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差一點就失去「居禮夫人」了嗎?(誤
在 2018 年 9 月 16 日,教育部召開十二年國教課綱審議委員會審議,大會通過的 108 課綱自然領域草案中,課審委員們決定在關於「科學發展的歷史」主題中,增列「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以及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因此有課審委員舉例,或許未來我們熟悉的「居禮夫人 (Madame Curie) 」,將在教科書上改稱其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 (Maria Skłodowska-Curie) 」。
此事引發了熱烈討論與迴響,有人害怕那~麼長的名字,會讓人上演《你的名字》,進入一直問一直忘記的無限鬼打牆或者根本就不記得;也有人認為習慣就好。但如果這麼愛改成全名,那就該把各種夫人從《包利夫人》、柴契爾夫人、《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和《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卡麗熙……通通都改為全名:
《愛瑪.魯奧》、瑪格麗特.希爾妲.柴契爾、《了不起的米莉安.米菊.梅索》和「風暴降生丹尼莉絲、不焚者、彌林女王、安達爾人,羅伊那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國君王、疆域守護者、多斯拉克大草原的卡麗熙、打碎鐐銬者、 龍之母丹妮莉絲·塔格利亞」……
這難道不是矯枉過正嗎!這樣我們之後還要怎麼看冰與火之歌名字唸完都劇終了。
經過此番討論,教育部迅速發表聲明,表示目前尚在討論、還是能夠沿用舊稱,因此「居禮夫人當然還會是居禮夫人」我們沒有失去他喔。不過也有許多觀點認為以全名稱呼代表尊重其為獨立個體、而非丈夫的附屬(或者因為「居禮夫人」的名氣較大反而皮耶.居禮成了附屬)、不會跟其他「居禮夫人」搞混、突顯性別貢獻有利於科學發展……等等。波蘭臺北辦事處也Facebook的粉絲專頁上表示:歐洲是以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稱呼,而非「居禮夫人」;教科書也是用全名來介紹他的事蹟。
雖然樂見這樣的討論發生,但從這個角度往下細想就可以發現到,當談論「女科學家」時,很多常見的敘述似乎都讓人覺得彆扭彆扭的:我們很容易會提到他的配偶、他的家庭以及如何養育兒女;他是第一位達到某某非凡成就的女性,是所有女孩兒好棒棒的榜樣……。
而當對象是「男性科學家」時,為什麼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擺脫如影隨形像鬼魅一樣的「性別差異」?
貝克德爾測驗:如何判斷電影、影集是否有性別差異?
討論科學家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電影、戲劇等影視作品中,性別不平等女性角色常淪為花瓶或輔助角色的情況。有個簡易的指標「貝克德爾測驗 (Bechdel test) 」,可以衡量該作品中女性角色是否具有影響力;也凸顯了影視作品中,常出現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貝克德爾測驗源自於 1985 年漫畫家 Alison Bechdel 發表的一篇報紙連環漫畫《The Rule》中的人物對話,其中一位女性角色說他只看滿足以下條件的電影:
- 影片中至少要有兩位女性角色( the movie has to have at least two women in it )。
- 他們會互相交談( who talk to each other )。
- 且談話的內容與男性無關( about something besides a man )。
與性別相關的指標,後續也產生許多有趣的變體,像是:
森真子測驗 (Mako Mori test)
電影《環太平洋》雖然因為女性角色互相沒有對話,而無法通過貝克德爾測驗,但其中的角色森真子(賽高!)本身對故事相當重要,因此制定了標準如下的測驗項目:
1.該作品至少有一位女性角色。
2.這個女性角色有自己的故事線。
3.其故事主軸並非支持某個男性角色。
性感檯燈測驗(Sexy Lamp Test)
當你可以把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換成一盞性感檯燈,而故事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那一定是這部作品有點不對勁了。
小美人(藍妹妹)原則(Smurfette Principle)
就是我們常見的整部作品裡面只有一個模板化、像左手一樣只是輔助的女性角色。
與LGBT有關的羅素測驗 (The Vito Russo Test)
要通過該測驗必需符合以下條件:
1.作品中具有可被識別的同性戀、雙性戀或是跨性別者的角色。
2.這個角色的性格並不是根據他的性傾向或是性別認同來定義。
3.這個角色對故事情節來說至關重要。
當然以上指標都只能當作簡單的參考,讓我們意識到影視作品當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不是有通過測驗的作品就好棒棒,也不用因為一部好的作品沒通過這樣的測驗就需要瘋狂糾結為他辯護。看看y編最喜歡的美劇之一科學大爆炸,劇情最初那男性是聰明科學家女性傻呼呼的設定拿這些測驗一看也真的大爆炸了哈哈哈。
而說到「科學家」大眾大多都會先想到男性,於是在介紹女性科學家時新聞報導便會貼心的提醒一下大家這位是「女科學家」喔……等等,好像哪裡怪怪的?
