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太空探測器傳回來的數據也能變成音樂?

$
0
0

Voyager_spacecraft2

文 / 康綠茶

最近在網路上有一則消息,有名義大利科學家將太空探測器航海家一號與二號傳回來的資料,轉成了古典音樂,聽起來還挺不賴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位作曲家名叫維西納札(Domenico Vicinanza),是一位歐洲科研網路Géant的專案經理。兩艘探測器每隔一小時就會分析宇宙射線,因此他將這些傳回地球的資料,歷時37年,共32萬份數據,製作成音樂檔(資訊聽覺化:data sonification),你現在在網路上就能聽到:

這兩艘太空船相距數十億公里,維西納札則標記了頻率,據此將傳回來的數據製成音樂。他甚至再將其合併成雙重唱。聽起來還真是棒極了,就彷彿我們也跟著太空船航行於浩瀚無邊的宇宙裡。

附帶一提,早在2003年,華盛頓大學的物理學者葵墨(John Cramer)便合成了大爆炸(Big Bang)的聲音檔 The Sound of the Big Bang,去年還更新了版本,聽起來雖然刺耳,卻也挺有趣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物理學家Jon Butterworth,在2011年也將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收集到的資料製成聲音檔,放在LHCsound網站上(可以參考The Guardian專欄文章),各位不妨試試。

資料來源:This mind-bending music was created using Voyager spacecraft data. io9.com

相關報導:The sound of space: Voyager provides music from solar system and beyond. The Guardian

 

原發表於時空資訊復原工程所


《自然》雜誌2013年度十大人物

$
0
0

文/S.西爾維希耶

《自然》雜誌評選出了10位年度新聞人物,這些人物來自生物學、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對2013年科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兩位華人科學家,張鋒、陳化蘭分別以在基因編輯和禽流感研究方面的貢獻躋身榜單。榜單之上也並不只有科學家的身影,菲律賓的外交官納季羅夫‧薩諾也因在全球氣候大會上的表現入榜。下面是這10位年度人物的介紹。

DNA「編輯大師」:張鋒(Zhang Feng)

w0BGrSeLW6kYceluQT9aQpzz2Dul1GJdaey9IZF60pZ2AgAApAEAAEpQ

張鋒。圖片來源:Kent Dayton

憑藉一段髮夾序列和一個裂解酶,細菌可以降解病毒的DNA並保護自己。而這一簡簡單單的DNA剪接機制,在2013年卻成為了生物研究領域的最大熱門之一。而促使它成為如此熱門的,是一名熱衷於研究基因工具的神經生物學家。

現年32歲的張鋒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他將這套被稱為CRISPR/Cas的細菌免疫系統改造成為一套簡單廉價的基因改造工具。今年一月,他的實驗室發現這套系統可以被用於真核細胞的基因編輯,使得它可以用來編輯植物、小鼠、乃至人類細胞的基因。

CRISPR/Cas系統是多數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侵染的防禦機制。藉由這一套系統,細菌可以識別並降解來自病毒的DNA,從而阻止病毒的感染和複製。與目前常用的基因敲除技術:鋅指(Zinc-finger nuclease,ZFN)、TALEN相比,CRISPR/Cas敲除系統無需表達複雜的蛋白,使它更為簡單又有效率。

張鋒教授目前致力於利用這一技術構建基因敲除資料庫,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根據這套資料庫,對任何器官中任何基因進行敲除。而他透露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是利用這套系統對一些精神疾病,如亨丁頓症及精神分裂症等進行治療。「CRISPR/Cas系統有助於幫助我們修正基因的微小突變。儘管只有少數人群攜帶這種致病突變,但這些突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則是災難性的。」張鋒說。

基因專利「衛士」:坦尼亞‧西蒙塞利(Tania Simoncelli)

t63lPFjqlP-27JwM9KSFSq_HOtjFdpQNudPjbk1bNY12AgAApAEAAEpQ

坦尼亞‧西蒙塞利。圖片來源:Eero Simoncelli

2005年,坦尼亞的一番言論讓美國民權組織(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ACLU)的高級律師大吃一驚。作為該組織的科學顧問,她指出有些公司正在搶奪人類基因的專利。律師克里斯‧漢森(Chris Hansen)向她大喊:「這太荒謬了!我們能控告誰呢?」

保護人類基因的專利並非易事。儘管ALCU一直在呼籲聯邦政府採取措施,但仍沒有哪項專利因此受到威脅。西蒙塞利認為搶注基因專利會帶來嚴重後果,不僅影響個體醫療,也會導致科研受阻。

