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你相信手指長度可將你一眼看穿嗎?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0

11111

圖片來源:http://ppt.cc/DD~Z

案情:奇怪耶,「手指長度」有這麼神嗎?

農曆春節過後,還沉浸在開工不適應症的解剖員,看到聯合晚報一則以「研究:男性手指長度 反映對女性好壞」的新聞,整個人都清醒了。新聞中提到「食指與無名指長度比率較小的男性,與女性相處時更可能注意傾聽、微笑和大笑、妥協或稱讚對方。」過幾天,解剖員在中時電子報又看到類似報導:「無名指長愛偷吃 食指短強勢」,這什麼東西?!

老實說,「比較食指及無名指的長度」算是一個古老的命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台灣的科學新聞中出現。猶記得在天真無邪的兒童時期,同學間也不時會流傳關於手相的算命傳說,例如生命線、感情線、事業線(當時的事業線還很單純)等,時至今日,「食指」和「無名指」好像變得很重要,時不時攻佔新聞版面,到底無名指、食指的長短和這些行為之間有甚麼關係?光看手指長短就能評斷一個人的某些特徵嗎?這也太神奇了吧!?就讓解剖員帶著大家一一揭開手指長短背後的真相。

解剖

科學疑點一:為什麼是手指長度和某些人類行為有關?

為什麼光看手指長度就可以判斷某些行為?為什麼不是耳朵、嘴巴或眉毛呢?經過解剖員的研究,發現國外確實有相當多針對第二手指(食指)與第四手指(拇指)比率(2D:4D)所進行的研究,例如「手指比率與人格特質的關係」、「手指比率和性取向」、「手指比率與發育穩定性的關係」等等,當然,也少不了手指比率與各種社會行為的對照研究。

原來這類型研究是有所本的,依照解剖員親訪的心理學者指出,主要的依據是有的研究支持胎兒在子宮中接受的雄性素(睪固酮)濃度差異會顯現在手指上,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接觸雄激素的環境會影響大腦的發展,也會導致日後的某些社會行為。所以說,胎兒接觸雄激素的多寡是影響日後某些行為的主要因素,而手指比率則是判斷接觸雄激素的可能參考指標。不過心理學者也指出,目前也有研究並不完全支持這樣的看法,所以比較好的報導方式,是讓讀者知道手指長度差異可能是睪固酮造成,而睪固酮這個性荷爾蒙會造成一些行為與生理上的差異。科學新知應該讓讀者瞭解這三者之間的可能連結,如此才完整。

雖然在聯合晚報、中時的內文中都有簡單交代胎兒接觸激素與手指比率的關係(拍手稱好),如聯合晚報提到「食指與無名指長度比率較低,顯示曾置身於濃度較高的男性荷爾蒙。」而中時報導也說「所謂的指頭比率(即食指對比無名指),與胎兒在母親子宮接觸到的睪酮有關。」重點是在於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比率,可不是像新聞標題所說手指長、食指短這麼簡單或絕對的事,它確實是心理學研究裡面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眾多詮釋人類行為背後的一項可能原因。記者朋友們,可以不要這麼衝動嗎?

科學疑點二:實驗如何進行?合理嗎?

這兩則前後發佈的手指新聞,引用的研究分別來自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以及俄國的研究大學,這些研究又是如何進行的呢?讓我們來瞧一瞧。

解剖員發現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研究的研究是找來155名的參與者,要求參與者在20天內完成規定的社交活動,每一項至少需持續5分鐘以上,然後參與者必須將過程紀錄下來,再將紀錄寄回給研究單位。研究人員再將這些行為對照手指比率進行解釋。研究結果指出,男性手指比率可以顯示出男性對待女性態度的不同,但是在男性對待男性、或女性本身就沒有明顯的差異性。但是,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一樣,會接觸到的人與情境當然也都不同,若要將他們這些應對行為當作標準,就還需要考慮過程中許多無法控制的干擾因素。這個實驗或許有學理上的重要性,但是要從一個實驗情境的研究結果直接推演至真實的生活環境,恐怕還有許多需要填補的空間。

而另一則俄國的研究表示,對女性來說,在胎兒期接觸較多睪酮者,自信心、進取心及勇於冒險的特徵更明顯。研究的執行過程是,找來一群1527名年齡從25到60的成年人(男性680名、女性847名),研究人員先測量受試者的左右手的指頭比率之後,再請受試者填寫一份工作型態問卷,研究人員將答案結果對照他們的指長比率。結果發現,手指比率低(接觸較高睪酮素)的女性較可能從事傳統男性的職業,例如律師或企業主。研究結果也指出這項實驗僅在女性的左手比率得到印證,但是女性右手手指比率與男性雙手手指比率則沒有明顯的差異性,研究論文的最後也提出可以再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這兩則研究報告雖然都肯定本身研究的重要性,但也都提出日後進一步發展的可能,以彌補其他沒有明顯差異的實驗數據。但我們的新聞報導卻往往把單一的一則科學研究結果就毫不保留地當成真理般的聖旨,這並非科學知識累積與進展的常態,讀者千萬要冷靜啊!

接著來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操弄標題、收視至上

這兩則手指系列新聞,都是在標題直接將「手指長度」搭配聳動的結論,試圖藉機炒熱話題的動機強烈,這是國內媒體最愛的簡化因果手法。即便內情是激素濃度差異,但用手指長度來呈現似乎就很酷炫、很吸睛,而且在第一時間就能引起讀者驚呼並想一探究竟。解剖員隨手一抓就有好幾個案例,例如:「無名指比食指長的男性 生育能力也比較強!」、「研究:食指與無名指長度相差大的人 說話就凶!」、「無名指比食指長 較易賺大錢」、「食指比無名指長是同性戀」等等,這類「神奇手指頭」的新聞層出不窮,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來亮相,娛樂效果十足,網路轉載率爆高。

更令人三條線的,中國時報這篇「無名指長愛偷吃 食指短強勢」報導,根本是來自兩個不同的國外研究,前段是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後段則是俄國研究。但中時報導中對於牛津大學的研究只有短短兩行,卻出現在新聞標題的前半段,這篇新聞稿的拼貼操作手法真讓人瞠目結舌,厲害厲害!

回顧國內媒體對於科學新聞的處理方式,大都以「趣聞」或是「恐懼」等誘發讀者情緒的方式來呈現。主要是讓讀者「有感」而非「有收穫」,於是盡是從國外報導中擷取一些聳動誇張的內容來餵養讀者,但這種做法可是完全忽略科學研究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精神,更可能讓讀者產生錯誤的認知。這些年來這個手指主題一直以相同的面貌重複出現,各家媒體屢試不爽,實在太沒長進了!(痛心)

媒體疑點二:編譯失真、品質低劣

解剖員在比對國外新聞原文、原始研究之後發現,台灣媒體的編譯功力實在慘烈。逐字逐句翻譯的方式,不但忽略前後文的脈絡,也導致讀者摸不著邊際。

以中時的報導為例,該篇新聞稿是翻譯自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在新聞標題語氣的使用上,中時報導的「食指短強勢」,是多麼斬釘截鐵、不容辯駁的氣勢啊!但在《每日郵報》的標題可是用了「hint」(暗示)、「likely」(或許)等有待討論的語氣喔;再加上《每日郵報》在標題上已經點名這研究是女性食指長短與職業選擇、職場企圖心可能相關,但中時的標題會讓人誤以為這是男女通用的結論,而且食指長等於強勢,可算是男生女生傻傻分不清楚的狀態。

接著看看用詞的部份,會發現研究中是以「2D:4D比率」來說明,即是第二手指、第四手指的比率,而新聞報導卻簡化為食指長短,再次忽略真實研究所使用的專有用語與實際狀況,也許撰稿者認為食指長短比研究用語更加讓人易懂,解剖員只能說記者真貼心啊!

再加上中時的報導不僅牽扯中國傳統的「男左女右」:「指頭比例差異大,而出現不同生涯選擇,此一現象只在女性身上觀察得到,而且大多流露在左手。這一點,與中國傳統說的男左女右,並不吻合。」,還直言人類食指與無名指的比例「可以幫大家瞧出誰較愛劈腿,偷吃小三、小王」,東扯西扯,張冠李戴。解剖員心想,這麼有創意的台灣媒體如果可以改行為徵信社,或許對社會的貢獻會大一些。

解剖總結:太過神奇的手指要小心!

總結前面的解剖結果,這系列的手指研究新聞報導,不但從國外新聞原文照抄,且翻譯過程草率,沒做功課之外還有多處誤解。對於科學研究的推論過程也簡單帶過,大都聚焦在手指長度所帶來的戲劇效果,對提升讀者科學素養根本毫無助益,甚至有害(仔細看還會因為翻譯太糟而看不懂)。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會診結果,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價如下(14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五顆)

「忽略過程」指數:☠☠☠☠

「戲劇效果」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便宜行事」指數:☠☠☠

(策劃/寫作:黃馨慧、賴雁蓉、黃俊儒;心理學顧問:蔡宇哲)


抗病基因的祕密:疾病形塑人類

$
0
0
024-037 抗病基因的秘密1

伸出一根偽足的巨噬細胞。出自《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

撰文:瑞秋.蘇利文(Rachel Sullivan)

即使在最嚴重的疫情中,總也有人倖存下來埋葬死者,這些倖存者為何與眾不同?這種看似隨機的天擇又如何決定人類的樣貌呢?答案就在基因裡。科學家對人類基因體的探索日新月異,目標是解開我們基因遺產、免疫系統的祕密,找到 方法抵禦現今砲火猛烈的入侵者,現在就跟《Discovery 探索頻道雜誌》一起聽聽這些科學家的說法吧!

當今是對抗疾病最告急的時刻。2014 年年末,伊波拉病毒的感染呈指數成長,突破各種防疫措施,各界益發擔憂即將上演全球大爆發。這種疾病具高度傳染性,且未治療情況下的致死率高達 90%,即便接受治療也高達 70%。西非的致死案例持續增加,伊波拉成為全球數一數二致命的疾病。

這並不光榮。1346 年到 1350 年間,黑死病扭轉了歐洲歷史,在歐洲、中東、 俄羅斯和北亞地區奪走約三分之二感染者的性命;19 世紀霍亂肆虐全球,在未治療情況下的致死率為 50%到 60%;甚至人人聞之色變的天花也只有 30%的致死率(儘管歐洲探險家將天花帶到不曾接觸此疾病的新大陸,導致高達 90%的感染者死亡)。

相較之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致死率頗低,近 10%,儘管 2002 到 2003 年間 SARS 從香港傳到世界各地 37 個國家時,曾引起悲觀的預測和大眾恐慌。這些數據雖然有如一記記警鐘,卻也點出了令人玩味的重要事實, 那就是在還沒有現代醫學插手的年代,無論是再要命的疾病、再嚴重的疫情,都有人存活;因此「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這句話其實能得到科學背書,至少以物種來說是如此。

此HIV感染已臻成熟,病毒在人類淋巴組織中蔓延。出自《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

疾病形塑人類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疾病都是形塑人類今日樣貌的一大推力。我們都曉得人類起源於非洲,但約莫 10 萬年前出現了一個扭轉乾坤的事件,將當時的人類數量削減到少於 1 萬人。而現代人類就從中演化而來,數量遽增,取代了尼安德塔人等其他早期的人種。

針對這所謂的演化瓶頸和隨之而來的指數性人口成長,各界提出不少理論, 包括基因突變、語言文化發展,以及大型火山爆發等氣候變遷事件,然而還有另一項可能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疾病。

目前有美國科學家認為,在 10 萬到 20 萬年前間的某段時期,曾出現橫掃早期智人的流行病,使智人的數量銳減,僅有具特定突變基因的人存活下來。

其中一位科學家是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的阿吉特.瓦基(Ajit Varki),他表示, 無論當年的罪魁禍首是什麼疾病,遭受最大衝擊的很可能是年紀小的人。「我們在人類身上找到兩個無作用的基因,是其他人類近親的靈長類動物體內沒有的, 這很可能就是病菌攻擊的目標,而對新生兒和幼兒來說更是致命。」瓦基是聖地牙哥加大的細胞與分子醫學教授,他告訴我們,該流行病的「幼小戰術」可能是削減人口的高效方式。「殺死年幼個體對繁衍有極大殺傷力──在那之後物種的存續就看該物種能否抵抗病原體或清除對病原體有利的標的蛋白。」

瓦基指出,這兩個與免疫系統有關的基因(Siglec-17 和 Siglec-13)失活, 很可能使得現代人類祖先更能抵禦兩種會引發人類胚胎和嬰幼兒罹患敗血症和腦膜炎的細菌(大腸桿菌和鏈球菌)。他表示:「在規模有限的小型群體中,一個小突變就可能發揮大影響,一個稀有等位基因(在成對染色體相對位置上的相對遺傳基因)可能享有很高的基因頻率。」瓦基認為這種病原威脅很可能發揮了「選擇性清除」的作用,只讓少數具備現代人類生理結構的人存活;確切來說,這些祖先繁衍到今天的 70 億人口都擁有無功能的 Siglec-17 基因,而 Siglec-13 基因更是完全消失。

但就像許多科學問題一樣,並沒有這麼簡單,瓦基指出,人類的演化瓶頸很可能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促使物種形成(又稱種化、成種作用)的事很多,我們認為傳染原只是其中一項。」

深入了解免疫力

當然,戰勝疾病不只需要好基因。當我們生病時,年齡、地理環境和種族等各種複雜的因素相互作用,都會影響我們何時痊癒,以及究竟能不能病癒。

感染暨免疫專家伊佛.穆勒(Ivo Mueller)教授任職於澳洲墨爾本的華特與伊莉莎霍爾醫學研究所和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國際健康研究中心(CRESIB),他參與一項研究,調查非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人口對於瘧疾的抵抗力強弱,他指出,我們對疾病的抵抗可分為兩層次,分別是免疫系統遺傳適應

「免疫系統是第一道防線,因為免疫系統能在被攻擊時快速調適、演化,所以免疫反應能迅速處理多數感染,」穆勒解釋,「免疫反應的後天適應能力意味著雖然我們的壽命比病原體長無數倍,但仍能跟上病原體演化的速度。」人的身體生來就具備抵抗多種病原體的防護力,能幫助我們戰勝多種常見疾病;此外我們也能從外界獲得被動免疫,好比母乳就能提供短期的抵抗力。隨著我們接觸各種疾病和疫苗,後天免疫力更逐漸演化。

免疫系統是由諸多細胞、組織和器官組成的協同網絡,而這道防禦機制的關鍵之一就是白血球。白血球位於脾臟、淋巴系統和骨髓內,其中兩種白血球能合力揪出入侵者並加以摧毀──吞噬細胞(phagocyte)能吞噬外來的毒素、細菌、 病毒、寄生蟲和真菌類;由骨髓製造的淋巴細胞(lymphocyte,即淋巴球)則幫助身體辨識曾經入侵的外來分子。

024-037 抗病基因的秘密2

巨噬細胞(黃色)正吞噬一隻疏螺旋菌(藍色)。出自《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

淋巴細胞可分成兩個專精的種類。T 淋巴細胞(T 細胞)位於胸腺內,一旦依形狀辨識出外來分子,便會分泌細胞激素(cytokines),以便傳送化學訊息來警告免疫系統;至於 B 淋巴細胞(B 細胞)也扮演情報站的角色,能蒐集入侵物 的資訊,並分泌一批批抗體──就是特化的蛋白質,能攔截外來的抗原,阻止入侵。

抗體基因由基因體中的去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組合而成,並隨免疫反應的迭代、突變和淘汰循環而演進,須經歷 20 到 40 次突變才能完美變形,鎖住並殺死外來分子。免疫系統就是如此調整來抵禦每年不斷突變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抗體擊敗病原後會留在體內,一旦再遇到類似的入侵者就能立即行動,這就是交叉抵抗性和免疫作用的成因,也解釋了為什麼水痘通常得過了就不會再得。

戰勝疾病、突破了演化瓶頸的早期人類迅速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但疾病形塑人類基因體的工程可沒劃下句點,有些病毒 DNA 甚至融入了我們的基因藍圖。

