類學(taxonomy)上的貢獻聞名於世──較少為人知的是,林奈之所以能做出這些貢獻,關鍵或許不是他提出一個完全客觀、放諸四海皆準(或說讓四海心悅誠服)的分類體系。

科學史家已經告訴我們,林奈的成功其實仰賴特定的「書面技術」,才得以讓其倡議的以花朵(或說植物的生殖器官)為中心的「性分類體系」(sexual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得以為大眾所接受。在解說由美國採集家威廉.巴特蘭(William Bartram, 1739-1823)繪製的富蘭克林茶(Franklinia alatamaha)時,瑪吉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案例,說明林奈的「書面技術」到底是什麼回事。

威廉.巴特蘭繪製的富蘭克林茶(Franklinia alatamaha)。 圖/William Bartram (1739-1823),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這一幅描繪富蘭克林茶的畫作」,瑪吉寫道,「完全符合一幅植物插畫所應具備的所有必要條件。這樣一種繪畫風格,通常被稱作林奈繪圖法(Linnaean method),或者說,是一種繪製插畫的習慣性做法──在這些插畫中,就如同約瑟夫.班克斯所言,『每張圖都試著回答植物學家就植物的形態結構而想問的問題。』」。

另一讓林奈分類法得以廣為人知的作品為羅伯特.桑頓(Robert Thornton)於一七九九年至一八〇七年出版的《佛洛拉之神殿》(The Temple of Flora)。佛洛拉為神話中掌管植物的女神,而林奈則將之引申為「植物相」的代名詞。

之所以做如此的引申,按照林奈的觀點,某地的植物相為造物者按照該地的自然環境所打造,而研究植物相的目的便是彰顯造物者在撮合植物與其生育地間時的「完美設計」。為了闡明這樣的觀點,正如瑪吉指出的,桑頓精心繪製了「將近三十幅大型的花卉彩色版畫,它們是首度擺置在描繪植物之自然棲息地的景致中的花卉插畫」。

《佛洛拉之神殿》中的 Alpinia zerumbet 插圖。圖/Robert John Thornton – Loy McCandless Marks Library,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的確,在這些版畫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關於「花」這個生殖器的細緻描寫,也可體會該植物與環境間的一種和諧、靜謐甚至超然的氛圍。簡言之,不論巴特蘭,抑或桑頓,他們關心的與其說是要「如實地」呈現這些植物於自然中的模樣,倒不如說它是一幅地圖。

想像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鐵站,你覺得自己被困在熙攘的人群中而手足無措。這時你會怎麼做?一個選項便是找到該車站的示意圖,從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出發,按圖索驥地找到你鎖定的出口。同樣的,十八世紀的博物學採集者或藝術家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繪製插圖或製作版畫,目的之一便在於推廣甚至是「標準化」(standardize)一種「看的方式」,讓有志於從事自然採集或觀察的民眾不會迷失在大自然彷彿無窮無盡的細節中。大自然有其藍圖,十八世紀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粉絲告訴我們,但它不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在眼前。

浪漫主義:用身體丈量的洪堡式科學

這樣建構在機械論與自然神學上的博物學與博物學藝術並不乏批評者。十九世紀上半葉,對機械論有所不滿的博物學者逐漸集結在一個以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為中心的知識傳統下:浪漫主義(Romanticism)。

為了反對機械論者把自然視為造物者打造的精密機械,浪漫主義者堅稱必然有種帶有神性的能量,於自然中自然而然地流動;為了反對機械論者主張的、探究自然意味著把自然拆解開來、以各類儀器一一剖析,浪漫主義者主張整體必然有其獨立、不可化約為部分之加總的性質。我們得把自己想像成一顆「透明的眼球」(transparent eyeball),浪漫主義者主張,因為身體是萬物的尺度。

瑪吉引用了德國探險家與自然哲學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的一段話來說明浪漫主義者試圖以身體來「丈量世界」的企圖:「他『受到一種未知的渴望所驅策,一種對於遙遠與未知事物的渴望,一種對於可以激發我所想像之事物的渴望:在海上遭遇的危險、對冒險的渴望,以及從一個無趣的日常生活轉換至一個奇妙、不可思議的世界的可能性』」。

的確,如果說林奈是十八世紀博物學的教主,十九世紀的博物學便是由洪堡獨領風騷,其在科學界與社會大眾間的影響力甚至還高過達爾文。同樣的,洪堡的影響力仰賴特定的「書面技術」。對此,瑪吉挑選了收錄在洪堡《自然圖像》(Tableaux de la Nature)中的插圖。與前述巴特蘭與桑頓的植物圖相較,我們可看出,讓洪堡關切的,與其說是個別植物與其生育地的關係,倒不如說是這些植物構成的群體(或說「植群」)與緯度、生育地海拔等自然條件間的關係。

精準地分類與描述自然界中的個別物種儘管重要,洪堡告訴他的讀者,更重要的是超越以物種為單位的分析取向,以身為度地掌握自然界整體的性質。這樣被科學史家稱為「洪堡式科學」(Humboldtian science)影響了一整代的博物學者,包括在洪堡過世的一八五九出版《物種原始》(On the Origin of Species)的達爾文,乃至於自稱為達爾文之天擇(natural selection)的信徒、其對自然的態度卻更接近法國自然哲學家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 1744-1829)之「用進廢退說」的海克爾(Ernst Haeckel, 1834-1919)。

瑪吉的分析即停在海克爾,特別聚焦在其以形式(form)為主要關懷的博物學與書面技術。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博物學與其多樣的書面表現便自此成為科學史中的一頁。或許在當今的學術分類中已沒有博物學存在,而是分化為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演化學等學科,但強調觀察、分類與描繪的博物學傳統,以及讓該傳統得以成為一門嚴肅學問的書面技術,於今日的科學研究中依然強勁──光看晚近台灣生醫界因圖像的重置、重製與修正衍生的巨大爭議便可略知一二。

當然,在這個圖像表現的方式、手法與媒介均與十八、十九世紀大有不同的今日,到底出現在科學論文中的圖像是如何「揭露」自然界背後的藍圖,乃至於此揭露手法反映何種視覺文化,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隱形的技師與繪畫的觀看者

說《大自然的藝術》是本「很好看」的書還涉及另一個層次:到底誰在執行這些「看」的動作?的確,瑪吉提及了一些在科學史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像是林奈、洪堡、達爾文、華萊士與海克爾等人,但瑪吉的興趣其實是放在如巴特蘭、桑頓這些名不見經傳的採集者、畫師或藝術家(事實上,即便瑪吉的確提及達爾文這樣的科學明星,焦點往往放在他們出道前的經歷)。就科學史的角度,這樣視角的調整實為過去二、三十年來研究與寫作上的重要突破。

正如科學史大家史蒂芬.謝平於〈隱形的技師〉(invisible technician)一文中指出的,長久以來,科學史研究者花費大量心神分析科學家如何自實驗數據或標本中提煉出關於大自然的理論,卻對協助科學家從事實驗的「技師」視而不見。不過,謝平指出,這樣對技師的忽略也不見得是科學史研究者的錯:畢竟,證諸已出版的科學著作,這些技師如果不是被抹去其臉孔、成為論文謝詞中的一個名字,便是被「被戴上」一張張不在意酬勞、一心只想獻身科學、散發著小天使般聖潔光輝的面具。謝平認為,這樣將技師予以缺席的科學寫作與十八世紀興起的「紳士科學」(gentlemanly science)息息相關。

長久以來,科學史研究者花費大量心神分析科學家如何自實驗數據或標本中提煉出關於大自然的理論,卻對協助科學家從事實驗的「技師」視而不見。圖/Matt & Mandy @ Flickr

如前所述,當時的實驗科學家,為了要應付來自自然哲學家的批評,主張「眼見為憑」的「事實」應為科學研究的核心。但所謂的「眼見為憑」到底是誰說了算呢?答案是被當時社會認為最可信賴的「紳士」。不過,你或許會問,除了信賴度以外,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判準,讓人們可以一眼鑒別誰是紳士、誰只是尋常的販夫走卒?

有的。如果你的家境富裕,讓你可在閒暇時刻全心投入研究工作、而不用靠研究謀生的話,你就有更高的機會會被認定為言而有信、知行合一的紳士科學家。在這樣的氛圍下,無怪在實驗室工作中的技師──或者以十八世紀的術語,以其在研究中的勞動投入換取工資的「僕役」──沒有在科學著作中的一席之地。

不難理解,如謝平描述的現象也同樣出現在十八世紀以降的博物學研究中。正如瑪吉所說的,「沒有哪一個時期的藝術家,可以比十八世紀的藝術家更有希望藉由描繪大自然來為自己謀取生存的機會」,這一方面意味著隨著博物學研究的風行、懷有一身絕技卻往往身無分文的藝術家可勉強維持水準以上的生活;另方面,相較於洪堡、達爾文這樣家境富裕的「紳士博物學家」,這些希望透過博物學藝術求得溫飽的藝術家,在博物學研究中取得一席之地之餘,相當弔詭的,他們的身影往往在博物學史寫作中遭到抹去。就如同謝平於〈隱形的技師〉中試著為實驗室中工作的技師翻案,瑪吉的《大自然的藝術》為結合大量史料、讓博物學藝術家可以與他們的作品一同現身的傑出作品。

《大自然的藝術》是本很好看的書──希望這篇導讀能提供一些線索,讓讀者可按圖索驥,摸索一套方法來看這本很好看的書。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瑪吉試圖描繪的年代並沒有離我們遠去。當我們戲謔地在朋友的臉書發文下留下「發文不附圖,此舉不可取」等文字,當我們煞費苦心地搜索圖片、為即將來臨的口頭報告配圖,當我們努力地調整身體與手機間的角度、以嘟嘴與小臉的自拍留下「到此一遊」的證據時,我們仍然活在那個眼見為憑的世界。

正如瑪吉所說的,「文字可能是抽象的、模擬兩可的,而且容易誤解或誤譯,相對地,憑藉純熟技巧與高超精準度所繪製的圖像,卻可以描繪出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現實。圖像提供了親眼可見的事實,因此可以主張,文字將會成為圖像的附屬品」。


 

 

 

本文摘自《大自然的藝術:圖說世界博物學三百年》暖暖書屋出版。

The post 那些用身體描繪下世界的博物學家們-《大自然的藝術》導讀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跟屍體打交道的第一步,就是來場科學的解剖──《法醫科學研究室》

$
0
0
  • 【科科愛看書】如果《CSI 犯罪現場》對你來說,是最好下飯的影集,那你絕對要來拜訪一下《法醫科學研究室》。在這間研究室中,會有身處第一線的醫生為你專業解剖八百萬種死法,教你如何從皮屑、纖維、指紋等等蛛絲馬跡,逐漸建立出犯罪現場的真實面貌。無論你是想成為下一位福爾摩斯、還是想用手中鋼筆殺盡天下人(?)都要好好來拜師學藝一下!

解剖是一個科學程序。目的是要檢驗屍體,找出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的證據。執行方法是透過肉眼和顯微鏡檢驗屍體,乃至於毒物(含藥物與毒物)、血清(即血液)及任何法醫認為必要的輔助檢驗法。或許不言而喻,但仍值得一提,解剖必須在屍體進行防腐處理之前執行。防腐劑會改變傷口的外觀,並導致毒物檢驗失準。

解剖是一個科學程序。目的是要檢驗屍體,找出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的證據。圖/IMDb

解剖屍體有步驟,把握時間很重要

解剖的時機依許多因素而定。可能是在取得屍體後立即或過幾天執行。週末和假日、工作量超載,或者需要將屍體轉送到較大型的實驗室,都可能導致延誤。在這段時間,屍體會存放在冰櫃中。存放達四到五天,就會導致屍體產生細微但顯著的變質情形。

每位病理學家各有做事的方法,但絕大部分而言,法醫解剖會遵照普遍通用的方案。許多步驟彼此重疊,有些可能以不同的順序執行,端賴情況的特性而定。典型的步驟包括:

ž.辨認死者身分
.屍體著衣及不著衣拍照
ž.移除任何微物跡證
.測量屍體的身高及重量
ž.屍體進行全面或部分 X 光掃描
ž.檢驗屍體外部
ž.解剖屍體
ž.針對檢驗中移除的任何組織進行顯微檢驗
ž.毒物和其他實驗室檢驗

法醫完成驗屍並檢視所有輔助資料後,就會填寫最後的報告並提出意見。讓我們更詳細地看看這每一個步驟:

.身分辨識:

死者的身分辨識至關重要。如果死者成為刑事訴訟的事主,毫無疑問地必須確認死者是誰。若是身分未經確認,從屍體蒐集而來的證據在法庭上就沒什麼用處。

當事人的身分通常不會有疑問。家人或朋友會前來認屍,否則可能用照片、指紋及齒列紀錄來判定。

.拍照:

屍體著衣和不著衣的照片都要拍。臉部和身體的正面照和側面照很重要,尤其是若受害者的身分尚未完全確立。每一個傷口、疤痕、胎記、刺青和不尋常的身體特徵,都要充分記錄。

.微物跡證:

在移動屍體測量身高及重量,以及進行任何其他檢驗之前,要先仔細搜索微物跡證。這是為了避免這些脆弱的證物在檢驗過程中丟失或受到污染。法醫小心細察屍體及衣物,找尋毛髮、纖維、液體的痕跡,以及其他微物跡證。他會用放大鏡,往往也會用專業照明工具,例如雷射光、紫外線或紅外線。衣物要小心移除、裝袋,移至乾淨的環境中進一步檢驗,並針對ㄚˇ做更仔細的搜索。