在過去的幾年中,西蒙塞利與ACLU一起指控恆河沙遺傳公司(Myriad Genetics)的基因專利違規。該公司擁有兩個和乳腺癌密切相關的基因專利,並藉此壟斷與該基因相關的乳腺癌預防和保護措施。西蒙塞利呼籲科學家和患者共同支持她的控告。最終,聯邦法院裁定西蒙塞利勝訴。

漢森這麼評價西蒙塞利:「她在說服別人方面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她會固執的與你討論,直至你同意她的觀點。」

戰勝病毒:黛博拉‧佩爾紹德(Deborah Persaud)

tKBVZhZ6OrtuTyNXtgj2VeMCPLz8RLg40CI8Rtz6BBh2AgAApAEAAEpQ

黛博拉‧佩爾紹德。圖片來源:Johns Hopkins Medicine

今年三月,佩爾紹德發表了一項可喜的研究成果:一名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HIV病毒攜帶者在停止治療一年後,體內仍未出現HIV病毒。佩爾紹德認為必須嚴肅的對待這一結果。在此之前約有40多個類似病例,然而在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它們中的多數是假陽性結果。

佩爾紹德的工作始於2012年9月。當時她的同事蓋伊(Gay)在治療一名嬰兒時使用了高劑量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這名嬰兒的母親感染有HIV病毒,且在孕期未接受相關治療。在一次檢查中,蓋伊發現這名嬰兒有五個月未接受藥物治療。隨後她對嬰兒進行了全面檢查,並發現嬰兒體內已經沒有HIV病毒了。佩爾紹德、蓋伊與合作者盧蘇里加(Luzuriaga)對這名嬰兒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並將結果發表,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在媒體的干預下,類似的較危險的臨床試驗成為可能。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從出生即開始接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要求停藥,觀察自己體內是否已經沒有HIV病毒。一方面,醫生仍建議患者採用此前的治療方案,因為哪怕僅有一日的停藥都可能會帶來危險。但另一方面,一旦實驗結果得到確證,將會有數以百計的HIV兒童能夠從昂貴的藥物中解脫出來。

「另一個地球」探索者:米克爾‧馬約爾(Michel Mayor)

aBL77OqvaTnBCHOdqna4woSHUT3nr6SUXAXaU5mpS3F2AgAApAEAAEpQ

米克爾‧馬約爾。圖片來源:Rita Scaglia

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米克爾‧馬約爾和他的團隊找到了數百個系外行星。但2013年的一項發現讓這名71歲高齡的「行星獵手」成為母光焦點:他的團隊發現的編號為「Kepler-78b」的行星在密度和大小上都與地球接近,這也使得這顆行星成為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行星。

很難找到與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Kepler-78b的軌道與它的母星相距過近,這顆星球的表面已經熔化。然而馬約爾認為,找到真正的「孿生地球」只是時間問題。

馬約爾的研究堪稱碩果纍纍,1995年11月,他和他的學生找到了第一顆系外行星。從那以後,他的研究團隊總共找到了約1050顆這樣的行星。他的競爭對手傑夫‧馬西(Geoff Marcy)稱:馬約爾在技術上的天賦使他成功,「每年馬約爾都會改良他的設備,而每次的效果都令我震驚。」

氣候「良心」:納季羅夫‧薩諾(Naderev Saño)

7ZahCntJ75JbHwbYXLMniy2gWAVCHFL1P6Vc5DTXE-Z2AgAApAEAAEpQ

納季羅夫‧薩諾。圖片來源:AP

在華沙全球氣候大會上,菲律賓代表團的納季羅夫‧薩諾帶來一場催人淚下的演講。沒人知道這名菲律賓外交官的家鄉正遭遇什麼:他唯一的兄弟加入了緊急救援隊伍,在颱風海燕席捲過後的災區,搜索居民的遺體。

他決定絕食直到氣候大會上形成具有意義的提議。薩諾說:「我們的國家正在承受極端氣候的肆虐。」

國際組織對於全球變暖的應對時至今日依然進展緩慢,而薩諾本人也並不清楚他的演講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他認為颱風海燕將世界的關注集中在氣候問題上。曾經學習過氣候的他,認為科學家並不會將單一的氣候災難歸因於氣候變暖。但至少,氣候變暖導致了更多的暴風是科學界的共識。

他說:「我希望這些行為在緩慢推進氣候共識之餘,我們可以激發更多意義深遠的想法。」

隕石「獵人」: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Viktor Grokhovsky)

