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公民地震學

$
0
0

巴布亞新幾內亞在7月7日又連續發生兩起規模分別7.2與6.8的強震,所幸震源深度達380公里,未傳出傷亡,也未引起任何的海嘯。全世界的地震之頻繁,每年就有數十次規模大於6的地震,而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地震站之密度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然而,我們至今仍未能預測地震,而放眼全球,也仍無任何短期能作到精準預測地震的技術。

有些奇人異士,或是非主流的科學家會提出個人的看法,提出地震預測的情報,當然,這些預測多數都未能在地震來臨前提供警訊,所以我們也無法驗證這些預測技術的真實性。此外,有許多國家都開始發展地震與海嘯預警的技術,但建置成本昂貴,許多地方還無法接收到預警的資訊。開始有科學家想了解,是否有辦法運用公民的力量,來做些地震研究?雖然才剛起步,但進行這些研究推動時,同時也會增進大眾的防災觀念與科學素養。

社區地震網

一般的地震儀器,都是設立在特定地點,如遠離人煙干擾的地震站,或者是重要的建築設施,你很難想像,自己的家裡就有一個地震站吧?隨著科技進步,地震儀越來越先進,也開始出現低價的地震儀,甚至,你的智慧型手機就是1台地震儀!

有鑑於區域型的地震預警技術,因地震波的資料處理時間,仍存在無法預警的盲區,因而需要更多接近民眾住家的測站。台灣大學的吳逸民教授與國內廠商合作開發了新型的Palert地震儀,同時具有接收預警資訊、記錄地震資料的與現地預警的功能。由於地震波在傳播時有P波和S波兩種實體波,其中P波的速度較快、S波的能量較大較易致災,而這台地震儀內建的參數結合了吳教授的研究成果,只需要P波的前3秒資料,就能判別是否為災害性的地震,就能達到現地預警的效果,而這些地震儀設置成本低於傳統地震儀,能廣設在許多地方,因此未來成為社區防災的新趨勢。

除此之外,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也開始研究低價的加速度感測器作為地震儀,而另一個柏克萊大學的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一個簡單地震儀,因為智慧型手機本來就具有地震儀的各項功能,其中包括可以互相聯結成觀測網的3G或WIFI網路、能定出位置的GPS,然後還有加速度感應器(強震儀基本上就是三軸向的加速度感應器),在我們連上網路、或是導航,甚至玩遊戲的時候,很難想像這些科技可以變成地震預警的利器吧?當然,這時我們就得把手機固定在地面上,以免搖晃的資訊被誤判為地震波。如果有朝一日實現了,它就能像上述吳教授的地震儀一樣能預警地震。

地震學園:公民進行的地震研究

另外有一群團隊在進行著如何將地震學的研究推向非專業領域的民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陳卉瑄副教授,建立了地震學園網頁,無償提供各項地震的科普知識、地震學的試教與推廣,並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的台灣地震科學雲端學習平台合作,讓大家可以參與地震活動的研究。

捕震網(Quake Catcher Network, QCN)為一個自發性地震觀測網,由國外引進,而台灣捕震網(QCN Taiwan)亦與國外的QCN計畫合作,在台灣推廣此計畫,只要有志願者將計畫提供的地震測站裝置並連上電腦,並安裝管理程式,就增加了1座地震測站,這個概念是源自於尋找外星智慧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計畫,運用許多志願加入的人員家中的電腦,便可以將需要大量的運算切割分配到許多電腦中,以節省建置成本與資源。

而陳副教授的「地震學園」,便是以此為根據,除了推廣地震站,還讓志工能透過一連串的上課與訓練,從最基本的地震波判識與地震定位開始,加入地震研究的行列。這樣的教育與訓練也可以說無年齡限制:無論是對地震研究有興趣的成人、或是利用推廣到中小學生,讓學生可以除了從教科書外,實際的接觸何謂地震波,並加強防災的宣導,甚至可以加強全民的地震防災意識。

「地震學園」在板橋沙崙國小的試教活動,小朋友們透過遊戲學習地震的防災知識與地震定位。

「地震學園」在板橋沙崙國小的試教活動,小朋友們透過遊戲學習地震的防災知識與地震定位。

結語

的確,以現今的科技,不怕地震資料不足,只怕研究人力不夠,而只要我們對地震有多一分認識,就能對地震防災多一分希望。和許多公民投入科學議題與研究一樣,我們也該鼓勵投身參與社區地震網跟補震網的相關人士。他們並無從中得到直接實質利益,卻為科學與社會投入了資源與心力,只為讓人們過得更安心。

(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閱讀:

加州理工的Community Seismic Network(以低價的加速度感測器和電腦建置)

柏克來大學的iShake計畫(手機也能變地震儀!)


葉丙成:修課如遊戲?台大電機這麼教!

$
0
0

文/葉丙成

果殼編者按:看到柯南、「中二」這些詞彙出現在概率課的大綱上時,MOOC學院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著名MOOC平台Coursera上放出的第一門中文課程竟然就在全世界人面前用生命在賣萌。是怎樣的教學理念讓台灣大學的葉丙成教授會想出如此奇葩的教學方式?葉教授在博客中講述了他是怎樣設計「遊戲」讓大家「學習成癮」的。

恩師的啟蒙

記得在二十三年前,我是建中小高一。剛開學時,聽說教我們數學的是邱顯義老師。在當時數學課本還是由國立編譯館的委員們編的。委員多是大學教授,邱老師是當中極少數的高中老師。能被如此名師教到,大家在第一堂數學課前都極其興奮、殷殷期待。

終於,第一堂數學課了。理著平頭不苟言笑的邱老師一進教室,同學都靜下來了。大家超想知道這位名師會怎麼教我們。沒想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把我們都嚇到了。老師說:「我,不講課的。」大家都以為老師在開玩笑。莫非不苟言笑的他是冷面笑匠?老師又說了:「我不講課,上課只讓你們問問題。你們今天回去念第一章頭兩節。」

小高一們依然認為老師在開玩笑,臉上都是嬉笑的表情。但是隔天第二次上課,老師一上台就問:「大家對於這兩節有什麼問題?」想當然耳,沒人舉手。老師就這麼站在台上不講話,整整一節課。下課前老師又指定我們回家念的進度。第三次上課時,老師再次要大家問問題,依然沒人舉手。老師這時大概也受不了,就說:「你們都沒問題,那就換我問。問了答不出來的,就站到下課。」他開始一個個點名問,每個人都答不出來罰站了一整節課。這堂課之後,大家發現這傢伙是玩真的!為了不想被罰站,回家莫不好好念,上課踴躍發問。我是其中最積極發問的,也因此得到老師很多的指導跟啟發。

過了一兩個月開家長會,我母親回家說家長會炮聲隆隆。每位爸媽都在痛罵怎麼會有老師不教課的?到底在搞什麼?不過邱老師依然堅守自己原則,沒有一絲改變。說也奇怪,班上的數學段考成績都是全校第一、第二。後來這位不教課的老師,非常受我們的愛戴。老師在我們高二的時候退休,我提議訂製大型匾額送給老師。在老師最後一堂課,我跟同學把「杏壇清流」的大匾額抬出來送給老師。老師當時紅著眼眶的硬漢形象,至今歷歷在目。

困惑與蛻變

十二年後,我在密歇根大學念博士當助教,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隨著之後在密大擔任講師、回台大電機系教書,時間匆匆的就過了十年。在這十年當中,我的教書理念所追求的是「把課講述的很清楚,讓學生聽得很有趣。」我一直在這樣的路上前進,在教學上也得到相當的快樂,在2010年也僥倖拿到了教學傑出獎。但我常問自己,教書十年之後,我在教學上是否該有新的追求?

得獎後沒多久某天在上課的時候,我依然使盡渾身解數。大多數的同學都認真聽,可是還是有人打瞌睡。這給我很大的刺激。我回去一直想著,如果老師把課講的清楚有趣,可是還是有人不想聽。作為一個老師,是該安慰自己總是有人沒動機學習,笑笑就算了;還是該想辦法來改變這樣的狀況?

這個問題,讓我輾轉整夜難眠,忽而想起高中時的邱老師。老師當時也不講課,不苟言笑也不有趣,可是為什麼他讓我們那麼懷念?為什麼他能讓我們很多人都有學習的動機?想到高中恩師,心裡逐漸清楚接下來我該追求的是什麼。在教書十年之後,我的新理念,是要讓每位學生都能有學習動機!

設計與實踐

新的教學理唸成形之後,這時候剛好開始要準備下個學期要教的電機系必修課「幾率與統計」。該如何讓學生有學習動機呢?看著電視一堆XX online的線上遊戲廣告,我突然有了一個念頭:如果我把課程變成線上遊戲,那學生是不是就會比較有學習動機?現今的年輕世代,國外稱之為「數位世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遊戲已經變成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能把課程跟遊戲結合的話,那他們應會更有學習動機。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我開始打造我們的線上遊戲網站。這當中多虧了我的研究生姜哲雄的幫忙,因此我取了我們兩人英文名字的首字母,將之命名為:BJ-Online!

BJ-Online 的遊戲,主要是建構在課程作業之上。有很多台大同學,習慣每學期修很多學分。在同時間應付很多課程時,學習方法往往會走偏(我曾針對這部份寫過一篇文章《回想我過去不堪回首的學習方式》)。很多時候,作業不見得有時間好好寫。同學常會看作業的式子,再去比對是課本哪邊出來的,然後就只片段的看那部分後寫作業。另外也會有人參考坊間賣的習題解答。為了改變這些流弊,我的設計是:「我不出作業,讓學生自己出作業!」

上課的時候我教同學該怎麼設計題目。我教他們怎麼從課本中找到重要的元素後,如何將他們結合成一個好題目,再用文字把這些元素隱藏其中成為一個好的應用問題(題外話:很多台大學生很會證明,但是不大會處理應用題。因此我認為要讓大家多做應用題,以後做研究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在教會他們出題之後,我把學生分成三人一組。每次教完一章後,就給大家三天的時間出題目。之後每組上傳自己設計的題目跟解答到BJ-Online。 為了避免出題組的題目或答案有瑕疵,我們的系統會在每組上傳自己設計的題目跟答案時,即時挑選其他三個組來review題目跟答案的正確性。唯有三組都accept的題目才能放上線,有任何一組reject的話,出題組都應該回去針對缺失revise題目後再上傳。這樣的設計,讓有瑕疵的題目數量,大幅減少。

出完題目之後,我們有一週的時間讓各組去攻破別人的題目。我們的系統會即時的讓大家看到各組攻破哪些組的戰況,如圖一所示。當同學看到別組陸陸續續攻破很多組題目時,他們就會有迫切感要趕快開始做作業。攻破越多題目,分數就會越高。在我們的地圖上就會跑的越快,領先別人越多,如圖二所示。

給學生出題,最大的困難在於老師跟助教怎麼批改這些學生設計的題目?我們設計了一個方式可以讓老師和助教們很輕鬆的處理批改的工作。每次當某組同學攻破一題並完成上傳答案的時候,BJ-Online系統會給他們看出題組的答案,看完後批改自己對或錯。另外系統也會即時通知出題組來批改對或錯。當攻題組跟出題組都覺得攻題組的答案是對的,或是都覺得是錯的時候,這時批改結果是沒有爭議的。只有在攻題組自覺是對而出題組認為是錯的時候,助教才需要出來仲裁爭議。依據過往的經驗,每次作業出現需要仲裁的情況相當少。因此批改的工作是相當的輕鬆的。

但是這樣的遊戲,最怕的是同學之間互相交換各組答案作弊。這該怎麼防止呢?我苦思許久,設計了一個算分的方法:每一題一千分,由解對的各組平分。我在上課的時候,跟同學說:「老師教你們怎麼作弊!」。我告訴他們,以第一組同學為例,他們可以拿他們解出來的三題,去跟第二組交換另外其他三題的答案。拿到第二組所解出的三題之後,第一組可以再拿第二組辛苦解出的那三題,分別去跟第三組、第四組、……去交換收集其他題目的答案。結果到最後,第一組拿了第二組解出來的那三題,去跟別人交易到了所有的題目答案。可是第二組他們辛苦解出來的那三題,卻因為很多組都有答案,而嚴重貶值。同學聽我說了,眼睛都睜大了!最後我問他們一句:「你們,真的都能相信你們的同學嗎?」

圖1:BJ-Online 即時戰報

圖1:BJ-Online 即時戰報

圖2:BJ-Online 成績地圖

圖2:BJ-Online 成績地圖

以賽局理論(編輯註:大陸稱為博弈論)來說,這樣的遊戲只有兩個穩態,大家都不作弊跟大家都作弊。不過因為我刻意的告訴他們這樣的作弊方法。在大家都知道別人也知道可以這樣作弊的時候,大家反而會因為不敢相信別人而不敢作弊了。透過這樣的恐怖平衡,我們的賽局,就落在大家不作弊的穩態上!作弊的問題,就此解決了!

除了作業算分的特殊設計外,我們為了獎勵大家設計好的題目,我們系統還有投票功能讓大家票選設計最好的題目。故意刁難人的題目通常都不會受到青睞。被票選最高票的組,會得到數百分的獎勵。而投給設計最好的題目的這些組,也有樂透彩的方式讓他們得到額外的加分,獎勵他們對於題目的「好品味」。另外上課抽問也可透過BJ-Online隨機選組的功能來選人回答問題(這想法源自資工系林守德教授上課抽問同學的設計),答對的人也可以得到BJ-Online的獎勵分數。我還記得第一年用BJ-Online上課抽問同學時,有同學因為我按的太快,本來選到他們又跳過了變別組。他們因為沒被抽問到而跟我抱怨。居然有同學跟我抱怨上課抽問沒抽到他們!我聽了真是太高興了!

成果與分享

透過這個遊戲,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了。除了遊戲本身的趣味性跟競爭性之外,傳統課程老師出題、批改的權力下放給學生,也是讓他們會提升動機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跟現在素人節目「American Idols」、「星光大道」走紅的的原因是一樣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會讓他們更有興趣與動機,這也就是我常說的「素人教學」。

另外因為分組的關係,同組的同學如果有人擺爛會影響整組的戰績。因此,同學們會互相提攜。也因此在使用了這個系統後,考試成績很明顯的標準差變小了,平均成績也提升了。同學對於題目的品味也提升了。圖三是我們林鼎棋、魏振宇、黃俊衡三位同學設計的題目。一個機率的題目可以把蘇格拉底跟柏拉圖對愛情的看法入題,這是多麼的令人驚豔!

另外其他同學設計的題目也都是超級有趣。每次作業出題期限到的時候(通常是半夜三點),我半夜在床上檢閱同學上傳的題目,動不動就狂笑不止。被我吵醒的太太,常常覺得我半夜不睡亂笑一通像個瘋子。這點流弊倒是我當初沒想過的。經過兩年,我們已經累積了兩百多題的經典機率題目。我跟同學說我們要來出版一本「台大電機機率銘題一百」。我很有信心出版後,大家一定會對同學們的創意設計激賞不已!

在過去兩年,我曾陸續將我的設計與電機系、數學系、物理系的老師分享, 目前也有老師用在他們自己的課程中。 我也曾與國外老師分享。美國萊斯大學電機系的Sabharwal教授就應用了我的設計在他的消息理論課程中。隔個學期,他很興奮的告訴我:「It was a big hit!」。有些老師的課可能不適合由學生出題,老師也可以改變方式,鼓勵學生自己從不同的教科書中找出他們覺得最好的題目,做出解答後上傳到系統給其他組做。我試過這種方式,結果同學們非常認真的遍覽群藉找好題目,效果很不錯!

為了讓其他老師可以方便使用,目前BJ-Onilne系統的設計是採取開放式的。如果台大老師有興趣使用這樣的系統,可以讓我知道。只要系統可以負荷的話,我很歡迎大家使用BJ-Online將自己的課程遊戲化。能夠幫助更多老師讓學生更有學習動機,這是我的夢想!

圖3:林鼎棋、魏振宇、黃俊衡3位同學機率題目設計成果

圖3:林鼎棋、魏振宇、黃俊衡3位同學機率題目設計成果

感動與感謝

在上個學期接近期末考週的時候,我在臉書看到一位同學所寫的動態。他說:「電子學快要考了,還有好多沒有唸完,可是還是忍不住上去BJ-Online又多解了兩題機率。」

我看了這個臉書的動態,真是感動到眼淚快掉下來。 真的有同學像沉迷線上遊戲似的沉迷在機率課的學習!目前我們正在撰寫論文要投稿國際工程教育期刊,同時也在設計更多的遊戲特色,希望能讓同學覺得更好玩、更有趣。

回首這一切,都源自於我高中時碰到的那位極不平凡的老師。他即使不講課,也能讓我們學的好。是他啟發了我,在講課之外追尋更多的教學可能性。

題圖供圖:Shutterstock

邱顯義老師,謝謝您!

果殼編輯的話:葉丙成教授的概率會在8月31日開課,你可以到MOOC學院和大家一起學習。現在就可以在MOOC自習教室這個帖子下面直接和葉教授互動啦!

文章轉載於果殼網,原文發表於葉丙成老師的博客

只有罪犯才需要擔心政府管制網路嗎?

