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動物實驗有望?以人工智慧預測化學毒性準確度更高
聽到動物實驗,在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是甚麼?穿著白袍的科學家在實驗室裡對白老鼠打針?或是化妝品廠商把化學物質滴進兔子眼睛,來測試商品刺激性? 實驗鼠對人類的貢獻絕對不只有這樣,繼續往下看!圖/tiburi @pixabay...
View Article藏在陶器紋路裡的「海洋奇緣」:拼湊大洋洲史前 Lapita 文化故事
採訪編輯|王怡蓁 美術編輯|張語辰 從陶器紋飾找故事脈絡 談到大洋洲考古,你可能會聯想到迪士尼電影《海洋奇緣》,的確,《海洋奇緣》就是以大洋洲島民與神話為故事腳本,內容也有與大洋洲考古史高度相符的部份。研究大洋洲考古的邱斯嘉,是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曾參與大洋洲數個遺址的考古。她透過分析 Lapita...
View Article吃鹽解辣、被蚊子咬塗肥皂……這些驚奇小常識到底是真是假?LINEの驚奇事件簿(上)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 28 案情 自從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支之後,自從 LINE 成為一種人與人的聯繫方式之後,自從親友長輩們學會 LINE 之後……,LINE 裡面的訊息就經常成為大家生活上的指引。解剖員前幾天在親戚群組中就收到了這一則圖文並茂的「驚奇小常識」,這種驚奇小常識實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除了圖片上方斗大的字體清楚地點出簡訊的主題,這 10...
View Article打嗝喝醋、吃花生米除異味……該如何面對灰色地帶的驚奇訊息?LINEの驚奇事件簿(下)
編按:在上一篇〈吃鹽解辣、被蚊子咬塗肥皂……這些驚奇小常識到底是真是假?LINEの驚奇事件簿(上)〉中,我們談過 LINE 上瘋傳的驚奇小常識中「完全正確」與「完全錯誤」的案例,但很多時候 LINE 上的訊息也不會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部分正確」這種踩在灰色地帶的訊息,似是而非、真假交錯,反而更容易混淆視聽。一起來看看「部分正確」的狀況有哪些! 3.「部分正確-但宣稱得太誇張」...
View Article磁碟格式化檔案就沒了嗎?數位鑑識如何找回失落的檔案?
文/慕容峰│從事數位鑑識工作多年,在分析證物的過程中,彷佛側耳傾聽證物娓娓道來一般,同時審慎客觀地仔細分析察看,即便是旁枝末節也不輕易放過,浸淫其中而樂此不疲。 說起數位鑑識(Digital Forensics),多數人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搞不清楚它是什麼來著。但只要提及熱門的 CSI 犯罪調查影集,大家便能心領神會,甚至還可以憶及相關橋段,引發熱烈討論。 磁碟格式化時會發生什麼事?...
View Article小小的 miRNA 如何調控基因表現?
採訪編輯|林任遠 美術編輯|張語辰 miRNA 研究為何重要——影響癌症的小小螺絲釘 miRNA 可調控許多生物的基因表現,並影響人類癌症的發生機制,是現代醫療的關鍵分子。詹世鵬副教授以 miRNA 為主要研究領域,現職於臺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暨研究所,曾在中研院鄭淑珍院士門下求學,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Science》,迄今持續拓展 miRNA...
View Article全新發現的形狀「scutoid」,竟然就藏在你我身上?
文章正式開始前,讓我們花個 30 秒來回憶一下你這輩子學到過的所有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也別忘了立體的形狀:正四面體、圓錐體、球體…… 你能想到多少形狀呢?圖/By Cris DiNoto @Unsplash...
View Article你說的美是什麼美:心理學如何看待審美觀?由「新身分證」票選談起
文/何崇瑋 為何美感會因人而異? 由內政部舉辦的「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大起爭議,網路票選獲得將近十萬高票的作品沒有獲得評審的青睞,而評審選出的作品卻只獲得寥寥可數的 46 票,這讓許多人對「審美觀」產生質疑:「究竟是評審曲高和寡?還是大眾的美感有待討論?」...
View Article科研資源的分配也有馬太效應嗎?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的是即使兩個研究者的能力相當、對科學的貢獻也相當,但原本就有名的那位會比原本無名的那個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可。 比方說,只能有一個獲獎人的獎項通常會被頒發給原本就有名的那位(實驗室大老闆),而不是原本默默無名的那位(苦情研究生);於是有名的科學家愈來愈有名,相對地也能夠累績更多的名聲與資源。...
View Article藥物設計開外掛!深度學習如何應用在新藥開發?
採訪編輯|柯旂 美術編輯|張語辰 當藥物設計碰上電腦運算──節省成本又降低風險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合聘的林榮信研究員,同時也是台大醫學院藥學系與長庚大學工學院的合聘教授,與團隊以分子動力學、統計物理、結構生物等學問為法,藉由電腦的高速運算能力,模擬藥物分子如何與體內的標靶分子作用。此舉不但能縮減藥物研發的時間及成本,也有助了解藥物在人體中的生化反應,降低藥害風險。...
View Article讓手機「逼一下」就完成感應、支付、開鎖的 NFC 是怎麼運作?又有哪些應用呢?