愛麗諾.卡爾森博士(Dr Elinor Karlsson)解釋:「我們已經發現許多傳染病改變人類基因體的案例,而現今的健康問題其實正與這現象有關。」卡爾森在美國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合辦的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人類四處遷徙,各群體會遭遇不同的病原體,物競天擇也使等位基因更為普遍,對病原體和宿主都有利。古老的歷史到今天仍影響著人類對傳染病的易感染程度,也造就有地理差異的常見疾病,例如自體免疫疾病代謝疾病等。「以前人罹患這些疾病的死亡率比較高,而沒罹病的人則比較可能活下來, 繁衍更多子孫,」卡爾森說,「演化其實就是持續千萬年的浩大臨床試驗,我們不斷隨機調整基因體,看看能否變得更健康,而較健康的人通常會存活下來,沒這麼健康的人則被淘汰。」

卡爾森解釋,科學日新月異,如今我們已能細細追溯人類歷史悠久的疾病大戰。「現在我們有新的基因體技術,能研究整個基因體,這是人類第一次有能力回溯演化史的臨床試驗帶來了什麼樣的成果。」

本文出自《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2015 年 03 月號第 26 期

還想知道更多:抗病基因的秘密:侵入者與宿主

抗病基因的秘密:侵入者與宿主

$
0
0

024-037 抗病基因的秘密7

巨噬細胞吞噬細菌,這是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之一。出自《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

侵入者和宿主

儘管致命疾病看似想殲滅所有病人,但其實並非如此。事實上,每當免疫系統遭受攻擊時,侵入者和宿主之間就會展開軍備競賽。

穆勒解釋,以瘧疾為例,人類免疫反應和瘧原蟲(引發瘧疾的寄生蟲)的交互作用,維繫了人類和寄生蟲之間的平衡。「如果一種具備特定基因的寄生蟲變得普遍,就會有比較多人接觸到這種寄生蟲,從而演化出免疫力,」穆勒說明, 「如此這種寄生蟲就比較難在群體中傳播而存活,這會對該種寄生蟲施加選擇壓力,使其調整基因結構。」

穆勒說,這種過程稱為平衡性天擇,我們與古老的病原體之間常有這種關係。瘧疾其實可由多種不同的近親瘧原蟲傳播,穆勒指出,其中「間日瘧原蟲是比惡性瘧原蟲古老的人類寄生蟲,與我們一起演化的歷史較長」。他補充說明, 如此久遠的關係造成的結果就是,雖然間日瘧原蟲也可能導致病重和死亡,但機率比較晚出現的惡性瘧原蟲低得多。

至於相對年輕的伊波拉病毒不久前才從果蝠跳船到猿猴和人類身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大猩猩和黑猩猩等靈長動物都是使人類罹病的可能傳染源。然而穆勒指出,新的研究資料顯示這些靈長目動物跟我們一樣,都是「偶然宿主」,他說,「換言之,這些靈長動物感染並傳播了伊波拉病毒,但並非製造病毒的『常備宿主』。」他說明,目前認為伊波拉病毒最初的傳染窩是果蝠──而食用果蝠很可能是疫情爆發的原因。

伊波拉是相當晚近的病原體,這似乎能說明此種病毒為何如此致命。他指出:「伊波拉病毒和人類之間尚未彼此適應,因此病起來會非常嚴重,致死率很高,接著高致死率就會對人類的基因體施加選擇壓力──可能也就會對伊波拉的基因體施加選擇壓力,」他補充,「因為對病原體來說,通常殺死宿主並不是理想的演化結果。

800px-Ebola_virus_virion

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的伊波拉病毒超微結構。出自http://commons.wikimedia.org

代代相傳

無論在哪個人類群體中,感染疾病的人口百分比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病原體傳播的難易度。流行性感冒傳播迅速,且多數人都經常接觸這種病毒,因此通常只會產生溫和的感染症狀;某些突變的流感病毒對人則更有殺傷力,好比一戰後逾 5 億人罹患的「西班牙流感」就是一例,當時共造成 5000 萬到 1 億人死亡,另外新型流感(H1N1)更在 2009 年的大流行中奪走超過 20 萬 3000 人的性命。

「舉例來說,罹患瘧疾的機率取決於蚊子的數量和大家被叮咬的頻率,」穆勒解釋,「在傳染迅速的熱帶地區,多數人都會感染,而首次感染瘧疾的成年人若未經治療,死亡率約是 15%到 20%,兒童則稍低。」穆勒說,這個比例經過遺傳適應會大大降低。「族群很快能獲得對(致命) 瘧疾的免疫力,到第二次患病時的死亡機率就大幅下降,待罹病三到五次後,致死率已經近乎零。」

當然也有人無論在多惡劣的條件下都不會感染。不久前,人類基因體的解碼揭示了抵抗疾病能力的驚人事實。聲譽卓著的《自然》期刊於 2014 年 10 月號發表一篇由瑞士科學家主導的跨國團隊研究,此研究說明了為何某些人能迅速中和流感病毒──這類病毒一直長伴人類左右,而我們對它們也瞭若指掌。

原來中和病毒的是一些會附著在血球凝集素(haemagglutinin)上的抗體。 血凝素是病毒表面呈釘狀突起的蛋白,能牢結細胞中特定的醣鏈,像把尋找鎖孔的鑰匙,一旦找到,血凝素便附著在細胞上,然後像木馬屠城般釋出其他蛋白, 操控細胞的運作。

然而血凝素卻也是病毒的罩門。這支跨國團隊的科學家發現,某種抗體經過一次突變後便能中和多種流感病毒,方法是牢結於血凝素蛋白的特定部位。製造這種抗體需要一種叫 VH1-69 的基因片段,這種基因片段以兩種形式出現在人體中,其中一種可以產生前述能中和多種病毒的抗體──而擁有這種基因的人頗多。有些人缺乏這種基因片段,無法產生此抗體,但仍能結合其他基因片段,製造出抵抗流感的抗體,但是過程較費時,效果也不一定那麼好。科學家現在希望運用這項發現來研發疫苗,誘發廣效性的流感抗體反應。

但同時我們仍得感謝祖先已經賜給我們能抵禦多種感染的抵抗力,我們之所以擁有與生俱來的遺傳抵抗力,是因為先人接觸過這些病原體或其近親。此外, 突變也可能自發產生──我們也可能在偶然之中獲得防護,只不過這類自發性的突變在特定疾病爆發、經過天擇之前通常十分罕見。

穆勒說,這類突變能幫助我們打各式各樣的仗,有些戰役我們甚至渾然不覺。他表示:「許多突變能夠保護我們不被疾病奪走性命,這類突變不只影響基因對特定病原體的表現,還能幫助我們抵禦多種病原體入侵──甚至是我們從未碰過的種類,這現象就稱為交叉抵抗性。

舉例來說,據估計有 1%的北歐人後代對愛滋病幾乎免疫──尤其是擁有瑞典血統的人,這些對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免疫力的人身上都有一對突變基因,可防止免疫細胞產生一種名為 CCR5 的受體。這種受體就像一枚愛滋病毒專屬的鎖,一旦拿掉了這道鎖,愛滋病毒就無法闖入而佔領細胞。

耐人尋味的是,儘管 HIV 是相當年輕的病毒,但研究人員透過分子考古學, 估計此突變其實大約在中世紀時就已經出現。科學家認為此基因突變很可能是演化來幫助我們抵禦天花或痢疾的,這兩種都是千萬年來帶給人類無數苦難的恐怖疾病。

目前已知還有其他突變也提供了我們對疾病的抵抗力。舉例來說,身上帶有囊腫性纖維化突變基因(但非患者)的人更能抵抗霍亂等導致脫水的腸道疾病。 另外,遺傳了單個鐮狀細胞貧血症突變染色體的人(具有兩個突變染色體才會成為患者)也可能因此對瘧疾更有抵抗力。

但了解上述情況的成因是另一回事。穆勒說,儘管過去十年來,科學家在醫學基因體學的領域多有突破,也更了解疾病及疾病的成因,卻仍無法清楚了解為什麼一種主導血紅素(血液中輸送氧氣的分子)部分編碼、名為「α鏈」的基因一旦突變,便可能幫助我們抵禦多種傳染病。

Smallpox_virus

天花病毒目前無任何療法,只能接種預防。出自http://commons.wikimedia.org

種族抵抗力?

要明白戰勝疾病之道的關鍵,就是找出哪些人對抗疾病的表現最好,然後再研究原因。舉例來說,伊波拉病毒橫掃西非,儼然所向披靡,各界也持續殷切研發疫苗和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有個族群卻似乎對伊波拉病毒有與生俱來的抵抗力。

法國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非洲中西部國家加彭的鄉村聚落中約有 15% 的人具備伊波拉抗體──其中有一些地區從未爆發過伊波拉疫情。科學家認為, 這些人很可能接觸過伊波拉病毒,或許是接觸了帶原狐蝠的唾液。科學家發現, 比起生態較不多樣的湖濱地帶,森林地區居民的伊波拉抵抗力較優異(某些村落甚至高達 33.4%),因為這些地方有蝙蝠等伊波拉病媒動物棲息。

不同種族對疾病的抵抗力各有差異,這點並不陌生,但基因如何影響人類對疾病的易感性,我們現在才開始了解。英國研究發現,來自印度半島的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較高,而出身愛爾蘭和蘇格蘭的人則有較高機率死於癌症。

出生於加勒比海的男性死於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口高 50%,但華裔的男女性罹患心絞痛和中風的比例較低。且在這些研究中,抽菸、血壓、肥胖和膽固醇等已知的風險因子都無法解釋上述族群差異。

接著在 2013 年,北美科學家發現種族和抗體之間有個令人玩味的連結。他們發現人類許多抗體基因的表現及其能抵禦的對象都因人而異,亦即儘管我們接受針對大眾設計的藥物、治療和疫苗,但人人對病原體與疾病仍有獨一無二的反應。

抗體通常由一對免疫球蛋白、重鏈和一對輕鏈組成,而研究人員針對人類第 14 號染色體中由一百萬個核苷酸排列而成的免疫球蛋白重鏈基因區域進行定序,並有了迷人的發現。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柯瑞.渥森(Corey Watson)表示:「我們以現有知識為基礎進行研究,發現人類基因體中免疫球蛋白重鏈基因座的 DNA 序列有些區段會缺失或新增插入──該區域正決定了抗體基因數量和多樣性。」他指出:「而這特徵很可能有種族差異。」

科學家很久之前便已經知道,免疫球蛋白重鏈基因座能有 50 多種抗體基 因,供 B 淋巴細胞抵禦各種感染和疾病;而渥森的研究團隊進一步篩選 425 位 亞裔、非裔和歐裔受試者的染色體,找到抗體基因有 11 個可能的 DNA 重要缺失和插入,且某些情況下影響了疾病易感性。

渥森強調:「目前一切才起步,但這些研究成果意味著,各種族過去在自然環境中接觸的特定病原體,增加了這類 DNA 的插入和缺損的頻率,進而影響了後代對疾病之罹患率。」

「在抗體研究領域中,『發掘中和流感抗體』等研究非常重要,因為這類研究指出了免疫球蛋白重鏈遺傳變異的重要功能,並且用來對付一種非常重要的傳染病──流行性感冒,」他說,「這類成果也顯示,我們思考免疫反應時,可能需要將遺傳變異的資訊納入考量──特別是用來找出高風險群,或人口中哪些族群能受益於更精確的標靶治療。」

渥森說,目前他沒有發現整個族群對特定疾病有抵抗力的例子。「但大家確實推測,群體中就是有人對特定疾病的抵抗力高人一等。」他補充說明,在某些情況下,遺傳變異有時在各族群中發生的頻率也會有差異。「但抵抗力是來自遺傳或其他潛在因素則說不準,」他指出。

穆勒也同意。「一個族群接觸一種新的病原體後會發生什麼事,很大一部分取決於病原體的類型,以及我們(包括個人與族群)是否曾接觸過相近的病原體,」 他表示,「甚至面對一些我們已經逐漸了解的疾病,好比地中海貧血,我們知道越多,便發現有待探索推敲的也越多。」

本文出自《探索頻道雜誌國際中文版》2015 年 03 月號第 26 期

美味的牛排其實是殺人兇手?

$
0
0

1

作者/王思恆醫師

就算不是魯夫,大塊肉仍然充滿了魅力!尤其是牛排,那焦香的風味配上滿溢的油脂,不只食指而是十指都大動啊!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則新聞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常吃紅肉提高致死率兩成。

這雖然嚇不倒魯夫(嚼嚼),卻會讓不是惡魔果實能力者的一般人心驚驚啊。不過先別急著把牛排從菜單中劃掉,來一起看看這篇研究的的始末,就能知道殺人的究竟是牛排還是新聞標題。

研究內容

這是一篇201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AMA)的回溯性研究。來自哈佛大學的學者花了最長至28年的時間追蹤一大群醫師護理師的健康情形,再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每4年調查一次每個醫生護士的飲食習慣。

依照直覺,我們只要比較健康長壽與紅顏薄命(?)的醫生護士分別都吃了什麼,就可以推論哪些食物好,哪些應該少碰。

這正是哈佛學者做的事情:在整理出37,698位醫師與83,644名護理師的飲食習慣後,研究者發現隨著紅肉攝取量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發生率也跟著上升。每天多吃一份(註1)加工與未經加工的紅肉(註2),會分別增加死亡率20%與13%。

2 研究者更大膽的推論:如果讓所有人都改吃雞肉、魚類、堅果、豆類與高纖穀物,並且壓低紅肉攝取至每日半份,我們可以避免掉9.3%的男性醫師與7.6%的女性護理師死亡。

看到這邊,各位讀者可能會覺得哈佛學者果真不是蓋的!看來還是把家裡的牛排送去給公司討厭的同事吃好了。

先別急,精彩的部分才正要開始。

觀察性研究的致命傷

3

各位泛科學的讀者應該對科學研究的方法不陌生:

  • 首先我們觀察自然現象(每個人的壽命長短皆不同)
  • 問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長壽又健康呢?)
  • 提出假說(可能是吃太多紅肉害了他們)
  • 做研究(找來一群人,隨機分配至吃很多紅肉的實驗組與不吃紅肉的對照組,看看誰活得久)

這篇研究僅僅「觀察」到吃紅肉者比較短命,並沒有展開實驗來證實這個論點。所以本篇「紅肉不健康」的說法僅完成了科學研究的第1~3步驟而已,是個尚未被驗證的假說。

你說:「但吃紅肉的人的確比較短命阿!沒做實驗又有什麼差別?」差別可大了,讓筆者舉個例來解釋。

如果今天我們來觀察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特色,除了年齡、血壓、抽煙習慣之外,還發現到「欸?有心臟病的男性頭髮似乎都很少!」

接著我們大膽地提出假說:「雄性禿會造成心肌梗塞。」(還真的挺大膽的)

在累積28年的大規模的人口調查之後,我們得到了這樣精美的圖表。

4

看完之後科學家們又驚呆了!原來冠狀動脈阻塞的元兇是雄性禿!

聰明的泛科學讀者一定知道其中有詐,掉頭髮哪有可能會導致心臟病呢?

合理的解釋應該是:年紀大的男性比較常有雄性禿,而年齡又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是年齡,同時促成了雄性禿與冠狀動脈疾病。不知情的人,還可能以為雄性禿真會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呢!

觀察到兩件事情一塊發生,永遠不代表其中一個是因,另一個是果。有可能是我們都沒考慮到的因子在作祟,更有可能只是個美麗的巧合。(註3)

我們的哈佛研究發現紅肉與疾病有「正相關」,僅能提供一個「紅肉有害健康」的假說,讓科學家有更多的基礎能規劃接下來的實際研究。僅由觀察性研究就想要得出因果關係,是非常危險的(註4 )。

(以下是更多A事件與B事件同時發生,但未必互為因果的例子。)

5

超人般的記憶力

現在請各位讀者回想一下:你昨天早餐、中餐、晚餐各吃了些什麼?包括食物的種類與份量喲!有多少人有自信能正確回答?

如果發這樣一份落落長的問卷給各位讀者,您覺得它能不能正確地反應過去四年的飲食習慣?