$
0
0

credit: CC by Christophe Verdier@flickr

文/ 洪朝貴

本文受限於篇幅,無法完整解釋一些「挑戰主流觀點、看似誇大」的主張。請以文中『關鍵詞』或鄰近的『關鍵』、『雙詞組』上網搜尋更完整的論述與事證——如果您閱讀本文時,網路上的這些文章還沒有被政府判定為「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而遭封鎖的話。又,『挑戰總開關』頁面也蒐集許多相關文章連結。

今年五、六月以來,先後有智財局、國安局、NCC企圖修法管制網路。但從技術上看,管制網路既是不可能成功的任務,又會產生許多傷害隱私與言論自由的不良副作用。法案推出之後,網路一片罵聲,但政府卻還是堅持其立場。為什麼要不顧一切,看見懸崖卻還是堅持往前衝?強大的背後黑手究竟是誰?又,那些反對三大管制法案的人,真的都是意圖盜版、竊取國家機密或是危害社會安定的壞人嗎?

請想像:如果政府為了保護智慧財產權,規定公營民營郵務業者有權利甚至有義務配合著作權人攔阻內含侵權光碟或隨身碟的郵件,那會發生什麼事?又或者是為了保護國家機密、防堵色情氾濫、阻止謠言散播……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總之,郵務業者被(智財局、國安局、內政部、法務部、教育部、外交部……等等某業務主管機關)要求過濾某類內容、禁止某類郵件傳遞,那麼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很簡單: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就算需要管制的信件大多裝在紅色的信封裡面,而郵務業者也依據這個原則來過濾信件,這還是有可能誤攔或誤放。(就像『盜版爛帳』被算到『合法 p2p』頭上所產生的效果一樣。)此外,用戶也將學會改用其他顏色的信封來避免被攔截(這一類的翻牆技術稱為tunneling)。接下來,政府可能更以此為由而要求派員長駐郵務機構,專司拆信檢查內容(在網路世界,這稱為「深度封包檢測deep packet inspection」)。這也將侵犯不相關人士的隱私。但另一方面,其實只要採用公開的、經過專家挑戰測試的加密演算法,最終就算信件的內容被拆開,審查人員也無法解讀內容。

於是,在這個管制機制底下,那些該被封鎖但有加密的資訊還是可以安全過關;另一方面,未加密的合法通訊內容,其隱私權卻反而被侵犯。又因為黑箱作業、沒有監督制衡力量可以阻止濫權,你想掌權者會不會透過這些特派員「順手」審查並攔截那些「不在原始立法管制範圍之內」的信件——例如爆料政府惡行的揭弊內容?

哦,當然,我怎麼忘了,「爆料政府惡行的揭弊內容」早就被國安法判定成非法內容了。就像因為爆料『直升機射殺平民』導致後來在獄中『受虐』的『曼寧』,或是揭發美國政府諸多弊案而遭到『打壓』的『維基解密』,或是爆料『prism』侵犯公民『隱私』的『史諾登』即將被美國政府起訴一樣,我國政府也透過『國安法封你我的嘴』,以便達到『阻撓吹哨者揭弊』的效果。

國安修法二條之二的說明,大談「駭客入侵」、「恐怖主義」。從這兩個辭看來,你會以為政府終於理解『ie-only』的『自然人憑證』是國人資安威脅的最大幫兇,以為政府或許會呼籲大學停止『瀏覽器宗教狂熱』,以為政府終將開始檢討『行政院遭中韓潰客惡意攻擊』的元兇——ie-only的官方與民間網站。畢竟外國駭客顯然不會特意花機票錢肉身前來我國境內發動攻擊等著被抓,加強網路安全的有效方法應該不在於處罰攻擊者或洩密者,而在於提高電腦用戶的安全措施。

但你錯了:國安法實際的修正條文卻都在談如何強化「保防工作」、避免「公務或業務機密」外流、如何處罰「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的行為,彷彿立法者幻想著駭客會歸化入我國籍、考上公務員,然後才洩密,或者幻想著國內洩密者會白癡到竟然上網公布機密,既喪失了販賣情報賺大錢的機會,然後又要被網友圍剿。

從資訊安全的角度來看,「駭客入侵」、「恐怖主義」這兩個說辭跟主要條文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反而跟美國近年來經常藉用的口號一樣——頻頻藉此演出『維安劇場』、讓政府得以擴權侵犯公民隱私與人身自由。

談到美國,就不得不提起台灣近年來從主流媒體到大中小學校園內充斥的『智財 洗腦』現象。許多案例顯示:這些洗腦活動與文宣完全背離了教育應該「陳述完整事實」的基本原則,經常只轉述MPAA、RIAA、BSA等等利益團體的片面觀點,甚至一手宣傳反盜版,另一手卻不讓學生知道合法免費的替代方案——例如『片面不完整』的『反盜版』宣導,及『Office證照卓越』反而讓大學校園成為布置盜版地雷的主要幫兇。我們的智財教育,絕少從台灣自身利益的觀點出發(「如何合法降低成本」),幾乎都是從外國利益團體的觀點出發(「版權品再貴也不願對師生談論替代方案」)。就連立委也被玩弄於其股掌之中——例如『盜版三振』這類的『垃圾法案』。除了被操縱,很難找到更合理的解釋。

這又把我們帶回最早引發抗議的智財局封網企圖。『假如智慧財產局真的阻擋國外侵權網站』,會發生什麼事?當外國網站盜用國內創作人的作品時,『遮住創作人的眼睛』,讓國內創作人看不見,反而更加無從得知外國有人侵權。這竟是智財局「保護國人著作權」的方式?難怪『智財局不敢回答』:「(外國?)權利人團體到底是誰?」、「國內有哪些學者背書?」等等簡單的問題。

電影《阿凡達》裡面,潘朵拉星上的樹木構成一個智慧網絡,任何願意把頭上「天線」接上神樹伊娃的納美人,都能夠從這個網絡取得許多知識。21世紀的人類,也已經發展出地球版的伊娃神樹——那就是網際網路。如果你願意接上地球版的伊娃神樹,並接受她所分享的禮物——『自由軟體』與『創用CC』的數位內容——你就理解為什麼我們根本不需要盜版,日子也可以過得很方便。但是為什麼自由軟體與自由文化的參與者,卻經常又是最早跳出來反對以任何名義——例如反盜版——管制網路的一群?因為當政府開始以『政治力干預網路中立』時,受害的將不僅僅是盜版者,而會是這整個「地球版的伊娃神樹」,以及她所嘉惠的眾人。期待有夠多地球人看穿政府的藉口、挺身吶喊、加入保衛地球版伊娃的行列。

洪朝貴:任教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原文刊載於科學月刊第524期

為什麼又是英國研究

$
0
0
credit: CC by London Permaculture@flickr

credit: CC by London Permaculture@flickr

好像很多人都已經察覺,許多報紙中「據英國研究」的科學報導常常是誇張且荒誕,不然就是瑣碎且莫名其妙。

事實是,這些「據英國研究」有很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研究,而是公關公司行銷策略的一環。首先公關公司會針對客戶訂作一些仿科學報導,不用說這些文案 人員大多沒有科學背景;然後他們再找一位學者掛名,這位學者甚至不必參與所謂的「研究」;最後再把這個仿科學文章送到缺稿且嗜奇的記者手上,就成了一篇聳動的「據英國研究」了。

這種操作手法如同一般的置入性行銷,只是更加曖昧,因為他不直接廣告產品,頂多提到贊助廠商。他們的目的是藉由一些誇張的奇聞軼事吸引讀者注意,趁 機在讀者腦海中植入訊息,或者使讀者更容易注意到他們真正的廣告:例如說你剛讀了一篇旅遊與豔遇機率的報導,就算你覺得他完全在唬爛,也難免會使你對鄰近 版面的旅遊廣告多注目一下。

Bad Science》的作者高達可(Ben Goldacre)醫師就收錄了幾則這樣的案例,例如倫敦政經學院達爾文研究中心的 Oliver Curry 博士提出「男人陰莖會變大」的演化趨勢。或許是這類的新聞很對大眾味口,所以一下子躍上了英國多家報紙的版面。不過這其實只是男性電視頻道 Bravo 為 21 周年慶所推出的行銷手段中的一個環節。

高達可另外舉了一個例子:「由劍橋大學理查韋伯(Richard Weber)教授帶領的數學家團隊研究發現,潔西卡艾芭擁有最性感的體態。」所以你以為真的有一群劍橋大學的教授帶著研究生去做這種毫無學術價值、沒有期刊會接受的「研究」?

這其實是 Clarion 公司為 Veet 除毛膏所做的行銷手段,事實上負責本案的公關公司一開始就找上高達可掛名,甚至還沒進行實際研究就已經告知高達可他們期望的結果。當然高達可拒絕了,最後行銷公司找上劍橋大學的韋伯教授,雖然他一開始同意,不過後來後悔了。

在這則行銷文稿被記者當成科學報導刊出後,高達可拿此事詢問韋伯教授,韋伯的回應是:

Clarion 的文稿並沒有經過我的同意,而且內容錯誤、引人誤解,讓人誤以為背後真有什麼嚴謹的數學。沒有這回事,沒有所謂「劍橋大學數學團隊」參與報告製作。我並沒 有為報告內容背書,也不會答應這樣的要求。我寫電子郵件給 Clarion 聯絡我的人,請她給我一個交代,但我得到的回覆是她正在休假。

Clarion 請我幫忙分析一份針對 800 位男性做的問卷調查,內容是他們對十位明星「走路性感撩人程度」的排名。

潔西卡艾芭排名第七,名次落後。我回覆說,光從這十個人看不出甚麼有意義的結論…(接下來的大意是,他建議或許可以考慮臀腰比和排名的相關性)… Clarion 想從中找出有利於 Veet 行銷的資料。我的見解是這些東西有點有趣但卻沒什麼道理。

…..

詳全文

當這則新聞轉幾手到了華語圈就變成了「劍橋大學評選最撩人女明星 奧爾芭完美勝出」,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劍橋大學的數學家吃太飽沒事幹。以上我們看到一位不擅長和商人打交道的數學教授,莫名其妙的成為行銷活動的「科學」代言人。

另外也有一些人擺明了拿錢辦事,例如擅長發明公式的「阿納爾教授」(Cliff Arnall),他發明了諸如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一年中最悲哀的日子等等公式,這些公式當然背後都有贊助商,也當然都沒什麼科學根據。這位阿納爾其實是 位成功的商人,販賣自信養成和壓力管理課程,偶爾在大學開幾門相關課程,嚴格說起來並不是真正教授或學術圈的人物。《Bad Science》 對他有詳細的描述,這裡不再贅述,或者你也可以去買本中文版的《Bad Science》來看

(MediaSlut – Ideas) + Money = CorporateWhore

“Blue Monday” is churnalism, beware any journalist who puffs it

其中一則移植過來變成了「6月20日是今年最快樂一天?英國人這個夏天有點煩」,原文中有關冰淇淋廠商的贊助聲明被移除了,阿納爾還被寫得好像真的是個心理學家一樣。

諷刺的是,就連高達可在《衛報》上的專欄批判此事,阿納爾還特別來信致謝,因為這個批判文章同時也製造了廠商的曝光率,讓阿納爾多拿到一點報酬。

當這些仿科學的文章被抄到國外去、移除原本的商業資訊後,就只是單純的蠢新聞而已。台灣畢竟是個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很多人都有大學學歷,常常閱讀 正規科學新聞(如科景、科學人、科學月刊等等)的人,應該都會質疑這些「據英國研究」的科學報導不論是形式或者是內容都非常粗劣,不是嗎?所以這些就只是 無害的玩笑,不是嗎?

我可沒這麼有信心。因為我看過很多人差不多是你寫得出來、他們看得懂的東西都會信以為真,另一方面這些東西也會讓大家誤解學術研究如何進展,彷彿科學只是一些象牙塔裡的怪人信口開河而已,沒什麼值得探討的價值而且反覆無常。

所以現在你知道了吧,很多誇張的英國研究根本就不是研究,也未必有科學家參與其中,就只是行銷文案而已。

附帶一提,如果你對「情侶平均一年吵架312次、星期四為最高峰」這則新聞感興趣,偷偷告訴你,這其實是英國某衛浴家具商的行銷文案,而所謂的調查就只是他們網站的線上投票罷了。

 

原刊載於 novus log [Feb 07, 2011],經作者novus同意後轉載。

「手機門號增加+腦癌人數未增=手機電磁波不會致腦癌」的推論有什麼問題?

$
0
0
6111665326_6fc3f7cb0a

兩年前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認為使用手機可能會致癌,讓當時的立委決定要限制中小學生手機的使用,詳情請看兩年多前筆者寫的文章。今天在各大媒體中看到,手機電磁波不會致腦癌的報導。主因就是有台灣的研究團隊,根據手機門號數量,和罹患腦癌的人數作追蹤,發現2000-2009年間,台灣手機門號明顯增加,但罹患腦癌的人數卻沒有明顯的增加,因此作了這樣的推論。

首先,這樣的做法比起世界衛生組織當年的報告更粗糙,當時世衛組織的依據,至少是一份有持續讓使用者每天用手機30分鐘的研究,所歸結的結果;雖然該研究也有設計上的問題。然而這研究僅是用兩筆官方數據來討論-至少發表在期刊的文章中是這樣描述的。

再者,手機門號數目的增加究竟代表什麼?手機使用的人口真的有增加那麼多嗎?還是其實擁有多個門好的人數增加了?一個人就一張嘴,兩個耳朵,有人可以同時間跟兩個人講電話嗎?所以門號數的增加不等同於使用手機時間的增加!另外,手機使用人口增加,但若使用頻率不足以致癌,那罹患腦癌的人口當然不會增加;或是其實腦癌需要較長時間的影響才會發作?目前這調查僅知道十年的情形。如果不能夠釐清究竟門號數目增加代表的是什麼,如何推論手機電磁波和腦癌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第三,在其他報導中大家也有看到的,就是2G vs. 3G手機電磁波的量是不同的,新增的門號就竟是哪一種?其實不清楚。

最後,我們其實不知道不同癌症的罹患率是否在這十年內有所改變,是否有其他癌症的增加的幅度也是相當的。此外,手機門號數目的增加,可能暗示着生活形態的改變,生活形態的改變可能有好的,有壞的,是否因為某些好的影響,造成腦癌會下降,所以其實一消一長,造成手機門號數的增加,並沒有影響。

這研究認為,根據這個調查的結果,大家應該要更謹慎,不應該把手機使用當成毒藥;但這樣的證據,實在很難有說服力!

去看研究的原文:HSU, Min-Huei, et al. The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of malignant brain tumors after 10 years of intensive cell phone use in Taiwan.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ancer Prevention Organisation (ECP), 2013. (文章的摘要有明顯的錯誤,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摘要中提到 According to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there were 4 incidences and 4 deaths due to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09. 但實際上這段期間並不只有4個人因為腦瘤死亡)

去看主要研究者 李友專教授的網頁,李教授主要研究的範疇為生物資訊學

奧卡姆剃刀到底是個怎樣的法則?

$
0
0

b2370c32-21fe-4196-9782-a617c07905f7文/

常訪問科學網站的同學們可能都比較熟悉剃刀原則,這個原則經常會用來駁斥一些玄學和偽科學的言論。

但是這個原則本身卻經常被人誤解。最重要的是,剃刀原則從來沒有說簡單的理論就是正確的理論。 實際上,沒有任何一種科哲原則認為簡單即正確,最多也只有幾個物理學家認為優美的數學公式更可能符合物理事實——而也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他們是對的。

那麼剃刀原則說的究竟是什麼呢?

雖然奧卡姆的威廉肯定不是總結出這個原則的第一人,但是通常的表述——「如無必要,毋增實體」一般都歸在他頭上。在現代科學的語境下,我們說到狹義的剃刀原則時,一般是這樣的:「當兩個假說具有完全相同的解釋力和預測力時,我們以那個較為簡單的假說作為討論依據。」(有一些科學哲學家對此進行過擴充,不過我們不討論擴充的版本。)

注意,這兩個假說必須在實證上完全等同,剃刀兄才能出馬,而這個前提實際上要求很高,絕大部分科學內部的爭論都不滿足的。

剃刀原理最常被誤用的案例之一,是日心說和地心說之爭。相當一部分涉及科學史的文章都很隨意地說,日心說不需要本輪均輪,比地心說簡單,所以是對的。

但是,日心說和地心說的解釋力根本不一樣啊!

