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儲存到腦部,或是雲端?-《數位癡呆症》

$
0
0

ask google

當我們沒在用腦時,腦內就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也就是沒學到什麼事情。最近哈佛大學科學家在專業期刊《科學》(Science)上同時發表了四項實驗,提出證據,證明電子媒體對我們的思考和記憶有何等不利的影響。這文章有很棒的篇名:〈Google對記憶的影響:不斷使用資訊對我們思考的影響〉。這篇文章所談的並不是殺手遊戲令人變得暴力,或是使我們的感覺變遲鈍——這兩點大家早已知道。它所探討的主要是我們越來越依賴數位媒體這件事對我們使用心智(以及長期下來對我們心智能力)意味著什麼。由於這些新近研究相當重要,而且是發表在最好的世界性科學期刊上,所以我想在這裡特別加以介紹。有關網際網路、Google或臉書對我們的影響,這方面實在還沒有很多的研究結果。

由美國心理學家史芭若(Betsy Sparrow)及其研究人員所進行的第一個實驗,是讓四十六名大學生回答三十二個問題。半數的問題相當簡單,另外一半則比較不容易回答。問題分成兩組,每組十六道題目,不是先出簡單再出困難的,就是顛倒過來。舉例來講,屬於簡單的問題有:

  • 恐龍已經滅絕了嗎?
  • 氧是一種金屬嗎?

至於困難問題的例子有:

  • 丹麥的面積比哥斯大黎加大嗎?
  • 氪的原子序數是二十六嗎?

受試者在答完前十六道題目之後,要進行一項測驗。該測驗有八個和電腦以及網路搜尋有關的單字(Google、雅虎、螢幕、瀏覽器、數據機、鍵盤、網際網路、電腦),以及十六個跟前者相干的單字(例如桌子、鐵鎚、橡皮擦、鋼琴等等)。這些單字以隨機的順序出現,顏色則是藍或紅色,受試者要盡快說出單字的顏色。

一有不知道的,就會想到Google

這項測驗背後的想法很簡單:當某人在處理若干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而想到網際網路或搜尋引擎Google時,「Google」或「網際網路」的概念就難免在腦海裡活化。這種增強了的活化就會妨礙顏色的辨認。這方面所謂的干擾效應,其結果就是辨認單字顏色的反應時間會增加。至於馬上有答案的簡單問題就不會讓人想到網際網路,更別說是搜尋引擎Google了。於是有關電腦的單字不會被增強活化,干擾效應較小,而辨認顏色的反應時間相對較短。如以下的圖所顯示,這個結果跟科學家所預測的一樣。

2-1

圖4.1 當人們不知道什麼事時,就會想到資訊科技(電腦和搜尋引擎)。所以在做完難以解決的題目(黑柱)之後,再來指認例如「Google」、「雅虎」或是「電腦」單字的顏色時,會用到比控制組單字顯然更長的反應時間。至於在答完容易解決的問題(白柱)之後,這種效應就比較不顯著。本圖出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

作者們在評論這項發現時寫道:「看起來,當我們在面對知識缺漏時,似乎會被設定成求助於電腦」。就連在答完簡單問題之後,也會出現電腦相關單字的活化(儘管顯然較少)。作者們把這種現象解釋成,對知識的考問以及處理仍舊會促成例如「電腦」一詞意義的活化。

在第二項實驗當中,受試者會有四十個陳述句,例如:

  • 鴕鳥的眼睛比牠的腦還要大。
  • 哥倫比亞太空梭在二○○三年二月重回德州時發生爆炸。

受試者必須閱讀這些陳述句並用電腦鍵盤輸入。半數的受試者這時會以為(因為指示是這樣寫的),電腦會儲存這一切(「請確定輸入」)。另一半受試者則以為,電腦會在輸入後再度刪除這些陳述句(「請刪除輸入」)。此外,兩組的每名受試者都被告知要記住這些陳述句。

所以在這項實驗當中,按照四種不同的實驗條件,分成了四組。這可以用以下的圖表加以說明。

2-2

圖4.3 由於兩種差別相乘,實驗最後產生四個組別。所以這種實驗方法也稱為二乘二實驗設計。本圖出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

受試者在輸入資料之後會拿到一張紙,並必須在十分鐘之內盡可能寫下剛才記住的陳述句,也就是積極地加以回想。結果顯示,「請記住」的這項指示對後來真正的記住幾乎沒有影響。不過,以為電腦在輸入之後會馬上刪除陳述句的人,記住了大部分句子。至於以為電腦在輸入之後會儲存陳述句的人,會記得的句子相對來講就少了許多。

 

 

 

986918420本文摘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由暖暖書屋出版

The post 儲存到腦部,或是雲端?-《數位癡呆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相信電子鍋內鍋會煮出「毒飯」嗎?!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4

TVBS

案情:電子鍋內鍋煮飯有毒?!

暑假尾聲,解剖員在Facebook上瞥見朋友分享「東森新聞雲」以電子鍋內鍋煮飯有毒?婆媽崩潰:已經服毒好多年了為題的新聞,這驚悚的標題馬上吸引了解剖員的目光(眼珠子差點掉出來),報導內容指出:

專家表示,(內鍋)也許一些小刮痕當下看不出來,但用個3、5個月後,原本晶亮的內鍋變得霧霧的,這就是出問題了!然而這也代表過去這些日子,自己和家人都默默吃下不少「毒飯」。

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天吃的飯竟然是「毒飯」,這還了得。解剖員第一時間搜查後發現,這不是第一次出現的議題,網路上也不乏對鐵氟龍塗層的澄清文,但這次的新聞可是出自一百多萬人按讚的網路媒體,傳播力不容小覷,加上這麼重要而且普及的家電,如果吃飯變成「服毒」(奇怪,怎麼腦中一直浮出吸食安非他命的畫面??)那麼,這件事就變得相當重要,就不能輕易放過。因此,解剖員認為有深入暸解之必要(緩緩拿起解剖刀)。

解剖

科學疑點一:電子鍋要加熱到幾度才能煮出「毒」?

新聞中提到,電子鍋的內鍋多是鋁製品,內鍋的表面會塗上鐵氟龍防止飯粒沾黏,而鐵氟龍在加熱後會釋放毒性,讓白飯變成毒飯。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鐵氟龍是什麼,鐵氟龍(聚四氟乙烯,英文縮寫為PTFE,商標名稱是Teflon)是鍋具塗層中的主要物質,在常態下是無毒,但是在加熱過程中,260℃以上會開始變質,350℃以上就會開始分解。這下子問題來了,一般用電子鍋煮飯,溫度會高達260℃嗎?答案是「很難」,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

眾所周知,水的沸點是100℃,但沸點可依壓力增加而提昇,家用快鍋(壓力鍋)就是利用密閉原理提高壓力,在沸點提昇的環境下增快反應速率,所以也縮短了烹煮的時間。而一般壓力鍋的可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呢?以德國製的WMF壓力鍋為例,最高可達到150 kPa,大約是1.5 大氣壓,此時水的沸點大約是119℃;而260℃的水要維持不沸騰則是需要4692 kPa,大約接近47大氣壓,在這樣的壓力下,電子鍋早就爆炸了。電子鍋(密閉性尚不如壓力鍋)能煮出飯,表示溫度不會超過120℃,簡單的說,離鐵氟龍開始變質的溫度還差得很遠很遠,所以與其擔心鐵氟龍會不會變質,解剖員想,還是先擔心鍋子會不會爆炸還比較務實一些吧!

科學疑點二:要吃多少才會致癌?

再來,報導中也提到美國已在2006年證實,添加在鐵氟龍中的「全氟有機酸(PFOA)」對人類有潛在致癌作用。解剖員認為,這應該還是「量」的問題,應該問的應該是要吃多少才會致癌呢?製造鐵氟龍時固然會加入新聞中所說有潛在致癌作用的「全氟辛酸」(PFOA),但製成產品後還會殘留多少?對人體有害嗎?我們不妨從幾點去考慮:

第一、添加劑的量有多少?添加物的使用目的是利於製造,既是添加物必然不會喧賓奪主,何況藥品還要成本,製造商不太可能毫不節制地使用。解剖員曾任職化工廠製造工程師(生產壓克力和AS樹脂),聚合反應未完全的單體(可能溶出之物質)已經很少,在製粒程序中還要加熱熔解,再以真空幫浦抽出以去除殘留。儘管經過多重處理工序,還是會有極少許的殘留,因此,公眾難免對此有所顧忌,只是這個「配角」的量真的是少之又少。

第二、從總量來思考。即便製造過程中有殘留,但是殘留的量微乎其微,更可以確定的是被製成食物容器或鍋具後,殘留的量就是那麼多,絕對不會再增加(總量就那麼多嘛!)如果加熱過程會釋出,那必定愈來愈少。以電子鍋內鍋來說,就算塗層含PFOA,所含的量也必然不多,照理說,煮越多次不是越安全嗎?

簡單的說,要嘛不會溶出,要嘛溶出有限,所以即便「服毒」多年,也離「致癌」有相當距離。倒是內鍋使用久了會出現刮痕,這會大幅降低「不沾黏」的效果,也許這才是考慮換不換鍋的時機。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新型態的「類內容農場」?!

當網路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後,新的媒體型態也跟著一一冒出來。2014年,所謂的「內容農場」在台灣網路世界殺出一片天,它是指以取得網路流量為主要目標,賺取網路廣告等商業利益的專業公司,利用各種方式生產大量品質不穩定的網路文章,並且針對熱門的關鍵字去製造內容,以提高點閱流量。而Facebook、LINE等社群媒體的風行也使得「內容農場」的發展更加猛烈,解剖員也常在LINE上收到來自親友轉發的新聞,屢屢被標題及內容嚇得(或笑得)合不攏嘴,只能說佩服、佩服。

而現在,有一些主流媒體網站的部份內容也開始有「內容農場」的味道,這些文章多半素質不佳、有廣告意味、喜歡用誇張的標題吸引讀者點閱、缺乏可信來源或直接援引內容農場文章,例如:老婆說開車被撞 要老公調行車記錄器看結果…醫護人員的50道陰影!丁小羽100秒快嘴崩潰演出嚇傻!女孩腹部劇痛 檢查竟發現肚中有3條蛇不可思議!女子醫院剖腹產 肚子裡卻沒孩子等等,不勝枚舉,標題吸睛指數超高,你說你說,這能不點開來瞧瞧嗎?

我們來看看這篇電子鍋新聞,當中有一個圖片的來源是「讀者姚先生」,這是哪位?真的是用內鍋洗米才造成嚴重刮傷的嗎?再來,有一張掉漆圖片更是匪夷所思,雖負責任地標注圖片是來自babyhome網站,但原網站討論的可是平底鍋啊,而非新聞所說的電子鍋內鍋,雖然都是掉漆,但可以這樣直接取用嗎?這太奇怪了吧!另外,這篇新聞中出現「專家表示……」、「根據調查……」等字眼,看起來好專業、好棒棒,但卻都沒有說清楚是哪位專家?什麼調查?此外,倒數第二段的內容也令解剖員大為吃驚:

科技已大幅進步,但仍不見電子鍋全面採用食用級304不鏽鋼內鍋,也許是因為廠商一方面要開發新產線,一方面要回收行銷全球的舊產品,將會產生無法想像的高額成本,就商業考量來說的確很難實現。

這……難不成是記者自己的推論?這樣的內容好歹也應該訪問一個廠商來確認真相,如此不經查證就寫成一篇報導,這實在太「內容農場」了吧!所以解剖員姑且把這種消息來源原不明、欠缺佐證資料、標題誇張不實,性質介在「傳統新聞媒體」跟「內容農場」之間的新興產物稱之為「類內容農場」,這東西在網路上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大家小心啊!,

媒體疑點二:「類內容農場」是門好生意?!

解剖員剛開始搜尋相關新聞時發現,在這篇新聞頁面的附近會不斷出現某個鍋具產品的廣告,一開始以為這篇新聞應該是業配文,但繼續搜尋資料時發現另一個報導此篇新聞的網站也有廣告,但是兩個網站的鍋具廠商不同,加上下次再點開新聞網址時,卻不一定會出現相同鍋具的廣告。所以這應該不是單純的業配文,那麼,為什麼網站會出現這些廣告呢?廠商與網站之間是如何配合、運作的呢?不過讓我立馬想去換鍋子,這倒是真的。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解剖員請教了中二網路媒體人陸子鈞先生,才瞭解到前面提到的「內容農場」,和現在要談的廣告運作可大有關係。「內容農場」網站刊登大量又獵奇的文章,可不是要讓讀者「認識這個世界」,賺取網路流量才是主要的目的,所以,越是驚奇、曖昧不明的標題越是能挑起讀者好奇心,不論看完文章後覺得很感動或是很瞎,都是分享給親友的好話題,而點閱率就這樣不斷地攀升,此時「內容農場」就可以透過「聯播網廣告」來大獲利潤。

所謂的「聯播網廣告」運作方式是先有個聯盟和大量網站簽署合作契約,之後透過相關參數的運算(所以鍋子文章,就容易跑出鍋子廣告),負責將廣告散佈到所配合的網站中,不僅可以使產品訊息大量曝光,也可以讓合作的網站賺取費用。所以流量越高,點擊廣告的次數就越高,獲利就越高,因此文章的真實性、來源都不重要,點閱率和流量才是王道。陸子鈞指出,目前最大的聯播網聯盟是Google Adsense,當我們使用Google時,系統就會自動檢索、媒合我們的使用習慣而播放相關的廣告,使讀者自然而然地去點閱廣告,也可能會覺得很方便(啊,系統真是太懂我了)。

例如解剖員最近想買鑄鐵鍋,逛了一些購物網站,之後開始在其他網頁搜尋或閱讀資料時會發現,鑄鐵鍋就像陰魂不散的好兄弟,隨時盤據在我網頁的四周,超神奇啊!當然,解剖員也會情不自禁地點進去瞧瞧,人之常情嘛。此外,解剖員還發現,這個「東森新聞雲」還有「按我得點」的活動,分享新聞就也能得到點數,點數可以兌換實體物品,一整個就是有得吃又有得拿的概念,欲罷不能。所以,暸解了這些,就能理解「類內容農場」真是一門好生意,只是在這套相當高明的運算(分紅)模式背後,犧牲的可能是你的智商喔!

解剖總結:

在這一則報導中,原本像是主流媒體,先以「類內容農場」之姿,使用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注意(或是驚慌),內容中提到「專家」、「根據調查」則會讓讀者認為是有憑有據的報導,但卻沒清楚指出來源,也沒有仔細查證;此外,還附上網路搜尋到的圖片,牛頭不對馬嘴,在財源滾滾來的獲利模式背後,這樣不負責任的報導方式實在糟糕。綜合以上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2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官商互惠」指數:☠☠☠☠☠

「理論錯誤」指數:☠☠☠☠

「戲劇效果」指數:☠☠☠

(策劃/寫作:李暉、賴雁蓉、黃俊儒)

The post 你相信電子鍋內鍋會煮出「毒飯」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多工處理使人靈巧?-《數位癡呆症》

$
0
0
Photo by Wolf Gang

Photo by Wolf Gang

同時使用多種媒體對我們會有何影響呢?我們會因為使用多媒體而變得更聰明、更靈巧嗎?近十年來,我們大腦的應變力得到明確的證實:它好比是生理上的硬體,持續跟某種軟體(我們的生活經驗)相適應。所以我們所經歷的事情並非不重要,因為任何心智活動都會在腦內留下痕跡,而這些痕跡會影響大腦未來的功能。

我們大腦所儲存的細節,取決於它們被學習的方式,而一般意義上,也就是分類的知識,則更取決於我們完成工作的方式。所以每名華人學生都把新學年花在熟記、辨認和快速判讀數千個方塊字上。他們可以比我們更快辨識已知的數字,因為他們花了九年,而不是一兩年在辨識數千個、而不是幾十個符號的練習上。而且他們在進行六到十的計數時比較容易,因為他們是用跟處理一到五同樣的腦半球在處理那些數字。

多工處理跟當今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所謂的認知控制有著密切關聯。我們從很小就開始學習控制自己的想法,例如排除不相關的事情,而專注在具體的任務上。所以這關乎一種在人腦中具備且同時習得、而個人多少能夠運用的能力。這顯然可以跟我們的語言能力做比較。語言中樞也是生來就具備的,不過,它們必須得到語言輸入才能發揮其功能。這一點做得還不錯,導致個人之間在掌握語言文字上的差異。

所以,當學會認知控制,且我們控制自己思維的方式由於置身在一個多媒體世界中而發生改變時,那麼多工處理就會對我們控制自己思緒的能力發生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人隨著任務而成長,而所要控制的東西越多,控制就越困難。但影響也有可能是負面的,因為當我們不斷同時從事許多事情,就可能會導致對許多且持續的變換,輸入較為膚淺的處理。所以,值得思考的是,我們藉由長期頻繁的多工處理訓練了自己的專注力;或是正好相反,我們因此而養成了注意力障礙。這兩種影響也有可能互相抵銷,使得多工處理失去影響力。怎麼辦才好呢?

控制自己的思緒

為了探究多工作業對心智能力的影響,史丹佛大學的科學家用兩個極端的組別進行了一系列認知測驗。藉由一份專門為此研發出來的問卷,從兩百六十二人之中,產生出十九名在答題得分時顯著高於平均值的人,以及二十二名顯著低於平均值的人。於是,就有了重度媒體多工作業者以及輕度媒體多工作業者,並就這兩個極端組別進行比較。

受試者篩除不重要刺激而不加注意的能力,是藉由一種特別的任務來測試,它先前在若干個別的人身上已經顯示過顯著的差別。大學生們首先會很短暫地看到兩個長方形,他們必須在一秒之內加以記住,然後會被要求把這個記憶中的影像跟另一個顯示兩秒鐘的影像相比較,以便判斷其中一個長方形是否有過些微旋轉。

為了加大任務的困難度,在許多回合當中,螢幕上也會出現別種顏色充當分心物的長方形。這些分心刺激的數目可以是零、二、四或六。研究人員想用這種測驗來得知,這種分心物對成績是否有影響。

3-1

圖10.3 在某一回合時,對篩除不重要之物的能力測驗當中出現分心刺激的過程。受試者要回答其中一個深色長方形其方向是否有改變。如果有這種情況,就按「是」的按鍵來回答;如果沒有,就按「否」。本圖出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

受試者的成績會被測量。研究人員測定正確記住旋轉的數目,從中抽出答錯的數目。現在可以預期,不做多工處理的受試者,在重要物之外經常注意不重要物,在這場測驗中應該會得到較差的成績。也可以做出相反的假設,即,那些一直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的人,比較不會被不重要刺激所分散注意。

3-2

圖10.4 從事許多、較少以及完全不做多工作業的人,在篩除不重要刺激測驗時的成績(依分心刺激的數目劃分)。本圖出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

這張折線圖顯示,情況完全出乎意料:非多工處理者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務,並不受到有多少額外分心刺激存在的影響。相反地,倒是多工處理者的成績,隨著分心刺激數目的增加而顯著降低。

多工處理者也在另一項測量心智能力的標準測驗當中,顯示較差的成績。這項相當簡單的任務,是要觀看一組字母。這組字母在電腦螢幕上以黑底紅字各顯示○.三秒鐘。在每個字母之間有一次將近五秒鐘的停頓,受試者要記住剛剛才看到的字母。如果一個A後面跟著一個X(且只有在「A-X」的情況下),受試者就得按下「是」的按鍵。至於在其他各種狀況下,也就是A後面跟著非X(A-Y),B後面跟著X(B-X),以及非A後面跟著非X(B-Y),全都要按下「否」的按鍵。在一個加大難度的測驗版本中,在紅字母之間還會出現○.三秒三個其他的白字母,這是應當不受注意的東西。所以測驗再次關係到忽略轉移注意的刺激。

在前述的簡單測驗版本中,在多工處理者和非多工處理者之間並沒有差異。然而在有額外轉移注意刺激的較難版本當中,多工處理者卻顯然需時較久。

3-3

圖10.5 非多工處理者和多工處理者兩組在較難測驗中的反應時間平均值。本圖出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

除此之外,還進行了一項有關工作記憶能力的記憶測驗。這一回,受試者還是觀看一組字母,黑底白字,每一字母顯示半秒鐘,字母之間則停頓三秒鐘。這次的任務是,要是字母跟前面的上上個字母(倒退兩個)一樣,或是跟上上上個字母(倒退三個)一樣,就按下「是」按鍵。也就是說,受試者必須在短時間內記住螢幕上的每個字母(這就是工作記憶所主管的事情),並跟先前所看到的某個刺激進行比較。「倒退一個」字母測驗相當簡單:現在所看到的字母是否跟前一個一樣?「倒退兩個」字母測驗較難:剛才所看到的字母是否跟上上個字母一樣?至於「倒退三個」字母測驗最難,大家都會犯錯——問題只在於犯多少錯。

