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可愛女兒願意付出一切,替她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是正常父親的行為。
看完馬克·祖克柏「A letter to our daughter」,不禁讓我想起從前讀過的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然而兩篇文章在哲學上有很大的差異。
麥克阿瑟將軍希望他的兒子接受困難的磨練,在風暴中挺立,「學會對失敗的人加以同情」。而馬克·祖克柏希望他的女兒能發揮完全的潛能,因此決定捐出他持有臉書股票的99% (市值450億美金),創立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把那些影響孩子發揮潛能的因素消除,像是健康問題與疾病、無法因材施教的制式教育、不穩定的家庭與環境、不公平與充滿歧視的社會…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非常需要像祖克柏這樣成功的年輕企業家,以及每一個人都來參與改變的課題。在定義出這些問題上,我完全認同並佩服祖克柏的見識。但他的哲學我並不太認同,特別是「完全的潛能」這件事。
例如他寫道:
If you have an unhealthy childhood, it’s difficult to reach your full potential.
如果你有個不健康的童年,就很難發揮完全潛能。
If you have to wonder whether you’ll have food or rent, or worry about abuse or crime, then it’s difficult to reach your full potential.
如果你得擔心溫飽或居所,擔憂被虐待或遇到犯罪,就很難發揮完全潛能。
If you fear you’ll go to prison rather than college because of the color of your skin, or that your family will be deported because of your legal status, or that you may be a victim of violence because of your religion, sexual orientation or gender identity, then it’s difficult to reach your full potential.
如果你擔心自己因為膚色而會進監獄而不是上大學,或你的家庭可能會因為法律而被迫離開,或是你會因為宗教、性向、性別認同等因素而遭受暴力,那就很難發揮完全潛能。
顯然祖克柏不太認同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我相信祖克柏中文那麼好,應該接觸過一些經典古文),他忽略了人之所以能夠做出偉大的事情,許多時候是因為被環境逼迫的。歷史上無數科學家、發明家、偉大人士為各種環境跟個人因素而苦,這些負面條件很可能才是他們成就的原因,去除這些負面條件不代表就可以「完全發揮潛能」,更可能是相反。(請見科學史上的今天)
例如:
出生於奧地利的都卜勒自小體弱多病,因此才不用承襲家族多年以來的石匠工作,得以繼續念書往教學研究發展。1842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探討雙星的星光顏色,主張當波源移動時,靜止的觀測者所接收到波的頻率會隨波源的運動方向而改變;朝觀測者而來時頻率會變高,遠離觀測者而去時頻率會變低。因此雙星各自在朝向或遠離地球的方向運行時,所發出的星光顏色會不一樣。
或是:
野口英世出生於貧農家庭,一歲多時左手被火燒傷以致手指都黏在一起,但他並未因此自卑,反而積極向學,成績優異。後來小學的師生為他募款集資,才得以動手術,使左手恢復七成功能,野口因而立下懸壺濟世的志向。
或是:
凡得瓦力的發現始自1873年的一篇博士論文;這篇論文的作者,荷蘭物理學家凡得瓦當時已經36歲,大概是在科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科學家之中,最晚取得博士學位的人。
凡得瓦因為家境因素,小學畢業後只能上專門培養小學師資的學校,而自19歲起成為小學教師。六年後,他想繼續進修,卻因為沒在一般中學學過希臘文與拉丁文而無法進入大學,只能前往旁聽。他先靠自學,於28歲取得中學教師資格;幾年後,古典語文的入學規定終於廢除,他才得以進入萊頓大學就讀。
還是:
艾弗雷特應該會非常希望他的多重世界理論是真的,這樣他才可以想像有那麼一個平行宇宙,他與兒女的關係不會如此疏離、他的女兒不會精神分裂自殺身亡、他不會長期酗酒而早逝,可以活著看到學術界在他發表論文的五十週年舉辦研討會,嚴肅看待他的理論,並且看到有愈來愈多的物理學家認同他的主張。
還是:
居禮夫人的母親在生下她沒多久後就感染肺結核。為了避免傳染,刻意與她疏離,她再也不曾像其他女孩得到媽媽的擁抱與親吻,母愛只是想像中的概念。在她11歲那年,母親終於因病過世,而三年以前她才目睹大姊感染傷寒而亡。
求學的道路也不順遂。雖然她自幼聰穎,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但當時華沙被俄國佔領統治,女性不准念大學。而家中拮据的經濟條件也無法送她出國念書,於是她與二姊協議好由她先去工作,賺錢支持二姊前往巴黎念醫學院,待畢業後再回頭資助她讀大學。
其他像是史瓦西、法拉第、愛因斯坦…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之下成長,創造出尋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當然,我也不是說就該讓小孩經歷各種挫折,然後就會發揮潛能(又不是超級賽亞人…)。
其實祖克柏的舉動並不令人訝異,他早就承諾參與梅琳達與比爾蓋茲夫婦的倡議 The Giving Pledge,要捐出大部分財產。就在巴黎氣候變遷會議COP21啟動當天,也宣佈他創辦的突破獎要與蓋茲基金會一起投資可永續的能源事業。而在不久前的「臉書鄉民聚會」上,他就清楚地說過他希望他的女兒在16歲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個可以隨時學習到任何東西、愛的人就在身邊、沒有疾病、沒有無謂的折磨、戰爭,更平等的烏托邦。但他相信他女兒那代將會實現。」
當然,作為一個父親,我對祖克柏的慈善行動非常佩服,因為他試圖改變也有能力改變的是包括他的女兒 Max 與我的女兒的未來,創造一個沒有疾病、平等、互相連結的社會。但我認為他不該期待他的女兒因此能發揮完全的潛能。他在文中也寫道:
Children who face traumatic experiences early in life often develop less healthy minds and bodies. Studies show physical changes in brain development leading to lower cognitive ability.
祖克柏說的研究的確是事實,例如這篇關於霸凌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報導就提到「學生持續受到痛苦經驗的侵擾、因此必須耗用大量的精力來抑制這些想法。這樣的學生很顯然在面對學校課業時會較難以專注。而最糟的是,這樣的狀況通常難以被觀察到,因為被霸凌者往往默默忍受著。」另外一篇也討論「童年創傷經驗與海馬迴萎縮的關聯」,而這篇則更直接地提到「打孩子的屁股與孩子智商下降有關」。但這些研究都是相關性研究,而且人體健康的研究總是充滿爭論,這樣的決定論忽略了大腦的可塑性,把「完全的潛能」限定在這種情形下才能實現,我認為非常侷限,也不甚正確。而且,另外也有研究認為幼時經歷某種程度的災變,是CEO勇於冒險的因素 (注意:這樣的效應非線性,請點進連結觀看)
講那麼多,只是一個比較無能的父親的有感而發。就如同身邊總是有人問我以後小孩要不要帶到台北來念書,要不要改讀私立雙語幼稚園,要不要趕快開始練習注音,不然上了小一跟其他小孩比起來什麼都不會…我完全同意,我們應該讓環境變得更好:我們該讓社會更平等、讓每個人都能獲得他想要的最好的教育、讓疾病跟災害、戰爭減少,但我真的不認為因此就該投注太多的期望在小孩身上,人的一生變數很多,那種認為「因為我都幫你準備好了,所以你就該做得很好」的想法,我真的比較不能認同啊。
The post 臉書CEO馬克·祖克柏送給女兒的禮物值得掌聲鼓勵,但背後的哲學值得商榷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