事實上,由哈佛學者自己提供的參考文獻中就提到:「受訪者在回答飲食問卷調查時,常會低估甜食、加工肉類、高脂奶製品、蛋的攝取,同時高估蔬菜、水果及堅果類的攝取量。」還有研究指出,慢性病患者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肉類攝取量。

甚至我們攤開研究數據,會發現吃最少紅肉的醫生護士每天僅分別攝取1,659與1,202大卡,這個數值根本不夠維持基本熱量需求。(註5)

由於人類記憶力的限制和心理防衛機轉,人們回答的答案往往是「我應該吃的食物」,而非「我實際吃的食物」,這都會嚴重影響問卷研究的正確性。

強烈的干擾訊號

讓我們來看一下本篇研究中更多令人憂心的統計數據(以下為男性醫師的數據)

6789

10

看了這麼多圖表,各位讀者應該有個感覺:愛吃紅肉的人好像比較不愛惜自己身體。

其實,紅肉不健康的說法存在已久,調查具醫療背景的醫師護士是否常吃紅肉,根本就是在問:「你注不注意自己健康?」

想像一下愛吃紅肉的醫生A:在開完一整天的刀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與同事到醫院門口點根煙抒解壓力,接著一群人開車到附近酒吧點了炸雞、Pizza、還有一公升啤酒開始大快朵頤。回到家,醫生A的太太忍不住牢騷:「你該注意一下體重了!」醫生A說:「每天上班那麼累,還要我節食運動?乾脆殺了我吧!」

接著想像從不吃紅肉的醫生B:在診間B醫生總是向病患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下診後,B醫師拿出當天準備的沙拉餐盒,裡面有水煮肌胸肉、萵苣、番茄、堅果,還淋上了來自義大利南方村莊的初榨橄欖油。接著他騎腳踏車到家裡附近的健身中心,與來自印度的瑜珈大師進行兩小時的一對一指導。回家淋浴後,他看到桌上的行事曆提醒他又該做半年一度的健康檢查了。「上次的膽固醇指數讓我很不滿意,這次檢查來看看半年來的努力成果吧!」他心想著。

數據會說話,愛吃紅肉與不吃紅肉者根本就是兩群不一樣的人。

哈佛學者為了排除以上的干擾因子,使用先進的統計方法(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s),希望能藉此分離出紅肉對健康的影響。

筆者並不懷疑該統計工具的能力,但抽煙、體重這些數據僅代表部分的健康習慣,還有更多可測量或無法測量的因子(註6)在決定每個人的健康。

想要藉由問卷調查與統計工具單獨分離出紅肉對健康的影響,根本是緣木求魚。

 結語

講到這,各位讀者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去最愛的牛排館大快朵頤一番了呢?先等等!

筆者這篇為紅肉所寫的「翻案文章」其實不能也不敢推翻紅肉不健康的說法(註7),而是在向各位讀者解釋,名號響亮的大型研究,未必不是充滿著顯而易見的破綻。

除了媒體最愛的「英國研究」,飲食科學的報導也常犯下誤植因果的毛病。如果將這些科學「假說」不恰當的奉為「真理」,那麼大概沒有幾種食物可以吃得心安了

至於牛排到底能不能吃?筆者認為,在適量且避免高溫烹調的前提下,大多數人應能放心的享用(註8)。

備註:

  1. 一份紅肉約85公克。
  2. 未經加工的紅肉如牛排、豬肉、羊肉;加工紅肉如火腿、香腸、熱狗。有趣的是,本研究將漢堡肉歸類在『未經加工紅肉』中,大麥克其實是好物?!
  3. 曾有人發現到,該年度尼可拉司凱吉出現在越多電影裡面,掉進游泳池裡溺死的人數也越多。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凱吉哥的電影讓人想不開?連結在此
  4. 過去的觀察性研究曾認為荷爾蒙補充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有益健康,當時的婦女爭相要求醫師開立處方。沒想到,數十年後真正的「科學研究」不但推翻觀察性研究的結論,更發現荷爾蒙補充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5. 假設研究中醫生護士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75與160公分,考慮平均年齡、BMI、活動程度後,以美國梅約診所提供的計算公式可得出基本每日熱量需求應為2,300與1,750大卡,與問卷受訪者回報的結果明顯不符。
  6. 工作壓力、社交關係、睡眠習慣、環境污染、就醫遵從性等都是這篇研究所沒有考慮到的,每一項卻都能深切影響個體的健康。
  7. 觀察性研究大多同意紅肉與癌症、糖尿病有微小但顯著的正向關聯。學者認為可能與紅肉中的鐵質Neu5Gc、高溫烹煮所產生之異環胺有關。
  8. 飲食選擇是高度個人化的,應考慮科學證據、個人偏好、以及風險考量後決定。如有健康上的疑慮,請向專業醫師/營養師諮詢。

參考文獻:

  1. YouTube, (2015). [大愛新聞]吃紅肉死亡風險增 蔬食最健康. [Accessed 9 Apr. 2015].
  2. Pan, A., et al. (2012). “Red meat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results from 2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Arch Intern Med 172(7): 555-563.
  3. harvard.edu, (2015). HOME |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Accessed 9 Apr. 2015].
  4. harvard.edu, (2015). Welcome to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 Nurses’ Health Study.  [Accessed 9 Apr. 2015].
  5. independent.co.uk, (2015).Bizarre correlations that will leave you wishing Nicolas Cage would retire. [Accessed 9 Apr. 2015].
  6. Rossouw, J. E., et al. (2002). “Ris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88(3): 321-333.
  7. Marks, G. C., et al. (2006). “Relative validity of food intake estimates using a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is associated with sex, age, and othe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J Nutr 136(2): 459-465.
  8. org, (2015). Tool: Calorie calculator – Mayo Clinic. [Accessed 9 Apr. 2015].
  9. Jiang, R., et al. (2004). “Body iron stores in relation to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apparently healthy women." JAMA 291(6): 711-717.
  10. Samraj, A. N., et al. (2015). “A red meat-derived glycan promotes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progress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12(2): 542-547.
  11. Zheng, W. and S. A. Lee (2009). “Well-done meat intake, heterocyclic amine exposure, and cancer risk." Nutr Cancer 61(4): 437-446.

更多運動健身相關資訊,可參考作者部落格

《電磁通論》,古籍風格

加州限水、臺灣沒雨,與氣候變遷有關嗎?

$
0
0

編按:今年3/31師大曾召開記者會,並發布新聞稿詮釋兩則師大學者參與的研究,惟因多數相關報導未說明兩項研究發現之關連性或差異性,筆者團隊重新訪問了黃婉如助理教授,並撰寫此稿以釐清科學事實。

desert-279862_640

全球變遷與極端氣候的關聯,是現在科學家努力探討的議題。

當臺灣正面臨67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之際,北美加州在近年來也面臨了空前的旱象,當地政府甚至於今年度破天荒地開始進行限水措施。有鑑於各地極端氣候變異現象頻頻發威,了解其形成原因更顯重要。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助理教授黃婉如近期所參與的兩項研究,正是針對全球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北美、臺灣近來的極端天氣現象做進一步的探討,其研究成果已分別刊登在英國皇家氣象學會的《大氣科學快報》與《國際氣候期刊》上。

猶記近兩個冬季,美國東部受到低壓的影響,飽受極端低溫的侵襲,如今美西也受上方高壓影響,正面臨百年大旱。黃婉如助理教授與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電腦模擬分析,發現在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暖化影響下,將會增強上述大氣環流變異的強度,並造成北美的極端氣候變異加劇。此研究的主要作者,猶他氣候中心副主任、旅美臺灣學者王世宇教授認為,此研究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利用氣候模式所模擬的結果去找出影響北美極端氣候變異加劇的主要成因。

「偶極」結構

「偶極」結構為圖中高壓(H)和低壓(L)伴隨出現的大氣狀態。研究指出,偶極結構造成的影響可能會因全球暖化更加強烈,將可能會造成美東極冷、美西極乾。

另一方面,臺灣正面臨大旱,也在4月份開始進行第二階段限水,那這樣的極端氣候變異與上述的北美大氣環流變異現象有關嗎?很遺憾的,北美與臺灣地區的大氣環流特性大不相同,無法直接作比較,但若從黃婉如的研究團隊在去年針對「過去20~30年間,臺灣5、6月(梅雨期)的降雨特性」所做的統計分析,也發現近30年來臺灣梅雨期的降雨型態有在變動的趨勢。研究發現,由鋒面所帶來的降雨天數逐漸減少,而午後對流的降雨天數與降雨強度則有增加的趨勢。目前,雖然無法直接解答此研究所發現的「鋒面降雨天數減少現象」與今年乾旱是否有關,但至少從天氣型態不斷變化來看,我們應正視氣候變遷對民生的影響。

上圖(a)為典型鋒面降雨(Frontal convection event, FC event)發生時的雲圖,(b)則為局部對流(Diurnal convection event, DC event)發生時的雲圖。右圖統資計料為每年5、6月期間兩類型事件發生頻率的消長變化。可發現FC event的頻率有降低、而DC event頻率有升高之趨勢。

上圖(a)為典型鋒面降雨(Frontal convection event, FC event)發生時的雲圖,(b)則為局部對流(Diurnal convection event, DC event)發生時的雲圖。右圖統資計料為每年5、6月期間兩類型事件發生頻率的消長變化。可發現FC event的頻率有降低、而DC event頻率有升高之趨勢。

從氣象局的網路資料可見,在臺灣一般將5、6月視為梅雨季,而梅雨期間臺灣最主要的降雨來自於在春夏交替時,因冷、暖氣團勢力僵持不下所形成的滯留鋒所帶來的降雨。而因每年冷、暖氣團勢力不同,滯留鋒出現的位置與時間並不固定,所以可能會往南或往北振盪、也可能會較早或較晚才開始影響臺灣。但就觀測資料發現,近30年來冷、暖氣團的勢力皆有向北移的趨勢。若由此推測,梅雨鋒面活躍處的位置應該也有北移的趨勢。倘若此氣候趨勢不變,則代表未來梅雨期間鋒面降雨對南臺灣的影響可能明顯較北臺灣小,而這對解決目前旱象並無幫助。此外,若再加上「強降雨事件增加,大水可能導致沖刷大量泥沙增加水庫淤泥」的考量,這方面也是不利於水庫蓄水。

春夏之際滯留鋒對東亞各地影響時間的差異比較,圖片來自維基日文。

春夏之際滯留鋒對東亞各地影響時間的差異比較,圖片來自維基日文。

總之,雖然我們對氣候變遷的複雜行為尚未參透,但對此必須呼籲各項民生相關單位應正視氣候變遷的相關議題,以因應趨於頻繁的極端天氣。

感謝支援本文的相關採訪工作的Pansci實習編輯張鳳茹、Xmallwolf協助!

本文同時發布於作者部落格地球故事書

延伸閱讀:

關於鋒面by氣象局

關於梅雨by氣象局

師大新聞稿:地科系參與國際研究 解釋極端氣候變異增強趨勢

吃到含植物生長激素的水果會性早熟?

$
0
0
credit:CIAT/Flickr

credit:CIAT/Flickr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激素催熟鳳梨! 吃多恐性早熟」,害我出考題出到一半又要分心來處理這件事。

這則新聞裡面言之鑿鑿地說:

為了讓兩年生鳳梨,提早賣個好價,有不肖果農在鳳梨心施打生長激素,讓鳳梨變大又變甜,吃進肚子裡,尤其對孩童,可能影響荷爾蒙,導致性早熟。

看了真的讓人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鳳梨的外皮極硬,要「打」生長素進去,筆者不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工具才辦得到;另外,果實的發育是整個一起長的,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用針筒之類的去注射鳳梨,整個果實都會停止生長,並非局部變黑。鳳梨局部變黑通常是因為果實發育的過程中氣候變化太劇烈(太熱是常見的原因),整園的鳳梨幾百顆,要用注射的,只能說打到天亮都打不完吧。

噴灑生長素是比較有可能的,植物也的確有生長素,不過植物的生長素真的會對動物有影響嗎?我們先來看一下會讓植物生長的激素們是什麼。

通常我們提到植物的生長素就是說IAA(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ndole-3-acetic acid.  credit:wiki

indole-3-acetic acid.
credit:wiki

吲哚乙酸在植物裡面有非常多的效用,包括讓莖延長、使果實單維結果(不用授粉)、植物的光趨性(通常翻成向光性,phototropism)也跟它有關。

吲哚乙酸的化學式是C10H9NO2,是個小分子化合物。

另外一類會讓果實長大的植物賀爾蒙是吉貝素(gibberellic acid, GA)。

gibberellic acid. credit:wiki

gibberellic acid.
credit:wiki

無子葡萄常會用到吉貝素讓果實長大,主要是因為果實裡的種子是天然吉貝素的來源,無子的果實因為缺乏吉貝素會比較小,所以果農會噴灑吉貝素讓果實長大。

吉貝素的化學式是C19H22O6,比生長素大概大了快一倍,不過還是屬於小分子化合物。

但是不管是生長素還是吉貝素,筆者查了很多資料,都沒有提到可以刺激動物生長的活性。倒是合成的生長素2,4-D曾有一度被懷疑可能致癌,不過美國的環保署在2007年也已經宣布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它會致癌。2,4-D的化學式是C8H6Cl2O3,還是一個小分子化合物。

2,4-D credit:wiki

2,4-D
credit:wiki

至於動物的生長激素呢?以人的生長激素GH1為例,它不是小分子化合物,而是一個由191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

生長激素(somatotropine) credit:wiki

生長激素(somatotropine)
credit:wiki

上圖的每個小球就是一個原子,而植物的「生長激素」,不管是生長素、吉貝素還是合成的2,4-D,都是幾十個原子的小東西;動物的生長激素則是數千個原子的龐然大物,根據默克藥典(Merck Index),人的生長激素的化學式是C990H1529N263O299S7,跟植物的「生長激素」大大不相同,怎麼會把它們混為一談呢?

動物與植物在生理上相差極遠,雖然可以刺激植物生長的物質也被稱為「生長素」,不過並不表示它會在動物體內引起相同的效果(如果可以,水果裡面也都有天然的生長素,怎麼我們以前都不會性早熟呢?),我們的記者看到黑影就開槍,也不查證,嗚呼哀哉!

後記:今天的新聞,農試所也出來澄清,只能說真的是…這些專門害人家的專家亂說一句話,就要讓一堆人出來忙,農試所也說,雖然「在早年鳳梨罐頭外銷加工時期,曾有在原料果上使用生長激素藥劑的情形,當時使用的原因為可增加果實周徑與提高水分含量,但缺點為果實甜度(可溶性固形物)與酸度因而下降。」但是那是鳳梨罐頭的時代,現在臺灣的鳳梨都是以鮮果銷售,而用來催熟的乙烯分子式是C2H4、乙炔是C2H2,更是兩個非常非常小的化合物啊!利用乙烯或乙炔催熟是非常安全的方法,如果只要有化學就認定一定是不安全,怕是真的是沒有東西可以吃喔!

在「臺灣的鳳梨」(農試所,遠足文化出版)一書中(第80頁)也提到,施用藥劑主要都只是催花,改變鳳梨開花的時間,以調節產期,避免鳳梨價格波動太大。催花主要就是提供乙烯或是讓植物產生乙烯,包括用電石、投入0.1毫克的奈乙酸(NAA)、或是使用益收(Ethrel),其中用電石是產生乙炔,而投入奈乙酸與益收則是讓植物自己產生乙烯,都是行之有年、相當安全的方法,而且也只是催花,等到果實成熟時已是六個月後,這些化學藥劑都不知道分解到哪裡去囉!

當然,在筆者看到今天的上下游的「傳說中的激素鳳梨」以後,也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又是上次那位說除了冷壓初榨的油以外都不吃、自稱無毒專家的女士,可不可以行行好回大學去讀書,看那個學校的食科系有學程可以讓她去隨班附讀修學程,不要再製造社會恐慌啦!臺灣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謠言吧!

原刊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參考文獻:

  • Taiz and Zeiger, Plant Physiology, 5th ed.

看到13萬自然科老師瘋傳,我都驚呆了

$
0
0

timthumb

看到13萬自然科老師瘋傳,我都驚呆了。好啦,的確誇張了一點,全台自然科教師大概不到13萬位,但看見自然科老師瘋傳我還真的驚呆;傳授學生「科學」的自然科教師,竟然會分享這類一點都不科學的內容,驚呆之餘,也真是替下一代的科學教育憂心。傳什麼?就是農場式的驚呆文呀!

