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自己來肛肛好!不用假他人之手的大腸鏡──2018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

$
0
0

「因為這真的太簡單了,所以我們決定多捅三次。」──2018年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獲獎論文 [1,2]

大腸鏡的不適,真的捅過才知道

想在 Facebook 上有張與眾不同的自拍嗎?想了解怎麼插入大腸鏡,才能避免不舒服嗎?那幹嘛不自己試試看呢?

一般來說,大腸鏡通常是臥姿才能操作。然而,部分患者採取臥姿較困難(如過於肥胖);另一方面,儘管經驗豐富,醫師操作大腸鏡時,總是很難體會「到底有多不舒服?」。

於是在2006 年,日本長野縣昭和伊南総合病院的中山佳子 (Yoshiko Nakayama) 和堀內秋良 (Akira Horiuchi) 醫師,真的決定親自上陣;而他們「坐著自己來」照完大腸鏡的感想,則被刊載於知名期刊《腸胃內視鏡》(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常見的大腸鏡檢姿勢。From: Wikimedia

兩位醫師使用 Olympus 生產的內視鏡,直徑約 1.03 公分 [註1],並以下圖的方式進行「坐著自己來」的大腸鏡檢。論文詳細地敘述操作的方法:「大腸鏡的把手可由醫師的左手控制,而插入的管子可由右手把持。」

「來,我們教你怎麼自拍自我檢查」。左圖:參考文獻 2、右圖:BBC News

據內文所述,醫師僅僅花了 4 分鐘 [註2],便很輕易地完成了到盲腸的完整內視鏡檢查。

論文也委婉地寫道:「根據『我們個人的』經驗,自我鏡檢真的非常簡單、容易。但不清楚是因為坐姿?這台內視鏡做得很好?還是操作者的技術不錯的緣故?」。文末甚至建議打造一張「坐姿大腸鏡」的椅子,以比較和傳統鏡檢的優劣。(以後患者自己來會打八折嗎?

誰要先?讓專業的來!

科學家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自體實驗的學者,超、多、的。數百年前的牛頓 (Sir Isaac Newton),就曾為了研究光學,拿粗針插入自己眼球裡「攪動」[4];上個世紀初的沃納·福斯曼 (Werner Forßmann) 醫師,也曾拿著導尿管插入自己的靜脈直達心臟,還照了張史上最著名的自拍之一[5]。

左圖:牛頓手稿、右圖:史上第一根心導管 X 光圖。Fro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Wikipedia

他們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更透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讓後輩科學家們了解那些動物們說不出的苦痛、不適感。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兩位日本醫師第一次嘗試「自己來」了。早在 2003 年,他們也嘗試了「自己來」的胃鏡,不僅委婉地敘述:「進入鼻孔時,醫師感到輕微的疼痛。當一路經過食道時,沒有噁心、窒息或嘔吐感」,還恰巧發現原來自己有十二指腸潰瘍(囧rz) [6]!

而這種「真的,捅過才知道!」的自我犧牲精神,也感染了台灣慈濟醫院的胡志棠醫師 (Chi-Tan Hu, MD)。

胡醫師在 2010 年發表了經鼻胃鏡的自體實驗 [7],內文極具畫面感:「當我感到麻木時,我非常緩慢地將內視鏡滑進左鼻腔……」。此外,他更在文章裡認真地討論插入過程中「哪個步驟令人感到噁心?該如何改進?」以求未來的患者能更舒適地經歷胃鏡檢查。胡醫師的自體實驗的精神,令人感佩。

科學的路上有許多的醫師前仆後繼,用自己的肉身打開了科學的真理之門。感謝這些醫師,你們不只視病猶親,更是感同身受,謝謝!

左圖:中山佳子 (Yoshiko Nakayama) 和堀內秋良 (Akira Horiuchi) 醫師於 2003 年發表的自體實驗,恰好發現自己有十二指腸潰瘍;右圖:慈濟醫院胡醫師自體實驗經鼻胃鏡。From: 參考文獻 6, 7

本文感謝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檢驗科張昱維(Yu-Wei Chang)協助

  • 註 1:與之相比,現流通一元硬幣直徑 2 公分、iPhone X 厚度約 0.8 公分。
  • 註 2:相較於同兩位醫師於 2004 年發表的期刊 [3],標準大腸鏡完成的時間約 7.5 分鐘。

參考文獻

  1. Winners of the Ig® Nobel Prize. 搞笑諾貝爾官方網頁
  2. Yoshiko Nakayama, Akira Horiuchi (2006) Colonoscopy in the sitting posi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self-colonoscopy by using a small-caliber, variable-stiffness colonoscope.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63, 119-120
  3. Horiuchi A, Nakayama Y, Kajiyama M, Fujii H, Tanaka N. (2004) Usefulness of a small-caliber, variable-stiffness colonoscope as a backup in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or incomplete colonoscop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99, 1936-1940
  4. Alla Katsnelson (2013) The needle in Newton’s eye. Nature. 494. 175
  5. Chiang Wei-Lun. “【科學簡史】納粹醫師心中的惡魔–人體試驗的黑暗史(1)" PanSci 泛科學. PanSci 泛科學, 16 January 2016. <pansci.asia/archives/90763>.
  6. Yoshiko Nakayama, Akira Horiuchi (2003) Small-diameter endoscope enabled endoscopist to detect his own duodenal eros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98, 2576. DOI: 10.1111/j.1572-0241.2003.08683.x
  7. Chi-Tan Hu (2010) Nasal anesthesia and body position changes: lessons learned from self-performed, transnasal EGD.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71. 1277-1279. DOI: 10.1016/j.gie.2010.01.062.

The post 自己來肛肛好!不用假他人之手的大腸鏡──2018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1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