托勒密不是地心說的發明者,而是地心體系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論雖然繁瑣,但預測精度很高,實際上比哥白尼書中描述的那個日心理論要更精確……但是托勒密體系也有好幾個問題,其中最明顯的是月亮軌道:他的體系可以很漂亮地解釋月相,但付出的代價是要求月地距離必須有很大的變化,最遠時是最近時的兩倍——也就是說:一個月內,月亮最大時直徑要是最小的兩倍!顯然這完全不符合我們的實際觀察。托勒密當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坦承自己也沒辦法。

反過來,日心說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哥白尼的著作出版後,同時代的天文學家很快提出了很多質疑:地球如果在運動,那麼上面的人為啥不會飛出去?自轉為啥不會把地球外表面的東西甩飛、讓它四分五裂?如果地球在動,那為什麼一年四季看到的星座形狀距離都一樣?另外,日心說在伽利略的手裡發揚光大了,但也留下一個問題:按照伽利略的計算,每天應該只有一次潮汐,可大家都知道是兩次。

由此可見,日心和地心的關鍵不是誰更簡單,而是誰的錯誤更不嚴重、更容易彌補。隨後的幾百年裡,我們有了牛頓定律,有了引力理論,有了先進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視差,還發現伽利略的計算是錯的。日心說的漏洞全都補上了,而地心說卻始終原地踏步,因此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幾乎沒有學者還在堅持地心說,就連天主教廷也在1821年給哥白尼學說的書籍解禁了。全過程都沒有勞煩剃刀原則出馬。

實際上,科學界裡幾乎所有的公開爭論,水猿vs.陸猿,板塊運動vs.不動,愛因斯坦體系vs.牛頓體系,甚至以太vs.沒有以太,對陣雙方假說的預測力和解釋力都是不一樣的。我印象中不記得見過任何一個科學爭論是純靠奧卡姆剃刀來解決的。我的猜測是,由於科研工作者的職業鍛鍊,如果遇上了一個不可證偽、因而「無必要」的假說,他們能很快地識別出來並自行解決之,而不會拿到檯面上爭論。

那奧卡姆剃刀能幹什麼呢?通常它是用來解決科學vs.非科學的爭端的。

比方說,我認為有一個神點燃了宇宙最初的種子,但是從大爆炸那一瞬間起,它就甩手不幹了,不做任何形式的干預和觀察。

這樣一個神就是典型的刀下亡魂。一個神創造了最初的宇宙然後撒手不管,和這個宇宙自己產生的,對於我們而言有任何可觀測的區別嗎?沒有。既然如此,那麼如果我們要做理性討論,就應該「毋增實體」——忽略這個神。

這個神是否一定不存在呢?也許它是存在的。但同樣道理,也許它是由它之上的另一個神創造的,也許我們的宇宙只是它的夢境或者它編的電腦遊戲,也許實際上是幾十上百個神通力完成的,也許整個宇宙都是我一個人的想像,這樣的假說可以無窮無盡地列下去。哪個是真的?不知道,因為我們觀測不到任何區別,沒有任何一個假說是可證偽的。這麼多假說對我們討論問題有什麼幫助?絲毫沒有,而且還會引發混亂。如果我們想理性地討論一個問題,我們不能連大前提都不一致,所以祭出奧卡姆剃刀,忽略這樣一個神或者幾十個神。

在這個例子裡,我們使用的是一代目剃刀:這個神完全是「不可證偽」的,沒有任何實驗方法能否認他的存在,因此他完全是一個「無必要」的實體,因此就不考慮他。

但除此之外還有第二種可能。這個神確確實實做了一些能影響人類的事情,理論上一定存在方式來檢驗,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人真的去做這樣的檢驗。

這時候我們動用二代目剃刀就要小心一點兒了,因為我們的目標現在是一個合格的、具有可證偽性的真正的假說,首選的手段當然是用對應的實驗去驗證它,沒法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才能勉強出動剃刀;而此時剃刀的鋒利程度就和假說的「可證偽性」成反比了。如果一個假說用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就能證明或證偽,那就不應該使用剃刀;如果一個假說要證明或證偽的難度非常之大,那剃刀還可以用用;如果證偽的難度如此之大以至於根本不可能,那麼恭喜,我們又化歸到了第一種情況,可以自由使用剃刀了。

轉載自科學松鼠會

當在美國哈密瓜吃死了人

$
0
0
credit: CC by Bruno Girin@flickr

credit: CC by Bruno Girin@flickr

文/

如果一種農產品能讓一百多人感染細菌,導致幾十個人死亡,會不會出現恐慌?想想子虛烏有的「膨大劑危害」讓大量西瓜爛在地裡,完全正常的「催熟香蕉」使得蕉農欲哭無淚,還有時不時來一遍的「橘子生蟲」恐慌,「致人死亡」的的農產品很難賣出去是肯定的了吧?

2011年的美國,哈密瓜真的就出了這事。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2011年發佈的公報,一批含有李斯特細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哈密瓜已經造成了146人感染,其中30人死亡(更新數據為截止到2011年12月日導致了33人死亡),還有一人因為併發症而流產。

不過,群眾情緒依然穩定,媒體反響也比較平淡,基本上只是轉發CDC和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公報。也沒有見到「現在還有什麼東西可吃」或者「最好不要吃哈密瓜,會感染李斯特菌甚至死亡」的「善意提醒」。美國社會,是如何實現這樣的狀況的呢?

美國CDC會跟蹤記錄各種細菌感染病例的出現。他們發現,從8月15日開始,短期之內出現了15起李斯特菌感染,感染者出現在科羅拉多等4個州。這樣集中出現的病例被認為是「集中爆發」,CDC會同FDA以及地方衛生部門開始了調查。李斯特菌的感染途徑一般是肉製品以及生奶酪,通過農產品的極為罕見。不過,經過對感染者生活經歷的調查,科羅拉多州洛克福德地區出產的哈密瓜具有重大嫌疑。緊接著,科羅拉多的公共衛生部門從食品店裡的哈密瓜和感染者家中檢測到了同種李斯特菌。這,差不多算是「確鑿證據」了。

9月12日,CDC發佈了第一份公報。除了介紹所掌握的情況,還介紹了李斯特菌感染的臨床症狀,以及對消費者的建議。對消費者的建議不是「不要吃哈密瓜」,而是「注意哈密瓜的產地,對於來自於洛克福德地區的,要按照正確的方式丟棄」。

此後,CDC在9月13、14、19、21、27和30日分別發佈公告通報進展。而FDA則在14號發佈了通知,說明洛克福德一家叫做Jensen的農場已經宣佈召回他們運出的哈密瓜。而CDC和FDA建議消費者不要吃的哈密瓜也從那一地區縮小到了該農場。也就是說,其他瓜農總算是被還以了清白。

另一方面,FDA一直監督農場的召回工作。經過審查農場的發貨記錄,確認所有的一級經銷商都收到了召回通知。而二級、三級經銷商在被排除之前,召回工作就會繼續進行。

FDA還同時發佈了另一條重要信息:其他農場的哈密瓜未被發現與這波感染有關

一百多人感染、幾十人死亡,在現代社會可以算是嚴重事故了。它沒有造成社會恐慌或者哈蜜瓜行業的奔潰,與主管部門及時反應以及信息公開不無關係。當有十幾個感染病例出現在不同地方的時候,要確定感染源並不容易,尤其是農產品作為該細菌的感染源極為罕見。確定嫌疑對象之後,通過細菌檢測快速「確診」也就順理成章。此後,主管部門一直及時發佈信息。當公眾和媒體有了可靠的信息來源,小道消息也就沒有了多大的空間。

食品安全事故的緊急處理是難度很高的工作。尤其是在初期,確定事故原因是高度專業的事情。確定原因之後,如何監控進展、減小損失,又需要高度的執行力。9月14日,FDA還宣佈建立一個稱為CORE的新機構來處理此類事故。它的核心,是有全職的工作人員嚴陣以待,以保證事故發生後可以快速高效地作出反應。

 

相關資料:事件時間表(Timeline of Events: Multistate Outbreak of Listeriosis Linked to Whole Cantaloupes from Jensen Farms, Colorado)

轉載自科學松鼠會

魔法泉水還是產業的海市蜃樓?-海洋深層水

$
0
0

reactos-angelus-deepsea-download-free-backgrounds-wallpapers

文 / 川貝枇杷膏
編 / PanSci 編輯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新聞「海洋深層水研究 有助運動恢復」[1]?大部分人的點進去看後,要不是覺得「傑克,這真的是太神奇了!」,不然就是跟我一樣想說,怎麼可能?

關於這篇報導

這實在是一篇很典型把科學研究置入新聞中以創造公信力的例子:有外國研究在大學舉辦的論壇和有數字的證據。但所謂的「美國研究」-其實是一篇台灣學者進行、投稿到國際期刊的研究,作者群中包含一位美國教授合作(或掛名)[2]。在大學舉辦的論壇也不是一場探討海洋深層水的學術場合 [3],倒是有安排去台肥公司(轉投資臺灣海洋深層水公司)參訪;論壇中其他關於運動科學、營養等等的演講則沒有在報導中提到。

報導中提到人體在運動後會流失水分及礦物質屬實,但這篇研究中的受測者並未長期飲用海洋深層水,只有在運動完後,分四次間隔三十分鐘飲用。報導中說「長期飲用海洋深層水的運動員,肌肉回復最佳狀態大約只需要4小時,飲用普通水的運動員,48小時不一定能回到最佳狀況」的「4小時」跟「48小時」的差異,是由於實驗設計只在4小時、24小時及48小時後這三個時間點檢測。

關於這篇研究

儘管這篇介紹研究的報導問題重重,但不能就因此否認該篇研究。接著讓我們從論文來看,海洋深層水是否真的有此神效來幫助運動後恢復狀態。

研究團隊拿臺灣海洋深層水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與自來水做比較,兩種水經過濾、添加一樣的食品添加劑後,提供給受測者作雙盲實驗。受測者是十二位健康男性,在運動實驗中喝不同的水,研究人員記錄受測者每分鐘耗氧量、肌肉力量、肌紅蛋白、TBARS(運動時脂質過氧化所產生的代謝物)、激素等來評估身體的回復狀況。根據實驗結果,研究人員認為相較喝一般的水,喝海洋深層水的實驗組,實驗過程中在這些指標上有較好的表現。

不過含有電解質的飲料很多,如:運動飲料、果汁、礦泉水等,不只海洋深層水,這項研究並沒有比較其他同樣含有礦物質的礦泉水或運動飲料是否也和海洋深層水一樣具回復體力的功效。我大略翻過運動飲料的研究,有些研究結果證明能有效恢復體力,有些則無。由於我並非運動科學或醫學專業,無法看出數據處理有什麼問題,若大家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研究的競爭商業利益

這項研究另一個爭議點是作者的身分。研究報告的其中一位共同作者郭家驊教授(Chia-Hua Kuo),任職於臺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同時也在轉投資「台灣海洋深層水股份有限公司 」的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顧問。根據台灣肥料公司第三十二屆第十次董事會議紀錄 [pdf],因業務需要,以每月5萬元的車馬費聘任郭家驊博士為公司顧問。此外,根據台北體院的產學合作計畫清單,郭教授早在2010年 [.doc]2011年 [.doc],都有和台灣海洋深層水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究計畫「Taiwan Yes 運動速燃飲料對抗疲勞之功能性評估」。

作者和公司有諸多往來,研究報告中聲明「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沒有競爭商業利益),但郭教授卻沒有因為公司顧問的身分而利益迴避,也讓這則研究報告增添了爭議。

關於海洋深層水

即使該研究的實驗設計無可挑剔,海洋深層水本身就有很大的爭議。或許有人記得2007年壹週刊對海洋深層水的報導,報導指出海洋深層水極可能受污染、易致癌,也掀起了海洋深層水的討論,題目包括:究竟臺灣附近有沒有高營養價值的「溫鹽環流」?、會不會污染到有失去特定療效(美容、促進新陳代謝)?……等,直到最近爭議歸於沈寂,商品照賣。這其實和經濟部工業局從民國94年以來大力推動的水利產業有關,其中一項產業就是海洋深層水,期待能藉此促進東部地區的發展 [4]。相關的討論可以參考PTT Ecophilia版上的精華文章

與海洋深層水相關的討論整理如下:

Q: 海洋深層水是什麼?

A:一開始「海洋深層水」標榜是太平洋的溫鹽環流,擁有許多罕見礦物質,而且比例跟一般的水不同,但是當2007年爆出溫鹽環流根本沒有經過臺灣時,業者改口海洋深層水為深於200m的海水,陽光照射不到、比大陸棚還深的地方所抽取的低溫高壓海水(基本上就是建大大的管子伸進海底抽水)。混了很多東西的海水經過濾、精練、透析等加工後,目前應用於飲用水、化妝品、水產養殖、食品加工等。

Q: 為什麼海洋深層水這麼厲害?

A:根據官方協助建立的網站所提供的資料,海洋深層水有以下五點好處:[5]

  • 潔淨:低菌低雜質、較少有機物污染。
  • 低溫:陽光照不到所以很冷,從較冷海域流過來的(海水密度較大,所以位在深層)。
  • 富營養:富含營養鹽與微量元素,比例還剛剛好讓人體好吸收。
  • 安定:高壓、低溫之下,深層海水非常穩定,有特殊結構。
  • 再生:不像石油,海水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

然後廣告就根據上述那五點,跳到可以養顏美容、強身健體,叫你趕快喝!其實結論有點言過其實。

最後,政府告訴你不是世界上每個地方都能取得海洋深層水,臺灣得天獨厚,可以用這個開發「藍金產業」賺大錢,況且美國夏威夷及日本已經做很久了,韓國也要趕上來了!(看到韓國就不知道為何要驚慌一下)

Q: 海洋深層水有什麼問題?

A:一樣從以上五點來歸納:

  • 潔淨:深層海水仍有各式微生物與細菌。另有學者研究指出,東海岸附近海域受廢棄物污染。[6]
  • 低溫:因為溫度很低又高壓,水分子的群聚性質不同,所以比較容易被吸收或是比較好吃(味道無法查證,但若是這樣,把其他水冰到3~6℃不就好了?而且飲用水賣到手上時已經不是高壓了…)
  • 富營養:天然礦物質的比例會比人工添加更符合人體比例嗎?再者,礦物質極可能在逆離子滲透時就被弄掉了,或是太多的礦物質對人體是負擔。
  • 安定:各地海水組成成分不同,日本的研究很難直接套用在臺灣。
  • 再生:拼命抽深層海水,其實跟抽地下水沒什麼兩樣。本來在那裡的營養鹽和水就被這樣往上抽,對深海海洋生態系及營養鹽循環的會有哪些衝擊仍是未知。

至於什麼深海動物毒液殘留、海水裡有很多微生物、重金屬污染,現在的科技幾乎是可以過濾掉的 [7],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非得用號稱「潔淨」的海洋深層水?新加坡從廢污水回收的新生水也是可以做到完全符合規定的乾淨,也可以喝。所以,海洋深層水除了用「乾淨」打廣告外,一定得強調各種礦物質的「效用」,但其效用現在科學研究也尚未普遍證實。目前是有研究指出海洋深層水可改善高脂飲食兔子的血壓與膽固醇 [8],另一篇由台灣廠商贊助的研究則顯示同樣適用於人體[9](Impact Factor=1.6~2.0)。

結論

不是故意要把海洋深層水講得很糟糕,而是要說海洋深層水跟一般的礦泉水差不多,並不會有什麼特別神奇的療效(被講得彷彿是聖水啊!)。當然,深層海水中有一些地表上難以發現的微量元素礦物質,或多或少會影響生理現象,但這有待更多研究證實,而目前對動物、人體影響的研究多集中在日本、臺灣;英文文獻則著重於生態系及物化性質的研究主題上。

若參考這週末在東華大學舉辦的深層海洋水大會的議程,會發現海洋深層水的研究及貢獻不止於拿來當飲用水喝,而是在水產養殖、研究各種生物、研究礦物質、研究醫藥上都有發展空間。[10]

 

編輯時間表
本文在11/05凌晨00:26發表後,於上午接到內文提及的有關人士及單位來電,對內文提出疑義。敏感段落即在第一時間暫時隱藏,於11/8確認資料無誤之後,11/11重新上線。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海洋深層水研究 有助運動恢復(聯合新聞網 2013/10/4)
  2. Hou, C. W., Tsai, Y. S., Jean, W. H., Chen, C. Y., Ivy, J. L., Huang, C. Y., & Kuo, C. H. (2013). Deep ocean mineral water accelerates recovery from physical fatigu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10(1), 7.
  3. 2013國際運動科學產業學術論壇
  4. 深層海水產業-水利產業資訊網
  5. 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深層海水知識服務平台
  6. 環境資訊中心:〈2007台灣回顧:「21世紀藍金」真相 海洋深層水是騙局? 〉〈海洋深層水的科學迷信〉
  7. 〈海洋深層水~不能喝?〉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8. Yoshioka, S., Hamada, A., Cui, T., Yokota, J., Yamamoto, S., Kusunose, M., … & Nishioka, Y. (2003).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deep-sea water: examination of hyperlipemia preven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effect.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6(11), 1552-1559.
  9. Fu, Z. Y., Yang, F. L., Hsu, H. W., & Lu, Y. F. (2012). Drinking Deep Seawater Decreases Serum Tota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Subjects.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15(6), 535-541.
  10. 第17屆日本海洋深層水利用學會台灣大會暨2013台灣深層海水產業交流國際研討會

屬於自己的科學旅程

$
0
0

11 月 10 日是著名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與科普作家卡爾‧薩根 (Carl Sagan) 的 79 歲冥誕。從他撒手人世、回歸人類起源的星塵之後,迄今已將近十七年了。我第一次接觸到卡爾,是 1980 年的秋天,就在我過完十一歲生日沒幾周後。那年秋天,他主持的《宇宙》(Cosmos) 節目首次播出,我爸媽當時不知怎麼想到的,讓我坐到家裡那台四四方方的電視機前面收看節目。卡爾對於現在、過去和未來的一切事物,都有一股充滿詩意的激昂熱情,讓我深深著迷。

《宇宙》並不像我們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自然課那樣,充滿枯燥艱澀的內容。卡爾善於揭曉科學的奧妙,而且似乎完全不怕表達內心對自然世界之美的驚喜讚嘆。他用天賦才華和翩翩風度,帶領我們一同踏上他自己的科學旅程。我那些研究科學的同僚之中,很多人認為《宇宙》那種抒情的敘述方式令人厭煩、不夠真誠。他們認為《宇宙》小看了科學,忽略了我們致力探索自然之謎的部份深刻意義。但對我而言,我覺得這個節目相當令人振奮,能夠鼓舞精神;時至今日,《宇宙》仍然有股讓我陶醉入迷的魔力。語言就和科學一樣,是通往人心的門戶,也是我們唯一能對其他人傳達宇宙奇異奧妙之處的管道。我這樣說可不是在誇大;這句充滿熱忱的話,是要說明大自然的啟迪與奧妙影響深遠,是如何促使了我們踏上科學家一途。

若要說看了《宇宙》對我有什麼實際的影響,那就是往後我閱讀任何有關科學的作品,腦海中響起的都是卡爾的聲音。當我的教授重重地甩了我耳光、當我對於美國現今的科學素養感到洩氣,或是當我需要一點心靈慰藉,我都會求助於《宇宙》,它能讓我振奮起來,提醒我自己是為了什麼投入這個領域、為什麼獻身於科學,提醒自己那最開始的初衷。就許多方面而言,《宇宙》也是我每個月在這個部落格撰寫文章的原因。我盼望自己也能提供一種機制,讓誰能夠藉此發現科學的樂趣,就像卡爾讓我明白科學之樂一樣。

所以,為了紀念卡爾的生日,讓我來跟你們談談科學的錦繡萬象之中,一根小小的織線。這個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點對自然世界的好奇之心,也讓我驚異於年輕科學家們豐沛的好奇心所帶來的創新能力。這個故事,是有關我們如何發現物質那宛如寶石的美麗結構。

現代科學的奇蹟之一,就是我們大幅拓展了自己的能力,遠遠超出十億年來的進化過程中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感官,讓我們可以見識到原本看不見的事物。好奇心帶領著我們探索種種未知,而這些事物原本是我們自身的感官無法辨識的範疇,大至瞭望廣闊無垠的宇宙,小至深入觀察這世界上的微觀構造,皆是如此。在這兩個領域,我們都發明了能用來觀測的科學技術。

如果深入觀察物質內部,我們周遭的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又是以什麼結構組成的?物質的微觀性質,跟我肉眼所能看見的絨毛兔子拖鞋、玻璃酒杯還有蒼蠅拍這些東西,是否也有關呢?我們大多都在學校學過,這個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還會學畫那個經典的示意圖,把原子畫成一個點 (原子核),周圍環繞著許多由其他小圓點 (電子) 串成的橢圓形。我們學到的另一個定理是,世界上的物質其實是由一組組連結在一起的電子構成的,這樣連接在一起的一組電子稱為「分子」。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呢?