在移動屍體測量身高及重量,以及進行任何其他檢驗之前,要先仔細搜索微物跡證。此時會透過一些專業照明工具協助。圖/IMDb

.測量身高及重量:

這是實際驗屍的第一步。法醫將測量結果連同年齡、性別、人種、髮色與眸色一起記錄下來。

.X 光:

受創區域的 X 光檢驗往往會顯示出骨頭和某些類型的內部軟組織創傷,以及外來異物大致的形狀和尺寸,後者可能有助辨識凶器。以穿刺傷而言,可顯示斷裂而遺留下來的刀尖。這種檢驗對槍傷極為有用。

彈頭難以預測,且在人體裡會以不尋常的路徑移動,尤其如果撞到骨頭的話。X 光有助找出彈頭最後停留的位置,並且將之取出,進行彈道測試。例如,一顆彈頭可能進入胸腔,撞到肋骨或脊柱而偏移,往下穿過橫膈膜,最後停在骨盆一帶。全面搜索胸腔也不會找到這顆彈頭,但腹部或全身 X 光就能顯示出它的位置。

此外,彈頭很容易變形和碎裂,留下碎片和殘骸,顯示出彈頭在人體走過的路徑。這對犯罪現場重建來說可能很有用,因為子彈的路徑可能指出槍擊當下受害者和攻擊者站立的相對位置。

外部檢驗:尋找屍體表面的蛛絲馬跡

如有可能,屍體的外部檢驗在犯罪現場就該展開。法醫要在屍體移動前走訪現場,但實際上並不一定可行。這麼做的好處是他能對屍體和犯罪現場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他能親眼看到屍體的位置,以及屍體位置和其餘犯罪現場證據的關係,後者如加害者的出入口、凶器或血跡噴濺。照片是有幫助,但親臨現場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值得注意的重點是,此一犯罪現場的檢驗並不包括法醫碰觸或移動屍體,除非絕對必要,以免任何與屍體相關的證據丟失或受到污染。

基於同樣的理由,從現場移動屍體時必須十分謹慎。以外傷造成的死亡而言,在移動屍體之前,受害者的雙手要用紙袋包覆,以保全受害者手上或指甲裡的任何微物跡證。屍體通常會用乾淨的塑膠布包裹,接著裝進乾淨的屍袋。層層的包覆可將屍體掉落的任何微物跡證收集起來,同時避免留下外來物質混淆或污染後續取得的任何證據。一旦到了實驗室,屍體就從運送用的包裝中移出來,放在解剖台上。塑膠布接著就送到鑑識實驗室,進行微物跡證的搜索。

層層的包覆可將屍體掉落的任何微物跡證收集起來,同時避免留下外來物質混淆或污染後續取得的任何證據。一旦到了實驗室,屍體就從運送用的包裝中移出來,放在解剖台上。圖/IMDb

病理學家專注在屍體上。在他最初的檢驗當中,屍體穿著衣物。他要找像是毛髮、纖維、槍擊殘留物、精液、唾液或血跡等微物跡證,任何發現都要拍照存證與收集。他也要尋找衣著與屍體傷口吻合的破損之處。比方說,受害者襯衫上的破洞是否吻合屍體上的槍傷或穿刺傷?如果不然,就有可能是加害者企圖變造現場,而在受害者死後替屍體更衣。檢驗過後要小心移除衣著,避免喪失任何微物跡證,並送至鑑識實驗室處理。

下一步,法醫判定屍僵的狀況與屍斑的存在與位置。一旦知道屍體發現時的姿勢和屍斑的位置,就可能指出屍體在死後是否被移動過。

他要尋找疤痕(外傷或手術)、刺青、胎記,以及任何皮膚的損害或異常,予以拍照並製作示意圖。倘若屍體尚未確認身分,這些資料可能格外有用。

如同對著衣屍體的檢驗,屍體上找到的微物跡證必須加以檢查、拍照與收集。在受創致死的案件中,要剪取受害者的指甲並刮取證據。若受害者反抗過攻擊者,就可能找到來自凶手的毛髮、血液和組織。在性侵案件中,法醫則會梳理陰毛,尋找來自強暴犯的毛髮。此外也要從陰道和肛門採樣以檢驗精液。法醫從受害者的頭髮、眉毛、睫毛及陰毛採樣,與屍體上或屍體周遭找到的外來毛髮進行比對。接下來,所有採集到的微物跡證就送往鑑識實驗室,做進一步的評估。

指紋是在所有微物跡證都取得之後再行採集,尤其是在剪過或刮過指甲之後。這個步驟之所以延至此時,乃因光是把手打開或掰開來採集指紋,就可能導致細微證物的喪失。

新傷舊傷,都是重要的傷

創傷不分新舊都要檢查並拍照。示意圖顯示出傷口在屍體上的位置,並標示出傷口和解剖標誌(anatomical landmark)的相對位置。例如,胸部的穿刺傷要標示出它和頭頂、一隻腳的腳跟、人體中線、傷口同側乳頭的距離。就犯罪現場重建而言,此一細節可能相當重要。傷口的確切位置可能顯示出攻擊者的身高,以及是左撇子或右撇子。這也可能有助於排除某位犯罪嫌疑人。假使犯罪嫌疑人明顯過矮,不可能由上往下刺傷六呎四(約一九五公分)高受害者的脖子呢?

鈍器造成的挫傷(瘀青)要加以測量並拍照。若是廣泛分布在受害者的四肢和軀幹,可能表示死者生前曾有掙扎或受到凌虐。手臂和雙手的瘀青和傷口可能表示受害者試圖抵抗攻擊者。諸如此類的創傷稱作防禦性傷口(defensive wounds)。在徒手或用繩索勒斃的案件中,可能會在喉嚨一帶看到瘀血(見第八章:窒息,「索狀物勒死」一節)。

如果能夠取得殺人凶器,法醫可能會拿來與創傷進行比對,以判定造成創傷的是否即為該件凶器。他或許會借助於 X 光。在鈍器傷(見第七章:身體傷害,「鈍器傷」一節)的命案中,顱骨凹陷性骨折或整排肋骨骨折的型態若與可疑凶器相吻合,即可做為重要證據。

就穿刺傷而言,如有可能,法醫會謹慎判斷有幾道傷口。在某些情緒激動或「殺紅了眼」的凶案中,傷口可能多到無法準確計算。若是如此,法醫就會判斷最少有幾道傷口,繼而測量每道傷口的寬度、厚度和深度。此一檢驗的目的還包括判定刀刃是單面或雙面,以及哪道傷口是致命的一刀。

倘若攻擊者不只一人,這項資料可能相當關鍵,因為它直接影響各個加害者所面臨的指控。實際致命的那一道傷口的加害者,可能要背負更重的罪責。猶豫性傷口(hesitation wounds)則往往伴隨用刀自殺的情況。多為輕微的皮肉傷,是當事人在真正下刀前意圖鼓起勇氣所造成的。

針對穿刺傷法醫會判斷有幾道傷口,有時候因為情緒激動而難以計算,有時候加害者不止一名,有時候是自殺猶豫不決的猶豫性傷口等,這些都是很關鍵的判斷。圖/IMDb

槍傷的穿入傷口要測量並拍照。法醫會評估子彈進入人體的角度,以及發射當下槍枝與人體的距離(見第七章:身體傷害,「槍械與彈藥」一節),因為這些是可用來判別自殺與凶殺的關鍵資料。如前所述,X 光有助追蹤彈頭在體內行經的路徑,並定位出最後停留之處。這項資訊用於解剖時找出彈頭,以及評估其對器官與組織造成的損害程度。

剖開屍體吧,和器官來場深層對話

解剖就是把屍體剖開做內部檢驗。剖開的動作則是以 Y 字型切口(Y incision)(下圖)來完成。這種切口要劃開三條線:兩條從兩邊肩膀向下延伸至胸骨底部,第三條繼續往下,沿著腹部中線到恥骨。接著將肋骨和鎖骨鋸開或剪開,移除胸骨,露出心臟、肺臟和胸部血管。

解剖的剖開的動作則是以 Y 字型切口來完成。這種切口要劃開三條線:兩條從兩邊肩膀向下延伸至胸骨底部,第三條繼續往下,沿著腹部中線到恥骨。接著將肋骨和鎖骨鋸開或剪開,移除胸骨,露出心臟、肺臟和胸部血管。圖/《犯罪手法系列》提供

心臟和肺臟相繼取出,儘管多數時候兩者是整體一起移除。血型、DNA 分析及毒物測試所用的血液,往往是取自心臟、主動脈或周邊的血管。一份血液樣本被裝進含有氟化鈉(sodium fluoride)的試管中。氟化鈉可抑制細菌生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酒精是某些酵母和細菌代謝過程的副產品。如果檢驗延後了幾天,血液酒精濃度就可能提高,造成指數錯誤。氟化鈉則降低了這種可能性。

法醫的注意力接著轉移到腹部。每一件器官都要經過秤重與檢查,並採樣以顯微鏡檢驗。若知道死者最後一餐的內容與時間,胃內容物可能有助於判定死亡時間。胃內容物、眼液、膽囊裡的膽汁、尿液和肝臟組織,皆可能採樣進行毒物測試。

最後,法醫要找頭部創傷或顱骨骨折的證據,接著檢查腦部。為此,他必須打開顱骨。首先,從其中一隻耳朵後面切開頭皮,劃過頭頂到另一隻耳朵後方(下圖)。頭皮接著往前剝離,露出顱骨。用開顱鋸移除部分顱骨,露出腦部。他先在原位檢查腦部狀況,接著取出來徹底檢查,並採集組織樣本。

法醫要找頭部創傷或顱骨骨折的證據,接著檢查腦部。為此,他必須打開顱骨。首先,從其中一隻耳朵後面切開頭皮,劃過頭頂到另一隻耳朵後方。頭皮接著往前剝離,露出顱骨。用開顱鋸移除部分顱骨,露出腦部。他先在原位檢查腦部狀況,接著取出來徹底檢查,並採集組織樣本。圖/《犯罪手法系列》提供

檢查並採樣以備後續的顯微鏡檢驗之後,將器官歸回原位,切口予以縫合。接下來,遺體可能就交返家屬埋葬,除非調查上有必要做更進一步的檢驗。

.組織顯微鏡檢驗:

移除的組織樣本浸泡在福馬林中「固定」,再以石蠟包埋。這些石蠟塊讓標本較易切成很薄的薄片。切片置於載玻片上,用像是蘇木紫-伊紅(hematoxylin and eosin,簡稱 H&E)之類的生物染色劑染色,以顯微鏡檢視。

.毒物檢驗:

任何收集而來的體液和組織皆送至毒物實驗室做藥物與毒物檢測。胃內容物和眼液可能揭露出受害者死前幾小時攝入的藥物。尿液和膽汁可能指出受害者過去幾天所使用的藥物為何。毛髮可能顯示出長期攝取重金屬(砷、汞、鉛)的跡象。血液對於檢測酒精濃度和許多其他藥物尤其有用。尿液可顯示出巴比妥類藥物和其他種類鎮靜劑的存在,乃至於大麻和尼古丁。

解剖完畢,就到了提交報告的時間

最終的報告涵蓋解剖和顯微鏡的發現,連帶附上任何輔助檢驗的結果,例如毒物、血清或 DNA 分析。法醫接著運用報告上的資料,提出他對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的意見。

報告可能立刻建檔,也可能延後至所有輔助檢驗結果都返回。這可能要花幾天或幾週的時間。有時候法醫可能先建一份初步聲明,等到報告都回來之後,再擬定他的最終報告。由於他的發現和意見足以影響警方、檢方、犯罪嫌疑人,以及所有相關人等的家屬,法醫通常在處理初步聲明和最終報告時都會很謹慎。

即使是最終報告也並非「確鑿」的定論,隨時皆可加以更動。如果他發現讓他改觀的證據,他可以修正他的意見和報告。舉例而言,如果一名長期臥病在床的老婦死於療養院,看起來是自然死亡,驗屍官可能判定沒有解剖的必要,並在他的報告中表明死亡方式乃屬自然。但萬一涉及一筆龐大的遺產或保險金,又有人提出該名婦人遭到謀殺的證據呢?驗屍官可以開棺驗屍(如果已經下葬),更仔細地搜索創傷或毒物的跡象。倘若發現了致命的創傷或毒素,他可以修改他的報告,表示死亡方式並非自然,而是遭到殺害。警方就會隨之展開調查。

每位病理學家都自有一套製作最終報告的方法與風格,但某些資料是必不可缺的。典型的制式內容是:

ž.外部檢驗
ž.受創的證據
ž.中樞神經系統(腦部和脊髓)
ž.胸部、腹部和骨盆的內部檢驗
ž.毒物檢驗
ž.其他實驗室檢驗
ž.意見(意見包括他對死亡原因、死亡機轉和死亡方式的評估)


 

 

 

 

本文摘自《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麥田出版

The post 跟屍體打交道的第一步,就是來場科學的解剖──《法醫科學研究室》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看看你的腦袋裡,到底都裝了些什麼?——《科學月刊》

$
0
0

文/林士傑|臺大醫學系畢,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圖/Pixabay

大腦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人與所有動物的一舉一動幾乎都跟大腦和神經系統脫不了關係,無論是任一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動作、思緒(注意力、學習、記憶、判斷)、情緒,乃至於每一個判斷與決定,都和大腦息息相關。就算試著休息放空腦袋,大腦還是控制了呼吸、心跳、睡眠,乃至於所有基本的生理需求(餓、渴、性)。

