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中的科學與偽科學:十個有用小指標幫你辨識偽科學(一)
“Shoeprint dusty" by Zalman992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Commons. 作者 / 黃致豪 (執業律師;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生) 作為一個司法與科學的研究與實務工作者,相當苦惱的事情之一莫過於在辦案過程中,接收到來自當事人、法官、檢察官、警調、鑑定人甚至律師同道的善意誤解:...
View Article司法中的科學與偽科學:十個有用小指標幫你辨識偽科學(二)
作者 / 黃致豪 (執業律師;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生) (續上篇) 圖片來自 Fickr 用戶CPOA,以CC-BY-SA條款使用 所以,沒錯。科學確實有大小眼之分:在偵(調)查程序程序中,即便是與科學基本性質有所違背的技法,只要對案情方向的釐清以及嫌疑犯的排除有所助益,管你靈媒測謊超感應,只要被告同意,用了也無妨。但在審理程序中,則是不允許偽科學證據的介入。...
View Article司法中的科學與偽科學:十個有用小指標幫你辨識偽科學(三)
作者 / 黃致豪 (執業律師;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生) (續上篇) 指標2. 迴避同儕審查。 在科學領域當中,假說、理論或者實驗的結果,接受同領域同儕審查(無論是透過理論檢驗或者實驗再現的方式),是相當重要的特色,也是科學承認與面對假說不完美或錯誤之處的修正方法。 美國聯邦證據法從 Frye 所建立的同儕普遍接受 General Acceptance 法則,乃至於在 Daubert...
View Article司法中的科學與偽科學:十個有用小指標幫你辨識偽科學(四)
作者 / 黃致豪 (執業律師;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生) (續上篇) 指標4. 欠缺防止確認偏誤的機制。 不管哪個領域的科學(或者非科學),都很競爭。也難免大家在發表理論或者做實驗的時候,一心會找的只有著眼在可以支持自己論點的證據上,而會有意無意地忽略或否定可能對自己論述不利的證據。 這就是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造成的視野狹隘問題–我們只想相信我們想相信的,容不下客觀的證據。...
View Article司法中的科學與偽科學:十個有用小指標幫你辨識偽科學(六)
作者 / 黃致豪 (執業律師;台大心理研究所博士生) (續上篇) 指標8. 「是你要證明我錯,不是我要證明我對」:舉證責任倒置 許多偽科學領域的共通特色是:先講先贏。我先丟一個理論或作法出來,在沒有人證明我有錯之前,我就是可以被接受的科學原則。 但科學不是這樣跑的(Science does not run like that.)。...
View Article迎接「光世代」,Li-Fi 讓你有光就能上網
此時此刻閱讀這篇網路文章的你,可能正在使用咖啡店的無線網路,或是偷用隔壁鄰居忘記設密碼的熱點,相信過去也經常為了龜速的網速,或者競爭有限的頻寬而感到十足不耐。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需要網際網路,網路塞車的現象將越趨明顯。為解決此一問題,愛丁堡大學哈洛德海斯(Harald Haas)教授想到,為什麼不用光線來傳輸資料呢? 光線如何變成高速網路線? 你大概沒想過 LED...
View Article臉書CEO馬克·祖克柏送給女兒的禮物值得掌聲鼓勵,但背後的哲學值得商榷
截圖取自 Mark Zuckerberg 臉書帳號 為了可愛女兒願意付出一切,替她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是正常父親的行為。 看完馬克·祖克柏「A letter to our daughter」,不禁讓我想起從前讀過的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然而兩篇文章在哲學上有很大的差異。...
View Article2015年,科青們為誰在泛科學流連?–【OKAPI ╳ PanSci:讀者告訴我們的事】
生活離不開科學,但說到科學,憶起的還是那條黑板上想破頭也解不開的方程式。科學與科技的發展無疑是帶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不論是生活常識、科技應用,乃至於對公共議題的思辨,都存在著對科學知識的大量需求;但在台灣,學界或是科研機構所積攢的能量,在我們的生活和網路世界中卻近乎真空。科學,到哪裡去了?...
View Article【教育專輯】趕課沒空上實驗怎麼辦?生物課可以這樣教……
學生觀察動物頭骨。source:阿簡生物筆記 文/簡志祥 國中生物老師常常抱怨時間太少,課都上不完,經常都在趕課,以至於擠不出時間帶學生作實驗。其實課綱和課本的編排都是三節課的內容,可是老師們習慣補充再補充,覺得那些東西都好重要,一定要老師親口講過,學生才能學會。此外,還要搭配課前小考和測驗卷,因為老師相信一考再考了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
View Article科學史上的每一天
科學是人類史上最有意義的活動,是人類理性文明的極致。科學關注所有物質世界的各種問題,從小到基礎粒子、大到宇宙,有生命的、沒生命的,可用文字描述的、必須用數學描述的都有。...
View Article【教育專題】談「科學」和「教科學」
作者:季老師/生物老師 我是一個生物老師,一直被冠名在「自然科學教師」下,讓我常思考一個問題,科學是什麼? 什麼是「科學」?要怎麼「教科學」?...
View Article【教育專輯】 博士班是什麼?可以吃嗎?
作者 / GJ(學在台灣,舉高雙手大喊「我要畢業!」的博士候選人) 博士班是什麼?可以吃嗎? 「你們博士班讀那麼久到底在學什麼?」 這是我在台灣就讀博士班常常被親朋好友問的問題,而這問題也每次都會讓我反覆思考良久。在台灣,從國小到大學一直接受著不同程度的科學教育,而博士班生涯中所學到的又跟以前所學有何不同?對於此問題,我認為 Dr. Matt Might的圖解有最好的說明:...
View Article現代福爾摩斯:鑑識科學解密──《知識大圖解》
封鎖線後的鑑識工作實錄 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自2000年開播以來紅遍全球,讓人們對於鑑識工作產生無限遐想;但許多人並不知道,犯罪調查領域其實早從西元七世紀就已經存在。 史書記載,曾有市場攤商利用指紋證明一名男子就是欠債不還的人,從那時開始,犯罪學就開展出一個全新領域。...
View Article遠征火星的心理試煉——《BBC知識》
作者/克里斯‧ 豪爾(Chris Hall) 譯者/畢馨云 馬克在火星上度過了糟糕的一日。時速超過150公里的沙塵暴狂襲任務小組的基地和火星車幾小時後,NASA下令中止任務,要他們返回地球。過程中,通訊天線陣列斷裂,一支天線刺中馬克的腹側,扯掉了他的生物監測器。他摔飛出去而昏迷,等到他喘著氣恢復意識,幾分鐘內就意識到無法想像的震驚事實。...
View Article泛科學動畫《相對論百年》有 bug!我們可以從這 bug 中學到什麼?
是的!各位觀眾朋友,今天我要講的是一個兩萬多人都沒有看出bug的動畫片的故事。故事的一開始,就是在一個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的週四,看到了泛科學的動畫片《相對論百年》。 沉沒太久,傷害也太重,是該浮出水面的時候了。問題在那裡呢?就在...
View Article【極光片語】地球角落的物聯網
只要觀察現在全世界最值錢的企業——Apple、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等,就可以發現這企業有個重要的共通點,就是網路。無論提供的服務是O2O、M2M、行動電商還是雲端,所仰賴的基礎建設都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View Article駕馭保時捷919 Hybrid ──《知識大圖解》
拆解919 Hybrid,細看保時捷用來贏得2015年利曼耐力賽的祕密武器 從1923年開賽至今,「利曼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Le Mans)已成為全球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年度賽車挑戰賽。...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