圖片1

食鹽結晶呈現立方對稱 (cubic symmetry,左圖),而雪花呈現六角對稱 (hexagonal symmetry,右圖)。

物質具有基礎結構這一點,在你觀察某些物體的時候其實就很明顯了。食鹽結晶擁有極為標準的立方對稱;雪花則精準地呈現了六角對稱。許多物質狀態會形成規律的結構,物理學家稱之為「晶格」。晶格實際的形狀和排列方式,依組成的原子性質而定。食鹽結晶是由鈉原子與氯原子交替排列組成的。原子將電子當成鉤子一樣,用來與其他原子連結 (我們化學界的朋友稱之為「價鍵」(valence bond)),而這些鉤子的位置,就會影響原子所組成的分子形狀。鈉原子和氯原子能夠以直線連結,堆疊在一起時自然就形成矩形。

圖片2

食鹽的晶格模型 (氯化鈉,左圖) 與水分子的模型 (右圖)。

相反地,雪花是由水分子所組成,水分子則是由一個氧原子與兩個氫原子結合而成。氧原子的鉤子結構,會讓氫原子無法以直線連結,所以最後形成的分子會以 120 度的角度彎曲,而這個角度正是六角形的一個對稱角!當你把水分子放在一起組成雪花的冰晶,它們會自然而然地形成著名的六角對稱,因為這是它們最容易結合的方式。

聽起來頭頭是道,但我們究竟是怎麼知道的?原子和分子實在過於微小,無法用肉眼分辨,但我們師法自然,瞭解到如何借助其他物理現象進行探測,藉此揭開我們單憑肉眼辨識無法解讀的謎團。光線就是我們可以拿來運用的現象之一,尤其是我們無法看到的光,像是 X 光。X 光的能量很強,而且可以進入非常小的空間中 (比方說原子之間的空間!)。如果有人用 X 光照射一個物體,例如食鹽結晶,光線會穿透原子之間的空間,然後穿出結晶體,與其他從結晶體不同地方穿出的光線結合。結果就是出現排列成陣的閃亮光點,這些光點排列出來的間距和幾何圖形,就反映了出這個結晶體的結構。

圖片3

食鹽結晶 (左圖) 被 X 光照射時,會出現代表結晶體基礎結構的幾何圖形。

你可以自己在家中用 CD 和雷射筆做做看類似的實驗。如果你把雷射筆照射在 CD 表面,再看看反射在牆上的光,就會看到一排光點,光點的間距會依據 CD 上面燒錄歌曲的軌跡結構而定。

圖片4

在家裡就能用雷射筆研究 CD 的結構。這個圖樣稱為「繞射圖樣」(diffraction pattern)。

用這種技術拍攝物質的照片當中,最著名也最具啟發性的圖片,大概就是「第 51 號照片」(Photo 51) 。這是在 1952 年,由一位名叫羅莎琳·富蘭克林 (Rosalind Franklin) 的年輕科學家和她的研究生雷蒙·葛斯林 (Raymond Gosling) 一起拍攝的。這是首度拍攝到 DNA 的照片,而 DNA 就是組成地球上所有生命型態最主要的分子。在富蘭克林的研究之前,都還沒有人知道 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

圖片5

羅莎琳·富蘭克林 (左圖) 與揭露 DNA 雙股螺旋結構的「第 51 號照片」(右圖)。

當時 DNA 的結構已有跡可循,但還不清楚是什麼樣的幾何圖案與外形。富蘭克林首先意識到雙股螺旋骨幹上的核苷酸鹼基是朝內的,她曾親自向法蘭西斯·克里克 (Francis Crick) 和詹姆斯·華生 (James Watson) 提到這個事實。在富蘭克林不知情的狀況下,華生看到了「第 51 號照片」,這成了一個轉捩點,讓華生和克里克最終推論出雙股螺旋結構。1953 年,《自然》(Nature) 期刊同時登出三篇 DNA 結構研究論文,其中一篇就是富蘭克林和葛斯林的論文。富蘭克林後來繼續進行成像研究,特別是研究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的分類。令人惋惜的是,她在 1958 年死於卵巢癌,逝世時年僅 37 歲。華生和克里克,以及他們的同事莫里斯·魏爾金斯 (Maurice Wilkinson),因為發現 DNA 結構的貢獻,在 1962 年共同獲頒諾貝爾獎。

富蘭克林的故事,就和許多科學發現背後的故事軼聞一樣,不復為人所知,隨著她的死亡一同消散。我們無法得知,當初她和葛斯林看到雙股螺旋的影像在底片上逐漸浮現時究竟是如何驚奇,但我們可以試著去想像。在科學發現的光芒早已褪去的現在,重要的就是這樣的想像力。想像在一場屬於你個人的漫長旅程之後,終於找到新發現的純粹喜悅;想像那樣珍貴難得的片刻,世上只有你一個人參透了深藏在自然中的秘密,沒有別人知道。那是對人類意義重大的時刻,當我們科學理性的內心充滿了令人快樂的腦內啡,被新發現所帶來的喜悅完全淹沒——就是這樣的時刻,我們就是為此存在的。

*譯註:原文寫作時間為 2012 年 11 月 10 日,有鑑於與譯文刊登時間相隔一年,文中已做相應修改。卡爾‧薩根逝於 1996 年 12 月 20 日。

原文〈A Personal Voyage〉刊登於 2012 年 11 月 10 日 作者:Shane L. Larson
翻譯:Ankh Huang 黃于薇,現為兼職譯者(ankhmeow@gmail.com

肥美蚵仔加「磷酸鹽」有什麼問題?

$
0
0

今天三立出了獨家新聞:越「吸」越大?肥美蚵仔恐加「磷酸鹽」

screen

文 / 川貝枇杷膏
編 / PanSci編輯部

這已經不是媒體第一次報導使用磷酸鹽來讓蚵仔增大、讓重量變重、讓以重量論價的蚵仔賣到更高的價錢。

不過這種報導通常很含糊,公式大概這樣:

驚爆A添加B!
>> 訪問某醫師/教授
>> B這個東西超毒非常毒!
>> 黑心廠商竟然讓我們把這麼毒的B吃下去了!

除此之外,你通常得不到更多資訊了,而非專業人士想要知道資訊只有兩種方法:

  1. 等事情被鬧很大,網路上的專業人士怒寫專業澄清文(會看泛科學的你看得到,但主流媒體不報)
  2. 像小編一樣努力查資料查很久,四處問人,還不敢確定自己是不是對的。

 

先說結論:

磷酸鹽類在自然中很常見,人工製造出的各式磷酸鹽類廣泛地添加在碳酸飲料肉類魚類製品的加工製造,保水讓肉質鮮嫩Q彈。「過量」攝取磷酸也的確會容易骨質疏鬆血管鈣化等等。磷酸鹽不是毒性真的很強的東西,但也不能無限量的攝取,現代飲食中磷酸鹽的比例大幅上升,大家的確要注意攝取過量的可能。

 

再慢慢講細節:

磷酸鹽類是個大家族,隨便列:正磷酸鹽、焦磷酸鹽、亞磷酸鹽…,不只這些化合物呢!有些磷酸鹽類是自然存在像是海洋中、所有的生物體內。藻類很喜歡吃磷,湖泊之所以優養化,過多的磷酸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肥料、洗碗精中也有可能會使用磷酸鹽。如果有待過分子生物實驗室的更會脫口而出,這不是buffer嗎?(緩衝溶液)

不說其他的用途,食品中為什麼要添加磷酸鹽類,而不是其他什麼碳酸鹽、食鹽呢?

新聞中這個蚵仔的例子可以看作是,磷酸鹽廣泛用在肉類、魚類保水的例子(當然也有可能是蚵仔歡喜吃磷酸鹽進去後,水再因滲透壓灌進去)。東西看起來要新鮮,就不能讓裡面的水分跑掉,肉才會嫩。根據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張為憲教授與其他食品科學的教授合著的《食品化學》 [1] 的第十二章食品添加物主題,目前認為其機制為:重磷酸鹽是良好的緩衝溶液,能降低pH值變動的影響;聚合磷酸跟和蛋白質結合讓肌肉蛋白之間鬆弛,水可以灌進膨鬆的組織中;或是和鈣錯合導致肌肉鬆弛等等。(特別感謝讀者藍偉中、巫唄唄提供相關資料)

講到和鈣錯合,這也是磷酸鹽吃進去後毒性麻煩的地方了。新聞中說的骨質疏鬆、血管鈣化等等,就是因為磷酸根會去抓鈣離子,若磷酸根太多,就會抓掉太多的鈣離子所導致。所以添加的時候要盡量鈣磷平衡,但攝取太多總是不好。不過別以為磷酸根這種東西完全不能吃,我們身體裡自然狀態下還是很多磷酸根的,只是不能濃度太高或是游離的磷酸根比例大幅超越鈣離子。特別是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無法腎臟排除多餘的磷,血液中磷酸根的濃度就會太高。 [2]

最後來看一下,政府定的標準吧!(雖然這年頭大家快不相信了)

食藥署規定:用作膨脹劑、食品改良劑、接著劑(香腸、貢丸之類的都會用)等磷酸鹽類,都限於肉製品與魚肉煉製品,食品製造或加工必須時始得使用;用量以磷酸根(Phosphate)計為3g/kg 以下,但其他用作品質改良劑、磷修飾澱粉等等規定,這裡就不列了。[3]目前美國和歐盟所設的磷每人每日最大容忍攝取量(MTDI)是體重每公斤攝取 70 mg 的磷(70 mg/kg) [4](像血壓收縮壓超過120mm-Hg就是有問題一樣),換句話說,60公斤的人,每日最大容忍攝取量為4200 mg(70 mg × 60);但無條件接受量要在30 mg/kg以下。將3 g/kg的磷酸根標準換成磷的重量的話,約是1.15 g/kg。

讓我們用30 mg/kg的高標準來算算看,吃多少磷酸鹽會超標。

假設一個70公斤的男性,一天最安全的量是低於30 mg/kg ×70kg=2100 mg。但可容忍的最大安全值是4900 mg

由於肉類和海鮮、豆類中,光蛋白質就已經有很多磷了,要在算磷酸鹽添加之前先扣掉從食材正常攝取的量。小編只找到一個營養師用每日飲食指南估算臺灣每人至少會吃1305 mg。[5]這邊先暫用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歐洲成年人平均約每日攝取1000~1500 mg的磷(已經包括吃下去的添加物了),高標2600 mg(所以也是有少數人吃太多,但還在安全範圍內)[6]。用最安全的值2100 mg扣掉正常攝取1500 mg了話,是磷含量600 mg。目前市售香腸約是一根50~60公克,不可靠資料顯示香腸磷含量為1.50 g/kg(可能已包含磷酸鹽添加),若又再添加了「最高」允許劑量的磷酸鹽,一天中該吃的都吃了(包括宵夜、點心),只能再吃5根香腸。那我們用一般安全的標準70 mg/kg來算了話,則還可以再吃26根香腸,才會超標。

看你對自己的健康標準要求在哪囉!70 mg/kg是目前政府單位認可的安全標準,但吃少一點是可以自己決定的。(「健康」當然是多方因素綜合的結果,即使磷酸鹽攝取沒有過量,但可能伴隨攝取其他過量的物質而影響健康。)

當然也有學者質疑,只從磷酸根驗不太準,因為其他磷酸鹽類添加物的量也許沒辦法完全轉換成磷酸根。更有人跟你說,磷酸鹽吃太多還是不健康,政府無法把關到的攤販,或是這數據還是訂太高了。

政府如何訂食品添加物標準的政策、標準要定多少;吃得很健康跟吃得不會生病之間,政府究竟要保證、監督到什麼程度;不能漲的物價、漂亮好吃好聞、健康無人工添加等對食物的眾多要求之間,消費者如何取捨。以上這些,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討論,對偷工減料不誠實的廠商、對政府施加壓力,但不要一聽到添加劑就破口大罵黑心廠商!

相關磷酸鹽添加分析可見上下游新聞市集:

加工食物含磷多,營養師憂:可能成為另類反式脂肪

facebook的討論串:

 

參考資料:

  1. 《食品化學》,張為憲。臺北市 : 華香園, 1995(ISBN 957524219X)
  2. 〈高磷酸鹽血症的治療〉財團法人醫藥品研究中心
  3.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全國法規資料庫
  4. Statemenet of EFSA: Phosphate additives in food(歐盟 2009年的標準,將於2018年之前重新審定標準)
  5. 加工食物含磷多,營養師憂:可能成為另類反式脂肪
  6. Safety 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 WHO

讀者藍偉中補充:

我想我能理解大家對於自己要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抱持一種很嚴謹的態度!但是,謹慎與恐慌是不同的,我以我食品科學背景所了解的微薄知識,提供你一些可以參考參考的資料,還有對一些我認為妳對食品添加物誤解的看法提供一些糾正,以下冒犯了,請寧原諒我的魯莽並認真參考參考之。

一、所謂"食品添加物"-所有添加物目的都只有4種:(一)提高保存條件或期限(二)增加營養價值(三)增加購買慾(四)提高製造效率
本文中的磷酸鹽,目的屬於第(一)種效用為主,第(二)種效用為輔的添加物。

二、添加磷酸鹽的[目的],其實文中已經講很多了,那為什麼不加這東西不行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海鮮類肉品非常容易帶有腸炎弧菌,而海洋生物的肌肉胺基酸成分富含氧化三甲基胺,若被微生物利用後所產生的亞硝胺為一級致癌物,所以添加殺菌劑磷酸鹽,讓大家遠離腹瀉與癌症。

三、我國目前認可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只有17類,說起來其實並不多,大家可能不了解,一項添加物要合法使用前要通過哪些審查,我在此一一道來。七種毒性試驗,包含:

  1. 急性毒性試驗
  2. 亞急性毒性試驗
  3. 慢性毒性試驗
  4. 致癌性
  5. 繁殖性
  6. 畸胎性
  7. 致突變性

綜合上述試驗結果,所得到的安全用量還要在縮小100~500倍(所謂安全系數)才會得到一個合法使用量。

最候,如果你還是認為這些添加物實在很有疑慮,我認為最好的辦法,真的就是自己種,自己料理(我不是在消遣你,我自己家裡就是這樣做)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台灣這座島上,比起歐美我們享有方便快速且容易取得的美食,你要享受方便快速,同時又要確保食品新鮮不腐敗,添加物絕對不是沒有目的亂加!!!!

今天這篇新聞中,蚵仔要向畫面中那個模樣,太白粉才是用最多的,磷酸鹽只是輔助太白粉增加保水性(加太多絕對是破壞風味,還沒到法定用量就已經沒人要跟他買了),一個賣蚵仔的老闆,難道太白粉很便宜??

這座島上我們需要的是信任,以及讓食品專業回歸食品專業人員,不要再讓名嘴以及少數有心商人破壞我們的信任。我求學的環境中,所有的教授.學長姐.同學.所有食品界我所認識的人,不一不是致力讓大家擁有一個安心的食品來源,我只希望大家能更加彼此信任,而不是指責。

謝謝你的指教,我真誠的希望你能放下心中部份的恐懼,我們理性討論


發表後的相關討論:

 

寶傑,你說說看鈉有多恐怖?

