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學不該止於學理解題,「科學素養」才能落實解決問題
新上線的 12 年國教總綱(也稱 108 課綱)有這麼一段文字「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茲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以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相信看完之後相信許多人還是霧煞煞;就讓我們來一起聊聊 108 課綱上線,關於「科學素養」的那些事吧! 12年國教總綱以培養科學素養為發展主軸。source:sof_lo 什麼是「科學素養」呢?...
View Article靈魂真的有重量,還是21克?——《活見鬼!世上真的有阿飄?科學人的靈異世界之旅》(上)
一九○一年四月十日,下午五點三十分,第一號病人瀕臨死亡,麥杜格稱之為「我的機會」即將來臨。一個中等體型而且有「標準美國人體溫」的男人,被人用輪椅送出病房,然後抬到秤上,像一篩子的絲。 麥杜格喚來他的搭檔。整整三個小時又四十分鐘,這些人看著那人死去。沒有一般病床邊的悲傷和惋惜,取而代之的,是這些人屏氣凝神,專心地期待。我想,你可以在 NASA 倒數的工程師臉上看見同樣的表情,可能還有兀鷹。...
View Article為實驗而生的動物們:國研院實驗動物中心專訪
為了圓人類的太空探索夢, 1957 年蘇聯將狗狗「萊卡」放在太空艙中,測試它對太空環境的耐受度,結果狗兒在進入太空後不久就中暑死亡。 在今年四月中國科學家將人類大腦發育基因植入恆河猴的腦部,試圖解開人腦的思考奧秘,但這個研究飽受各界質疑。生物倫理學家 Jacqueline Glover 更表示「不該創造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生命意義的活體」。...
View Article【特輯】讓科學有趣又好玩,這12個科普網站陪孩子輕鬆玩科學
要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你需要多一點的科學知識?快要被十萬個為什麼考倒了嗎?想要找到給孩子們的科普知識嗎? 本次我們特別推薦十二個特別為兒童設計,有趣又好玩的科普網站。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兒童區 圖/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兒童版 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兒童版...
View Article豆漿加醋為什麼會結塊?化學解密鹹豆漿之謎
S 編按:這篇文章源於泛科學 IG 的一則早餐限時動態(對我們有 IG,還沒有追蹤的各位可以按下追蹤了)。 平凡的一天早晨,來點熟悉的鹹豆漿最對味,但,問題來了:到底為什麼豆漿加了醋後,就會產生塊狀物,變成好吃(喝)的鹹豆漿呢?在與泛糰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資料中出現了不同的說法,因此,便有位泛糰認真地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並將他的理解與我們分享。 文/白尾 豆漿豆漿,你為何會變得不一樣?...
View Article擺脫官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食安簡史13:三轉培訓中心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前一篇請見:互踢皮球的美國食安管理│食安簡史12:培訓中心的秘辛 多頭馬車行不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誕生 在狂牛病肆虐歐洲之際,加拿大在 1997 年成立了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結束了多頭馬車、互踢皮球年代……...
View Article到了東京就是要玩數學──《數感日本參訪團景點介紹》(上)
文/陳俊宇 │ 喜愛科學與動漫,熱衷於將有趣的事物寫成推薦文讓更多人看見 製圖/陳俊宇 Source: 截圖/數學體驗館官網圖片/Sony ExploraScience官網圖片/文章圖片/Miraikan(日本科學未來館)圖片 今年 7 月我參加由數感實驗室所舉辦的「2019數感日本參訪團」,來到東京參觀了如「理數館」(RiSuPia)、「數學體驗館」、「Sony...
View Article到了東京就是要玩科學──《數感日本參訪團》(下)
文/陳俊宇 在到了東京就是要玩數學──《數感日本參訪團景點介紹》(上)中,我介紹了三個 2019 數感日本參訪團行程中的數學景點,都是由日本企業、教授所建立的。而這篇文章將會介紹兩個日本的科學博物館「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未來館」。 國立日本科學博物館:科學與生物的歷史 圖/wikipedia...
View Article這樣聊天讓「愛情地圖」常保更新:由《我們不能是朋友》失溫的感情長跑談起
文/雞湯來了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就這樣莫名奇妙分手你要我怎麼接受啊」 「我不懂他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變這麼多」 當紅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中,主人翁長跑多年的感情,為何都走向漸行漸遠的結局? 皓一和惟惟愛情維持三年,每天省吃儉用履行著兩人的退休計畫,但惟惟越來越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惟惟向皓一提出分手,皓一充滿不解、不懂為何惟惟「瞬間」就變了。...
View Article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簡介│食安簡史14:三轉培訓中心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前一篇請見:擺脫官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食安簡史13:三轉培訓中心 多元食品,多元檢測:加國食安因應法則 僅管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CFIA)...