〈科學家研究出讓你得到快樂的關鍵就在於「5-3-2」〉、〈先別管星座了!科學家表示你出生的月份竟然跟你會得哪種病逝有密切的關聯〉、〈他是隻蝸牛!重複一次,他是隻美軍都要欽佩研究的超強鋼鐵蝸牛〉、〈婦產科醫生總結:生男生女最科學的辦法!!!一定要收藏起來〉……這些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完又覺得不能只有我看到的內容多半來自「內容農場」(content farm),或者「病毒媒體」。這些網站可不是以「讓你認識這世界」為宗旨,他們分享這麼多驚奇的內容,其實只是為了吸引你進去看。

為什麼內容農場要這麼作?這得從他們的獲利模式來看:內容農場的主要收入來自廣告聯播-像是google AdSense-google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廣告,並將廣告鋪往任何加入google AdSense的網站-包括內容農場。當使用者在內容農場網站裡瀏覽,看到廣告並點擊,google便會將部分的廣告收入撥給該網站。簡單的公式就是:收益 = 瀏覽次數(PV, Page View)× 有多少比例會點擊廣告(CTR, Click-Through Rate)× 每次點擊成本(CPC, Cost Per Click),所以要讓收益增加,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提高瀏覽次數,也就是盡可能吸引大家進去看!

註:為了不模糊焦點,就忽略「CPM」不談了,只談「CPC」。

2014年,內容農場在台灣的網路異軍突起,不費吹灰之力地進入台灣網站100強,而且還越長越多。有趣的是,這獲利模式在英語系國家出現時並沒有優勢,到了台灣才蓬勃發展。其中一個內容農場GigaCircle的創辦人認為,這是跟時薪有關;在英語系國家打工的時薪都超過內容農場的獲利,怎麼會有人想搞內容農場呢?(可以參考逗比叔叔整理的對談筆記

既然內容農場的目的是要吸引大家進去看,那麼內容是否嚴謹、是否正確,就不是他們的優先考量-甚至不在他們的考量之中。以〈他是隻蝸牛!重複一次,他是隻美軍都要欽佩研究的超強鋼鐵蝸牛〉為例(按:好長的標題,貼起來好煩呀….),這篇提到螺殼有磁性根本就是穿鑿附會,其中的圖片還是模型,只是為了撐起這個看起來聳動的標題。

6/13 AM11更正:

一些區域的「鋼鐵蝸牛」的骨板(sclerites)含有硫鐵化合物的奈米結構,使骨板帶有磁性。

Suzuki, Y., Kopp, R. E., Kogure, T., Suga, A., Takai, K., Tsuchida, S., … & Kirschvink, J. L. (2006). Sclerite formation in the hydrothermal-vent “scaly-foot” gastropod—possible control of iron sulfide biomineralization by the anim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42(1), 39-50.

不僅是新興起的內容農場,就連主流媒體也「內容農場化」。在我的觀察,主流媒體投入網路之後,以往的成效指標(像是「收視率」)就成了「瀏覽量」,而「農場策略」能有效吸引瀏覽量,所以即使是不以網路廣告作為主要營收的主流媒體,投入網路後也開始「內容農場化」-也就是不知流量為何物但就得追求流量-報導一些驚奇但毫無根據的內容。

不可否認,科學家時常有驚人的發現,不過一項科學發現是經過觀察提問假設實驗分析….才得到的結果,這些看似繁瑣又乏味又難懂的細節其實才是科學發現的精髓。但也因為科學發現的過程繁瑣又乏味又難懂,所以內容農場還有內容農場化的主流媒體就此略過。但身為傳授科學給下一代的自然科教師,卻在分享這樣的內容,甚至有可能還很興奮地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補充」,這樣我是要怎樣教小孩呀?想到這裡,你說我能不驚呆嗎?

當然,這些糟糕的網站並不是只要我們發正念或者向宇宙下訂單就會自爆。那我們可以怎麼做?

不點、不分享這些網站

康盪康盪,我知道這超弱,但這是第一步。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點過這些網站,可以用「我是良好閱聽人嗎?」來鑒定一下。

鄙視且嘲諷分享這些網站的人

驅動社群使用者分享內容的其三條件:一、這本來就很酷要分享給朋友知道(像是那個讓美軍驚呆的蝸牛…..),二、這很重要得分享給朋友知道(像是什麼〈女生痛經時別只會說「多喝熱水」,給她看看這個,他絕對會愛上你!〉、〈可殺死癌細胞 檸檬水的正確泡法 99%的人都錯〉)三、分享這個有助於提昇自己的社群形象(你想想看,有多少人看了CK101卡提諾正妹論壇,會把他的「菜」大剌剌地分享在自己牆上還說「這不錯」或「這我可以」?不會嘛,因為有損自己的形象)。

而分享農場文的動機多半是前兩個。要是我們鄙視且嘲諷分享這些網站的人,像是對他們說「你好糟糕,請暫時不要跟我說話」,讓更多人認為「分享這個有損自己的社群形象」,也許就能減少這些內容被分享的機會。

思考資訊來源

放進嘴巴前,你會看一下食品包裝上的標示,了解一下內含什麼跟怎麼來的。那把資訊放進腦袋前呢?我認為不管是食物還是資訊,不在意內容跟來源,就是造就黑心廠商、黑心媒體的重要原因。

支持優質內容

倘若你支持原創、有深度、有觀點的內容,就應該以實際的行動來表達你對優質媒體或作者的支持,像是收看他們的內容、付費……等,甚至加入撰文的行列。要是你所認為的優質媒體連個溫飽都沒辦法被滿足,怎麼可能有心力產製良心內容呢?沒歪掉就不錯了。

——

這些方式或許無法真的擊垮內容農場(也很難說啦……人類都挽救臭氧層破洞了……),但至少可以讓身旁所關心的人免於劣質內容的傷害。如果你也認同我的看法,為了下一代的科學素養,就開始行動,然後把這篇分享給朋友吧(一個農場式的結語)。

 

按:恕舉例當中的農場內容我都沒設定超連結,實在不希望大家進去呀……

6/13 AM10補充:

〈科學家表示你出生的月份竟然跟你會得哪種病逝有密切的關聯〉為例不是指稱這篇是錯的,而是在說它屬於「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完又覺得不能只有我看到的內容」,以及缺乏科學發現背後的脈絡。

感謝大家這麼有耐心把例子中這麼長的農場標題仔細讀過……

延伸閱讀:

The post 看到13萬自然科老師瘋傳,我都驚呆了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人天性容易相信專家?

$
0
0

文/洪群甯、蔡宇哲

現在不管看文章或是電視節目,總是會出現一些神奇的稱號,像是真神奇的生活家、XX達人、宅神..等,這些自封或被封的莫名稱號背後都有個目的,就是要閱聽眾接受這些人是個專家,接下來講的內容才容易取信於民。

很多人可能會說:別傻了我還是有判斷能力的,不會因為他是專家我就相信,他亂講我也是不接受的。真的嗎?人是否真能如此理性的對事不對人?如果專家跟一個普通人都說了一個錯誤的訊息,一般人對於訊息的接收程度會有不一樣嗎?

研究者讓一群人閱讀一篇關於人每天需要睡幾小時的文章,每個人看到的文章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文章結論有很多種,分別是認為睡眠時間從8小時到不睡都可以。跟部分參與者說這篇文章是個諾貝爾獎得主寫的,跟另一群參與者則說文章是個YMCA經理所寫的,這些參與者讀完文章後會被詢問說相不相信這文章的說法。

結果發現,諾貝爾獎得主說人可以完全不睡覺這麼扯的話都有人會相信,但YMCA經理最離譜只能說到2小時大家就會不信了。由此可知,專家講的話確實大家都比較相信,而且就算講得比一般人離譜也沒關係,人們還是會相信的,這樣聽來是不是有點怪呢?

這樣的心理反映出人們對於生活中的未知常感到不安全,往往會想要趕快抓住一個答案才安心。不論是考卷上或是生活情境上,遇到不確定或沒有正確解答的時候,就總會開始對自己沒有信心,會希望老師能夠趕快給一個標準答案才能安心,因此專家的說法就成為了最好的解答了。但生活中並不像是考卷是非那麼簡單,常常一個狀況的發生都是許多選擇融合而產生的,因此得注意專家所提供的訊息並不是唯一的答案,很可能還有其他不同角度或立場的說法。

對於專家的說法還有一個角度要去思考,就是所表達的意見是否真是他的專業。有不少專家名嘴有名氣以後就當起海巡來了,管事情管到海邊去,連不是他專業領域的事也要管,但還是會有很多人買單接受他的說法,這有可能是受了「月暈效應」的影響。

當我們看到一位扶著老太太過馬路的人,或者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看到讓座的人,就常會覺得他們真是好人,想像他私底下一定也是個充滿愛心、奉公守法,而且品德良好的人。這種「看到別人有一點好,就以為他什麼都好」的想法,就叫做「月暈效應」。而一般人看到專家在某方面學有專精,就很容易以為他在其他方面也都很好、懂很多,要知道很多教授、博士都是生活白癡啊。專家並不是什麼都懂,別把他說的話當作聖旨了。

由以上兩個心理效應可知,人們的心理是不自覺地較容易相信專家,也正因為此我們更應對專家說法小心一點。不是說不要相信專家,他們的看法確實是很值得去參考,畢竟能被稱為專家就有其不同於一般大眾之處,但千萬別忘記了專家也是人,他的知識跟觀點也是有限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他們說的話當作是意見參考,而不是當作唯一遵守的道理,盡信專家不如無專家啊。

(本文感謝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張滿玲助理教授提供諮詢)

參考文獻:

  • Communicator discrepancy, source credibility, and opinion change. link.

The post 人天性容易相信專家?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科技複製時代的捕風捉影──讀《複製邪惡》

$
0
0

文/劉佳林(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前方爆雷注意!本文有提及故事內容與結局。)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講過一則洞穴寓言:一些人被囚禁在洞穴裡,他們的頭腳動彈不得,只能終日面對洞穴的石壁。而在他們的身後有亮光從通道照射進來,將外面世界各種物體的影像投射到洞壁上。囚徒們談論著這些影像,認為這就是實物本身。直到有一個人走出洞穴,眼睛逐漸適應了太陽照耀下的世界,才開始認識到,他以前看到的一切、相信的一切都不過是真相的投影。

shadow.1 from pixabay

Source from pixabay

柏拉圖想透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可見世界僅僅是理想世界的影子,只有當我們的靈魂能夠從可見世界的洞穴中上升到絕對真實的理想世界時,我們才能夠看到善的理想。可是,柏拉圖有所不知的是,他在這裡恰恰是借助於影像來敘述真理的,因為我們知道,寓言其實就是真理的影子,它依憑相似性獲得生命。因此,具有反諷意味的是,儘管需要非凡的智慧和領悟能力,但捕風捉影有時竟也可以成為通達真相的一種途徑。凱文.吉佛伊的《複製邪惡》就是要為我們摹寫這種途徑,摹寫它的曲折分岔,它的通暢淤滯,它的危險不歸。

雖然《複製邪惡》的題材是關於複製的,但作者吉佛伊並沒有像早期描寫複製問題的科幻小說家那樣,把情節安排成一次關於科技倫理或複製人有沒有靈魂等問題的論爭,他吸收了科幻、懸疑、驚悚、偵探等多種小說元素,在編織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時,把注意力始終放在關於凶手真實身分的追查上。與傳統的偵探小說偏重於邏輯推理不同,在揭示事實真相的過程中,《複製邪惡》的主人公更依賴現代科技手段。小說中加強地展示了兩種高科技的複製手段:生物複製網路世界的複製

生物複製是複製一個生命體,其合理性初衷是為了滿足不孕,或因遺傳疾病等原因而無法生育的夫妻擁有孩子的願望。但在小說中,戴維斯複製賈斯汀的真正目的,卻是為了透過複製人而查到罪犯。作者對戴維斯這種有違複製的倫理,甚至是犯罪的做法似乎並無意譴責,儘管讀者都十分清楚,即使是在一個虛擬的複製行為合法化的國家,賈斯汀的生命也已經淪為別人的工具和手段。

對作者來說,複製體與被複製體之間的相似性,成了一個重要問題。首先,二者之間體貌上的相似性是唯一的嗎?戴維斯在網上發布了修飾過的賈斯汀照片後,有人宣稱他找到了這個相似的人,結果證明這種相似只是相似而已。其次,二者之間的內在自我也是相似的嗎?賈斯汀確實不但在身體特徵上酷似山姆.科恩,而且在智力、暴力傾向、思維方式上也與他的原型十分相似。因此,他根據有關犯罪事實並結合自己對罪犯的合理想像與揣摩,做出精彩的案情分析,就具有相當的說服力。可是,如果我們只是一般性地表達A與B極為相似的觀點,如果我們的論證僅僅停留在理論猜想的層面,那麼相似性本身並不會造成什麼危害,但如果僅根據這種相似性,來追究另外一個孿生體的法律責任,甚至剝奪他的生命,那麼相似性就變得十分危險。

戴維斯根據複製體試圖追本溯源、根據DNA的投影去追蹤原型的做法,其結果證明不但是不可靠的,並且由於誤入歧途造成許多誤會,比如把不相關的人當作是賈斯汀的原型加以追查,進而引起新的誤會,導致戴維斯的妻子懷疑丈夫有了私生子,這些誤會又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一名私家偵探,以及戴維斯妻子的死亡。而賈斯汀對案情的想像與模仿,則釀成了更大的悲劇,比如他為了製造現實生活中的罪證,竟姦殺了一個女子。並且,隨著情節的進一步展開,讀者將會發現,悲劇還不僅止於此。

科技社會在生物複製之外,又提供了另外一種仿真的方式,即虛擬的網路世界對真實世界的複製。《複製邪惡》中的「影子世界」就是現實世界的複製體,它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一模一樣,有全世界三千五百個城市裡的每棟建築、每座公園、每個公共汽車站和每家商店。泰洛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都加入了遊戲,不斷升級,並且還在不斷增加細節。甚至真實世界裡剛開始飄飛的雪花也會立即在「影子世界」墜落。相應地,遊戲玩家們也在這個世界裡複製自己的生活,成為記者,參加派對,戀愛,謀殺。

這讓關注謀殺案件、喜歡刨根問底的賈斯汀產生了一個念頭:「如果我們在『影子世界』中發現是誰殺了那些女孩,也許能引導我們找出真實世界中的凶手。」戴維斯在真實世界裡追尋不得的凶手,將會由賈斯汀在芝加哥城的虛擬版本裡被尋獲。但儘管網路世界有許多「真實原型玩家」,卻也同樣存在一些「幻想型玩家」,他們只是借助虛擬世界來釋放在現實世界中無法釋放的欲望

matrix.2 from Hersson Piratoba

Source from Hersson Piratoba

正如戴維斯所說:「巧合不意味著就是證據。」但在認定山姆是凶手的定見上,賈斯汀卻固執己見:即使山姆不是殺害安娜的元凶,他也一定做過其他什麼壞事,傷害過其他的女孩,因為賈斯汀曾親眼目睹山姆企圖對自己的母親施暴。於是他和莎莉.巴威克在「影子世界」跟蹤山姆,並找到許多邏輯上可以成立的證據:山姆是安娜的同學;當山姆在「影子世界」中殺人時,現實生活中的「威克惡魔」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當山姆發現被跟蹤時,他在真實世界裡找上了莎莉的門。似乎更有說服力的是,複製使得一個自我有可能同時存在於兩個身體中,既然賈斯汀體驗到了一種難以控制的惡的衝動,他的這個自我應該也就是科恩的自我。理論上成立的證據鏈,終需在現實世界還原,因為法律不能根據相似律來懲處凶手,可人們並不能在真實世界中找到山姆留下的任何犯罪痕跡。出於強烈的正義感和責任心,賈斯汀最終在真實世界裡複製了「威克惡魔」的犯罪情節,並懷著非凡的勇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兩種高科技的複製,現場DNA的鐵證,山姆.科恩終於被判死刑。可是,幾乎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殺害戴維斯女兒的凶手其實並不是山姆。山姆只是一個性虐待狂,他與安娜的偷歡、其他人碰巧的介入,給世人造成了一種先姦後殺的假象。《複製邪惡》在敘寫戴維斯、賈斯汀等人追查殺人凶手這條主線的同時,還安排了一條看似無關的副線,即「上帝之手」成員米基四處出擊、追殺複製人士。正是米基在非常偶然的機會裡,在安娜與山姆偷歡之後殺害了安娜。小說謀篇布局的最大卓越之處就在於,這個謎底是在篇末人物的閒談和文件整理中,不經意地抖落出來的。於是,一直與主情節平行而又貌似無足輕重的副情節突然在小說的結尾將主情節推翻,讀者最後瞠目結舌地發現:案件有關當事人的全部行動都不過是一場徒勞的捕風捉影。

於是,如何進入世界、如何認識並理解事件真相,又重新成為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高科技手段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易於掌控而更顯清晰嗎?它們會讓罪惡更加昭然若揭嗎?科技時代的人們所習慣的那種理性與自我交託的責任會幫助我們明辨是非嗎?高科技複製時代的人們是更有智慧了?還是更加狂妄無知?

