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宇哲|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過著晚上體驗睡眠、白天研究睡眠的生活。希望可以把象牙塔裡的東西搬出來曬一曬讓大家瞧瞧。
上面這張經典的照片中,老奶奶跟著一大群人一同在看明星,所有人都拿起手機或相機在拍照,但只有她靜靜地,用最自然也最好的方式看著。
當拍照成為習慣,你真的能記得更多?
在一些知名的遊行表演、大型秀場中,總是會看到有人拿著手機或相機一直拍照,甚至從頭到尾都在錄影,有些演唱會明文規範表演內容不可拍照或錄影,還引來付費入場的觀眾抗議。這些拍照錄影的舉動,我想無非是希望可以將這麼棒的表演給記錄下來,回去後有機會可以複習,想說這樣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實際想想,拍下來後真的再看的次數有多少呢?會仔細看嗎?恐怕並不會。
有研究就發現,如果你在觀看外還花心力去拍照的話,那反而會讓記憶變得較差哦,而且更不記得細節了啊!這稱之為拍照減值效應(photo-taking-impairment effect)。
博物館記憶大考驗,照相不是好選擇
心理學家琳達.漢克爾(Linda Henkel)認為對於拍照會影響對展覽品的體驗,事後會對所看到的展品印象不深刻。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他在貝拉明藝術博物館(Bellarmine Museum of Art)展開系列實驗。
實驗一開始找了 27 位對博物館不熟悉的大學生,在導覽的時候要求需仔細看展品,等等要考試哦。他們一共看了 30 件展品,內容包含畫作、雕塑、陶器、珠寶…等。有 15 件會要求參與者單純觀賞,另 15 件則需要加上拍照。每一件展品都固定看 30 秒,單純觀賞的話 30 秒都用來看好看滿;若是需要拍照的話,前 20 秒要用看的,接下來的 10 秒才用數位相機拍下來。
隔天每位學生都要回憶博物館的展品,盡量先回憶出看過的展品名稱,回憶完後再對展品名稱做再認,研究者提供 40 項展品的名稱,當中有 10 項是前一天沒看過,但確實存在博物館中,參與者必須判斷哪些是有看過的展品。最後還詢問展品的一些細節,例如在展品中有一個戰士圖,問題就問說:請問戰士手裡拿的是什麼:盾牌、矛、劍還是沒拿東西?
結果發現:對於那些有拍照的展品,事後回想起來的機率比較低,而且對於展品細節也答對的比較少。換句話說,拍照除了讓人記憶比較不深刻外,對於細節也比較沒印象。哇,那這樣一直拍照自以為可以留下深刻記憶的人不就打錯算盤了嗎?
先看展品再拍照,會比較記得牢?
等等,有人抗議說拍照之所以會記得比較不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看,那些展品只先看了 20 秒而已,跟沒拍照的相比,就少了 10 秒,所以才看得不仔細也記得不清楚。這說來好像也滿有道理的,或許不是因為拍照的關係,而是看的時間太短。
因此研究者做了第二個實驗,找了另一群學生去看展品,共有 27 件,有 9 件是直接看、9 件必須針對展品做整體拍照、9 件則須針對展品做局部拍照(例如拍戰士的手)。每個展品通通可以先看 25 秒,要拍照等 25 秒過後再拍,同樣是隔天請他們進行回憶,除了實驗一的問題外,另外加問了是否記得展品的位置。
結果發現:就算通通一樣先看 25 秒,但單純以肉眼觀看的展品,依然比較記得住,而在展品細節上,肉眼觀察跟局部拍照的表現差不多,都比針對展品整體拍照要來得好。這樣看來好像拍照針對局部就不會有影響囉?錯!針對局部拍照的展品,對於位置的記憶是最差的,而肉眼觀察是最好的。
所以結論就是:
不管是針對物品、細節或是當下的位置,直接以肉眼觀察都會有最好的回憶,拍照總是會損及部份的記憶。
人腦的記憶並不可靠,常會因為生活中雜事太多而忽略了以往的美好往事,我們在旅行或觀看表演時拍照,是為了日後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來喚起旅行的整體回憶,提供大腦一些線索,才好進一步勾起細節與體驗。所以拍照是好事,但如果太頻繁拍照的話,注意力無法投入在當下,那可就會讓美好的體驗當場減少囉,這樣就算有照片當線索,但回想起來可能就比較差囉。所以啊,別太依賴照相機的記憶了。
活在當下,自己投入體驗中,生命才會真精彩啊!
參考文獻:
- Henkel, L. A. (2014). Point-and-shoot memories the influence of taking photos on memory for a museum tou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2), 396-402.
本文轉載自哇賽!心理學
The post 放下相機吧,用肉眼記憶才會印象深刻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