作者/施登騰 中國科技大學互動娛樂設計系 助理教授 (右手寫古器物藝術鑑賞,左手寫博物館科技新知,是古今複合型大學老師) 既熟悉又陌生的 NFC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指的是短距離無線通訊,這是在 Android 手機上相當普及的無線支付、傳輸、感應、通訊應用。 NFC 技術是在 RFID(即大家熟悉的悠遊卡感應)基礎上研發的,早在 1997...
View Article《科學美國人》雜誌創刊 │ 科學史上的今天:08/28
1909 年 1 月 14 號發行的科學美國人 Automotive Number 封面,封面概念為左下紅字標題「競速(Speed Rivals)」。 圖/Wyoming_Jackrabbit License Source 1845 年的今天,《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創刊。是的,你沒看錯,這本影響深遠的科學雜誌已經 170...
View Article灑下百道層光,一窺微觀世界的生命律動:「晶格層光顯微鏡」如何為細胞拍攝寫真集
採訪編輯|廖英凱 美術編輯|張語辰 為活細胞拍微影像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的陳壁彰助研究員,與團隊利用「空間光調變器」開發了「晶格層光顯微鏡」,具有高解析度、長時間觀測、低光毒性的特性,改革了活體螢光顯微術,使研究者能親眼目睹例如細胞分裂等活體生命現象。 陳壁彰團隊成員,與晶格層光顯微鏡。攝影/廖英凱 那些年,科學家如何「小」看世界 十七世紀起,Robert Hooke 與 Antoni van...
View Article想加入公民科學家的行列嗎?「台灣公民科學社團名錄」佇家啦──《意外的守護者》附錄
作者/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圖/pxhere 由台灣自發的公民科學計畫,以生態相關的主題最為蓬勃。 ● 二○○三年,國立東華大學楊懿如副教授著手推動「台灣兩棲資源調查」,從東台灣各級中小學出發,目前已擴展到全國各地,成為台灣最早的自發性公民科學計畫。 ●...
View Article集合公民參與與科學,才成就的「公民科學」──《意外的守護者》推薦序
作者/林德恩,路殺社(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 圖/pixnio 藉由志工參與協助收集科學資料或協同合作解答科學問題的方式,在人類的歷史存在至少百年以上,並不是什麼新穎的觀念,然而這樣的觀念與方式,或許是受無線網路、社群平台和智慧型手機普及化的影響,直到近二十年來才在全球各地刮起一股強大旋風。 參與之規模少則數千人,多則甚至動輒數萬人的公民科學計畫因應而生,例如: 星系動物園(Galaxy...
View Article史上第一款治療白死病肺結核的藥品「鏈黴素」是如何誕生的?──《藥物獵人》
編按:數千年前人類便會從植物當中尋求藥效,但大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時至今日,藥理學、合成化學、生理學等領域輩出,藥物的開發應當也是蛋糕一塊、小菜一碟吧? 但殘酷的現實是,藥物的開發呈現的卻是與科技發展相反的倒摩爾定律(Eroom’s law);你手中能與身體產生剛~剛好反應的小小藥物,累積了不計其數的金錢、耐心和運氣。《藥物獵人》一窺藥物發現的歷史,來看看獵人們如何衝鋒陷陣吧!...
View Article差點懷才不遇的「乙醚」所掀起的麻醉風暴 ──《藥物獵人》
編按:數千年前人類便會從植物當中尋求藥效,但大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時至今日,藥理學、合成化學、生理學等領域輩出,藥物的開發應當也是蛋糕一塊、小菜一碟吧? 但殘酷的現實是,藥物的開發呈現的卻是與科技發展相反的倒摩爾定律(Eroom’s law);你手中能與身體產生剛~剛好反應的小小藥物,累積了不計其數的金錢、耐心和運氣。《藥物獵人》一窺藥物發現的歷史,來看看獵人們如何衝鋒陷陣吧!...
View Article麻疹流行是怎麼回事?哪些人該打疫苗呢?──〈科學月刊〉
文/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2018 年 3 月,臺灣民眾陷入一陣麻疹恐慌中,人人搶打疫苗,唯恐惹病上身。早些年,麻疹在臺灣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幾乎人人都得過;而在後續的疫苗施打政策下,使目前青少年對麻疹病毒有免疫力。但為何這波疫情會引起這麼大的恐慌,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分析。 回顧麻疹流行期間的新聞,似乎是媒體的資訊散播影響了社會大眾的行為,如以下報導標題: 〈麻疹傳染力強...
View Article能源議題僅僅是科學議題嗎?能源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科學角色──〈能源政策橋接與溝通論壇〉講座紀錄
本文由 NEPII「第二期國家型能源科技計畫」委託,泛科學執行 面對能源、食安及農藥殘留等公共政策議題,有些人認為討論與決策該建立於「科學事實」之上,否則將流於理盲濫情的民粹;也有人認為「科學專業不該成為一種霸權」,畢竟純粹的科學框架難以完整處理公共政策爭議。 8 月 14 日〈能源政策橋接與溝通論壇〉中,廖英凱以「能源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科學角色」為題,邀請大家思考「能源議題是科學議題嗎?」...
View Article紅肉、香腸、培根會致癌?相對風險和絕對風險差在哪?──《廚房裡的偽科學》
編按:這是個各種名嘴、網紅、帥哥主廚都能提出一套健康飲食理論的年代,《廚房裡的偽科學》則是屬於一位憤怒主廚的告白──他甚至在附錄直接列出了「食物世界胡說八道指南」。在眾多健康飲食的派別裡暈頭轉向嗎?來聽聽他怎麼說(踢館/翻桌)吧!...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