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千杯醉不醉,基因告訴你

$
0
0

10-3

派對季節即將到來,酒精不失為炒熱氣氛的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會在聖誕晚會上小酌一番,或和三五好友或家人大肆暢飲。

“但為何有些人隔天早上醒來時會感覺十分難受,有些人卻絲毫不受影響呢?”

 

在宿醉領域逐漸出現了一些開創性且引人入勝的研究,今年出版的研究便著眼於基因對於宿醉的影響,且有了驚人的發現。科學家調查了我們基因對於酒精相關宿醉的影響,這或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為何有些人更傾向於有宿醉情形。

許多研究都顯示了酒醉對我們遺傳生物學上的影響,以及酗酒對我們的危害。基因會和環境因子(如酒精的使用方式或酒精的可用性)相互作用影響我們該喝多少,和我們對於酒精依賴的敏感性。

為了解開基因和環境因子對於行為的影響,其中有兩個研究調查了多對雙胞胎,研究人員觀察並比較了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宿醉經驗。同卵雙胞胎擁有相同的基因,而異卵雙胞胎只有一半的基因相同,在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各種宿醉經驗差異,結果顯示基因的因素大於了環境因素。

A woman with a hangover sits by a toilet

Photograph: Radius Images/Alamy

宿醉是個討厭的遺傳?

首次宿醉研究於1972年開始進行並收集了13511位二次大戰退役軍人的男性雙胞胎,他們被問了有關過去一年中飲酒的問題來決定宿醉情況,如「你多常喝醉?」或「你多常有宿醉情形?」等。研究人員發現遺傳對於酒醉的影響大約佔了50%,對於宿醉則為55%,這些發現推測宿醉的經驗大部分受基因影響,而其餘部分則可能與特有的環境因子(如酒精的獲得方式)有關。

然而,這項結果中有一些因素必須考慮進去。研究參與者在研究過程中被問及有關他們酒醉和宿醉的經驗,但在已經喝醉或宿醉的情況下,要確切記得他們過去一年中當時的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且這份研究只有白種男性參與,所以這項結果可能無法概括女性或其他種族。此外,研究中也沒有求證其他可能影響酒醉和宿醉的因素,如已有的疾病(研究參與者多為中年)、壓力狀況或任何藥物的使用情形(如尼古丁)等。

以目前來說,宿醉研究人員對於宿醉的明確測量並未達成共識。最近的研究確定了宿醉相關的生物性標記,只要尿液樣本就可以被偵測,不過樣本的分析技術花費十分的昂貴且耗時。

10-2

基因,決定宿醉的頻率與程度?

另一份研究中找來了4496位男性與女性雙胞胎,調查基因對於宿醉程度(如頻率、耐受性和敏感性)的影響。結果顯示基因因素對宿醉的頻率影響(過去一年中在飲酒後隔天感覺不適的天數)中,男性佔了45%,而女性則是40%,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

有趣的是,這份研究更進一步顯示遺傳因素對於宿醉耐受性(喝醉的隔天並無宿醉情形)的影響,不分性別皆大約為43%。這推測了我們的基因可能會影響我們「喝酒卻不用面對可怕的宿醉」的能力,這項發現十分重要,它顯示了對於酒醉只有少量反應的人(他們需要更多酒精才會喝醉),可能會有酒精上癮的風險,宿醉的耐受性可能同時也能當作風險提升的重要指標。

但跟先前研究有個相同的疑問,這份研究以自已測量的宿醉程度為基礎,這樣的評估被打上了個大問號。此外,作者也沒有測量其他可能影響宿醉的因素,如他們對酒精的反應(喝多少才算喝醉?)和他們是否無法控制飲酒行為。

下一步,該怎麼做?

綜合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宿醉的可能性部分受基因影響,再者,遺傳性生物學也決定了你是可以無止盡喝酒,還是喝掛到起不了床的人。

這些研究並無法確定使我們容易宿醉的特定基因,或決定誰可以抵抗的了隔天早晨酒精的「逆襲」,而往後的宿醉研究可能會著眼於影響酒精使用與上癮的特定基因。

在你埋怨父母沒給你「千杯不醉」的能力之前,值得深思的是,研究中基因的影響大約只佔了一半,而環境因素(目前已知的)其實也是相當重要的角色!

參考資料:

  • Hangover severity may be partly genetic. [12 December 2014]
  • Nieratschker, V., Batra, A., & Fallgatter, A. J. (2013). 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alcohol dependence. Gene, 45, 48.
  • Wu, S. H., Guo, Q., Viken, R. J., Reed, T., & Dai, J. (2014). Heritability of Usual Alcohol Intoxication and Hangover in Male Twins: The NAS‐NRC Twin Registry.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38(8), 2307-2313.
  • Høiseth, G., Fosen, J. T., Liane, V., Bogstrand, S. T., & Mørland, J. (2014). Alcohol hangover as a cause of impairment in apprehended drivers.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 (just-accepted), 00-00.
  • Slutske, W. S., Piasecki, T. M., Nathanson, L., Statham, D. J., & Martin, N. G. (2014). Genetic influences on alcohol‐related hangover. Addiction, 109(12), 2027-2034.
  • Mayfield, R. D., Harris, R. A., & Schuckit, M. A. (2008). Genetic factors influencing alcohol dependence.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54(2), 275-287.

11位稱得上是科學家的影星(下)

$
0
0

上集在這:11位稱得上是科學家的影星(上)

大銀幕上的影星總是男的帥女的正,而其中有幾位在迷人的外表下,還生了個聰明的腦袋,以科學方式探索戲外的真實世界。有些真的像科學家一樣,有了新發現;有些則是曾經夢想成為一位科學家,但後來還是著迷於詮釋各種角色而成為全職演員--你猜得出來有誰嗎?

————————–

p1

六、柯林·佛斯(Colin Firth)

奧斯卡影帝柯林·佛斯被列在這裡其實和其他影星不太一樣,他並沒有修習過理工相關學位,但卻是一篇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研究的共同作者(註)。

柯林·佛斯在結束《王者之聲》的拍攝之後,到英國BBC Radio 4 新聞節目「Today」擔任過客座新聞編輯。在客座期間,他建議科學家掃描不同政治傾向的人的腦部影像,看看是否有什麼差異。起初,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科學家里斯(Geraint Rees),在節目中掃描了保守黨的政治人物鄧肯(Alan Duncan)還有工黨的龐德(Stephen Pound)兩位的腦部,後來他又增加了研究參與者的數量。結果發現,政治立場越是開放的人,其大腦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的灰質就越多。藉此特徵判斷測驗者的政治傾向,正確率高達72%!

也許柯林·佛斯沒有理工相關學位,也不以研究為職業,但他被列入這篇研究的共同作者,看來連科學家都得承認他有科學家般的好點子。

註:Kanai, R., Feilden, T., Firth, C., & Rees, G. (2011). 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 Current biology, 21(8), 677-680.

————————–

p2

七、馬伊姆拜力克(Mayim Bialik)

在《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中飾演謝耳朵(Sheldon)女友艾咪(Amy)的拜力克,在銀幕內外,她都是一位神經生物學家。

拜力克初次登上銀幕,是在1991年到1995年的電視劇《綻放》(Blossom )中的小童星。電視劇《綻放》結束後拜力克淡出演藝圈,同時錄取了加州大學、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但她希望能留在父母的身邊,所以選擇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後來取得神經生物學、希伯來語、猶太學三門學位,接著她又繼續攻讀神經生物學博士。

拜力克在博士班期間研究的是一種染色體缺失導致的罕見疾病-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rader-Willi syndrome,俗稱小胖威利症)。普瑞德威利症候群患者的智力普遍較低,而且會無法克制地進食,多數患者缺乏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影響發育。(註)

註:Bialik, Mayim C. “Hypothalamic regulation in relation to maladaptive, obsessive-compulsive, affiliative, and satiety behaviors in Prader-Willi syndrome" (PhD Diss., UCLA, 2007).

————————–

p3

八、辛蒂·克勞馥(Cindy Crawford)

有在關注「維多利亞的祕密」(Victoria’s Secret)的朋友大概對資深模特兒辛蒂·克勞馥不陌生。她在中學時期意外被攝影師發掘,從此踏入模特兒圈。不只外表迷人,克勞馥也有聰明的腦袋,她在高中是全優生,後來還得到獎學金進到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攻讀化工系。但是克勞馥還是比較嚮往模特兒生涯,於是一學期後她就休學了,成為全職的模特兒,一直到2000年才退出模特兒界。

————————–

p4

九、豆豆先生(Mr.Bean)

比起「羅溫·艾金森」(Rowan Atkinson),大家可能比較會直覺叫他「豆豆先生」。多半飾演呆瓜的豆豆先生其實聰明絕頂,他在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畢業後,到牛津大學女王學院( The Queen’s College, Oxford)繼續攻讀電機工程碩士!論文研究自動控制系統的相關主題。他也是在就讀牛津大學期間開始投入戲劇,還遇到了之後密切合作的作家理查·克提斯(Richard Curtis)。

————————–

p5

十、班·米勒(Ben Miller)

活躍在英國電視劇,曾在《凸搥特派員》(Johnny English)及《麻雀變王妃》演出(The Prince and Me)的班·米勒,差點成為劍橋物理博士。他中學畢業之後,就進入劍橋聖凱瑟林學院(St Catharine’s College)修習自然科學,後來還在劍橋讀了固態物理學博士,研究的主題是「 Novel Quantum Effects in Quasi-zero Dimensional Mesoscopic Electron Systems」,但是還沒拿到博士學位,他就改行往喜劇發展了。

————————–

the-hangover-part-2-02

十一、鄭肯(Ken Jeong)

或許你叫不出他的本名,但卻在許多部電影中看過他的臉。鄭肯在《好孕臨門》(Knocked Up)中飾演一位醫師,在螢光幕外,他還真的是一位醫師(內科)!

鄭肯雖然經常在電影中扮演中國人,但其實他是韓裔美國人。他的雙親是韓國移民,父親Dong-Kuen Jeong是北卡羅來納農業與技術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Agricultural and Technical State University)的經濟學教授。鄭肯的聰明才智在中學期間就被察覺,畢業之後進入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後來在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取得醫學學位。

在紐奧良從醫期間,鄭肯開始發展他的喜劇興趣。後來在《好孕臨門》中尬上一角,證明他的喜劇天賦,從此打開他的演員之路,陸續出演《醉後大丈夫》、《變形金剛3》和《賈伯斯》。(可以參考鄭肯接受NPR的專訪

在《好運臨門》中飾演婦產科醫師的鄭肯。

在《好運臨門》中飾演婦產科醫師的鄭肯。

————————–

11位稱得上是科學家的影星(上)

除了這11位,你還知道哪位影星在現實世界也跟科學沾得上邊咧?

2500年的木乃伊重見天日:少年米尼爾迪斯

$
0
0
9-1

米尼爾迪斯和他的陪葬面具。Photograph: Charles Rex Arbogast/AP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指出,負責主導這項專案的科學家布朗(JP Brown)和他的研究成員,最近接手處理了一具2500歲木乃伊-14歲埃及男孩米尼爾迪斯(Minirdis)。

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Chicago’s Field Museum)負責人,和三位科學家利用夾鉗和金屬片製成支架以抬起脆弱的棺蓋,他們戴著手套緩慢地抬起這個連接棺蓋的「支架」,然後小心的將它放置於博物館中人工控制實驗室中的桌上。

科學家開始將米尼爾迪斯木乃伊進行保存例行工作,木乃伊需要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下才可以外部巡迴展示。目前預計明年九月將會於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首次展出,接著2016秋天將會巡迴至美國丹佛自然和科學博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

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自從1920年代開始有木乃伊,幾乎從芝加哥歷史學會(Chicago Historical Society)接收而來,而這只是30具完整埃及人類木乃伊的其中一部分而已。實驗室中放滿了被塑膠覆蓋的檢查檯,實驗室的後面有面大玻璃可供學生觀看他的日常工作。布朗在報導中表示:「損壞的風險很大,所以我們需要掌握所有枝微末節。木乃伊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可以永遠的活下去,不過它們實際上非常的脆弱。」

棺木裡面,出現的是預期的損傷。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利用X光成像,使科學家可以不需要打開便能一窺棺木內部,結果顯現少年的雙腳已經分離且腳趾的裹布脫落使之暴露在外,而他的面具破損且裹屍布橫行纏繞,不過這些在之後都可以被修補。且布朗並不擔心這具木乃伊會像電影一樣一打開就潰散成粉塵,因為部分棺木的碎片已經不見,使部分的木乃伊暴露在外面。

繞著已經打開的棺木走了一圈,布朗指出並解釋某個特定標記的意義,裹屍用亞麻布上的彩色樹脂或面具上的鍍金顯示,這名少年是當時大祭司的兒子,如果米尼爾迪斯還活著,他將會成為像他父親一樣的祭司,但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他的死因。

賓州博物館(Penn Museum)的木乃伊專案負責人莫莉.格里森(Molly Gleeson)表示:「這種工作十分煞費苦心,必須做足事前準備與測試,以便科學家防患未然。」而她所負責的專案正在費城展出《人工實驗室:埃及木乃伊的保存》(In the Artifact Lab: Conserving Egyptian Mummies)

格里森也在報導中表示:「這些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旦損毀發生,我們無法讓它們回復真正原有的模樣。」

參考資料:

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

$
0
0

我們很習慣「聽到」聲音,早上叮咚的公車到站鈴聲,辦公室主管漸漸接近的腳步聲,晚上經過家門那首少女的祈禱,我們透過聲音辨識位置、方向、是誰或什麼的聲音,進而這個聲音帶給你期待、緊張、或是興奮。

關於「聽到」這件事,太習以為常,即便我們都學過聲音是一種具能量的波動,但看不到的波,我們只能用感覺刺耳來知道它頻率太高,感覺大聲來知道它波動在很大的時候就傳入耳裡,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即日起到明年六月的「生物律動-住在身體裡的音樂家特展」就是要讓你不只聽到,還要看到、體驗到、感覺到。


首先,我們可以透過聲音判斷方位,不外乎因為我們有兩只耳朵,聲波傳入兩耳的差別讓你判定主管從哪來、垃圾車方向在家門前還是開到家門後了。展場裡掛了兩只耳機,播放著現場收兩顆不同方向的麥克風聲音,而這樣收錄的結果,播放給兩只分開的耳機,彷彿把左耳與右耳拆開,單獨聽到的感覺。而那兩只麥克風的收音結果,就像是電影院裡的全景聲或是環繞音響。

而當聲波傳入耳朵之後,耳朵裡的鼓膜連動三小聽骨,把這樣的訊號送入耳蝸,這些訊號推動耳蝸裡的纖毛,引起一連串電流訊號,當這些電流訊號送入大腦之後,我們才真的「聽到」聲音,展場裡的一個裝置互動藝術,你可以到耳朵造型麥克風前說話,說話時音響就會像鼓膜振動,而小鴨吉他水壺則是三小聽骨,耳蝸上面的纖毛有設置LED燈,當你喊的聲音越大,LED也會亮得範圍越廣。


除了讓聲波視覺化之外,藝術家與科學家也讓聲波轉化為身體可以感受到的觸覺。

聲囊像是一個睡袋,裡面只有兩個音響聽得到聲音,剩下的傳動器則會轉化聲音,像是音響但少了薄膜一起振動,而把振動直接讓身體感受。聲囊裡頭的聲音,來自藝術家在走路與騎腳踏車於身體不同部位裝上麥克風所錄製的,在根據錄製的位置播放,耳邊聽到腳步聲,腳下則可以感受到傳動器的震動,真實的在囊中感覺到像是走路的感受。而音波椅與音波床也是有些類似的概念,聲音做的按摩椅與按摩床,讓我想到電影院裡的4DX,把耳朵、眼睛所看到與聽到的震撼效果,讓身體一起分享。



音樂也常常帶個人不一樣的情緒,就像傷心的人會想聽些慢歌,而快節奏的搖滾則讓人開心。場內有認知神經學家的實驗進行中,透過電腦研究,蒐集世界各地人與情緒以及心律和膚電反應的關係,你不僅現場實驗可以讓自己的實驗結果成為資料的一部分,同時他也會透過過去已蒐集到的資料,分析你的主觀情緒感受與生理資訊的結果,判斷你聽到實驗音樂的情緒反應;而聽到的不外乎是台灣流行歌曲,每次聽到的都不一樣,說不定你可以在現場驗證你認為讓你興奮的音樂,在生理結果上是不是也跟著興奮起來呢?!