一旦大腦的運作偏離了常軌,各式各樣的問題隨之而生:像是思覺失調、憂鬱、焦慮、注意力失調與過動、失智、帕金森氏症、癲癇、藥物成癮等。大腦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東西,讓它可以負責這麼多的行為與認知功能?這是系統神經科學(systems neuroscience)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

腦啟動計畫:把大腦當成一部電腦

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投入大量的資源以進行系統神經科學研究,美國的腦啟動計畫(Brain Initiative)是其中最大規模的計畫。由於大腦是由一個個神經元(神經細胞)所組成,而神經元透過電訊號彼此傳遞訊息,腦啟動計畫背後根本的想法便是將大腦當成一部電腦來理解,把大腦看成是一個處理訊息的複雜電路:當外界的資訊接觸到我們的身體,感官系統開始處理這些訊息,各種認知功能加入運作,依照身體內在的狀態與需求,做出適切的反應與決定。在這複雜的大腦電路裡,每一種行為與認知功能,都有其相對應的特殊神經迴路。

在這複雜的大腦電路裡,每一種行為與認知功能,都有其相對應的特殊神經迴路。圖/Wei-Chung Allen Lee, Hayden Huang, Guoping Feng, Joshua R. Sanes, Emery N. Brown, Peter T. So, Elly Nedivi, CC BY 2.5, wikimedia commons

在這個脈絡下,研究大腦的首要工作是得了解電路基本元件的特性跟電路設計圖。腦啟動計畫即是由此展開,確立幾個重要的研究目標:

  1. 辨識不同種類的神經元,這好比釐清電路裡各種基本元件
  2. 建立腦中神經網路的連結圖譜,像是建構大腦裡面複雜的電路圖
  3. 記錄大批神經元在各種行為及認知功能下的活性,等同於透過觀察的方式來理解大腦電路的運作方式
  4. 透過直接改變神經元活性的技術,探討神經元活性與各種行為及認知功能間的因果關係
  5. 建立統合性的腦功能理論以及分析大量資料的工具
  6. 將基礎研究的成果推展至人腦方面的疾病治療與預防

腦啟動計劃所需要的各項技術,尤其是標定各種神經元、記錄以及改變其活性的方法,在過去十年來都有革命性的發展。舉例來說,透過分子遺傳學的技術,現在已經可以在小鼠模型中精準標定各個種類的神經元,並在其中表達量身訂做的新式分子工具,包括光遺傳學(optogenetics)中的各種光控離子通道,或是超敏感螢光探針。

光遺傳學這個新技術讓研究者可以透過光照來活化不同的離子通道以控制(增強或是抑制)神經元的活性,是測試神經元活性與各種行為及認知功能因果關係的重要工具。新式螢光探針,譬如新近研發的 GCamp6,則提供了一個用光學顯微鏡大規模記錄神經元活性的途徑。

另外,利用微電極直接記錄神經元活性的電生理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同時記錄上百個神經元的技術已經普及,記錄上千個甚至上萬個神經元的技術也已問世。這些新技術讓系統神經科學進到前所未有的境地。

行為與認知功能的重要性

有了這些新技術,就足以了解大腦運作的機轉嗎?最近兩篇論文對這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在第一篇裡,喬納斯(Eric Jonas)與科丁(Konrad Kording)把研究大腦的分析工具,拿來研究一個播放電動玩具的電腦晶片。他們想要知道這些分析工具是否足以理解一個簡單的電腦晶片。他們把電腦晶片裡的電晶體,當成是一個個的神經元,透過電腦模擬來觀察個別電晶體的活性,同時也在模擬過程中把個別電晶體移除,來檢視他們對電腦晶片整體運作的因果關係。換句話說,喬納斯與科丁希望透過觀察電晶體裡面數位信號的流動,來了解電腦晶片的運作的原理。

然而實驗結果讓人失望:雖然喬納斯與科丁觀察到有趣的電晶體活性,但是整體來說這些分析工具並無法理解電腦晶片的運作邏輯。如果連一個小晶片都搞不定,系統神經科學家真有可能理解大腦的運作方式嗎?

在另外一篇論文裡,克拉考爾(John Krakauer)跟他的同事們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問題的癥結,在於「見樹不見林」。克拉考爾等人認為要理解播放電動玩具的電腦晶片,不能把研究的層面侷限在電晶體活性(樹)。要跳脫這侷限,需要的是直接觀察玩家打電動,才能從中整理出電玩的抽象遊戲規則(林)。這些高層次的規則可以幫助研究者回頭去理解電晶體活性,從而推導出電腦晶片的運作原理。

同樣的道理,如果要了解大腦主管運動的區域是怎麼控制雙腳行走,必須從研究人走路開始,從中萃取出走路這行為的自由度與必要的控制參數,才能回頭去釐清大腦神經元活性是怎麼控制雙腳行走。換句話說,如果研究者從來沒有研究過人走路的樣子,就算新的技術能夠完全的釐清所有神經元的種類,也建立完整的連結圖譜,並能夠同時記錄所有神經元的活性,這些資訊本身仍不足以了解與想像走路是怎麼一回事。克拉考爾的論證對於系統神經科學的啟示在於:在致力發展新技術以記錄更多更精確的神經元活性的同時,系統神經科學家也必須要用同樣的高規格來研究行為與認知功能。唯有理解行為與認知功能背後的規律跟規則,才有可能了解大腦解決這些問題的機轉。

如果要了解大腦主管運動的區域是怎麼控制雙腳行走,必須從研究人走路開始。圖/By Ballookey Klugeypop @ flickr, CC BY-NC-ND 2.0

跨領域整合需要理工專長

總括來說,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讓系統神經科學正進入一個前有未見的黃金年代。要了解大腦的運作機轉,需要的不僅是生物醫學相關的背景,同時也需要數理、電機、資工、機械的專長,一起加入跨領域的研究行列。系統神經科學,不但需要生物學的專長在實驗動物模型中從事基礎系統神經科學研究,也需要認知科學與心理學來剖析認知功能與行為背後的成因與細節;以及臨床醫師(包括精神科、神經科、神經外科、復健科)的參與,將研究成果應用到病人身上。

系統神經科學同時也需電機專長來研發新的電生理與光學紀錄系統;需要統計學來處理大規模的數據分析;需要電腦與資訊科學將大腦運作的巧妙機轉運用到人工智慧跟類神經網路的設計;以及機械專長來將記錄到的神經訊號透過腦機介面的技術(brain-machine interface)來控制義肢或機械手臂,或是控制新研發的醫療儀器。這些跨領域整合的例子開展了許多新的研究方向,而其中理工專長的研究人員更是對於新技術的發展有莫大的貢獻,這是值得臺灣研究機構、大學系所、教授以及新進學生共同思考的趨勢。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7 年 5 月號〉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 47 歲囉!

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當個科青

The post 看看你的腦袋裡,到底都裝了些什麼?——《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能不能給我你死亡的時間?把驗屍全部做完才說再見──《法醫科學研究室》

$
0
0
  • 【科科愛看書】如果《CSI 犯罪現場》對你來說,是最好下飯的影集,那你絕對要來拜訪一下《法醫科學研究室》。在這間研究室中,會有身處第一線的醫生為你專業解剖八百萬種死法,教你如何從皮屑、纖維、指紋等等蛛絲馬跡,逐漸建立出犯罪現場的真實面貌。無論你是想成為下一位福爾摩斯、還是想用手中鋼筆殺盡天下人(?)都要好好來拜師學藝一下!

到底是何時見閻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死亡時間的判定既是藝術也是科學,需要法醫運用各種技術詳加觀察,做出他的推測。一般而言,屍體死後愈快檢驗,推測上就愈準確。

不幸的是,屍體死後發生的變化捉摸不定,連發生的時段也無法預測。沒有一個因素可準確指出生理死亡的時間,永遠只能做最接近的猜測。但如果充分掌握必要原則,法醫對於生理死亡時間的推測往往具有相當的準確度。

法醫運用各種觀察和檢驗以助做出推測,包括:

.屍冷
.屍僵
.屍斑
.腐壞程度
.胃內容物
.角膜混濁度
.眼球玻璃體鉀濃度
.昆蟲活動
.現場記號

其中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是屍冷、屍僵和屍斑。法國醫學家、犯罪學家亞歷山大.拉卡薩涅(Alexandre Lacassagne, 1843–1924)醫生,曾任法國里昂法醫學會會長,撰寫了大量關於屍冷(屍溫)、屍僵(屍體的僵硬程度)和屍斑(屍體的顏色)的文獻。

屍體溫度升升降降,正確公式是什麼?

死後的正常體溫為 98.6℉(37℃),屍體會逐漸降溫或升溫,直到與周圍介質達到平衡為止。由於屍體溫度可以方便且快速地測量出來(我們馬上就會談到如何測量),多年來專家一直在尋求利用相關數據推估死亡時間的公式。早在 1839 年,英國醫生約翰.戴維(John Davey)就在倫敦研究屍體失溫的速度,到了 1962 年,馬歇爾(T. K. Marshall)和霍爾(F. E. Hoare)方試圖將相關分析標準化,建立了一套名為「標準冷卻曲線」(Standard Cooling Curve)的電腦運算公式。在這段期間,甚至在馬歇爾和霍爾之後,許多人都試圖設計出類似的算法,可惜沒有一個證實比既有的公式更準確。該公式如下:

死亡時數=(98.6-屍體核心溫度〔℉〕)/1.5

此一概略的失溫速度一直持續到屍體達致環境溫度為止,之後便保持穩定。聽起來夠簡單的了。

不過,情況沒有這麼單純。屍體是否以每小時 1.5℉(0.83℃)的速度失溫,受到周圍環境、屍體大小、衣物及其他因素影響。舉例來說,比起在流動的冰冷河水裡,屍體在溫暖房間裡失溫的速度要緩慢許多。而在酷熱的環境中,例如八月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一處密閉的車庫裡,室溫可能達 125℉(51.7℃)以上,屍體則可能升溫。關鍵在於,屍體會降溫或升溫直到與環境一致。

圖/GIPHY

驗屍官的技術人員在現場處理屍體時會測量體溫,以及周圍介質的溫度,像是空氣、水、雪或土壤(倘若屍體被掩埋)。理想上,屍溫測的是直腸肝臟的溫度,後者較能準確反映屍體真正的核心溫度。做法是在右上腹開道小切口,將體溫計插進肝臟組織中。唯有受過訓練的人員在法醫的指示下才能執行此一步驟,過程中必須小心不要改變或破壞屍體上任何既有的傷口。有些人建議從刀傷或槍傷的傷口插入體溫計測量核心溫度,便無須製造新的切口。但由於任何外來物都有可能污染或改變傷口,傷口又是案件的關鍵證據,因此不會採取此種做法。基於實際考量,通常是測量直腸溫度。

溫度高低變數多,要把握黃金時間

屍體死後愈快被發現,用這種方式推估的死亡時間就愈準確。屍體一旦達到環境溫度就沒戲唱了。但即使做法正確,又在死後很快進行,屍溫的判定還是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而失準。

用來計算的假設條件之一是初始體溫。一般認定正常體溫為 98.6℉,然實際情況因人而異。有些人的正常體溫比其他人要高,女性體溫就有比男性高的傾向。而與發燒有關的疾病會讓死時體溫顯著升高,慢性病、脫水或長時間休克則可能降低初始體溫。多數人的體溫在一天當中也會有所變動(基本上是晝夜不同)。這一切都意謂著計算一開始就有某種程度的誤差。

屍體透過三種不同的機轉被動散熱:輻射(以紅外線的型態散熱)、傳導(散熱至任何與屍體接觸的物體上)和對流(散熱至到流動的空氣中)。屍體的狀態與環境條件影響散熱的速率甚鉅。

肥胖的體型、厚重的衣物、溫暖滯塞的空氣、暴露在陽光直射之下或密閉的環境,都會減緩散熱的速度。脂肪和衣物是很好的隔熱物,所以比起未著衣物而暴露在寒冷或流通的空氣、水以及陰影之下的瘦削屍體,穿著毛衣的肥胖屍體散熱慢上許很多。孩童和老年人,乃至於患有慢性病或瘦弱的人,往往散熱得比較快。倘若屍體接觸到冰冷的表面,如大理石或冰涼的水泥地,散失的熱度會比較大。

導致屍體體溫下降較慢的因素:肥胖的體型、厚重的毛皮……(?)

還有一個變數:死亡幾天之後,蠅蛆開始以屍體為食,牠們的活動和內部代謝過程有時會提高屍體溫度。不過,這對鑑識調查人員應該不構成問題,因為昆蟲活動一旦發展至此,屍溫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如你所見,散熱作用充滿誤差。儘管如此,盡早謹慎測量屍體核心溫度並考量屍體周圍的條件,還是能得出一個合理準確的估計值。

假設有兩個人於夏末在德州休士頓市家中遭到殺害,屍體在死後四小時被發現。一具屍體在室溫 110℉(約 43℃)的車庫裡,另一具屍體則留置在空調維持 72℉(約 22℃)的客廳中。屍體以每小時約 1.5℉ 散熱,如果法醫有證據證明死亡發生於四小時前,他應該會預測核心體溫落在 92℉ 至 93℉ 之間。

1.5 ℉(每小時) × 4 小時=6 ℉

98.6 – 6=92.6(℉)

如果他測得的核心溫度不同,他就要修正他的算法。但萬一受害者年紀很大或很年輕、很瘦、未著衣物,或倒在冷氣送風口附近冰涼的磁磚地上呢?在這些情況下,散熱會更迅速。核心溫度可能是 88℉ 至 90℉(31℃ 至 32℃),或許還更低。法醫若是沒把這些降溫因素考慮進去,就可能推算出一個錯誤的死亡時間。比方說,核心溫度是 88℉,而他未能根據屍體周圍的環境條件做出調整,就可能估算出死亡時間大約已經過七小時。

98.6 – 88 = 10.6 / 1.5 = 7.1 小時

六到八小時和三到五小時是很不一樣的估計值。凶手可能在前一段時間中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而且很容易就能證明自己不在場,因為他當時根本還沒抵達犯罪現場。他說不定正和二十個人共進午餐。但才不過四小時之後,他就可能沒有這種不在場證明。

至於在車庫的屍體呢?法醫會預計屍體一樣以每小時 1.5℉ 升溫,所以核心溫度應該是大約 104℉(40℃),或許甚至更高。

殭屍殭屍,屍體到底怎麼僵?