$
0
0

文 / 邱韻如(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寶傑在2013年11月28日晚上的關鍵時刻與幾位來賓談鈉奶殺嬰事件。節目中講解了一些科學名詞及做了幾個科學實驗,讓觀眾瞭解『鈉』有多恐怖。

氯化鈉不是鈉

鹽巴的成分是氯化鈉,小緗緗的病名是高鈉血症,這個不幸的事件,讓『鈉』成了致死的字眼。不到三個月的緗緗,因為吃了含鈉太高的奶粉而致死,螢幕上打出『一天35公克鹽巴吃下肚,小緗緗竟死在伯母心狠手辣!?』

p1

一天35公克鹽巴是怎麼算出來的?來賓西屏說,「最後一罐奶粉,100公克的奶粉裡面,驗出6千毫克的鈉,如果以一天喝八次,一天就會喝下35公克的鹽。」這裡所謂的6千毫克的鈉,應該指的是6公克的氯化鈉,鈉和氯化鈉是不同的,不能把氯化鈉簡稱為鈉。

寶傑拿出一個60cc的奶瓶,加入兩湯匙的奶粉後,加了4點多公克,將近5公克的鹽巴。寶傑試喝一下,皺了皺眉頭說很鹹,說這個鹽度大概比海水的鹹度要鹹許多。一般海水的鹹度大概是1000公克海水裡含大約35公克的鹽類,寶傑泡的奶,的確是比海水鹹很多很多。

傷口上灑鹽?

牛津大學化學博士陳耀寬說,就像洪仲丘,因為沒喝水,身體的鈉過高,造成高鈉血症。他說高鈉血症與滲透壓有關係,講解滲透壓:

滲透壓就是說,海水他比一般身體血液的濃度還要高,你喝進去的鹽水,這時細胞裡面的水分就會滲透出來,細胞就乾掉扁掉了。脫水,就好像我們的器官,緗緗的器官就好像喝了大量的鹽巴,不僅是泡在鹽巴水裡面,器官是衰竭,器官是收縮是乾扁的。因為他的水分都滲透出來,滲透壓的關係。

陳博士繼續解釋,他說:

器官泡在鹽水裡,就好像醃蘿蔔,現在緗緗就好像一條蘿蔔,因為人體的血液裡面,人體的這個水分裡面,大概70%就是水分了,緗緗這麼小的嬰兒,大概80%,就好像一條小蘿蔔用鹽巴去醃,各位知道,醃蘿蔔像什麼樣子嗎?

到底他們是要用蘿蔔來代表緗緗,還是她的器官?還是細胞?我很疑惑。我以為他們會拿出一條蘿蔔當場來醃,正猜想說他們是要把鹽水灌入蘿蔔裡,還是把蘿蔔泡在鹽水裡,沒想到他們拿出來的是青江菜?!我當場傻眼了,用青江菜取代蘿蔔,這未免也差太多了吧?那你們為何不直接講醃青江菜,幹嘛扯到醃蘿蔔?既然講蘿蔔,就該去買條蘿蔔來啊!

p2

陳博士一邊做實驗一邊說,我們今天沒有買蘿蔔,就用青江菜,他在青江菜上灑鹽,然後開始搓搓及捏捏,讓觀眾看到青江菜的水分被擠出來。不是說泡鹽水嗎?怎麼變成灑鹽,還努力的擠?

各位看一下,有沒有,滴出來了,就滴出來了,這麼多。所以它滴出來之後就扁掉了乾掉了….

從螢幕上,我沒有看清楚青江菜是不是立刻乾掉扁掉。寶傑在一旁回應:等於說我一加水,因為鹽分滲透的關係,我就把裡面的水給吸出來了。所以我如果吃很多鹽巴,然後我身上的水會被抽出來,難怪她會抽搐。

陳博士接著說明,除了抽搐發燒之外,她還會痙攣,哭聲是非常尖銳的,就像酷刑一樣,例如在傷口上灑鹽巴,又讓她曝曬到陽光底下,就是那種感覺。

p3

用傷口上灑鹽來當例子,是要形容痛苦的程度,從『喝鹽奶』到『醃蘿蔔』到『在青江菜上灑鹽』,延伸到『在傷口灑鹽後還曝曬在陽光下』,用這樣的例子來說明,實在比在傷口上灑鹽還令人心痛哪!

接著拿出兩碗鮭魚卵來講解,一碗泡鹽水說會乾扁收縮,一碗泡淡水說會膨脹,來說『這就是滲透壓』。鮭魚卵泡鹽水會乾扁收縮,看來是呼應要前面的青江菜灑鹽實驗,但泡淡水會膨脹,讓我想問,那我喝淡水,我的細胞會膨脹嗎?

恐怖的鈉?

來賓創夏接著上場,講解把鈉加到水裡有多恐怖。這個把金屬鈉加入水中的實驗其實許多人在國中的時候都學過,但是創夏還真是有「創意」,他說:如果把鈉加到你的細胞去,因為我們身體裡面70%都是水,你的細胞是一個一個被炸毀的,所以才會這麼慘。

「炸毀」?我差點從沙發彈起來。細胞如何被炸毀呢?他用一段影片來教學,他說:

美國的科學家告訴我們會怎樣,這是一個40加侖的水桶,一個人跑過來丟一點點的鈉,桶子就爆了。…當鈉進去之後,會快速的跟水反應,然後立刻放熱。水就膨脹就裂開。

p4

他似乎以為是水分子受熱膨脹而炸開,進而連結到身體的細胞會因喝了超鹹奶而一個個被炸毀。天啊,剛剛不是才說會乾掉扁掉?我在想,國中學生在學這個實驗時,會不會和他一樣,以為是水分子被炸爆開?

更勁爆的在後面,創夏接著說:

還有更可怕的,其實那個鈉裡面,如果是鈉離子,跟你身體的水一結合,那是最強烈的腐蝕劑。我們知道腐蝕裡面酸,硫酸,你加一點硫酸,你的手都已經完蛋了,跟硫酸相對的,我們知道從小學的就是氫氧化鈉,就是鈉離子加上水之後,氫氧化鈉那是強鹼,照樣把你身體裡面的細胞全部給腐蝕。所以她會有腎衰竭,有各種狀況,…

創夏似乎以為鈉離子比鈉還恐怖,不知道金屬鈉和鈉離子不能混為一談。金屬鈉和水會產生激烈的反應,但鈉離子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例如鹽巴溶解到水裡面,就分解為鈉離子和氯離子,這時的水和鈉離子,是不會結合為氫氧化鈉的,大家可以放心,平時還是可以用鹽水漱漱口,可以喝鹹的湯啦。

p5

小結:別聞『鈉』色變!

不知道是誰最早把這個被加入鹽巴的奶粉稱為『鈉奶』,可能是『高血鈉症』裡的『鈉』字的關係。若用鹹奶或鹽奶,聽起來就沒有鈉奶那麼恐怖,或許比較不會產生不該有的迷思。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鹽巴是日常生活裡熟悉的東西,但是『氯化鈉』聽起來就難懂多了。因為『鈉奶』,讓寶傑他們連想到『鈉金屬加入水裡』及『氫氧化鈉有腐蝕性』這兩個國中程度的化學知識,誤以為因為喝鹽奶會導致細胞炸開及腐蝕。不知道牛津大學的化學陳博士有沒有糾正他們?更不知道還有多少學過國中理化的老百姓跟他們有一樣的連結,或是看了他們的節目後,聞『鈉』色變?

寶傑的這堂課,配合時事請好幾位專家講解科學,輔以實驗及影片,是相當精采的安排,可惜內容錯誤百出,有許多誤導。

在課堂上做實驗,很好,但說的是蘿蔔,做的卻是青江菜,這樣的取代,是否恰當?是否有助於教學?還是更助長迷思?更何況在這裡,用蘿蔔也還不是十分恰當。影片教學亦然,這一段影片很精彩,但卻不能用來講解這次鹽奶致死的原因,更不能把鈉離子和鈉混為一談。這也讓我們想到在教學上所做的示範實驗或輔助媒體,是否能真切的幫助學生瞭解所要學習的內容,還是製造更多的迷思與誤解,不可不慎哪!

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鹽巴竟能致人於死,在於過量。節目應該要讓民眾知道吃過鹹又少喝水會對身體有何危害,以及為何在海上求生時不能喝海水解渴,而不是把『氯化鈉』、『鈉』、『鈉離子』和『氫氧化鈉』混為一談來危言聳聽。

民眾常因對一些科學名詞的不瞭解而導致無謂的恐懼,因此媒體的責任應該試幫助民眾瞭解與認清這些科學名詞,而不是嘩眾取寵,製造更多的恐懼。更重要的是,還是該找位真正的專家先審定一下節目的科學內容吧!

 

「關鍵時刻」11/28完整內容

普羅科學素人說-《不腦殘科學》推薦序

$
0
0

不腦殘科學文 / 吳俊輝(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所教授)

在2013年「泛科學(PanSci)」所舉辦的第一屆年會上,我於應邀的開場演講中,即已公開極力推薦這個年輕充滿活力的網路平台,我一直認為它將會是台灣網路科普的新未來,它將如同當天與我同台的姬十三在中國所創辦的科學松鼠會及果殼網一般,遲早會執台灣甚至華人市場之牛耳。為何我會如此看好他們?這本書大致給了初步的答案。

若要具體地評析泛科學的實力,其一便是年輕活力的發揮,其二則是社群科技的善用,其三就是追根究底、就事論事、引經據典的科學精神。我在開幕演講中的感嘆之一,便是當今科研、科教、與科普的過度威權化,因此已隱約出現所謂的當道主流,而讓科學的參與愈顯狹獈。泛科學所談的大多是悠關民生或與你我相關的普羅問題,這些問題其實早有豐富的參考文獻,只要秉持理性、用心查察即可找到答案,而不需要動用到科學界的金頭腦。依著相同的脈絡,本書除了賦有所謂「流言追追追」的精神外,更探討了一些離我們很近、卻常被我們忽略的議題,像是腦科學、睡眠、聽覺、視覺、甚至性等等,每一則專文都扣著我們的心弦,會讓人如著魔般不停地讀下去。過程中,你將不知不覺地被科學化。

和泛科學長期以來的特色一樣,本書打破了名牌的迷思,創建了科學的普羅價值。本書的作者群大多是素人,但寫出來的文章卻一樣具有說服力,因為他們講的不是自己的判斷和意見,而是整理出前人的智慧結晶以供讀者參考。我們常說「看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說多了會變「偽名嘴」,少說了則變「真學者」(因為學者們常要看很多分的證據才敢說一分話),而這群作者則是不折不扣的科學人,具有科學素養的素人,看一分學者的證據說一分話。有意思!

我從不認為網路或電子書能完全取代紙本書,就像email雖已盛行約二十載,固然帶來了無比的便利與效率,但卻始終無法取代紙本信箋的誠懇與威信。因此,在泛科學這個網路平台蓄勢待發之際,很高興也能看到他們實體書的發行,箇中智慧令人佩服。

最後再多言兩句,其實我寫這則推薦文,並非幫本書的科學內容背書,而是極力肯定他們處理普羅科學的另類精神!我們不需要名牌,更不需要名嘴,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顆健康的科學心,有了它便能找到生活中大小問題的解答。我想泛科學和這本書做了很好的示範,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喝采。

 

刊載於泛科學2013 12月選書《不腦殘科學》,由平安文化出版。

致我們曾經逝去但重新拾回的科學青春

$
0
0

(本文為《空想科學讀本7》推薦序)

YLF有一天我跟老婆帶著兩歲的女兒Hi到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玩,參觀當時正在展出的「從龍到獸」特展。展覽中陳列各種來自不同地質年代的生猛巨獸化石,難得一見,我興奮得不得了,抱著Hi這邊看看,那邊逛逛……不過呢,Hi只對鋪在化石標本下方的佈景石礫有興趣。

她跑來跑去遇到一片玻璃擋住,我跟她說:「這邊有玻璃擋住喔,要小心。」
她問:「為什麼玻璃擋住呢?」
我答:「因為玻璃是一種固體,雖然光可以通過,所以是透明的,但是人是過不去的喔。」

女兒依舊疑惑,我老婆翻白眼。

我女兒轉向問媽媽:「為什麼玻璃擋住呢?」
她答:「因為人家不想要讓妳過去啦!」

女兒就懂了。

我這時才發現,原來經營PanSci泛科學這三年來,我已經跟過去的我有多麼不一樣了。

————————————————————————————–

「実に面白い」

看過日劇《偵探伽利略》的人,應該都對湯川教授這句台詞很熟悉。對被視為怪人的湯川教授來說,能遇到難解的挑戰才是讓他參與辦案的動力,這也是為何不管是內海薰還是岸谷美砂都常常用最不可思議的案件來勾起湯川教授的好奇心。

同樣的,如果你是《空想科學讀本》的長期讀者,應該知道作者柳田理科雄每篇文章的既定流程:

  1. 提出問題:由作者自己或讀者提出。
  2. 背景介紹:空想世界幅員廣闊、博大精深,雖然是流行文化,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掌握每個故事背景,因此簡單的介紹還是需要的,例如《海賊王》某一話的故事到底在講什麼。
  3. 開始破解:先提出可能的解法。
  4. 被設定難倒:空想世界可沒那麼容易過關,原本得出的解法可能一下子就被設定推翻。
  5. 最後陳述:就像法庭攻防一樣,但最終還是交給每一位讀者來決定。

看《空想科學讀本》情不自禁地嘴角失守是很正常的,但絕對也有不少人提出異議,包括「這根本扭曲了設定」「這算法顯然沒有考慮到……」等等,於是有更多人決定自己動手破解,或是挑戰柳田還沒討論過的空想世界難題,我想每個寄問題給柳田的學生肯定也都自己試圖破解過這些問題吧。

————————————————————————————–

過去,有很大一部分科普或科學傳播工作者的前提是:「因為民眾不懂,所以專家學者要傳授知識給他們」,這是所謂的「資訊不足模式」(the Information Deficit Model),然而這樣的模式流於單向、而且武斷,忽視了每個人其實都有認識世界的框架跟自己的專業,更何況專業領域的學者也並非萬能,常出現專業者的盲點。

後來英國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Royal Society,簡稱皇家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最長而又從未中斷過的科學學會)則提出了「公眾理解科學」模式(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做為對「資訊不足模式」的回應與改善。簡單來說,就是要透過多元的方式,將科學從神壇上請下來,融入生活中,做法包括博物館、展覽、科學節、實境參觀等等。荷蘭學者Osseweijer提出的「3E模式」,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強調科學傳播除了需提供娛樂之外,更要讓人產生興趣,形成認同,才算是達到科學推廣的目的。這3個E分別是「娛樂」(entertainment)、「情感」(emotion)和「教育」(education)。

新模式立意雖善,卻漸漸產生了某種誤解,那就是「因為科學不有趣,所以要用有趣的梗來包裝科學」。這樣的誤解會出現其實很正常,畢竟有太多人因為被國高中時期的數學物理嚇到心理有創傷,所以對科學避之惟恐不及。儘管大多數科學傳播工作者不屬於這些心理有創傷的人,但也都假設科學對許多人來說,的確是枯燥艱難的。

但會不會這前提根本是錯的呢?科學,其實是指找出答案的方式,跟探索未知的精神,而不是單指答案本身。不可否認,很多問題是艱難無比,直至目前尚未能解開的,專業人士如此,非專業人士更是霧裡看花,不得其門而入。但若少了好奇心與正確理解問題的態度,則一切都不會有開始。對我來說,《空想科學》的意義就是要用最熟悉的動漫脈絡,讓「不疑處有疑」的科學思維被更多人自然而然地接受,而且還能從中獲得極大趣味。《空想科學讀本》到第七集,已經不再是柳田一個人的了,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破解平台。借用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老師的話:"Starve them, don’t stuff them." 空想系列絕對是讓我對科學(跟動漫)永懷飢餓感的一大主因,廢話不多說,趕快翻到下一頁吧!