現場還有許多讓身體、畫面、情緒,相互轉換,或是交互作用的裝置,讓「聽到」第一次突破聽覺大解放。2015/6/10前,別忘了找機會來科教館打開五官「聽」聲音!







//原文發表於作者部落格

展出資訊

【時間】2014/12/11~2015/6/10
    週二至週五9:00-17:00
    (假日、寒假延長至18:00)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七樓西側
【售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2014年十大被撤稿的科學論文

$
0
0

今年被撤稿的科學論文名單以兩個大數字開頭:60與120。以及數量同樣龐大、令人挑眉懷疑的造假同儕審核,多由當事人自己寫成。在此挑選出十個案例,沒有依照特定順序。

圖片:美聯社

1. 小保方晴子

講到2014年被撤稿的科學論文,很難不提兩篇被Nature》撤稿的STAP細胞研究。研究裡出現了重大缺陷,研究的主要成員小保方晴子最終無法重現先前的研究結果。《Nature》辯護說,編輯無法發覺其中的錯誤,所以刊出文章。然而《Science》卻曾因為投稿中的缺陷過大而退稿。小保方的指導教授笹井芳樹,儘管對其中的處理不當並無責任,卻也在醜聞發生後自殺身亡

2. Dong-Pyou Han

這個案例發生在2013年年底,沒來得及列入2013的名單中,且論文實際是在2014年被正式撤稿: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 ; ISU)前任研究員將兔子血樣混入人血裡,使自己的愛滋疫苗看起來像發揮了作用!該研究的成員Dong-Pyou Han目前面臨刑事訴訟,愛荷華州立大學則被要求繳回五十萬美金的經費──兩者皆屬十分少見的情況。

3. 陳震遠

七月,賽吉出版公司(SAGE publication)撤銷了《振動與控制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上的六十篇論文,因為調查揭露出了「同儕審查與引用圈」,意圖屆此使論文過關。台灣至少一個教授牽涉其中,陳震遠(Peter Chen)據稱假造身分以增加自己的研究影響力。(可以參考〈陳震遠案,記者不懂也不會告訴你的問題癥結〉

4. Adam Kramer

一則針對臉書用戶的心理學研究在文章發表僅兩周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又發表了對此研究的疑慮。諸多批評指出這項研究違反了研究倫理,過程中並未告知參與者他們處於科學研究。審查這篇研究的編輯在接受《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的採訪時,也提到她難以接受這樣的研究設計。

5. SCIgen

兩大出版商被揭露發表了120篇由隨機文本生成器SCIgen生成的假論文。任職於傅立葉大學(Joseph Fourier University)的法國計算機學家Cyril Labbé,在2008到2013年間,由程式生成超過30則刊登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的假論文,有16篇出現在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旗下的期刊,另超過100篇則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IEEE)旗下。

6. Yusuf

受商業壓力而彎腰,Yusuf及幾位共同作者撤回了一篇原投稿於《非洲食品科學期刊》( Afric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有關木薯的研究,因某公司聲稱研究結果會影響他們的生意

7. Gilles-Eric Séralini

一篇在2012年備受爭議、2013年遭撤稿的研究今年重出江湖。由Gilles-Eric Séralini與其同事進行有關基改作物與大鼠的研究再次發表──未經任何同儕審查,根據該期刊的編輯所言。

8. Jens Förster

針對社會心理學家 Jens Förster所做研究的調查已進行大半年,並導致其文章於11月第一次遭撤回。Förster被指控操控實驗數據,但他極力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9. Piero Anversa

幹細胞相關研究發表今年度數次躍上發表遭撤稿的清單。最重大的一個案例,《Circulation撤回了一篇2012年由一群哈佛心臟專家所發表的文章,由於實驗數據有遭污染的嫌疑,大學正在進行調查。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也出現了相近的顧慮,該研究團隊由頂尖心臟學家Piero Anversa率領,他與一位同事正對大學機構提起訴訟,認為相關的質疑損害了他們的事業前景。

10. Khalid Zaman

最後,在今年最末幾個禮拜,知名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撤回了同一個研究者16篇文章,因有證據指出Khalid Zaman的文章明顯包含了造假同儕審核而得以刊出。

 

文章編譯自:The Top 10 Retractions of 2014: A look at this year’s most memorable retractions. The Sciencetist [December 23, 2014]
編譯:陳亭瑋

延伸閱讀:

小心,香噴噴的「滷汁」變成「化學汁」?!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6

案情:令人感到憂心忡忡的滷汁?!

1

圖片來源:http://goo.gl/1e1AUn

在寒冷的冬夜,宵夜的首選當然是來點熱呼呼的滷味,那可是解剖員冬天的一大享受,瞧那一鍋滾燙的深色滷味湯汁不停地冒泡,無論是視覺、味覺或身心都覺得暖意一陣一陣地湧上來。

但是,就在12/9那天,解剖員在網路上瞥見中時電子報以加熱滷味越煮越毒?!專家:成一鍋「化學汁」為題,報導滷味經不斷加熱後會變成一鍋「化學汁」,這驚悚的標題馬上吸引了解剖員的目光,報導內容指出:

加熱滷味香噴噴,滾燙滷汁不斷飄出香氣,老闆說,這鍋獨門湯底,從早滷到晚,越滷越香……但專家指出,看似美味的老滷汁,可能變成可怕的「化學湯」。

滷汁一直熬煮會有問題?!竟然會變成一鍋化學汁?!真的假的?!有這麼恐怖嗎?但多數滷味攤標榜「獨門湯底」、「越滷越香」又是怎麼一回事?這一切的一切實在太可疑了!(抱頭大叫)

解剖:「滷汁」?「化學汁」?疑點重重?!

科學疑點一:食品添加物溶入湯汁,安全嗎?!

許多老闆都強調「獨門老滷」,從早滷到晚,越滷越香,甚至有的以數年不換的「老滷」自豪,這其中的關鍵問題是「食材中的化學添加物(抗氧化劑、防腐劑等)會不會溶入湯汁中?或是會有多少比例會溶入湯汁中?」假設食材中大部分的添加物都會溶入湯中,那各位就可以放120個心,安心食用「滷過」的滷味吧!因為,這些被「毒物專家」深惡痛覺的含毒食品,經汆燙後,添加物都會溶出,而經數十(或數百)日的「煉製」的滷味湯汁,只要打佯後關火冷卻,鍋中肯定可以結晶析出一堆添加物的結晶鹽,說得誇張點,只要商家撈掉之後又可再做生意,反正湯汁是不賣的,客人也喝不到,賣出的滷味已涮掉了所含的不良物,皆大歡喜。

但是,一般市售滷味通常是連著湯汁一起賣的,一位著名滷味老闆說他每天約留下五分之一「老滷」做為湯底,已數年未換。解剖員假設食材添加物溶入湯汁的量是一定值,姑且記為a,第一天留下做為湯底的量為b,此時添加物含量為ab。

第二天再加入a,賣出的成分是ab+a,當天又留下b,這時含量為(ab+a)b=ab2+ab。

第三天再加入a,賣出的成分是ab2+ab+a,當天又留下b,這時含量為(ab2+ab+a)b=ab3+ab2+ab。

如此經年累月(n日)後賣出之含量為 abn+abn-1+…….+ab3+ab2+ab +a = a(bn+bn-1+…….+b3+b2+b)+a = ab(1-bn)/(1-b)+a(國中的等比級數求和,Hum~~,所幸是收斂級數)

當b<1,bn趨近於零,上式等於ab/(b-1)。以前述老闆所留比例為20%計,第n日後,哪怕n趨近無窮大,賣出濃度也只是1.25a,只比第一天高出25%。同理,若是一天內就添加數次(或n次),其結果也是一樣的。而且,這是基於溶入湯汁的量是一定值所估算的結果,事實上當溶液中已溶有相同物質時,將會減少此物質之溶解度,因此,實際上溶入湯汁的添加物會比上述所估計的量更少。

所以,只要添加的食材是合格的(巴拉松和砒霜當然不算),滷汁不會因為「老」而風險大增,民眾可在這點上放心(即便政府的把關讓我們很不放心)。

科學疑點二:毒不毒只是一線之隔,關鍵在於「量」!

在ETtoday的報導指出:「像是貢丸裡面,就需要用到結著劑,也就是磷酸鹽,磷酸鹽對於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有機會讓病情惡化,若攝入過多的磷酸鹽,原本健康的人也可能吃出血管鈣化或是心血管疾病。」另一段也指出:「滷汁如果不常換過,青菜裡面的亞硝酸鹽類,也可能直接溶進湯裡面,導致滷汁的亞硝酸鹽濃度飆高。而亞硝酸鹽,就曾有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傷害風險,不亞於蔬菜上的農藥殘流,更是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這整段都沒有提到,所謂的「過多」定義是什麼?而是將重點放在可能引發的疾病上,令人不安。

若我們將類似的報導更換化學名詞,例如食鹽,也就是氯化鈉,對高血壓的患者有機會讓病情惡化,若攝入過多的食鹽,原本健康的人也可能吃出心血管疾病。相同的邏輯,只要燒菜時加鹽(trust me,菜湯中食鹽的含量離危險值會比滷汁中亞硝酸鹽和磷酸鹽離危險值的比例要近得很多),所以菜湯都等於是「化學毒汁」,但我們會因此而不燒菜嗎?會因此而禁用食鹽嗎?而心血管疾病的肇因只有食鹽攝取過量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看到這樣模式的報導:「研究指出過量的XX物質與OO症有高度相關」(不論研究是否可信,不論是否有因果關係),或是「在常見的YY食物中可能含有XX」(不論多寡,或也可能沒有)。我們就很容易自行聯結而推論出要「嚴禁XX以避免罹患OO症」的結論。而我們的媒體最喜歡經由專家訪談之後,把這兩者連在一起,把民眾嚇得要死,偏偏這類不懂保留的新聞層出不窮,時時攻佔媒體版面引起民眾驚慌,我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避免陷入莫名的恐慌之中。倒是同一食材可不要超量攝取(分散風險的概念),這可是食物安全的基本常識,不可不留心。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天下新聞一大抄,越抄越「失真」?!

 因為這關係到解剖員的冬日飲食偏好與廣大民眾的飲食安全問題,於是,解剖員馬上展開相關報導的搜索工作,但如此與民生切身相關的重要問題但卻只有「東森ETtoday」與「uho優活健康網」兩家媒體刊登報導,即便是一則看似沒有成功炒熱話題的神奇新聞,解剖員仍一一檢視這三家媒體的報導,三篇報導有何差異?又有什麼值得大家關注的重點呢?

首先,逐一觀察、比對三家媒體之後發現,「東森ETtoday」的新聞是從「uho優活健康網」原封不動地搬移過來,連新聞標題都是「恐怖加熱滷味!滷汁煮了又煮 恐早已成『化學毒湯』」而這點也在解剖員造訪「uho優活健康網」之後得到解答。在「uho優活健康網」網站首頁下方列出的「授權媒體」當中,「東森ETtoday」就是其中之一。

再來看看中時的報導,明顯可以看出中時的報導是「東森ETtoday」或「uho優活健康網」(簡稱原新聞稿)的精簡版,不僅沒有負責任地說明報導的來源,也遺漏了原新聞稿的資訊,例如原新聞稿中提到的「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變成了「專家」二字;又如「化學毒湯」變成「化學汁」等等;又如原新聞稿中「亞硝酸鹽,就曾有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傷害風險,不亞於蔬菜上的農藥殘,更是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經過中時轉載,竟然變成「專家說」,把別人的研究硬塞到專家嘴裡,這樣可以嗎?省略的部份也太多了吧!(驚嚇)

 國內媒體在援用國內、外新聞時多數會忽略資料來源,若不經查證,很多事實在轉載的過程中會逐一失真,我們要看的是這樣的新聞嗎?以下省略十萬字。

 媒體疑點二:是健康資訊站?!還是醫美、健康食品購物網?!

 前述提到,「東森ETtoday」是「uho優活健康網」的授權媒體,因此,也是靠著「東森ETtoday」新聞稿最後列出的「資料來源」,解剖員追查這篇報導的起點。

這一則是來自「uho優活健康網」的新聞報導,該網站乍看之下是個提供健康資訊的網站,但解剖員忍不住好奇,試著暸解這網站背後運作的模式,是單純的健康資訊網?還是有其他的玄機?

除了上述提到的「授權媒體」之外,解剖員試著點擊各項標題,相關頁面出現數十個羅列整齊的合作媒體、公益團體、策略聯盟、供應廠商等,可見這個網站並非單純以健康新聞(科學新聞)為主的媒體,而是各領域的集散地。網站首頁充斥許多醫美、健康的廣告,也清清楚楚、分門別類列出各科專業醫師的介紹,如專長、學經歷、診所位置等資訊;另外,在相關疾病的網頁中也會出現相關藥廠的大名,不禁令人懷疑,這究竟是以健康資訊提供站?或是各家廠商的廣告佈告欄?解剖員不多說,就留給大家去判斷了(咳)。

我們可以合理的猜測,這個以健康資訊知識為吸引點閱的網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也許會很期待民眾進入網站時,最後能成為實實在在的消費者,我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才不會迷失在以健康新聞為包裝的消費陷阱中(筆記ing)。

解剖總結:太簡化、太恐怖的科學新聞,不要相信!