屍僵(rigor mortis)是肌肉細胞死後的化學反應導致的肌肉僵硬與收縮。造成這種結果的化學反應則是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簡稱 ATP)從肌肉流失。三磷酸腺苷是肌肉活動的能量,沒有它,我們的肌肉就無法收縮。三磷酸腺苷的存在與穩定有賴穩定供應的氧氣和養分,隨著死亡時心跳停止便不再供應。三磷酸腺苷指數下滑,肌肉便收縮硬化形成屍僵。後續在腐壞過程中,當肌肉組織本身開始分解,屍體則又不再僵硬,而出現肌肉癱軟(鬆弛)的現象。

肌肉細胞死後的化學反應會導致肌肉僵硬與收縮。圖/IMDb

值得注意的是,全身的屍僵同時開始,但不會同時顯現出僵硬的狀態。屍僵形成的過程有一個可預測的典型模式,那就是首先會在臉部、頸部和手部的小塊肌肉顯露出來,接著再進行到較大塊的肌肉。這種由小到大的漸進過程,純粹是因為較小塊的肌肉含有較少的三磷酸腺苷,流失的速度相對就會較快。再者,小塊肌肉的僵硬狀態也比大塊肌肉更容易顯露出來。

屍僵大約在兩小時內開始,整個過程則需大約十二小時。屆時屍體就會完全僵硬,固定在死亡時的姿勢,這種狀態往往會再延續十二小時。這叫做屍僵的僵硬期(rigid stage)。這個過程接下來就會反轉,從小塊的肌肉開始,漸行至大塊的肌肉,屍體以同樣的模式變得不再僵硬。這個過程又需費時大約十二小時左右,此時肌肉變得癱軟(鬆弛),稱之為屍僵的鬆弛期(flaccid stage)。

12-12-12 是屍僵的一般通則:屍僵在十二小時過後出現,持續約十二小時,在接續的十二小時消退。所以,屍僵只在死後的最初三十六小時內有用。正常的條件下是如此,但依屍體和情況而定又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屍僵成為判定死亡時間最不可靠的方式。

屍僵的秘密:告訴你死者生前在幹嘛

為了解這些差異,我們來看看這個過程背後的生理機轉:

有時屍僵在死後很快就會發生,在任何導致死前消耗三磷酸腺苷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如果在死亡當下肌肉的三磷酸腺苷指數已經非常低,肌肉的收縮和僵化就會更為迅速。

肌肉活動和過高的體溫是消耗三磷酸腺苷最主要的兩種情況。臨死之際,任何重度的肌肉活動都會加速屍僵的形成。比方說,受害者可能正在跑步、與加害者搏鬥、溺水掙扎,或者嚴重癲癇發作。這當中每一項就算不會消耗肌肉所有的三磷酸腺苷,也會把大半都消耗掉,使得屍僵在死後幾分鐘之內就形成。有趣的是,死前曾遭追逐的受害者最先出現屍僵的會是腿部,在這種情況下,該部位的三磷酸腺苷損耗得最厲害。番木鱉鹼(strychnine)是一種導致驚厥和肌肉抽搐的藥物,情況類似重度的肢體活動。番木鱉鹼中毒的受害者幾乎是立即形成屍僵。

由於體溫升高也會導致三磷酸腺苷的消耗量提高,所以任何提高體溫的藥物或發炎感染的狀況皆可導致屍僵迅速形成。敗血症(血液感染)、肺炎或任何發熱(發燒)症狀的患者,乃至於中暑的人,屍僵都會來得非常迅速。

反之亦然。寒冷的條件會減緩三磷酸腺苷損耗的過程,進而延遲屍僵的開始與進展。暴露在寒冷氣候中而死的受害者,或在死後立刻冰凍起來,可能好幾天都不會形成屍僵,或許要到屍體變暖或解凍之後才會。此外,基於不明原因,肥胖的人比瘦削的人形成屍僵的速度慢。事實上,有時肥胖的人完全不會形成屍僵。

即刻被冰凍起來的屍體有可能完全不會變得僵硬。圖/GIPHY

彎曲或伸展屍體會破壞肌肉纖維,從而破壞屍僵的狀態。一旦遭到破壞,屍僵就不會再恢復。

屍體痙攣(cadaveric spasm)是全身瞬間僵直,使屍體固定在死亡當下確切的姿勢。屍體可能以坐著、跪著、伸出手的姿勢凍結起來,事實上任何姿勢都有可能。屍體痙攣是在極度激烈的肢體和情緒狀況下發生。受害者死亡當下可能緊握一把刀,屍體痙攣將導致那隻手死握這件武器不放。

儘管有些爭議,但對屍體痙攣最貼切的解釋,就是瞬間形成的屍僵。這種看法有道理,因為導致屍體痙攣的條件和導致早發性屍僵的條件類似。

死亡之後變斑馬?屍斑背後學問大

屍體上通常都會有一塊塊的暗沉分布各處。這種暗沉是屍斑(英文稱作 livor mortis、lividity 或 post-mortem hypostasis)。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有二:首先是有助判定死亡時間,其次是可以顯示出屍體是否曾遭搬動。後者就算不比前者重要,至少也一樣重要。

屍斑是呈現青紫色調的組織,經驗不足的生手可能會誤認為瘀青。它是血液在血管中淤塞所致。死後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重力導致淤塞的血液沉積在屍體的低位區(〔dependent area〕朝下的部位)。這表示一具仰臥屍(面朝上平躺)會沿著背部及臀部兩側形成屍斑,左側臥屍則會沿著左側肩膀、手臂、髖部和腿部形成屍斑。

死亡姿勢側臥的死者,屍斑便會沉澱在身體朝下的一側肩膀、側腹等地方。圖/IMDb

然而,壓在堅硬表面上的低位區會顯得很蒼白,並在周圍形成屍斑。舉例而言,平躺在地的屍體會沿著整個下側表面顯現屍斑,但實際接觸到堅硬地面的部位除外。頭部、肩胛骨、臀部和小腿的後側接觸點會顯得很蒼白,因為屍體的重量壓在這些支撐點的血管上,使得淤塞的血液無法在此沉積。緊繃的衣物也可能造成一樣的結果,腰帶、褲頭帶或胸罩可能在屍斑分布的區域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

屍斑為什麼是這種混濁泛黑的顏色?飽含氧氣的血液是鮮紅色,被剝奪了氧氣的血液則是紫色。死亡之後,心跳和血液循環停止,人體細胞盡其所能吸取所有的氧氣,將血液當中的氧氣剝奪殆盡。缺氧的血液呈現深紫色,沉積之後便形成紫色的屍斑。

但也不是所有屍斑都青青紫紫的,一氧化碳中毒和氰化物中毒的情況下,屍斑可能呈現櫻桃紅或粉紅色。一氧化碳和血紅素結合,產生碳氧血紅蛋白(carboxyhemoglobin),這種化合物的顏色是鮮紅色。同樣的,氰化物和血紅素結合,產生的氰化血紅蛋白(cyanohemoglobin)也是鮮紅色。此外,氰化物是一種代謝性的毒物,妨礙人體細胞使用氧氣。由於細胞不再吸收氧氣,血液保持富含氧氣的狀態,這也使得血液呈現鮮紅色。所以,飽含碳氧血紅蛋白、氰化血紅蛋白或氧氣的血液是鮮紅色,產生的屍斑也反映出這一點。

另一個產生紅色屍斑的常見狀況,是當受害者臨死前或死後暴露在相當寒冷的環境中。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細胞活動因為寒冷而減緩,包括死後從血液吸取氧氣的活動在內,從而使得血液富含氧氣並呈現紅色,屍斑於是就會呈現紅色或粉紅色。

兇案的關鍵證據?線索就在屍斑

失血過多致死(流血而死)的人可能沒有或很少屍斑,由於殘留的血液不多無法沉積,典型的特色是全身都會很蒼白。相反的,嚴重心臟衰竭、中風或窒息而死的人則可能形成深紫色的屍斑,在這些情況下,生前的血液含氧量通常很低,所以顏色會是深紫色,屍斑就會隨之呈現深紫色。

失血過多而死的屍體,可能會體內的血紅素不足以形成屍斑。圖/IMDb

屍斑通常在死後三十分鐘至兩小時開始浮現,在八至十二小時達到巔峰。一開始,改變屍體姿勢會轉移暗沉的位置。如果屍體仰臥兩小時,接著被翻到左側,沿著背部開始累積的屍斑就會轉移,變成沿著左側累積。但六至八小時,屍斑就漸次固定了。(編註:亦有資料指出為六到十二小時)這代表改變屍體姿勢不會導致暗沉轉移。原因在於經過六到八小時之後,這個區域的血管開始破裂,從血管滲出的血液暈染開來,擴及周圍組織。不同於留在血管系統裡的血液,組織裡的血液會固定在原位。法醫可用轉移和固定的屍斑來推估死亡時間,並判定屍體是否被搬動或改變過姿勢─在沒有外力協助的情況下,死者是不會自己這麼做的。

倘若屍體被發現面朝下,胸部、腹部和腿部前側有固定屍斑,法醫便可推斷死者至少是六至八小時前死亡,可能更久,但不可能更短。如果屍斑還能轉移,死者就可能是在不到四小時前死亡。反之,若屍體被發現面朝下,但卻在背部有固定屍斑,那麼屍體就是在死了至少六小時後被移動過,但不會更早,否則屍斑會轉移至新的低位區。這代表屍體死後先是仰臥至少六小時,久到足以讓屍斑固定,接著才被翻過來趴著,或者移動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地點,以趴姿被棄屍。

此一固定的過程不是一種兩極化的絕對現象,而是漸進式的。意即在四到六小時之間,有些屍斑可能會固定,有些則可能還是會移動。如果法醫發現屍體背部有一些淡淡的固定屍斑,正面則有真正固定的屍斑,那麼他或許會推斷屍體先是躺在地上四小時左右,接著被人搬動,改成面朝下放置,再趴了六小時左右。

同樣的過程也發生在內臟。解剖一具仰臥姿的屍體時,法醫預計會發現血液沿著肺臟、肝臟、脾臟、腦部,以及其他內臟的後緣區(背側)沉積。這可能會構成問題,因為仰臥姿受害者的血液會沿著頭皮及腦部後側淤積,甚至會滲透到硬腦膜下腔(介於腦部和顱骨之間的空間)。乍看之下,這種淤積的情況看起來可能像是後腦受到鈍器重擊,導致頭皮和腦部挫傷(瘀血)。法醫必須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做出區別。

從這裡你就看得出來,審慎檢驗屍斑的模式可為凶案提供關鍵證據,並協助重建圍繞著死亡的案發過程。如果屍斑的模式和屍體的姿勢不符,那就表示有人有理由要移動屍體。那個人不一定是凶手,但凶手最有可能是他。也有些時候,發現至親屍體的家屬可能會想在報警之前清理屍體,或將屍體調整成較為雅觀的姿勢、移動到較為得體之處。

以上的推理過程假設的都是正常的情況。由於屍體的腐敗主要是依周圍的氣溫而定,而屍斑的固定是由於血管破裂,釋放出來的血液滲透到組織當中,所以任何加速或減緩腐敗過程的因素,都會對屍斑的固定起一樣的作用。在濕熱的環境中,屍斑可能在三、四個小時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固定。在較冷的氣候中,則可能要三十六小時之久。


 

 

本文摘自《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麥田出版

The post 能不能給我你死亡的時間?把驗屍全部做完才說再見──《法醫科學研究室》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同一片花瓣的顏色為何有深有淺?揭開花青素分佈之謎

$
0
0

譯者/黃宣霈|清華大學理學院學士班

約翰.英納斯研究中心(John Innes Centre, JIC)的科學家,藉由深入了解一個奇妙又艷麗的植物構造--「花青素液胞包含體(anthocyanic vacuolar inclusions, AVIs)」,來揭開一個存在已久的謎團……

花瓣多彩的三色堇。圖/pixabay

秋天的紅色楓葉、多彩的三色堇花瓣以及餐桌上的紫色藍莓,它們的色彩有個共通點:無論是紫色、藍色或橘紅色,都是由名為「花青素」的色素分子累積形成的。

花青素除了使植物能擁有五顏六色,它形成的樣式及明暗還能引導傳粉者上門拜訪,或吸引動物享用果實、幫助種子散播。此外,花青素還可以保護植物對抗光氧化(photo-oxidative)的破壞性傷害,例如高強度的紫外線。

AVIs:不尋常的花青素分布

在過去,花青素曾有一段時間被認為是以水溶性分子的形式,均勻分佈在植物細胞的液胞(vacuole)內。不過,也有過去的研究注意到:在某些植物的例子中,它們液胞裡的花青素會沉積出顯而易見的深色團簇,科學家給了這種小團簇一個名字,叫做「花青素液胞包含體」(後文使用縮寫 AVIs)。