結果再度顯示,相較於非多工處理者,多工處理者在「倒退三個」字母測驗中成績較差。一如所料,兩組受試者在「倒退三個」字母測驗比「倒退兩個」字母測驗成績來得差。可是多工處理者在「倒退三個」字母測驗中答錯成「是」的答案顯著增多。耐人尋味的是,多工處理者這些答錯成「是」的答案,特別取決於,先前在測驗過程中看過的字母顯然還一直留在工作記憶中,而引出一個(錯答)「是」的答案。作者們認為,這一點顯示出,受試者在把不重要內容排除出意識之外方面有困難。

所以這項測驗顯示,多工處理者不僅拙於忽略令人分心的外部刺激,更拙於忽略本身令人分心的記憶內容。

3-4

圖10.6 在「倒退兩個」和「倒退三個」字母測驗中,答錯成「是」的答案比例。本圖出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

最後還進行了一項有關在不同任務之間「轉換」的測驗。受試者首先會看到○.二秒的「數字」或「字母」。這表示,他們在接下來的程序中必須注意數字或字母,於是在短暫的停頓後,他們會看到一對數字和字母,例如「2b」或「a3」。接著,就要視任務而定,如果是有關一個偶數,就按下某個按鈕,如果是奇數則按另一個按鈕;或是在看到一個子音字母或母音字母時,按下對應的按鍵。所以受試者必須就數字或字母做分類。

如果在進行測驗時,是重複某項任務(某個數字後頭跟著另一個數字),受試者的反應會比任務轉換時來得快。任務轉換就是,先出現數字後出現字母,或是倒過來,先出現字母後出現數字,而讓受試者加以歸類。就連這種任務的結果也顯示,多工處理者在完成任何交待的任務上有困難:他們在任務轉換時反應時間的遲緩,比非多工處理者這組平均多了一百六十七毫秒。

總括而言,這項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同時使用多種媒體的人,在控制自己的心智方面會出現問題。「多工處理者在無視環境中不重要刺激上有較大困難……,較不擅長忽略自己記憶中較不重要的刺激(「倒退兩個」和「倒退三個」字母測驗),在壓抑不相關的任務(任務轉換)上也比較沒效率。最後這個結果深具意義,讓人開始思考,在多工處理時,任務轉換所扮演的核心地位。」

可能會有人提出異議,說這些結果根本只是顯示出,那些在其他有關心智能力的測驗中,成績也較差的「較愚笨」者才習慣於多工處理。但並不是這種情況,因為有一連串額外的測驗可以證實,這些組別在其他條件下都並沒有任何差異:不管是在校成績、人格測驗或是其他認知測驗方面都沒有差異。

 

986918420本文摘自《數位癡呆症:我們如何戕害自己和子女的大腦》,由暖暖書屋出版

The post 多工處理使人靈巧?-《數位癡呆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地上的紅豆不要亂撿! 關於蟑螂卵鞘的二三事

$
0
0

「咦?廚房的地上怎麼會掉了一顆紅豆?」,也許你曾在地板上撿起一顆疑似紅豆的不明物體,正當困惑之時,爸媽卻尖叫著「那是蟑螂!」,然後要你拿拖鞋把它打扁!究竟,那是什麼東西呢?繼上篇「這是一段愛與蟑螂的故事」講述蟑螂的床第之愛,本篇將介紹那些日夜忠實地守護著我們廚房的小動物們-蟑螂,牠們如何撫育下一代的故事。

預約下一代幸福的美洲蟑螂

當雄性美洲蟑螂遇見雌蟑螂,雙方乾柴烈火且完成終身大事後(請見「小強!你怎麼了小強」之 蟑螂啪啪啪(交配篇)),作父親的會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只留下母蟑螂思考照顧下一代的問題(做父親的醬子不行啊…)。母蟑螂會產出一顆「卵鞘」,將能孵化成小寶寶們的卵藏在裡頭。

美洲蟑螂的卵鞘呈暗褐紅色,外型像顆紅豆似的,就連顏色都相差無幾 [1]。裡頭通常內含16顆蟑螂蛋,平均能孵化出14-16隻小蟑螂 [3]。由於美洲蟑螂的天性並不會撫育下一代(改觀吃木頭的犀牛蟑螂卻會養育幼子),因此母蟑螂會尋找靠近食物的地點產下卵鞘,並用口中的黏液緊緊的將卵鞘固定在食物的附近 [1]。這也就是為什麼通常會在廚房、浴室等的排水孔附近發現卵鞘,因為那些地點食物較多、水氣充足,又不容易被天敵發現,於是就成了母蟑螂眼中最好的育幼地點了。

蟑螂蛋在許多動物的眼中是美味的食物(研究分析,美洲蟑螂的卵鞘含有約50%的蛋白質及約2%的油脂 [5],而狀似卵鞘的紅豆,蛋白質的比例約20%、油脂<1%、醣類約60% [7])。在大自然中,瘦蜂(Evania appendigaster L.)就是蟑螂的天敵之一,母瘦蜂會嗡嗡嗡地會搜尋蟑螂卵鞘,將蜂卵產在卵鞘之中,如此小瘦蜂的成長過程中,不僅能受到卵鞘的保護,更有豐富的食物來源 [3]。

由於美洲蟑螂大約每個月可產下一個卵鞘,而每顆卵鞘又能孵出15隻左右的小蟑螂,所以如果認真養育一對美洲蟑螂的話,一年後就能獲得大約150隻活潑又熱情的美洲小蟑螂囉~[1](尚未計算小蟑螂彼此之間也會生出更多小蟑螂)

==美洲蟑螂卵鞘圖片分隔線==

以下

圖片

請在

飯前

使用

謝謝

您的

合作

美洲蟑螂卵鞘

美洲蟑螂卵鞘。Source from wikimedia

親力親為的德國蟑螂

替子女尋找一個適合成長環境的美洲蟑螂媽媽,已經讓我們感受到昆蟲界的母愛了,而身為居家型蟑螂最大宗的德國蟑螂 [4],其母愛就更偉大了~

懷孕的母德國蟑螂並不會特意地尋找一個溫暖又充滿食物的環境(沒錯,這裡作爸爸的又不見了……),這太不負責任了!充滿母愛的德國蟑螂媽媽會將卵鞘懷抱在腹部(正確來說,並不是「抱住」),所以母親可以保護著幼蟲們直到孵化為止 [6],也因此如此,德國蟑螂也比較不易受到寄生蜂的攻擊,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攜帶了沉重的卵鞘也會讓母蟑螂行動緩慢,容易遭到拖鞋的攻擊,所以下回看到行動遲緩的德國蟑螂,可以多觀察一下,也許你看到的正好是隻帶著卵鞘的母蟑螂喔!

==德國蟑螂+卵鞘圖片分隔線==

 

(由於實在太恐怖了,所以編輯部貼心的關燈了。若能承受的話,請點擊看原圖。)

 

 

 

德國蟑螂和卵鞘。Source from wikimedia

德國蟑螂和卵鞘,心理能承受超恐怖圖片請點擊看原圖。Source from wikimedia

如何有效殺死卵鞘裡的卵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愛這些小動物們,關於如何消滅卵鞘裡的卵,各國的科學家做了許多研究(當然不是用各國的拖鞋),我們就以台灣科學家的研究來為大家說明,如何殺死卵鞘中的蟑螂蛋。以下滅蟑方式由國立中興大學陳玲玫 碩士以及黃紹毅 教授所進行實驗,我們同時感謝為了本研究所犧牲的美洲蟑螂寶寶們 [2, 3]。

在研究中,陳玲玫設計了四種方式對付美洲蟑螂的卵鞘,分別放進冰箱冷凍、放進烤箱烘烤、照射紫外光和曝曬在充滿輻射的環境之下(γ射線),再看看蟑螂幼蟲是否能夠孵化成功。結果如下 [註1, 2]:

  正常環境 冷凍 加熱 紫外光 γ射線
孵化率 90-100% 0% 0% 全部孵化 0%

結果可以發現,不論是丟進冰箱或是丟進烤箱,都可以有效的殺死蟑螂卵,所以下次當你在廚房地板上發現疑似的紅豆的蟑螂卵鞘時,就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越來越多的蟑螂寶寶們在你們家繁衍子孫,越長越多囉~

  • 註1:冷凍為六小時的-16 ˚C環境;加熱為六小時的50 ˚C的環境;紫外光為2.5小時且波長254 nm;γ射線劑量為20Gy
  • 註2:通常蟑螂擁有很好的輻射抵抗力,但因為卵鞘中的幼蟲正值成長的時期,體細胞有絲分裂旺盛,因此對輻射對於幼蟲的殺傷力也就比較明顯。

參考文獻

  1. K. A. Barbara (2014) American Cockroach, 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 (Insecta: Blattodea: Blattidae). University of Florida
  2. 陳玲玫, (民92, 1月)美洲蜚蠊卵鞘的四種處理對瘦蜂寄生暨發育之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中華民國, 台灣台中市
  3. William J. Bell, Louis M. Roth, Christine A. Nalepa (2007) Cockroaches: Ecology, Behavior, and Natural Histor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 中華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5. Michael A. Baumholtz, MS, Lawrence Charles Parish, MD, Joseph A. Witkowski, MD, and William B. Nutting, PhD (1997) The medical importance of cockroach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36(2), 90-96
  6. M. Lihoreau, J. T. Costa, C. Rivault (2012) The social biology of domiciliary cockroaches: colony structure, kin recognition and collective decisions. Insectes Sociaux, 59(4) 445-452
  7. Shaw-Yhi Hwang and Ling-Mei Chen (2004) Effects of Four Physical Treatments of Oothecae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on Parasitism and Development of Parasitic Wasp Evania appendigaster,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33(5), 1321-1326

The post 地上的紅豆不要亂撿! 關於蟑螂卵鞘的二三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屋頂上的氣象先生 守望彰化天氣30年

$
0
0
銀星氣象站

呂權恩在自家屋頂上蓋的簡易觀測平台。圖/呂權恩提供。

民國66年七月底、八月初,中颱賽洛瑪(Thelma)和強颱薇拉(Vera)一北一南,相繼橫掃基隆和台北。颱風的災情景況震懾了當時年僅十歲的呂權恩,從此對變幻莫測的氣象深深著迷,一頭栽入就超過30年,他在自家房子屋頂架設儀器,成立觀測站。

他的「銀星氣象站」曾是彰化雲林一帶唯一的「氣象站」(註1),並取得中央氣象局登記證,為民間唯一氣象站(現在則為暫停狀態)。他曾因故停止觀測十年,儀器也已經難以滿足量測需求,他希望能募資重建像樣的觀測站,成為推廣氣象知識的據點。

彰化和美鎮的尋常巷子裡,一棟透天厝門口掛著「銀星研究氣象站」藍色牌子,說是研究站,其實相當克難,自搬家過後,呂權恩的儀器只能分散擺在住家角落。「自記虹吸雨量儀」、風速風向儀(今年八月中被蘇迪勒颱風吹壞了)設置於鐵皮屋頂的簡易平台,「自記氣壓計」則在神明廳的櫃子上滴答作響,曬衣場空間的一方桌板擺著紀錄本,一箱箱紙本天氣圖資料堆疊在鐵櫃上,櫃裡則堆滿氣象相關書籍與資料。

IMG_2698

呂權恩的儀器分散在屋頂、頂樓空位,圖中他面前的儀器為「自記風向風速儀」,蘇迪勒颱風打壞的風扇就擱置儀器旁。圖/劉珈均攝

每天清晨五六點,呂權恩便起床調校儀器、記錄自家數據、看看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和圖表,接著出外到工廠上班,數十年如一日,記錄和美地區的地面數據。現在多了預報中部在地天氣的服務,趁空檔在FB預告雨訊。 他認為,大家對於天氣資訊的需求相當單純,就是想知道當天是否會下雨、要如何安排行程。

此次訪問開始前,他說待會可能會下大雨,不一會兒窗外果真下起傾盆大雨,呂權恩也不時滑著手機回覆網友提問(每天約有幾十人提問,在地人、國中生、附近廟宇等都是常客),或是看看雷達回波圖,預告下一波陣雨,訪問就在一陣陣雨聲中進行。

一人觀測站 氣象工作像星星一樣無法窮盡

這「一人氣象站」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呂權恩13歲時,起初他只是用簡單符號記錄天氣陰晴,漸漸地加入溫度、風向風級、雨量等項目。當兵時呂權恩努力存錢,購置自記溫濕度儀和自計氣壓儀,一個簡單但項目完整的氣象觀測站於是成形。

呂權恩並向氣象局申請登記證,因為場地不夠正規,持續申請了六七年,氣象局在79年「破例」發放證照給呂權恩,他也按月傳回觀測數據給氣象局。將測站取名為「銀星」是因為,研究氣象是不能停歇、無止盡的工作,就像天上星星無法數清,綿久恆長。

IMG_2849

氣象局發給銀星氣象站的登記證(呂銀山為呂權恩舊名)。圖/劉珈均攝

因為家貧,呂權恩國中畢業後就出社會工作,他曾北上求職,擔任電視台撰寫氣象資訊的幕後人員,後回鄉任職於各式工廠,工時冗長,一天只有一兩小時得以自由運用,他的氣象知識皆靠自修而來,有問題就寫信給氣象局、索取資料。

早年資訊不發達,研究天氣是相當孤獨的工作,呂權恩都靠撥打氣象專線166獲取氣象資訊,遇颱風或特殊氣象時,常得緊密盯著天氣變化,跟著氣象人員一起「加班」。近年在女兒建議下,呂權恩開設了FB粉絲頁與社團「彰化天氣搶先報」,即時預報中部地區的天氣和雨況,最快幾點、最慢幾點下雨。他說,今年梅雨季的陣雨估算地準,還曾有網友對他說:「雨是你說下就下的嗎!」但也有雲進來就突然消散,預測失準的情況。

天氣圖與颱風警報單的幕後故事

IMG_2818

民國70年代的天氣圖。圖/劉珈均攝

他從民國73年開始,一口氣訂了50年份的天氣圖,「兩三天寄一次,有時候也會漏掉。」呂權恩足足累積了30年份的天氣圖,後來各項資訊上網後轉由網路下載。早年天氣圖為手繪,密集的字跡、數字與曲線是氣象員每日不懈的觀測成果。逢特殊天氣時,圖上的曲線就像被擾動的漣漪,標誌著這些遠洋而來的颱風或鋒面,呂權恩翻著這些天氣圖,信手拈來背後故事。

有張雙颱衛星雲圖被呂權恩稱為鎮台之寶,南北半球各一個強烈颱風,旋轉方向相反,在衛星雲圖上幾乎對稱,宛如兩個相互牽引的星系,「雙颱本來就罕見,像這樣對稱的更是絕無僅有!」呂權恩說。當時報載,北半球的羅拉(Lola)在海面上消散,南半球的南姆(Namu)卻造成所羅門群島幾萬人無家可歸、百人以上死亡或失蹤的災情,那年正逢哈雷彗星回歸,有些民眾因此穿鑿附會是「掃把星」帶來麻煩。

1083_001(1)

呂權恩稱為鎮台之寶的雙颱衛星雲圖。75年5月,北半球的羅拉(Lola)與南半球的南姆(Namu)被媒體形容為兇神惡煞的巨眼。圖/呂權恩提供

在呂權恩的收藏裡有份泛黃的颱風警報單,那是民國52年的強颱葛樂禮(Gloria),當時台灣省氣象所(中央氣象局前身)認為颱風會北轉,不會侵台,民眾可以安心睡覺,結果颱風又轉回來,路徑變為西北颱,造成台北嚴重水患、300多人傷亡或失蹤等災情,氣象所所長鄭子政更因此下台、移送法辦。

讓呂權恩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民國75年八月的韋恩颱風(Wayne)。韋恩颱風是台灣氣象史上第一次由中部登陸的颱風,造成台灣中部重大災情。它的生命週期長達20天,期間它登陸台灣兩次,讓中央氣象局3度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路徑錯綜複雜,更有一度減弱成熱帶性低氣壓後又起死回生,再度發展成颱風。

當時呂權恩每隔兩三小時便撥打氣象專線166,半夜亦然,「當時預報間隔跟資訊項目跟現在差不多,就差在形式用電話或電視。」中央氣象局發佈海上警報後,每3小時更新一報;發佈陸警後,每小時加發最新颱風位置。 他從電話聽取預報資訊,自己手繪警報單,貼在住家附近橋樑的電線杆上,也帶到公司給同事看,「看的人也不多,但我還是貼。」他笑著說。他還記得韋恩從濁水溪登陸那天,大清早他聽完預報後,直接打電話給老闆,堅決告知他當天不去上班了,不久風雨立驟,猛烈掀起路樹和屋瓦,先前視他反應過度的左鄰右舍也紛紛轉變態度。

圖片2

(左)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警報單;(右)今年天鵝颱風警報單。圖/劉珈均攝

Wayne_1986_track

韋恩路徑圖。圖/取自wiki

暫停觀測十年後 今日重啟未竟藍圖

氣象站建立後,如常運行了十幾年,不過,和美鎮鄰近海邊,在海風吹拂下,儀器日漸損壞,加上經濟拮据,有些耗材也缺乏補給,到民國90年代逐步停止部分項目,僅持續測量氣壓和雨量。後因忙於生計和家庭,觀測工作不得不暫停,這一停就是十年,至去年才恢復記錄雨量、氣壓、風速。

為什麼暫停許久後又恢復觀測,甚至嘗試募資? 有什麼好理由讓大家資助一個民間測站?他回答:「就興趣啊!」他不想放棄繼續研究天氣的可能性,並戲稱:「我沒有背景,只有背影。」因此報著開放心情嘗試群眾募資這新穎方式。他說,現在申請參訪氣象局或測站有一定難度,他想成立一個開放性、教育性質的氣象站。

他比劃著,描述理想中的氣象站要設在空曠場地,佔地十幾坪,白色圓塔頂樓擺儀器、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機,下面樓層則有觀測室和展覽室,戶外有觀測坪。氣象站會提供資料服務,並對外開放,讓一般人或學生有親民的氣象站可以參訪。

不過,現實因素是一大挑戰,這願景需要新台幣百萬以上的經費才能實現,若「折衷」在屋頂上蓋個堅固的觀測平台,也需要二三十萬。 他去年兩度於flyingV募資網提案,只募到兩萬元,「只能有多少錢,做多少事。」他說,觀測儀器都要幾萬元起跳,專用記錄紙、記錄筆等耗材也需要經費。為了省錢,自計氣壓計的記錄紙原為一天用,他調整氣壓計的發條,讓一張記錄紙可以記錄一周的資訊。

呂權恩的成果曾寫成《台灣的天氣》一書、編進彰化縣的鄉土教材,和美鎮誌、消防員、建築商也曾向他請教在地天氣資訊。「氣象資訊是很在地的東西。」他說,以前沒有儀器的時代,人們口耳相傳經驗,累積為地方諺語,科學數據則能有根據地累積,讓往後回顧、研究時有所依循。

IMG_2712

爬上兩道鐵梯才能上屋頂的簡易觀測站。圖/劉珈均攝

圖片1

(左上)自記氣壓計;(左下)今年蘇迪勒颱風的氣壓記錄,呂權恩說這是他量測過最低的氣壓;(右)自記風速風向儀是他僅存不多的儀器之一。圖/劉珈均攝

氣象局組長:「喔我記得那位小朋友的故事!」

早年呂權恩常連絡預報中心,詢問問題或分享自身觀測成果,氣象局第二組組長李育棋在氣象局服務30幾年,剛入氣象局時就在預報中心服務,聽記者詢問銀星氣象站,他說:「喔我記得那位小朋友的故事!」李育棋說,早年通訊不發達,加上處於戒嚴時期,氣象資料有國防敏感性,一般人不易取得,經內部查詢,當時氣象局發證照給銀星氣象站其實鼓勵研究的性質居多,並未嚴格查驗儀器或數據。(P.S.聊了一下,組長才發現自己和呂權恩不過相差十歲)

「弄一個完善的百葉箱就需要四五十萬了。」李育棋說:「建立一個嚴謹的氣象站起碼大概需要新台幣兩百萬。」加上後續維運、保養等也需要資金,一般民間或私人單位無力負擔運作一個測站的成本。

氣象法修正後,有限度放寬民間參與預報(註2),測站也由許可制改為報備制。李育棋說,在許可制時期,除了氣象局,只有各縣市水利署、農田水利會等單位會為了農業研究目的而成立測站、向氣象局登記;現今有些校園會設立測站,那屬於教育單位,目前尚未有民間或私人所有的測站。在這層意義上,銀星的確是「民間」唯一氣象站。

氣象局不會干涉同好之間交流知識、科普教育,或是環境評估等為特定用途而進行的氣象觀測,不過,氣象資料運用有其界線,若要拿私自測量的數據當作憑據甚至預報,就涉及專業和法規問題。

要公開發佈氣象消息,或成為氣象局採納數據的「專用站」,須經一套嚴謹的申請與審核流程,氣象局會勘查場地、校驗儀器、審核觀測數據和儀器保養等,「作好環境控制,才能確保那些數據是在相同標準下產生和可信度。」若審核通過,氣象局才會採納該測站的數據,收錄進資料庫,作為日後預報或研究參考。 1086_001