風暴潮:隱身於颱風下的未知威脅

$
0
0
菲律賓獨魯萬市海濱在海燕颱風過後滿目瘡痍的景象,驚人的風暴潮在這裡留下大量殘骸。(圖片來源:Flickr用戶Trocaire)

菲律賓獨魯萬市海濱在海燕颱風過後滿目瘡痍的景象,驚人的風暴潮在這裡留下大量殘骸。(圖片來源:Flickr用戶Trocaire)

2013年11月,超級颱風海燕(Typhoon Haiyan)襲擊菲律賓,海岸地區的受害規模令人驚訝,中部的獨魯萬市(Tacloban)更被風暴潮(storm surge)完全夷平,讓人聯想到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以及2011年東日本海嘯肆虐後的慘狀。不過風暴潮的災害在歷史上屢見不鮮,2012年侵襲美國紐約的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的風暴潮,也是導致大紐約地區淹大水的主因。

所謂的風暴潮,指因為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強烈天氣系統所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使海水的水面大幅度超過正常狀態。而當這些天氣系統挾帶高水位的海水一路衝向陸地,便會為沿岸地區帶來海嘯般的災難。舉例來說,這次海燕颱風在菲律賓中部地區,紀錄到6公尺高的風暴潮,雖然威力未如海嘯高達數十公尺驚人,但也足以致命,更何況與颱風伴隨而來的還有危險的強風豪雨。

但是,風暴潮在颱風的相關災害中,並未如颱風風速、降水量預測等有充分的事先預警,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目前用來評估颱風強度的標準:颱風中心風速,與暴風潮並未有直接關聯。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NHC)試圖在颶風來臨前提供風暴潮的高度預測,但成效始終不佳,即便同樣強度等級的颶風,風暴潮的高度卻差異極大,導致NHC決定在2010年放棄風暴潮高度預測。如何準確預測風暴潮的高度,成為下一階段颱風防災關鍵。

在美國,風暴潮的預測似乎有所進展。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員海爾‧尼德漢(Hal Needham)蒐集了19世紀後期至今大量的報紙、政府文件以及學術報告,建立美國東岸的風暴潮資料庫。並從中歸納出影響風暴潮大小的四個主要因素:海岸地形、近海的水深、風速,以及颶風登陸前的規模大小,尤其是登陸前18小時的颶風大小,對於風暴潮影響最大。

海爾發現,灣澳地形會將海水集中,讓風暴潮更深入陸地,而平直的海岸線則能讓海水的分布較為平均;近海水深較淺的地區則會比水深較深的地區遭遇更高的風暴潮。此外,颶風登陸前持續吹著較強的離岸風,也會讓颱風在登陸時一併帶來驚人的潮水。以這次海燕颱風為例,災情慘重的獨魯萬市便是位於海灣底部,且鄰近海域水深較淺,讓風暴潮威力更驚人。

但實際狀況是,影響風暴潮的因素的作用十分複雜,甚至有許多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導致風暴潮仍難以準確預測。這次海燕颱風更帶來超乎預期的風暴潮,導致菲律賓雖然有相對充分的準備時間,颱風來臨前有80萬居民已撤離至避難所,但是風暴潮卻吞噬了部分避難地點,導致嚴重傷亡。

目前台灣在發布颱風警報期間,亦有提醒低窪地區民眾需提防海水倒灌的警告,但卻缺乏實際的預測數值與可能的淹水範圍。未來在降雨量、土石流潛勢以及風力大小外,提供颱風的風暴潮高度預警,會是學界與政府相關單位下一個要努力的目標。(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z編嚴選2013十大好文

$
0
0

2013-top10

截至2013/12/31 14:10為止,PanSci在2013年總共有1205則文章,要選出10則具代表意義的文章真的很難,而點閱數未擠進前幾名的文章也未必就不具有代表性。所以,z編我精選出十則文章並附註上選入的理由。也歡迎大家分享你推薦的n大PanSci年度好文。

今年可說是科青的一年,從3/30在科教館舉辦「開放吧!科學」看到新一代科學家對於科學傳播、科普的熱情。在往後的幾個月內,也有不少廣義的科學家在見到謬誤訊息或者公共議題,依據自己的專業發聲、說真話,提供大家一個可供參考與討論的觀點。依據這樣的公眾影響力,我選出下列十則文章。


1.

阿爸,我練成開頂神功了!

這篇黃揚名老師的文章,成為今年「指正的力量」的頭香。身分頗具爭議的巴登洛德法王,年初從公車廣告、報紙、雜誌撲天蓋地地廣告自己「成聖」的消息,而且還附上了據稱是腦部造影的照片佐證。原本宗教信仰不是科學家干預的範圍,不過既然都以腦部造影為證,勢必得經得起科學的考驗,於是黃老師就撰文討論像法王這樣的腦造影如何可能。

文章一出,還被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轉載,此舉引來了大批的信徒前往抗議,顯示這篇文章的確掀起了更大的影響力。


2.

鑑定鯨豚肉就像驗孕一樣簡單

這篇z編我去東華大學參加一年一度生態研討會的採訪。嘉義大學獸醫學系的楊瑋誠老師,設計出一款能快速檢驗鯨豚肉的試紙,取締非法補獵就能比以往更有效率。

其實對理工科的同學來說,很容易接觸到科學家、實驗室,有任何研究突破都能第一手掌握,也比其它背景的人更了解這項研究。如果有更多同學願意成為「校園科學特派員」,將身邊的科學新發現撰寫成大家都能容易讀懂的文章,那麼就能減少大家對科學的距離感,也是一種實踐科青使命的方式。


3.

切除闌尾炎,自己動手!?

這篇劉育志醫師與白映俞醫師的共同創作,不只題材精采,在人文史料之中也夾帶了科學資訊。其實這些資料都有管道能取得,只要掌握說故事的技巧,就能將這些知識介紹給大家認識,希望有更多科青也能嘗試編寫類似題材的文章,讓更多原本對科學不感興趣、但喜歡聽故事的讀者也能間接接收到科學資訊。

推薦另外兩則一樣精采的文章:〈勇敢傳說─自行剖腹產子的母親〉〈謀殺、盜墓、搶屍體〉;陳俊堯老師撰寫的〈兩百年前的達爾文與沙塵暴〉這篇也頗具人文味。


4.

高含氧水,是養生長壽的新選擇,還是另一個缺乏涵養的偽科學?

這篇是首位PanSci大滿貫(當過M.I.C.講者M.I.C.主持人、M.I.C.記錄、M.I.C.攝影志工、採訪編輯專欄作者……)得主廖英凱的文章,他發現市面上有些「高含氧水」的相關產品,對自然科學稍有了解的人,自然會對產品的宣稱感到好奇還有隨之而來的質疑。因此,廖英凱針對廠商的說詞提出了幾項疑點,並收集了相關的資料來解釋。

如同文末的那句話:「當商人提出任何看似科學的論述時,且讓我們用科學的精神驗證真偽,做出最好的選擇吧!」科青不只具有科學思辨的精神,也希望讓更多人也能具備這樣的思維,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5.

熊貓瀕危是因為繁殖力差嗎?

自從巨蟹座的萌熊圓仔出生之後,舉國歡騰,幾乎每天都能博得媒體版面,動物園還特別開了直播時段,上演熊貓版的「楚門秀」(The Truman Show)。幾位學者認為,當初以教育的名義引進熊貓,但是圓仔出生後卻沒有藉此機會向民眾傳達生態保育的觀念。因此,PanSci從圓仔的祖籍-中國大陸轉載了幾篇原裝進口、深度談論熊貓的科學文章,希望大家能在被圓仔萌倒之餘,更認識熊貓還有保育生物學。

相關的系列文章:〈熊牙利!熊貓兇猛!〉〈為什麼要保護熊貓〉〈6個關於熊貓瀕危的真假傳言〉〈熊貓瀕危是因為繁殖力差嗎?〉


6.

素顏 V.S. 狂犬病病毒-你在乎的是動物權還是米格魯?

其實這篇單獨存在的話並不會上榜。今年夏天,在台灣沉寂半世紀的狂犬病突然爆發,為了要測試鼬獾身上的狂犬病病毒是否會感染犬隻,所以防疫單位決定要以14隻米格魯測試病毒的感染力。這項決定一出,引發許多愛狗人士反對,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引起動物實驗的相關討論。

在同一時期,朱家安海苔熊也分別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撰寫了〈不吃你的狗狗好夥伴〉〈可愛的條件:為什麼你放不下米格魯?〉討論這個現象。期待未來有更多科青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帶給大家針對一個議題理性討論的素材。


7.

「北極熊活活餓死事件」:你看見的可能不是全部

就在熱得誇張的八月天,一張北極熊乾屍的照片,再度引起大家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重視。雖然看似是好事,但科學實在不能容忍扭曲事實,於是P編整理了國際上其它專家對這則新聞的評論,寫了這篇

類似的新聞事件還有〈片面的「調查」報導無法解決台灣的人猴衝突〉〈裘莉切乳只為錢?相信之前請先用用理智〉


8.

寶傑,你說說看鈉有多恐怖?

某一集談話節目中,寶傑在節目現場利用醃青江菜(據說原本要醃蘿蔔),示範了鈉對生物細胞脫水的作用。結果話題一轉,居然以鈉粒在水中快速氧化引起爆炸的短片,解釋鈉會使人體細胞炸裂。

這種明顯搞混鈉離子與鈉金屬的錯誤,加上節目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俗話說:「認真就輸了」,大部分的科學人看了節目就只是噴飯,無心提出認真的指正。不過科學月刊編輯委員、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的邱韻如老師卻認真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藉著話題的熱潮,介紹相關的科學觀念。

「民眾常因對一些科學名詞的不瞭解而導致無謂的恐懼,因此媒體的責任應該試幫助民眾瞭解與認清這些科學名詞,而不是嘩眾取寵」,當媒體還沒有善盡這項責任的時候,科青們就該挺身而出,不要認為「認真就輸了」。


9.

握手的神奇力量

這篇入選的原因不是題材,而是文章背後的故事。這是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蔡宇哲老師開的一堂課,修課的同學必須具備基礎心理專業知識,而且還得從收集資料、翻譯、編輯來練習科學寫作技巧。而課堂上的作業不只是作業,在老師與編輯潤飾之後,必須刊登到PanSci上,讓更多讀者認識心理學的知識。

同學們非常用心,所以這些作業也引起其它媒體注意,所以多有被轉載,甚至後來還被收錄進《不腦殘科學》中出版。你看看,修什麼課可以成為暢銷書 (?) 作者(之一)?希望未來有更多老師願意指導學生往科學傳播的路上前進。


10.

當在美國哈密瓜吃死了人

今年台灣經歷了幾場食安風暴,每場都在恐慌中收場。這篇提到的事件發生在2011年,當時美國出現被細菌感染的毒哈密瓜,也有人吃了之後喪命。但是美國政府的處理妥當,沒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完整的資訊也讓媒體沒有操弄民眾情緒的空間,所以危機就在冷靜的氣氛中解決了。這樣的例子在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台灣或者中國來看,很不可思議,但確實也值得我們借鏡。

順便也介紹〈下一個林杰樑?〉一文,在林杰樑醫師過世之後,我們該如何面對食安議題。

 

以上是10則z編認為2013年具代表性的文章。還有幾則也很想推薦,在文末偷渡一下:


2013 年 Quirks & Quarks 科普答客問

$
0
0

聽加拿大CBC 廣播電台的 Quirks & Quarks 有段時間了,有時錯過廣播時間,還可以上網去下載播出過的mp3,透過網路提供全球聽眾的廣播服務,真是周到。

這個節目每年年終都會有一個特別企劃,聽眾透過email 或是電話留言提出問題,製作單位找到相關的專家學者來回答,科普迷的我當然不會錯過。在 2013年Quirks & Quarks 科普答客問特別節目中,聽到幾個有趣的答客問,在此跟大家分享。

cbc

Q1: 如果想催熟水果,把它們跟蘋果或蕃茄擺在一起,對嗎?

A1: 成熟的果子,變軟,變甜,發出果香,藉此吸引動物前來攝取,在享受完甜美的果實後,順便幫植物把種子散播出去。除了果肉質地之外,果皮顏色的變化也是常見成熟的特徵之一,香蕉皮由黃變褐的過程即是一例。這個成熟的過程中,乙烯(ethylene)扮演一種植物賀爾蒙的角色,當植物成長到適當的時機要轉為成熟時,體內的基因調控機制會啟動某些基因,使其表現後,在植物體內出現製造乙烯的功能,當乙烯製造出來以後,接著扮演觸發果實成熟機制的關鍵。如果想催熟水果,把它們跟會釋出乙烯的蘋果或蕃茄擺在一起,是正確的。但是因為市場供需或運輸時間的考量,有的蘋果在未成熟前就摘下,那時還未具備產生乙烯的能力,這種情況就需要人工催熟。把番茄或香蕉密封在袋子中,你會發現催熟的速度會加快,因為他們釋放出來的乙烯累積在袋子中繼續催熟的緣故。另外,和蘋果比較,香蕉釋放的乙烯速度較快,量也較大。

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用乙烯來催熟,柑桔類的水果,綠色的果皮在乙烯的催化下變黃橙色,但是對內部果實的成熟作用不大。葡萄和草莓,一經採收之後,便停止繼續成熟,所以趁新鮮吃吧,不用再跟香蕉或蘋果擺一起催熟。

 

Q2: 為什麼太陽系中的氣體巨行星有環狀結構,但是岩質的小行星沒有?

A2: 太陽系的四顆氣體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行星環,其中以土星環最為明亮,大家較為熟知,天王星行星環次之,較為稀薄,木星和海王星也有行星環,但是非常的稀薄。主要形成的成份可能是冰與岩石碎片。

談到土星環形成的原因,可回顧「洛希極限」(Roche limit)的理論,土星本身的質量產生的重力分布有一個臨界點,當另一個小星體進入這個範圍時,重力與兩星體間潮汐力的作用,會把小星體撕裂成碎片,這些碎片就是土星環的成分來源。有幾個理論,包括數百公里直徑的小星體,進入土星的洛希極限之內而被撕裂,還有,小星體間互相撞擊產生的碎片,都可能是形成行星環的來源。也許曾有材質含冰的小星體進入土星的洛希極限範圍內而被撕裂過,所以有很多細冰在土星環內,使它看起來很明亮。木星環和海王星環看起來非常的稀薄,推測是在這兩顆星球發生小星體撞擊,或是進入洛希極限內被撕裂的事件,遠少於發生在土星的緣故吧!

土星是一顆很大的氣體行星,其洛希極限的範圍很大,有機會捕捉到很多空間中的物質。相較下地球是岩質的小行星,洛希極限的範圍小,把小星體撕成碎片而形成行星環的機會就很小了。所以太陽系中只發現在氣體巨行星有環狀結構,但是岩質的小行星沒有。附帶一提,在太陽系以外的星系中,已觀察到有很多氣體巨行星也有行星環。

 

Q3:如果只有雌蚊會吸血,那麼雄蚊吃什麼維生?

A3: 沒錯,只有雌蚊會吸血,會叮咬你的蚊子是母的。雌蚊從吸來的血獲得需要的蛋白質,作為產卵所需的養分,但是雌蚊也會吸取植物的蜜汁,以此獲得的糖分,是重要的動力能量來源。雄蚊,其嘴部的構造與雌蚊不同,其結構沒有賦予它吸血的功能,所以雄蚊只能去找植物的蜜汁維生。另外,雌蚊具有偵測二氧化碳的感受器,用來找到目標吸血,但是雄蚊缺乏這種靈敏的感受器,所以我們人類對雄蚊而言,沒有吸引力。

雄蚊生命中的重責大任就是找到雌蚊完成交配,蚊子的品種很多,不同品種的生殖過程或有些許差異,一般而言,雌蚊會先交配把精子儲存起來,找機會吸血飽餐一頓,有了足夠的養分後,再使卵成熟,然後讓卵受精後產出。

 

Q4: 如果用化石內的 DNA 成功複製猛獁象,現今地球上有哪裡適合它們生活?

A4: 北半球在 20,000 年前,上一次冰河時期的期間,是一片稱之為「猛獁草原」(Mammoth steppe)的乾冷生態環境,分布從今日的英國一路延伸,跨過白令陸橋 (Bering land bridge),到加拿大的育空(Yukon)。今日加拿大北方的極地凍土區,溫度可比當時,但是寸草不生,與當時的猛獁草原大相逕庭。

在 12,000 年前左右,是上一次全球暖化,那時冰河消退,溫度上升的結果,草原逐漸被樹林取代,到10,000 前左右,僅剩一些南向坡與山腳地帶遺留零星的獨立袋狀區域,還保有適合猛獁象的生活環境。

估計猛獁象一天要消耗400磅的草,現在已經不容易找到既乾又冷,還有可供足夠草料的地方,在加拿大草原省分的北方,或許還可以找到,像育空西南方的Kluane 國家公園保留區就還蠻合適的

 

Q5: 為何早晨太陽出來了,可是有時氣溫卻還是繼續下降?

A5: 其實,這種情形並不是常態,根據氣象記錄,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會出現日出後溫度繼續下降的情形。太陽光的能量,有不同的波長,大氣吸收掉部分短波長的部份,地表吸收長波長的部分,陽光照射後,環境上昇,那是必然的,但是日出時,角度低,照射效率不高,而地表經一晚輻射釋熱之後,需要一點時間回溫,地面的水份多一些時,回溫的速度也會慢一點,若有風的作用增強散熱作用,就算是太陽出來了,溫度還是可能繼續往下掉。

 

Q6: 蜜蜂是怎麼建出每格都是完美正六角形的蜂窩?

A6: 蜜蜂下腹部有四對腺體可以分泌蠟液,在與唾液混合後,做成小蠟球,築窩時,不是一蜂做一格,而是很多蜂合作完成。它們像搬運工一樣,把蠟球堆積起來築成一個個圓筒狀的結構,蜜蜂築成的窩,一開始不是六角形的。蜂蠟在40度左右有很大的可塑性,蜂群利用體溫加熱的效果,讓這些圓筒狀的蜂窩,在物理變化下,自然變成六角形的,很神奇吧!六角形,省材料又堅固的結構,是自然的力量。一公斤的蜂蠟,可以做出約50,000 個蜂格,開始時可育嬰,之後可轉作貯藏,多用途的!

 

Q7: 遮住一眼,睜開一眼,這種情形下,進入光亮的房間時,睜開那一眼的瞳孔會縮小,遮住的那一眼瞳孔會繼續維持放大狀態嗎?