回到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我們發現,戴維斯、賈斯汀等人依然不過是頭腳被縛的囚徒,他們費盡心機的偵查不過是在捕風捉影,而讓他們走上迷途不歸路的那道亮光,正是科技時代生成的工具理性,存在主義那有著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的責任說、選擇觀,則從哲學上給了他們的虛妄之舉的理論支持。複製賈斯汀是戴維斯出於一個父親為女兒復仇的責任,追查山姆是一個複製人,是證明複製體可以具有獨立價值的責任,但不管他們的動機是多麼的善良,他們承擔責任時的態度是多麼的堅定,他們從根本上都是把他人和自我當作工具,他們並不明白生命本身就是目的。

他們的行為首先遭到敵對勢力的嘲諷。在真正的凶手米基看來,聰明人幾乎都是一些理性的傢伙,正是他們使這個世界迅速墮入地獄,因為理性的人不相信是與非。但我們不能說戴維斯他們不相信是非,他們始終在努力弄清是非,只是在試圖建立投影與真相的聯繫時,他們依憑的是自己褊狹的頭腦,和把一切當作手段的工具理性。這與米基信奉的上帝乃是非、正義之化身發生了矛盾,也跟作者曖昧不明的信仰發生了矛盾。

對米基四處捕殺複製人士的行為,作者並沒有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似乎是在透過米基的自我辯護進行肯定。米基宣稱他的行為是正義的,這是上帝的正義:「不是我自己選擇要殺阿里醫生、丹比醫生或者弗里德曼醫生,這是我的使命,你們也有自己的使命。我用我的整個人生來完成這個使命,為了人類犧牲自己,這樣才能完成上帝的意願。」按照米基的解釋,是上帝選擇製造矛盾的,現代聖人和現代殉道者都是矛盾的,「因為在你我這場對抗當代世俗主義的戰鬥中,你找不到坐在上帝那一方的聖人。你會發現真正的聖人,真正的殉道者在地獄深處。因為他們不僅為了同胞的幸福獻出了生命,而且還犧牲了永恆的靈魂。」面對法律在複製問題上的兩難態度,狂熱的宗教分子用極端的方式,去阻止從倫理上來看也是侵犯人的多樣性、唯一性與尊嚴的科學行為,似乎有些道理,但從根本上說,米基的行為恰恰違反了最基本的宗教教義:勿以暴力對抗邪惡

也許,從更具有普世價值的道德倫理的角度看,小說中的另外一個人物更值得關注,那就是戴維斯的同伴、後來的妻子瓊.伯頓醫生,她的在場是對戴維斯的一種校正。瓊並不像書中的其他主要人物那樣執著於科學理性,也對許多事情保持隱忍的態度。她曾經遭到強暴,因此知道安娜的性怪癖,她了解戴維斯在利用活人的DNA進行複製,她默默地愛著戴維斯但並不吐露。

她勸戴維斯從女兒被害的悲痛中擺脫出來,不要沉溺於過去。她說:「這世上到處都是邪惡,一個壞人死去,就形成一個真空,另一些人會被吸進去。消滅了那些做壞事的人並不代表就消滅了邪惡,又會有一些人代替他們。邪惡就像地心引力一樣永遠存在。我們可以採取的最好辦法,就是盡量讓我們自己和我們所愛的人,都站在正義的一邊。」乍看瓊的理論並沒有什麼說服力,但就是這種隱忍和純粹的宗教態度,使得她能夠始終沒有偏離正義。當她最終無意間發現警方對山姆的問訊紀錄、從而表明山姆根本不是凶手的那些材料時,深愛著戴維斯的瓊「用長長的棕色膠帶把每個箱子的內容都埋藏了起來」。她心底十分清楚,就像生物複製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戴維斯複製賈斯汀推倒了罪惡的多米諾骨牌一樣,如果她再次讓過去暴露,罪惡的機器將會再一次啟動。

約伯是耶和華的僕人,完全正直、敬畏神,卻屢遭撒旦的試探,被奪去了財產、親人,從腳掌到頭頂長滿毒瘡。他不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於是不斷地懷疑申訴,但他始終不背棄上帝。他這樣說:「智慧從何處來呢?聰明之處在哪裡呢?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下隱藏,向空中的飛鳥掩蔽……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因他鑒察直到地極,遍觀普天之下。要為風定輕重,又度量諸水。他為雨露定命令,為雷電定道路。那時他看見智慧,而且述說;他堅定,並且查究。他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

複製邪惡_正面書封+書腰_建檔版 (1)也許,《複製邪惡》也想告訴我們,敬畏自然生命的神聖和現實生活的神祕蕪雜,我們才能夠認識善的理念,站在正義的一邊。這是我們進入世界、在世界中存在的最恰當的方式。

The post 科技複製時代的捕風捉影──讀《複製邪惡》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一週四次鹽酥雞,年紀輕輕就得大腸癌!?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2

鹽酥雞

圖片來源:http://goo.gl/XF8qEd

案情:嗜吃鹽酥雞 23歲女腸癌逝

2015年6月5日那天看見「蘋果日報」網站上一則以「嗜吃鹽酥雞 23歲女腸癌逝」為題的新聞,不得不說,解剖員真是驚、呆、了!(下巴掉),新聞的內容提到:

一名二十三歲女研究生超愛吃鹽酥雞,每周必吃三至四次解饞,日前她因血便就醫,發現已罹患第四期末期大腸癌,壘球般大的腫瘤除幾乎塞住腸道,癌細胞並蔓延到淋巴與肝臟,雖經開刀與化療,八個月後依然香消玉殞。

這……真是太可怕了!鹽酥雞是不少人的宵夜首選,看電影、球賽、朋友小聚或深夜的研究室,總是少不了一包香噴噴台灣味的平民美食鹽酥雞作陪。但看到這則新聞之後,你還吃得下鹽酥雞嗎?解剖員趕緊自我檢查了一下,除了自己嘴饞一兩次之外,加上朋友邀約及辦公室同事慫恿,數一數這一週也快直逼…四次了,解剖員還有大好的流金歲月,我不要英年早逝啊!!事情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就讓解剖員請教專家,帶著大家看看這則報導吧(丟掉竹籤)。

解剖

科學疑點一:鹽酥雞「直接造成」大腸癌嗎?

醫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進、累積、除錯的過程,面對各種複雜多變的可能性,有時候光要證明兩件事物「有關係」,就需要耗費許多心力才可能達成,更不用說要證明兩者的「因果關係」。如果在研究室內要證明A造成B或許還有可能,因為很多變數都可以加以控制;但在日常生活中,要說明是A造成B,可能就沒有這麼簡單。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案例應當就屬2011年台灣的塑化劑風波,當時媒體搶著披露塑化劑對身體的傷害,暗示了強烈的因果關係。但是,當消基會提出團體訴訟求償25億時,2013年法院卻以「消費者並未舉證損害與塑化劑有關」等理由,僅判賠120萬元,其中一家廠商甚至僅須賠償9元,可見要連結兩件事情的因果關係有多麼的困難。

以這則鹽酥雞的新聞來看,解剖員看完後整篇報導,會很直覺地產生「因為常吃鹽酥雞,所以得到大腸癌」的因果關係。但是,真的可以這麼武斷地說是因為鹽酥雞而導致大腸癌逝嗎?其他因素都一一排除了嗎?例如,健康專欄作家黃秀美就提醒解剖員可以去瞭解一下大腸癌跟「息肉」之間的關係。果然發現,「台灣癌症基金會」在「大腸癌知識」中就提到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息肉有密切的關係。《聯合報》2015年3月18日有一則「外食多 大腸息肉攻占年輕人」的報導,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2014年舉辦的「追捕息肉小子大作戰」,推估國內有71萬名年輕人的腸道有息肉的問題,而息肉的產生則是因為各種危險因子的刺激,使得大腸上皮細胞增生,進而發生大腸癌;危險因子包括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少蔬果、菸酒、久坐少動、家族史等。此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黃貞祥博士也提到老化、過量攝取紅肉或酒精、肥胖、抽菸、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等等,或是一些炎症性腸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也可能會提高大腸癌的風險。所以「鹽酥雞」當然是危險的因子之一,但是總不會是唯一的因素吧?

科學疑點二:可不可能是先天就拿到一手爛牌呢?

根據「台大醫院基因分子診斷研究室」的研究,癌症發生的原因常常是「環境」與「基因因子」共同促成。這也就是說,除了後天的環境或生活習慣之外,說不定有的人真的先天就是拿到一手爛牌,這些原本沈睡的「基因因子」有一天就突然被喚醒了,可能是多熬了一天夜、多喝了一杯咖啡,說不定會不會根本跟鹽酥雞無關呢?

這篇新聞刊登之後,醫學生Clerk就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肉類烹調時,高溫、時間久所容易產生的多環胺類(HCAs)物質,雖是造成大腸癌的風險因子之一,但是某些先天的特定基因或是酵素有可能才是影響HCAs代謝的關鍵因素。中研院黃貞祥博士也表示,對大腸癌而言,直系親屬若有兩人罹患大腸癌者,患上大腸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三倍,這是先天的因素,不過比例上約兩成左右。那麼這一則新聞報導中的當事人,會不會剛好就是這兩成裡面的一個呢?這樣的例子其實新聞中也很常見,比方說一些人不煙不酒、生活作息規律卻罹癌,例如前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名舞蹈家羅曼菲女士等人,他們都生活正常、不抽煙,也會定期篩檢,最後卻還是罹患癌症(雖然不是大腸癌),可見先天的基因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說穿了,「運氣不佳」永遠是罹患癌症的可能原因之一(無奈),即便在遺傳上甚少致癌突變的基因,也難保證終身不罹癌,因為幹細胞的分裂就會有隨機出錯的機率。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就應該還給鹽酥雞一個公道囉。

接下來看看媒體有什麼問題:

媒體疑點一: 標題殺了鹽酥雞?

解剖員相信應該有不少民眾看到這篇「嗜吃鹽酥雞 23歲女腸癌逝」的報導標題時,可能會迅速地有以下反應:看來最近要少吃鹽酥雞了,或是計算一下這周已經吃了幾次?也許可能還會在臉書上轉貼這則訊息,告誡親朋好友要小心等等。但是這個標題會不會像是在布丁裡面加進太多的雞蛋,料放太多了呢?

這篇新聞標題強烈地將鹽酥雞和大腸癌配成一對,而在同一家報社所製作的動新聞裡面,更是一開頭就說「23歲女研究生,周吃四次鹽酥雞,腸癌奪命」,搭配上動畫與旁白,更顯得煞有其事,令人驚恐。但是,內文是這樣嗎?新聞內文中提到:「這名女研究生無癌症家族史,推測她的罹癌可能與愛吃肉的習慣有關」、「女研究生除愛吃炸鹽酥雞外,體形也偏胖」、「多有嗜吃肉、不愛蔬果的飲食習慣」、「一名三十歲夜店男DJ與一位四十多歲貴婦大腸癌患者,前者每晚工作時必吃烤肉配燒酒,後者每周吃三至四次牛排餐,兩人都因血便就醫。」如果從內文來看,理應誘發大腸癌發生的原因可不單單只有吃鹽酥雞這件事而已啊,愛吃肉、體型肥胖、不愛蔬果、燒烤配燒酒、牛排餐等等,這些都是大腸癌的好朋友,明顯地不像標題暗示的那麼強烈、那麼直接。

因此,關於大腸癌,要留意的事情還有很多,如果我們被標題唬住了,只有拒吃鹽酥雞,但對其他可能的危險因子來者不拒,那麼大腸癌還是可能找上門的。所以處處都隱藏健康風險的時代,千萬別當個傻傻的標題讀者,鹽酥雞雖然聲名狼籍,但總不能說人都是它殺的吧!?

媒體疑點二:這個消息哪裡來的呢?

現今的科技社會裡分工精細,幾乎每個領域都得透過媒體讓自己曝光,一來讓民眾可以暸解專家的貢獻,二來也能夠有利於爭取各種經費。例如在醫院方面,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遇到食安問題的時候,記者會一窩蜂去訪問相關領域的醫學專家,一些耳熟能詳的毒物科、腎臟科醫生等,也多會樂意配合媒體來進行說明;有時候也會看到醫院召開記者會說明某種特殊療法,或成功治癒某種疾病的案例,多會有助於醫院形象的提升。在這篇新聞中,就提到收治病例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大腸直腸科范文傑醫師的觀點,內容又有許多醫治的細節,所以這篇新聞也很有可能是醫院主動提供給記者的題材。醫生作家劉育志就指出,醫院經常會要求醫師定期開記者會宣傳,所以醫師只好找些較特殊且容易引起話題的病例,只是這類較極端的案例在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很容易讓民眾對該疾病產生誤解。

難怪解剖員也經常會看見一些醫療案例的報導,例如「年輕女性罹乳癌 電漿刀手術助重生」、「單切口腹腔鏡手術 腸癌男子術後隔天就下床」、「吃素『餓』死癌細胞 反致癌胞擴散、惡化」等等,新聞會交代患者的簡單背景、患者的情況,再搭配醫生現身說法,看起來很像是從醫院發出來的新聞消息。只是一整天下來,各種新聞這麼多,要如何才能引起話題而成功擠到版面上呢?所以越是特殊的醫療案例、聳動的報導內容,就越有機會躍上版面。如果這個過程中,醫療記者沒有花太多的精神作功課,僅是作為醫院行銷的傳聲筒,再加上編輯台上在商言商的點閱壓力,加油添醋之下就可能得到我們目前所看見的報導品質。其實如果讀者可以瞭解這類醫療案例的形成過程,照理說就可以判斷應該對它投以多少的關注。

解剖總結:太過聳動的醫療案例要小心!

在這一則報導中,解剖員推估應是醫院提供給媒體的報導案例,媒體就算不能還原現場看看醫院方面是如何解析這則醫療案例,但也不宜僅是便宜取用,尤其是製造了如此恐怖的標題,容易使民眾過度連結鹽酥雞和大腸癌之間強烈的因果關係,而忽略其他罹患大腸癌的可能因子。綜合以上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3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五顆)

「關係錯置」指數:☠☠☠☠

「便宜行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名不符實」指數:☠☠☠

(策劃/寫作:賴雁蓉、黃俊儒;科學顧問:黃秀美、黃貞祥、劉育志)

The post 一週四次鹽酥雞,年紀輕輕就得大腸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不知道、不理解科學常識,該被責怪嗎?不然呢?

$
0
0

Only 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former.

–Albert Einstein

最近因為八仙樂園事故,與科學有關的討論激增,照理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畢竟 PanSci 成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到各種時事議題中的科學層面,並樂於討論。這次事件雖然是悲劇,也的確激發了很大量的討論…但為何我高興不起來?