圖片3

民國70年代的手繪天氣圖,一張約為月曆般大,手繪而成。圖/陳亭瑋攝。

圖片7

民國80年代天氣圖改為粉色(左為內頁,右為封面),對折後約A4大小,開始使用電腦打字。圖/陳亭瑋攝

 

註:

  1. 依據「專用觀測站認可辦法」,氣象觀測站依用途和觀測項目分成13個種類。早年彰化和雲林一帶只有「雨量站」和「農業氣象站」,沒有全面觀測氣象資訊的站點。
  2. 氣象法於民國73年制定,92年及104年修正。第一次修正時,許可其他機關、學校、團體或個人可以發布氣象或海象預報,但禁止災害性天氣預報;第二次修正再放寬,除了不得發佈災害性天氣中的颱風、豪雨,其他如大雨、雷電、乾旱、濃霧、寒潮、冰雹、龍捲風、強風、低溫、海水倒灌等,都可開放發佈,但須同時註明中央氣象局的資訊。

參考資料:颱風資料庫氣象法修正QA中央氣象局知識特輯Scimu「屋頂上的氣象先生」募資案

The post 屋頂上的氣象先生 守望彰化天氣30年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登革熱會不會傳染?——三分鐘讓你搞懂登革熱

$
0
0

登革熱

作者/楊為傑醫師  (沈靜芬醫師指導)

登革熱疫情益發嚴峻,各式各樣的傳聞、風聲、流言滿天飛。在門診也經常有患者與家長問我登革熱的一些大小事。因此與專家深入討論後,決定撰寫一篇懶人包,供大家參考。筆者為一位兒科的專科醫師,另外本文指導者沈靜芬醫師為成大醫學中心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再次感謝沈醫師撥冗與我討論。

正文開始,先講結論

1. 登革熱是「環境病」,唯一傳播途徑為「蚊子叮咬」。消滅蚊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牠「絕後」。而讓牠絕後的最佳方式就是「清除積水」,室內與室外的積水都要清光光。

2. 整體來說,登革熱的致死率 < 1%。大多數的患者都不嚴重,但是「重複感染」、「60歲以上」、「身上有慢性病」的患者,死亡率會大幅上升。

3. 不要一發燒就衝去檢查,意義不大,建議是發燒的第三天或有合併其他症狀再去。如果狀況穩定,請不要直接衝醫學中心,更不要塞急診,建議先諮詢原本熟悉的診所或衛生所,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診所/醫院可以做篩檢了。

登革熱_楊宇帆

鳳梨王子的感慨(已徵得本人同意轉貼)

今年因為疫情延燒,所以大家才驚覺「登革熱」這件事情的存在。事實上,它一直都在,不曾走遠……。而且由下圖可以知道,西元 2000 年後,其實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去年高雄一萬多例,今年(2015)的台南到 9/14日為止,已經破了 8000例,非常可怕。這 8000 多例大多都在原台南市的範圍,也就是說,約莫有 1/100 原台南市的居民已經感染登革熱。

登革熱

最近路上遊客其實大幅的減少,又不時爆出旅客退房的消息,這對台南可不是好事。再說,不管有沒有遊客,住在這裡的我們,其實就已暴露在「危險」之中。有時經過感染熱區,還不時會看到老人家坐在那裡乘涼(養蚊子?),這其實很恐怖。怎麼說?登革熱在發病之前,就有傳染力,如果長輩把病毒帶回家,而家裡又有病媒蚊,那這名長輩其實就是「活動感染源」,可能會把疾病帶給心愛的孫子,而且長輩感染登革熱的死亡率可是遠比年輕人還高(可高達 24 倍以上)。所以如果家中有長輩的,還懇請大家提醒長輩做好防蚊準備,並且做好家庭環境清潔。

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登革熱可能每年都會來台南搗亂一次,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這個是我們共同必須面對的課題與挑戰。

如果我們沒有一起努力改進,登革熱可能每年都來亂!

白線斑蚊 Aedes-albopictus

具有登革熱傳染力的白線斑蚊。Source: wiki

登革熱是什麼?

登革熱是一種藉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所傳播的疾病。一名患者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後,可能就會發病,而在發病的前一天後五天,患者身上充滿了病毒。這個時候如果又被蚊子叮咬,可能就會把病毒再度傳播出去。

登革熱會有什麼症狀?

「典型」的登革熱,會有發燒、眼窩痛、四肢疼痛等等,可參考下圖疾管署提供的照片。要跟大家提醒的是:大多數登革熱的患者還是會發高燒。今年這波主要症狀除了發高燒外,還會合併頭痛、腹痛、噁心想吐、食慾不振等等症狀。

登革熱

但是,現在已經大規模流行了,所以非常多表現「不典型」的患者,特別是在小朋友身上。五歲以下的孩子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跟感冒、腸胃炎有時很難區分。

結論:登革熱患者可以有多種表現,但是大多數都還是會發燒。因此只要住在疫區(基本上全台南市都是)+ 發高燒 +上圖的任一症狀,都有可能是登革熱。

得了登革熱會怎麼樣?

大多數的登革熱患者都會痊癒,且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而且其實很多人也沒啥症狀,可能就是「覺得怪怪的」而已,沒啥生病的感覺。但是其中的少部分人,可能會進展為「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哪些人比較會變嚴重?重複感染(這輩子得過)、60歲以上的患者、有慢性病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腎病變等等)。

這個「登革出血熱」,顧名思義,就是會大出血。這時的樣貌很慘啊,可能會全身出血、腸胃道出血、內出血等等的。出血熱患者的照片很恐怖,點閱前請三思。若堅持想看,或拿來嚇嚇身邊的人,請點這裡

而「登革休克症候群」就更慘了。就是得了登革熱,又出血,然後再加上「低血壓」、「生命徵象不穩定」。就是離鬼門關很近的意思。

我該何時去檢查?

登革熱從發病開始第一二天去檢查,會有比較高的機會驗不出來,而且前一兩天會變嚴重的機會並不大。所以會建議大家在發燒後的第三天(滿 48 小時後)去抽血檢驗,比較不會有明明是登革熱卻驗不出來的情況。太早跑去檢驗,會導致病情的誤判,故在衝醫院檢驗之前請三思。同時請參考下圖:最需要檢查的時間點並不是發病後第一二天,而是第三天起最需要密切注意。

登革熱

如同上面所述,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輕症,甚至不太有感覺。所以並不是發燒就要去檢驗。現在台南各大醫院都被登革熱癱瘓了,就診先等兩小時,等抽血再一兩小時,等報告又是好幾小時,若您無嚴重不適,真心不推薦跑急診。也請大家把資源留給嚴重的患者。

如果想要做篩檢,可至下列醫院篩檢:成大醫院、奇美醫院、柳營奇美醫院、部立台南醫院、市立安南醫院、台南市立醫院、郭綜合醫院、新樓醫院、高榮台南分院、新營醫院。另外,台南市政府正在協調各衛生所與診所,希望能夠增加篩檢的定點,盡量分流。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診所可以檢驗,請大家先諮詢原本熟悉的診所或衛生所。

另外請大家盡量不要去塞急診,急診已經癱瘓掉了,平均等待時間為2小時以上。也請大家給已經嚴重超時工作的醫護人員多些耐心,他們已經很辛苦了!

但是如果你有這些「危險徵象」,那麼務必儘速就醫:

  • 嚴重的腹痛
  • 持續性的嘔吐
  • 出血
  • 明顯的倦怠(例如:明顯地比平常累很多)
  • 坐立難安(小孩可能就是容易哭鬧,不易安撫來表現)
  • 皮膚有瘀青,出血
  • 吐血,或吐出咖啡色的嘔吐物
  • 大便是黑色的
  • 沒發燒時,四肢冰冷,臉色蒼白
  • 六小時沒有解尿
  • 呼吸困難

登革熱

我知道登革熱很恐怖,那我該怎麼辦?

預防重於治療。登革熱的傳染媒介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減少蚊子與不要被蚊子叮到才是王道。沒有病媒蚊,就不會被傳染登革熱。要提醒大家的是,台南高雄地區,病媒蚊的主力是埃及斑蚊,牠喜歡住在室內。再三強調,埃及斑蚊喜歡室內。所以不是不出門就沒事了喔!這邊有數據:

登革熱

登革熱這麼恐怖,那我該怎麼辦?你可以這樣做:

減少病媒蚊:蚊子必須把卵產在積水中以產生後代。所以只要把積水儘可能的去除掉,便可以減少病媒蚊的繁殖。家中的花盆、水槽、任何會積水的地方,都可能有蚊子,所以應盡量清除。不使用的容器,應收起來或把它倒過來放,避免積水。

預防被叮咬:蚊子叮咬的高峰期為「朝九晚五」,早上 9-10 點,下午 4-5 點,此時要盡可能地避免叮咬。同時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且使用「有效」的防蚊液。有效的防蚊液必須含有 DEET (敵避,或稱待乙妥) 或 Picaridin (台灣無生產)。DEET 的防蚊液,要選擇衛福部認証的,孕婦與孩童皆可使用(疾管署有公告),但是濃度最好低於 30 %。以下是參考產品(疾管署提供的資料)。

登革熱

結論

登革熱是「環境病」,唯有大家一起奮戰,才可以讓登革熱遠離~~~而且,登革熱有逐漸往北擴散的跡象,全台灣的大家,都會需要瞭解登革熱。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也歡迎大家多多分享本篇文章,每個分享,就是盡一份力量!也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臉書專頁,一起分享訊息。請點我按讚

登革熱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登革熱防疫措施教材
  2.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3. 疾病管制署-登革熱常見問答集
  4.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防蚊液產品標示

本文轉載自楊為傑醫師部落格《白袍旅人》

The post 登革熱會不會傳染?——三分鐘讓你搞懂登革熱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誰都別想輕易地拉開交疊的電話簿,誰都別想!

$
0
0

過去,家家戶戶都備有一本的「電話簿」,它曾是地表上最厚的印刷品之一,香港皇家警察會用它來審問犯人(請參見電影逃學威龍2),地方媽媽則靠它查詢電話號碼。而今皇家警察不復在,地方媽媽要查詢的電話號碼多半Google一下就有,造成電話簿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越印越薄,被淘汰似乎只是早晚的問題。

雖然查詢電話的功能可能被取代,但電話簿身為「物理學教具」的地位,卻不會輕易地動搖。把兩本相對的電話簿一頁一頁地交疊在一起,再向兩側拉,怎麼拉也拉不開,這是許多人認識「摩擦力」的第一課。

電話簿的摩擦力

Photo credit: Danny Nicholson

Discovery頻道熱門節目「流言終結者」,有一集就在探究這個現象。他們以夾具固定兩電話簿的書脊以方便施力,嘗試了兩人互拉、數人拔河及兩輛轎車互拉等方式,都無法拉開交疊的電話簿。最終,節目大手筆地請來兩台坦克車,施加到8000磅力的拉力時,兩本電話簿終於分開了,但比較像是因電話簿結構崩裂而分離,而非克服摩擦力拉開。

隨手拿起兩本書,就可以對這個現象做實驗。我們發現兩書交疊10頁時,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拉開;交疊100頁時,幾乎就拉不開了。另外,當兩本書交疊面越深時,也會越難拉開。

複習一下物理公式,「摩擦力=摩擦係數 × 正向力」。摩擦係數僅與接觸面的材質有關,這代表頁數增加會產生更多正向力,讓兩本書難以拉開。可是紙又不重,哪來那麼多正向力?此外,公式告訴我們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無關,所以當兩本書交疊地越深時,雖然接觸面積增加,應該不會影響到摩擦力吧?!

到底是情愛的糾葛、命運的糾纏、金錢的誘惑還是利益的衝突?這樣一個簡單的交疊,卻讓兩個電話簿墜入巨大的摩擦。究~竟~事情的真相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讓我們看下去。

法國的物理學家Hector Alarcon等人對這個問題認真了。他們推導出描述交疊電話簿之摩擦力的數學公式,並以實驗數據驗證公式的正確性,研究成果於2015年8月預先發表在arXive網站上。

事情的真相其實很簡單,當兩書交疊時,其中間部位要比兩端的書脊處來得厚,每張書頁從書脊延伸至交疊處時,會產生一個傾角。施力往外拉時,書頁繃緊造成傾角變小,產生向內壓的正向力,進而增加摩擦力。因此拉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交疊電話簿儼然是個遇弱則弱,遇強則強的狠角色!另一方面,當原始傾角越大時,內壓產生的正向力也會越明顯。增加交疊頁數或加深交疊間距都會讓傾角變大,因此讓摩擦力增加。實驗指出,當交疊頁數增加10倍時,兩書可承擔拉力會提升10,000倍,比指數增長(Exponential growth)還劇烈。

(a)交疊的電話簿可以提起一輛轎車。(b)實驗機構。(c)交疊電話簿之力學分析示意圖 圖片來源:arXive (圖片源自該論文)

(a)交疊的電話簿可以提起一輛轎車。(b)實驗機構。(c)交疊電話簿之力學分析示意圖。圖片來源:arXive (圖片源自該論文

其實,在此之前已有許多人提出相同的解釋,包含一些科學網站上的討論串。然而,這些解釋多半只是約略的論述,並參雜其他似是而非的假設(比如說大氣壓力或交疊重量等因素)。直到Hector Alarcon等人的研究,才讓這個舉世聞名的未解之謎,有了嚴謹的論證。

有了科學論證,以後向孩子們說明團結的重要時,別用筷子啦,要是孩子太強壯,輕易把三根筷子折斷不就糗了嗎?改用電話簿吧!相信再怎麼強壯的孩子,也是沒法把交疊的電話簿拉開滴。

參考資料:

Alarcon, Hector, et al. “The enigma of the two interleaved phonebooks." arXiv preprint arXiv:1508.03290 (2015).

本文轉載自吳京的量子咖啡館

The post 誰都別想輕易地拉開交疊的電話簿,誰都別想!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教育專輯] 追求十年,但是可能從來未曾相見?給當年青梅竹馬的一篇追憶

$
0
0

writing-923882_1280

文/謝宇程

科學是許多人年少時代心中的青梅竹馬。而青梅竹馬的意義,總是在於無可迴避的分離。有人可以徹底忘記,有人則會終身追憶。而我,至今還在思考這個謎:我究竟是否曾經和真正的她相遇?

科學,和我們這一代眼前出現的時候,是這麼美麗──是無窮星空、是遠古恐龍、是細胞分子、是天邊彩虹。科學,人們說她心地極為仁慈,她為人醫治疾病,她極為善心,照料我們的衣食住行。科學,人們說她有無窮潛力,她可以在世間創造天堂。

科學,我們這一代,多少人為她著迷,多少人想成為她情侶。從小就有自然課,我們以為,自然課中我們會和科學相遇,相愛,然後永遠在一起。

現在回想,自然課到底是讓我們和科學相遇,還是讓我們永遠別離?

一瞬身影,羞澀而親切

印象依稀,小學三年級,我和當時摯友常在下課拿著《牛頓雜誌》討論,假日時,我還去他家一起看(兒童)科學書籍。

那個無憂無慮的年紀,我究竟有沒有曾經見到科學一面,看到她的笑容、牽到她的小手?我不真的知道。但也許有一刻,我似乎和她靠得很近。

當時小學四年級,自然科老師在課堂上說:「動物的呼吸方式有兩種,用肺,或是用鰓。」我當時疑惑了──螃蟹好像沒有肺,但是也看不出來有鰓。於是我下課問老師。老師故作神祕:「你要不要自己去查查看,然後來告訴我?」

我照作了。我跑了家裡附近的好幾間圖書館,看了關於動物構造的書,帶了一個答案給老師──我忘記當時找到的答案是什麼,但是感覺很好。我好像在一瞬間有看到科學的側影:有點羞澀,但是非常親切。

後來,一年過一年,科學的模樣,逐漸變得冷酷、尖刻、遙遠。

不是那塊料?她終於燦然微笑

從國中而高中,自然科變成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老師由一位變四位,我應該距離科學愈來愈近,愈來愈有學問的老師應該更能引領我和科學愛上彼此。

老師告訴我們,科學是要能記熟公式,更好是要能記熟公式的原理,要能用它解題。

老師告訴我們,科學是在選擇題中挑出正確答案,科學是應用題的逐步推導,是在正確答案下畫兩條線。

老師告訴我們,科學是拿 2B 鉛筆在答案卡畫下正確的一格,在成績單上取得最大的數字,在名次表上取得最前的序位。

我很努力,盡量都做到了。

好啦,有一些沒做到。國中理化老師,要我們全班買一學期三冊的理化參考書,每一節有三頁練習題。但我堅持只買理化總複習參考書(六學期共一冊),每一章只有半頁練習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成績還是很好──我以為,這意味著科學喜歡我。

很快發現,也不是這樣。高中,我參加校內奧林匹亞競試,幾十題的考卷,一題一題因為不會而跳過了,結果被剔除了──似乎,我不是那塊能接近自然的料?

我沒有信邪。在高中二類組的日子。我平均每天做幾十題,像是每天不畏風雨,到科學的門口放下一朵玫瑰。

聯考之後,似乎看到科學對我燦然微笑了。但我對科學的愛好,在當天猶豫了。

rose-bloom-320842_1280

被認可了,選擇轉身遠走

我被認可了,科學說我有資格在大學中和她玩耍了──所有理工類的科系,我都可以上,因為我的分數夠高。

這時候我突然有一點心寒。回想高中那無休無止的習題和演練,如果那就是科學的面貌,我真的愛她嗎?如果,和科學長相廝守,意味著之後當「理工人」,在科技廠當工程師,我真的會愛她嗎?

結果,我選擇了一個非理工學院的科系。但是,為了給自己和科學再一個機會,我申請了一個科學科系的雙修。於是又經歷了兩年,普物普化、動植物學,遺傳學、有機化學,以及許許多多的實驗課──抄預報、照表操課,然後抄結報……。

大三下,在某一門微生物學的課堂上,空氣滯悶,教室昏暗,唯一的光源是教室前方的投影幕。老師面對教科書商提供的投影片,將重點處英文翻成中文,略加說明解釋,同學們絕大多數或趴或仰都睡著了。我手上拿著生物化學這門課的課本,我下學期可能會修,先和同學借來翻翻,看到其中充滿了英文、數字、拉丁文組合構成的專業名詞。

我確定自己和科學沒有未來。那天,我去申請中止雙修,確定科學在我的人生當中,不會再出現了。

除了,在心中。

 

那些身影,到底是不是妳?

是不是我偏執和死心眼呢?明明當愛已成往事,就應該要斷了過去,讓明天好好繼續,偏偏我會在心中苦苦追問,到底,人生有科學會不會不同?

尤其,過去幾年,我開始研究教育問題,我開始意識到一件事:其實我從來不曾肯定,我面對面見過科學。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花了大量的心力想接近科學,最後失望離去 — 但是這個過程中,我接觸的有多少是「科學」本身?

教自然科是教科學嗎?教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就是教科學嗎?奧林匹亞能代表科學嗎?公式、應用題,科展、大考中的自然科……這些是科學嗎?

這些,是啟發伽利略、拉瓦結、馬克斯威爾……這些科學家的「科學」嗎?那十年,我終究有沒有把玫瑰花放在科學的門前嗎?或是我給錯了對象?

當這麼多的學生,尤其男生,就讀了理工學科,台灣的「科學精神」日漸昌明了嗎?我們是否成為發現事理、追求真相的一個社會?有各種發明和發現,從台灣湧出,照亮世界、為人類點燃溫暖的火光嗎?

教育體系崇尚科學、也認為在教導科學。但是,實際上也許不見得如此。在教育體系之中,是不是有些事物正在冒名頂替科學?他們長得和科學有三分相似,穿著科學的衣冠,別上她的名牌,在教育體系中招搖過市?

如果科學在學校裡,那麼,科學在哪?在哪一門課程,在哪一冊課本,在哪些考題中?如果科學不在學校,那麼,是誰冒名頂替了科學?是什麼把科學阻擋在校門及圍牆之外?我們如何把她接回來?

這篇文章的結尾不是答案,而是這一個邀請。邀請大家和我一起想這個問題:「親愛的科學,我在學校中見到的那個身影,真的是妳嗎?

【作者介紹】
謝宇程,在學期間,從理組轉到商管,再從商管切換政策研究,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畢業後,擔任政策研究者,現在是研究型作家,在數個媒體平台撰寫專欄,目前專注於探討教育/專業/產業之間的關係,著有《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一書。並經營粉絲頁《學與業壯遊
在「科學教育,科學嗎?」活動中,泛科邀請謝宇程擔任共同發起人,開始我們對科學教育的深思討論!


 

school-93200_1280-2

泛科學邀請你一起來談談:「科學教育,科學嗎?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一種能力?態度?知識?
科學怎麼教?你經歷的教育方法是如何,你覺得它如何?

如果你是學生:你希望科學怎麼教?
如果你是老師:你正在嘗試什麼樣的科學教育?

學「科學」有什麼價值?什麼樣的結果意味著成功的科學教育?