總結前面的解剖結果,這一系列科學新聞報導,反映出台灣媒體缺乏對食品化學添加物的正確認知與進一步查證的求真精神,利用「化學」二字在新聞標題上大做文章,嚇唬閱聽人。此外,雖找來專家背書,卻過度強調食品添加物與疾病間的因果關聯,忽略其他的可能性,引起民眾恐慌。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9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關係錯置」指數:☠☠☠☠

「忽略過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策劃/寫作:李暉、賴宣儒、賴雁蓉、黃俊儒)

 

「科學」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票房毒藥嗎?

$
0
0

「要爬上流行音樂的排行榜?不要把科學放進你的歌詞中」,這一個標題是日前刊登在Science網站裡面的一篇科學新聞報導標題,裡面所記載的是一篇科學傳播研究的結果,分析的對象正是台灣流行音樂中所援用的科學元素。有意思的是,Science的記者看完研究後,就設計了這個「標題」來形容台灣流行音樂的生存之道。然而,「科學」真的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票房毒藥嗎?

Science報導所引述的是筆者日前發表在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上的一個研究結果。這一篇研究報告的真正前身,其實是2013/7/16發表在Pansci上的「你知道五月天可能是最成功的科普大師嗎?」一文。當時筆者寫完這一篇文章之後,實在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台灣的流行歌壇在思考創作題材的時候,會如此地排拒科學元素?當時也就興起了把這些資料進行一個系統性分析的想法。想不到不分析還好,一分析還真的發現我們「流行音樂」與「科學」之間的關係真是爛透了。

在這一個研究中,我們將1990年到2012年間,所有金曲獎入圍的作品進行分析。在這12年間,總共包括了50位男歌手、60位女歌手及43個樂團的專輯作品,共計451張專輯裡面的4526首歌。在這麼多首歌詞裡面,最後只有377首裡面所用到的元素,勉強跟「科學」有關。之後,我們再將這些語詞的特質進一步統計歸類(至於分析方法,有興趣的讀者再請自行參考一下原文),然後發現了一些頗令人傻眼的結果:

 最常被使用的是什麼科學詞彙?

流行音樂創作者到底最喜歡使用什麼科學相關的詞彙呢?原來使用到地球、太陽、月亮就已經算裡面厲害的用詞了,如果用到「光年」,那我們就要站起來鼓掌了!用詞前十名的排行榜如下:

1. 地球(64次) 2 .太陽(56次) 3 .月亮(40次) 4. 宇宙(37次)
5. 彩虹(25次) 6. 流星(25 次) 7. 星空(20次) 8. 銀河(12次)
9. 光年(10次) 10. 地心(10次)

例如,在臺灣甚至是華人世界都十分受歡迎的五月天樂團,2011年的作品《星空》,就援用了大部分使用次數很高的詞彙,包括彩虹、微風、星空、光年等,其歌詞如下:

摸不到的顏色 是否叫彩虹
看不到的擁抱 是否叫做微風
一個人 想著一個人 是否就叫寂寞
命運偷走如果 只留下結果
時間偷走初衷 只留下了苦衷
你來過 然後你走後 只留下星空
那一年我們望著星空 有那麼多的 燦爛的夢
以為快樂會永久 像不變星空 陪著我
獵戶 天狼 織女 光年外沉默
回憶 青春 夢想 何時偷偷隕落
我愛過 然後我沉默 人海裡漂流

五月天果然是科學傳播的模範生,表現不俗。其他更高級的用詞,如地心引力、雙棲動物、落葉劑、草履蟲、臭氧層…,都有人使用過,只可惜次數不多,一隻手指頭就可以數完。

 哪一種類型的科學最多?

不要意外,「天文學(52.2%)」是流行音樂的最愛,其次是「生物學(15.2%)」。例如2008年歌手方大同的作品《黑洞裡》,一段歌詞如下:

你的太陽系活在陽光裡
為何總是跟著不變的舊軌跡
我的一片地藏在黑洞
彷彿都是超乎意料的好東西
怎樣教你相信 怎樣教你也發現神秘的生命
也許太多猜疑
也許不夠好奇
也許是你的世界太真實

在「生物學」的類型中,例如2006年歌手林俊傑的作品《進化論》,一段歌詞如下:

山伯和英台 一封留言 排山倒海
愛她的紙片 把我說成 呆
過了幾千年 愛情的寶典 祖先沒傳下來
達爾文的臉 黑丫丫一片 進化論解不開
多情容易被出賣緣份只靠等待
那承諾太容易腐敗
結果總是一樣壞
馬車的輪胎 翻山越嶺 都要表白
跑車跑的快 只為早點 Bye

原來台灣的文化人這麼喜歡天文學,實在是太高級了。這一篇研究的另一位德國作者對於這個現象很好奇,他認為在流行音樂歌詞中用這麼多遙遠的天文意象,應該是因為台灣人都急著想要逃離現實吧?筆者認為….似乎有點道理。至於對「生物學」的喜好,猜想鄉土劇裡面動不動就要驗DNA,應該也是有些貢獻才對…。

 都用這些科學詞彙來表達什麼?

最後一個問題是,到底拿這些歌詞來說明什麼?結果發現,有43.7%是拿來「談情說愛」,不管寫的是進化論還是達爾文,反正就是「愛意」的表達。43.4%是在談自己的心情,管你是光年還是黑洞,就是抒發歌者的熱血或沮喪。其他真的在講「科學」這件事的,只有5.1%。

看看2004年張峰奇的《化學方程式》,分別使用了神經系統、光合作用、實驗、公式、化學作用等詞彙,用意都是在描述男女之間的互動關係:

愛情友情是否有點不同 翻遍百科全書也沒有用
神經系統 光合作用 什麼元素讓你心跳動
看著你走過來故作輕鬆 什麼實驗讓我無法擺脫
化學作用 如此難懂 你的公式讓我猜不懂
說聲Hi 你走過來 你的Smile讓我要猜一猜
說聲Bye Bye 難捨的走開 是否我表情奇怪

這個研究的結論並不是為了要鼓勵文化人把流行歌曲都寫成「科學宣教歌」,而是從一般人最親近的流行音樂中,看出科學距離常民的生活究竟有多遙遠。西方許多第一線的流行音樂歌手,不乏將科技議題作為主要創作題材,例如冰島碧玉的《Mutual Core》透過地質學上的各種變化來隱喻人際互動,不管是歌詞或MV都富含地球結構的張力;英國的電台司令(Radiohead)曾以高能物理實驗中的大強子對撞機作為題材,寫下《Supercollider》一曲;德國電子音樂教父Kraftwerk樂團,向來在作品中反省各種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例如機器人核能輻射等議題。不是這樣的創作類型就一定高級很多,而是明顯地,科學與科技是西方許多樂手自然而然的創作題材,也是豐富詞曲創作的重要元素。

對比西方世界的概況,我們的科學歌詞不僅使用得很少,好不容易用了還不是在談科學,實在讓人為之氣結。「科學」真的是流行音樂的票房毒藥嗎?或許仔細用、用心用、深度用,有朝一日她會變成我們流行音樂的強心針。

2014年10大科學重大突破(上)

$
0
0

每年,《科學》(Science)的編輯群都會選出科學上的年度突破成就,去年入榜的有: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發現、癌症的免疫療法和第一個量子儀器等。今年的獲選者同樣表現十分吸睛,而這些成就也再一次的提醒大家,人類的科學素養便是在無邊無際的各個領域上勇於追求進步與真相,曾經我們這麼做,而未來我們也會如此繼續。以下我們簡單扼要地介紹這些入榜者以及它們的小故事。

延伸閱讀:想了解上帝粒子看這邊!

參考資料:


13-5

一、羅賽塔(Rosetta)任務-登陸彗星

這件太空界的大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歷經延期與更改登陸目標等種種困難,睽違十年後成功登陸的消息讓很多人是既緊張又興奮吧!

這是歐洲有史以來野心最大的太空任務,研究人員渴望藉由彗星追蹤器羅賽塔(Rosetta)和探測器菲萊(Philae),捕捉遠在火星以外的一系列照片,羅賽塔的運行軌道環繞著編號67P/C–G的格拉希門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試圖幫助科學家找出地球的生命起源,這也同時宣告了彗星科學的時代已經來臨。

而羅賽塔的命名其實源自「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這塊石碑上刻有一段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的詔書,以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及古希臘文三種文字對照書寫,而其中法國學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認為這是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同樣的,歐洲太空總署希望這趟旅程也能發揮相同的關鍵作用,為科學家們解開太陽系的各種謎團。

延伸閱讀:探測器菲萊成功登陸彗星

參考資料:


 

13-16

部分恐龍出現羽化的現象如Kulindadromeus,牠被視為和鳥類關係最密切。Photo credit:http://www.sciencemag.org/

鳥的身世之謎

你知道其實恐龍的後裔現在依然存在地球上嗎?你一定也看過牠們!

其實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和敏捷的蜂鳥是近親,今年,演化生物學家終於找出了這種演化過渡時期的模式和步調。

隨著新的化石不斷出土,科學家分析後發現恐龍鳥類出現前,便陸續有羽化的證據出現,且開始發展出飛行、絕緣、展示和平行的功能,並認為鳥類從恐龍滅絕後經歷了爆發式的演進與分化(註1),且雞的基因結構在恐龍滅絕後更是改變極少(註2),因此,目前的研究普遍認為雞跟恐龍的血緣關係最近。

而其中有趣的一件事是,身為世界上體型最精小的鳥類,也是恐龍近親的蜂鳥,有一項「叛逆」的演化(註3),在掌管甜味受器蛋白的T1Rs基因家族(註4)中,T1R1和T1R3負責偵測胺基酸以引起「鮮美」的風味,而T1R2-T1R3則是可偵測糖類並產生想吃甜食的慾望,而古代鳥類受到恐龍祖先的影響,缺乏T1R2基因而對於糖類興趣缺缺,但蜂鳥的T1R1和T1R3基因卻突變轉換成了「香甜」的醣類探測器,使得牠們異於同類反而是「重度嗜甜者」!

延伸閱讀:鳥羽之謎

參考資料:

  • 註1:Meredith, R. W., Zhang, G., Gilbert, M. T. P., Jarvis, E. D., & Springer, M. S. (2014). Evidence for a single loss of mineralized teeth in the common avian ancestor. Science, 346(6215), 1254390.
  • 註2:Romanov, M. N., Farré, M., Lithgow, P. E., Fowler, K. E., Skinner, B. M., Rebecca, O., … & Griffin, D. K. (2014). Reconstruction of gross avian genome 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evolution suggests that the chicken lineage most closely resembles the dinosaur avian ancestor. BMC genomics, 15(1), 1060.
  • 註3:Baldwin, M. W., Toda, Y., Nakagita, T., O’Connell, M. J., Klasing, K. C., Misaka, T., … & Liberles, S. D. (2014). Evolution of sweet taste perception in hummingbirds by transformation of the ancestral umami receptor. Science,345(6199), 929-933.
  • 註4:Bachmanov, A. A., & Beauchamp, G. K. (2007). Taste receptor genes.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27, 389.
  • Chicke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dinosaurs, and other insights from the new bird family tree. [December 11, 2014]
  • Most birds can’t taste sugar – here’s why the hummingbird can.[10 September 2014]

13-3

三、返老還童,即將成真?

長生不老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心裡最深沉的慾望之一,無論東西方自古以來皆然,也因此促成了煉金術(也稱煉丹術)的興起,利用化學方法提煉重金屬以製備靈丹妙藥。不過這些「解藥」通常都含有劇毒,根本無法成功達到它的「目的」,但不可否認的,它的確促進了化學實驗技術和醫藥學等發展。

目前的科學還辦不到讓人類永生,但返老還童的方法卻出現一道曙光!

由托尼.韋斯-科賴(Tony Wyss-Coray)領導的史丹佛大學團隊研究(註1)發現,將年輕老鼠的血輸入年長老鼠的體內,會使年長老鼠的肌肉和大腦出現了逆轉衰老的功效。他們從年輕老鼠的血液中分離出了一種GDF11因子,它可以活化心臟,也能提振肌肉強度和耐力,以及刺激大腦中的神經生長,而無細胞的血漿甚至可以改善空間記憶。

咦?那如果……這項結果在人體上也成立的話,不就……!科學家跟你想的也一樣噢!目前這個想法已經進入測試階段,試圖找出青年血液中可以對抗老化的因子。

延伸閱讀:注入新血:返老還童的關鍵?

參考資料:

  • 註1:Villeda, S. A., Plambeck, K. E., Middeldorp, J., Castellano, J. M., Mosher, K. I., Luo, J., … & Wyss-Coray, T. (2014). Young blood reverses age-related impairments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mice. Nature medicine.

13-2

Bye-bye,人類

今年有數個團隊的研究顯示,即使沒有人類的監督,機器人和機器人之間也可以合作無間。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新的軟體使它們可以利用感應器共同完成基本任務,對於未來世界趨勢可能全面機械化來說,這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還記得電影《機械公敵》(I,Robot)嗎?智慧型機器人的應用遍布未來人類的日常生活中,而在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幫手的同時,機器人卻發展出了人類獨有、也是人類控制機械人的最後一道防線-心智。

而這也似乎是科學家所擔心的,電腦科學家史帝夫.奧姆亨卓(Steve Omohundro)《人工智能實驗與理論》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Theore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文章(註1)中預測:「軍事和經濟壓力促使自動機械系統迅速發展,具有自我意識的殺人機器將無可避免地造成人工智能終結者,結果給人類帶來滅亡。」

然而截至目前,電腦或機器人雖已經可以展現成年人的智力,甚至超越許多領域的頂尖高手,但要具備如一歲小孩的感知與運動能力,仍是十分的困難。在未來機械人高度發展的過程中,許多的倫理問題即將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延伸閱讀:程式碼就是法律:智慧財產權法 或 機器人三大法則?

參考資料:


13-1

晶片,下一個大腦

傳統電腦以美國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所提出的理論結構為基礎,執行序列的邏輯運算(如試算表和文字處理),但卻無法解決海量數據如視覺資訊的處理。不過人類的大腦卻十分善於面對這項難題,數以千計的神經元藉由化學訊息互相溝通,使大腦的不同區域能夠分工並同時執行任務。

因此,IBM和其他公司的電腦工程師首次聯合推出了仿人腦的「神經」晶片TrueNorth,晶片包含了54億的電晶體和2.56億的「突觸」,可模擬人類大腦處理訊息,而這款晶片改變了以往電腦應付複雜工作的模式,發展出機器視覺以及環境監測,以達到提高效率卻低耗能的目的。

延伸閱讀:更聰明的晶片–仿人類神經元的電腦晶片

參考資料:

等不及想知道更多傳送門:2014年10大科學重大突破(下)


2014年10大科學重大突破(下)

$
0
0

想複習一下傳送門:2014年10大科學重大突破(上)


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頭銜,換人囉!