週末仔細想了想,才驚覺原來絕大多數的討論形式,變成了我最不想看見的形式,而且漸成一股向下的批判螺旋。例如:

  • 一開始,責怪參加粉趴者欠缺科學常識,粉塵爆炸的危險性都不知道。
  • 接著,到處流傳治療燒燙傷秘方,包括政治人物,然後大家開始批評這些傳播秘方的人。
  • 然後,嘲笑電視新聞記者腦殘,竟然說「水加熱就會產生氧跟氫」。
  • 還有,藝人賈永婕說屍皮對死者不敬,衛福部立即改稱大體皮膚。然後因此受到醫生批評跟許多網路意見的嘲諷。
  • 最新,但應該不是最後,是有自稱專業者在臉書上發言,引經據典地說主辦單位用的粉材質不防火,跟國外用得不一樣,所以才會出那麼大的事。這發言傳遍網路,但後來才有人細讀資料,發現其實該位自稱專業者的發言根本錯誤百出。

除此之外,跟八仙事故無關,但讓我有同樣感覺的,還有前陣子台北市議員質詢柯文哲市長「肚臍的英文怎麼唸」,柯文哲立即回應「umbilicus」打臉的「彥伯問臍」事件,藝人炎亞綸的「地質系」事件,復興空難黑盒子判讀結果顯示一號引擎被人為關閉,跟一開始許多媒體或評論讚頌機長避開人群對比之下的尷尬等。我對於批評政治人物、藝人、或媒體一點問題也沒有,該批就批,但是當一種集體的「這科學常識耶,你連這也不知道,白X嗎?」的選邊站氛圍逐漸形成,並且讓人羞於開口討論時…因為密度與頻率高,讓我感覺頗不安。

tumblr_m72ct3TAYj1rnxsmao1_1280

圖片來源:It’s Okay to be Smart(http://www.itsokaytobesmart.com/post/27133617699/neil-degrasse-tyson-giving-the-finger) 注意:這張照片是被修改過的,Neil deGrasse Tyson原本比的是食指。

首先,我要承認,PanSci 也常常用嘲諷的方式去批評其他媒體的不科學以及散佈偽科學謠言的作為,「打臉」的力道也不總是掌握得很好,但不管是編輯部還是作者,我們都傾向於針對結構性產製錯誤科學訊息的組織(特別是大眾媒體跟企業)加以批判,並盡所能完整清楚地提供正確訊息,而非針對個人。我們並不希望使得一般民眾、網友也擔心自己的發言會被揪出來痛罵,因而更不敢討論。進一步,我們希望不管是一般個人、或是媒體工作者,都能到 PanSci 來提問跟確認跟科學有關的流言,或是討論怎樣詮釋跟傳達比較好。

為何我會對這樣站在一種科學正確的高度往下責罵的討論形式如此敏感(以及反感),一部分是因為 PanSci 期望更多人勇於討論科學,並透過加入 PanSci 這樣許多熱愛科學的夥伴聚集的空間,獲得正面跟正確的回饋,激發更多人對科學及理性思維的追求,而不是因為不懂科學原理、講錯話、就被釘在牆上,罵到臭。另一部分,很個人的因素:因為我就是原本熱愛科學,但唸書時科學學科沒唸好,因此曾經很畏懼科學,羞於針對任何科學議題發言跟討論的人。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跟我過去一樣。

我這五年來仔細讀遍了 PanSci 上五千多篇科學文章(這是編輯的份內工作),看了數十本科普書,主辦且聆聽了上百位科學演講,但說實話,我依舊不具備任何一門科學的專業,我終究不是任何一個領域的科學家。儘管如此,現在的我對於參與科學討論是非常有熱情跟自信的,因為我知道我可以發問,我懂得如何發問,而且我知道科學社群是友善且樂於分享的。我當然也有能力寫科普文章,而且我知道如何寫得好,在傳達正確不偏誤的科學訊息同時,讓大家願意看完還願意分享。這是 PanSci 的作者跟所有曾參與討論的社群教會我的,我視為人生最珍貴的寶物,並希望透過 PanSci 讓更多人也獲得。

跟我一樣獲得這寶物的,還有編輯群裏頭的每一位。雖然除了我以外,其他的編輯都是某一個科學本科的畢業生,但面對浩瀚無涯的科學領域跟不斷發現,我們永遠都只是無知者。不正是因為我們無知,所以才會想探索這宇宙嗎?不就是因為有無數錯誤的累積,人類才得以在某些時刻,在某些人身上因緣際會地迸發出些許光芒嗎?

是的,我知道看見那些講得詫有其事的科學謬論被廣傳很難受,事實上我對此簡直反感到想吐(特別是現在內容農場跟LINE用戶簡直搭配得天衣無縫)。對於那些明知有問題還不把關的產製者跟傳播者,我們理當不屑,並指出錯誤,提供正確訊息;但針對個人的科學知識不足,我認為應該溫和一點。當重大事件發生,我們都處於不安而需要更多資訊來增加安全感的狀態,加上流言產製的成本總是比正確資訊來得低,也更聳動吸睛,在這場傳播戰中,我們始終居於弱勢。

我認為,打造一個更多人能夠信任,願意參與,靜下心來自在聊科學的場域,就是改變的契機。現在的 PanSci 還距離最終目標很遠,但如果目標在那,那這台列車就不該沿途不斷把人撞飛,而是當有人揮手時,停妥讓人上車。不願意上車的,或搭著搭著想跳車的,當然也勉強不了就是了。

以上,一點感觸。

The post 不知道、不理解科學常識,該被責怪嗎?不然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從自由女神到登陸月球:開放募資,讓科學更開放

$
0
0

有好點子嗎?何不試試看群眾募資呢?

SciMu-300 x 250-案件募集中

一個世紀前,自由女神像成了第1件群眾募資造就科技的典範,而百餘年後的台灣,Maker的風潮興起,伴著公民參與的巨浪,充滿驚喜的創意紛紛躍上舞台,如:人人都能沖出好咖啡上班族的小腹救星等科技&科學的構想,透過募資向外發聲。而其他國家的募資更是五花八門,比方有幫你的貓補充水份 或 至尊3D印表機。上述的點子透過平台募資,不僅能測試市場的反應,更能藉由平台的宣傳接觸到未來的投資者

「如果我想作的事情不是商品,也能募資嗎?」當然可以!

近年來,許多所費不貲的研究(如:罕見疾病藥物)和難以獲得政府青睞的計畫,紛紛轉向群眾募資,如:青少年約會暴力研究替河川體檢重金屬。現實的考量迫使科學家走向人群,同時也讓公民參與科學發展成了必修的一堂課。

募資 = 經營人際關係

群眾募資就像是經營一段戀情,需要小心翼翼地維繫彼此的關係,察覺群眾關心話題,快速且切中的回應。但要科學家搖身一變成為滔滔不絕的行銷專家,肯定有些挑戰。因此專門的募資平台就成了首選(如:MicroryzaCancer Research UKSciMu等),由平台擔任第三方,負責搭起溝通的角色。那麼,募資平台是怎麼做到的呢?

talking

Source from Mo Riza

2013年,美國加州大學的Rachel E. Wheat團隊,認為良好的科學募資平台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宣傳能力&順暢的對話管道。而募資案初次亮相時,吸引到的首批讀者若能帶來更多的好友觸及募資案,持續地擴散話題,那麼募資的能量就會源源不斷。

「就跟快速約會一樣,短短的數句話,就要讓對方覺得,好想繼續聊下去。」在手機上,我們已經習慣忽視每則訊息,只有當文字或影片觸動內心時,才會停留住我們的目光。因此,募資案需以最簡單的文字和影片,讓讀者感受到那在螢幕後的創意感情(如:熱情、激情、同情等),並且要讓每位讀者懷有參與計畫茁壯的感受,成為推動世界進步的一份子。(自由女神像就是極佳的案例)

科學募資的重要性─公民的開放科學課

在國外,越來越多嚴肅的議題透過群眾募資向大眾發聲,如:賓州大學的登月計畫癌症轉移的基礎科學;以無人機繪製底特律的空汙3D圖。在群眾的支持下,這些重要但枯燥的計畫得以展開,讓關心議題的人持續地推動科學發展。

「可是我不是科學家,也不太有錢啊…」分享,能讓更多人看見。科學界多數時間是封閉的,僅管有同儕的交流,但一般民眾幾乎沒有管道去了解科學的進展和重要性。募資平台提供了民眾和科學界對話管道,因此不論是一次轉分享、一則留言或一次捐款,都能讓更多人看見,讓科學更開放!

科學募資的價值,不僅是讓科學研究獲得啟動資源,而是建立一份因著信任而展開的互助與互動。身處在學術圈的專家學者們,因為要向大眾募資,便得轉換對話方式,了解民眾實際的需要和期盼,體察大家需要的是什麼、煩惱的是什麼,跟自己想做的研究有什麼連結。而透過參與募資,我們也能更有理由了解跟監督科學研究的進程,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

你對科學募資有什麼好奇、或是質疑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科學募資的可能性吧!

open science

Source from Greg Emmerich

參考文獻

Rachel E. Wheat, Yiwei Wang, Jarrett E. Byrnes, and Jai Ranganathan. (2013) Raising mone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hrough crowdfunding.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2) 71-72

The post 從自由女神到登陸月球:開放募資,讓科學更開放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為什麼燒燙傷容易被細菌感染?或許是腸內細菌的背叛

$
0
0

細菌感染是燒燙傷患者的噩夢。傳統的理論認為,人體失去了皮膚的屏障,使得環境和醫療器械上的細菌大舉入侵,再隨著血液感染全身,最終惡化成敗血症。

你也有份嗎?腸道菌

今年7月,美國喬治亞健康科學大學(Georgia Regents University)的Zachary M. Earley學者團隊,提出了嶄新的觀點,認為肆虐在傷者們體內的細菌並非是外界的入侵者,而是體內平常與我們和平共存的腸道菌,趁著宿主虛弱大舉反叛,全面襲擊的後果 [1]。

口腔是人體裡少數能接觸到外界的開口,而吃飯時都會順便把細菌吃進肚子裡,如果細菌穿越腸壁進入人體,那可就糟了,那人體是怎麼預防的呢?細菌跟人類一樣,有著許多的族群,其中有致病的害菌,也有抑制害菌的益生菌,而腸道像是運作良好的城市,害菌和益生菌維持一定的比例。而對細菌來說,腸壁是個難以穿越的圍牆,有著良好的屏蔽性,許多的蛋白質(如:tight junction)填補了任何可能讓細菌突破的縫隙,避免細菌穿越腸壁進入人體。

而嚴重的燒傷會損害全身所有的器官,即便遠離皮膚的腸道。嚴重的燒燙傷會引起劇烈的發炎反應,風暴般的白血球和發炎物質奔襲全身,所到之處無不摧枯拉朽。暴增的發炎物質刺激腸道血管,血管猛然地收縮,接續的反應如骨牌效應似地引發,小腸細胞紛紛死亡,平時無堅不催的腸壁,也隨著細胞失去生命後跟著倒下。更糟的是,小腸細胞的屍體成了滋養細菌的食物,遍地的細胞殘屍和劇變的環境,也牽動了害菌和益生菌族群間的變化 [2, 3]。

broken wall

Source from Jim Barton

為了證明上述的故事,Zachary M. Earley等人和芝加哥洛約拉大學醫學中心(Loyol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合作,分別取得燒燙傷者的糞便樣本,並萃取樣品內細菌的DNA和RNA,藉此分析傷患的腸道菌落。而志願者分為二組,嚴重燒燙傷組的4名患者,其燒傷面積為25%;32%;44%;57%,分別在傷後5-17天進行多次採樣。控制組的8名患者燒傷的面積,皆小於10%。

結果猶如研究員們當初的假設,有三種細菌的比例在兩組志願者體內有明顯的差異。其中腸道菌科,嚴重燒燙傷組的31.9%,遠高於控制組的0.5%。而腸道菌科是普遍導致院內感染的兇手(如志賀菌/Shigella及克雷白氏桿菌/Klebsiella),研究員也因此證明,在嚴重燒燙傷患者的腸道中,有致命的細菌在傷後迅速的崛起。

控制組 嚴重燒燙傷組
腸道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0.5% 31.9%
類桿狀菌科(Bacteroidaceae 40.3% 19.3%
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 17.5% 1.8%

除了人體的結果,研究員也設計了動物實驗。研究員餵食帶有綠色螢光的微粒,居然在實驗組的動物血液裡偵測到隱隱的綠光,而原本應該無菌的小腸淋巴結(mesenteric lymph nodes),在經歷嚴重燒燙傷後,卻培養出了細菌。長滿菌落的培養皿顯示了經歷了重大浩劫的小腸,昔日保護身體的銅牆鐵壁,如今就只剩下殘垣斷瓦了(結果顯示屏蔽性降低了約30%)。

ager plate

菌落示意圖. Source from Nathan Reading

在該研究的文末,研究員認為若能確定腸道細菌才是導致敗血症的主要兇嫌,或許可使用細菌界的「自然生態工法」,引入益生菌改變腸道的菌落組成,以益生菌的數量優勢來壓制有害菌。

筆者的感慨:燒燙傷真的是非常難以應付,上文提及的4名嚴重燒燙傷的傷者,最終只有燒傷面積最小的傷者存活,其餘皆在研究期間因敗血症而離世,令人感到五味雜陳。願台灣的醫者、傷者及家屬朋友們,一日比一日更有勇氣面對未來。

註:嚴重燒傷的患者若死亡,約75%的死因是因為細菌感染而致命的 [4]。

參考文獻

  1. Zachary M. Earley, Suhail Akhtar, Stefan J. Green, Ankur Naqib, Omair Khan, Abigail R. Cannon, Adam M. Hammer, Niya L. Morris, Xiaoling Li, Joshua M. Eberhardt, Richard L Gamelli, Richard H. Kennedy, Mashkoor A. Choudhry (2015) Burn Injury Alters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and Increases Gut Permeability 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PLoS ONE,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9996
  2. Mingzhang Guo, Sarah Y. Yuan, Chongxiu Sun, Bert J. Frederich, Qiang Shen, Danielle L. McLean, and Mack H. Wu (2013) Role of Non-muscle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in Neutrophil-mediated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During Thermal Injury. Shock. 38(4), 436-443
  3. Magnotti LJ, Deitch EA. (2005) Burn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gut barrier function, and failure.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 26, 383–391. DOI: 10.1097/01.bcr.0000176878.79267.e8
  4. Church D, Elsayed S, Reid O, Winston B, Lindsay R. (2006) Burn wound infections.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19, 403–434. DOI: 10.1128/cmr.19.2.403-434.2006

The post 為什麼燒燙傷容易被細菌感染?或許是腸內細菌的背叛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募科學】鰻魚飯生活史與蒲燒皮卡丘

$
0
0

最近〈SciMu科學募資平台〉最新上線的專案是這個:

oldeel-pansci

一般提到鰻魚浮現出來的畫面很單純,通常長這樣。

eels-687178_1280

或是這樣。

Common_eel,_Anguilla_chrysypa_Americanfoodgam00jord_0151

但是鰻魚的生活其實很複雜的~~(搖手指)

科學的趣味之一,在於它可以帶你看到冰山那角底下更多更多的冰山。但是即使身在泛科學編輯室(的旁邊),還是會遇到讀了兩個小時的資料不知道該如何用兩句話讓對方聽懂的窘境。

蒲燒皮卡丘

鰻魚的生活史比蝴蝶更複雜,蝴蝶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階段一個變態,鰻魚卻硬是多了一次變態還迴游了三千公里,一路從深海又到河裡最後又回到深海;而每個生活史的階段都有各自的名字和長相。

這天我們正在討論《SciMu科學募資》(案件熱烈募集中!)上的「鰻魚飯拯救計畫(本名太長我也念不完),正當我們坑坑疤疤想閃避掉一路的專有名詞,嘗試殺出一條淺顯易懂的血路還幾乎失敗的時候,坐在旁邊的專業記者先是一臉疑惑,然後很快發揮了孟子般比喻的本能,問出了關鍵一擊。

「所以就像皮丘會進化成皮卡丘嗎?」幾乎可以感覺到本來沉寂呆滯的空氣討論興致忽然熱烈了起來。

嗯哼,差不多。「還要加上雷丘喔。」

圖片來自wikimedia

因此一碗鰻魚飯的故事,應該要這麼說起:皮丘在馬里亞納海溝附近的產卵地出生,隨洋流漂到大河河口附近時變成皮卡丘──台灣漁人過年會河口撈牠們來賺年終獎金;我們會把皮卡丘養到喜歡的重量肥度,烤來做成蒲燒皮卡丘吃掉。