竭誠歡迎來稿和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來稿經審核過後謹供稿費將於泛科學刊出。

歡迎來稿寄至:pansci.tw@gmail.com

The post [教育專輯] 追求十年,但是可能從來未曾相見?給當年青梅竹馬的一篇追憶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KANO》的逆境催甜術,用在蓮霧更有效!

$
0
0

文/王白竹

「你知道如何種出又大又美的木瓜嗎?」

大家還記得電影《KANO》給了什麼答案嗎?它說,將鐵釘釘在木瓜樹的樹根,木瓜會感受到危機,就會長出甜美的果實!很可惜,如此經典的妙方在電影播出後馬上就被果農推翻。釘鐵釘不但不會讓果實更甜,生鏽的鐵釘甚至可能讓木瓜樹感染,導致死亡。

但是!不要失望的太早,這個「木瓜理論」可不是完全錯誤!錯只錯在用錯水果了!經歷逆境後果實更加香甜的其實是蓮霧!

Lian_wu

Source: wikipedia

植物之所以會結果,主要是為了將果實內的種子散佈到更遠的地方去。甜美的果實會吸引其他動物前來大快朵頤,很多動物就像有些人吃西瓜不吐子一樣,順便就把種子吃進去了。種子大多有堅硬的外殼,還沒被消化就會被排泄出體外。如此一來,種子就會隨著動物上廁所的地方找到一個新家,還多了一大坨有機肥料當嫁妝呢!就算沒有被吃掉,甜甜的果肉腐爛後也是種子發芽時不可多得的養分。果樹為了傳宗接代,可真是各盡其招呢!

蓮霧的招數更是奇特!蓮霧喜歡濕潤肥沃的土壤,終年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大部分生長在水邊。蓮霧還能對付土壤鹽化,讓它們可以在海邊生長。因此,有別於只喝淡水的其他樹,蓮霧樹被鹹鹹的海水淹過後,不但不會死亡,竟然還能結出果實。海水淹過後的果實比較小、果皮色澤也比較黑,但不會影響到傳宗接代。而且小小黑黑的果實反而更甜更香!果農發現這個現象後,便在結出果實前取海水灌溉蓮霧樹,培育出又黑又亮,又香又甜的蓮霧,就是有名的「黑珍珠」。

筆者不禁猜想,會不會還會有動物(就像我們人類?)知道小小黑黑的蓮霧會更甜,會在海水淹過後興沖沖地跑來吃蓮霧?這樣會不會反而讓蓮霧種子更廣泛的散播呢?

蓮霧真的是生命強韌的果樹,其實不只是鹽水,果農還可以將蓮霧樹斷根、環刻、覆蓋黑網、浸水和肥傷等等,只要不要下手太重,蓮霧都能對付,雖然會活得很艱辛,但在生死邊緣還是可以長出又黑又甜的果實。

蓮霧成功地在逆境找到生存的空間,是不是比木瓜更符合《KANO》裡球員面對逆境時保持奮戰不懈的精神呢!

延伸閱讀:

黑珍珠V-I 水果版的台灣奇蹟

 

本篇授權轉載於【腦子醒了‧Brainy Waker

The post 《KANO》的逆境催甜術,用在蓮霧更有效!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碳封存,是逆天而行的工程神話,還是順應自然的科學奇觀?

$
0
0

本文由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NEP-II)能源政策之橋接及溝通小組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文:廖英凱(泛科學專欄作者)

Coal_Mine_Carbon_Capture_Technology

Source: wikipedia

碳封存,解決氣候變遷的新藥方?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這項議題,對於當代人類來說,恐怕已經是個迫在眉睫的待解難題了。隨著當代環保意識興起、極端氣候頻率與受害者的增加,多數科學研究成果也指出,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的氣候變遷,主因為人類的工業發展與環境開發。最具代表性的一項研究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年發表的第四份報告,報告中指出近150年來所觀察到的全球暖化,非常可能與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有關[1],為了生存環境的永續,當代各國政府與倡議團體,也都開始積極規劃與鼓吹有效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方式。

如果盤點我們可用的減碳工具,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指出人類可使用的技術分別為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發電過程不排碳的再生能源與核能;以天然氣取代燃煤等的燃料轉換;以及能主動將已經製造出來的二氧化碳減少的碳捕捉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也預估CCS在持續發展下可達到全球17%的減碳效果[2],IPCC在2014年11月所發表第五次評估報告也指出,若要解決氣候變遷問題,所有火力發電廠在2100年以前都應搭配CCS技術來降低排碳[3];同年12月,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也根據IPCC的報告建議歐盟各成員國應制定具有強制力的CCS的發展目標[4]

而在台灣,自1988年起能源局與工研院就開始進行了各項研究與評估計畫。2011年,由各公私立機關法人也成立了「CCS策略聯盟」[5]來推動各項技術的發展。例如工研院綠能所在台泥花蓮和平水泥場,研發了新型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將二氧化碳固定於水泥之中[6];台電在大林電廠開發電廠微藻養殖實驗系統,利用藻類的光合作用作為碳捕捉的方式來減少火力電廠的排碳[7];中油預計利用苗栗永和山、台電利用彰濱工業區外海的地下鹽水層作為碳封存的場址。然而,近年來,開始備受部分媒體與倡議組織矚目而有諸多誤解與恐懼的,正是最後這一種將二氧化碳存放在地底岩層之中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技術了。

嶄新的技術還是古老的智慧?

對許多人來說,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技術相當的不符合直觀,似乎如果有個地震或裂縫,氣體不就外洩了嗎?或是如果水往下流到岩層之中,不就把氣體給擠出來了嗎?這樣把氣體的二氧化碳,用固體的岩層給封存起來的技術,聽起來實在有點天方夜譚。但其實,大自然早就用了百萬年以上的時間,為我們證明氣體封存在地底下的可能性了。除了很多家家戶戶會用到的天然氣與近年來相當熱門的頁岩氣以外,世界上也有數百個存在百萬年以上的天然的二氧化碳氣層[8],有一些氣層的二氧化碳純度極高,甚至被開採出來作為化工原物料,以及碳酸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來源。

天然二氧化碳氣層分布圖

天然二氧化碳氣層分布圖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2005

而將二氧化碳注入到地層中,其實也已經應用多年了。在石油工程的領域,科學家們發現油氣層在開採之初,因為地底壓力較大,油氣可以直接噴出地表。但隨著開採而壓力降低,使得油氣的採集變得困難,因而陸續開發了注入水、蒸氣等開採技術。而近年來發現若將二氧化碳注入油氣層中,除了可以封存二氧化碳以外,二氧化碳在溶於原油中,可使原有的體積膨脹、密度與黏度下降、流動性變好更適宜開採,能有效提升油田的壽命與效率[9]

利用二氧化碳開採原油

利用二氧化碳開採原油示意圖 Carbon Dioxide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D.O.E

除了天然二氧化碳氣礦、石油開採應用以外,世界上也有幾個已商業運轉的地質二氧化碳封存實例,例如挪威外海的Sleipner和Svohvit氣田,以及數個將在近兩年內完工的封存廠,例如加拿大的Quest、美國的Illinois Industrial CCS Project和澳洲的Gorgon[10]都採用海域的鹽水層來達到二氧化碳封存效果。

二氧化碳如何安分於萬千大石之下?

目前發展中的地質碳封存方式,學理上大致可分為三種機制:

(1)封閉構造封存

封閉構造是利用如地層裡有緻密地層剛好彎曲如把碗倒置的「背斜」結構,類似許多傳統石油與天然氣礦藏的構造;或是利用已枯竭油氣田、以及用作加強油氣採收等。以我國的環境來說,苗栗永和山的背斜構造預計可儲存兩百五十萬噸的二氧化碳[11],同樣也位於苗栗的鐵砧山枯竭天然氣礦,目前也被用作天然氣南北調度的儲氣窖,也有機會作為封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廠址。

(2)鹽水層封存

鹽水層封存則是利用在海域深約一公里以上,富含鹽水的地層,這樣的地層上方會有更厚密度也更紮實的阻滯層與蓋層避免氣體外洩[12]。而鹽水層側向雖然開放而沒有像「背斜」構造那樣的封閉,但二氧化碳側向移棲10公里也需要數萬年左右的時間[13]。若能妥善開發能封存二氧化碳數千年以上的岩層,也就能解決本世紀即將面對的氣候變遷難題了。

台灣目前正在評估中的可行地點,則有桃園觀音的桃科園區以及彰濱工業區,是有機會作為未來我國施行鹽水層二氧化碳封存的場域[14]

(3)溶解或礦化封存

在地質封存的過程中,除了將氣體保留在地層中,極少比例的二氧化碳在地層內也能溶於原油、水,或是跟鈣、鎂、鉀等離子反應而礦化成更安定的化合物,也可作為一種長久封存於地底下的方式[15]

地質二氧化碳封存的方式

地質二氧化碳封存的方式: 1. 枯竭油氣礦, 2.提高石油採收率, 3. 鹽水層封存, 4. 無法開採的深煤層, 5. 回收煤層天然氣 6. 其他可行方式(玄武岩、油頁岩、地層內空腔) 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 2005

好處都你在說,那大家到底在怕什麼?

儘管碳封存這項技術在國內外已累積了相當的學理研究與商轉經驗,但對國內民眾來說,近年來接觸到的相關資訊似乎沒那麼令人安心。例如蘋果日報曾推出一系列報導,引述了幾位專家和環團意見,認為地震與斷層活動會造成二氧化碳外洩,而可能導致窒息、環境汙染與生態危機,並以西非喀麥隆的二氧化碳噴發災害為例,造成1700人窒息與「燒死」[16][17][18];在全國能源會議的討論,也有學者與政治人物對碳封存持有相當疑慮,認為台灣的地震狀況與海底火山的分布,並不利於碳封存的發展[19]

這些爭議與疑慮,大致上可以聚焦於四個面向來一一釐清:

1. 地震會讓碳封存外洩嗎?

Q17

在報導與許多議題討論的場合,許多人會擔心這種「用大地作為氣體容器」的方式,也會在地震發生時,讓容器破損,封存失效。然而,如果從台灣過去的油氣資源運用來看,我們陸地上天然氣的原始可採蘊藏量為543億立方公尺[20],經過過去五十多年來的開採,截至2014年,大約還有62.29億立方公尺的蘊藏量[21]。這些天然氣礦經歷了百萬年來的地殼變動,承受了相當多次以千百年為約略周期的大地震但仍保有氣體蘊藏的能力,如九二一大地震也主要影響在地表的破壞變形而並未影響地下數千公尺的油氣構造,這代表我們仍可以利用地震帶內的地質封閉構造來達到碳封存的目的。

2. 碳封存會造成地震嗎?

Q18

2005年IPCC針對CCS的特別報告中就有提到碳封存可能會引發小規模地震。2012年我國知名地震學家中央地科馬國鳳教授的研究指出,地底裂縫里的高壓水體會誘發極微小的地震[22];同年,美國學者Zoback的研究也認為碳封存有很高的機會引發小規模地震而導致二氧化碳外洩[23]。綜上所述,碳封存技術確實有可能引發小規模地震,這也取決於碳封存場址的選址條件與儲存強度。美國能源部的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指出,目前尚未觀察到已商轉的碳封存廠址引發地震,但在碳封存廠址的選址、設計和運作上也需要特別關注以確保不會引發地震[24]。在國內的部分,由中央、成大、中正大學針對國內碳封存場址的聯合團隊的研究成果亦表明台灣無論在地域構造或濱海鹽水層都極具二氧化碳封存潛能[25];中央地科系的團隊針對永和山的先導試驗模擬成果也認為,在該地點適當地灌注二氧化碳不致造成斷層重新活動[26]

3. 有什麼狀況會發生外洩,如果外洩了會發生什麼事?

雖然相關研究者多主張在在完整的地質調查、合宜的灌注作業前提下,可確保地質碳封存的安全可靠,但仍有可能在灌注時監測到調查期間未查明的地層破碎帶,或是灌注作業中,二氧化碳從灌注井口溢出。這時需除了仰賴持續監測作業,以確保灌注井一帶員工與居民的安全,也能即時採取封閉作業。而在彰濱工業區的鹽水層封存,更利用了台灣海峽下方的沉積岩地層,因台灣山脈的重壓而使地層在海峽一端傾斜揚升了一到五度,這讓封存後的二氧化碳會往海峽方向移棲更遠離人類活動地區,雖然增加操作成本,但安全性卻能提升。

4. 西非喀麥隆的殺人湖是怎麼一回事?

Q21

在提到碳封存的消息時,近年一個常被各媒體提到的災害,則是1986年時,位於西非喀麥隆的尼奧斯湖(Lake Nyos)瞬間噴發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當地居民與牲口的大量死亡。1987年,Kling等人的調查結果指出,這個湖泊其實是一個酸性火山口,由於湖底平面深達208公尺且水流平靜,大量的二氧化碳自火山深處慢慢釋放到湖底,再加上湖底溫度較低壓力較高,對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較高,溶解了二氧化碳的湖水密度也較大,更不易對流擴散到湖面,最終使湖底自然封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可能因山崩、洪水等未知原因,導致封存於湖底的二氧化碳因湖水大量擾動使溶解度銳減而大量溢出。估計釋放了至少9億立方公尺的二氧化碳,又聚集在尼奧斯湖所處於盆地內,最終造成1700人窒息而死[27]

用這樣的案例來與地質封存類比其實相當不洽當,地質封存是將二氧化碳存於岩層之中,且有上千公尺的緻密岩層作為蓋層。這些岩層並不會像湖水般會被大幅度的擾動而失去覆蓋效果,導致瞬間大規模噴發;選址時再特別考量前文提到的地層走向,更能讓二氧化碳在移棲外洩時,離人口居住地更遠。

雖然說,國內外已經也相當多以確保人類安全為目標的研究。但關於地質碳封存的生態影響卻鮮少被提及,以較相關的研究來說,有科學家將少量二氧化碳注射到近地表的土壤中,以模擬碳封存洩漏的影響。發現會造成微生物物種與生理的改變,且影響了多種土壤養分代謝[28]。另一種研究方式則是以地底下有自然二氧化碳噴出的樣點,以研究長期存在二氧化碳的環境,發現這種環境下的菌種自然變得偏厭氧和偏酸,土壤的養分循環也與一般環境不同[29]。然而,這些變因仍遠小於其他環境變因的影響(如季節),是否對生態有重大影響尚缺乏較具規模的量化研究。

回想一下我們所面臨的困境,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人類恐怕還是很難脫離油氣資源的使用,然而氣候變遷又已然是個「現在」就要開始著手解決的難題。相較起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這些減碳的辦法,碳封存這樣的技術與概念的確不太直觀也令人陌生,而相應的環境開發與技術研發也仰賴相當門檻的資金與優秀人才投入。我們確實應該要更審慎地面對這項技術的研發與封存選址的安全考量。這需要仰賴開放的資訊揭露、嚴謹的環境評估,以及決策者、技術者和在地民眾的充分討論與審議。而非任由過多不洽當的類比與未了解事實全貌的論斷佔據了議題討論的空間。希望隨著資訊的釐清,我們的社會能開始負責地討論這「自己的排碳自己存」的重要減碳技術,而對地球環境的永續盡一份心力。

想了解更多?請洽 CCS知識網

參考文獻:

The post 碳封存,是逆天而行的工程神話,還是順應自然的科學奇觀?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我想念我自己--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
0
0

文/踢踢

「失去的藝術並不難駕馭,有太多事情似乎定意要失去,它們的失去也不是什麼災難。」

BW3

一位在「認知語言界」頗負盛名的教授,但漸漸失去「認知及語言」能力,本來最傲以生存的畢生心血與研究,卻成了發病後最大的諷刺!

茱莉安摩爾以《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首奪奧斯卡影后,片頭開始,艾莉絲與家人團聚,共度生日,那時她笑容燦爛、社交能力極佳,讚美大女兒送的毛衣、替小女兒無法前來說盡好話,這麼世故、處事圓滑的人,居然變成易怒、耐不住性子、忘東忘西、連自己都無法小便的中年少婦。在人生最巔峰時,急速下墜,因為她罹患早發型阿茲海默症(early onset Alzheimer disease)。

早發型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患者出現記憶力、智力喪失、思考、社交與情緒障礙,而阿茲海默症為其一。早發型阿茲海默症是僅占一般性阿茲海默症病人5%,發病期間為30 ~ 60歲,更可怕的是,此種症狀是家族性遺傳。「完全顯性」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有50%的機率會遺傳至下一代,因此當艾莉絲得知自己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患者時,趕緊開了家族會議,目的就是告訴自己的孩子,也可能遭遇她開始要走的失智之路,除了要面對自己的失去,想到以後子女,甚至後代子子孫孫均可能遭受的痛苦,艾莉絲除了無助、絕望,什麼都無法做!以目前的醫學,未能根治失智症,患者只好學習失去的藝術。

還記得片中艾莉絲如何發現自己有異常嗎?首先,在熟悉的校園時迷失方向(大腦皮質頂葉:方向感)、忘記近期的邀約(海馬迴:短期記憶受損)、找不到東西開始急躁不安、易怒(杏仁核:情緒控制受損)、漸漸無法完成填字遊戲(大腦皮質顳葉:語言功能受損)、無法控制自己小便(大腦皮質控制排泄的中樞神經受損),這時艾莉絲仍意識清醒,對於無法克制自己的生理狀況,還會羞於見人。一般型阿茲海默症,症狀會慢慢惡化,拖個15 ~ 20年才會離開人世;但早發型失智症往往3 ~ 5年間,就會急速退化。

早發性和一般性失智症受損的大腦區塊是差不多的喔,但成因的基因不太相同(基因相關:延伸閱讀)!

BW4

(本圖由踢踢繪製)

踢踢繪製的大腦說明正常人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不同處:

一、 大腦皮質:額葉(決策、個性)、頂葉(統合、方向感)、顳葉(語言、音樂、數學)、枕葉(視覺)為大腦認知功能區域,此區一旦皺褶減少、開始萎縮,就會漸漸喪失原本的自己。

二、 腦室擴大:腦室變大,代表佔據了原本有功能的大腦區域,壓迫周圍組織,造成神經纖維糾結(大腦的高速公路變形)與產生斑塊(大腦高速公路塞車),因此大腦區塊間彼此溝通產生障礙。(專有名詞:延伸閱讀

三、 海馬迴:位於邊緣系統中(註一),此區也包含杏仁核(情緒中樞),因與海馬迴位置相鄰,容易互相影響,故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也會有情緒不穩的現象。海馬迴中,判斷阿茲海默症的主要依據為內嗅皮質!海馬迴受損,代表「陳述」(Semantic memory:學習而來的知識)與「自傳型」(Episodic memory:自身經歷)記憶漸漸消失。

除了學習「失去」,還可以做什麼?

艾莉絲開始容易嗜睡、無力、傻笑,她迅速地學會失去的藝術,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決定自己生死的權力,但老天還是奪不走「愛的能力」!

最後幾幕,艾莉絲走進大女兒的病床,雖然不記得大女兒的名字,卻「還知道如何」抱嬰兒,並且還會「開心地」逗小孩。還記得踢踢上面提到,海馬區受損後會影響陳述與自傳型記憶嗎?但卻不包括「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譬如說:游泳、騎腳踏車等,這種無法用言語表達但富有技術性的記憶卻巧妙地保存著!因此,失智症患者還是有學習能力的!大腦的特性是用進廢退,只要多給予刺激,神經元還是會伸長觸手,減緩大腦高速公路的阻塞程度與大腦萎縮程度。即使患者慢慢失去,只要家人給予支持,鼓勵患者外出(刺激大腦皮質)、與人互動(刺激額葉:社交,特別是含飴弄孫)、學習新事物(織毛衣、跳舞、下棋等,刺激運動皮質),都可以使大腦繼續活化!雖然一旦被診斷為失智症,失智的情況只會更糟,但如果能讓患者「開心地」、「有自尊地」學會失去,應該是每個患者與親人最大的願望吧!

註釋:

註一:忘記邊緣系統是什麼了嗎?請參考《殘暴,天生還是後天?