非洲人早在7萬8千年前就有在赤鐵礦塊和鴕鳥蛋殼上刻畫幾何圖形的紀錄,但象徵性的藝術於3萬9千年前才在歐洲開始開花結果,法國的肖韋岩洞(Chauvet Cave)內生動的描繪了動物以及婦女。對此,考古學家對於代表性藝術是位於非洲還是歐洲產生了意見上的分歧。

科學家最新發現印尼蘇拉威西島(Sulawesi Island)上的史前塗鴉至少有4萬年之久,位於馬洛斯(Maros)洞穴牆上的壁畫有手印,和混合了紅赭石的顏料所繪製的「鹿豚」。利用測量鈾的放射性衰變,研究人員發現手印至少有3萬9千9百年之久,而動物圖案則至少為3萬5千4百年前了,長期以來都認為歐洲洞穴繪畫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藝術,但這項發現(註1)可能將會改寫人類發展史上關鍵階段的歷史。

關於洞穴壁畫有個出乎意料的小趣聞,考古學家迪恩.斯諾(Dean Snow)的研究(註2)中顯示,歐洲洞穴中有4分之3的古代壁畫其實是由女性繪製而成的!尤其手印更是具有諷刺的意味。不過也有專家對這項結果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手印絕大多數應該是來自於青春期男孩,因為對成年男性來說,洞穴是危險且無趣的,他們只畫裸女與兇猛的哺乳類。

參考資料:

 


 

13-14

人體胰腺β細胞產生胰島素(綠色)治療糖尿病。Photo credit:http://www.sciencemag.org/

糖尿病的救星,細胞?

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傳出好消息了!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中的β細胞會被身體的自體免疫系統摧毀。因此,科學家從患者皮膚細胞中取出重新編碼過的細胞-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簡稱ES細胞)和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簡稱iPS),將它們轉換成胰臟中可以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再植入病人體內,提供了調節血糖的功能。

聽起來整件事似乎解決了,但是目前研究人員還需要找出新的方法,保護這些得來不易的新細胞不受自體免疫的攻擊。而研究團隊接下來則想要知道,健康的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細胞所做出來的成果有沒有差異。

而這項令人激動的進展其實背後有個感人的故事。主導這項研究(註1)的是哈佛大學從事幹細胞研究的道格.密爾頓(Doug Melton),二十年前,他襁褓中的兒子山姆(Sam)被診斷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這使密爾頓決心要想辦法找出醫治的方法,但老天又對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女兒艾瑪(Emma)在14歲時也患了相同的疾病,不過這也成為了他的最強動力。(父愛真的好偉大阿!)

延伸閱讀:糖尿病治療新思維─讓腸道成為代理胰臟

參考資料:


 

操控記憶,植入你想要的

你相信自己的記憶力嗎?其實記憶是具有可塑性的,往事會褪色並被以新的意義取代,我們甚至還會「以為」自己記得那些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不過,大腦記憶神秘的改造過程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中將夢境比喻成多層次潛意識的表徵,將日常生活和夢境之間相互的影響呈現出來,而劇中人物的任務「植入記憶」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但你知道嗎,這已經不再只是個概念了。就在去年,科學家利用光遺傳學(optogenetics)的技術,以雷射光掃描老鼠的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來操弄特定記憶,結果顯示他們成功的刪除了既有記憶並植入偽造記憶。

而今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神經學專家羅傑.雷東多(Roger Redondo)的研究(註1)翻轉了實際情感上的記憶,將好或壞的印象互換。他先使老鼠對於特定區域產生害怕記憶,接著再在不同區域給予牠們愉悅記憶,神經元會儲存被重新活化的「區域記憶」並修改情感連結,使害怕狀態的神經迴路被翻轉成愉悅相關的感覺。

延伸閱讀:記憶操作沒那麼簡單:深入解讀日本利根川團隊的老鼠實驗

參考資料:


 

13-15

國際太空站部屬的兩個CubeSat(暗長橢圓形的物體)進行地球觀測拍攝。Photo credit:http://www.sciencemag.org/

「立方衛星」,實現你的太空夢

10年前,立方衛星(CubeSat)還只是教育工具,而如今,這個只有 10 立方公分的小型衛星數量將打破紀錄,只需要現代技術和數十萬美元的低廉成本,就可以包辦開發、升空及運作發射至太空執行科學任務。

這些小東西可以搭商業或政府火箭的順風車升空,或部屬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外部。另外,CubeSat的設計標準可讓參與機構共用設計特性與技術,以及購買現成的組成元件,這引起了私人資金的關注,其中合作廠商Planet Labs便是利用立方衛星群組來終年監測地球。

它們微小的望遠鏡在低空間分辨率下依然可以拍照,且功能五花八門、開發時程短,吸引了許多大學研究團隊(成員通常是大學生及研究生)、小國家、新創公司,甚至高中研究團隊的興趣,使人人在未來有機會發展自己的太空計畫。

參考資料:


基因組成有新夥伴加入!

上過生物課就知道基因是由四個含氮鹼基A、T、G和C編碼組成,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都由此而來,但教科書即將改寫了!(說不定教授還不知道,噓)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創造了新的DNA鹼基X和Y,擴展了生命的基因密碼,同時也為創造新的微生物打開了一扇門。

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在試管中已經發明出數對「非自然」的核苷酸鹼基對,且符合DNA雙股螺旋的結構,他們還利用了DNA的複製過程中所使用的酵素-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來複製這些新的配對,不過在活體中的實驗一直未能成功……直到今年!

科學家研究(註1)出利用大腸桿菌中無編碼的序列,將它們設計用來轉譯出「非自然」蛋白-包含正常20種氨基酸以外的氨基酸組成,研究人員曾經利用正常DNA進行實驗,但加入X-Y組合勢必會使過程更加順利,而合成生物學家也為這個組合量身訂做了專屬的催化劑。

說到這裡,大概又有人會開始恐慌了(基改作物就已經讓很多人快崩潰頗關注),不過科學家也掛保證,這些「非自然」DNA序列並無法存在於實驗室以外,出了實驗室也無法複製甚至是傳給下一代。

延伸閱讀:科學家創造出DNA第5個「字母」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走調的輻射調查帶來走調的恐慌

$
0
0

2014-0516台北火車站

作者 / 張中一(核能流言終結者)

於2015年1月19日《蘋果日報》[1]報導了輻射走調團的諸位朋友做了許多調查,查到了有碘131、鈽、銥-192等劇毒核種疑似與核電廠燒核廢料有關。相關新聞並有華視等媒體作了跟進報導。筆者對此行為甚感憂心,其猶如於幽黑電影院內謊稱失火一般,是嚴重影響公眾安全的行為。

如同在現實生活中不會拿秤卡車地磅去量加在甜點裡的糖量,不同的尺度與精度需要不同的量測設備,這是進行科學實驗最根本的要求。但從輻射走調團的官方資訊來看[2],所使用的設備為identiFINDER2,由該型設備的操作手冊指出其適用在有較高劑量的輻射工作場所,其靈敏度與解析度並不足以分辨低強度輻射,更遑論找出正確的核種來源。

同時使用者在量測前也應瞭解各儀器限制,在公布前也應向相關專業人士做討論與諮詢。事實上輻射量測是有相關的認證與執照的,在原能會的網站即公布有合格的業者[3]。以這次在臺北火車站所量測到銫為例[4],事實上輻射走調團照片顯示其量測結果之信心度(confidence)為4,該設備之量測信心度由劣至優分別可為0至10,信心度為4可謂不高;輻射走調團未諮詢相關領域專家,在公布相關調查結果時又未能完整顯示各量測之信心度資料,顯然未能符合完整資訊揭露之要求令人感到遺憾。

同時也很遺憾在蘋果的報導中看到公衛領域的張武修教授對天然核種與人工核種差異的說法。然對於任何有基礎物理知識的讀者皆知,無論是哪一種核種,其放射能量都是來自於不同的粒子(particles)與光子(photons)所組合,在輻射防護中則以Alpha、Beta粒子、及Gamma、X射線最為重要。天然的輻射線來源例如煙草中所帶有的釙、水泥與花崗岩中的氡以其劑量與進入人體之方式對人體的危害遠勝於張教授所擔憂的人工核種。著名的科普頻道Veritasium [5][6]就曾經拍攝過一部影片比較世界上輻射最強的地方,事實上吸煙者肺部所承受的輻射更遠超過居住在車諾比災區居民承受的劑量。

一般民眾在未能瞭解相關資訊的情況下,可能會被錯誤的資訊誤導,新聞中直接報導如臺北火車站等具有劇毒人工核種等資訊,對於許多必須要經由火車站通勤之年輕學子、乃至於孕婦等將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增加無謂的社會成本。如此豈是負責任之行為?

事實上本土相關背景輻射的研究早在2011年即已進行過,2014年清華大學核工所許榮鈞教授即曾投稿科學月刊做說明[7]。在2011年9月許教授實驗室利用非常高靈敏度的輻射偵檢器大範圍調查台灣環境輻射的變化。範圍含括了清大至合歡山以及環島公路量測還有三座核電廠周圍。量測結果如圖一所示,事實上影響游離輻射最大的因素是海拔高度,海拔越高則輻射越強,劑量最高處為武嶺的0.15μSv/h(與原能會網站監測結果類似)。更與一般印象不同的是,在核電廠周圍並沒有量到特別異常的情況。事實上本次輻射走調團所採用之identiFINDER2,由於受到設備精度的限制根本不可能精確讀計出與許教授相同的變化量,其所公布之數據僅屬於該儀器合理之誤差範圍。這些觀察另外指出一件事實,儘管天然輻射會隨區域不同的各地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劑量皆很小,實沒必要過份誇大輻射對居民的影響,造成無謂聯想或恐慌。於此更須強調的,想要測量低強度輻射的變化需要使用很靈敏的儀器,同時應該小心解釋並驗證測量結果,才是一個負責任的調查報告。

如同輻射走調團的設計在國外也有,日本的SAFECAST即是一個重要的例子。同時日本的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相當於我國原能會)、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相當於我國核研所)、先進工業科學與技術研究所(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也與SAFECAST等計畫有所合作[8]。在日本的計畫中,當量測到超標的輻射時,系統會發警報訊息給相關的人,然而其目的並不是要警告民眾輻射超標趕緊逃命;是為了要提醒相關的量測設備所有者該與其他同區域的量測結果進行比較,以確認設備是否需要重新校正、調整量測方法或真的量測到異常的輻射數值。任何對外的正式警告與判斷還是要經過日本的官方單位來發佈,以避免沒有必要的慌亂與錯誤資訊。

國內民眾如需要相關的資訊可至官方的輻射地圖參考[9]相關資訊並與民間的資訊作多方比較後再行判斷。在此有必要宣導的一個小觀念是,當真的有核災發生時,應該要依照主管機關的指示進行相關的避難動作。例如緊閉門窗、避免外出進行室內掩蔽就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理由是倘若發生福島之類的核災時,一旦輻射物質噴發出來,而只要不接觸到這些輻射物質同時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與飲水,反而可以大幅降低人體污染的風險。出門到處跑,反而更加危險。

但是我們依然肯定民間輻射調查的優點與其必要性,畢竟資訊的透明與公開對於整體社會在輻射的認知上是有正面幫助的,同時也可以彌補政府機關的不足。在福島核災時,就發生了政府未能及時公告各地輻射量測資訊,導致地方政府任意遷徙的結果使災民遷徙到了輻射高污染地區(請注意核災輻射污染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並不必然是繞著電廠為中心的同心圓)。因此如果民間輻射調查能夠先瞭解輻射量測相關知識,選擇正確的設備,瞭解所能量測的資訊,並且結合資通訊科技做即時通報與設備的校正,是可以為整體社會帶來許多正面效益的。筆者也十分樂見民間輻射調查團體不斷充實相關量測方法與觀念以正確提供輻射量測資訊給社會大眾。

p1

圖一:利用高靈敏度輻射偵測系統測量台灣天然輻射的變化(清華大學«合歡山)。

 

資料來源:

  1. 蘋果日報. (2015, January 19). 驚!哪來的劇毒人工核種.
  2. 臺灣環境輻射走調團. (2015). 2014 發現台灣可疑人工核種_輻射地圖.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5.
  3.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2015). 合格輻射防護偵測業務業者名單.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5.
  4. 臺灣環境輻射走調團. (2015). 2014 發現台灣可疑人工核種_輻射地圖 – 台北火車站量測結果.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5.
  5. Veritasium. (n.d.). (2014). The Most Radioactive Places on Earth.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5.
  6. Veritasium, & 何冠霖. (2015). The Most Radioactive Places on Earth 中文翻譯.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5.
  7. 許榮鈞. (2014). 生在輻中不知輻—你我周遭的天然輻射. 科學月刊, (534).
  8. KOJIMA, I., TANKA, Y., MATONO, A., & NAKAMURA, A. (2014). OGC-based Database/Sensor Federation Framework for Fukushima Radiation Monitoring Data. Geospatial World Forum.
  9.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輻射偵測中心. (2015). 監測資訊.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5, from

驚!多吃一片烤吐司 致癌物就超標?!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7

案情:你還在吃「烤吐司」嗎?!

1

圖片來源:http://goo.gl/3L24xa

 

今年1月9日,解剖員看到一則以「烤吐司不能吃 超過一片致癌物就超標」為標題的新聞,內容指出:

國內研究發現,吐司經過烘烤會產生致癌物單氯丙二醇,且烘烤愈久、溫度愈高,釋出的毒素也愈多。醫師指出……以國小學童為例,一天吃超過一片烤吐司,單氯丙二醇就超標,有致癌危機。

我的天啊,早餐常常在吃、路邊四處在賣、五星級飯店也有提供的「烤吐司」耶!全球一年共吃掉幾片吐司根本是難以估算的天文數字,「多吃一片烤吐司會致癌」若是真的,這可是涉及全國,不,可是涉及全世界的重大的健康議題!為了釐清真相,就讓解剖員帶著大家一起看下去(推眼鏡)。

解剖:「烤吐司」獵奇的致癌威力?!

科學疑點一:科學研究的過程到底是什麼?