洋桔梗(Prarie Gentian, lisianthus)的花瓣中心呈現較深的紫色。圖/Pixabay

洋桔梗(lisianthus)花瓣基部深色區域的上表皮(adaxial epidermis),可見到紫色大液胞中紫色更深的AVIs。圖片擷自原研究。

直至今日,關於這種特別的構造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尚未有確切的答案,更遑論是它為何存在。直到 JIC 的凱西.馬汀(Cathie Martin)教授將他們的團隊研究發表在 Current Biology 期刊,為AVIs形成的分子機制提出了新的見解。這項研究除了 JIC 的研究者,也有來自中國、紐西蘭、挪威的研究員參與。

AVIs的多少,關鍵在酸鹼和化學

菸草(Nicotiana tabacum)是一種植物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1,一般而言它不會大量製造花青素。但是藉由基因改造,可以使菸草細胞內表達出一些原本在洋紅色金魚草中的蛋白質,進而讓菸草體內的花青素含量增高。根據研究團隊的觀察,這些花青素是可以在液胞內溶解的。再進行後續 AVIs 的相關實驗。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JIC 的卡亞尼.卡蘭(Kalyani Kallam)博士說道:「透過將能夠大量表現可溶性花青素的基改煙草與有能力修飾花青素的菸草植株兩者雜交,我們就能夠製造出可以形成 AVIs 的菸草後代。在實驗中,我們針對不同的基因和改變環境因子2,推論出形成 AVIs 的化學步驟。此外,我們更進一步推測:AVIs 並不是被膜包覆的構造,而是花青素在經過一些特定的化學修飾3後,在液胞內沉澱的結果,這樣的情形會根據 pH 值有所不同。」

兩圖分別為不同菸草植株經雜交後的子代之根毛細胞;左圖呈現出高含量的水溶性花青素;右圖除了也呈現出高含量的水溶性花青素外,較深色的團塊即為 AVIs。圖片擷取自原文研究。

馬汀教授說道:「在許多植物中,AVIs的形成多半是特定種類的花青素在某些狀況下無可避免的化學現象。但是在另一些植物中,例如洋桔梗(Prarie Gentian, lisianthus),它的花瓣中心的顏色非常深,AVIs 可能透過使花瓣增加色素的密度,藉此吸引授粉者或是幫助種子散佈的動物。」

註釋:

  1. 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指廣泛用於研究的物種,通常具有基因組小、生命週期短、容易繁殖後代等特性。
  2. 在實驗中所使用的不同環境因子,有改變溶液離子濃度、改變 pH 值、改變花青素濃度等等。
  3. 化學修飾(chemical modification)指在一個分子上發生共價鍵的變化,通常是某種基團的加入或移除。發生化學修飾後,可能會改變原本的分子活性。

參考資料

原文研究

The post 同一片花瓣的顏色為何有深有淺?揭開花青素分佈之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Gene思書齋】從腦神經科學看自制力如何抵抗棉花糖的誘惑

$
0
0

或許你聽過棉花糖實驗,但是身為成人或青少年,棉花糖恐怕不算啥誘惑了,不過如果是金錢、榮耀、高富帥/白富美、高熱量食物、電動遊戲……呢?我們目前能抗拒誘惑,是否只是心中真正想得到的東西還未出現,又或者真是自己自制力真的特強?

廣為人知的史丹佛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是 1966 年到 1970 年代早期,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幼兒園進行的一系列關於自制力的心理學經典實驗。心理學家召集六百多名四歲兒童進行了一場簡單的實驗。每位孩子在房間裡獨處十五分鐘,面對桌上一顆棉花糖,如果研究人員回來時棉花糖還在桌上,這位孩子會多得到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然而若他們吃掉了棉花糖,實驗就此結束,他們也拿不到多一塊棉花糖。如果孩子沒吃掉棉花糖,則會得到第二塊。十五分鐘的等待換得報酬率百分之百的投資,對四歲孩子來說是個很不錯的交易。

不少小孩忍不住把棉花糖吃了,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孩撐過了十五分鐘,得到了第二塊棉花糖的獎勵。後續的追蹤研究發現,四歲時能忍著沒吃第一塊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學業表現較佳。他們與老師、同學、父母互動較好,收入也較高而且身體也較健康等等。

簡單來說,棉花糖實驗顯示有自制力抗拒誘惑延遲滿足的人,可能在事業和人生有比較好的成就。然而,如果無法忍著不吃棉花糖,是否就注定了未來一事無成? 有人天生自制力就較強,就像肌肉一樣,有人天生肌肉發達。但自制力能鍛鍊,也像肌肉一樣會痠痛疲憊,;如果自制力可能比智商更重要,那麼我們對下一代的教育,是否更該重視自制力養成?德國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和科普作家阿希姆‧鮑爾(Joachim Bauer)的《棉花糖的誘惑:從腦神經科學看自制力》Selbststeuerung: die Wiederentdeckung des freien Willens)談的就是這個問題。

《棉花糖的誘惑》的寫作風格和英美科普書不同,很有德式冷靜的論證風格。阿希姆.鮑爾第一章就從哲學、神經科學及心理學的角度抨擊主張人沒有自由意志的神經科學研究和主張。

我在此專欄中介紹過這個主張,包括《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意識、抉擇與背後的大腦科學》Who’s in Charge? : Free Will and the Science of the Brain)和《我即我腦:從子宮孕育到阿茲海默症,大腦決定我是誰》Wij Zijn Ons Brein),都有提到神經科學研究推翻了自由意志等等,證據是在我們的意識作出反應前的些微片刻,下意識(或稱潛意識或無意識)就先有了決定。

但是阿希姆.鮑爾認為如此解讀是個嚴重的誤解,他主要論點是我們的精神活動中,有意識的相對之下僅是一小部分,但意識和潛意識並非單向溝通、而是互相滲透的,潛意識並非自由意志的敵人。

阿希姆.鮑爾主張,真正的自由來自自制,這和千古以來哲人大德的主張一樣。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比較不同狀況中各個選項的利弊得失,繼而做出選擇,我們就擁有「自由意志」。他接著論證,人類天生就具有習得自制的能力,前額葉皮質裡的神經網絡是自制力的神經生物基礎,兩歲以前的教養,教導小孩不衝動行事,對妥善自制力的養成格外重要。

如果自由意志也是教育問題,社會經驗會影響大腦發育,那下一代小孩的自制力教育,大人責無旁貸,畢竟如果大人都不可靠,那怎麼奢言要小孩自我節制?阿希姆.鮑爾強調,自制力並不違背人類的真實天性,長久以來都是我們的一大生物功能,使我們在滿足立即需求與達成長期目標之間,取得健康的平衡。的確,人類相較其他靈長類親戚最大的差異之一,就是人類較發達的前額葉皮質,讓人類能夠有理性決策的能力。

如今西方國家邁向成癮社會,讓阿希姆.鮑爾感到擔憂。他探討了德國人的自我節制能力,認為無法抗拒菸酒和飲食習慣的誘惑,造就了一大批不健康的國民。他同時也批評現代媒體的過度使用,讓小孩沉迷網路世界,逃避了真實世界中更多的樂趣。

能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小孩,長大後也比較健康。因此阿希姆.鮑爾主張,優良的醫學不應僅止於提供患者藥物、手術及療程,而應幫助患者增強心理上的自制潛能,啟動病患生理上的自癒能力;對於病人,他認為疾病的挑戰促使我們重新探索人生,若能藉此強化自我力量的覺醒,就能化危機為轉機,激發對抗阿茲海默症及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潛能。

儘管自制力真的很重要,但《棉花糖的誘惑》的作者是德國人,而東亞社會卻有許多狀況和歐洲文化不同。如東亞社會傳統上極為強調的溫良恭儉讓,就是自制力的不同面向。我們的應試教育,除了考智商,不就是強迫小孩學習延後滿足嗎?在整個教育過程,要求小孩對抗遊樂和兩性交往的誘惑,強迫他們把滿足時間延後十幾廿年到出社會後,然後屆時才責備孩子沒有社交和兩性交往的能力。

另外,自制力應用到了極致,塑造的可能不是人,而是「超理性」的怪物,沒有同理心,無法享受生活的樂趣。一切所作所為都不是為了樂趣,全都是一項又一項的利害算計。其實這樣的人,歷史上不少,如阿道夫.希特勒,就是個野心勃勃、自制力超強的人,難道他對人類造成的苦痛會太少嗎?

因此我認為,要作為一個有同理心的人,中庸之道不是用自制力去抗拒排斥所有誘惑,而該適時適度地體驗一下誘惑的樂趣吧?

本文原刊登於閱讀‧最前線【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The post 【Gene思書齋】從腦神經科學看自制力如何抵抗棉花糖的誘惑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放下相機吧,用肉眼記憶才會印象深刻

$
0
0

文/蔡宇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過著晚上體驗睡眠、白天研究睡眠的生活。希望可以把象牙塔裡的東西搬出來曬一曬讓大家瞧瞧

放下手機對你我來說是不是很難?圖/By Wayne Dahlberg @ twitter

上面這張經典的照片中,老奶奶跟著一大群人一同在看明星,所有人都拿起手機或相機在拍照,但只有她靜靜地,用最自然也最好的方式看著。

當拍照成為習慣,你真的能記得更多?

在一些知名的遊行表演、大型秀場中,總是會看到有人拿著手機或相機一直拍照,甚至從頭到尾都在錄影,有些演唱會明文規範表演內容不可拍照或錄影,還引來付費入場的觀眾抗議。這些拍照錄影的舉動,我想無非是希望可以將這麼棒的表演給記錄下來,回去後有機會可以複習,想說這樣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實際想想,拍下來後真的再看的次數有多少呢?會仔細看嗎?恐怕並不會。

有研究就發現,如果你在觀看外還花心力去拍照的話,那反而會讓記憶變得較差哦,而且更不記得細節了啊!這稱之為拍照減值效應(photo-taking-impairment effect)。

花費心思拍照反而會造成「拍照減值效應」。圖/By bartekhdd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博物館記憶大考驗,照相不是好選擇

心理學家琳達.漢克爾(Linda Henkel)認為對於拍照會影響對展覽品的體驗,事後會對所看到的展品印象不深刻。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他在貝拉明藝術博物館(Bellarmine Museum of Art)展開系列實驗。

實驗一開始找了 27 位對博物館不熟悉的大學生,在導覽的時候要求需仔細看展品,等等要考試哦。他們一共看了 30 件展品,內容包含畫作、雕塑、陶器、珠寶…等。有 15 件會要求參與者單純觀賞,另 15 件則需要加上拍照。每一件展品都固定看 30 秒,單純觀賞的話 30 秒都用來看好看滿;若是需要拍照的話,前 20 秒要用看的,接下來的 10 秒才用數位相機拍下來。

隔天每位學生都要回憶博物館的展品,盡量先回憶出看過的展品名稱,回憶完後再對展品名稱做再認,研究者提供 40 項展品的名稱,當中有 10 項是前一天沒看過,但確實存在博物館中,參與者必須判斷哪些是有看過的展品。最後還詢問展品的一些細節,例如在展品中有一個戰士圖,問題就問說:請問戰士手裡拿的是什麼:盾牌、矛、劍還是沒拿東西?

作品拿的是矛還是刀都要看清楚,每個細節都不放過。圖/By Couleur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結果發現:對於那些有拍照的展品,事後回想起來的機率比較低,而且對於展品細節也答對的比較少。換句話說,拍照除了讓人記憶比較不深刻外,對於細節也比較沒印象。哇,那這樣一直拍照自以為可以留下深刻記憶的人不就打錯算盤了嗎?

先看展品再拍照,會比較記得牢?

等等,有人抗議說拍照之所以會記得比較不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看,那些展品只先看了 20 秒而已,跟沒拍照的相比,就少了 10 秒,所以才看得不仔細也記得不清楚。這說來好像也滿有道理的,或許不是因為拍照的關係,而是看的時間太短。

因此研究者做了第二個實驗,找了另一群學生去看展品,共有 27 件,有 9 件是直接看、9 件必須針對展品做整體拍照、9 件則須針對展品做局部拍照(例如拍戰士的手)。每個展品通通可以先看 25 秒,要拍照等 25 秒過後再拍,同樣是隔天請他們進行回憶,除了實驗一的問題外,另外加問了是否記得展品的位置。

結果發現:就算通通一樣先看 25 秒,但單純以肉眼觀看的展品,依然比較記得住,而在展品細節上,肉眼觀察跟局部拍照的表現差不多,都比針對展品整體拍照要來得好。這樣看來好像拍照針對局部就不會有影響囉?錯!針對局部拍照的展品,對於位置的記憶是最差的,而肉眼觀察是最好的。

在相同的觀看時間下,若單用肉眼觀看,會比較記得住展品。圖/By Pexels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所以結論就是:

不管是針對物品、細節或是當下的位置,直接以肉眼觀察都會有最好的回憶,拍照總是會損及部份的記憶。

人腦的記憶並不可靠,常會因為生活中雜事太多而忽略了以往的美好往事,我們在旅行或觀看表演時拍照,是為了日後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來喚起旅行的整體回憶,提供大腦一些線索,才好進一步勾起細節與體驗。所以拍照是好事,但如果太頻繁拍照的話,注意力無法投入在當下,那可就會讓美好的體驗當場減少囉,這樣就算有照片當線索,但回想起來可能就比較差囉。所以啊,別太依賴照相機的記憶了。

活在當下,自己投入體驗中,生命才會真精彩啊!

參考文獻:

  • Henkel, L. A. (2014). Point-and-shoot memories the influence of taking photos on memory for a museum tou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2), 396-402.