延伸閱讀:

  1. 維基百科─阿茲海默症
  2. 《失智症變更指南》,邱銘章、湯麗玉著,原水出版社。

本篇授權轉載於【腦子醒了‧Brainy Waker

The post 我想念我自己--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教育專輯】科學,深刻學

$
0
0
科技始終來自人

圖片來源:Are Sjøberg

文/魏碩辰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 十幾年前人們朗朗上口的一句廣告詞。科技代表的是科學與技術,然而技術的進步是要仰賴科學的研究與突破,試看有多少現代化的商業產品最初只是實驗室的產物,而也因著「人性」(好奇心、想像力、為了生活更方便),科學得以不斷被驗證與探究創新……

遊戲是最好的啟蒙學習

1980年代有款玩具正流行著──動動腦聲光科學組合玩具,那是我第一次碰觸到如此科學的玩具……

棕綠黃、紅紫橙、橙黃棕…電阻件像極了神祕的基因密碼,按圖索驥搭配電容、電線、喇叭、9V電池,想像自己是實驗室裡的科學家,白色的電路組合板就是我徜徉於電子科學原野的場域。

國中時期,家裡多了一個電器新寵兒 ── 8位元電腦,電腦開機需要8吋大的磁碟片開機,用的是DOS,微軟當時出的是windows 3.1,電腦當時對我來說是遊戲機,頂多趕著流行去「學電腦」,寫寫basic程式。這是我對於電腦科技的體驗…而也隨著求學階段的向前推進,對於科學的意義大概就剩下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地球科學這些學科名稱,對於學習科學的成就感不是來自於好奇心與想像力,而是成堆的公式記憶與計算帶來美好且符合現實社會認定的好成績……

「動手做」是科學學習王道

高中的化學實驗課是我難忘的回憶。塵封已久的高中化學實驗記錄本,現在輕輕翻開還能聞到淡淡的化學藥劑味道,那是我對科學的學習真正有「真實的探究學習」的感受。薄薄的記錄本詳細記錄所有實驗的結果,是啊!所有的實驗,在那聯考的時代,讀的又是私校,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的要用來複習與考試的訓練節奏,能夠完整的「動手做」實驗的確是非常奢侈的一種學習方式,因著化學老師的堅持,我們實際操作了課本給的每個實驗,為之著迷的學習氛圍,只差大學沒念化學系而已。

了解歷史等於了解人類進步史

了解科學史能否增進學習科學的興趣與意願?走過中學階段的科學學習,腦中存留著不外乎牛頓運動定律、波以耳定律、都卜勒效應……等以西方人為名的定律,科學的進步總是象徵著西方強權,只有在歷史課本才會讀到的沈括,也沒見著甚麼「沈括定律」;天工開物也是歷史考科的填充題。綜觀自己的學習歷程,商高定理和祖沖之算是記憶中比較中式的科學史概念。

筆者是國中數學老師,初任教師的頭幾年自己涉獵了不少數學史的書籍或相關資訊,這是自己在接受科學教育歷程中從未碰觸的區塊,我一直相信在上到「對頂角」觀念和金字塔測量,適時講到泰利斯(Thales)甚至他與他騾子的故事,別說所有學生都對你所講述的數學運算有興趣,至少有些人愛聽這些故事。

我正在嘗試的教學

最近國三上到相似形與測量,我拋了個中國古老的測量題-「海島測量」,甚至上網找了《海島算經》裡的九個題目要學生分組探究,包括了解原文文意把幾何圖繪製出來,並試著運用所學的數學技巧把題目解出,我知道這是件大工程,對於僵化的「老師教甚麼我就背下來」學習習慣,孩子們有得忙的,但也看到他們燃起的熱情,那種挑戰未知旅程的磨拳擦掌,現在還在進行中……

《古今圖書集成》窺望海島之圖。source:wiki

一直都有帶學生參加科展的經驗,加總也參加十多屆了,我覺得運用所學去深入探究一個主題是科學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說穿了教科書上的都是前人所經歷的探索軌跡,其經驗與階段性的成果我們可以師法,但是最終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所創新或是解決某些問題,這是學習科學的目的,我認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要有個適合自己能力所要解決或深入探究的科學主題,讓孩子在被動接受科學知識之虞也能夠經歷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就是想著如何解決自己的研究主題,這種想法聽起來是多麼讓人熱血沸騰啊!

勇敢航向人類足跡從未踏至的領域

科學教育包括科學史、已知的結果(就是教科書上的內容)、動手做、主題探索四個部份,現今的教學有相當多的部份還是在演譯已知的結果,其他三個部份都被教學者以時間不夠、進度上不完、安全性…等因素而被犧牲了,試著想想富蘭克林怎麼捕捉雷電?桃莉羊怎麼誕生的?人類最原始的好奇心、想像力與膽識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燃料,運用在教學現場就是要去營造與引導孩子激發自己的求知潛能,這樣的科學學習才會刻骨銘心。

【作者介紹】
魏碩辰,對數學死心塌地著迷是因為看到數學家為了如何設計最少材料的籬笆把草原上的一群羊圍起來所陳述的一段話,「我在草原中做一道籬笆圍住自己,然後宣稱:『我在籬笆外面』,這就是解答」。
1976年冬至出生,念完了很一般的國民小學以及國民中學後,跟一般人一樣參加聯考唸高中。或許是看到那個數學家的解答覺得很炫,或許是很崇拜高中時期的數學老師,大學聯考志願填的都是數學系,中央大學數學系、彰化師大教研所畢業,現在理所當然的是個國中數學老師。
喜歡數學,更愛敎數學,有個夢想是能發現數學定理,像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瑪在丟番圖的「算術」書內頁邊框空白處寫道:「我有一個關於這個定理十分美妙的證明,但礙於這裡的空間太小,寫不下。」

 

person-690157-4

【‎教育專輯‬】 泛科學十月份特別專題:「科學教育,科學嗎?」

歡迎你來稿和我們談談你所知的科學教育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我們希望討論的方向包括(但不限於):
●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一種能力?態度?知識?
● 教自然科就是教科學嗎?教自然科才能教科學嗎?
● 那些自然科以外的學科,和科學有關係嗎?

如果你是在學學生,請與我們分享:
● 過往的教育經驗讓你了解科學、愛好科學嗎?請和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 你希望自然科(地科/生物/物理/化學)、數學、各種學校科目該怎麼教,讓你更接近科學?

如果你是老師,請告訴我們:
● 在你的理想中,科學應該怎麼教?
● 你正在嘗試什麼樣的科學教育?成果如何?
● 在今日的教育現場教科學,什麼是優勢和助力,有哪些難關和阻力?

兩者皆非,也歡迎你來談談你的想法:
● 學「科學」有什麼價值?
● 什麼樣的結果意味著成功的科學教育?
● 要達成科學教育,有什麼樣的好方法?

來稿請寄:pansci.tw@gmail.com
來稿字數1000-3000,並請註明希望發表的名稱與身分;請於10/31前提供,泛科學編輯部將保留來稿最終修改審核權;如審核通過將刊登於泛科學並謹備稿費,感謝您的參與。

泛科學本次「科學教育,科學嗎?」教育專輯,將配合11/8泛科知識節活動,當天將舉行現場對談,歡迎你的加入!

The post 【教育專輯】科學,深刻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參與泛科學的心得

$
0
0

泛科學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科普網站,臉書粉絲頁已有超過25萬人按讚。泛科學準備在11月8日(日)舉辦泛科知識節,一天內舉辦超過40場講座、對談和工作坊,將會是台灣科普界的里程碑。

其實,當泛科學的臉書粉絲頁有5萬人按讚時,我還吐槽了一下,說朱學恒的有15萬人按讚,泛科學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而已。而現在泛科學臉書粉絲頁已達到他40萬人的超過一半,希望有一天能夠徹底超越!

對這成就,身為持續在泛科學發表文章的作者群之一,當然感到甚有榮焉。泛科學不是完美的,我有不少意見,當然讀者也更是有不少意見,最近有篇文章〈閱讀泛科學的心得〉,在幾位泛科學作者間有些討論。基本上,該作者阿捷認為泛科學有些作者在文章中「腦補」。

由於這篇文章有個大問題,就是就抽象原則來說,他說得很有道理啊。可問題是,文中完全沒有舉任何例子,指出他認為腦補的是啥。這個很難進行討論,因為找十個人來讀該文章,然後去找近期符合他描述的泛科學文章,可能會有十個版本XD

不過,由於近來我們在泛科學有就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我想就在這篇文章闡明我的立場,那就是科普作家能否有自己個人的見解、主張和立場?我並沒有要作平衡報導,因為我在這裡就是要用鮮明的立場來說明,科普作家有個人鮮明的立場,不僅不是個必要之惡,還可以是錦上添花。由於,無法明確瞭解該作者的例子,所以這篇文章可能和他的論點是毫無交集的,這可能有待未來的交鋒和討論來釐清。

其實,我認為科普作家,只要沒有扭曲科學事實,個人風格不該是受限的,並且只要清楚闡明,作者是能夠有個人立場的。如果不能有個人立場,市面上許多優異的科普書可能都要消失了。而且如果只是要忠實地以白話描述科學發現,那根本就不需要泛科學,只要有維基百科就行了!

科普文章能有價值判斷嗎?

有一些哲學家在研究科學時,是用規範性(normative)的立場,就是在闡述科學應該要怎麼樣等等等。這篇顯然就是用規範性的立場出發。另一種科學哲學的態度和方法,則不是在試圖規範科學,而是去探討為什麼科學家會這麼做和這麼說?

要求科普文章力求完全客觀,並不是一個人的主張而已。有些讀者也曾有過強烈的要求,認為科普作家只要客觀呈現科學知識就好,不該妄加主觀的立場和判斷。在哲學上,陳述有兩種,實證陳述(positive statements)和規範陳述(normative statements),前者是客觀地提出事實,簡來就說就是指事物是什麼;而後者是有價值判斷的,簡單來說是指事情該怎麼樣。我今天喝了八杯水,是實證陳述,可是我建議你一天要喝八杯水,是規範陳述。

因此,如果力求客觀,至少就不該出現規範陳述,因為涉及了價值判斷。為什麼一天該喝八杯水?是因為健康嗎?那為何要健康?不健康不行嗎?因為,只要涉及了價值判斷,就一定是主觀的,即使大部分人都同意也如此。

回到科普或科學傳播的問題,完全的客觀,是可能的嗎?科學家在處理科學知識時,或者一個科學傳播者,在傳播科學知識時,實際上是怎麼看待那些科學知識的,是把它們完全客觀的使用和闡述嗎?

其實,後來的許多科學哲學家都指出,完全的客觀是很難的。就算是最基礎的物理學來說好了,光有波粒二重性,這個大家都知道吧?可是什麼是粒子?什麼是波?粒子就一定是一顆顆小小的東西嗎?那什麼又是波?是上上下下的振動嗎?用粒子也好,波也好來描述光子,是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知道什麼是粒子和波,但光其實不是真正的粒子和波,也不是非粒子和波,是我們人類主觀把光當粒子和波。

波粒二象性示意圖說明,從不同角度觀察同樣一件物體,可以看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圖樣。source:wikipedia

波粒二象性示意圖說明,從不同角度觀察同樣一件物體,可以看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圖樣。source:wikipedia


光子的行為最客觀來說,可以用數學方程式來描述,可是只要述諸了文字,要去描繪其行為時,就只能用一些人類比較能夠理解的具體事物來描述。沒有人學物理只用數字方程式,這根本不可能完全不用任何文字來描述現象。可能只有學者型自閉症患者的世界是最接近完全客觀的,因為他們沒有正常人有的情感能力,但他們也許根本無法和外界溝通啊,也幾乎沒有哪位物理學大師是學者型自閉症患者吧?

所以,在科學教育上,純然的客觀,根本不太可能存在,因為我們,尤其是初學者,必定要用具體和主觀的事物去理解學習科學。而科學研究的過程,更不會是純然客觀的,高度的客觀都會有傷科學研究。科學是實證的,可是科學研究的過程是藝術。如果科學研究是個純然客觀的過程,那麼意思就是可以用電腦程式來進行。

科學研究過程,重要的問題是什麼?那些問題為何比另一些問題重要?問題該用什麼方法解決?實驗數據該怎麼解釋?某領域的科學知識能用在另一個領域來解決問題嗎?這些,都是人類主觀認定的,只是這樣的主觀會由科學社群去中心化地凝聚成共識而成為一定的客觀。

投稿最頂尖的科學期刊如《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有高達97%在第一關就被退稿,進入審查程序的,也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會被接受發表。很多投稿,在投稿信中就要簡短闡述其研究的重要性和價值,而重要性和價值的判斷,更不可能是客觀的!很多時候,往往只是主編的偏好而已。但這阻礙了科學進展了嗎?多少會有影響,但劃時代的研究,終究有一天仍然會在科學社群內被重新發掘。而且我們都知道,不幸被《自然》或《科學》退稿的好論文,還可以試試《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啊XD

科學數據和知識是死的,是要靠人解釋的。在撰寫論文時,要分成好幾個部分來寫,有Introduction、Materials &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和Conclusion。我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在教我寫論文時,就說Introduction、Materials & Methods、Results和Conclusion要老老實實地寫,可是Discussion可以發揮想像力。有些國內學者嘲笑國外學者的論文太浮誇,是因為人家就是在Discussion有些天馬行空啊,可是論文的同儕審查,一般上對Discussion是比較鬆的,只要不要過度誇張地誇大,討論到超出論文主題太多,基本上的是睜隻眼、閉隻眼,也就是說即使是科學論文也有一定的彈性。

即使Introduction是要老實地寫,可是寫得好不好,就是能否交待清楚什麼問題是重要的,過去人家做過了什麼,為什麼還值得繼續做,自己的研究又推動了什麼樣的科學進展,有什麼樣的價值,也某個程度上決定了論文的好壞。這些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觀的,同樣的科學數據,寫得精不精彩,解釋得夠不夠力,決定了刊登的期刊有多好。

還有,科學研究的過程還有許多人性的部分,這些人性的部分也很腦補。李遠哲看棒球時想到了分子束的研究方法,費曼看到轉動的盤子想到量子力學的問題,穆利斯在塞車的雙向車陣中得出PCR的靈感,凱庫勒從夢中咬住自己尾巴的蛇想到苯環的結構,這些算是腦補嗎?是腦補啊,他們都沒在客觀地看事物啊,還腦補到其他東西去了啊XD

科學的運作是去中心化的

回到科學哲學的問題,科學是一個人類最特殊的文明活動,有機會讀孔恩(Thomas S. Kuhn,1922-1996)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不管同不同意他的觀點,都不得不承認他列出了科學活動的許多迷人的特色。

我談到科學活動的主觀和藝術,並非認定科學有如人文和藝術那樣主觀。科學界其實是有強力的規範的,我們在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摸索其規範。科學界既然有許多規範,可是這些規範是哪來的?科學界沒有帝王和政府來制定規範,是由科學家們組成一個個社群討論出來的,整個過程是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幾乎所有運作良好的學會、期刊,都是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學會會長和總編輯甚至只是行政職,學會和期刊的發展走向是由理事會和編輯部商討出來的。這個自發組織且去中心化的方法,比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早了幾百年!

去中心化,沒有帝王和政府來規範,科學家自我規範,才是科學運作最順暢的條件!因為科學是探索未知的,是因地制宜的,沒有人知道未來什麼該規範,而什麼不該規範!基因重組在方興未艾時,引起社會大眾恐懼,迄今仍有不少科幻片在拍科學家製造出毀滅性的病毒等等。可是,從事分子生物研究的人都知道,我們必須遵守不少規範,而那些規範,是科學家自我設限的,不是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政府來主導管制的。

科學的規範,好比如球賽的規則,不想遵守大可不玩,可是要玩就要遵守,有哪條規則過時了,可以討論修改,而非一成不變。無法規範的科學社群會成為散沙無法凝集產生影響力,而墨守成規的科學社群會被淘汰,就像許多期刊、學會、科系走進歷史一樣,會有後起之秀起而代之,是科學一直不斷進步前進的動力,是整個科學社群去中心化地運作的結果,不是由一個全能全知的人來規範和主導。因此,我們在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是在學會其默契,而非拿一本本高人撰寫的教條來背。

以上談的是科學研究,而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呢?其實也是一樣去中心化地運作!去市面上買下所有的大學基礎教科書,如普生、普化、普物等教科書,即使作者文風不同,書中舉的例子不同,可是談的原則基本上大同小異啊!課綱是誰來主導的?科學界有教育部來主導課綱嗎?反課綱要上哪去反啊?基本上也沒有全球科學界的教育部啊!沒有課綱,科學家要怎麼教小孩啊?科學教育,也是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在運作的啊!愈是基礎的教科書,就愈是能夠掌握科學界的共識。我們怎麼知道哪本教科書比較好?靠的是口碑啊!口碑,就是去中心化的!

去中心化,所以科學才能滲透到幾乎所有國家的基礎教育裡去,聯合國並沒有規定科學在國民教育裡該教什麼,該怎麼教吧?去中心化,就因為沒有高高在上的力量,才更有力量!這和我們,尤其是亞洲社會認知有差,很多人可能以為要有一個權力一把捉的團體,才能有效率和力量。崇尚威權的政黨,尤其無法理解公民運動的自發性和去中心化,心裡一直認定一定是在幕後黑手在操縱婉君。

科學教育是去中心化的,就科普而言,也是如此。如果去讀一百本科普書(我書評都寫超過兩百篇了),就會發現每個作家有很不同的風格,有些平實、有些比較誇張、有些嚴肅、有些詼諧、有些立求客觀、有些有濃厚的個人立場和主張,可是共同的原則是不能扭曲和曲解科學事實和知識。是誰來規範科普作家呢?不是由一個中心化的組織來規範,是靠讀者和科學社群的評價,說穿了就是靠口碑而已。

科學家也好,科普作家也有,最在乎的之一是名聲,大家都是愛惜羽毛的。要進行科學研究、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就是要來遵守默契,也就是無形的、去中心化的規範。我也有文章被泛科學被讀者質疑後,經編輯部和我討論後,決定下架。有篇是因為內容不合適,另一篇是因為涉及太多主觀認定而有偏頗。我的疏失是我個人不對,但我更慶幸這個平台的運作,就是科學社群運作的典範!所以我不吝分享這些丟臉的經驗,來說明科學社群的審查是無時無刻在進行的,立言就是要力求嚴謹。

科學活動和科學傳播,基本上是去中心化運作的,而泛科學就是因為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給予作者們很大的彈性和自由,所以激盪出許多好文章。泛科學只有給我們一項原則,就是要引用出處,在實證陳述部分要言必有據。促成科普書的黃金時代的一位科普界前輩就曾跟我提過,他認為泛科學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亂」XD 因為「亂」,泛科學才多元而活潑,也才讓許多科普前輩跌破眼鏡地壯大。

12170795_1261566570526821_221398696_o

如果要力求客觀,可以去維基百科撰寫或閱讀條目,維基百科的撰寫有其遊戲規則,其規範也是社群研討出來的。維基百科是參考資料,是已經對某些事物感興趣的人去主動參閱的,維基百科的功能不在於主動告訴你什麼東西是有趣的、重要的。可是科普書也好,科普文章、演講也好,就是作者試圖主動告訴你,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有趣的,這絕對涉及價值判斷。維基百科和泛科學,是網際網路去中心化運作的好例子,是兩個不同功能但能互補的多元存在。

而且泛科學這個平台,還能透過在文章底下的留言和臉書的分享來討論。就像這篇文章,雖然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也盡力反駁,但他激發我們的思考,就是一篇好文章啊XD 這篇文章有點雜,就是因為是從臉書討論拼貼擴展而成的。

既然是去中心化的,何不就讓泛科學繼續多元?讓想寫客觀報導的作者寫客觀的報導,讓有立場、見解的作者演示如何用科學方法來解答他 們關注的問題,讓社群來解決那樣的解答好不好,如果解答得不夠好,只要作者沒有扭曲事實和曲解科學知識,何不也寫篇文章來討論,作者也能回應。我自己就在泛科學和其他作者討論了美國牛和偽科學而有好幾篇一系列的文章,這就是網路媒體的最大優勢之一啊!

我這篇文章有沒有價值,不是我個人吹噓出來的(因為一定是好文),也不是稿費多少(因為沒有T.T),更不是有老師打分數(教育部指派嗎?),而是由社群去中心化地決定的。與其規範性地要求不能有規範陳述,還不如參與社群的去中心化運動吧!