這篇新聞多數是引述新光醫院腎臟科江守山醫師的說法,主要的風險關鍵是文中所提到的「單氯丙二醇」(以下簡稱3-MCPD)這個物質,但是確定它有風險的研究過程是什麼呢?經解剖員查證,英國在1999年的研究發現華人食用的醬油中有過量的3-MCPD,所以開始引起廣泛的注意。這篇新聞中所引用的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應該是十年前(2005年)該校食品科學系研究生所撰寫的碩士論文,解剖員細讀該論文後,發現新聞提到的吐司測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份,並且論文中的樣本僅採用「統一皇家快客奶油吐司」檢測,但是新聞中卻有提及白吐司與全麥吐司的數值資料,烘烤秒數也和屏科大的論文數據不合,解剖員再以關鍵字查詢國內外其它研究,卻都沒找到「全麥吐司」相關的數據。解剖員實在搞不清楚新聞中的數據何來?既沒有清楚交代研究的過程,也和所引述的研究資料內容不符,究竟是如何推論出結論?而且「吃吐司」,不是應該也引述一下那些最喜歡吃麵包的西方研究結果才比較合理嗎?真希望這位記者能夠指點迷津,因為這樣的結論實在是太可疑了!

科學疑點二:「烤吐司」致癌,那「烤披薩」呢?

新聞中似乎暗示讀者吐司「烤過後」的風險很大,但是最原始的吐司不也是烤出來的嗎?那烤披薩會比較安全嗎?我們食用的醬油會用鹽酸清洗黃豆以加速植物蛋白質的分解,鹽酸中的氯與油脂(甘油酯)作用後就會產生3-MCPD,這應該不難想像。但是,吐司麵包(即便是全麥的)在製作過程中是不可能加鹽酸吧?那麼哪來的「氯」呢?

為了解答上面的疑問,解剖員連同英文網頁也納入蒐尋的範圍(請原諒解剖員語文能力有限,英文之外的語言就只能當作遺珠了),果然發現許多相關的嚴謹研究報告(採取大規模的取樣分析,出自有公信力的機構)指出,在許多常見食品(包括:油脂、餅乾、零食、中式糕點….甚至母乳)中都有被驗出3-MCPD的成分!(大吃一驚)在細看這些研究報告後,原來這些食品中的3-MCPD是來自植物油的加工脫臭程序以及極少量的食鹽。所以,可以確認麵包中(尤其是烤過的)的確含有3-MCPD或3-MCPD酯(一種可產生3-MCPD的物質),甚至多數在超市可以買到的食物,如大麥製品、起司、義式香腸、火腿、披薩、燻製產品和熟製肉品等等也都容易含有3-MCPD。

但這下子問題來了,如果眾多食品中都含有多寡不一的3-MCPD,並且常常超過新聞中所提及的2微克/公斤建議容許量(例如母乳,平均含量就有35.5微克/公斤),那麼我們為何不同樣地關注或緊張一下其他的那些食品呢?難道「烤吐司」對人體的傷害是所有含有3-MCPD食品中最危險的嗎?

科學疑點三:如何才會致癌?

解剖員在諸多報告中發現,如果要擔心「烤吐司 」,那其他要擔心的恐怕也不少。而且天天吃麵包的西方人應該要比我們更膽戰心驚才對吧?

解剖員進一步參考其他國家的食品標準: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指出:「雖然對3-MCPD做過一些毒理學動物研究,但是對於3-MCPD酯的發生,毒物動力學或毒性仍知之甚少。」英國食品標準署(FSA)說:「雖然3-MCPD對實驗動物(大鼠)具有致癌性(其實是良性腫瘤),但沒有數據顯示3-MCPD對人類的致癌性」,甚至還有研究指出對大鼠也是無害」。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表的《風險評估報告書》中提到:「研究結果顯示,攝入量一般和攝入量高的市民受3-MCPD主要毒性影響的機會都不大。……無充份理由建議市民改變基本的健康飲食習慣。」可見3-MCPD確切的風險明明還值得商榷,但我們的報導卻寫得斬釘截鐵。

此外,新聞中提及每日可容忍攝入量2 ppb的訂定標準,其安全係數應該是500(一般是100),亦即攝入1000 ppb (=1 ppm)才是產生危害的起點。如果依照新聞中說:每天超過一片吐司就會致癌,或許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每天500片就可能會致癌」。當然,如果你吃得下的話!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所有健康資訊都同樣重要嗎?

這則駭人聽聞的報導到底有多重要呢?大家應該跟解剖員有類似的經驗,LINE的家人群組或朋友的聊天視窗,時常會飛來一些「專家表示」、「專家建議」等的健康資訊。例如:「月經來潮前會有頭暈者,是癌症的前兆」、「科技泡棉請勿拿來洗杯子、碗、鍋」、「充電時使用手機會產生超大量輻射傷害人體,甚至會發生爆炸」等消息來源缺乏和推論過程成謎的資訊。這種「半威脅式」的主題常常可以賺取許多的閱讀量,所以也常常變成媒體喜歡報導的對象,但是媒體幫我們篩選過這些健康資訊的重要性嗎?

2014年9月中國微信有項關於「什麼樣的文章更受歡迎」的數據統計,在閱讀類型的分佈上,第一名是「情感資訊」(嗯,不意外),緊接在後的即是我們熟知的「養生」類型,即廣義的健康訊息,有4千5百萬的點擊率ㄟ!健康訊息不僅切身相關,也是提醒、關心、聯繫親友情感的好工具,卻也最容易成為科學新聞中被操作的議題。以這則新聞為例,藉由專家發聲、引用學術研究、明確指出數據等方式,「表面上」似乎有憑有據,仔細閱讀後卻發現有很多科學數據錯置下所包藏的聳動訴求。台灣媒體這麼的「不挑」,但是大家可不要只因為議題跟「健康」切身相關,就被牽著鼻子走啊!

媒體疑點二:來源單一、有聞必錄的恐怖新聞?

記者到底如何報導出這樣的新聞?解剖員發現這則新聞的內容並沒有清楚交代許多資料細節,經過明察暗訪後才發現整篇報導幾乎原封不動來自「江守山會客室x蘋果Live」的影音內容。如此單一的消息來源,沒有經過任何對照及查證,就突然告訴我們吃一片烤吐司就有致癌危機,啊?!這麼嚴重的一個斷然結果,難道媒體不應該再為我們尋訪其他專家的意見嗎?光憑一位腎臟科醫師、一個屏科大研究資料,就宣告這個幾億人口正在吃的食品會致癌?!

此外,這篇報導的結果是以30公斤的國小學童來推論,但是標題卻搞得好像大家今天吃明天就會致癌。在新聞的最後,甚至還建議大家不要吃烤吐司,可以改吃饅頭夾蛋或是吐司夾肉鬆,會比較營養健康。難道在去年飼料油、餿水油事件裡中鏢的「肉鬆」,突然比「烤吐司」安全了?想到這,讓解剖員打了一個冷顫,手裡的土司夾肉鬆實在是咬不下去啊!(攤手)這不就是一般人在閱讀這篇新聞時會有的疑問嗎?為何我們的媒體記者都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只要有聞必錄、照單全收就可以作出一則健康新聞。如果媒體的角色是這樣,那我去看更勁爆的「內容農場」不就好了?

解剖總結:來源單一的新聞要小心!

總結前面的解剖結果,這篇科學新聞報導反映出媒體偷懶及缺乏科學素養的一面,不僅全部照抄一位醫師的說法,來源單一,也沒有向其他專家求證,更用民眾對食安的敏感心理,錯置一些令人恐慌的數據資料。此外,對於關鍵的實驗過程及限制略而不談,把重點放在「致癌」的恐懼訴求上,過度連結烤吐司與致癌的因果關係,相當糟糕。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4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便宜行事」指數:☠☠☠☠

「關係錯置」指數:☠☠☠☠

「忽略過程」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策劃/寫作:李暉、黃俊儒、賴宣儒、賴雁蓉)

 

擇偶的最佳策略:給【徵婚啟事】中隋棠的建議

$
0
0

隋棠

作者 / 林澤民

人生的旅途中,適合擇偶的年齡是有限的。在這段期間,妳無須登【徵婚啟事】都可能陸續遇到好幾位適婚的對象。雖說女人二十一枝花,但太早結婚,難保白馬王子在婚後才出現,只能恨不相逢未嫁時;而太晚結婚,又怕使君已有婦,顧影徒嘆陌上花開遲。假如妳在同一時間只遇見一位適婚對象,而必須決定是否許諾終身,那麼是否有一種策略能夠讓妳有最大的機會「撿到」最佳的對象呢?

說「撿到」,是因為這個問題的數學結構,類似於在一條小徑上散步撿石頭:規定只能撿一顆,不能丟棄再撿,也不能回頭再撿。那麼要如何才能撿到最大的石頭呢?這個問題,提供了與擇偶問題相同的困境:撿得太早,怕前面還有更大的石頭;太遲,怕已經錯過了最大的石頭。面對這個困境,出手的時機便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問題:如果預先設定一段觀察期,在此期間只觀察而不出手,而在其後則當機立斷見好就撿,那麼觀察期應該多久才是最適宜呢?數學上,這是一個極大化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是將觀察期設為未知數,用這未知數來計算撿到最大顆石頭的機率,也就是把得手機率作為觀察期的函數,然後求出讓此函數有最大值的觀察期。

假設小徑為一條長度固定的線段,而石頭的位置呈現統計上的均勻分配,數學家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是:在大約前1/3=0.33333的路段上,仔細觀察石頭的大小,但不要撿起任何石頭。過了這一段觀察期,記住所看到最大顆石頭的大小,繼續前進。此後,一旦看見一顆比觀察期間最大石頭還大的石頭,要毫不猶豫地撿起。如此,則在路徑的終點總結清算,妳撿取到最大顆石頭的機率為最大。 當然,妳運氣不好的話,可能再也碰不到更大的石頭,因此只好在路徑的盡頭撿起最後一顆石頭。這個策略只保證妳撿到最大石頭的機率為最大,它不能保證妳一定撿到最大的石頭。

更精準的計算顯示,如果路徑甚長因而石頭甚多,則最佳觀察期為整條路段長度的1/e=0.36788。這裡e=2.71828…是所謂納皮爾常數或尤拉數(Napier’s Constant or Euler’s Number)。這機率比1/3還要略為大些。根據這個策略,撿到最大顆石頭的機率恰巧也趨近於1/e=0.36788。相對而言,當石頭數目為n,隨機撿取能撿到最大顆石頭的機率為1/n。 當n很大時,1/n趨近於零。這個策略能夠達到1/e的得手機率是相當令人驚訝的。

回到擇偶的問題,假設男性的適婚年齡是25-40歲,有15年的擇偶期,則最佳的擇偶策略是在30歲以前不要結婚,只注意觀察25-30歲這五年間所遇見的可能對象;30歲以後,一旦遇到更好的對象,不要猶豫,立刻結婚。女性的適婚年齡也許早些,算20-35歲的話,則25歲前不要結婚,要等到25歲後再當機立斷。依此策略,不論男女能夠「撿到」最佳另一伴的機率會比1/3稍大些。在這最佳擇偶策略下,如果在觀察期錯過最佳對象,那也只能說是沒有緣份了。

數學家 Frederick Mosteller 在Fifty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Probability一書中解此題時,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選擇過程中共遇見四個對象,以 1/2/3/4 代表等第,數目越大越佳,則依遇見的順序,共有24種可能情況:

1432*2431*3421*4321
1423*2413*3412*4312
1342+2341+3241*+4231
1324+2314+3214*+4213
1243+2143*+3142*+4132
123421343124*+4123

如果妳隨機選擇,則撿到最佳對象的機率是1/4 或6/24。那麼如果採用有一段觀察期的策略,得手機率又是如何呢?依觀察期的長短,我們可以檢視以下各種策略的良寙:

  • 策略零:觀察期=0/4,亦即第一次遇見對象便立刻結婚。得手機率=6/24。
  • 策略一:觀察期=1/4,亦即Pass第一個,此後一旦看到比第一個更大的則立即撿起,如未看到,則撿最後一個。根據此策略,上列24種可能情況中,有11種(*標示者)可以撿到最大的石頭,所以得手機率=11/24。
  • 策略二:觀察期=2/4,亦即Pass前兩個,此後一旦看到比前兩個更大的則立即撿起,如未看到,則撿最後一個。根據此策略,上列24種可能情況中,有10種(+標示者)可以撿到最大的石頭,所以得手機率=10/24。
  • 策略三:觀察期=3/4,亦即Pass前三個,撿起第四個。根據此策略,上列24種可能情況中,6種可以撿到最大的石頭,所以得手機率=6/24。

很明顯的,策略一是最佳策略,因為其得手機率=11/24為最大。此策略的觀察期(1/4)雖然不到1/3或1/e,但已是所有可能值中最接近的了。11/24=0.45833的機率則比1/e還大。當適婚期中遇見的對象越來越多,最佳的觀察期會趨近於1/e,贏得佳偶的機率也會趨近於1/e。假如妳估計會有n=10人來追求妳,Mosteller的公式顯示妳應該跳過前三人,從第四人開始,只要比前三人更好就立刻答應。如此,則撿到最佳郎君的機率將高達0.399,已經很接近1/e了。

這個擇偶最佳策略的解法假設妳沒有夢寐中的完美對象,如果有,相信妳在作選擇時會以這個絕對標準來衡量。這種情況還是可以用數學算出最佳策略,但那必須要寫另外一篇文章了。

 

原刊載於Tse-min Lin 的部落格

我們正慢慢掉進巨大的黑洞裡-《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學課》

$
0
0
0010630550

時間就是空間

 

你我都覺得一維的時間和三維的空間是兩樣分開的東西;但愛因斯坦卻認為它們是混在一起的,混合的程度則與你的移動速率有關-慢慢移動時,空間和時間看起來是分開的,而你的移動速率接近光速時,二者就會加速混合。

我們可以來感受看看:想像你(和愛因斯坦一樣)正有點無聊地在辦公室工作,而你望向窗外、兩眼盯著對面大樓上的大鐘,期待它快點走到下午五點。因為你和大鐘彼此間是相對靜止的,所以時間和空間並不會混在一起,你可以清楚看到秒針的每次跳動。

如果指針指到五點時,你以光速遠離鐘面而去,對你來說,沒有任何「五點之後來的光」能夠追上你,所以鐘面上的時間將永遠維持在五點。開始有點感覺了嗎?在大鐘前方坐著不動的無聊上班族,會看到它以正常的速率在走;而以光速遠離同一個大鐘的你,則會看到鐘面上的時間靜止不動。

一般來說,我們在地球上旅行的速率相較於光速來說非常慢,所以我們不會注意到時間與空間混合在一起的相對性效應。但是,對地球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而言,它繞行地球的速率,比地面上事物的移動速率要快得多,就要考慮相對論所要求的修正量了。

空間是一切的驅動力

有了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概念,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恆星、行星、黑洞及宇宙到底是怎麼回事。愛因斯坦說,巨大質量的物體會讓時空變得扭曲,而我們所認為的「重力」,其實只是其他物體回應這種扭曲的方式。