本文轉載自哇賽!心理學

The post 放下相機吧,用肉眼記憶才會印象深刻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為什麼地震預測這麼難?——《震識》

$
0
0
  • 文/潘昌志|「你地質系的?」不,但我待過地質所,而且還是海研所的碩士。無論在氣象局、小牛頓…都一樣熱愛地科與科普。現在從事試題研發工作,並持續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的各種知識,想以科普寫作喚醒人們對地球的愛。

之前我們聊到「拉奎拉的悲劇」時,曾提到當地政府因為短時間內小地震過於頻繁,又加上民間預測專家提出了預測,因此特別出面開記者會因應。為什麼多數地震學家對預測地震這件事這麼「敏感」?又為什麼會這麼不信任地震預測的研究?這是件從根本上就很難解的問題……。

過去筆者在地震預測的主題上已撰寫過兩篇文章,在我們離「預測地震」還有多遠?一文中,概述了目前主要地震前兆研究的相關科學進展與難處。而在地震預測,是真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難道不能寧可信其有嗎?一文中,則是在探討「如果地震預測的科學還未成熟,任意就粗糙的研究結果發布預測警告,是件多麼危險的事!」

發布地震預測警報的困境,最理想的狀況是左上(有警報且發震)和右下(沒警報沒地震)。沒警報卻發生嚴重地震(左下)或是發布警報卻沒發生地震(右上),都會造成比未提供預報還多的損失。所以如果沒有成熟且誤報率極低的技術,貿然發布不止是兩難的困境,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圖/By J. Johnson – Own work, CC0, wikimedia commons

但話說回來,為什麼地震預測這麼難?又為什麼很多個人的研究,很難被學者們認同是有科學根據的預測?這並非是研究上的爭議,而是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上若不夠嚴謹,這才是學者們更在意的地方。

無論是「地震的成因是因為板塊錯動?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一文中的歷史脈絡,或是其它科學史故事,都呈現出一種特性:科學知識非但不是一成不變,還會隨著時間流逝不斷「修正」。

我之所以特別用「修正」而非「推翻」的詞彙來詮釋,是因為科學並不是「誰說了算」,而是當更新的證據出現時,除了需要重新檢視我們過去的看法,還得以同樣嚴謹的角度去檢驗新的證據,所以不管是什麼科學上的新發現或看法,都需要蠻常一段時間去蘊釀,如果這些新看法與當代的科學知識相衝突時,就更需要時間讓觀念融合,又或者是新的觀念本身也存在著缺陷。像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在當時難以被接受,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將行星公轉軌道假設為正圓形,顯然於觀測事實不符,即使日心說較地心說更接近真實情況,那也是在他之後的克卜勒、牛頓等人的貢獻了。

回到正題,如果今天某某人聲稱他可以「用某種你沒聽過的觀測手段精準預測地震」,那到底是真還是假?是胡扯嗎?還是跨時代的觀念?

如果用這樣的角度或過去的例子來支持這類理論,那就完全錯誤理解科學方法的中心精神。許多科學史上的「修正」,多數要花上數十年以上的時間重覆驗證,而在漫長且嚴苛的驗證過程中,淘汰掉的未必是舊的論點,也可能是新的想法出現瑕疵而被自然消滅。我們現在看到的科學史脈絡,其實也已經是簡化過的故事,它能說明的只是科學的「可否證性」,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個可以否定原來某個理論的鐵證,那舊的理論就該放棄了!

科學知識永遠不會是唯一真理,因為科學只是用來幫助我們「解釋自然現象」、「理解這世界的運作方式」而已。雖然我們學習科學時,一定會學一堆要「背」的知識,如加減乘除開根號、如牛頓運動定律……等等,但這些知識並非教條,而是代表它在長時間的檢驗及淬鍊之下,已經很難被否證了。而這些知識會變成根基,他就像你在打電動破關一樣,當你得到了裡面已經經歷過事件或是已經破過的關卡存檔資歷時,就不用再重新破關一樣。

 

科學之所以可以日新月異,也是拜這樣實事求是的精神所賜,並不是無法檢討過去的基礎理論,而是如果沒有比基礎理論更好的解釋,那就無法取代。

可是,如果你問我:「我不具地震學背景,又懶得重新了解,那該怎麼分辨是非對錯?」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先說明一件事:當所謂的「某某地震預測理論」告訴你,他們能做出多精準、多好的預測時,真正的科學家不會著眼於他們提出的事證,也就是成功預測的結果,而是這項理論有沒有限制、規範和例外,或是有沒有辦法提出一道合乎基礎的科學定理(以地震而言,起碼就牽涉了物理學)。更重要的是,這個「理論」能不能禁得起重覆驗證、能不能「每個人來做都能得到同樣的結果」、所有的事是否都攤在陽光下供任何人檢驗。

有很多人都在作這樣的檢驗,像是由專業學者審查的學術期刊、世界各地的學術單位、政府防災單位等等。假如是個實用且有成效的理論,世界各地的學者皆沒有道理反對。

所以結論就變得很簡單,科學發展至此,可以說已有很完整的方法和檢驗架構,能解釋較多事實的理論就會留下,而不好的理論也就自然淘汰。我們也不太能為此操心什麼。把握好自己能掌握的事,或許更加實際吧!

至於什麼是「能掌握的事」?對一般大眾而言,包括像是了解住家的耐震情況、怎麼運用緊急地震速報等知識,都是一種掌握災害的方法。至於科學部分,雖然從我們前面的論述,可以體會到要建立地震預測的新理論難度很高、限制重重,但路難行並非不可行,只是會走得慢,因為需要走的更嚴謹。

舉個例來說,下面有張在日本高速公路休息區中拍攝到的照片,日本對於許多斷層都作了地震潛勢的研究,除了估算出地震的潛勢,也會評估發生地震時的最大搖晃的「地震動預估」,這種以科學為立基的模擬,多少可以增加對災害發生時的情境想像,或許也是一種可以用來面對未知災害時,增加準備的方式。

或許我們無法預測地震何時到來,但對於一定會來的地震,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本文原發表於《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或是加入按讚我們的粉絲專頁持續關注。將會得到最科學前緣的地震時事、最淺顯易懂的地震知識、還有最貼近人心的地震故事。

延伸閱讀:

The post 為什麼地震預測這麼難?——《震識》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很痛,但先別急著抹去傷痕:風暴之後的性侵檢查及治療──《法醫科學研究室》

$
0
0
  • 【科科愛看書】如果《CSI 犯罪現場》對你來說,是最好下飯的影集,那你絕對要來拜訪一下《法醫科學研究室》。在這間研究室中,會有身處第一線的醫生為你專業解剖八百萬種死法,教你如何從皮屑、纖維、指紋等等蛛絲馬跡,逐漸建立出犯罪現場的真實面貌。無論你是想成為下一位福爾摩斯、還是想用手中鋼筆殺盡天下人(?)都要好好來拜師學藝一下!

不要就是不要,雙方合意最重要

性侵不太關乎性愛,而較與暴力、控制和羞辱有關。性侵一詞是法律用語,而非醫療診斷。醫生可判定是否可能發生體內性交、有無創傷存在,以及受害者體內或身上有沒有發現精液,但法庭必須裁決此一性交行為是否確實屬於性侵。換言之,法庭必須裁定當事人雙方的「心意」。為使性侵定罪,必須符合三項條件:侵犯性器官、暴力脅迫、未經當事人許可。

不一定要完整,只要稍微侵入性器官就符合性侵的定義。加害者可能是透過暴力、恐嚇威脅或壓制來強迫受害者。性侵多數時候都伴隨凶殺,或許是過程中施暴所致,或許是事後為了防止受害者指認攻擊者。性侵往往是連環殺手殺人行為的一部分,尤其是性虐待型的凶手。在這種案例中,凶手幾乎總是透過性侵來滿足幻想,或滿足羞辱受害者的需求。

加害者可能透過暴力、恐嚇威脅或壓制來強迫受害者。圖/IMDb

受害者情緒複雜,令蒐證更加困難

以存活下來的性侵受害者而言,事發之後盡快接受完整的性侵檢查至關重要。不幸的是,由於發生這種事對於受害者太過羞辱,就算不等上幾個月或幾年,她也往往會等上幾天才報案。有時候,受害者在去主管機關或醫院之前會先淋浴或洗澡。表面上看來,遭遇攻擊的受害者有這種行為似乎很奇怪,但性侵並不像臉上挨一拳,它牽涉到其他罪行所沒有的複雜情緒和社會包袱。受害者往往覺得很可恥,甚至很罪惡,並且想要避免社會污名帶來的自我觀感,這種自我觀感雖然不恰當,卻很真實。清教徒思想的遺毒以及往往讓受害者面臨受審情境的法庭系統,都左右著這些感受。

遭受性侵的受害者往往在心理層面也承受巨大的壓力,在報案與保存證據的部分並不一定能像其它案件一樣徹底。圖/Suelen Pessoa @ Flickr

理想上,應由具有性侵檢查經驗的醫生為受害者做檢查。如有可能,現場應有執法人員陪同以維護證據鏈。要審視的項目則包括事發經過和完整的身體檢查,如有必要則加以拍照,以及蒐證。當然,為受害者治療嚴重或危及性命的傷害比蒐證更為優先。

包括性器官在內,醫生要檢查受害者的全身,找尋瘀青、擦傷或裂傷等受創的證據,逐一仔細記錄並拍照。請注意缺乏受創或暴力的痕跡並不代表性侵事件就不成立。任何咬痕都會拍照存證並採集唾液樣本,唾液樣本就可能產生DNA證據。同樣的道理,任何污漬也會進行採樣,因為有可能是唾液或精液。根據受害者提供的事發經過,負責檢查的醫生從陰道、肛門或口腔取得含有DNA物質的樣本,也會梳理受害者的陰毛,找尋外來的毛髮和纖維。最後再檢查受害者的衣物是否有污漬,如果找到任何污漬就進行採樣,衣物則被包起來送至鑑識實驗室評估。所有採集到的證據都交由執法單位轉送給鑑識實驗室研究。

一旦完成檢查,受害者的創傷就會受到治療,並服用避孕藥及治療任何可能性病的藥物。治療的宗旨是要盡快處理,而不是等著看有無症狀出現。受害者會接受愛滋病篩檢,並在接下來幾個月複檢。通常立刻就有性侵輔導員參與,以協助受害者處理受到強暴的心理創傷。

鑑識實驗室則會在自陰道、口腔或肛門採集的樣本中找尋精子。以倖存的受害者來說,性交後十二小時內仍可看到有活動力的精子,在很罕見的情況下,二十四小時內仍可看到。沒有活動力的精子可能續存兩到三天。精子死去時,一開始尾巴會斷掉,只留下精子頭。這些在性交後七天內可以看到。所以,如果受害者表示上一次的自願性交是在三天前,發現沒有活動力的精子或精子頭就沒什麼幫助,但任何有活動力的精子都不會是那一次性交的結果,而必然和性侵有關。

即使沒發現精子,也不能排除性交的可能。攻擊者可能用了保險套、動過輸精管切除術、未能射精或患有無精症:一種無法製造精子的疾病。

致命攻擊後,讓微物跡證說話

若不幸的被害者過世了:在姦殺案中,許多檢查的項目都相同,只不過通常無從得知事發經過,而且執行檢驗的不是醫生,而是法醫。如同任何凶殺案,法醫最好能到犯罪現場看看屍體,但實際上不一定有辦法這麼做。在犯罪現場,驗屍官的技術人員負責運送屍體及保全證據。受害者的雙手包上紙袋,屍體則裝進乾淨的屍袋內,或者以乾淨的塑膠布包裹運送。這麼做可避免微物跡證遺失,並降低屍體在運送時沾上任何微小物質的可能。

在實驗室,法醫一開始先連同衣物檢查受害者。他會找尋微物跡證及污漬,並試圖比對衣物的破損處和受害者受創之處。之後才會移除衣物,送往鑑識實驗室進一步處理。接著,法醫的焦點就轉移到屍體上。

他要搜尋屍體上的外來毛髮、纖維或其他微物跡證。污漬也要檢查並採樣。保護屍體的包裝移除之後,法醫會仔細檢查雙手,收集剪下來的指甲並刮取指甲上的證據。受害者緊握的手中或指甲底下往往可以發現攻擊者的毛髮、血液或皮膚組織。包括性器官在內,所有的創傷都加以檢查並拍照。接下來就要仔細搜尋侵入的證據,並對陰道、肛門及口腔進行採樣。

圖/IMDb

即使性器官沒有發現明顯創傷,法醫仍可找尋發生性交的跡象。陰道分泌物當中是否有精液存在,會以化學方法及顯微鏡檢驗。此外,也會檢測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大量存在於精液中的一種酵素)和 P30 抗原(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精液特有的一種醣蛋白)。性交後七十二小時內可看到酸性磷酸酶的存在。如果受害者在遭到強暴前兩到三天曾有自願性交,那就會有問題了,因為無法判定增加的酸性磷酸酶含量是自願性交或性侵事件的結果。

如同倖存的受害者,解剖時也會找尋陰道、肛門和口腔中的精子樣本。精子在屍體上比在活人身上存活得更久,因為活人女性的陰道會產生某些摧毀精子的化學物質,而在屍體上的精子只會經由腐化過程被摧毀。腐化的過程需時多日,有時在長達兩週的屍體上仍可發現精子。


 

 

本文摘自《犯罪手法系列-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 解剖八百萬種死法》,麥田出版

The post 很痛,但先別急著抹去傷痕:風暴之後的性侵檢查及治療──《法醫科學研究室》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應用研究」真的比「基礎研究」對經濟有貢獻嗎?——《科學月刊》