本文原刊登於The Sky of Gene本文亦同步刊登於泛科學。

The post 參與泛科學的心得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教育專輯】「科學家總嘗試想盡快證明自己是錯的」──談何謂科學

$
0
0

文/陳志今

現代「科學」一詞涵蓋許多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從我們病痛時的醫療照護、每日食衣住行所需、彈指之間與世界各個角落的便捷聯絡網等,若非幾百年來許多科學工藝的演化和應用,現代文明不可能存在。但究竟什麼是科學?絕大多數的人可能不假思索的舉出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卻無法回答為何這些學科被定義成科學?科學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理查.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1988)圖片來源:The Nobel Foundation

 

關於這點,美國物理學家理查.費曼,1965 年的物理諾貝爾獎得主,曾對科學下了一段定義︰「科學家總嘗試想盡快證明自己是錯的」。中學時的我讀起這段話時感到非常不解,為什麼費曼會這麼說呢?研究「科學」的科學家們不是在追求自然界運行的法則嗎?數年後,當我成為科學研究員時,才開始領悟到科學巨人費曼他話中的真諦。而這句話,也其實是所有科學的根本。

科學和偽科學

簡單的說,科學,是人類在演化史上發展出的一種知識理論。也因此,它並不完美,會隨著時間演進。因為有人相信「科學」能夠解釋一系列的現象,它才得以在歷史上存活。在古時的歐洲,鍊金術是最初的科學,其中心思想是元素間能互相變換,因此廢金屬也能變成黃金;無獨有偶,在中華文明上,風水學也曾是一門科學,其中心思想是大地、人、乃至物品的氣場,能夠左右人生命的好壞和命運,也因此背山靠海的土地往往成為許多人嚮往的居住地。

natural-medicine-436578_640

圖片來源:pixabay

但在現代,煉金術和風水論都被歸類成「偽科學」。原因是因為廢金屬怎樣都無法變成黃金、而居住在背山靠海的人也可能遭逢天災人禍。這些偽科學的理論無法被檢測無法完美詮釋所有的現象、我們也無法用這些理論來進行準確的預測

相對的,為什麼生物、化學、物理就被歸類成「科學」呢?因為這些知識理論是有一套嚴謹的方法:觀察,實驗,和論證。觀察,用可見或者可以測量的證據,讓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或者感覺到);在觀察後,人們提出不同的假設來詮釋觀察到的現象,並依據這些假設來進行實驗,而實驗也是讓這些學科成為科學的最重要因素。實驗的基本概念是當一個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只有一個不同,若實驗組的結果和對照組不同時,我們便可以說那個不同的設定是造成結果不同的原因。

實驗不僅可以提供數據,更重要的是當數次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時,這個假設便能獲得客觀上的支持。最後的論證則可以對實驗結果提供一套模型(或理論),當未來的觀察結果與論證模型一致時,這個論證就可能被接受為「科學知識」。在這樣的定義下,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事情是不能被標籤為「科學知識」的。比方說,鬼魂或者神的存在。你可以口口聲聲說你看過鬼,也可以信誓旦旦的說神曾在你禱告時向你回話,但這些現象無法用實驗證明,也因此它們並不科學(也因此許多科學家是無神論者)。總而言之,只要主張的內容無法用科學的方法(也就是實驗)證明,那它就不是科學。

科學隨時間進步,她不是真理

費曼的話其實有兩個涵義,第一個含義是大多數的科學家急切的想要證明自己的模型是否是錯的,因為科學知識會因時間而改變。科學家的實驗方法絕大多數取決於當時的科技水平,而隨著科技進步,過去無法觀察的現象就能夠被觀察,甚至修改過去人們對科學的理解。好比說,起初人們只有肉眼能觀察動植物和星空,但隨著放大鏡的發明,顯微鏡和望遠鏡跟著出現,並改變人們對大自然的理解。這些例子多不勝數,但最著名的,莫過於文藝復興期人們對地球和宇宙的概念。在此讓我細說這段歷史。

起初,人們觀察天象,發現星星繞著天際轉、太陽月亮東昇西降。也因此古希臘人相信地球必定是恆定的宇宙中心。如果不是如此,人們豈不是會被移動的地球摔到宇宙嗎?既然沒有人被摔到宇宙,地球一定是不會移動的宇宙中心。還有,地球應該是平的,如果地球是有菱角、或者是圓的,那在斜坡上的人們不就同樣會飛進宇宙中嗎?既然沒有人飛到宇宙,地球必定是平的。

這兩個著名的〈天動論〉和〈地平說〉是由著名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西元85-165 年)所提出。他這兩個當時的「科學」知識,被人們相信了幾百年,因為沒有人有其他證據證明它們是錯的。直到十五世紀時,波蘭的哥白尼(西元1473-1543 年)觀察行星運行的軌道,發現行星運行並不是繞著地球轉,而是繞著太陽。而哥白尼的論點在伽利略(1564-1642 年)用新發明的望遠鏡證實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地球繞著太陽系旋轉。

solar-system-439046_640

圖片來源:pixabay

伽利略更進一步的用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論大膽預言,因為金星是繞著太陽轉,她對地球的距離時遠時近,所以她從地球看到的大小必定會因不同的季節而改變。托勒密的天動論則會預測金星的距離和地球是固定的,因此她的大小必定保持恆定。天文望遠鏡的觀測證明金星確實會因季節不同而改變大小,也證明哥白尼論點的正確性。

哥白尼也同時提出地球是圓的,不是平的。最顯著的證明就是當遠方的船隻接近陸地時,陸地上的人們會先看到船頂,之後才是船身(也就是海洋和陸地都有弧度存在)。但是,如果地球是一個行星,而且是圓的,為什麼人們不會被地球甩到宇宙裡呢?牛頓(1642-1727)在十七世紀時提出了萬有引力學說,提出地球的引力將地上所有的物品,包括人類,緊緊吸住在地表上。至此,箝制人類數百年來錯誤的天動論和地平說正式成為歷史。也證明了,科學的演進是侷限於當時的證據,若有新證據證明就的理論是錯誤時,新的科學知識隨之誕生。科學隨時間進步,她不是永遠的真理。

「新」科學常無法被人接受

科學是人們所創立的學說,也因此,即使有人提出了證據,人們也不一定會相信。這就是費曼話語中第二個含義:因為人們不是神,所以科學其實是一種人的信仰,一個用科學方法(觀察、實驗、論證)所創造的知識。也就因此,科學家希望證明自己是錯的,如果過了數十年數百年都沒有人證明自己是錯的,那這科學家的理論就相當接近於常識。

在科學歷史中,許多人都忽略了科學常識並不可能永遠是對的(因為新的證據可能推翻舊的思維),也因此許多新的理論往往過了非常久的時間才被人們認可是對的。其中一例是美國物理學家特斯拉(Nicholas Tesla, 1856-1943)。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愛迪生在美國發明燈泡、轟動全美一時,特斯拉是第一位挑戰愛迪生地位的人。特斯拉提出交流電來提供家庭用電是比愛迪生提倡的直流電更好的選擇。

直流電不善於遠距離傳輸,但愛迪生的電力公司主要提供交流電給客戶,特斯拉的說法將會導致愛迪生公司蒙受鉅額損失。這可激怒了愛迪生,發動了所謂的電流戰爭。雖然最後證明特斯拉的說法才是對的,而交流電也成為現代電纜傳輸的最根本方法,但特斯拉在一連串的法律攻擊下失去了大多數的專利。在最後他窮愁潦倒的去世。直到二十世紀尾聲後,特斯拉的建樹才漸漸被大眾所認可。

圖片來源:Sam Fentress or GFDL, via Wikimedia Commons

另一位科學家的成就也花了十分漫長的歲月才被科學界認可。不過她比特斯拉幸運:她夠長壽。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bara McClintock, 1902-1992),一位基因學家,在四十歲出頭時用玉米實驗提出「跳躍基因」(Jumping Genome)學說:這個學說說DNA內有著「轉座子」(Transposon),能夠跳躍到另一段不同的基因上,並改變玉米的外表。她的理論在當時不僅沒有被人接受,甚至遭受無情的攻擊。也因此從她五十歲以後她便停止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任何理論。直到她年過七十古稀之年時,新的實驗才又再一次證明麥克林托克是正確的。她比當時的科學家進步了四十年。最終在她八十歲時她成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也是現在唯一單獨獲得此殊榮的女性。「新」科學常常無法被人接受。

結論:科學之路

總結的說,費曼的一席話「科學家總嘗試想盡快證明自己是錯的」,所代表的涵意是,科學是一門經由觀察、實驗、和論證的人類學問。經過這方法所成立的知識就是科學,無論是基礎的生物化學物理,或者是人文的心理學。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實驗,新的實驗可能會提出新證據並推翻舊的實驗結果。也因此真正的科學家希望趕快證明自己理論上的錯誤。他/她的理論在數十年或數百年可能都不會被推翻,直到新證據出現為止。但遺憾的是,人類並不一定會相信新的理論,即使證據就擺在你的眼前。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科學呢?從正面看,她的演進讓我們生活有所改善,有著更好的醫療,交通工具,或通訊設備。悲觀的看,科學是人們所創造的學科,所以她永遠都在改變,也永遠不會是真理。

當然,筆者我並非要在此向各位宣揚科學之死的新宗教。但重要的是:科學並不完美,但她是讓我們能理解世界的最完美工具。這一點是我所相信的科學精神,而能相信這一點的人也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人。

【作者介紹】
陳志今 Kevin Chen
英國南開普頓大學 醫學院研究員(病毒免疫學)

person-690157-4

【‎教育專輯‬】 泛科學十月份特別專題:「科學教育,科學嗎?」

歡迎你來稿和我們談談你所知的科學教育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我們希望討論的方向包括(但不限於):
●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一種能力?態度?知識?
● 教自然科就是教科學嗎?教自然科才能教科學嗎?
● 那些自然科以外的學科,和科學有關係嗎?

如果你是在學學生,請與我們分享:
● 過往的教育經驗讓你了解科學、愛好科學嗎?請和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 你希望自然科(地科/生物/物理/化學)、數學、各種學校科目該怎麼教,讓你更接近科學?

如果你是老師,請告訴我們:
● 在你的理想中,科學應該怎麼教?
● 你正在嘗試什麼樣的科學教育?成果如何?
● 在今日的教育現場教科學,什麼是優勢和助力,有哪些難關和阻力?

兩者皆非,也歡迎你來談談你的想法:
● 學「科學」有什麼價值?
● 什麼樣的結果意味著成功的科學教育?
● 要達成科學教育,有什麼樣的好方法?

來稿請寄:pansci.tw@gmail.com
來稿字數1000-3000,並請註明希望發表的名稱與身分;請於10/31前提供,泛科學編輯部將保留來稿最終修改審核權;如審核通過將刊登於泛科學並謹備稿費,感謝您的參與。

泛科學本次「科學教育,科學嗎?」教育專輯,將配合11/8泛科知識節活動,當天將舉行現場對談,歡迎你的加入!

The post 【教育專輯】「科學家總嘗試想盡快證明自己是錯的」──談何謂科學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垂直起降無人機──《知識大圖解》

$
0
0
起降無人機

本圖出自《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13期(2015年10月號),全見版請點擊圖片放大。

從現今習以為常的直升機到未來世代的自動無人機,垂直起降科技已逐漸崛起並躋身主流。

打從人類開始夢想飛行之際,便開始想像替飛機加上垂直起降的功能;其中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就是這類科技的創始者之一,他手擬了一款現代最常見的垂直起降飛機──直升機。達文西的設計雖未經實際測試,也從未真的飛離地面,但這種俗稱「空氣螺旋槳」的機器採用螺旋設計,其實早已用上了壓縮空氣製造升力的基本原理。

自那時起,有一大票發明家都希望能將自己的原型機送上藍天,但接下來五百年間,垂直起降的科技似乎沒什麼進展。達文西的自轉旋翼機(gyrocopter)儘管已經落伍許久,這位義大利天才所採用的飛行原理基本上卻沒什麼改變。

二十世紀初可說是飛行世代的開端,1907年,法國的垂直起降科技終於順利通過測試,這可是史上頭一遭。飛行界的領頭先鋒雅各.寶璣(Jacques Breguet)、路易.寶璣(Louis Breguet)與保羅.柯努(Paul Cornu)發明了可以短暫低空盤旋的垂直起降飛機,垂直飛行技術首度向成功邁開了一小步。

接下來的數十年間,航空科技發展迅速,各式各樣的設計如雨後春筍般自世界各地湧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對於更新、更快、更有效率的戰機需求激增以便深入敵軍,因此直升機大抵上仍然不受重視,直到1940年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情勢才改觀。德國納粹早期會運用直升機進行偵察、運輸與傷患後送等任務,但直到1944年直升機才開始量產。

數百架由工程師伊戈爾.西科爾斯基(Igor Sikorsky)設計的R-4、R-5、R-6直升機在二戰最後一年間陸續完工出廠,提供同盟國部隊諸多支援,二戰剛結束時,垂直起降飛機更是聲名大噪。與達文西的自轉旋翼機不同,新型直升機的主旋葉可以迅速將空氣向下壓擠,製造出升空不可或缺的升力,尾端也有一組尾旋翼,可以避免直升機原地打轉。

隨著國際局勢陷入冷戰時期,許多人認為垂直起降飛機會是未來的趨勢。當時全球的確有遭受核子爆炸摧殘的可能性,災難一旦成真,所有可用跑道都將遭到摧毀,因此若有飛機能夠在任何地方隨時起降,必可稱霸天空。因此,美軍後來便陸續嘗試許多古怪的垂直起降飛機,如實驗性戰鬥機洛克希德XFV鮭魚機(Lockheed XFV Salmon),或甚至是受到飛碟啟發的飛行車(Avrocar),但絕大多數都失敗,計畫也隨之中斷,唯一成功挺過冷戰時期的只有英國航太公司(BAE)製造的海鷂戰鬥攻擊機。

海鷂機也叫鷂式戰鬥機,是第一款研發成功的垂直起降噴射機;四管向量噴嘴可以將噴射機的引擎推力導向90度內的任何角度,讓飛機能夠縱向、橫向飛行,在空中改變行進方向,或甚至滯空盤旋。

海鷂機具備了垂直起降能力,所以特別適合在航空母艦上執行任務,其渦輪風扇引擎由勞斯萊斯(Rolls-Royce)製造,搭配卓越的靈活性與先進武器系統,令人不敢小覷。

另一架於冷戰時期出線的飛機則是V-22魚鷹機。在貝爾與波音兩公司聯手之下,具備縱向推力的魚鷹運輸機搭載了兩組傾斜式旋翼,能像直升機一樣盤旋或垂直降落,也能轉換推進方式,像渦輪螺槳飛機一樣飛行。

魚鷹機的飛行距離超過740公里,能夠迅速運送30人的部隊,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執行重大潛入與撤離任務時扮演了重要角色;魚鷹機甚至還能將25公尺長的機翼收攏,將機身縮到只剩5.6公尺寬,因此非常適合停放在航空母艦上。

時代不同,工程師須克服的挑戰也隨之不同。軍方現今面臨的問題除了製造飛機要經濟實惠,靈活性高,飛機還要具備智慧才行;未來軍火商與國防部會愈加重視將垂直起降科技應用到軍用無人機上。

雖然目前操控這些機器的電腦已經走在時代尖端,但讓機器升空與平安落地的物理學基本上並未改變。

不管是透過遠端遙控還是自動飛行,垂直起降無人機能完成的任務將相當多元,包括運輸、偵察或甚至發起攻擊。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介紹了幾項令人振奮的願景,這些都是航空產業中最棒也最聰明的發明,垂直起降科技勢必稱霸下個世代。

NASA垂直起降無人機正式啟航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混合式電動飛機別名「滑溜閃電GL-10」(Greased Lightning GL-10),翼長僅三公尺,但卻把垂直起降科技利用得淋漓盡致。十具獨立螺旋槳可加大垂直攀升的效率,接著機翼與尾板可一同傾斜改變角度,並轉為橫向飛行;兩具螺旋槳提供全部動力以節省能源,其他螺旋槳則依據空氣動力學的概念暫時收攏。

由於動力來自潤滑油般的燃料與電池電力,所以GL-10才得到滑溜閃電的別名。引擎採混合動力設計,代表這架飛機不會像一般的噴射機一樣笨重,機體設計自然俐落得多,能源消耗也減低不少。

GL-10原型機顯然體積太小,運輸酬載量不大,但NASA透露,GL-10屬於「無尺度」(scale-free)設計,亦即其重量與量度規格也能套用到更大的尺寸;也就是說,如果進一步測試順利,與GL-10相似的大型機種將愈來愈普及。

 

本文節錄自《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13期(2015年10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知識大圖解

The post 垂直起降無人機──《知識大圖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吸一口塑膠做的珍珠奶茶?!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5

珍珠

案情

2015年10月20日,《自由電子報》刊登這則新聞:「扯!中國飲料店員自爆:珍珠由舊輪胎、鞋底製成」,真是把解剖員嚇呆了,珍珠如果是用舊輪胎或鞋底製成的話,會不會太不可思議了?後來證實這個新聞是一篇來自於中國,但卻被斷章取義的報導,但是實在是太震撼了,所以解剖員望著手邊的珍珠奶茶,不敢貿然一飲而盡,想說還是先搜查相關的報導確認一下好了。

一年四季隨處可見手搖飲料的蹤跡,揚名國際的珍珠奶茶更是大熱門,但是,人紅是非多,關於珍珠奶茶的討論還真不少。搜尋過程中,解剖員在Facebook看到朋友轉載一篇2015年8月16日「BuzzLife」刊登的文章,標題是:「震驚!原來珍珠奶茶是用塑膠做的~看完我都快吐了 不相信還有人敢再喝嗎??」文章一開頭就提到:

珍珠是什麼製成的,這個真的不清楚。有人說,吃珍珠等於吃塑料,這是真的嗎?

噢噢,這回的珍珠是塑膠做的!解剖員望著手上的飲料,真不知到底是該丟掉飲料?還是應該關掉電腦?你是否也曾在滑手機的時候,看到LINE或Facebook一堆萬人瘋傳的訊息,聳動的標題讓你的心臟多跳了半拍,接著,手指頭就情不自禁地繼續點下去了呢?究竟是哪邊出了問題?跟著解剖員看下去吧。

解剖

這篇文章列出珍珠奶茶的「五大罪狀」,包括:1.奶茶中的「奶」;2.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3.奶茶中含有「防腐劑」;4.奶茶中的「珍珠」;5.奶茶中的「椰果」。我們先來看看科學上的問題。

科學疑點:珍珠=高分子材料=塑料?! 

這篇文章的標題「原來珍珠奶茶是用塑膠做的」,非常惹人注目,在內文的第4點中提到「……為了讓珍珠更有『嚼頭』,於是再添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就是塑料,這樣的成分不可能被人體吸收。吃塑料是什麼結果,大家可以想像。」即便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解剖員常開玩笑吃這麼多有的沒的都百毒不侵了,但是吃下肚的食物若是塑膠的話,想起來還是覺得頭皮麻麻的,不過,所以所有的珍珠都是高分子材料嗎?而高分子材料就等於是塑料嗎?

「高分子」是透過聚合反應後形成具有大分子量的大分子,又可分成「天然」和「人工合成」兩個部份,前者例如棉花、澱粉、蛋白質等,後者則例如合成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等。依據解剖員請教東華大學的化學教育專家李暉教授表示,塑膠是人工合成高分子的其中一類,和澱粉、蛋白質一樣,都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巨大分子,但因為組成的小分子不同,使得性質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直接說「高分子等於塑料」這是一種以偏蓋全的說法,是很有問題的,因為中間還差得遠遠的,我們總不能跳過爸媽,就直接喊祖父母一聲爹娘吧!(請參考下面的高分子系譜圖)

 

系譜

高分子系譜

再來,珍珠是如何製造的呢?正常的珍珠應該是用木薯粉或地瓜粉製成的澱粉製品,只是有些店家為了讓珍珠吃起來Q彈、有嚼勁,會再加入小麥蛋白、玉米澱粉等天然高分子來加強口感,這些都是可接受的,誰不愛東西吃起來更好吃、更有口感呢?但是,若說到可怕的珍珠與添加物的故事,李暉教授就提醒,2013年曾爆發的「毒澱粉」事件,就是不知道哪來的天才業者為了省成本,竟然想出利用工業用黏著劑「順丁烯二酸酐」來製造澱粉的黑心招數。「順丁烯二酸酐」原是被應用在工業用途的黏著劑、樹脂原料、殺蟲劑之穩定劑等等,不肖業者將未經核准的「順丁烯二酸酐」直接加在澱粉裡,然後毒澱粉再製成的珍珠粉圓、黑輪、米粉等,再進到我們的肚子裡(光想就覺得肚子痛痛的)。把不該放在食品中的化學藥劑放進食品中,這樣的珍珠,沒什麼話好說,當然不合格!話說回來,吃進去的「珍珠」如果真的是高分子塑料(和吞塑膠粒類似,無法被消化分解),被「毒」害的機會遠遠小於腸胃堵塞的危害。

下次再看到食品中還有高分子時,別慌張,高分子的家族成員龐大,而且使用廣泛,先搞清楚是高分子家族中的哪個成份再說,別看到黑影就開槍啊。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這個訊息網站怪怪的?

解剖員一開始覺得找到的這篇報導,文章用列點的呈現方式相當有結構,讓人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重點。但再仔細看看標題、看看內文、看看文章的來源網站,卻突然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內容農場」嗎?

「內容農場」又是什麼呢?為什麼這麼嚴重?依據網路達人,中二網路媒體人陸子鈞先生指出,這類網站背後的運作機制,說穿了就是運用高點閱率來謀取廣告收益的內容網站。為了增加點閱率,所謂的「內容農場」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在標題或內容上做文章,最常使用情緒強烈的標題來引誘讀者,點進去網站之後,看到的往往是各種低素質、聳動激情、胡亂堆疊的資訊。

這些內容多數似是而非,又總是引導不明就裡的使用者信以為真,文章的最後通常會再加上一句「如果你也覺得有趣,請立刻分享給你的朋友吧」。如果使用者照做了,動動手指頭轉發出去給親朋好友,就會間接提昇「內容農場」的點閱率,讓經營者獲得滾滾而來的廣告收益,但卻浪費了大家寶貴的時間與注意力,生命不是應該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嗎?