而如果是一隻幸運的皮卡丘,會在河川裡度過數年的歲月,漸漸把自己養胖;直到有一天不知名的因素驅使皮卡丘會經歷最後一次變態成為雷丘,開始由溪降海;而只有經過一系列神祕的冒險,回到大海出生地的雷丘能真正成年,產下卵繼續繁衍下一代的皮卡丘們。

吃過鰻魚飯,沒看過鰻魚游泳

讓我們來看看皮卡丘鰻魚版的卡司。剛剛孵出來的小皮卡長得像扁扁透明的柳葉,被稱為柳葉鰻,一般認為柳葉鰻沒什麼行為能力,不過這種長得像世界十大奇妙物種的生物還蠻會扭的~~~

 扭啊扭隨著洋流移動到大陸邊緣的小皮卡此時會經過第一次變態成為皮卡丘,鰻魚版的皮卡丘一開始是透明的,我們稱之為玻璃鰻,直到接近河口玻璃鰻開始累積色素,也被稱為鰻線,長這個模樣:

Glasseelskils

Glasseelskil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也就是你可能聽說過的,每年過年附近會有些漁人在河口撈捕的鰻魚苗。

人工飼養的鰻魚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不管有沒有人為捕捉,成功進入淡水河川裡成長的鰻魚叫做黃鰻,在黃鰻這個階段通常會度過很多年,鰻魚會專心的在淡水裡吃喝長胖,直到某一天,牠們接受了大海的召喚。

或者在人工養殖下長到夠胖接受餐桌的召喚,成為蒲燒皮卡丘。

回到大海的皮卡丘會再一次變態成為雷丘。這個階段雷丘們的眼睛會變大,身體轉變成類似深海魚的銀白色,胸鰭加寬,我們稱之為銀鰻。銀鰻回到大海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並不太清楚,只知道應該是這樣那樣(……)然後就產卵孵小魚了。

「所以,卵孵出柳葉鰻,漂到河口變玻璃鰻,在河裡長大變黃鰻,長到夠胖回海裡是銀鰻。」我總結:「有沒有問題?」

「有,為什麼牠們還要回到海裡?」

「沒有人知道。」

說到底科學雖然能讓人看見冰山一角下的冰山,但更大的功能,是提醒人冰山無窮龐大永遠看不盡的呢;要好好地解釋一段複雜的生活史,可能需要一隻皮卡丘所能提供的電力。

【新系列預告】接下來更多有關鰻魚生活史的秘密,以及人類是怎麼解密的過程,將由提出〈別讓鰻魚成為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傳奇生物!人工繁殖鰻魚的第一步〉募資專案的黃永森老師來替大家提出解答。

oldeel-pansci

附錄:皮卡丘-鰻魚對照表(點圖放大)

皮卡丘

點圖放大

圖片來源:

其他參考圖片:

The post 【募科學】鰻魚飯生活史與蒲燒皮卡丘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醫院恐怖故事》:下一個就輪到你

$
0
0

重女輕男的雞蛋國度

$
0
0
cc by Marco in Flickr

cc by Marco in Flickr

無論東西方社會,自古以來都可見重男輕女的文化,例如聖經《創世紀》中指出:「神取下亞當的一條肋骨,就用這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夏娃。」,或是中國上古的卜辭裡視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但在雞蛋的國度裡可是另一回事了。要知道雞蛋國度裡為什麼重女輕男,首先得從哲學家和科學家都愛探究的問題開始:

雞蛋怎麼來的?

雞蛋怎麼來的?除了某個東方神秘強國用模具生產之外,當然是母雞生的

只不過,母雞生蛋的狀況比較不一樣。自然環境下,絕大多數的野生鳥類都是在交配後生出受精的蛋,偶爾才會產出未受精的空包蛋。但是,圈養環境中的母雞在日照和營養條件都滿足時就可以開始生蛋,要不要和公雞交配僅是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小事。因此,千百年的家雞馴養歷史中,籬笆裡的雞群向來都是公雞先向黃泉走,抽刀斷喉母雞留。反正沒有公雞,母雞也照樣下雞蛋,讓貪吃的人類撿好康滿足胃口。

到了現在,家雞更是在不斷的育種後有了專門產蛋的品系——蛋雞能以每日幾近一顆蛋的最高速率持續生蛋[1]。同時,雞蛋的生產方式也大規模集約化和工業化,今日,生產雞蛋就像柏青哥店裡的小鋼珠一樣,從養殖場裡滿坑滿谷的蛋雞上不斷產出,最後變成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雞蛋料理。

cc by Carlos Lorenzo in Flickr

cc by Carlos Lorenzo in Flickr

讓我們看眼前的雞蛋料理,回溯一下雞蛋的旅程:我們平常下肚的蛋,是養殖場裡頭滿坑滿谷的蛋雞所生的未受精雞蛋。

那麼,這滿坑滿谷的蛋雞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是種雞場蛋雞,是種雞場裡由產蛋品系的母雞以同品系的公雞精液人工受精之後,生出來的受精雞蛋孵化而來

BUT問題來了。

母雞生蛋,蛋生母雞……也生公雞

蛋雞的品系,是針對產蛋能力來強化的,也就是說,這個品系的母雞很會生(廢話!)。但是,母蛋雞在受精後生的蛋,當然不是只會孵出小母雞,還會孵出小公雞,而且這比例即使在蛋雞品系上也是差不多一比一[2],換句話說,孵化長大的雞隻只有一半有「戰力」

至於另一半的公雞,身為蛋雞卻又不能生蛋,更慘的是長肉速度又慢(產蛋能力和長肉速度依目前的技術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再加上反正只要一隻公雞就可以產生足夠的精液讓好多母雞受精,育種只需保留的公雞就了。於是,絕大多數的公蛋雞在講求經濟效率的現代雞蛋生產鏈裡,就真的成了生雞卵無放雞屎有的無用副產品。

cc by Laura Canovaro in Flickr

cc by Laura Canovaro in Flickr

這造就了重女輕男的現況:在工業化的種雞場,小蛋雞們孵化出來,最快在一天之內(慢不超過三天)就會被專業人士抓起來,迅速檢查小小的雞屁股然後判定性別(與生死)。母的小蛋雞就送去養大,至於公的小蛋雞的命運是被集中起來,以二氧化碳或是絞肉機攪碎處理掉,成了所謂的「一日雞」[3]。

從安樂死的規範來看,適當濃度的二氧化碳,的確能夠讓鳥類在沒有痛苦的狀況下昏迷死亡,符合美國獸醫規範[4]、也符合各國動物保護法。至於絞肉機,乍看之下好像非常殘忍,但安樂死專業的獸醫評估,小雞在裡頭幾乎是瞬間被攪碎,恐怕連感覺都還沒傳到腦袋就已粉身碎骨。因此,美國獸醫規範裡面也點明這個安樂死方法可以用在一天大的小雞、幼禽、以及還沒破卵而出的雛鳥,這樣的做法也在歐美動物福利先進國家使用多年。

只是根據統計,德國每年都會有近五千萬隻的小公蛋雞被這樣處決[5],台灣的狀況想必不會更少。這麼多的生命在雞蛋工業生產鏈裡頭的價值,彷彿連雞肋都不如,來到世上便被迅速消滅。即便是使用符合規範的安樂死方法,依然是讓人忍不住反思是否符合人道精神

天下為「母」的可能

所以,如果公蛋雞真的沒有用處,那能不能讓牠們不要出生就好?或許你會想,既然母蛋雞是人工授精的,反正也不必如人類一樣搞那套特殊體位或特殊食譜試圖影響胎兒性別,何不就像人類做試管嬰兒一樣,篩選帶雌性基因的精子去讓母雞受精就好?不幸的是,鳥類的性染色體是雌性帶有ZW、雄性帶有ZZ,後代的性別由母親的卵子決定[6] ,因此篩選公雞的精子也毫無用處。

好吧,既然不能精子下手,那退一步想,是否可能像重男輕女的人類準父母一樣透過早期產檢確定性別決定胎兒去留,在受精雞蛋生出來但還沒孵化時就確定性別,然後趁著胚胎還小就把雞蛋處理掉,讓小公蛋雞乾脆不要出生呢?

cc by Valentine Svensson in Flickr

cc by Valentine Svensson in Flickr

答案是:科學家已找到解決之道了

在亞洲,日本發明人谷口良輔在申請專利案中,提出以雞蛋的形狀判斷小雞性別的裝置[7]。在歐洲,德國研究團隊藉著測量7-10天大的雞蛋胚胎尿囊液裡的賀爾蒙來判定小雞性別[8] 。

而最新一項由德國教授Krautwald-Junghanns等人所發表的方法,目前看來相當可行。他們使用傅立葉轉換的紅外線光譜儀分析雞蛋的DNA,並且發現公雞的胚盤(也就是蛋黃上的小白點)細胞DNA含量比母雞的多出2%,因此得以在雞胚還沒成形之前(不到四天大)就能夠判斷雞蛋性別[9]

在今年,他們更進一步改良將三天大、長出血管的雞蛋蛋殼用雷射打出一個小洞,再使用近紅外線拉曼光譜儀從小洞照進去雞蛋裡,分析血管裡頭的血液細胞的反射光譜,藉此得知胚胎性染色體的大小,以判斷雞蛋性別[10]。這個方法檢測一個雞蛋的性別只需不到十秒,是現有其他方法所需時間的一半不到,而且不需要接觸胚胎,幾乎毫無侵入性。三天大的雞胚神經系統也還沒有發育,因此後續的處理幾乎不會牽涉任何動物福利的問題。

紅外線光譜儀分析雞蛋DNA(圖片來源)

紅外線光譜儀分析雞蛋DNA(圖片來源)

Krautwald-Junghanns教授已將這個方法設計開發成檢測機器,目標是在2016或2017年以前能夠在蛋雞畜產業裡廣泛使用,判定性別後直接銷毀小公雞蛋[5]

但身為雞蛋料理熱愛者的人可能會對這個結果不甚滿意,管他食用雞蛋或蛋雞蛋,只要是蛋,是公是母都是不可浪費的美味啊!希望不久的未來,在Krautwald-Junghanns教授的技術成功應用之餘,我們的蛋雞真的能「天下為母」

本文共同作者 YiTe Lai

參考資料:

  1. Reared for eggswikipedia.
  2. Primary sex ratio in fertilized chicken eggs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depends on reproductive age and selection. 2008 J Exp Zool A Ecol Genet Physiol. 309(1): 35-46.
  3. Dutch solving the issue of one day old layer males. World Poultry [17 June 2014]
  4. 美國獸醫規範 2013年版
  5. Germany aims for chicken sexing in the egg by 2016. The Poultry site [01 April 2015]
  6. 性別決定系統 wikipedia.
  7. 用於確定受精的雞蛋的性別的方法和裝置。專利CN1449655A。
  8. Sexing domestic chicken before hatch: A new method for in ovo gender identification. 2013 Theriogenol. 80(3): 199-205.
  9. Gender determination of fertilized unincubated chicken eggs by infrared spectroscopic imaging. 2011 Anal Bioanal Chem 400(9): 2775-2782.
  10. Chicken egg sexing by end of 2016. Biooekonomie [30.07.2015]

The post 重女輕男的雞蛋國度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解析謠言] 台灣的黑糖究竟能不能吃?-丙烯醯胺

$
0
0

日前某雜誌召開了記者會,聳動地說他們在黑糖裡發現了致癌物-「丙烯醯胺(acrylamide」,彷彿是正義的媒體揭曉了無能的政府作為。等等!這究竟是國際級的大發現,還是謠言呢?

黑糖

聳動的謠言-黑糖裡的丙烯醯胺。Source from wikimedia

從北歐的母牛跌倒開始說起

丙烯醯胺的故事要從1997年的瑞典說起,當時農夫發現母牛們站不穩,附近的魚隻也奇異地死亡。各種不尋常的跡象促使瑞典政府派遣科學家研究。後來發現當地附近的隧道工程,使用了「聚丙烯醯胺」做為防水劑,使得有神經毒性的「丙烯醯胺」汙染土地,最後農民只好銷毀受到汙染的牲畜和作物。

但故事並沒有結束,後續的科學家發現,日常的飲食中也會無意地吃到丙烯醯胺,因此各國開始投入大量的研究,希望盡速了解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到底危不危險。

所以危不危險?

直接看各國對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濃度的規定

美國 沒有規定
歐盟 沒有規定
中華民國 沒有規定

簡單來說,沒有證據顯示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和人類的疾病有任何的關係。

為什麼聽起來這麼可怕?

因為科學家曾拿丙烯醯胺餵老鼠吃,結果發現能在「老鼠」身上引發疾病,但在人類的臨床研究卻沒有證據顯示它和疾病有關係。例如2003年瑞典和美國的聯合研究,追蹤了近一千名的大腸癌、膀胱和腎癌患者,結論是丙烯醯胺和這三種癌症沒有關係。而2005年美國、瑞典和挪威的跨國報告,更追蹤了近九千名乳癌患者,結論同樣是兩者之間沒有關聯

黑糖裡的丙烯醯胺上千ppbㄟ,真的沒關係嗎?

這就是媒體的數字恐嚇囉!

給個聽起來就很嚴重的濃度數字,加上丙烯醯胺聽起來既陌生又令人困惑,很自然的我們就會覺得丙烯醯胺有如世紀劇毒一般,事實上心理害怕的對身體的傷害,恐怕還比丙烯醯胺嚴重多了。

而媒體所選用的文獻《食品化學毒物學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48 (2010) 658–667》,該研究是用數學模型整理以往的動物實驗數據進行運算研究,並沒有實際做了人體試驗。且該文獻本文的最後一段也敘述,依照目前的飲食習慣,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應該不會造成神經或腫瘤上的影響。

別擔心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吧! 享受一天的美好才是對的。Source from pexels

寫在文末

丙烯醯胺並不是新面孔,數十年前就在北歐和美國進行人體試驗的調查,最後的結論都是沒有發現丙烯醯胺和疾病之間有明顯的關聯性。也因此美國、歐洲和台灣都不針對食品裡的丙烯醯胺作出規範。而台灣的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也在近年發布了中文的研究報告,結論也是「對動物有害,但找不出和人類的疾病有明顯的關係」。

也許爆料的媒體本意良善,認為丙烯醯胺在動物上會引起腫瘤,主管機關就必須要立法管制。但動物的反應和人類本來就不盡相同,動物實驗的結果,是告訴政府「丙烯醯胺是值得科學界投注資源了解對人體的影響」,然而最終人體的報告是找不到丙烯醯胺和人類疾病的關係,此時就應該要尊重專業,相信美國、歐洲和台灣的法令規章。倘若媒體製造民意操控食藥署,最後換來一個只照輿論風向來制定法規、卻置專業而不顧的食藥署,這不是一件令人更害怕的事情嗎?

本文轉載於作者部落格 <Wei-Lun的日常科學分享> 和FB粉絲團  <Wei-Lun的日常科學分享>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丙烯醯胺(Acrylamide)毒性資料
  • L A Mucci, P W Dickman, G Steineck, H-O Adami and K Augustsson (2003) Dietary acrylamide and cancer of the large bowel, kidney, and bladder: Absence of an association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weden,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88, 84-89, DOI: 10.1038/sj.bjc.6600726
  • Lorelei A. Mucci, ScD, MPH; Sven Sandin, MS; Katarina Bälter, PhD; Hans-Olov Adami, MD, PhD; Cecilia Magnusson, MD, PhD; Elisabete Weiderpass, MD, PhD (2005) Acrylamide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Swedish Wome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3(11), 1322-1327
  • Burek, J. D., R. R. Albee, J. E. Beyer, T. J. Bell, R. M. Carreon, D. C. Morden, C. E. Wade, E. A. Hermann and S. J. Gorzinski (1980) Subchronic toxicity of acrylamide administered to rats in the drinking water followed by up to 144 days of recove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athology, Toxicology and Oncology 4(5-6): 157-182
  • Robert G. Tardiff , Michael L. Gargas, Christopher R. Kirman, M. Leigh Carson, Lisa M. Sweeney (2010) Estimation of safe dietary intake levels of acrylamide for human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8, 658-667
  • Joe Schwarcz (2009) 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 天下文化, 中華民國

The post [解析謠言] 台灣的黑糖究竟能不能吃?-丙烯醯胺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減肥光算卡路里 可能會愈減愈肥?!