芬克拜納測驗:雖然是女性無誤,但我要假裝他只是一位科學家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新聞卻僅在意快門閃過那一瞬間。」
你還記得,新聞報導大多用什麼樣的方式談論「女科學家」嗎?如果你腦中的資料庫查無此筆搜尋,讓我們不隨機抽樣的一起來看看一篇關於 2018 年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蔡宜芳博士的敘述:
「第 11 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蔡宜芳博士是國際知名的植物營養學家,從事細胞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在硝酸鹽轉運蛋白研究領域貢獻卓著,有助舒緩氮肥對環境的危害。蔡宜芳表示,自己非常愛大自然,甚至在逛街時,注意的還是商場展示的植物;研究過程中,她靠著新研究成果帶來的成就感,以及另一半的支持,才能完成夢想,堅持朝科學之路邁進。
蔡博士也積極推動科學人才培育, 2014 年起,她擔任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研究所兼任教授,透過紮實的實驗室訓練,已培育多位女性科學家獨當一面,在台灣和美國的大學任職。蔡博士當年考上北一女時的禮物是顯微鏡,這也開啟她對於科學的熱情。因此現場也準備了顯微鏡傳承給北一女的小學妹,鼓勵其勇於追求自我投入科學領域。鼓勵年輕女學子『Follow Your Heart』,享受過程中追求真理的感覺。」
這樣的報導乍看之下似乎蠻勵志的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我們直接把這位科學家想成是「男性」呢?是不是就有些地方就變得微妙微妙的?比如說提到「逛街的時候注意的是植物」、「有另一半的支持才能完成夢想」、「她鼓勵年輕女學子勇於追求夢想」……這類的敘述似乎就不會在報導男性科學家時出現?
在新聞報導中,有沒有像貝克德爾測驗這樣簡單的指標,協助我們辨識「對女性科學家性別不平等」的描述呢?
2013 年 3 月 5 日科學記者 Christie Aschwanden 在 Double x science 發表一篇名為《芬克拜納測驗 (The Finkbeiner test)》的文章便仿效了貝克德爾測驗的精神,從他的同事 Ann Finkbeiner 寫的一篇關於他如何在撰寫一位關於女性天文學家的報導時「假裝他只是一位天文學家。( I’m going to pretend she’s just an astronomer. )」的文章中,擷取其中的幾個要點作為關於女性科學家報導中有沒有「性別差異」的指標。
其分別為在內容中不要提及:
- 他身為一位女性……( The fact that she’s a woman )
- 他丈夫的工作( Her husband’s job )
- 他對於育兒的相關安排( Her child-care arrangements )
- 他如何培育、照顧他的下屬、學生( How she nurtures her underlings )
- 他如何對於自己領域內的競爭感到吃驚( How she was taken aback by the competitiveness in her field )
- 他扮演著其他女性的榜樣( How she’s such a role model for other women )
- 他是「第一位女性……」( How she’s the “first woman to…” )
此指標被稱為「芬克拜納測驗 (Finkbeiner test) 」。而在這篇文章發佈後沒多久, 2013 年 3 月 27 日航太科學家 Yvonne Brill 辭世;與芬克拜納測驗相關的討論,因為《紐約時報》上 Yvonne Brill 的訃聞而火熱了起來。
Yvonne Brill 於 2011 年獲得美國國家科技獎章,其研發的衛星推進系統為業界標準。而他的訃聞在《紐約時報》最初發表的版本卻是這樣描述:
「他能做出很棒的酸奶牛肉,他為了跟隨著丈夫而轉換工作,期間並為了養育他的三個孩子而離開了自己的工作長達八年之久。『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他的兒子馬修這麼說。(She made a mean beef stroganoff , followed her husband from job to job and took eight years off from work to raise three children . “ The world’s best mom. ” her son Matthew said .) 」
如果之前不認識這位科學家的話,單看這一段好像只得到了他是好媽媽的資訊,這在當時引起了譁然,隨後紐約時報也將報導的第一句改為「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火箭科學家」。