新聞工作者黃哲斌先生也曾經為文[1]指出,「內容農場」的終極奧義就是,它們不生產內容,而是無限制地複製內容,像是無性生殖,單細胞生物的繁殖模式。「內容農場」只關心點閱率、到站人次和流量排名,因為這些間接等於廣告收益。

解剖員歸納「內容農場」應該有幾個主要特質:第一,標題很長、很聳動,不管覺得怪不怪,不點進去看就心癢難耐。第二,利用條列式的書寫方式,偽裝井然有序,乍看好像很科學。第三,篇幅短又新鮮,讓觀眾的認知負荷不超載,但仔細看看內文,可能有許多錯誤或不合理的地方。

好笑的是,現在網路上竟然還出現「內容農場殺人標題產生器」,製造者先整理內容農場的標題,模擬角子機的遊戲方式,然後設計出標題產生器,一拉霸,三格方塊就隨機湊出三組文字,瞬間就能生產出非常吸睛的標題。解剖員隨便玩了一下便出現了以下幾個令人驚呆的標題:「30歲以前要懂,轟動全球的照片,特別是最後一個!」、「全世界80萬人瘋傳,從未被揭發的新聞,這不分享還是人嗎?」等等,這樣的標題能不吸引人嗎?自己動手玩看看就會明白新聞標題產生的方式是如此簡單與廉價。所以,下次再看到這類型的文章,別驚慌失措,可別讓自己變成「會移動的內容農場」囉。

1436747529-1754964983_n

截圖至「內容農場標題產生器」。

媒體疑點二:誇飾的「農場口吻」

解剖員在讀這篇報導的時候,不知為何,總是覺得文章的口吻好像都用了很多的誇飾法,跟科學的過程有很大的出路。例如標題:「原來珍珠奶茶是用塑膠做的」,用「原來」這兩個字加深了恍然大悟、發現秘密的味道,可是從前面科學疑點的剖析就知道事實似乎不是這麼單純。

再看看文章第1點說「它(奶精)缺少鈣、B族和維生素A、D。牛奶中有用的養分,它基本都沒有。」李暉教授也指出,我們一般在使用奶精的時候,通常不會去考慮它的營養成份,所以應該不至於會有人把奶精沖水當牛奶喝,因為奶精大多是用來增加飲品或食物的風味,奶精原本就不是牛奶,所以,有必要要求奶精具有牛奶的養分嗎?

最後,我們從文章的書寫方式來看,第1、2、3點:

(奶茶中的奶)……它含有大量的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會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中老年人來說,更不利於糖代謝和脂代謝。

(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如果添加得太多,或者你又大量飲用的話,就不大好了,尤其是幼兒。過量飲用奶茶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行為健康,都可能有不良影響。

(奶茶中的防腐劑)奶茶百分之百含有防腐劑,防腐劑會殘留體內,所以喝珍珠奶茶一天別超過3杯。

這三段都是先指出珍珠奶茶裡面的某項成份,然後點名這些成份會造成什麼疾病,似乎不管是老的、小的、年輕的身陷在威脅之中,非常可怕。再看第4點、第5點的部份,就更厲害了,文章彷彿扮演了全知上帝的角色,可以看穿所有店家的把戲:

(奶茶中的珍珠)……有的商家也覺得彈性還不夠,為了讓珍珠更有「嚼頭」,於是再添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

(奶茶中的椰果)……新鮮椰果由於成本高,就使用了椰果浸泡後滲出的水……為了變成透明椰果,就是用了工業用雙氧水漂白……

文章的作者像是擁有狗仔隊飛天遁地的追查技巧,可以明查暗訪到掌握關鍵的證人而得出這樣的結論。事實上,這些不過是「內容農場」的工人從各種新聞報導中擷取、組裝之後的呈現結果,誇飾的口吻就像是所有工序完成後最終加上的調味料,可以作為吸引讀者的利器。其實這類的問題都需要伴隨著許多環境脈絡上的條件才可以被明確判斷,並不是可以如此簡要、篤定或戲劇化地一言以蔽之,這種「農場口吻」就像是在一個布丁裡面打進太多的蛋黃,讀者一定要能嚐出那種「膩」啊!

媒體疑點三:自體繁衍的亂鬥雜燴文 

解剖員發現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沒有清楚地交待論述的來源為何,經搜尋和比對後發現,發現這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大雜燴文。

例如,2004年10月《蘋果日報》「珍奶粉圓 攙毒防腐劑」這篇報導裡面就提到:「消基會秘書長程仁宏指出,雖然多數粉圓防腐劑含量未超過標準,但不同食物的防腐劑會累積,『消費者一天最好不要喝超過三杯。』」而這篇文章的第三點看起來簡直就是上述報導的超級濃縮版。又例如,2004年6月曾經爆發中國海南島利用雙氧水製造椰果的新聞事件,文章的最後一段的文字正巧也都可以在《蘋果日報》當年刊登的「椰果沒椰味 雙氧水漂白」這一篇報導中找到,用的文字都一模模一樣樣,有這麼巧合的事情嗎?

除了擷取、組裝之外,類似的報導最早還可追溯自2009年7月「中國評論新聞網」的「喝劣質珍珠奶茶=吃塑料吃脂肪」一文,「大紀元」隔天也刊登「吃『珍珠』等於吃塑料?揭珍珠奶茶潛規則」,部份內容幾乎一樣。過了幾年,奇蹟似的又捲土重來,「大陸新藍網」在2014年7月刊登「吃珍珠等于吃塑料 警惕奶茶中5种成分」之後,「Life」網站又在2014年12月以「震驚!原來真珠奶茶是塑膠做的~看完我都要吐了 不相信還有人敢喝嗎??」跟新藍網的文章全文一模一樣,只是換了標題;而這次BuzzLife依樣畫葫蘆,全文照刊。

這些文章在各內容農場四處流竄,彼此自相抄襲與繁衍,之後再被使用者四處瘋傳、轉載,等到下一次再遇見類似的時事議題,只要在熱潮上,內容農場又會再次透過彼此加料、增強、亂鬥的過程,將老話題重新調製出品,時不時冒出頭來騷擾大家,然後再進入下一次瘋傳、轉載的無盡循環(就像下面的生產圖一樣)。這種愚蠢的輪迴,相信只有閱聽人結下理智的善果才能超脫。

循環

「內容農場」文章生產循環圖

解剖總結

這篇來自內容農場的文章從標題到內文都充滿疑點,經解剖員追查後發現,這篇文章應是擷取不同新聞報導的部份內容,拼貼而成,相當糟糕。此外,各「內容農場」也多次轉載,導致文章一再出現。在搜查過程中也發現,許多FB粉絲專頁也有轉錄這篇文章,並且告誡民眾千萬不要喝珍珠奶茶,讓解剖員啼笑皆非,可見除了「內容農場」要小心外,對許多的網站、FB粉絲專頁的文章也要三思,別輕易就按讚或轉載給親朋好友啊。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則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2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便宜行事」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戲劇效果」指數:☠☠☠

 

(策劃/寫作:賴雁蓉、顏煜東、黃俊儒;科學顧問:李暉、陸子鈞)

 

[1] 1.   黃哲斌〈黃哲斌:「日本人買房生活」與「高僧木乃伊」的新聞啓示錄〉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2464

The post 吸一口塑膠做的珍珠奶茶?!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難道,你只認領了論文標題和作者光環?--《科學月刊》

$
0
0

作者/黃正球(美國貝勒醫學院發育生物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瘙癢與疼痛的神經機制,目前於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糖尿病是影響現代人健康甚鉅的一種代謝疾病,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3%的人口罹患糖尿病,所花費的醫療開銷,一年超過六千億美金。

第一型糖尿病起於胰島β細胞的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造成分泌的胰島素不足。第二型糖尿病則是主要因為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即細胞無法正常反應胰島素引起的生理功能;隨著病情的加重,會進而引發β細胞受損、死亡,導致胰島素分泌的不足。雖然目前有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注劑可以當作治標的療法,但畢竟調整血糖的功效還是不如身體內健康的β細胞靈活。加上近年研究顯示,成體的β細胞在高血糖刺激或胰島素阻抗的情形下,能進行細胞分裂增生,對胰島素分泌與血糖調控有短期代償的效果,所以如果找到能長期促進β細胞增生的因子,或開發出等效的藥物,從根源醫治糖尿病的夢想也許就不遠了!

1571464801_aeca5a80df_o

目前糖尿病患者只能透過吃藥與注射胰島素來控制,圖為Humalog(優泌樂,降血糖劑)與注射管。 Source: flickr

發現神奇蛋白 糖尿病藥到病除?

在這樣的邏輯和驅力下,科學家們以實驗小鼠為模型,開始了找尋這類因子的征戰。2013年4月,美國哈佛大學的莫爾頓(Doug Melton)與實驗室同儕,在Cell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可能會徹底改變糖尿病治療方法的論文。他們利用一個短肽S961作為胰島素受體拮抗劑,阻斷胰島素的訊息傳遞,在小鼠中建立了第二型糖尿病的模型。如前所述,由於胰島素阻抗作用產生的代償,小鼠的β細胞開始分裂增生,而胰島素分泌也顯著增加。他們先以實驗排除了S961直接影響β細胞增生的可能性,然後進一步利用基因微矩陣(DNA microarray)分析了和代謝有關器官的基因表現,發現有一個基因在第二型糖尿病小鼠的肝臟與白脂肪中大量表現,並且會表達一個能被細胞釋放的蛋白。更令人驚奇的是,在小鼠的肝臟中外加表達這個蛋白,可以促進胰島β細胞的分裂增生和胰島素的分泌,而且能有效調節血糖和葡萄糖耐受能力(glucose tolerance)。於是論文作者將這個神奇的蛋白取名為Betatrophin(胰島β細胞滋養因子)。

這個革命性的發現,受到Cell期刊肯定,加上哈佛校方的宣傳和眾多媒體爭相報導,不但科學從業者熱烈討論,數以千百計的糖尿病患者也紛紛透過各種管道,詢問這個可能徹底治癒糖尿病的「靈藥」。當然,也吸引了許多投資客與生技製藥業的目光……

但是,很可惜現實不是童話

2014年底,雷傑納隆(Regeneron)藥廠掌管代謝研究的格羅馬達(Jesper Gromada) 與其團隊, 在Cell期刊上刊登了一篇打臉莫爾頓的論文。文中先餵食小鼠高脂飼料以誘發第二型糖尿病,然後檢測野生型小鼠和Betatrophin基因剔除小鼠,胰島β細胞的增生能力。實驗結果證明,Betatrophin 基因剔除小鼠β細胞的增生能力,和野生型小鼠沒有區別。再來作者利用原本莫爾頓實驗室使用的短肽S961,在野生型與Betatrophin基因剔除小鼠上引發第二型糖尿病,測試不同糖尿病模型是否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很不幸的,還是沒有發現這兩個基因型的小鼠,在β細胞的增生上有任何差異。結合上述兩個實驗,得到的結論是Betatrophin對β細胞增生並不是必要條件

sea-358943_640

生命生存則水存在為真,但水存在則生命生存為假(還有陽光跟空氣阿!)。我們可以說,生命生存為水存在的「充分非必要條件」,而水存在為生命生存的「必要非充分條件」。而上述「Betatrophin對β細胞增生並不是必要條件」,是β細胞增生為Betatrophin「充分非必要條件」,意即,除了Betatrophin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β細胞增生,但是後面的實驗結果似乎並不支持Betarophine是「充分非必要條件」。 Source: Pixabay

更慘的是,作者在野生型和Betatrophin基因剔除小鼠的肝臟中外加Betatrophin蛋白,發現對β細胞增生、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以及葡萄糖耐受能力,居然一點功效也沒有!這個結果顯示,Betatrophin對β細胞增生連充分條件都不是,雷傑納隆團隊完全無法重複莫爾頓實驗室在2013年所發表的結果,Betatrophin這個靈藥一下被打回不起眼的原名:ANGPTL8(類血管生成素8號)。

緊鄰著雷傑納隆團隊發表的Cell期刊論文旁邊,其實有莫爾頓實驗室發表的更正聲明。他們首先重複了之前在肝臟中表達Betatrophin的實驗,並大大增加了樣本數(從原本的7隻到目前的52隻),計量後發現,外加的Betatrophin對胰島β細胞的增長只有非常細微的幫助(卻可以對胰島素的分泌有明顯的助益?)。而同時他們也承認,剔除Betatrophin基因並不會減少小鼠在第二型糖尿病病程初期β 細胞的增長……

「七隻小鼠的數據」為什麼你相信了?

從上述事件,我們能得到什麼訊息?又要怎麼去深辨其中的玄機呢?

第一,當我們在科學期刊上閱讀到一個「劃時代」、「革命性」發現的標題時,請先保持一種理性分析的心態,從頭到尾檢測文章中的實驗數據,是否足以撐得起作者的敘述與結論。在Betatrophin的事件中,原本Cell期刊論文裡最關鍵的活體實驗,其實只用了區區7隻小鼠,其中的4隻並沒有任何作用,顯示出的統計差異是源於另外3隻小鼠的樂透效應(Jackpot Effect),所以當樣本數增加到52隻之後,真正可能有生理意義的數據才顯露出來。

再者, 以Cell這樣一個頂尖期刊, 不管是編輯或是審稿者都不該不了解「充分且必要條件」的重要性,但Betatrophin的原始論文裡, 就是少了這麼一個用Betatrophin基因剔除小鼠來顯露必要條件的實驗,不知是否是作者的光環太過耀眼,屏蔽了編輯和審稿者實事求是的審核標竿。

第二,當我們從新聞媒體或網路上聽聞一個科技或醫藥新知,在廣泛轉發親朋好友之前,請盡量查明消息的出處以及相關的科學文章。在網路發達、新聞氾濫的當今社會,有太多良莠不齊的媒介能傳播不實甚至有害的消息,也有太多的假專家或有心人士署名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網路消息這把雙面刃,怎麼使用得當,對網路普及率這麼高的臺灣民眾來說,的確是一門不簡單的課題。

最後強調,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吸收所謂的科技新知時,請多重視資訊中的立論、證據與邏輯性,做出您個人理性的判斷,當然,受審視的也包括您現在正在讀的這篇評論。

參考文獻
1. Yi, P., Park, J. S. and Melton, D. A., Betatrophin: a hormone that controls pancreatic β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Vol. 153: 747-58, 2013.
2. Gusarova, V., Alexa, C. A., Na, E. et al., ANGPTL8/betatrophin does not control pancreatic beta cell expansion, Cell, Vol. 159: 691-6, 2014.
3. Yi, P., Park, J. S. and Melton, D. A., Perspectives on the activities of ANGPTL8/betatrophin, Cell, Vol. 159: 467-8, 2014.

201510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5年10月號

延伸閱讀:
新藥的研發流程
天然的尚好 森林裡的藥方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46歲囉!
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
當個科青

The post 難道,你只認領了論文標題和作者光環?--《科學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把實驗課程當成S.O.P.來操作的科學教育

$
0
0
Separatory funnel with oil and colored water

分離染色水與油 Separatory funnel with oil and colored water “Separatory funnel with oil and colored water" by PRHaney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教書十多年,也帶過不少實驗(目前還是一門實驗課程的主課老師),個人覺得「植物色素的萃取與分離」是帶過最棒的實驗。這個實驗要將葉片中的四種色素分別提取出來:葉綠素a、葉綠素b、胡蘿蔔素、葉黃素。每次帶這個實驗,總要忙上一下午。

其實這個實驗失敗率很高,不同的溶劑萃取有一定的順序、前面的步驟有些地方又不能用力搖晃,後面的步驟則需要壯丁用力搖晃混合…每次帶完實驗,估計大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組別無法得到全部的四種色素、或是提取的色素純度不夠。

但是,除了呼吸乙醚會造成麻醉老師的副作用以外,我最喜歡這個實驗。為什麼?因為往往在失敗的實驗裡,操作者可以學到更多。

不過,每年帶這個實驗時,我總會發現,同學對於實驗失敗感到非常的不安。

學生會一直問我:做不出來怎麼辦?這樣報告要怎麼寫?

一開始我以為同學是為了實驗沒有結果而擔憂。畢竟實驗課的實驗都是「一定會有結果」的實驗,而且會有怎樣的結果也都已經很清楚。

後來我才發現,主要擔憂的部分是「報告」。同學們擔心,實驗做不出來,報告會被當,影響成績。儘管再三強調「報告的成績」與「實驗能否成功再現預期的結果」無關,同學們依舊惴惴不安。

後來,在與主課老師聊天時聽到,學生在撰寫實驗報告時,最不會寫的部分是「討論」。有學生每週都寫「微量吸量管需要校正」,寫到後來,老師忍不住在後面寫:第一週不是有教大家怎麼校正了嗎?

一年一年過去,發現進來的學生,有些竟然高中三年沒有做過實驗。後來,自己的孩子也進了高中,發現雖然是號稱東部最好的幾所高中之一,但卻沒有分一點時間給實驗課程。

當我發現連東部最好的高中之一都沒有實驗課程時,我心裡起了很大的波瀾。什麼?這樣怎麼可能讓學生對科學有興趣?科學最有趣的部分就在實驗啊!

但是,在網路上混久了,慢慢認識了不少在中小學執教鞭的同行,才發現,科學教育似乎有很大的問題,尤其在實驗課程這部分。

這次為了泛科知識節的科學教育專題,我做了一個小小的、極度不正式的調查。說既小又不正式,是因為貼在臉書上,大概也只有認識我的人、以及敝校的學生才會來寫吧。

在101位填卷者裡面,有32位高中沒有上過實驗課,接近三分之一。其他三分之二的填卷者裡面,有51位每週只有二小時的實驗課程。即使另外將來自北北基的32位填卷者的資料拉出來看,也有四分之一高中沒有做過實驗。

在做過實驗的群組中,可以看到高中的科學課程其實是非常粗淺的,大約就是解剖青蛙而已。至於沒有做實驗的群組中,大概都是因為「沒有時間」,所以「看看影片」。

沒有實驗課的原因

為什麼會沒有時間呢?

筆者的觀察,大概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其中一個是因為升學主義掛帥,因為成績考好最重要,而實驗課往往要用上至少兩小時,因此就自動被老師借去上課了。不過,有些實驗考試還是會考到;這時就是影片派上用場的時候了。看看影片、背背結果,反正只要考試考好,其他都不重要。

另一個原因,則較常發生在偏鄉,就是師資不穩定。筆者在偏鄉教了十幾年書,觀察的結果令人心驚。有許多偏鄉的學校,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大量進用代課教師,造成有學生小學六年,導師都是由代課教師出任;筆者有學生,高中三年換六個英文老師的情形。

為什麼用這麼多代課教師呢?一部份的問題是經費缺乏,另一部份則是長期城鄉發展不均所造成。由於聘任正式教師還要考慮到未來的退休金等等,使得許多縣市不敢聘任正式教職,而僅以年年徵求代課教師來解決。城鄉發展不均造成資源集中在北部,使得除了少數因為家庭考量而志願留在家鄉的教師以外,其他的教師幾乎都在尋求到北部任教的機會。如此一來,許多在偏鄉的教師幾乎都是初任教師;而這些初任教師中,有些也還在努力尋求回到北部的機會。在經驗不足及/或心不在此的狀況下,教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又怎麼可能會願意去花時間帶實驗課呢?

當然,隱藏在後面的原因是:中學的科學課程並不像大學,會特別規劃出實驗課。雖然課本有規劃出實驗課程,但是課程中沒有特別規劃,也就使得實驗課格外的成為一種「良心事業」了!

沒有實驗課程,造成對科學沒有興趣的學生變多了,也使得我們的國民對科學的理解程度日益低落。造成的結果就是近年來偽科學日益盛行。我們的國民無條件的接受一切號稱是科學的「實驗結果」,絲毫沒有打算要去檢視實驗規劃的企圖;甚至有些人認為只要有「化學」兩個字都是不好的,無視於整個宇宙,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

把實驗課程帶回中小學的課堂只是開始

要扭轉這一切,要先把實驗課程重新帶回中小學的課堂。但是,讓實驗課程重回課堂,只是第一步。怎麼說呢?

目前中小學的實驗課程,並不重視思考,僅流於單純的操作。在筆者所做的小小問卷中,也有幾位填卷者對這個問題表示了意見:包括:

–高中的實驗根本感覺就是玩玩而已 不會寫實驗報告
–沒有什麼做法上的討論空間,就像照著食譜一樣把結果做出來,幾乎不是問題導向的實驗,所以我對那時的實驗課感覺無聊

如果只是單純的把實驗的操作帶回課堂,對學生並不能產生任何啟發的作用,也不是科學教育。就像照食譜煮菜人人都會,但要成為大廚非得拜師學藝、努力用功不可,科學精神的培養與科學方法的學習,才是科學教育的核心。但是,我們的科學教育,卻是「武科文教」,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連實驗課程都寫好了S.O.P.來讓學生「按表操課」,完全忽略了實驗的核心並不在於操作,而在於好奇心與科學精神的培養,以及科學方法的學習。

如此一來,學生只學會了如何操作實驗,卻沒有機會去發展好奇心,更不用提到學習科學方法以及培養科學精神了。

結語

華人的文化中並沒有系統性的發展自然科學的歷史。不論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都是在十九世紀以後直接由歐美等國引進的「洋貨」;也因此,科學教育究竟該如何教,對華人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但是,若只是一味地武科文教,科學精神便無法在華人社會中紮根,也造成了過去這些年來,種種偽科學在臺灣社會中盛行的怪現象。要能讓科學真正在臺灣社會中紮根,必需要先能培養出真正的科學精神、學習到真正的科學方法。

記得一位同業曾跟我提及,臺灣人在PISA以及奧林匹亞競賽中,經常在數學一項奪得佳績,但卻沒有多少臺灣人成為偉大的數學家。事實上,不只是數學如此,我們能夠在其他自然科學項目上得到極其重要的成就的科學家,也往往都不是在臺灣本土培養出來的。歸根究底,就是因為我們的科學教育是武科文教,把公式、定律一一死背,連實驗也寫好S.O.P.,老師講完實驗步驟,學生按表操課,究竟為何有這個實驗,老師不教(可能也不懂)、學生更不懂,所以我們的教育,只是教出一批批懂得操作實驗的技術人員,卻沒有教出發明家;因為不懂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也就難怪偽科學在台灣如此猖獗了!


