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在南台灣那如同盛夏般的陽光中,我來到了「科學可以這麼教」的座談會場。台上孫維新教授關於有趣的物理教學的演講讓我聽得入神,幾乎忘記自己等一下要上台講什麼;然而聽到他說起「教物理的老師跟教數學與化學的老師比賽,看誰能讓自己早日脫離『學生們最討厭的課程』的冠軍……」,也不由得感慨萬千。
對於所有數理化等自然科學的教師而言,這無疑的是個很尷尬的現實。而且這並非我國獨有之狀況,日前BBC報導英國面臨工程人才短缺問題,竟是肇因於學生自中學時代就不願學習自然科學。昔日工業革命發祥國竟淪落至斯,原因無它,「因為自然科學科目念起來有夠無聊!」就是這個理由。
坊間近來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各種科目的「漫畫版」,甚至是以「萌角色」主打的教育書籍,都是希望能讓教育和學習變得有趣一點,「假如課本像漫畫書」的口號彷彿實現了。
然而,就算課本像漫畫書,無聊的漫畫書還是會令讀者想闔上它,「讓學習科學變得有趣」絕非易事。
年長一輩的人總認為「讀書學習本來就是件有趣的事情啊?何需『讓它變得更有趣』?」
是的,用功讀書努力學習是很有趣的。不過,那是指對於努力學習到某一階段之後,也就是「讀出了興致」之後才能嚐到的甜頭。但對於剛接觸學習、才正在起步的莘莘學子而言,恐怕還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之前,就先嚐遍了艱澀困難的痛苦。
以化學來比喻,就像是要先付出足夠的「活化能」,跨越這道能量障壁之後,反應才得以進行吧。師長「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讓學習變得更容易」和坊間的另類教育書籍,就像是催化劑在降低這道能量障壁,讓學生能輕鬆一點的跨越這道門檻,嚐到讀書學習的樂趣。
然而,真正能讓人跨越障壁的,還是其自身在學習上所付出的「努力」。反過來說,有什麼樣的「誘因」足以誘使學生願意付出努力來學習科學?
最常見的誘因就是「考試」,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學習。
但這實在說不上是很好的誘因,常常「考過了之後還給老師」。更何況,對於許多將來的工作專業不需用到的學科,學生更是「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除此以外毫無意義」。
在此,要提出一個比「考試」更好的誘因。為了「快樂」。之所以要努力學習科學,為的就是用科學來玩!而且要玩得精彩!玩得有趣!
學習科學的過程,或許必須很努力、很辛苦,但是,為了享受用科學來玩的樂趣,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麼!
日本有一位柳田理科雄先生,他原本是一位補習班教師,十多年前寫了一本《空想科學讀本》,用自然科學的角度去探討動漫畫中諸多虛構的設定和故事場面,不料因此一炮而紅成為暢銷作家,【空想科學】也出了一系列叢書。
「動漫畫中的設定或情節既然是虛構,又何必拿現實的科學定律去檢視這些不存在的事?有什麼意義呢?」
為何要花時間力氣去寫這本書?有一說是他為了補貼其補習班的虧損而寫書賺錢,問題是他剛開始動筆寫書時豈能預知書會大賣?
旁觀而言,他寫書的目的很簡單。為了自娛娛人。如此而已。
柳田是位教師,動漫畫等等是他自幼以來的興趣。當他用科學原理去檢視那些動漫畫中的場景時,他是在用教了十餘年的科學知識,來拆解、分析最他感興趣的事物。換句話說,他是在「玩」科學!而且玩得認真而快樂!
學習自然科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題目,也不一定是為了成為科學家,更不見得是為了將來要靠它賺錢吃飯。因為,用科學的精神和態度,來觀察、看待世上的一切事物,本身就是非常有趣愉快的事!
有多有趣?【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叢書已經告訴我們了。作者柳田兄正是以身作則,自己用科學來看待動漫畫,玩科學玩得很快樂,還用這種方式來告訴讀者:
「我玩科學玩得很快樂!努力學習科學的話,你可以玩得比我還樂!」
*後記:【空想科學讀本】自2003年起引入中譯本,敝人忝為譯者,接下此一工作至今剛好十年。雖無法與致力於科學教育的先進們之努力相提並論,只希望能給眾多埋首於學習考試的學子們帶來一絲歡樂,也願大家為自己的學習,找到一個快樂的理由!
節錄自PanSci 2013七月選書《空想科學 6.5》,由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