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颱風不只是夏日「期間限定」的特產——《天有可測風雲》

$
0
0

颱風是台灣最常見的天災;雖說是「災」,但其實也帶有祝福的成分:我們依賴颱風帶來雨水。

台灣每年平均有三到四個颱風造訪,若哪一年颱風數量很少,就會出現旱象。如果颱風來得太密集,除了災害外,還會造成嚴重農損,且又沒有時間恢復,菜價就會持續走高。

比如二○一六年短時間來了三個颱風,使得菜價居高不下,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好的情況,就是都來一些強度、頻率跟路徑都「剛剛好」的颱風,讓台灣有夠用的水,又不至於造成太大損害。問題是,我們不是老天爺,根本不可能控制颱風的強度與損害性,我們能做的就是預測並防範。

面對颱風最重要的是預測和防範。圖/By WikiImages @Pixabay

颱風不是夏日特產

在談防災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颱風生成的原理。颱風是一種熱帶氣旋,對很多民眾來說,颱風是「夏日特產」,事實上,一年四季都會有颱風生成。每年六到十月是北半球的颱風好發期,但其他季節也可能有颱風,只不過冬季及春季生成的颱風侵台機率較低,而冬颱雖然罕見,但也不算異常。

相形之下,夏天的颱風動向比較容易預測,秋颱因為外界干擾因素多,東北季風逐漸吹起,同時又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變數比較多,所以才會有句俗諺說「十月秋颱無人知」。

颱風容易在赤道附近的海域生成,其中以西北太平洋生成比率最高,達 36%,主要影響台灣的颱風也都在這個區域生成。於西南太平洋、東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生成的熱帶風暴,在全球熱帶風暴所占的比率中約為 10% 到 16% 左右。

颱風容易在赤道附近的海域生成,其中以西北太平洋生成比率最高。圖/By Comfreak @Pixabay

各區域對颱風的稱呼也不大一樣,西太平洋的熱帶風暴叫做「颱風」(Typhoon),大西洋及東太平洋的稱為「颶風」(Hurricane),印度洋則稱為「氣旋」(Cyclone),雖然名稱不大一樣,指的都是相同的天氣現象。

颱風的生成有幾個必要條件:第一,海水溫度必須在二十六.五度以上(有足夠的能量);第二,颱風生成位置必須高於南北緯五度(有足夠的科氏力1)(編按:但也有過例外,比如說「二○○一年十二月下旬,罕見的赤道颱風「畫眉」忽然在新加坡附近、北緯一度半的地方發生」,謝謝科夥伴的補充);第三,對流層的垂直風切要小(有利颱風垂直結構發展)。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當熱帶洋面上有擾動生成時,就比較容易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

一個颱風造訪大致可分為四部曲:暴風圈觸地、中心登陸、中心離開、暴風圈離開。影響最大的是中心登陸與中心離開這二個階段,這也是氣象專家會一直提醒民眾注意的兩個階段。

當颱風新聞變成一檔秀

在我小的時候,印象中,颱風的訊息比較簡單,主播們播報颱風訊息的風格比較理性嚴謹一點,冷靜分析目前所預測到的颱風訊息,並提醒民眾一定要做好準備,像是低窪地區要注意淹水,要準備手電筒、蠟燭、儲水與準備糧食等。

現在生活方便了,便利商店全年無休,就連颱風來也一樣營業,不再需要預備糧食,公部門整體防災的能力也比以前好,但是,颱風新聞的播報反而比以前浮誇花俏許多。

颱風新聞的收視率一般來說都比較高,很多電視台似乎也把颱風新聞當做一檔秀來處理。我甚至覺得,有些電視台會希望氣象專家們可以把情況講得愈恐怖愈好,要夠駭人才有節目效果。

視聽颱風新聞最重要的還是了解如何審慎以對。 圖/By Alexas_Fotos @Pixabay

而且,每次只要有強一點的颱風來,不管媒體或民眾,都很關心國際怎麼報導台灣的風災,如果 CNN 或其他國際媒體的用字遣辭又「重口味」了一點,像是 super、huge、monster,引用回國內媒體又會再被放大詮釋。那種興奮度,感覺就像是一種「盛事」似的:雖然不是什麼光榮事蹟,但我們這座小島總算有件事能躍上國際舞台了。

我個人倒不是那麼喜歡太過誇張的播報方式。颱風絕對是一個必須審慎以對的天災,但無需用「嚇」老百姓的方式來「表演」。重要的是,告訴民眾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天氣考驗,才是正途。

 

本文摘自《天有可測風雲:彭啟明的資料經濟與科學創業之路》,天下文化出版。

The post 颱風不只是夏日「期間限定」的特產——《天有可測風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