$
0
0

文/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一般人對基礎科學研究的印象,大概是高深又難懂,但是學術界有名望、有影響力的人都說很重要,雖然不懂,也要跟著大家說這很重要,以免招來惡評。立法院在審查預算時,臺灣人民縮影的立法委員與立委助理們,大概就是這種心情。以上純屬筆者臆測,如有雷同,筆者也不知道是否純屬巧合。

也許別讓人懂基礎研究在做什麼,保持一份神秘感,維持現狀最好。根據目前社會氛圍,立委大人不敢貿然亂刪科技預算,只好刪除看得懂的東西,譬如康樂預算、福利預算與出差預算,或來個統刪多少百分比,大家做個樣子好交差。過去學術界部分單位甚至訂下制度,學者玩發表論文換點數的遊戲,搜集點數換升遷與加薪。學校可對政府交代,學者也歡喜,但納稅人就該乖乖繳費,讓學術界玩這樣的遊戲嗎?所幸大多數臺灣人早已注意到這個問題。

本期專訪人物,大學教授出身的行政院吳政忠政務委員提出,做事情要有「終極目標為何」的概念。當然,上面根據精神訂了規則,下面卻做不符合「規則精神」但符合「規則」的玩法,遂行真正終極目標:「拿到最多經費」,可能是該進一步討論的。國家法律有其法源精神,如何訂法條,讓人執行起來符合法源精神,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大學教授出身的行政院吳政忠政務委員提出,做事情要有「終極目標為何」的概念。當然,上面根據精神訂了規則,下面卻做不符合「規則精神」但符合「規則」的玩法,遂行真正終極目標:「拿到最多經費」。圖/By Downing Street @ flickr, CC BY-NC-ND 2.0

基礎研究真的對經濟沒有立即影響嗎?這是一個大哉問。估且不論研究本身,學術界基礎研究過程中就已經在培養人才做事情的方法。這些人才可以從失敗的研究過程中吸取經驗,這卻是沒辦法量化而被隱藏的影響。基礎研究失敗風險極高,如同創業的失敗率高達 90% 以上,但失敗不代表沒有學到知識與經驗,過程中參與的人才,只要持續有個目標,最後還是有可能成功,當先驅者開花結果。以上純屬個人看法,回歸問題:「應用研究比基礎研究對經濟有貢獻嗎?」,一般人會認為,這種問題怎麼可能用科學方法研究。但 2017 年 4 月刊登在 Science 期刊的一篇論文,令筆者眼睛為之一亮,值得我們國家決策者注意。

「基礎」或「應用」研究對經濟影響有差嗎?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美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研究團隊,針對生醫領域中政府支持的研究計劃,「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對產生「應用價值」的目標是否不同?結論是:「基礎」或「應用」導向的生醫研究計劃,最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看不出統計上的差別。

換句話說,如果最終目標是「研究計劃產生應用價值」,在申請計畫時區分「基礎」或「應用」導向是沒有意義的。這個結論顛覆一般人思維,理論上「應用」導向的研究,不是更可能成功產生「應用價值」嗎?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轉移、協助成立新創公司、使生活更便利或人類更健康。

研究分析樣本定義

令人驚訝的結論,一定要了解這個科學實驗是怎麼做的,是否實驗方法使結論有偏差?避免落入某些媒體「標題殺人」或「聳動標題」的陷阱。該論文「應用價值」指的是「專利」,至於「專利 (尤其是國內的專利)」算不算有「應用價值」?筆者不予評論。但研究總要先有個定義,才能進行下去。

關於分析的樣本,是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所資金支持的計劃。NIH 在生命科學領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資金贊助機構,每年經手超過 300 億美金,相當於一兆新臺幣左右,約為中華民國政府一年總預算的一半。在美國本土,包含政府與私人公司贊助的生醫研究中,有三分之一是由 NIH 所資助。如果進一步區分所謂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NIH 則是「基礎研究」的最主要贊助者。

論文作者追蹤並分析 NIH 從 1980~2007 年所贊助的 365,380 個計劃,約有 10% 在計劃結束直接產生專利。大部分的決策者(或官員),最重視的也是這個部分:計劃結束是否能有立即成果及經濟價值。部分人士更狹隘看待「經濟價值」,譬如很多專利在進入人體試驗,失敗而未被美國食品藥品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淮上市販售。但該團隊採用較寬鬆的方法來認定計劃所產生的「應用價值」。因此進一步定義:若有專利內容引用 NIH 資助計劃所產生的論文,算是「間接產生專利」。根據這個定義,「間接產生專利」佔 NIH 資助計劃中的 30%。

分析的樣本,是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所資金支持的計劃。NIH 在生命科學領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資金贊助機構,這個研究顯示,「基礎」與「應用」導向的研究計劃,何者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比較重要?在生醫領域是沒有差別的。圖/By NIH,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論文作者也提醒讀者,利用「專利」來定義「應用價值」有限制與缺點。雖然他們已經將大部分專利考慮進去,並與NIH 計劃做聯結研究,但還是有一些專利未考慮到。「間接產生專利」的定義方式也不完美。許多人寫專利在引用論文時,並未考慮:引用的論文是否對該專利發明人真正有啟發性。這會造成「間接產生專利」無法完全反應哪些論文真正有貢獻。還有另一個情況:有原創性的 A 論文,被 B 論文引用,但最後專利只引用 B 論文。這種情況,實際上 A 論文也有貢獻,但沒被專利引用而計算到,會低估產生 A 論文計劃的應用價值。

作者更進一步表示,NIH 所訓練的人才,理當對經濟有貢獻,這個效應也沒辦法被考慮。儘管有這麼多實驗設計的不完美,大數據分析的結論,仍值得大家深思。「基礎」與「應用」導向的研究計劃,何者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比較重要?這個研究顯示,在生醫領域是沒有差別的。筆者認為,這也許反應前瞻研究計劃不可預期的特性。如果真的一開始能預期結果,計劃結果都符合一開始預期,反而有問題。既然不可預期,在寫計劃時預期是「基礎」還是「應用」,是否只是參考?

針對臺灣環境做研究?

這個研究是由美國人在美國權威雜誌 Science 期刊發表,是針對美國本土狀況的研究,也具有啟發性可供其他國家參考。適用於臺灣嗎?若有臺灣學者做這類研究,因為臺灣樣本數太少,其他國家學者可能沒興趣引用。發表出來的論文,也許不會被英美所主導的權威雜誌接受。但是臺灣需不需要這類研究?以國際眼光評價可能不高,但這類研究對臺灣的「貢獻」是否很大?針對臺灣環境所做的研究,理應對臺灣決策者更具說服力。

最後筆者再次強調,這個研究是針對「美國的生醫領域」,也許也可解釋,以「基礎科學」為強項的中央研究院,除了大量資金投資以外,技術轉移為何以生醫領域為大宗。至於其他領域,「基礎」與「應用」為導向的研究計劃對「應用價值」有無顯著差別?可能是各抒己見的辯論。希望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能針對臺灣樣本,提供科學上的研究分析。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7 年 5 月號〉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 47 歲囉!

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當個科青

 

 

 

 

 

 

 

The post 「應用研究」真的比「基礎研究」對經濟有貢獻嗎?——《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想要成為哲學大師?快來看看為你量身打造的入門書單

$
0
0

圖/好青年荼毒室提供

荼毒室自推出度身訂造書單計劃以來,反應十分熱烈,只是第一天就已經有過百個請求,真的應接不暇。但荼毒室定必全力以赴,努力聯絡不同的學者和各路推廣哲學的大旗手,為大家帶來最合適的書單。

在第一批的書單請求中,有不少室友都表示對哲學很有興趣,可惜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希望知道如果想學點哲學,應該從甚麼書藉入手。有見及此,我們特地邀請到在台灣哲普界紅透半邊天的「哲學雞蛋糕」老闆朱家安,來為我們開第一張書單,談談哲學入門可以看點甚麼書。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一眾希望讀點哲學入門書的室友留言和朱老闆的回覆:


大神教教我!該要讀什麼?

「我想看有關哲學的書但不知從何入手」(Liu)

「哲學初學者,想系統了解哲學的學習方法。」(Stancy Wong)

「想睇一d 哲學入門既書,對宗教哲學特別有興趣 」(想讀一些哲學入門書,對宗教哲學特別有興趣)(廖梓健)

「大學想報哲學,希望推介啲書講下哲學嘅分類同入門需知」(大學想修讀哲學,希望推介一些書講解一下哲學的分類和入門需知)(Mari Sze)


哈囉,對哲學感興趣的你好!我是哲學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

如果要問我初學者讀哲學書需要注意什麼,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讀你讀得懂的東西。哲學有價值,是因為可以理解,有些人崇拜自己不能理解的東西,認為讀不懂代表高深。你當然有權選擇自己的閱讀品味,不過我想提醒你,上述品味有一個危險的地方:它可能會讓你比較不容易區分「寫得不清楚所以難以理解的東西」和真正高深的學問。

對於初學者,我建議大家從自己至少可以懂七八成的書開始讀起,一步步掌握哲學,站在已經學到的基礎上,逐漸往外擴張。考慮到這一點,下面這些選書,都是以清晰明確為首要判準,我會大概說明它們在學習歷程的可能角色。有些書我剛好有寫書評,也會附上去。

跨入哲學大門:哲學概論類

「哲學概論」指的是那些介紹了大部分重要哲學領域的書,若你想知道哲學家大致上都在討論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底下有哪些重要陣營,哲學概論式的書就是正確選擇。

《一把鑰匙,走進哲學》 朱立安.巴吉尼-麥田文化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易夫斯.波沙特-商周 #推薦序
《今天學哲學了沒》張智皓-商周 #書評

看看古人怎麼想:哲學史

這些書通常不以問題分類,而是以哲學家或哲學著作分類,如果你對特定哲學家的思想和歷史定位感興趣,可以參考。

《哲學的 40 堂公開課》奈傑爾.沃伯頓-漫遊者 #書評
《哲學經典的 32 堂公開課》奈傑爾.沃伯頓-漫遊者 #書評

此外,我和插畫家 Summerise 合作的〈畫哲學〉專欄也是介紹哲學家的作品,這個專欄的 1~19 集收錄在 illutimes,20 集之後在 01 哲學繼續連載中。

稀奇問題想想看:專題

這些書討論特定的一個或一組哲學問題,能讓你深入了解議題。

《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大衛.愛德蒙茲-漫遊者
電車問題(trolley problem)是哪些人提出來的?經過了哪些轉變?對哲學研究有什麼影響?

《反對完美》邁可.桑德爾-五南
對人類做基因改造會有什麼道德問題?

《世界為何存在?》吉姆.霍爾特-大塊文化
為什麼這世界上存在有東西,而不是什麼都沒有?#書評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強納森.海德特-大塊文化
人是怎麼做道德判斷的?理性和情感各自扮演什麼角色?#書評

《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朱立安.巴吉尼-商周出版
自由意志存在嗎?如果不存在,我們要怎麼辦?

認認真真學哲學:教科書系列

這些書為了內容的完整和明確犧牲了所有其它可以犧牲的東西,但如果你真的對哲學有愛,不在乎書裡有沒有有趣的例子和引言等種種花絮,它們能協助你建立紮實的哲學基礎。這些書通常會直接用哲學子領域名稱當書名,就不一一介紹了。

《哲學入門:想想哲學》彭孟堯-洪葉
《形上學要義》彭孟堯-三民
《知識論》彭孟堯-三民
《心與認知哲學》彭孟堯-三民
《語言哲學》王文方-三民
《科學哲學》陳瑞麟-群學

朱老闆私藏書單

自己的書,當然要推薦。《哲學哲學雞蛋糕》是三十幾篇部落格文章整理而成的散文集,每篇文章討論一個哲學概念或問題,文章與文章之間沒什麼關聯。這本書沒有什麼系統,意思是你不能期待它的內容承先啟後,讓你越讀越深入,它的特點是每篇文章都非常好懂,你可以把它當作「輕鬆地開始思考問題」的觸發器,也可以用來測試朋友對哲學有沒有興趣。《護家盟不萌》是關於社會議題的書,我在書裡整理了支持和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論點,並試圖論證同性婚姻的正當性。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思考訓練,自己當裁判,判斷我提出來的諸多論點能否真擊敗我的對手。

《哲學哲學雞蛋糕》朱家安-紅桌
《護家盟不萌》朱家安-逗點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訣竅。我的形上學老師王文方曾經說,你如果花一小時讀書,應該要再花一小時想想剛剛讀到哪些東西,是否真的有道理。我有時候會照著做,真的很有用。


【度身訂做哲學書單】書海茫茫,眾裡尋書千百度,所謂好書,身在何方?
現在荼毒室誠意推出「度身訂做書單計劃」,歡迎室友寫出你的哲學興趣和讀書疑難,我們會邀請相關的專家,提供一個適合你的書單!


  • 編按: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好青年荼毒室中是一群對於哲學中毒已深的人,希望更多人開始領略、追問這世界的一切事物。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習慣的一切不是這麼理所當然,從這一刻起接受好青年荼毒室的哲學荼毒吧!