不過芬克拜納測驗也不是沒有爭議,有評論認為當新聞報導聚焦在「人」的時候,用其家庭以及個人生活去塑造形象是很尋常的事,反而應該要鼓勵多討論一些關於「男性科學家」的這些私人問題;也有科學家認為在科學社群尚未完全性別平權前,不應排斥強調科學家的女性身分以作為其他人的榜樣。 Ann Finkbeiner 後續也有出面回應這些問題,表示雖然科學家「本人」很重要,但應該聚焦的是他們的研究本身。
另外,畢竟是簡易的指標,跟貝克德爾測驗一樣,就算報導內容都通過也不代表就是完全的性別平等了。指標中並沒有提到的關於形容「女科學家」的外貌,而這其實也時不時會出現在關於女性科學家的報導之中。像是在 2015 年《紐約時報》的一篇關於發現 CRISPR / Cas9 的生物化學家 Jennifer Doudna 的報導中,便在第一段描述了他的身體特徵(身材很高、金髮藍眼),而且還側面的引用他丈夫的話,說他很堅強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
回到臺灣,我們有時甚至會看到像是〈台灣造山爭論台大博士正妹解謎〉、〈顛覆想像!正妹大玩「核子工程」 讓男人全驚呆〉這種全篇除了知道這是位「正妹科學家」之外,根本讓你搞不清楚到底他在做什麼研究的新聞報導。
- 延伸閱讀:遙遙跟正妹不應該念臺大地科所博士班嗎?
在居禮夫人正名之亂後……
說了那麼多,我們該如何稱呼那位波蘭裔法國籍、同時得過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的科學家呢?你會稱呼他為「居禮夫人」還是「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提到「女」科學家,你還得說出誰的科學成就?
核子物理學先驅莉澤.邁特納、定理奠基近代物理學骨幹的數學家埃米.諾特、發現轉位因子推進分子生物學前進的芭芭拉.麥克林托克」、拓展社會認知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撰寫寂靜的春天,提醒世人關注自然的瑞秋.卡森……你知道各知識領域中,那些讓社會更前進的科學家及研究者們的名字嗎?
- 想認識更多女性科學家?歡迎關注科學大抖宅的專欄:用知識改變世界的女性
現今的科學社群對女性(或是少數族裔)或許已不像「關鍵少數」的年代嚴苛,但似乎仍有張玻璃天花板影響女性科學家的發展。這影響似有若無,從碩博士學位、擔任教職人數以及期刊引用被引用數,數據上都可以看到性別有實際的差異。
- 延伸閱讀:科學界的性別歧視如何、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
要在社會、或是科學社群中尋求完全的性別平等還有好長一段路,但起碼在下次看到新聞報導在討論某位「女科學家」的非凡成就時,我們知道應該把重點放在他身為科學家如何帶我們突破知識的邊界,就如同我們談論任何一位科學家一樣。
參考資料
- 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草案。國家教育研究院。
-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維基百科。
- 居禮夫人當然還是居禮夫人-教育部澄清說明9月16日課審會之討論。教育部電子報。
- 波蘭臺北辦事處-居禮夫人稱呼聲明。 Facebook 專頁。
- 有溫度的科學教育:新課綱為何要重新稱呼「居禮夫人」?鳴人堂。
- 2016 年有多少讓你有印象的女性角色?從衡量性別標準的貝克德爾測驗談起。娛樂重擊。
- Mako Mori test . Wiktionary .
- Sexy Lamp Test . Fanlore .
- 藍妹妹和黑寡婦的困惑:男人堆裡唯一的女性,就得是蕩婦吗?果殼科技有意思。
- This Test Measures How Hollywood Treats LGBT Characters . Time .
- 你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是否能通過這些測試?豆瓣。
- 第十一屆「傑出獎」得主:蔡宜芳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簡介。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 What I’m Not Going to Do . The Last Word On Nothing .
- Yvonne Brill, a Pioneering Rocket Scientist, Dies at 88. The Nwe York Times .
- 台灣造山爭論 台大博士正妹解謎。中國時報。
- 顛覆想像!正妹大玩「核子工程」 讓男人全驚呆。中國時報。
The post 芬克拜納測驗:我們不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討論「女科學家」?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