本文原發表於 All about teaching… 

The post 把實驗課程當成S.O.P.來操作的科學教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同性戀的科學,與我血淋淋的親身經驗

$
0
0

泛科知識節文字紀錄

為什麼Mr.柳澤想來跟各位談同性戀的科學?因為這跟我血淋淋的親身經驗有關,首先我有恐恐同症,在場有病友嗎?請舉個手。(病友歡迎加臉友)
未命名 2

這個血淋淋的親身經驗是什麼呢?

本魯小妹與男友穩定交往兩年多,他個性陽光又體貼,和我聊得來,很少吵架,但唯一的問題是每次一聊到同志議題他就爆炸@@他是OO教基本教義派,這件事情不但沒有讓步空間,他還想改變我,覺得我的同志朋友需要「被治療」,我覺得相當不禮貌⋯⋯我已為此事跟他爭論多次,他認為我的觀念偏差,帶我去找他的心靈導師聊。請問各位大大這麼大的價值觀差異,還能繼續走下去嗎?⋯我覺得自己找到真愛,他也有同感,甚至向我求婚,還帶我見了家人,所以真的很迷惘⋯謝謝了!尤其他的信仰旨在宣揚愛與同理,更是令我困惑。
03

雖然走錯棚(八卦版?),但還是遇到好心人士給我建議。005

各位大大應該理解,愛情是盲目的,選擇性忽視關鍵字「樓主快分啦」,只看到「他的問題在哪裡」,而且傻傻分不清「他有問題吧」跟「他心中有什麼問題呢」。所以溝意郎如我就以充滿愛與同理的口氣,認真問他:「請問你心中有什麼疑問呢?」。那時我的男友(姑且稱為陽光男)也不甘示弱地跑到八卦版,請各位大大開示他心中的疑惑。

【問卦】同性性行為自然嗎?

他的第一個問題是:同性性行為自然嗎?什麼是自然、什麼是正常呢?如果我們開始討論自然的定義?發現這樣下去會變成沒完沒了的哲學哲學雞蛋糕,不得不請朱家安老闆出面了,但是幸好,我們兩個都是理工阿宅,所以我就很奸詐地「復述」他的問題:其他物種如果有同性性行為,算是自然嗎?他回:算。

很好,我就是在等這個答案,接著他就掉到我的陷阱裡了。我跟他說:同性之間的性行為並不罕見,只要異性個體之間在生殖時所表現的互動(比方說求偶、交配)發生在同性個體之間的時候,生物學家就會稱為同性性行為。其實同性性行為存在於自然界的許多動物中,包括哺乳類、爬蟲類、鳥類、兩生類、昆蟲等,大家有看週四泛科動畫日《動物界的多元成家篇》嗎?(科學家目前發現到有同性情誼的動物至少幾種?)。而某些動物,同性性行為比例不低於異性性行為,像是瓶鼻海豚,雄性個體的性行為,當中有50%是發生在同性之間。

陽光男聽到答案還是覺得不滿意,他又問同性性行為是一時的吧?沒錯,有可能。但不止同性性行為,還有同性性偏好(sexual preference)、同性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

同性性偏好

同性性偏好指的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個體較傾向選擇與同性個體發生性行為的現象。例如某種昆蟲的性偏好會受到社會結構影響,如果在全部都是雄性個體的環境裡待一段時間,雄性個體在後續的選擇實驗會偏好選擇向同性個體求偶。(有點類似念男校或女校時,有些人可能表現出「假性同性戀」[註1]的傾向。之後還是可能改變。)

同性性取向(人類「長期同性戀伴侶關係」)

相較於性偏好,同性性取向是比較穩定且持久的內在偏好。這種伴侶關係,科學家在企鵝,還有剛剛提到的海豚身上都觀察到,某些雄性個體會與其他同性個體結成長期穩定的伴侶關係。陽光男驚覺,原來大自然中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都有穩定的同性伴侶關係。

只是他接著聯想到:

【問卦】如果大家都是同性戀的個體,沒辦法傳宗接代,不就絕種了嗎?

這麼「不好」的基因為什麼會保存下來?應該被自然淘汰才合理?
我想先問各位大大,就你對演化論的理解,有「好基因」或是「壞基因」嗎? (簡單來說,適者生存是相對於你的生存環境)

我舉個例子:各位大大聽過「肥胖基因」嗎?你們覺得它算好基因還是壞基因?多數現代人會覺得這種「喝水也會胖」的基因怎麼可能是好基因,但其實有肥胖基因的人,你的祖先很可能是「人生勝利組」。「肥胖基因」在科學家口中稱為「節儉型基因」,就是一群採集狩獵民族,在食物不穩定、艱辛困苦的棲地還能活下來的一種「演化優勢基因」。只是不幸他們的後代子孫到了現代,又剛好生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中,可能就成為罹患肥胖症、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了。

再回到同性戀的基因為什麼會被保存下來?目前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單一特定的同性戀基因,但遺傳學家在追蹤研究數百對同卵雙胞胎後(為什麼選擇研究同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位為異性戀,另一位就一定是異性戀嗎?),發現它跟X染色體第八對染色體的基因群和表徵遺傳(各位大大知道什麼是表徵遺傳?剛提到同卵雙胞胎,代表兩個個體具有同一套基因,但是有同一套基因,性狀表現還是可能不同,因為要看基因有沒有被啟動)有關,此外還與懷孕時母體的內分泌,尤其是睪固酮含量有關。

【問卦】同性性取向會帶來演化優勢

同性戀性取向的確會帶來演化優勢科學家提出的第一個解釋是:生物間的合作行為(尤其是「合作生殖」)。不少人應該看過理查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看過的舉手?),合作是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成就別的個體,「自私的基因」要怎麼演化出「合作行為」呢?好像很矛盾,但作者其實在書名裡已經破梗了:演化的基本單位是「基因」,不是個體,因此「基因」可以透過犧牲個體的利益來成就「基因」本身的最大利益。演化學家霍爾登就提出一個論述,「我願意為兩個手足或是八個表親犧牲性命。」

這是什麼意思?白話文就是類似妳跟妳老公或老婆要來個兩人二度蜜月,找「沒結婚,或是不婚主義的阿姨、舅舅幫忙妳帶小孩」。許多鳥類與魚類都有這種「合作生殖」的行為。這種分工與合作會形成「家庭」,而且它能提高這個繁殖群的適應力,因為當自己沒有小孩的阿姨、舅舅在照顧你們的小孩時,你們就有更多機會繁殖,還可以避免在繁殖過程中,有人跑過來問:「爸爸媽媽你們在玩什麼遊戲?我也要玩啊!」。這就是合作生殖的演化優勢。

另外一個常見的假說是「女性血親多產理論」,今年五月底刊在《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就發現了具同性性偏好、同性性行為的雄性果蠅,由雜交實驗得到雌性果蠅後代,這群雌性果蠅有較高的繁殖力。這一系列的證據在人類身上也不例外,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女性,你的親人中有男同志,你有很高的機率有多產基因,生育能力更好(台語:搞ㄙㄟ )。將來準婆婆嫌妳的臀部不夠大時,妳可以提出一項有力的科學證據:我的弟弟是同性戀。

陽光男此時只好接受了演化優勢理論,但基本教義派如他滿腦子糾結於「人口比例」懸殊,並且渴望教化世人,所以又忍不住發問「同性性取向不能被改變嗎?」(老實說,他用的動詞是治療)被治療背後隱含的意思是「同性戀或許是疾病」。

【問卦】同性性取向不能被改變嗎?

回顧同性戀去病化的歷史:現在先請各位大大把眼睛閉上,發揮你的腦內小劇場,試著想像你自己就是以下實驗的受試者。1972 年,美國有一位精神病學家 Robert Heath真的用過大腦電擊,試圖矯正同性戀的性取向。Heath在一位男同志的大腦深處埋入電極,然後給他按鈕,讓他自己選擇要不要按下按鈕來電擊自己的大腦。結果發現,這位男同志竟然決定按下按鈕,電擊了自己的「大腦愉悅中樞區」,而且高達1500 次,因為他感受到快樂、溫馨、並且產生性慾。接下來,Heath突發奇想,希望透過電擊帶來的愉悅感,來「改變」他的性取向。所以在電擊同時,還他讓觀看異性戀A片(即心理學的「正向制約」),結果好像還真的有效,這位男同志在觀看A片並電擊「愉悅中樞」後,開始自稱對異性性行為產生興趣。下一步,Heath乾脆幫他「尋找女性性工作者」做現場測試。而根據Heath的論文,他說:「雖然頭上黏著電極、身上纏滿電線,但病人仍然克服萬難、積極參與性事,最後他成功達陣,以極度滿意的高潮收場。」

不過,各位大大應該發現其中必有詐,這項實驗沒有任何對照組。例如,電擊後是否對同性的性慾也變得更高?或是有沒有可能是性工作者像拓野桑技巧高超,就算沒有電擊也會挑逗成功?因此,單就此項實驗結果,仍然無法證實電擊可以改變性取向。並且在研究結束後,這位男同志還是恢復了原本的性取向。除了 Heath之外,在 50~80 年代,世界各地很多同性戀者迫矯正」。再閉上眼睛想像以下實驗,除了類似的正向制約實驗,還有更多不人道的負向制約法(讓同性戀者觀看同志A片,再施以痛苦的電擊),甚至化學去勢。好,打開眼睛,同理心讓你們感受到什麼?好端端的人本來沒病也會變成有病吧?沒錯,結果不但不成功,反而造成更多人身心受創

還好,有一位有遠見的心理學家 Evelyn Hooker,針對矯正男同志的心裡做了進一步的研究,她的出發點是,「會不會同性戀本身根本不是心理疾病?」Hooker找了年紀、智商與教育程度全部都相仿的同性戀和異性戀男性,對這兩組人做了各種心理測驗,發現兩組都並沒有任何顯著差異,因此,她提出兩項重要結論:

1. 同性戀診斷在臨床上完全不存在。
2. 同性性取向是性形式的一種,屬正常的心理。

Evelyn Hooker起頭之後,其他心理學家和醫師也紛紛投入相關研究。終於,在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正式將「同性戀去病化」,因此最新版,也就是第五版的DSM(精神診斷統計疾病手冊)將同性戀完全排除在精神疾病之外。[註2]

既然沒有病,那麼有病的是誰?在一番混戰之後,我確定恐恐同症跟同性戀一樣不是病,有一天,我便在他跟他的心靈導師面前很帥氣地說了這句,「生物學家已經證明,至少450種動物具有同性性行為、性偏好或性取向,但恐同症的動物只有一種,就是我們人類。」而且現在這個數字還在攀升:同性性行為的發生機率常被科學家低估,因為過去研究人員會先入為主地以為性行為只會發生在異性之間;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某些動物的雌雄個體的外型差別不大,同性性行為不容易被觀察紀錄到。

那你們猜柳阿澤跟陽光男的結局是?我們過著還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我們「各自」過著還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至少,他對周遭同志朋友的態度變得比較開放了。

這是我治好一位恐同症患者的正能量故事。

可是從科學證據來看,除了「前女友」苦口婆心地引導之外,我們有沒有機會克服恐同心態,或幫助恐同症心態的人呢?按現有的 review paper,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教育」,所以今天如果你獲得一些新知,還請各位大大把資訊傳播出去,讓世界充滿建立在科學知識之上,真正的愛與同理。

最後,我要討論一個更進階,在相關法律修正討論過程中也更為敏感的議題:同性戀雙親適合扶養小孩嗎?

學一下胡忠信的開場,先說結論,同性戀雙親扶養的孩子和異性戀雙親扶養的孩子間,長大之後,科學家還找不到明顯差異。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同性戀家庭可能帶來的好處:就是他們「準備好了」(不是K黨口號)。因為理所當然地,異性戀伴侶常會發生「先上車後補票」的意外,也就是有時在異性戀伴侶心中「孩子來的不是時候」,可是同性戀伴侶絕大多數是經過長期評估,才確定「想不想要領養小孩」或「有沒有能力領養小孩」。當然,這些孩子因為家庭教育的關係,大部分對於性取向的多元性,態度也較為開放。所以美國心理學會和美國小兒科學會都已經正式發表:「領養資格的判定與雙親性取向無關。」

好,我要用一張圖總結,希望在加新臉友之前,facebook帳號不會被檢舉到封鎖。

gayrights

這張照片引用自我非常敬佩的演化學家—顏聖紘老師的臉書,謝謝各位大大。


 

編註:本文為作者在泛科知識節上分享之「同性戀的科學」,為保留演講原汁原味,文字較為口語化
註1:關於假性同性戀一詞,本文僅為類比解釋動物同性性偏好之用。由於性行為、性偏好或性取向會受到社會文化背景影響,目前同志權利運動盡量避免這樣的敘述。喜好同性或異性與先天、後天皆有關係;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推估先天因素佔30-40%,後天因素佔60-70%。此外,某些個體成年後不再選擇跟同性交往,未必出於性偏好改變,而是為了融入對此議題較不友善的環境。
註2: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已將同性戀(homosexuality)診斷於第三版DSM移除。第五版DSM中同性戀當然完全排除在精神疾病之外。
補充資料:女性的性取向光譜研究

 

The post 同性戀的科學,與我血淋淋的親身經驗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綁在粽子串上的作者-這麼多作者到底在幹嘛?

$
0
0

文:高至輝(東京大學醫學系研究所神經生理學教室博士生)

最近新聞又讓科學論文的議題有機會受到一般大眾的關注。但是對於不熟悉科學研究的社會大眾而言,這些在議論當中出現的「作者」到底又是什麼意思呢?第一作者?共同作者?通訊作者?這麼多人共同寫一篇文章是怎麼回事?是合著嗎?是掛名嗎?出了事大家都要負責嗎?確實,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作者這兩個字在科學論文中似乎不太容易用一般書籍中的定義去理解,筆者希望本文能夠藉由這個機會介紹這些「作者」在科學論文當中際扮演的角色,提供給有需要的讀者做為參考。

首先,什麼是科學論文,什麼又是論文作者?除了純理論的研究,大多數的科學論文中研究者除了需要闡述該領域當前的知識以及想要解決的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的假設以實驗加以驗證,並為文闡述這些實驗數據所帶來的突破,因此完整科學研究其實是包括了研究的整體設計,實驗的執行與分析,以及將結果編寫成論文並且發表的一整套流程。

在以往研究的分工較為單純的年代,我們還可能看到一些由單一研究者掛名的研究論文,表示這些研究從研究的設計,實驗執行,到論文的撰寫都由一人獨力完成。比較多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由2-3位作者所發表研究論文,這項研究可能是由一位較為資深的研究員負責指導一位較為資淺的研究員所完成,也可能是兩位同級的研究者合力的成果,三人的時候也與兩人的狀況相似,只是通常排在第一順位的作者通常較為資淺,這位第一作者(first author)通常在較為資深,名列最後順位的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的指導下設計整體的研究邏輯,執行實驗,並且撰寫論文。而那些居中的作者如果沒有特別的註記通常被稱做共同作者(co-author),這樣的作者可能是在實驗當中提供了局部但重要的幫助:也許透過提供了儀器,病人檢體,珍奇的藥品抑或是提供實驗設計上貴重的建議等等,像這樣的作者有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參與研究論文的執筆活動。

近年,隨著近年尖端研究的難度不斷上升,想要得到嶄新的成果也更加困難。這個時代的研究人員不只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研發新穎的實驗技術或熟習更困難的實驗程序,有時也需要使用極度昂貴的儀器試圖跨越前人所築起的高牆。在這樣的環境壓力下,由單一實驗室所組成的團隊逐漸開始無法負擔獨立這些龐大的作業,於是有科學家會說:「好,我來專心開發一個能夠突破偵測極限的技術」,另一個科學家也說:「好,那我專心負責提供研究材料」,若再加上一個科學家表示:「我知道了,那我專心來負責執行實驗吧」的話,這樣團隊將更有可能挑戰更加艱鉅的研究目標。當這三位科學家分別代表一個實驗室的狀況之下,過程中參與這種共同研究的人數可能就會相當可觀。視研究的規模與所使用的技術項目與困難度,近年來作者人數超過10人以上的實驗也是所在多有。舉個較為極端的例子,一篇今年刊載於Nature Genetics名為”Large-scal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Icelandic population”的論文[1],作者數將近50名,橫跨了3個國家,20個研究單位。

圖一. 論文當中龐大的作者陣容,圖擷取自論文網站。

圖一. 論文當中龐大的作者陣容,圖擷取自論文網站。

隨著近年來的研究團隊組成越來越龐雜,論文中的共同作者人數的增加,近年來部分學術期刊也開始要求作者群必須對於每個作者在該研究中的執掌提出說明,試圖釐清實驗當中個別作者的貢獻,例如下文就完整的描述了該篇研究當中扮演的角色:

<quote> D.F.G., H. Helgason, S.A.G., F.Z., D.O.A., O.T.M., G. Masson, A.H., P.S. and K.S. wrote the initial draft of the manuscript. D.F.G., H. Helgason, S.A.G., F.Z., A.O., G. Magnusson, B.V.H., E.H., G.T.S., S.N.S., M.L.F., A.K., G. Masson and P.S. analyzed the data. D.F.G., H. Helgason, S.A.G., F.Z., A.G., S.B., H.G. and G. Masson created methods for analyzing the data. S.N.S., H. Holm, J.S., H.T.H., H.J. and O.T.M.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H. Holm, G.S., G.T., J.T.S., S.G., G.B.W., T.R., B.T., E.S.B., S.O., H.T., T.S., T.S.G., A.T., J.G.J., A.S., G.B., J.J.J., O.T., P.L., G.I.E., O.S., I.O. and D.O.A. collected the samples and information. D.F.G., D.O.A., G. Masson, U.T., A.H., P.S. and K.S. designed the study. </quote>

儘管分工這麼龐大,我們在這份分工裡還是可以大致上分類為「主導」的項目,這個項目負責掌握整體實驗的方向與負責最後的總結:例如實驗設計與論文撰寫;或是「執行」的項目,這些項目負責研究實施過程當中的材料準備或技術細節:例如蒐集檢體,執行實驗,分析方法的開發,執行分析等等。仔細察看各作者所參與的項目,我們不難發現論文的第一作者(D.F.G.)與通訊作者(P.S. and K.S.)都參與了所有「主導」以及部份「執行」的項目,同時我們也發現有近40名的相關人員的名字僅散見於各項有關「執行」的項目,卻沒有參與「主導」的項目;值得注意的是,與前面所提到作者為3人的狀況類似,這些共同作者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主要在於參與提供撰寫論文所需的各種「科學事實」的過程(從準備實驗樣品,實驗,一直到分析後的實驗數據),而未必會參與在事前規劃與論文撰寫過程當中。

循著上述的這些線索,我認為隨著科學研究規模的擴大,一篇科學論文當中各種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已經逐漸溢出「作者」這二字在一般狀況下指涉的意涵,這種轉變在作者的定義上造成了一些模糊空間,有時這些定義的曖昧不明的確會干擾我們在某些議題上的判斷。儘管名分上同樣掛著「作者」二字,但就實務上的角色來說,筆者認為科學論文中所謂的共同作者在實質含意上比較接近「提供資料來源的採訪記者」;而論文中的第一作者則比較接近於一般意義上撰寫文章的「作者」;至於通訊作者則扮演近似於最終把關與對外負責的「總編輯」的角色,在研究方向的建立與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他們應當要站在比較全觀的視角來對第一作者的文章提供大方向上做出建議與最終的定奪。

在聽過些說明之後,各位讀者是不是對於各種作者在同一項研究中所貢獻的面向有了更明確的概念了呢?雖然實際上論文作者的掛名與排名有時侯還會牽扯到一些更複雜的因素,所以單就作者排序去論斷當中每個人的功績其實是有點片面的,但是另一方面,作者的身分確實也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每個參與研究的人員對於這篇論文上權責的劃分。有了這些資訊,希望能夠幫助一般大眾在碰到討論科學論文掛名與權責的議題之時,能夠有更完整的材料來提出自己的見解嘍。

引用文獻

  1. Gudbjartsson et al., (2015) Large-scal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the Icelandic population, Nature Genetics 47, 435–444. (doi:10.1038/ng.3247).

The post 綁在粽子串上的作者-這麼多作者到底在幹嘛?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