本文轉載自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度身訂造書單:哲學入門

The post 想要成為哲學大師?快來看看為你量身打造的入門書單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為何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神奇的心理學》

$
0
0

『欸姐你還記得我三歲去坐旋轉木馬時吐出來的樣子嗎』阿新回憶著自己小時候的窘況
『有嗎?哪有可能!媽媽說那年只有我去而已你明明在住院』姊姊一臉疑惑的回應
『怎麼會……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吐在哪個垃圾桶』阿新不甘示弱地想證明自己當年的存在
『媽媽~』為了證明誰才是對的姊弟兩漲紅著臉大聲呼喊媽媽來證實

虛假記憶 (false memory)

如果從出生開始算,到現在至少都活了十年以上,這大約三千多個日子裡肯定發生過許多事情,好比第一次要上學很緊張、參加畢業旅行興奮到睡不著,或是過年期間跟家人一起到哪個好玩的地方等等,但有時在回想過去某個經驗時,卻發現跟家人講的內容不太一樣,好像那件事情並不是自己所記得的樣子,那種模模糊糊的感覺真讓人好不踏實。

美國心理學家羅芙托斯(Elizabeth Loftus)就是專門在研究那些人們所記得但卻與事實不符的「假記憶」,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自己記得但實際上卻不存在的過去事件。羅芙托斯博士有個非常有名的「在大賣場走失」的記憶實驗:透過語言暗示以及要求人們盡量寫下沒發生過的事件細節,便能輕易地讓人信以為真,以為自己曾經在大賣場走失過。

  • 羅芙托斯的TED TALK

詳細的操弄過程如下:

誰在大賣場走失?

你也覺得你有走失過嗎?圖/By Piyushgiri Revagar @ flick, CC BY-NC-ND 2.0

羅芙托斯博士邀請了 24 位個人來參與實驗,她先跑去向他們的家人們詢問小時候所發生的事情,譬如說常去的大賣場是哪一個、曾經旅遊過的國家等等,為的就是讓當事者更加確信這些事情都是真的。

接著博士給予參與者一本筆記本,裡頭記載著小時候發生的四件事,並要求參與者在接下來的五天之中,盡量回憶出這四件兒時經驗的細節,如果真的不記得就寫下「我不記得」。

這四件中有包含了三件是參與者 4~6 歲期間真實發生過的事,但另外一件卻是未曾發生過的事,是在訴說著 5 歲時於大賣場走失的經驗。在這四項事件後面都會附上一大段空格以及幾句描述提示,像是在大賣場走失經驗中,就會給予「在五歲的時候你在全家最常去的大賣場走失」、「當時你哭得很大聲」、「最後是一位老先生注意到並帶你回爸媽身邊」,讓參與者可以利用這些提示詞來填寫細節。

大家都會覺得對於沒發生過的事情應該會直接說他不記得了,但實際上在 24 位參與者中竟然有 7 位民眾對於第四件根本沒發生過的事(在大買場走失)做出回憶,也就是說他們 7 位產生了假的記憶,甚至在實驗結束後的訪談中告訴他們其實在大賣場走失經驗是假的記憶,是實驗需求特地編造出來的,他們還是不敢相信那是假的,一直覺得那是自己真實發生過的事。

記憶的特性

你一定很驚訝為什麼那 7 個人會回憶出根本不存在的事,這就要從我們對記憶的誤解談起了。一般我們都認為記憶應該是很穩定的,在五歲時所產生的記憶應當要跟我們在二十歲時所回憶的一模一樣,好比是一首歌存放在電腦裡就算你放得再久它都不會因此變成別首歌。但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學家給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人的記憶並不會像電腦檔案一樣穩固,反倒是很容易扭曲,像是受到他人的暗示、過去的經驗或是新的事件所影響,都會對記憶有大小不一的修改,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要簡單談談記憶是如何形成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到本書〈學會記憶的小技巧勝過吃記憶吐司〉章節複習)。

一般我們都認為記憶應該是很穩定的,但心理學家給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人的記憶並不會像電腦檔案一樣穩固,反倒是很容易扭曲。圖/By Linh Nguyen @ flickr, CC BY-NC-ND 2.0

人在接觸新事物後會在腦中產生短期的記憶,好讓我們能夠持續處理眼前的事情,譬如要立刻記下媽媽剛唸給你的電話號碼並且撥出去。短期記憶的作用是幫助於你來完成眼前的事,但只會短暫停留在你的腦海裡,時間一久你一定會忘記。如果你想要記久一點的話,這時候就必須要透過不斷地複習來將它變成長期記憶,這樣就可以記住好長一段時間不會忘記。

那麼虛假記憶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依照上述的實驗流程來看,參與者在一開始就接收到錯誤的短期記憶(認為自己有走失過),又加上連續五天的回憶複習,更使得原本是錯的短期記憶被轉換成錯的長期記憶,變成了一項根本沒發生過的錯誤記憶。

天啊我要怎麼辦?

雖然說虛假記憶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好比你跟家人因為回憶出不同的兒時記憶而有所爭執,但卻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稍微更正這樣的現象:

1. 求助於他人

試著透過周遭親朋好友的回憶重新整理事情的原本樣貌,畢竟人多勢眾無論如何總能夠拼湊出大概的樣子,但這是有風險的那就是也有可能大家都記錯了,畢竟世界上不只有你會產生假記憶對吧!

2. 當下就先紀錄

接下來這個方法就客觀多了,如果怕自己將來會忘記那就在事件當下做紀錄吧,好比透過寫日記或是拍照錄影等等,讓它變成一項實體的記憶而非在腦海裡不斷回憶扭曲的事件,唯一的缺點就是只能記錄下看得到的部分,但若是當下的情緒感受就無法被如實記下。

不過再怎麼樣,請記得我們的記憶並不像照片或是影像,可以把過去的事件完整的記錄下來,多多少少總會有缺失、修改的地方,除非哪一天我們變成機器人或是腦袋中植入了記憶晶片,才有可能解決假記憶的問題。目前為止能做的最好辦法還是:認清這個事實吧~千萬別強求然後放寬心,因為真的不是只有你會發生的,這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狀況啊!

以上內容摘錄自《神奇的心理學》(幼獅文化)

本書結合趣味漫畫和生活小故事,說明隱含在背後的心理學。了解人性心理,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用更有智慧的角度看事情,讓人際關係更和諧,進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The post 為何會記得不曾發生過的事?你的記憶真的可靠嗎?——《神奇的心理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解決對立沒有特效藥:從認知科學找到社會衝突的原因與解法

$
0
0

從心理學哲學思考,找出社會對立原因

為何不同立場的支持者,總深信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探討社會心理學家海特的認知模型,結合自身經驗與論點,試圖找出化解社會衝突的解方。

哲學學門的洪子偉,曾加入特戰部隊,擔任烏干達衛教講習員、盧安達醫院助理。圖/張語辰 攝

從台大哲學系畢業後,洪子偉自願加入空降部隊,經歷兩年的特戰訓練生活。當年研究所落榜後先去當兵,恰好遇上前總統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引發台海的緊張局勢。

當時國防部雖然頻繁透過記者會安撫民心,但沒人知道能否像 1996 年飛彈危機化險為夷。他想,如果要打戰,便要加入最強悍的部隊。後來戰爭沒有爆發,卻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隔年在谷關參與重建,也曾擔任首次政權和平轉移時的戰備任務。

面對地震後滿目瘡痍的屋舍,頓時覺得自己變得很渺小,產生了與台灣命運相羈絆的心情,也有更多關懷社會的體悟。

投入哲學領域的契機:台大哲學系事件平反

洪子偉在高三時遇到了「台大哲學系事件」的平反。當時全國媒體都在報導台大哲學系作為「社會良知」在戒嚴時期遭整肅的經過,他便以台大哲學系作為第一志願。

在就讀期間,洪子偉對「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漸漸產生興趣,但後來發現,許多理論爭議來自後設的語言定義。

例如:什麼是「正義」?對正義的概念有很多詮釋,如效益主義與義務論就分別從行為的結果與過程來決定。但光是什麼才算是「結果」或「過程」?不同哲學家就有完全不同的定義。許多理論上爭論,其實只不過是語言定義上的爭論。

因此,洪子偉在台大哲學系讀碩班時,以古典邏輯和非古典邏輯在語義上的爭論為研究主題,而到了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攻讀心理學哲學碩士、哲學博士時,仍以語言為研究核心,並主修當時在台灣學不到的「認知科學哲學」,以語言與認知作為博士論文的研究題目。

參與國內外非營利組織,關注社會不平等

洪子偉在大學期間,投入不少國內的非營利組織,當時學長在臺灣勞工陣線、學姊也介紹到勵馨基金會打工。在非營利組織中,逐漸認識社會的不平等結構,也促使他在英國讀書時參與國際特赦組織。

「台灣有許多對特定議題感興趣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然而,在英國的國際特赦組織的經驗,發現跟臺灣並不一樣。參加聚會的成員大多年齡層較高,成員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失婚婦女、記者或少數族群」洪子偉回憶。

事前預防總比事後解救好,當時他們常透過寫信的方式,對英國議員針對特定議題進行施壓,後來國際特赦組織的工作重點轉為教育推廣,關注的議題對象包含剛果跟中國的人權問題、英國的家暴婦女與種族問題等等。

解決社會對立,沒有特效藥

從柏拉圖的《理想國》開始,幾千年來人類都在尋找一個烏托邦的典範。後來,人們開始轉而探討「人類的本質」以及「人們是怎麼思考」,探討人類的推理及理性思考實際上是如何運作,了解運作的機制後,才能在機制的現實限制下,思考理想社會的典型。

多元價值是民主社會的寶貴資產,適度的對立與競爭也有助於進步。然而當社會衝突加劇,卻可能危及民主國家的運作效率與互信基礎。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死刑與同婚議題,雙方立論的前提預設就是不同,結論自然南轅北轍。

按照海特的認知模型,這是很難達到共識的,因為當人們面臨道德判斷時,「直覺」會先於「理性」。

有別於海特 (Jonathan Haidt) 的論點,另一位學者格林 (Joshua Greene) 則是提出「雙重程序模型」,格林認為:人們在面臨抉擇時,會在直覺與理性兩種模式中切換。

目前學界對人類如何思考做決策尚無共識,大家研究得越多,越是發現知道的少。要進一步找出化解社會對立的解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有一點值得樂觀的是,哲學問題的研究,從啟蒙時代的歸納、演繹法,到邏輯形式化(數學化)與語言分析,現在甚至能透過磁振造影紀錄大腦對特定議題的反應,在方法論與研究工具上已有很大的進步。

研究海特的認知模型,探討社會對立原因

在洪子偉發表的論文〈化解社會對立?海特的認知模型及其批判〉中,他剖析海特的認知模型,並提出論點補充。過去的經驗,讓洪子偉對研究海特的模型有更深一層理解。

圖/研之有物

洪子偉認為海特雖然矯正了過去啟蒙時代高舉的「理性至上」想法,然而,卻過度強調「直覺」的重要性,有些矯枉過正。奠基於海特的模型,洪子偉提出三點補充,盼拋磚引玉思考如何化解社會衝突:

1. 製造「個人直覺衝突」:當直覺無法產生立即判斷,則可讓理性介入以衡量更好的方案。

相較於海特建議「緩和」直覺判斷的環境,洪子偉認為製造直覺的「衝突」可使大腦啟動推理程序,來尋找其他線索以供判斷。他以哈普林 (Eran Halperin) 研究以巴衝突的容忍實驗為例,當人們突然聽到敵對陣營的人自我批判,說出有違直覺的反省言論時,會逐漸理解到對方不是只有單一價值,而比較願意聆聽對方意見。

2. 擴大我群認同的範圍,有助於凝聚團結。

共同威脅也有助於擴大我群認同的範圍。洪子偉舉例,1920 年前台灣島上的泉州人、漳州人有各自的認同,但在面臨日本同化政策的壓力下,逐漸發展出「台灣人」的概念與認同。當前台灣面臨中國越來越多文攻武嚇的威脅,對形塑共同體是很重要的契機。

洪子偉再以徵兵制為例,大部分的人只從軍事角度探討徵兵制,但事實上它對社會穩定與形塑共同體也有幫助。這與海特的「社群直覺模型」中所提到的「共感經驗」,或抑制團體中自私行為的「蜂巢開關」不謀而合。

海特所指稱的共感經驗,是指當不同團體的人們有相同目標或威脅時,會抑制自我意識。而蜂巢開關則是指人們在自私的情況下,仍能發展出有限利他的團體感,只要當團體感的開關(也就是蜂巢開關)被打開後,人們會傾向幫助同團體中的成員。

徵兵制源自法國大革命要求所有公民(成年男性)負有保衛共和的責任。當巴黎 2005 年爆發失業青年的示威時,不少評論把部分原因指向 2001 年取消的徵兵制,切斷了少數族群、新移民與國家的聯繫。來自不同社會階層與文化背景的人民,少了團體交流、發展共感的機會。當國家政策與個人利益相衝突時,只能以砸車焚屋等暴力來反抗。

有鑑於北歐國家如挪威和瑞典的男女皆需從軍,洪子偉認為自由不是免費的 (freedom is not free) 。而全面徵兵若「實施得宜」,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的經驗,對於不同社會階級之間的相互理解,或甚至是階級流動都有幫助。

3. 鍛鍊理性推理的能力,並培養同理心。

洪子偉認為,海特忽略了「時間」這個變項在決策與道德判斷上的角色。不少實驗指出,若將判斷的時間延後,大腦比較會做出效益主義式的全盤考量。所以當與人發生重大價值衝突時,先冷靜別急著做判斷。

此外,培養理性推理的能力也有助於排除較情緒性的判斷。這並不限於學校教育,例如哲學星期五、哲思台灣、沃草烙哲學或哲學新媒體等新興哲普團體,提供了批判思考與對話的機會。

最後,即便對立雙方都願意用相同理性方法推理與討論,但由於用來推論所預設的前提就是不同,不見得會有相同結論。這些基本預設常涉及核心價值,只能透過同理心來理解。


延伸閱讀

 

  • 採訪編輯|王怡蓁     美術編輯|張語辰

CC 4.0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The post 解決對立沒有特效藥:從認知科學找到社會衝突的原因與解法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