A7: 不會。外界光線刺激,會使瞳孔縮小;當注視的物體由遠移近,瞳孔也會縮小;面臨情緒緊張狀態如「戰鬥或逃跑」反應 (Fight-or-flight response),關乎存亡的刺激警覺時刻,瞳孔會放大;藥物的作用也會改變瞳孔縮放的狀態。

光線刺激造成的瞳孔縮小反應,神經系統是以兩側同時控制的方式操作,所以即使一眼遮住了,但是另一眼接受的光線刺激,正常狀況下會引起兩眼瞳孔同時收縮。

 

Q8: 雙引擎的螺旋槳飛機,為什麼兩個螺旋槳轉動方向的設計,有的為同向,有的為逆向?

A8: 兩個螺旋槳轉動逆向的設計,從後方看,一般左引擎為順時針,右引擎為逆時針,從上方看,兩個引擎把上方的東西捲入中間,往下方推出。這種設計,兩組引擎方轉動向相反,旋轉時產生的力矩可以互相抵消,穩定性高。同向轉動的引擎,則兩個引擎轉動產生的力矩會加成,設計上需要用其他的方式來抗衡這項差異。既然這樣,為何不全部採用逆向旋轉的設計呢?左右引擎不同,螺旋槳也不同,是不能互換的,因此在維護上或備用零件上的花費,都要比同向旋轉的設計加倍,在經濟考量上,同向轉動的引擎設計較為划算

 

Q9: 太陽系中,太陽自轉的方向和其他行星的繞行方向一致,在其他的星系有沒有可能發現恆星自轉方向和行星繞行方向相反的?

A9: 有的,目前已發現約20個這種星體。新星形成過程中,星雲旋轉的方向,決定了恆星自轉與行星繞行軌道的方向,但是近年來卻發現「熱木星」(Hot Jupiter)這類的星體,其軌道運行方向與其母星自轉旋轉相反,其造成原因有多種說法,星體間的重力交互作用是較普遍的解釋。

 

Q10: 雪地上灑鹽,可以把冰雪融掉,做冰淇淋時也用鹽,卻是用來結冰,同樣是用鹽,既可融冰,又可結冰,用法上有何不同?

A10: 鹽使水的凝固點下降,所以鹽水結冰的溫度比純水要用低。鹽灑在冰雪上時,造成冰融解後形成鹽水,因為凝固點降低了,與鹽水接觸的冰,溫度不能讓鹽水凝結,反而是紛紛融解。用食鹽(氯化鈉)與冰混合,凝固點可降至-20度 C,用氯化鈣,則溫度可降至-40度 C。

冰淇淋製作時,鹽與冰混合,用來提供一個低溫的環境,製造冰淇淋時,是將裝了冰淇淋材料的容器,浸置於低溫的鹽水中,藉其低溫來製成冰淇淋,不是把鹽加入冰淇淋材料中。

 

想聽完整的的節目可上網站,從2000年到現在的幾百集節目都在上面,是我喜歡的科普廣播節目之一,可以知道很多科學新知,也是練習英語聽力的好教材。想試聽一下的話,參考資料中有這輯節目的mp3 檔的下載連節點,在上面按滑鼠右鍵,把連結檔案儲存起來,就可以隨時播放收聽。

 

原文發表於: 網路城邦部落格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從內容設計到互動式電子書App的直達列車 –AppCross

$
0
0

報導/江書賢

每一天通勤上班時,在捷運、公車上到處可以看到大家用指尖滑著智慧型手機已經不是新聞了。當大家紛紛把注意力移轉到行動裝置上面的時候,原本只有文字的靜態內容不夠看,要有能讓讀者參與、和讀者互動的內容才更吸引人,所以出版界的業者們紛紛朝向互動式電子書出版的方向前進,簡直就是一個「大電子書時代」。

但是,原本製作互動式電子書的流程,是設計者先編輯完成內容之後,還需要找App程式工程師來一一量身訂做各種互動的效果,寫程式碼才能完成。有時候程式寫出來所展現的互動效果和內容設計者的預期不一致,還得一再的修改,因此內容設計者和程式工程師必須不斷來回溝通兩者之間認知的差異。不但很累人,而且效率不佳,使得互動式電子書App的開發往往需要曠日廢時,在講求競爭力與快速的現代工作環境中,就成為一個大家希望能突破的瓶頸。

在2013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的展場中,資策會「創新服務應用研究所」(IDEAS)的專案經理林鈺婷小姐告訴我們,在他們的團隊累積了為電子出版的各種不同特定需求進行過客製化程式開發的經驗以後,想到要開發一個平台,整合各種不同功能的程式,讓電子出版的內容編輯、設計者們能夠很容易的就把自己的創意轉換成程式App,節省開發者的心力、成本和時間。因此,他們創造出了「新媒體內容創作工場」 — AppCross。

AppCross平台設計的中心概念,是要讓內容設計者用自己原本所熟悉的編輯工作方式,就可以很方便的完成電子書App程式製作的工作。因此,AppCross的開發團隊很貼心的把開發平台的操作形式設計成出版界編輯們常常使用的排版軟體 — InDesign的外掛程式。一旦安裝好AppCross以後,InDesign程式的工作環境下就會出現能夠放入互動式效果的功能。如此一來,只要內容編輯完成,加上安排好他們所想要的互動效果以後,再按幾下滑鼠就可以讓AppCross自動寫好程式,互動式的電子書App就完成了!

為了適應在Android與iOS等不同的作業系統,以及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行動裝置下都能夠正確的執行功能,AppCross將開發平台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AppCross Studio,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以InDesign外掛程式的形式,加入互動效果編輯的功能,使用者在這一個部分編輯內容和指定互動效果。第二個部分是AppCross Server,在這一個部分,使用者可以選擇把已經編輯好的電子書內容轉成Android或者是iOS的App程式,也就是代替了App程式工程師寫程式碼的工作。第三個部分是AppCross Render,使用者可以在開發平台的這一個部分,模擬、測試剛剛完成的App在各種不同解析度、或者有各種不同感測配備的行動裝置上執行時的效果。比如說,用手指作出各種方式的觸控、行動裝置的傾斜、搖晃,或者是相機鏡頭輸入影像以後,App互動功能所執行出來的反應。如果發現執行效果和自己想要的有差異,就可以回到編輯的步驟調整互動效果的參數設定,然後再進行新的測試。

這樣的開發平台在國內是首創,而和國際市場上既有的電子書開發工具比較,AppCross的創新特點在於:1.如前所述,電子書設計者除了可利用這個平台生成App之外,更可以在AppCross Render上具體的預覽、測試製作出來的App在各種行動裝置和感測配備的存在下執行出來的效果。2.電子書的內容編輯和設計者可以在這個平台內嵌入廣告超連結、訊息推播等,也就是說可以把電子書內容和行動廣告作結合,這樣一來,未來在商業模式上充滿許多創造和發展的可能性。

這一個平台在未來能夠有哪一些更進一步的創新發展呢?林鈺婷專案經理表示,除了繼續開發更多種類的手勢動作互動方式、更多的動畫效果,使設計者能夠有更多樣化的創造空間之外,未來若是結合App使用者和App之間的互動紀錄,與雲端服務,就可以創造出許多讓消費者更方便的服務模式。例如一個消費者可以在進行搭車等移動時,在行動裝置上閱讀電子書,到了回到家中以後,馬上可以切換到在更大的電視螢幕上接著先前的頁面繼續閱讀。或者可以結合消費者和App的互動來作更貼近消費者的行動廣告等。

「讓互動電子書App的開發回歸到以內容的設計者為中心,只要會InDesign,就可以作出程式。」林經理表示,這一套軟體,可以讓出版者節省60%的時間,與80%的成本,將會給電子書的出版工作提供非常大的幫助。目前已經有幾家出版者使用這一個平台製作出了互動式的電子書並且已經上架,例如兒童繪本《我的超人老爸》、日本京都旅遊的電子書《Mook – 癮京都》等等。

圖片9

圖一:AppCross在「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資策會的攤位。照片中攤位背板上是AppCross的特色介紹。

圖片10

圖二:AppCross Studio的操作畫面。

圖片11

圖三:用AppCross製作的電子書 — 《我的超人老爸》兒童繪本的畫面。

圖片12

圖四:AppCross連結了從內容編輯到電子書App程式製作等出版流程。

(以上照片皆拍攝於「2013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會場,「經濟部技術處 資策會館」攤位。)

技術專頁:書App直通車

更多創新技術歡迎瀏覽解密國家寶藏

NASA出動4艘飛船圍觀嫦娥3號登月

$
0
0

文/Steed

AS7m2C-fzS10VbguuwGQTil02lLog0rrJ1FLCJCcrKCEAwAAaQIAAEpQ_645x442

12月15日,玉兔月球車與嫦娥3號實現互拍。圖為嫦娥3號拍攝的月面上的玉兔月球車。圖片來源:新華網

12月14日,中國的嫦娥3號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虹灣著陸區登月。儘管此次探月任務沒有跟美國NASA展開任何形式的合作,但NASA仍在官網上放出了一篇文章,簡述了他們對在月球探測方面取得的種種進展,還一一細數了目前仍在執行任務的4艘繞月衛星將對嫦娥3號登月展開怎樣的觀測。NASA指出,他們「將這次著陸視為一次全新的科研機會,或許能夠增進對月面大氣的研究和觀測。」以下內容就是NASA官網上那篇文章的部分摘譯:

自阿波羅計畫將12人送上月面以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致力於月球科學。憑藉「克萊芒蒂娜」(Clementine)和「月球勘探者」(Lunar Prospector)之類的現代探測器,以及最近完成的LCROSS和GRAIL等任務,NASA的科學研究已經幫助繪製出了月面地圖,確定了水冰的存在,還理解了我們這顆衛星不規則的引力場。NASA當前的月球任務,正在幫助NASA更好地理解我們的太陽系,給未來對其他行星天體的探測提供信息,讓我們離未來探測小行星和火星之類的目的地所必需的技術更近一步。

科學家目前正在利用4艘NASA的繞月衛星研究我們的月球。中國的嫦娥3號於12月14日登陸月球,或許會給它們提供一次機會來採集新的數據。美國和國際上的研究者將這次著陸視為一次全新的科研機會,或許能夠增進對月面大氣的研究和觀測。

嫦娥3號登月時,NASA的「月球大氣及塵埃環境探測者」(LADEE)、「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和兩個被稱為「加速、重聯、湍流及電動力學月球-太陽交互作用」(ARTEMIS)的探測器,仍在繞月軌道上繼續它們的科學任務。

儘管美國和中國在這些任務之間沒有展開合作,美國的研究者從這次著陸中看到了潛在的科學價值。採集到的這些數據,將向國際科學界公開。

LADEE

LADEE,即「月球大氣及塵埃環境探測者」,配備著專業設備用於測量大氣成分和塵埃顆粒,或許能檢測到嫦娥3號登月時揚起的塵埃及排出的氣體所導致的月球大氣變化。

m6-Z20ARCcbdmO01AMq39waJ8nHjJV1LndCiMSOfymKhAgAAewEAAEpQ_645x363

NASA的LADEE探測器,將監測嫦娥3號登月是否會對月面極其稀薄的大氣及塵埃環境造成可以檢測的改變。圖片來源:NASA

探測器原本的目標,是要研究月球原始大氣及軌道塵埃環境。利用探測器上攜帶的設備,科學家希望回答長期懸而未決的一個問題:月球上因為陽光照射而被帶上電荷的塵埃,能不能解釋幾次阿波羅任務期間檢測到的、在日出之前就出現在月球地平線上的光芒。

自11月10日降低繞月軌道開啟為期100天的首要任務以來,LADEE一直在收集科學數據。科學團隊已經為極其稀薄的月球外大氣層以及塵埃撞擊,建立了科學數據的基準線。在嫦娥3號著陸之前,LADEE團隊收集的數據已經覆蓋了一個完整的月相週期(29.5天)。

在嫦娥3號著陸前後,LADEE將利用它的中性質譜儀(NMS)展開額外的觀測。根據目前能夠獲得的、對嫦娥3號著陸系統的描述,研究團隊推測著陸推進系統將排出一些氣體產物,如水蒸氣、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氫氣。NMS將監測這些產物的密度。此外,LADEE還將繼續它的基準線觀測,以查看月面軟著陸能否對月球的背景塵埃及氣體環境產生足以檢測的變化。

LRO

2009年6月發射升空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已經對月球的外大氣層進行了多項科學研究,並且取得了不少獨一無二的成果。這個探測器還拍回了大量清晰度空前的月面圖像。

V5Ro8bT19WbDQ2E3TV2_B3pSKGXHFWy6GBcoSlU2lkGAAgAAaAEAAEpQ

NASA的LRO探測器將對嫦娥3號登月點進行多次高分辨率成像觀測,有望俯拍到正在月面上工作的嫦娥3號及玉兔月球車的畫面。圖片來源:NASA

在嫦娥3號登月的當天,LRO將進行多達8次的空間機動,利用它所攜帶的萊曼阿爾法測繪儀(LAMP)掃瞄著陸點附近的月面區域。這台紫外成像光譜儀將尋找嫦娥3號排出的煙塵。

從12月起,LRO上的相機(LROC)將有能力對著陸地點及月球車拍照,分辨率高達每像素大約2米。隨著月球的自轉將嫦娥3號的著陸地點帶到LRO的軌道平面以下,LROC每月都將有機會進行這樣的拍照觀測。反覆的成像觀測,將細緻地測量著陸造成的地表變化,以及玉兔月球車在月面上的運動。

LROC拍攝的照片能夠分辨出嫦娥3號降落引擎導致的地表變化,就如同它對過去的月面著陸器進行的同類觀測一樣。第一次嘗試拍攝時,光照條件不會太理想,因為著陸地點的太陽高度太低,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光照條件會有所改善。嫦娥3號著陸導致的月面大氣及地表的改變,將為LRO提供一個全新的科研機會,來仔細觀察月面上氣體的輸運,以及局部擾動對月面浮土的影響。

LRO不只傳回了未來載人及無人探測器所需的全部資訊,還顯示出月球要比科學家之前所想像的更加複雜、也更有活力。LRO將繼續向地球發回月球的數據,直到2014年10月。此外,它的任務還有可能再延期2年。

ARTEMIS

ARTEMIS衛星將協助LADEE解釋它對嫦娥3號登月所做的測量。

Image converted using ifftoany

NASA的THEMIS任務示意圖。圖中的5顆衛星,後來有2顆被NASA重新啟用,在繞月軌道上探測月球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它們也將對嫦娥3號登月展開觀測。圖片來源:NASA

NASA的ARTEMIS任務由兩顆衛星構成,自2010年以來就在繞月軌道上運行。它們原本是NASA的另一項任務THEMIS的探測器,那項任務一共動用了5顆衛星。ARTEMIS任務讓NASA重新啟用了其中兩顆在軌衛星,以延續它們的科學使命。

第一顆ARTEMIS衛星(P1)於12月14日從距離月面不到200千米的地方飛掠。按照當前的計畫,這顆衛星將尋找與嫦娥3號登月有關的等離子體煙塵及磁場跡象。第二顆衛星(P2)將觀察原始的太陽風等離子體及磁場狀況。這些都是確定月面塵埃為何會揚起所必需的信息。

目前ARTEMIS的研究著眼於測量月球表面的靜電荷、月球在超音速太陽風中拖出的等離子體尾跡,以及月球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

 

轉載自果殼網

2013立體定向功能神經外科發展回顧

$
0
0

響應Pansci編輯號召,筆者根據個人標準,選出了幾個2013年立體定向功能神經外科(以下簡稱功能神外)學界的重要發展突破,和大家分享。

(千萬別被立體定向功能神經外科這一連串看似高深莫測的字給嚇跑了。它就是神經外科的一個分支。)

 

相信大家都有電腦故障的經驗。電腦壞了,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可能因為撞壞了(外傷)、或者風扇灰塵太多(異物),導致電腦出問題,這種時候都是由電腦醫院裡擅長處理外傷、異物等等問題的專業人員來維修,他們會查清楚究竟是哪被撞壞了、哪該清理乾淨。而如果電腦是功能出問題,比如老是自動重新開機、或者不能上網、運行速度變慢等等功能性的問題,就會轉交更擅長來處理相關功能問題的專業人員來處理。功能神外醫師,就是醫院裡專門以外科手術方式來處理人腦功能問題的一群專業人員。

(其實一般神外和功能神外都受過完整的神經外科基礎培訓,只是之後各自選擇走上不同分支而已。一般神外也包含許多其他分支,諸如顱底外科、血管外科等等。)

有別於一般神經外科治療腦外傷、出血、腫瘤等等疾病,功能神外主要治療由於腦神經損傷導致的功能性疾病。功能神外包含四大領域:疼痛、癲癇、運動障礙、精神病。以帕金森病(運動障礙)為例:典型帕金森病是由於腦內黑質(substantia nigra)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造成黑質-紋狀體系統失衡,影響椎體外系功能(協調肌群、調節肌張力等等輔助運動系統),最終導致帕金森病症狀(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等)。在帕金森病初期發病時,補充腦內缺乏的多巴胺往往就能取得很好的療效,但是當帕金森病進入後期,症狀無法單純通過藥物得到控制時,醫學界就會考慮功能神外手術治療。

功能神外治療帕金森病的機理其實不複雜:上述提及的那些黑質-紋狀體系統、椎體外系還有基底核等等神經迴路裏頭,有其中幾個關鍵神經核團活動異常興奮。功能神外通過毀損或者高頻電流抑制的方式,降低這些核團的活動,而位於它們下游迴路、聽命于這些關鍵核團的其他神經結構,活動也將恢復正常,最終症狀得到緩解。

除了帕金森病以外,功能神外治療包括肌張力障礙、癲癇、慢性疼痛、還有強迫症等等,都是透過類似機制,以手術方式干預異常神經迴路中的某關鍵結構。

知識園地:你知道嗎?功能神外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新石器時代哦!當時人類就嘗試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癲癇、偏頭痛和精神病。

圖片1

十六世紀畫家Hieronymus Bosch描繪一名醫師正在爲一名可憐的病人移除他腦內「瘋狂的石頭」。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5/Hieronymus_Bosch_053_detail.jpg

介紹完基礎知識以後,就讓我們一同回顧2013功能神外的新發展動態吧!