在時空中的兩點之間,光會選擇走最短的路徑,它也會像物質一樣,受到被太陽所扭曲的時空山谷(地球就有點像在一記困難的推桿後,高爾夫球繞著球洞轉圈)影響,而改變行進方向。

這種「重力透鏡」的奇特現象通常發生在某個黑洞剛好位在你的望遠鏡與一個遠處星系之間時。此時這個星系不會被完全檔住,而黑洞周圍的彎曲時空會表現得像哈哈鏡,讓這個星系看起來呈環狀或弧形,甚至成為多重的圖像。

拜廣義相對論之賜,我們終於弄清楚宇宙爆炸之謎的真相:並不是星系往外爆炸,而是空間自己擴張,並帶著物質跟著它一起動。原來,宇宙比較像烘焙中的水果蛋糕,其中的葡萄乾代表星系。

當蛋糕在烤箱中膨脹時,裡面的葡萄乾會離彼此愈來愈遠。不去看蛋糕的話,葡萄乾的確像是炸了開來;但是看整個蛋糕,你就知道葡萄乾其實是隨著蛋糕一起膨脹的。我們發現,空間原來一點也不「空」--它是一切事物背後的的驅動力。

我們正在掉入黑洞中

現在你知道,夜空是黑的,因為宇宙有個起點,至今仍在擴張中。恆星就像是燃燒原子發出烈焰般的巨大營火:最大的那些恆星活得精采、死得也快,最後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並製造出週期表中九十二種自然存在的元素。剩下的殘骸則會壓擠成由高熱鑽石構成的「白矮星」或非常緻密的「中子星」,甚或是恆星級的黑洞。

我們自己的星系—銀河系,是個扁平狀的漩渦,夜空中看起來就像一條帶子。我們的太陽系位在銀河系旋臂的半路上,並且正繞著銀河系中心,一個太陽質量四百萬倍的超大型黑洞旋轉(就像這個星系裡的每樣東西一樣)。

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我們以及周遭的恆星、氣體、塵埃和旋轉臂,都以自由落體的模式在被黑洞彎曲的四維時空移動,就像一大盆洗澡水呈漩渦狀快速流進排水孔那樣,我們全都正在加速掉入這個巨大黑洞中。所幸我們離那個黑洞還非常遠,加上還有足夠的動量使我們不至被吞掉。

我們的結局就是這樣

想像一下你搭乘太空船在外太空做實驗。你很快知道沒有辦法透過實驗來分辨加速度與重力的差別,所以你決定把太空船設定成自動駕駛模式,好睡上一覺。但筋疲力盡的你腦袋有點混亂,不小心將太空船設定成航向銀河系中央極速飛行。幾個小時後,你醒來才沮喪地發現,你正掉進那個天文學家稱為「射手座A*」的超級大黑洞裡。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會看到什麼?我們來做個最符合廣義相對論的猜測吧。

對如此巨大的黑洞來說,事件視界大約會距離黑洞中心三千萬公里遠。當你從那個距離五十倍遠的地方飛向黑洞時,因為黑洞後面的恆星及星系的光,受到黑洞的強大重力而聚焦在黑洞前方的一點上,所以你最先可能看見的會是一個明亮的點。當你更接近黑洞時,黑洞圓盤會開始變得清晰可見,圍繞在最外面的是一個由緊密堆砌的恆星與星系構成的渦旋環。

如前所述,黑洞邊緣的彎曲時空會讓從它周遭的恆星而來的光開始偏斜;從某個角度來說,你甚至可能看到同一顆星兩次。當然黑洞是不會發出任何光線的,所以雖然它基本上是個三維物件,但你的肉眼會覺得奇怪,彷彿宇宙的某些部分被這個扁平的黑色圓圈「裁掉」了。

在你經過事件視界時從窗戶往外看,看起來不過就像愈來愈靠近黑洞的表面,而地平線附近的天空因為時空扭曲,所以會有一大堆藍移的恆星擠在一起。

最後當你靠近黑洞中心,也就是所有質量集中的那個「奇異點」時-如果像雨點般打在你身上的藍移輻射沒有先把你炸熟-那麼無比巨大的時空曲率會把你和你的太空船拉長成一條線。

那麼,太空救援船上的搜救人員呢?他們沒能阻止你落入黑洞,但他們會看到什麼?怪異的是,他們不會看到你跨越事件視界。他們只會看到你的太空船愈來愈靠近黑洞的黑色表面,接著看起來就像是凍結在時間中,不斷產生紅移的現象,直到你最終完全從他們眼前消失。

有一個理論主張,如果你能在到達奇異點之前就經過蟲洞進入另一個宇宙,就能逃過一劫。但是就算你真的能從另一個宇宙裡冒出來,又怎麼能確定那裡的物理定律和這個宇宙裡的相同?在你身上的原子自動爆炸而結束你的一生之前,說不定你會發現你在另一個宇宙裡竟然留著又粗又大的墨西哥八字鬍呢!

本文摘自《世界第一好懂的科學課》,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

神啊!電子菸真的救的了我嗎?

$
0
0

11-1

電子菸(e-cigarettes)的提議者在2006年提出,尼古丁霧化器可以幫助癮君子戒除菸癮。最近發表的研究文獻使這論點更加可信。

英國Cochrane中心,研究中隨機挑選出2組對照試驗,並參考11項先前的觀測研究,將已經試圖戒菸與未用電子菸戒菸的人相比較。主要作者倫敦歐勝預防醫學研究所(Wolfson Institu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行為專家海登.麥克羅比(Hayden McRobbie)表示:「總而言之,結果顯示電子菸對於阻止抽菸和減少香菸使用量是有幫助的。」

實驗一年後,試驗對象中使用電子菸的戒菸機率,是使用無尼古丁-安慰劑霧化器的約2倍左右(分別為4%和9%),而另外的36%的電子菸使用者則減少了一半以上的香菸使用量,而28%的安慰劑使用者也減少了一半以上的香菸使用量,顯示電子菸使用者的戒菸動力可能來自於「吸菸」這個動作。

少數研究評估電子菸作為戒斷工具的成效,但結果顯示信心程度偏低且估計成效可能會改變。不過麥克羅比表示他還是會推薦電子菸給身邊試圖戒菸的朋友或家人,他認為醫護專業人員對於建議器具方面可以持更開放的態度。

Cochrane中心試圖收集所有有關電子菸療法的嚴重不良反應,但並無所獲。麥克羅比表示:「不能說電子菸完全無害,因為我們還無法確定長期使用的結果。」而就先前的分析顯示,電子菸的蒸氣含有許多的有毒化學物質和重金屬,而這些化合物的劑量是否足以造成長期的健康疑慮尚待觀察,但和尼古丁所造成的傷害相比,舊金山加州大學菸草控制研究與教育中心(Center for Tobacco Contro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生物學家蘇珊.希克(Suzaynn Schick)表示:「電子菸的急性健康影響相較於尼古丁較小,因為它含有較少的毒素。」

當然,最安全且健康的做法就是不要抽任何形式的菸。但對於那些已經對尼古丁上癮的人來說,電子菸或許是其中較好的選擇。倫敦國王學院國家成癮中心(National Addiction Centre at King’s College London)的教授安.麥克尼爾(Ann McNeill)表示:「我們目前的主要討論為,可以如何提供最好的建議和幫助給使用產品的戒菸者,使他們越快達到成效越好。」Cochrane中心目前將進一步比較電子菸與其他療法如戒菸貼片,了解這些不同療法之間的安全性與成效。麥克羅比表示:「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去強化電子菸能夠戒除菸癮的論證。」

參考資料:

 

體重擋不住我愛你-《BBC知識》體重懸殊夫妻檔

$
0
0

人們都說,愛情不分年齡大小與地位高低。好吧,但至少在動物的世界裡「大小」真的有差!讓我們見識幾對動物界裡最古怪的夫妻檔,或許會改變你對生物間配對的印象。

【作者/黛芙妮.費爾貝恩(Daphne Fairbairn)  譯者/張瓊懿】


一、紫毯章魚(Tremoctopus violaceus

體重懸殊夫妻檔

雌紫毯章魚與雄章魚的體重差高達40,000倍。

紫毯章魚悠游於遼闊的大海中,姿態極其優雅,不過,雄紫毯章魚與雌性體型的差異是所有章魚種類中最大的。雌紫毯章魚的體長可達兩公尺以上,重量大約是雄章魚的四萬倍。體態嬌小的雄章魚則只有數公分長,時而隨波逐流,時而搭水母的便車,在浩瀚的大海裡尋找伴侶。

牠們把精子儲存在特化的交接腕(hectocotylus),交配時雄章魚會把交接腕伸入雌章魚的外套膜(mantle)。失去交接腕會致命,就像雄金黃園蛛一樣,隨著交配行為開始,雄章魚的生命也來到尾聲。相反地,雌章魚會收集數個交接腕,產下成千上萬個卵。有學者認為雌章魚之所以多次交配,是為了讓生育效率達到顛峰。


二、金黃園蛛(Argiope aurantia

plate13_fairbairn

結圓形網的金黃園蛛在美國很常見。體態寬胖、外型亮眼的雌蜘蛛體長大約兩公分(不包括腳),是雄蜘蛛的五倍,體重則是雄蜘蛛的50倍。雌蜘蛛的一生幾乎都在蜘蛛網上度過,要不是在等待獵物上門,就是在產卵,否則就是忙著用蜘蛛絲把動輒上百顆的蜘蛛卵包成卵囊。體型瘦小、外觀毫不起眼的雄蜘蛛則一成熟便離開家,在樹叢中尋找伴侶,不但不進食,還得冒著被掠食的危險。

就算幸運找到了交配的伴侶,雄蜘蛛在牠把特化成交配器的鬚肢(palp)置入雌蜘蛛的產卵器那一刻起,心跳也隨之停止,死去的身體就這麼隨著交配器垂下。相較於雄蜘蛛的單次交配即喪命,雌蜘蛛通常可以再活個幾年,多數也會再次繁殖。


三、食骨蠕蟲(Osedax rubiplumus

osedax_rubiplumus

這種管蟲寄居在海底的鯨魚屍骨內。雌蟲有纖細的紅色觸鬚、長約四公分的透明管狀體,以及可以深入骨頭裡的綠色分支狀根部。相反地,雄食骨蠕蟲的大小只有0.1公分,一直以浮游生物的幼蟲形態出現,從沒有發育出管蟲的外形。牠們附著在雌食骨蠕蟲的管內,製造精子是牠們的唯一使命。

雄食骨蠕蟲從不攝食,所需的能量全來自卵期留下來的卵黃,牠們的一生就在一邊消耗卵黃,一邊製造精子中度過。不過,單一隻雄食骨蠕蟲製造的精子量不足以讓雌蟲體內所有的卵受精,再說,雄食骨蠕蟲的壽命也不夠長,因此,雌食骨蠕蟲只好不斷收集雄食骨蠕蟲為牠授精,以至於體內隨時都有數千隻雄食骨蠕蟲。


鑽孔藤壺(Trypetesa lampas

fjarerur2

鑽孔藤壺經常出現在鈣質含量豐富的大型海螺殼中。雌鑽孔藤壺可以長到一公分,這對鑽孔藤壺來說已經算很大了,體重則大約是雄性的500倍。雌藤壺自幼蟲時期就附著在海螺殼內,接著隨成長過程不斷往殼壁裡鑽,鑿出具有保護作用的安身之處。雄藤壺幼蟲的生命歷程則大不相同,孵化後不久,牠們就蛻變成身體比睪丸稍大、陰莖奇長的生物體,寄居在雌藤壺的套膜囊裡。

交配時,雄藤壺伸長的陰莖會鑽進雌藤壺的套膜腔中,這段路程是雄藤壺的體長的好幾倍。雄藤壺從不進食,身體所需的能量全來自卵期殘留下來的卵黃。雌藤壺顯然需要經由多次交配來確保最佳受孕能力,因此年紀較長、體型較大的雌藤壺香閨裡通常住有7到15隻雄藤壺。


霍氏角鮟康(Ceratias holboelli

angler-fish-male_1420651187

紅色圈圈為雄性,牠利用細齒使自己倒鉤魚雌性的身上,彼此之間的組織和系統可相互流通。

所有脊椎動物中,最不具夫妻相的就是魚了。雌魚可以長到1.3公尺長,體重是雄魚的50萬倍。嬌小的雄魚從來沒有發育出魚的典型模樣。一旦成熟,牠們便放棄進食,全心在茫茫大海中找尋伴侶。成功找到另一半後,牠們會附著在雌魚的腹部,然後轉變成永久寄生的型態,所需的養分完全自雌的血液中獲得。從這一刻起,牠們活著的唯一目標就是讓雌產的卵受精。

【完整內容請見《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41期(2015年1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 Lunar:想要3000萬美金嗎?去月球上吧!