$
0
0
"Suckale08 fig3 glucose insulin day" 由 Jakob Suckale, Michele Solimena - Solimena Lab and Review Suckale Solimena 2008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PMID 18508724, preprint PDF from Nature Precedings, original data: Daly et al. 1998 PMID 9625092。 使用來自 维基共享资源 的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條款授權。

Suckale08 fig3 glucose insulin day" 由 Jakob Suckale, Michele Solimena – Solimena Lab and Review Suckale Solimena 2008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PMID 18508724, preprint PDF from Nature Precedings, original data: Daly et al. 1998 PMID 9625092。 使用來自 维基共享资源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條款授權。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3

 

案情:卡路里、血糖與減肥

解剖員最近有幾個飯局,在大吃大喝之後,照照鏡子捏捏肚子,好像又到了跟肥肚肚奮戰的時刻了(捏),正準備要斤斤計較食物熱量時,無意中逛著網路新聞,看到了幾篇相類似的新聞報導,讓我想說還是緩一緩以免白忙一場。

自由時報的報導標題開宗明義就說「減肥光算卡路里 恐會愈減愈肥」:

…減重不能只算卡路里,營養師表示,只算卡路里算不出血糖的平衡,血糖忽高、忽低對身體都是損傷,不僅容易出毛病,也容易復胖,飲食還是要均衡。如吃了讓血糖易上升的碳水化合物後,最好再搭配油脂及蛋白質,以平衡血糖上升的速度,才能長期瘦得健康。營養師賴宇凡表示,血糖不是只有糖尿病患才需要注意的事,尤其現代人的飲食糖份含量高,加上加工食品隨處可得,經常讓人的血糖震盪而不自知。

嘖嘖,原來減肥不能只算卡路里,不然可能會愈減愈肥(抖)!而且另一篇中央社的報導「血糖均衡不易胖 先別管卡路里」也講同樣的事ㄟ:

「擁有美國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認證的賴宇凡今天說,她和母親都曾經很胖,以前她天天算卡路里,怎麼吃就是胖,後來她採用血糖平衡的概念,不去管熱量,反而5年甩肉30公斤,糖尿病不藥而癒…」

哇~原來只要照顧好血糖值,不但可以有效減肥,還可以治癒糖尿病啊!這兩篇報導都引述同一名專家的說法,還有專家本人美美的照片,一方面讓解剖員覺得好賞心悅目,另一方面卻也覺得好像跟醫院碰到的營養師不太一樣。真的有這麼神奇的事嗎?還是讓我們好好地來研究研究好了(推眼鏡)。

解剖:

科學疑點一:血糖震盪真的會讓人愈減愈肥嗎?

解剖員深怕減肥計畫變成做白工,愈減愈肥的結果可是令人無法消受,因此在仔細閱讀這系列報導後,發現這位營養專家主張維持血糖的平衡,可能才是控制體重的妙方,所以她用了「血糖震盪」這個名詞來說明。初看這一個詞,解剖員也像是被撞到腦震盪一樣,被這麼威猛的用詞給震懾住了,原來血糖也會震盪?!這位營養專家表示:「所謂血糖震盪就是血糖一下上升、一下下降…血糖忽高、忽低對身體都是損傷,不僅容易出毛病,也容易復胖。」這樣不穩定血糖竟然是健康的殺手?!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可是血糖震盪這詞看了就令人頭暈啊!真是如此嗎?

為了釐清相關疑點,解剖員特地請教了糖尿病專科的黃峻偉醫師,他表示,對於正常人而言,身體機制會把血糖維持在一個穩定範圍內,在其中的血糖波動都是正常的,不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度很大,因此需要進行血糖控制。解剖員這才發現自己有時肚子餓會發抖,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血糖太低呢!但黃醫師說,這其實只是一般人正常的身體反應而已,但並非對身體是有害,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它只是告訴你該吃東西囉,而且在正規的醫療用語中也沒有所謂「血糖震盪」這樣的用詞。也就是說,對於正常人而言,血糖值的起伏是很正常的狀況,「血糖震盪」根本是不存在的現象(你會說運動後的心跳加速叫做「心跳震盪」嗎?)。

黃醫師的說明對於解剖員像是醍醐灌頂,一語敲醒夢中人,如果「血糖震盪」不存在,那麼似乎就沒有「容易復胖」、「越減越肥」或者是「成功甩肉」這檔事了?而且關於報導中營養專家提出的飲食建議,黃醫師也提醒解剖員,不同營養素的攝取量必須要因人而異,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例如對於一般人來說多吃蛋白質還好,但若是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對於攝取蛋白質則要特別注意,因此可別為了減肥就誤信這些一體適用的飲食建議。

看來解剖員還是甘願點跑步減肥去吧(綁上必勝頭巾)。

科學疑點二:糖尿病可以不藥而癒?

在這系列的相關新聞中,另一個讓解剖員眼睛一亮的地方是中央社報導所提及的「5年甩肉30公斤,糖尿病不藥而癒」,因為除了減肥之外,身邊也有許多朋友深為糖尿病所苦。這位營養專家因為自身的經驗,不禁讓糖尿病患者燃起了一絲希望,只是如果血糖震盪的說法有疑問,那「不藥而癒」的說法,又是否太過武斷了呢?

解剖員查一下維基百科發現,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等,但是它真有不藥而癒的可能嗎?依照遍查到的資料顯示,目前人類還無法治癒第一型糖尿病,僅能透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控制,使大多數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過正常生活。而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也僅能將病情控制在穩定狀態,而不能聲稱治癒。

黃醫師也表示,糖尿病是經年累月的結果,不是一夕之間造成的,過去研究就歸納糖尿病的成因有八大致病機轉,每個患者因為每個機轉的嚴重程度不同,也因此有不同的疾病表現。也許患者透過飲食運動把糖尿病控制得很好,但5年、10年之後呢?就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了。所以如果用嚴謹的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當病情控制穩定時,只能說日後發病機率較低,並不能很武斷地說就是治癒。現代醫學講求的是證據為基礎的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醫生照顧患者除了現階段的處置之外,仍須考慮其未來的狀況,僅能給予患者中肯的建議,而不是給予如「終身痊癒」這般肯定的答案。

黃醫師的破解就像是暮鼓晨鐘,因為解剖員也像一般的病患一樣,只希望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來安慰自己,卻容易因此踏入過度簡化的陷阱。引以為誡!引以為誡!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營養師」與「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傻傻分不清楚?

解剖員注意到這系列報導中,不同媒體對於這位營養專家的頭銜似乎有點不同耶!自由時報的報導稱這位專家為「營養師」,而中央社的報導,則稱之為「美國NTA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咦?這兩種「師」看來都跟營養有關,但都是一樣的嗎?印象中,大學裡的「助理教授」跟「助教」可以差很多的,所以少少幾個字卻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讓我們先來瞧瞧什麼叫做「營養師」:依據台灣營養師法第1條,必須要經過國家營養師考試及格、領有證書,而報考者則需先具備學歷認證、實習期滿及格、領有畢業證書等條件。再者,依據營養師法第5條,沒有營養師證書者,不得自稱為營養師,否則可是要處罰鍰的(營養師法第27條)。(驚!)

再來看看美國NTA到底是怎樣的神秘組織呢?原來NTA(Nutri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是個美國的營養機構,學員在完成為期9個月的付費遠距課程之後,通過認證即可成為「營養治療師(NTP, Nutritional Therapy Practitioner),只是不能做診斷也不能治療疾病,僅能做出營養建議。如果是美國的營養師養成可能就要更加嚴格一點,需要由「美國營養學會」認證或是由各州政府認證,才能在美國稱為營養師。所以美國NTA比較像是私人機構,就像一般推廣教育中心的課程,付費上課後取得結業證書。

經過這些比較讓解剖員頗為不滿的是,我們的媒體到底有沒有幫我們分清楚「營養師」與「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的差別,畢竟在這兩篇報導中所牽涉的內容,除了營養的建議之外,事實上還牽涉了許多病理的說明,這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都是切身相關而且茲事體大的觀念。套句台語的俗諺「同款不同師傅」,下次下筆前可不可以將台灣各種千奇百怪的「師」搞清楚啊?!

 媒體疑點二:媒體送佛上西天?

在查證的過程中,解剖員也發現台灣各家媒體的好默契:自由時報是6月4日刊登新聞,而中央社則是6月5日。經過一番抽絲剝繭後,赫然發現原來這位專家剛好就在5月20日出版了一本新書,而書的內容正是這幾篇報導的內容,若對照這位專家在個人部落格裡的節目通告行程,這明顯是一系列書籍宣傳活動下的配合報導。這些活動不是不行,只是它已經被簡化成是許多廉價醫療新聞報導的常態。

解剖員只是爬一下文,就赫然發現有許多正牌醫師曾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健康言論發出過怒吼,例如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腎臟科劉文勝醫師,就撰寫「血的90%是水?不要被偽專家給騙了!請聽專業醫師正解」一文,澄清血液中水的比例不是90%,提醒大家不要被這位偽專家給騙了,並請大家相信專業醫師,別再相信沒來由的傳說了!解剖員所訪談的黃醫師,他也對於現今偽專家言論充斥感嘆:這種人的文章往往廣為流傳,粉絲團還有萬人按讚,而真正嚴謹的研究和理論,民眾卻不相信(嘆氣)。

或許自然醫學有它存在的一套哲學及說法,但是在專業醫師的眼中,這一系列的健康言論都存在許多明顯的錯誤或是值得商榷的空間。對於解剖員來說,最不解的是我們的媒體雖然是因為業務配合而為人作嫁,但是送佛有必要就這樣送上西天嗎?請多一點點專業查證,多一點點正反併陳,好嗎?

解剖總結:太光鮮的專家要小心!

媒體上許多名人專家總是用輕鬆寫意、淺白易懂的肯定口吻告訴民眾專業的健康觀念、營養新知,的確易使人接受。但在此同時,一般民眾也很難去辨別其中的真偽,解剖員奉勸大家,就像買菜一樣,健康資訊同樣需要貨比三家。千萬不要只是用萬人瘋傳的偏方或名氣加持的「暢銷知識」就來處理自己的健康,因為太光鮮的資訊可是處處陷阱的喔!綜合以上分析,本解剖室給這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3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理論錯誤」指數:☠☠☠☠

「不懂保留」指數:☠☠☠

「便宜行事」指數:☠☠☠

「官商互惠」指數:☠☠☠

 

(策劃/寫作:林瑋珊、黃俊儒 ;科學顧問:黃峻偉醫師)

The post 減肥光算卡路里 可能會愈減愈肥?!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募科學] 〈SciMu科學募資〉九月閱兵報告

$
0
0

首先恭喜大家度過七八月份的颱風與暑假(呃沒有暑假嗎)九月份開學,〈SciMu科學募資平台〉從八月底到現在增加了幾個案件,內容一個比一個熱血。這幾個案子從北到南、從純基礎科學研究(台灣光子源發聲T恤)到在地氣象服務(屋頂上的天氣先生),正好展現了科學各式各樣不同的面向。

開始介紹幾個熱血專案之前,還是要再次強調:〈SciMu科學募資平台〉依然徵求各式各樣專案,不學術也無所謂,非科普也沒關係,只要你心心念念想完成的工作內容夠科學,不管是科學研究計畫或是偏鄉科學營,或者任何我們還沒想像到的內容,都歡迎你來提案,讓群眾來支持你!

want

 

醫起嗡嗡嗡──「醫週譯小時」前進校園推廣

wikimed-800x533

先從八月底開始的「醫起嗡嗡嗡」談起。

在這個百家爭鳴的年代,人人想要留下痕跡、表彰自己的貢獻;卻有一群人抱持著「正確的知識屬於公眾共享」的心情固守在電腦前,為中文世界的大家們翻譯中文維基醫療條目,每個周五,風雨無阻。維基百科的社群精神強調知識的共享與中立,卻對於表彰貢獻者相當低調。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看完通篇精心整理過的條目,卻絲毫不會對作者留下任何印象。

這個「醫周譯」計畫聚集了優秀的醫學人才、翻譯人才以及熱情的維基人,希望透過翻譯經專家審核的英文醫學條目,有效提升中文維基醫學條目,甚至夢想未來可以完成一個可靠的中文醫療資料庫。這項工作他們不求金錢回報,只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夥伴加入他們的行列;也因此,才帶出了這個「醫起嗡嗡嗡」的專案。

「醫周譯」的夥伴們希望透過「醫起嗡嗡嗡」這個專案,募集經費來進行校園推廣(染指學校),讓他們可以找到更多的夥伴,替中文的網路世界轉譯出更多可靠的醫學資訊。

下背痛-560x281

七月第一次洽談時,中文維基醫療保健小組剛剛完成長條目「下背痛」,成員的形容:「寫完那個條目,感覺每個人也都得下背痛了……」

雖然個人曾經很無禮地形容維基百科撰寫者的形象為「一群電腦宅宅」(而且居然沒有被揍XD),接觸這個專案之後, 我腦海裡他們的身影高大而神祕了起來。這群擁有醫療知識、英文翻譯能力、程式翻譯能力的熱血青年們,替我們翻譯可靠的維基百科醫療條目,認真找出可信的資訊分享給大眾。他們的形象,越來越接近以下這樣。

影集《權力遊戲》裡守望絕境長城的黑衣人:我從今天守望,至死方休……

中文維基保健醫療 「醫周譯」小組,邀請你來「醫起嗡嗡嗡」!

 

屋頂上的天氣先生

WeatherStation-2

下一位,是同時具備鄉土服務與熱血精神的〈銀星氣象研究站〉。獨自觀測天氣37年,並非科班出身,卻將一份從孩提時代的興趣硬生生打磨成一套專業的呂權恩。在早期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提供天氣資訊給在地的研究需求;時到今日,在臉書社團每天發布彰化地區的及時雨訊。

孩提時代經歷兩個颱風帶來的興趣,直到今日卻成為在地居民仰賴的天氣資訊服務。最大的夢想,是哪一天能募到足夠的資金,蓋一座足以做為在地地標的民間氣象站。因此雖然「屋頂上的天氣先生http://bit.ly/1LkkASQ」成為〈SciMu科學募資〉平台第一個正式達標的案件,也請大家繼續支持。

且不談太認真勵志的內容,光是看到呂大哥這三十年氣象相關的收藏,編輯部就小小地沸騰了,驚呼內容包括「那個是手繪的天氣圖嗎」、「我出生那一年的資料!」、「兩個颱風!」

請期待近日將發布更詳細的報導。

引起編輯部驚呼的民國70年代天氣圖。

引起驚呼的民國70年代天氣圖。

 

支持世界最亮的台灣之光!──〈台灣光子源〉

CERN-Courier-450x600

位於新竹的〈台灣光子源〉在2014年12月底試俥完工,可以發出全世界最亮的光,這件事情有多重要呢?

對謝耳朵來說重要到列入室友合約(而且遠比情人節重要)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其主持機構〈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在2015年4月以封面故事的報導了〈台灣光子源〉。

以下這段影片如果在今年開拍,兩位科宅爭論的內容有機會換成:到底是誰可以來台灣參觀!


更多的介紹請見:台灣之光「台灣光子源」能幹嘛?

但是一個這麼絕對世界級的研究機構,對於大眾來說卻非常陌生,尤其是還取了一個非常嚴肅圖文不符的名字「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同步輻射中心在2015年5月底的經費爭議後,希望能聚集關心台灣基礎科學研究的人們繼續關心〈台灣光子源〉後續的進展,因此發起了「台灣光子源紀念T恤發聲」活動,所得盈餘將全部用做科普活動推廣。

〈同步輻射中心〉未來還打算邀請贊助者參觀世界最亮的「科學神燈」!

double

看完這麼多精彩的提案,是不是很令人振奮呢?
〈SciMu科學募資平台〉誠心邀請你,不只是贊助這些提案,也趕快來提出你的科學好點子吧!

 

【同場加映】別讓鰻魚成為只能在博物館見到的傳奇生物!人工繁殖鰻魚的第一步
未來的二十年內鰻魚的命運究竟會如何呢?需要你的關注!
鰻魚飯拯救計畫」倒數計時中!

oldeel-pansci

 

【同場加映】火箭大叔前瞻計畫
資助校園火箭隊,讓他們飛向太空!

single_cover

The post [募科學] 〈SciMu科學募資〉九月閱兵報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