集中超聲波(focused ultrasound)治療原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

原發性震顫是一種以單純雙側肢體震顫爲主要症狀的神經系統疾病。如同上述帕金森病的例子一樣,原發性震顫的症狀也可以通過抑制腦內某些關鍵神經核團的活動得到控制。

在過去,功能神外抑制腦內神經核團的方式主要包括射頻毀損(radiofrequency)、高頻電刺激(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和伽馬刀(gamma knife)。

這三項手術操作的臨床安全性都已得到驗證,但病人若要接受上述任何一種治療,通常情況下還是會要求患者住院,同時以上操作耗時從數小時到十數小時不等。

筆者13年五月在日本東京參加的世界功能神外大會上,第一次聽說了這項使用集中超聲波抑制腦內神經核團的新技術。根據報告者形容,他們可以透過集中超聲波技術,精准地選擇性破壞關鍵核團,而且比起傳統方式,集中超聲波更快、更簡單。他們的最終研究目標是:發展出一套足夠簡單、足夠快速、足夠安全的方式,可以直接應用於門診手術;患者不再需要住院治療,早上到醫院,下午就可以出院。

平心而論,筆者不認為這項技術能改善治療效果(除非它能做出比現有技術更小、分辨率更高的毀損灶);它象徵的是一種全新技術、手段的到來。短期內它可能無法取代其他現有技術,但從長遠來看,它很符合未來醫學界的發展方向,同時可能激發出更多的臨床應用和新技術。

相關參考文獻:Elias, W. Jeffrey, et al. “A pilot study of focused ultrasound thalamotomy for essential tremo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9.7 (2013): 640-648.

 

腦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治療阿茲海默(Alzheimer’s disease)

阿茲海默病是現代社會共同面臨的最大疾病問題之一。疾病對社會造成的巨大經濟負擔不說(全美2012年支出約2000億美金用於臨床治療該病),它對人腦功能廣泛而深刻的負面影響嚴重地威脅病人的日常起居、工作能力、與家人朋友相處關係等等重要生活品質。

目前已知在阿茲海默病患者腦中廣泛存在大量beta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和tau蛋白堆積,破壞神經元、神經突觸正常結構,導致大腦功能退化。但對於上述病變的機理,以及如何該清除或阻止病變,醫學界目前尚無定論。

除了內科服藥之外,功能神外也在研究以外科技術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可能。從2010年起,世界上有數個研究團隊都在研究以電刺激大腦不同部位,改善大腦功能(比如增加記憶力),同時延緩阿茲海默病進展的情形。目前研究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但是初步结果已經讓人看到以神經外科手術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可能。

相關參考文獻:

 

腦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治療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大家身邊可能都有群「明明骨瘦如柴,還堅稱自己胖、要減肥」的朋友(特別是女性)。「你得厭食症咯?」可能會有人如此開玩笑地說。其實,神經性厭食症是絲毫不能大意的疾病。患者有可能在青少年時期就發病,但是終身未治癒。身體和心理狀態飽受煎熬折磨(一方面知道自己病了,另一方面還是認為自己太胖),缺乏被接受的自信,同時常伴發焦慮、憂鬱等其他精神疾病,令患者痛苦不已。嚴重者,甚至會因為此病而喪失生命(常見死因包括電解質紊亂、心功能衰竭、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等,神經性厭食症是所有精神疾病裡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正因為此病的嚴重程度,以神經外科手術嘗試治療神經性厭食症其實由來已久。功能神外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歷史可以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但其治療效果始終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2012年,魯汶和上海的研究團隊首先合作發表使用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難治型神經性厭食症的療效。2013年,來自多倫多的功能神外團隊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他們的獨立研究成果。兩篇研究報告都表明:現代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難治型神經性厭食症安全、有效。

現在世界上已有多個臨床中心都在進行功能神外治療神經性厭食症的研究。相信未來功能神外可以爲嚴重的難治型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帶來希望曙光。

相關參考文獻:Lipsman, Nir, et al. “Subcallosal cingulate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refractory anorexia nervosa: a phase 1 pilot trial." The Lancet (2013).

 

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精神病的臨床指南共識

「開刀治療精神病」這個概念一般人恐怕難以想像。明明是精神疾病,開刀怎麼治得好?但實際上,從史前時代,人類就開始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精神病(在史前時代醫生的觀念裡,治療機制更像是「在人頭上鑽個洞,使人瘋狂的邪靈就會從中被釋放出去」)。

隨著醫學進展,科學家逐漸認識:許多精神病患者腦內某些部位的活動異常(過於興奮或者過於平靜),而這些異常和他們的精神症狀是有一定的相關性的。如果能透過某種方法(比如神經外科)來調節這些活動異常的部位,勢必也可以藉此控制精神症狀。葡萄牙籍Egas Moniz醫師憑藉著lobotomy(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治療精神病的研究,獲得了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精神外科(以外科手術治療精神病的學科)正式得到認可。

但從1950年到1960年代,精神外科經歷了一段黑暗的歷史。簡單地說,精神外科被過分濫用在精神病患者身上。以最著名的精神科醫師Dr. Walter Freeman為例,他開著他的麵包車兼行動醫院,全美走透透,幫近3500名患者實行他自己改良的lobotomy。實際不只他一人,精神外科在全世界範圍被濫用的事實(包括歐美、日本、甚至台灣),以及精神藥理學的進展(終於吃藥也可以控制精神症狀了),最終導致整個精神外科學科的沒落。

直到過去20年,醫學界意識到某些患有嚴重精神病的患者,在嘗試幾乎所有療法(藥物、行為、電療⋯⋯)之後,症狀依然沒有改善。而此時,外科手術似乎是僅存的唯一希望。

外科手術技術與此同時也已經得到很大進步。比起Freeman拿根冰錐(電影《禁閉島》即將結束時,就有短暫的冰錐一幕,暗示醫生即將選擇以手術方式治療), 捅進病人前額葉,‘憑手感’破壞神經纖維的粗糙手術技術,現代精神外科醫生憑藉著先進的神經影像成像技術,能精准地定位出目標神經結構的三維坐標,在盡量不破壞其他神經結構的前提下,選擇性抑制目標活動。

目前精神外科治療強迫症、憂鬱症、焦慮症、抽動穢語綜合症、神經性厭食症等等精神病的療效已經取得一定認可。

但是為了避免過去精神外科手術遭到濫用的悲劇再次發生,世界立體定向功能神經外科大會(WSSFN)與其他主要國際學會組織合作,根據現有的相關指南,共同制定出一套共識。

這套共識並沒有巨細靡遺地規定該如何開展臨床研究,但是強調進行精神外科臨床研究時,所應該尊重的原則(包括精神外科不是常規治療手段、需要獨立倫理道德委員會監督、需要與專業精神科醫師團隊合作、病人享有自主權等等)。

這套共識剛剛在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期刊上發表,大會相關組織正在計劃將其翻譯成世界各國語言(包括中文)。這套共識的精神,將會是未來精神外科發展很重要的精神支柱。

相關參考文獻:Nuttin, Bart, et al. “Consensus on guidelines for stereotactic neurosurgery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14): jnnp-2013.

 

閉路式腦深部刺激(closed-loop deep brain stimulation)

不知道讀者讀了前面的文章以後,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原來功能神外醫生已經將電腦植入到病人腦裡,用來治療帕金森、阿茲海默、神經性厭食症等疾病了嗎?

這樣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功能神外手術醫師確實是已經將人腦和集成電路結合在一起,用以治療臨床上難以治療的疾病。

過去十年左右時間裡,這個埋在人腦裡的小IC能做的很有限。它只能聽命于臨床醫生的指示,24小時不間斷地給出固定強度、頻率的電流。病人可以在睡前將它關上,起床後再打開,但除此之外,它沒有任何其他功能。

但隨著科技進步,這個小IC能做的事越來越多了。研究人員除了可以透過它給予大腦適當刺激治療疾病,同時也可以用它來記錄神經信號。

而一旦有了記錄功能,它能做的事就多多了!它可以根據神經信號來判斷患者的健康情形、判斷是否需要調整電刺激的參數、判斷患者現在是否處在最佳狀況。

彷彿患者身邊跟了一個隨行醫師,隨時隨地幫助患者調整治療方案。

當然,目前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但是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用閉路式腦深部刺激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將成為功能神外的新標準。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科技對人性的威脅、對「人身為人的根本」的動搖,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2013年八月,美國的科學家就第一次透過電腦實現了低階的精神控制(mind control)。

相關參考文獻:Shen, Helen. Implant aims to track brain signals in real time. Nature: 12 Nov. 2013.

 

Mind meld? Scientist uses his brain to control another guy’s finger

8C8761298-B2B-image.blocks_desktop_large

當機器可以窺探我們的神經活動時,是否也代表著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內心的想法」這最後的隱私的防線,也將跟著一起毀於科技的進步呢?

“I fear the day that technology will surpass our human interaction. The world will have a generation of idiots.”愛因斯坦擔心的「科技將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似乎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我們是否已成為他口中的「白癡的一代」則暫時不得而知)。

筆者相信,無論如何,科技進步的腳步不會停下。用電腦技術改善人的記憶力、改變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控制他人的行為,這都是已經在發生的事了。

人類該如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世界裡,保衛、傳承人性的餘光?比起純粹科技發展,這需要更多的智慧。

2013年度編輯嚴選-C編特推TOP10

$
0
0

Candace
相信各位夥伴2013年也是科學知識豐收的一年!2012年科學回顧,前年的經典文集,也是每篇都好精采!年尾才加入編輯團隊的C,雖然不敢說每篇文章都有細細品味過,但轉貼到噗浪分享時,總有幾篇特別引起我的興趣。在此,與大家分享從2013年泛科學的千篇文章中,C特別推薦的10篇心頭好!期待有更多人,一起來品味、回顧這些精采好文,加入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是泛科學的行列吧。

1.「生猛科學」首聚:保證在地、保證生猛,宇宙史上第一次熱炒店科學開講!

目前泛科學M.I.C.在北部辦了18場、2013年也辦了盛大的年會、出了不腦殘科學(還有電子書)!但是這場辦在熱炒店的「生猛科學」,實在是太酷炫了!不推薦不行啊!兩位講者請到了在地的蔡宇哲老師和邱郁文老師,和大家一起吃喝熱炒話科學,再搭配志工羅佩琪、廖英凱妙筆生花的精采紀錄,沒有到現場參與實在是太令人扼腕了。讓我們期待「生猛科學」系列可以繼續辦理下去囉!

2.劉辰岫:科學家?藝術家?

C在高中選組的時候,也曾經為了文組或理組,而猶豫徬徨,還和當時的導師爭論「難道我不能同時當科學家又當藝術家嗎?」,後來我才明白,其實在學習科學的路程中,除了相關知識、邏輯訓練外,也開啟了以科學為基礎,更多方向的可能性。Born an artist, trained a scientist. dr. i在2013年會中提到,「我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藝術家,而且,我沒有人格分裂症。」不同的領域,尤其科學與藝術,貌似成為兩條沒有交集的路。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dr. i在會中談到了他的經歷,也提供受了科學訓練後,「跨界」的更多可能性。除了年會精彩的演講外,dr. i在泛科學也分享了許多文章,也相當值得大家前往拜讀。

3.切除闌尾炎,自己動手!?

夫妻檔-白映俞劉育志,兩位外科醫師的文章實在是很有意思!太對我胃口了!像此篇提及南極遠征隊的Rogozov身兼外科醫師及病人兩種身分,在荒郊野外毫無奧援的極地環境裡,戰勝了自己的病痛,事後這位強人醫師Rogozov還謙虛的說,「A job like any other, a life like any other.」文中還有附上圖片,實在是太精采!同場再加映劉醫師的精彩文選,勇敢傳說─自行剖腹產子的母親這樣減肥對不對?還有更多好文期待大家繼續發掘。

4.習慣了,怎麼辦?一起走出戀愛倦怠期

「其實我已經不知道,現在跟她在一起,到底是喜歡還是習慣了…」擁有廣大粉絲群的海苔熊,文章總是能以理性的角度,分析、切入感性的愛情,還有文獻來源噢!此篇分析了建立關係習慣,如果愛真的變成習慣,失去新奇感,那該怎麼辦?在一起之前,我們多麼希望將對方制約,但在一起之後,卻又害怕兩人在一起只是因為習慣。這問題應該是廣大戀愛中的人兒都會面臨到的吧!下次如果自己或身旁的姐妹、好友們,深陷戀愛的困擾時,請推薦閱讀海苔熊的泛科學專欄。(或是來看看其他泛科學好文轉移注意力也很棒耶!)

5.二十年來臺灣生物醫學研究的省思

臺灣生物醫學界正面臨一個轉捩點。未來能否從泡沫化中浴火重生正考驗著我們!身處生醫領域的C,常常聽到人們說「生技醫藥產業不是炙手可熱的明星產業嗎?好羨慕!」其實在生技產業與學術研究的部分,還是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同場加映生醫文章精選:新藥的研發流程概論藥到,病除!─淺談藥物輸送型態與新開發,希望未來也有更多生醫相關文章與大家見面囉。

6.新聞解讀:美國「功能性治癒」愛滋寶寶

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一向是泛科學的目標。每天接觸到五花八門的新聞事件,到底哪些是偽科學呢?新聞報導中,又有幾分話語是真實的呢?在2013年裡,我們也破除了許多科學流言。此篇,羅一鈞醫師解讀了全球首例 美治癒愛滋新生兒的新聞,並補充了更詳盡的資料幫助大家了解這個事件。同場加映其他新聞解讀:「北極熊活活餓死事件」:你看見的可能不是全部「師傅叫我千萬別吃」…可是我很想吃!期許大家未來在看新聞事件時,也能秉持著做科學,對事事好奇、懷疑的心,進一步檢視新聞的科學真實性。

7.我很受傷,因為我覺得你是故意的

2013年,劉政鴻趁大埔自救會北上時進行「天賜良機」的拆除,究竟,當人們得知是被故意傷害時,是不是真的會感受到比較受傷呢?這個問題好像可想而知,但要怎麼做實驗呢?結果又是甚麼呢?來讀讀這篇吧。附上文章中肯的結語,由衷的希望需要「依法行政」的在位者,麻煩讓我們覺得你不是故意要傷害民眾,即使不是真心的,也希望你演得好一點,這樣至少民眾心理會比較舒坦。同廠加映Y. M. Huang其他篇有趣的認知、心理學相關研究文章:破除消費的迷思 – 別再成為資本主義的奴隸影像的力量勝過千言萬語 – 是真的

8.「血是非常不平凡的液體」–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奬

C很喜愛閱讀科學小故事,研究他們在探究真理的路程中,是如何推演邏輯、規劃實驗的呢?hemmings帶來了許多諾貝爾得獎大師的經典故事,圖文並茂,相信你也會喜歡!即是是不熟悉的領域,追隨科學家的腳步,你也可以練習當個小偵探,一同挖掘科學的真理。更多精彩故事,請觀賞hemmings在泛科學的專欄

9.像魔術師一樣的視覺盲點

設計要如何更容易使用、更貼近人性?這些與科學有何相關?你可以從這篇文章開始思考,「視覺盲點」要如何應用在介面或商品設計上。在Desiring Clicks的系列文章裡,還有更多有趣的議題,像是:發揮想像力:鼻涕口味太妃糖?大腦的偷懶小撇步:注意力瞬盲。此外,再推薦C同樣也很著迷的專欄-reBuzz 來報這,來了解更多學術研究要如何帶入商用實務界。

10.推銷科學的過與不過

這篇文章,推薦給從事科學研究或科學傳播的相關人們,一同來閱讀、思考。如果所有的科學成果都能很直接坦白的陳述就好了,只是我們也明白現實並不那麼理想。在講述科學時,並不能像寫作論文般長篇大論、充滿艱深的專業用語,常見的科學新聞,又常常錯誤百出、斷章取義,究竟,這中間的分寸該如何拿捏?要如何推廣科學普及?科普文章是否能淺顯易懂又精準描述事實呢?這是泛科學一直以來在努力的目標。泛科學的作者群不僅專業、更以流暢、精彩的文筆,把科學推廣給大眾。秉持以科學理性討論社會大小事,我們編輯部會針對相關時事議題撰文報導(也有精彩打臉文)、邀請作者群寫作相關文稿、或是將討論串彙整成文章。期許大家與我們共同暢談科學、將高深龐雜的科學發展重新放置回台灣公共論壇中,並且用理性思考社會議題中的科學面向。

結語

C編特推TOP10,希望各位夥伴都能在其中找到科學的趣味,科學是很有意思的!此外,偷偷私心推薦幾個小專欄,Jiahsu的scimageWrite Science,裡頭有超有意思的科學研究,可以滿足每顆好奇的心。城事BBC知識,也有很多好玩的科學新知,期待各位夥伴繼續鎖定泛科學,發掘更多科學知識囉!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