$
0
0

↓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計畫

舊金山專職激勵性大獎競賽的XPRIZE宣佈,五支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團隊總共獲得525萬美元獎金,以表揚他們在「私人太空船登月」的重大進展。里程碑獎(Milestone Prizes)由前一年裡評估過無數測試的科學家、航空學專家和航太工業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旨在表揚於影像、行動和登陸系統三個關鍵技術領域克服所需的軟/硬體創新。這些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都是成功完成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任務的必要條件。

五支團隊獲得的9個里程碑獎如下:

  • Astrobotic(美國):影像系統(25萬美元)、行動系統(50萬美元)、登陸系統(100萬美元)
  • Hakuto(日本):行動系統(50萬美元)
  • Moon Express(美國):影像系統(25萬美元)、登陸系統(100萬美元)
  • Part-Time Scientists(德國):影像系統(25萬美元)、行動系統(50萬美元)
  • Team Indus(印度):登陸系統(100萬美元)

XPRIZE副董事長兼總裁Robert K. Weiss表示:「獎金達3,000萬美元的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籲請參賽隊伍完成一項前所未有的壯舉——讓私人太空船安全登陸月球表面,行進至少500公尺,並將高畫質視訊和影像傳回地球。這項競賽希望能激勵全球各地的工程師和企業家,開發低成本機器人探索太空的方式,這些成就代表這次重返月球之旅的關鍵時刻。」

Google品牌合作與體驗總監Matt Hirst表示:「我們要恭喜Astrobotic、Hakuto、Moon Express、Part-Time Scientists和Team Indus獲得里程碑獎,同時也祝福另外13個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競爭者,他們繼續在為登月競賽的目標孜孜不倦地努力著。在Google的我們充滿熱情,並且深信提出大問題(asking big question)能帶來的力量;對於能夠提供資源給那些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致力於推動科技和社會進步的人,我們感到很驕傲。」

對於里程碑獎的每一個類別,參賽團隊各進行了一系列關於登月任務而自行規劃的硬體測試,同時與評審委員會分享大量的設計資訊和分析。登陸系統獎頒發給私人登月太空船研發上有優秀科技進展的團隊,行動系統獎授予橫越月球表面所不可缺的行動裝置,影像系統獎則頒給回傳高畫質視訊和影像所需的攝影系統。

里程碑獎於1/26,由XPRIZE和谷歌在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舉辦的一場私人活動上頒發。

*如欲瞭解有關里程碑獎詳情,請造訪http://lunar.xprize.org/about/milestone-prizes

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的參賽隊伍可自由選擇參加里程碑獎評選與否,選擇不參加里程碑獎的參賽隊伍仍有資格贏得首獎和二等獎。未來如果已獲頒里程碑獎的參賽隊伍贏得首獎或二等獎,則將從該二座獎項的獎金中扣除里程碑獎的獎金。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的截止日期正式延期至2016年12月31日。截止日期延長後,至少須有一個團隊在2015年12月31日前提交發射計畫文件,所有團隊才能繼續競賽。

來看看榮獲里程碑大獎的五支競賽隊伍吧!

astrobotic

Astrobotic Technology Inc.(美國)

 

Astrobotic Technology Inc. 介紹登月裝置。

2008年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機器人學機構(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Robotics Institute)分出,公司駐點於匹茲堡(Pittsburgh)。旨在提供相較下價格親人的機器人商品、服務,或是新興的商業太空任務。

他們2015年的首發任務以「破冰號」(Icebreaker)在月球北極探查甲烷、氨氣和水,並角逐Google Lunar XPRIZE。目前根據破冰號的軌道太空船及月球觀測衛星(Lunar CRater Observation and Sensing Satellite, LCROSS)遠征回傳的數據顯示,月球-尤其在極地-可能富含揮發性氣體。這項發現重燃了月球上的生命跡象、推進燃料的生產可能性,以及地球之外的資源利用的各種前瞻性。

未來計畫繼續探索月球地表坑洞,探勘、分辨及開發其上資源;並且提供衛星服務、「離地」採礦( off-Earth mining)、低地球軌道的太空旅遊,還有更進一步的NASA任務探索與研究。


 

hakuto_ogp

Hakuto(日本)

18支競賽團隊中唯一來自日本的隊伍,著力於月球車(rover, 漫步於月球表面的太空行動設備)的開發。曾效力於首「車」登陸小行星的隼鳥2號(Hayabusa 2)隨行微型月球探測車蜜涅瓦2號(Minerva 2),吉田和哉教授(Professor Kazuya Yoshida, Department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t Tohoku University)領導一群無償而具航宇、科學專業的志工進行此月球車的研發。

“HAKUTO"翻成中文即為「白兔」,來自於日本民間傳說月球表面的暗處形似兔子。他們的月球車強項在於複雜機器微型化及電子工業的緊密結合。其上除了全景相機外,更具有即時定位與地圖創建的感應器(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

除了志在得獎外,他們終極目標是要探索月球表面上坑洞或是熔岩所造成的「天窗」(skylight);這些研究有助解釋月球的火山活動歷史,提供月球作為人類長期居住候選星的評估,以其新太空工業的探尋。

hakuto_top

HAKUTO登月小艇的俏樣。


 

 moon express

Moon Express Inc.(美國)

↓該團隊2014最新的飛行測試發表。

自許為夢想者與建築家,與NASA互為合作夥伴及主雇關係。他們將月球視為「第八塊大陸」,尋求人類商業太空活動及未來在月球上發展的可能性。由於地球上許多稀有金屬據信來自外太空,更有可能廣步月表(已被目為新商機),Moon Express竭力於月球解密及未來資源利用。

moon express aircraft

Moon Express的登月小艇。

 


 

 

↓該團隊的月球車於特納利夫島(Tenerife)上擬月環境的行進測試。

該團隊由100多位各國精通物理、資訊科技、電子、機械及軟體工程的科學家、工程師及企業家組成,總部成立於柏林-成員四散各地,可說是依賴網路遠端協力作業。他們採以新興全球的COMRAY社群網路做為溝通平台,以利全天候24小時,大家都能夠保持聯繫。那上面除了他們平常作業的近況外,也會更新一些他們的酷點子,像是外太空通訊、氣球火箭(rockoon)等。

pts

Part-Time Scientists的月球車,裝載雙眼一般的全景相機。

 


 

Team Indus

Team Indus(印度)

↓該團隊的登月模擬動畫。

身為唯一入選的印度團隊,他們自命為不受禮教拘束、非傳統的夢想家及冒險家聯盟。調合折衷各路好手的意見-前空軍飛行員、宗教領袖、企業家、航宇工程師等。他們秉持著企業家精神-諸如創新、合作、冒險、學習和成長,還有對於外太空的熱愛,在進行登月計畫的研發。

“It’s just rocket science! " Team Indus致力於革新及鼓勵新一代的夢想家們,甚至是在臉書上與新生代做交流。有著國家級的航太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 ISRO)幫助-該單位已經發射了許多印度自有的遙控感測衛星到太陽同步軌道上,其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olar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 PSLV)更可以把小型衛星送到地球同步運行軌道上(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GTO)-無疑地,他們對角逐這項競賽有更大的把握。

↓該團隊隊員們的介紹。

*註:1/26所頒發獎項為里程碑獎,Google Lunar XPRIZE登月競賽仍持續進行,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31日。

參考資料:

  1. Private Moon Race Heats Up as Five Google Lunar XPRIZE Teams Take Home $5.25 Million for Ke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Business Wire (news release). Jan. 26. 2015]
  2. Google Lunar XPRIZE

跟著大數據學習教育

$
0
0

A1500526Big_Data_cover-230x346

在這裡介紹過了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資料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這本好書,他們探討大數據(巨量資料)是什麼碗糕,大數據有什麼意義,還有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如何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如何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等等(請參見〈快準狠的大數據〉)。

這次他們把魔爪…哦不…觸手伸到了「教育」,寫了這本《大數據:教育篇:教學與學習的未來趨勢》Learning with Big Data: The Future of Education),因為跟據他們的觀察,大數據正在跨入教育體系,對於全世界的教學與學習活動,勢必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這本書就是要談談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教育。

他們舉出「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可汗學院(Khan Academy)、Duolingo語文學習網站等案例。雖然這些線上課程早已不是新聞了,可是他們要再進一步告訴我們,當大數據的時代來臨,教育就不只 是上課聽講、讀書考試打成績、或是輕易選修更多科目而已。透過大數據,我們可以擁有史上最強大、具實證效果的工具,能夠瞭解「誰在學習」、「怎樣教學」與 「如何學習」這些重要的課題。

大數據讓我們前所未有的方式和觀點,看到究竟什麼有用、什麼沒用,以前不可能觀察到的種種學習阻礙,現在有辦法一一化解,大幅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顛覆傳 統教學模式,造福更多學子。課程可以依據學生個人的需求做調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教師可以透過學生在線上學習時不經意的行為來判斷成效、調整教學內 容和順序,以及多次複習會造成學習瓶頸的困難觀念,甚至即時因應學生的反應而出招等等。教師的工作不會被教學網路和影片取代,而會變得更有效益、也更有 趣,因為能夠更專注針對學生作個人化的指導。

他們也認利用大數據分析,學校領導者和政府決策官員,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教育機會,這些正是減少社會貧富差距、讓社經階層流動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 也能夠知道「學習」應當是怎麼一回事,打破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的壟斷地位,從而讓教育的本質和體制徹底翻轉。他們主張,大數據時代正是不斷學習的時代、翻 轉教育的時代!

不過大數據的應用是雙面刃,我們可能會把相關性誤判為因果,而且如果學生的個資無法被保護,其舊學習歷程被曝光,可是會影響日後的升學與就業。關於這方 面,《大數據:教育篇》引用了《大數據》的許多觀念和案例,例如誤將相關性當因果以及個資保護等等,所以建議也要去讀《大數據》這本書。

不過,盡信書不如無書,作者在西方遇到的問題,和我們在東亞遇到的,有很大的差異。最大的差異有兩點。

一個大差異,在一張很多網友在臉書分享的圖表清楚表達出來:圖裡有兩條軸線,第一條軸線為「歐美人才養成」,而第二條則是「台灣人才養成」,軸線將學習生 涯分成「學前」、「小學」、「國中」、「高中」以及「大學」等五個階段。「歐美人才養成」各階段的學習目標相當明確並且不同,學前做好生活管理、小學探索 環境、國中要開始找尋自己的夢想、高中則要面對生涯抉擇,而到了大學就要開始培養實務能力。

台灣人才培養的軸線,從「學前」一直到「高中」生涯,全是「讀書考試」,一直到「大學」時期,才要將「生活管理」、「探索環境」、「找尋夢想」、「生涯抉擇」以及「培養實務能力」一次統統完成,其中當然還少不了「讀書考試」。

歐美的教育偏向素質教育,相對於偏重考試的應試教育而言,較為注重體育、藝術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培養,而真正的素質教育,目的在於讓學生能發揮個人潛能,各 展所長,並培養良好的品格,並不局限於學術上的才能。台灣的教育能夠篩選出很會考試(甚至還不見得會「讀書」哦)的學生,連公務系統都極度依賴考試,雖然 有好些公家工作幾乎不需要考試的技能。可是因為考試實在太浮濫,使得疲於奔命的教師能好好用心出題的時間都被嚴重壓縮,連有沒有認認真真地好好考考學生各 方面的學術能力都成問題,更甭提學術能力也非社會所需的全部。

另外一個差異是,台灣的教育太過注重標準答案,可是嚴重扼殺學生的創意。但是歐美的教育很注重個人的啟發,所以頂尖的人才在歐美的教育環境,往往可以更容 易發揮出他們的潛力,表現出他們充沛的創造力。可是他們的對素質一般的學生,反正做得不見得比台灣好。台灣的教育環境,讓學生拚命練習考試、練習考試再練 習考試,讓學生的程度比起歐美整齊的多。以我和朋友們在美國唸博班當助教的經驗來看,台灣學生的程度差異在一個班中,算是比較整齊的,成績優劣幾乎憑個人 努力付出多寡。可是在美國大學,尤其是公立學校,大部分的學生,在數理方面真的很不行!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常常看到學生在實驗數據中,他們嘗試要把上噸的鹽溶在小燒杯裡,或者把實驗桌上的小鉛球射上火星,因為連單位都搞錯了Orz 有位老師在普通生物學考題上問學生什麼是pH值,居然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選擇「它不存在」;還有老師指出,大四的學生,居然有兩成回答果蠅的基因數量是小於 一,另外兩成寫無窮大(正確數目大約是一萬多),他說那四成學生基本上是「完全的廢物」;還有很多搞笑的事,真是罄竹難書。面對這些學生,教授們的態度往 往是「放棄」,可是大數據或許能讓這情勢反轉。

台灣的教育環境,往往比歐美更善待中上程度的學生,用嚴酷的練習考試來磨練他們的能力,可是卻嚴重地忽略了頂尖人材的教育,而且也幾乎完全沒有為培養社會 各界的領袖所準備。台灣的大學,就算連頂尖的台大和清大,大致上都還是停留在訓練優異的幹部為主,教授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和其他大部分的大學幾乎沒差太 多,頂多深度有一些差異而已。可是,就拿美國來說,頂尖大學的目標是在培養頂尖的領袖!一流大學的目標是在培養社會各界菁英、二流大學的是在培養優異的幹 部、三流大學的是在培養良好的基層員工等等。所以,很不幸的,台灣的大學可能在培養優異的幹部上很稱職,可是要成為社會各界菁英,就只能靠學生自己的努力 和見識,領袖的話就算了。

要培養出優異的幹部,大數據的應用應該有其優勢,可是社會菁英和領袖的培養,大數據或許無用武之地,因為大據數無法告訴你過去未曾發生的事情,也無法預測 和產生出創新,因此對於台灣的教育,大數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可是五育的訓練,以及領袖和社會菁英的培養,我們可能先不要去思考什麼大數據之類的,先從 整體教育環境下手才比較實際。

關於教育,這裡只能點出冰山一角,我也沒有標準答案,但請容我在此私心介紹一位好友謝宇程在商周的高人氣專欄「學與業壯遊」,裡頭有很多很多問題,我們必須繼續思索。

台灣教育問題多如牛毛,不過我們不必對台灣教育灰心,看了以下影片,你應該會很感動,希望還是在的:

本文原刊登於【GENE思書軒】,並同步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我能健康走出醫院嗎?-《別說不可能》

$
0
0

商周-別說不可能-封-300

在紐約,他們收集許多數據資料,包含患者的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再依此建立一套統計方程式,試圖說明每位病人會死於「一般醫院」的機會是多少。從那些在石溪大學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類型來看,我們推測應該會有三十五起死亡案例發生,但如果他們只有接受單純的普通病患的話,卻只有二十七起,兩相比較起來,那數字確實傾向石溪大學醫院的治療病患是比較年邁或病情更加危急的。

但是,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事實上石溪大學醫院居然有四十三起死亡案例,比原本估算多了八個人,所以,即使是病例組合也無法完全解釋這麼多數量的死亡案例。死亡病患人數是四十三人,而非推估的三十五人,我們可以說,這間醫院有三十五分之四十三,等於百分之一百二十三的預期死亡率。紐約州衛生署(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需要把百分之一百二十三的超額風險值,放入紐約百分之五點二的總死亡率上做計算應用,讓整體的「風險調整後死亡率」由原本的百分之五點二加上百分之一百二十三的機率,得出百分之六點四,這個數字主要是在反映普通病患在該醫院接受治療所存在的風險

然而,再怎麼樣優秀的外科手術醫師也可能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壞情況。基朗的病人雖然死了,但是不是只是因為他比較不走運? 他會不會恰好一反常態地在走霉運,還是因為可愛的拉拉而分心了? 與全州的平均死亡率百分之五點二相比,石溪大學醫院會不會很巧地碰上運氣最背的時候,所以才有高達百分之六點九的死亡率(風險調整後)? 問題現在變得更是難上加難了:我們該如何測量霉運呢?