View Article【特輯】認真的科學家最搞笑之「搞笑諾貝爾獎」
今年(2019)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即將於 9月12日盛大展開,在開始之前,我們一起來回顧搞笑諾貝爾獎的點點滴滴,為今年的頒獎暖身吧!看看搞笑諾貝爾獎究竟是什麼?又有什麼有趣的歷屆得獎研究呢? 認真嚴肅,卻又不失幽默風趣的研究和科學家,就是搞笑諾貝爾獎的最佳人選!圖/Giphy 那些搞笑諾貝爾獎的二三事 搞笑諾貝爾獎 (Ig Nobel Prize) 是將 Ignoble(不名譽的)和 Nobel...
View Article2019搞笑諾貝爾獎獎落誰家?辣個台灣科學家又得獎啦!
S編、y編 2019 年第 29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終於在 9 月 13 號中秋節這天早上登場啦!(沒錯,y編和S編一早就起來「過節」。) 這次的頒獎典禮主題是「習慣」,得獎者會拿到特製的「習慣獎盃」:沒錯,這個獎盃上頭聚集了一切讓人上癮的元素:煙、外帶咖啡杯、口香糖、樂透彩券、手機、牙刷 (?),另外,還可以外帶一張紙製獎狀(沒錯就是如此樸實無華),當然,也絕對不會少了「十兆」元辛巴威幣獎金。...
View Article失火了,快拿滅火器來!先給我等一下,滅火才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求生隨堂考 你是個很有危機意識的人,為了確保居家安全,甚至在家中準備了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假如有一天家裡發生火災了,碰巧滅火器就在你旁邊,你認為什樣情況下可以嘗試滅火? A. 火苗就在你身邊,火焰高度不到 25 cm 。 B. 起火點在你身邊,已經快燒到天火板。 C. 起火點在其他房間,還看得到火焰,但已經燒到天花板。 D. 起火點在其他房間,屋內已經濃煙瀰漫。 E....
View Article加拿大食品安全法簡介│食安簡史15:三轉培訓中心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前一篇請見: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簡介│食安簡史14:三轉培訓中心 聖誕節大禮:加拿大食品安全法 2012 年的聖誕節前夕,加拿大議會通過新一代的食品法規《加拿大食品安全法-Safe Food For...
View Article讓人好想上學的「美感教科書」!課本不好看,誰是大魔王?
編按:透過教育,能帶領我們更快的認識世界。但在求學時期,卻是讓好多壓力推拉著我們前進。於是周遭的風景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直到徬徨地到站,還有些人不知自己身在哪裡、該往哪去。這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教科書應該是求學時期學生們的好夥伴,我們卻想少有與它們相處的快樂回憶。在108新課綱上線之際,本次《科學教育科科科》專題特別專訪了「美感細胞」的創辦人陳慕天,聊聊關於「教科書再造」的那些事。...
View Article不小心碰上粉塵火災,我們該如何降低傷害?——《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求生隨堂考: WOW!這是全亞洲最大的彩虹 party!音樂進入最高潮時,舞台兩側朝台下群眾噴灑出一片七彩的玉米粉煙霧。剎那間,七彩炫麗景象忽然成了一片火海,原本的歡呼轉為震耳欲聾的慘叫。如果你身在其中,身上沾染的彩粉燒了起來,這時你該如何讓身上的火熄滅? A. 一邊拍打身上著火處,一邊盡快逃離此處。 B. 躺在地上,來回滾動。 C. 待在原地不動,雙手遮住臉。 D. 請旁人用手邊飲料幫忙滅火。...
View Article扶老攜幼自己的家人自己救:擬定災害之「家庭逃生計畫」——《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
安全小提醒 學會了「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等防災策略,一旦遇到火警,最重要就是要能「跑得掉」,而我們若想安全且順利逃生,平時就得做好準備。請和家人一起完成下列事項。 A. 畫出家中平面圖。 B. 確認兩個不同方向的逃生出口。 C. 確認室外集合點。 D. 模擬各種火災情境。 E. 實際進行逃生演練。 現場直擊 消防人員背著沉重的裝備步出火場,神色黯然,原本還抱著一線希望的她瞬間崩潰。...
View Article科技部計畫都來不及寫了,為什麼科學家還要投入科學傳播?
文/蔡旻諭、羅尹悅 你曾經跟爸媽解釋你在做什麼科學研究嗎?是不是覺得要講到對方聽懂有點困難?如果你是科學界的專家,要把你的研究成果講得清楚、明白又有趣,難度可比登天。好像摸摸鼻子回去寫科技部計畫還比較實際。 寫完一份新的科技部計畫,頭髮都白了,為什麼還要跟非相同專業領域的人,說明自己的研究內容?這是科學家的責任嗎? 來自德國由利希研究中心 (Jülich Research Center)...
View Article震識大小事知多少:該如何逃難?地震震度又是如何分布?
地震來臨時,要如何避難逃生,提升自己的存活率?而在地震過後,各地震度是如何分布?與地震規模又有何不同?《科學月刊》九月號主題為「正視震知識」,就先帶讀者一同釐清各種與地震有關的大小事。 解析地震:各種「波」是什麼?有什麼差別? 地震波(Seismic...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