幸運的是,統計方法並不能說是完美的,上面還是有個漏洞。他們憑藉的區別,在前述第一章所提到的,在觀察各間醫院的死亡率─傳統上紀錄死亡人數的比例─與死亡風險相關,死亡風險也就是未來病況類似的患者,其可能死亡的機會。機率其實並不會與風險完全吻合,這就像是投擲硬幣一百次,也很難剛好得到到整整五十次正面跟五十次反面的統計結果。總還是會有所謂偶然或運氣,或隨便你怎麼稱呼它,那種成分參雜在內。

檢視好運跟壞運正常起伏狀況的方法,我們也可以透過一個漏斗圖,從圖中這四十間醫院各別治療的患者數目與死亡率的對應位置做參照。相對小型的醫院大都落在圖的左側,反之,大一些的醫院則落在圖中靠右的位置。如果每位病患需承受的實際風險,跟整體平均的風險是相等的,而各醫院間唯一的不同之處就只有機運,那麼我們就會期望這些醫院落的位置都在「漏斗」的範圍之內。規模較小的醫院,在圖中呈現的漏斗形狀就會寬一些,因為他們處理相對較少的手術量,所以說只要有一點運氣不好,他們的表現上就會明顯出現很大的差異。要是我們前述的假設成真,也就是說病患間的整體平均的風險是相等的,唯一的不同之處只有運氣的話,那麼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醫院(四十分之三十八)都應該落在內層漏斗的區塊,而百分之九十九點八(四十分之四十)的醫院應該落在外層漏斗的區塊。

實情是,以百分之九十五的漏斗曲線來看,有五間醫院超出上半部的漏斗曲線,另外五間超出下半部的漏斗,超乎我們原本所預期的,竟然有八間醫院恰巧落在曲線附近;更別說還有兩間醫院甚至超出百分之九十九點八的下半部漏斗曲線,這意味著他們做得出乎意料的好。石溪大學醫院(SB)乖乖地落在漏斗曲線之內,表示該院明顯的超額死亡率可能完全是由於運氣不好造成的,而且並沒有可靠證據能夠證明在這個醫院接受治療是異常危險的。另一方面,就算加上病例組合的考量,瓦瑟兄弟醫療中心(VA)的死亡人數,仍低的超乎尋常。這個狀況看來該院的好表現是相當可靠的。「最糟」的醫院顯然是紐約皇后區醫院(NQ),該間醫院風險調整後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九點五,幾乎是全州平均水平的兩倍。但這數字僅根據該院執行的九十三場手術中所發生的六起死亡案例,因此我們無法確信這間醫院是不是單純碰上壞運─至少該院也落在漏斗之內。

英國現在將醫院等級死亡率指標彙整(SHMI)繪製成漏斗圖,根據各間醫院入院後三十天內死亡的病患人數做比較,然後調整各院的狀況類型和嚴重性。這項測量值是有爭議的。舉例來說,或許有些病入膏肓的重病患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所以只是為了做一些和緩病況的輕度治療,這也不無可能吧? 除非留出這些量差的空間,要不然醫院可能會開始拿出南丁格爾的技法,拒收或快速甩開重症病患。

其中有一種方法是讓醫院在表格上勾選病患同意接受和緩的治療,如此一來可能會誘使醫院想讓更多患者接受和緩治療,因為這能讓該院的「預期」死亡人數上升,間接讓醫院的治療成績看起來更棒。在極端的案例下,有證據指出,某些醫院接受和緩治療病患已高達該院住院病患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因此這個表格中的勾選框已經從現在的醫療系統中刪除了。

計量醫院風險是一個有趣的範例,它是一門融合高超與極限的統計學。各醫療機構的風險應該都要能夠測量的出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計算測量。不過,就算我們可以測量出不同的差異,甚至再加上我們可以估算好運和壞運的程度,還有我們可以使用如漏斗圖這樣的技法描繪出這些數據相對關係,讓數據看起來更容易理解,但是就像連南丁格爾都無法肯定,我們也一樣無法肯定風險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們已經剔除了人類以聰明才智對這個系統的操弄。人為因素依然會把可能性搞砸。

如果你想知道哪裡才是進行手術最安全的地方,先看看統計數據,但不要指望可以獲得一個簡單的解答。

本文摘錄自《別說不可能:當所有行為都加上了風險的機率,你會怎麼選擇?》,商周出版

我該不該預防接種?-《別說不可能》

$
0
0

商周-別說不可能-封-300

預防接種被用於降低長期的傷害上:根據估計,每六個人之中會有一個人因感染而致癌,不過感染與病發中間的潛伏期很長,所以很難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然而如今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已經開始供應給十二歲的女孩,預防她們感染病毒,導致子宮頸癌的發生。

預防接種跟戒煙一樣,它同時也對你身邊的人有益。這是因為群體免疫性的關係,當有足夠的人數對這個感染免疫後,就不會變成傳染病。而「足夠」的定義要視情況而定,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看這個疾病的傳染力有多強。例如,如果是單獨一個人的話,他必然會受到感染,但在一個易受感染的群落中,像是印加人的群落,平均來說大概可以傳染給五個人。假使這五個人又傳染給五個人,那麼他們只要散播六次,就能夠將這個疾病傳染給整個群落,總數約五萬個人。

考慮到麻疹的感染率,我們得讓百分之九十二的人都接種才能預防它擴散成為傳染病。二○○○年中期的三年間,比率依序為百分之八十二、百分之八十以及百分之八十一。到了二○一一年,它升高到了百分之八十九。(圖十)

099 copy

麻疹在英格蘭與威爾斯發生的案例數。

平均感染人數一般稱作再生基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並且給予它一個符號R0(R─無)─天花的數字落在五左右,麻疹則落在十二。假使這個群體已經做了預防接種,數字會擴張到五個人之中有四個人(也就是百分之八十)免疫。在這個案例中,某人身上的天花病毒平均只會傳染給低於一人的數字,這樣一來這個傳染病便會因此消失。所以我們基於這個傳染病消失的結果得以證明每個R0中,至少有(R0減一)的人會是免疫的,因此一個群體需要免疫的人數是(R0減一)除以R0。

舉例來說,要預防麻疹傳染,需要(十二減一)除以十二,等於十一分之十二,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二的人口要是免疫的,有鑑於二○○九年發生的豬流感病毒,因為此病毒非常懶惰,它的R0值大概只有一點三,所以只有零點三分之一點三,等於百分之二十三的人免疫就能夠讓它停止繼續傳染。既然接種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實際上的接種範圍就要比預想的要更大,以麻疹的例子來說,至少要達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比例。當然其中也可能產生「搭便車」效應,即使自己沒有做預防接種也可以仰賴自己的免疫力來達到停止傳染病擴散的目的。

目前(二○一一年)英國的麻疹接種率為百分之八十九,比二○○三年的百分之八十要高,不過仍然還沒回到一九九五年百分之九十二的水準,更別提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建議值為百分之九十五了。二○一二年二月利物浦爆發麻疹病情後,英國健康防護局(Health Protection Agency)發現英國的默西賽德郡(Merseyside)有七千名五歲以下的兒童沒有接種全套的麻疹疫苗。麻疹是MMR疫苗的第一個M(measles),而且一九九八年新聞廣泛報導一項MMR跟自閉症之間有關連性的主張後,疫苗的覆蓋率就越來越低了。如今這項主張已被證實為不足以採信的消息,不過在美國依然有一派人士強烈支持這個說法,你可以試著上網查詢「疫苗與自閉症」(vaccine autism)。

因此,沒有做預防接種的風險很大嗎? 對,也不對。風險可能是零,也可能是非常高。這是因為這端看其他人怎麼做,還有你怎麼做。假使他們全都接受了接種,而你沒有,你可能就會沒事。假使他們也沒有接種,那你可能就有麻煩了。風險是動態且無法預測的。我們大家都籠罩在風險中,別人可能會傳染給你,而且我們也可能是風險本身,因為我們也可能會將病菌傳染給別人。

因此即使我們一直保持同樣的行為,也可能造成極端的風險差異,端看其他人的作法。這樣一來你就不可能計算出一個個體面對風險時可信賴的風險數據。假使群體免疫失效時,對我們所有人都會造成極大的風險,不過當下對你而言這代表著什麼,我們也沒辦法說的準。你可能沒事,但假使你身在一個群體免疫失效的團體之中呢? 那你就可能會喪命,那麼,這風險究竟有多大呢?

但這裡也不否認預防接種有副作用這件事。例如,英國藥品與醫療產品管理中心(UK Medicineand Health Regulatory Agency,MHRA)公布的有害事件報告中,從至少四百萬劑的寶蓓HPV預防疫苗收集相關資訊。其中有四千四百四十五份報告中列出了九千六百七十三種反應,雖然這些都是自願傳回的報告,回報率粗估大約是每一千劑會有一份回報,這樣的比例算是有點低沒錯,但還是可以從其中看出副作用的嚴重程度。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USCDC)的警示是每兩個案例中會有一件輕度至中度的反應。

MHRA大部分的回報都是輕度影響,像是疼痛或起疹子,而且有超過兩千個案例他們認為是注射過程造成的「心理性因素」,而非疫苗本身造成的,包括了暈眩、視線模糊與冒冷汗。這些稀少且嚴重的事件雖然是接種後發生,但這個問題其實是有爭議的,畢竟他有可能是因為這份疫苗,也有可能是任何原因造成的。MHRA列出了超過一千份他們不承認跟接種HPV疫苗有相關性的報告,包括了四個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案例。假設有一群十二到十三歲的女孩參與這個方案,MHRA評估,無視預防接種的情況下,他們預期會看到一百例新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在這段期間產生,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回報有此狀況的案例有多麼稀少。不過這些家庭將確信接種疫苗就是造成他家小孩有此狀況的主因。畢竟這是他們可以用來責難的標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注射疫苗時只要有任何事情干預其中,都有可能會有壞事發生─本質上,這都是巧合。舉例來說,在二○○九年九月,《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的頭條宣稱:「有名十四歲的女學生在注射HPV疫苗後死亡」。並且引述了校長的說法:「在這段期間,有件不幸的事情發生,其中一位女孩在接受預防接種後遭受到非常稀少,但卻極為嚴重的副作用。」三天後才有人揭發事實,其實這女孩早就罹患了癌症,而這起死亡事件只是巧合罷了。不過這項澄清沒有上頭條,而這起悲劇便在網路上不斷的被轉載以用來證明HPV預防疫苗的危險性。

不過有時候報導內容確實是真的。這裡也有一個西元一九七六年發生的經典範例,當時有一項新的豬流感應變方案在紐澤西的迪克斯堡認證通過。西元一九一八年時豬流感不斷傳染蔓延至全球,造成了數百萬人死亡,這個景況造成了極大的恐慌,於是有關當局訂購了大量的疫苗,四千五百萬人能夠因此免疫。一年後,這個計畫隨即被捨棄了,其中有兩個理由。首先,大約有五十例的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一種逐漸癱瘓的症狀,後來我們也知道了富蘭克林.羅斯福所患的麻痺症就是格林.巴利症候群回報上來,最終在這次的預防接種中,總共證實有五百例產生。這說明了每一百萬名接種疫苗的人之中,有超過十個人比一般人還要容易得到格林.巴利症。最後,總共有二十五人死亡。

第二個理由是,這個計畫停止是因為傳染病從來沒有蔓延到迪克斯堡以外的地方:沒有人染上這個疾病,這樣看來制衡可能的傷害這件事似乎沒有任何益處。最後,有關當局的主導者就被解雇了,但他仍然堅信預防接種計畫是對的。不是所有的流行性疾病疫苗都有相同的風險。隨著二○○九年英國豬流感爆發,在注射預防接種後六週,有九件格林.巴利症候群確診的案例,但專家推斷這都只是偶然的單一事件罷了。不過芬蘭和瑞士則回報嗜睡症─也就是突然麻痺與昏睡的比例提高了─尤其是在兒童接受豬流感疫苗接種後更為顯著,這個問題仍然在調查當中。

隨著接受MMR注射的冒險事蹟不斷的被傳誦,要提出它與那些併發症之關連性的反證就更加困難了。硫柳汞(thimerosal)是用來保存疫苗的防腐劑,內含水銀。它長期以來一直被控訴,認為它會傷害兒童。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宣稱:「其中並沒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它確實會造成傷害。」不過它在一九九九年時也同意應該要「減少或去除它在疫苗中的比例作為預先警戒的措施」。

官方的底線是預防接種的總和利益重要性大於任何風險,而且忽略這樣做會讓大家暴露在高度可見的傷害之中,然而,珍貴的是他們看見了跟未來的潛在利益不同的東西,而我們永遠無法證實那究竟是什麼,不過,看似對社會有「實質」助益的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其實已經非常低了。

對於低度發展的國家來說,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那些國家每年依然有十四萬人死於麻疹,平均每四分鐘一人。當我們回頭看英國的狀況時,麻疹對我們來說卻早就是可預防的疾病了。因為預防接種早已大舉入侵我們的生活:畢竟過去我們曾經得因為這類疾病造成一年兩百六十萬人的死亡。但是要將麻疹完全根除現在已經是可能的了,就像天花一樣,尤其那些疫苗現在都儲存在冰箱裡,而不是儲存在小男孩身上。

本文摘錄自《別說不可能:當所有行為都加上了風險的機率,你會怎麼選擇?》,商周出版

有生命的金屬—鎵

$
0
0

元素週期表上數十種元素,有些我們熟悉如碳、氧、鐵,而有一些時時存在我們周遭,卻未曾認識它。有一種元素,對人體無害,卻會改變其他金屬結構、讓金屬脆裂,熔點低到在手中就會融化成銀白色的液體,放在特殊溶液中還會像心臟一樣跳動,聽起來很神奇,事實上,它正是鎵(Gallium,Ga),而且在我們日常用包含半導體的工具中,都含有鎵這種元素的化合物。

Gallium_crystals

1871年,門德列夫建立週期表時,就準確預測出「鎵」這種元素的特性,但當時鎵還未被發現,直到1875年,法國化學家正式在閃鋅礦中發現這個稀有金屬。此後因為他的特殊穩定性,被廣泛運用至半導體,而鎵的低熔點和高沸點(約2000°C),也用來製作成高溫溫度計;相較之下,我們常用熔點最低的金屬—水銀(-38°C)來量測低溫。在下面這個影片中,可以看到鎵製成的湯匙,如何在常溫下的水融化,如果鎵的價格再便宜些,這或許是個不錯的整人方法!

除了鎵的實用性外,它還會破壞其他金屬,就像下面影片中,鋁罐與鎵接觸後,變成如鋁箔紙般脆弱。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當其他金屬接觸到液態鎵時,鎵會滲入金屬的結構中,並破壞它的完整性,因而變得脆弱而容易剝裂。

鎵有趣的特性還不只如此,有人發現,當鎵被放置於硫酸與重鉻酸鹽的混和溶液中時,鎵的表面張力會變大,這時鎵會如心臟般跳動,甚至像電影中的外星生物一樣延展、活動,這些是因為表面張力變大時,鎵的形狀會產生改變,所以我們看起來就像鎵有生命一樣。

除了上述這些性質外,目前還未找到鎵有傷害人體的可能,有時看到魔術師將燒熔的金屬吞下肚,其實就是利用像鎵這種金屬低熔點的特性,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未知的元素等著科學家去發掘,除了用來使人類的科技進步,也帶著大家更認識神奇的地球。

參考資料

  1. Material Science Madness: Crazy Metal Melts in Your Hand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 創新科學中心—會熔化的小匙羹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