RNCSXUgJSDY-2Qy0VRS80bHEaYM1pobEmdulJ27k0Nh2AgAApAEAAEpQ

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圖片來源:Natalia Nikitina

2月15日一次隕石撞擊,使得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躋身2013十大人物行列。這名來自烏達爾聯邦大學的冶金學家並未親身觀測到這次撞擊,但當他聽說車裡雅賓斯克州發生了爆炸而且數千塊窗戶被震碎時,他突然意識到有一塊隕石撞在地球上。

爆炸發生之後的幾天,格羅霍夫斯基夜以繼日地工作,他試圖計算隕石的下墜曲線並預測隕石碎片的位置。搜索隊根據他的指示,找到了700多塊隕石碎片,總重5.5公斤。然而他最大的成就是發生在2013年年末:根據他的計算,搜索隊最終在一個湖底,找到了一塊重約570公斤的碎片!

這些隕石碎片被送往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進行分析,它們所埋藏的秘密正被逐漸被揭露。格羅霍夫斯基說:「對於我來說,這是一生一次的大事,我真幸運我能參與到對這名太空來客的調查。」

流感「前哨」:陳化蘭(Chen Hualan)

ORLn2jg_uqBruYH0UzPRFyrJvsjuf1QEvgpGUbWenvB2AgAApAEAAEpQ

陳化蘭。圖片來源: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2013年4月,全世界的病毒學家和衛生官員都把目光聚焦在中國。一種新型的禽流感病毒H7N9正開始蔓延,引起大流行還有死亡。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陳化蘭院士,此時站在了對抗疫情的第一線。他們停止了所有的研究,將工作重點放在H7N9上,致力尋找它從鳥類或其他動物傳播並感染人類的途徑。

在首例H7N9病例得到確認的48小時內,陳化蘭研究小組以及上海動物疾控中心從周邊的土壤、水和家禽市場中採集了約1000份樣本,其中20份檢出H7N9陽性,均來自於上海家禽市場。當地政府迅速關閉了這些市場,這也使得感染率迅速下降。

病情得到控制,新增病例減少。這給陳化蘭研究團隊更多的時間研究這一病毒。陳化蘭團隊認為,相比於另一禽流感病毒H5N1,H7N9更易經由家禽感染人類。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H7N9可以在人類之間傳播,但陳化蘭團隊認為,病毒具有這種潛力。

陳化蘭實驗室目前關注流感病毒的監測。夏天和秋天新病例出現減少,一方面要歸功於相關單位的及時應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力在氣溫高時較弱。現在又到了冬季,必須有更多的監測,陳化蘭自己也認為:「流感病毒的檢測是我們實驗室的首要任務」。

克隆「酋長」:肖克萊特‧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

E-sXmTPHh7UdynCTIA9eU8hzZ2XwaRwjCRbownn8ArV2AgAApAEAAEpQ

肖克萊特‧米塔利波夫。圖片來源: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2007年,美國奧勒崗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生殖生物學專家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計畫使用胚胎來獲得個體特異性的幹細胞,治療患者的疾病。將實現藉由人類皮膚細胞複製產生胚胎幹細胞的理想。由於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受精卵培育胚胎並犧牲,其面臨的困境遠不止是技術難題那麼簡單。最終,他任職的學校為他建立了新的實驗室,如此他才能夠合法操作和處理人類胚胎。

米塔利波夫的研究始於2012年十月,在同年的聖誕節前,實驗室利用核移植獲得了四株細胞株。他認為憑藉他之前在猴子中進行的實驗,他能夠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在這一領域他面臨較少的競爭,來自社會的監管和輿論阻止了更多的科學家「分一杯羹」。

他接下來打算爭取政府的資助用於研究線粒體移植的技術,使得新生兒不必再受到線粒體相關遺傳病的困擾。他同時也把從複製胚胎中獲得的幹細胞與分離的人類細胞加以比較。而目前他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資金,聯邦政府不會對其關於細胞株的實驗提供經費,他不得不四處尋求經費與合作,導致這一實驗目前進展緩慢。他無奈地表示:「好像我們又回到了幾年之前。」。(可以參考〈科學家成功複製人類幹細胞〉

「騷擾之眼」——凱瑟琳‧克蘭西(Kathryn Clancy)

qRvFMdeUIL089xJtiEB8kWYqv-eeHeEMI2uZObEcesp2AgAApAEAAEpQ

凱瑟琳‧克蘭西。圖片來源:L. Brian Stauffer

對於田野調查,人類學家凱瑟琳‧克蘭西充滿了美好的回憶。然而一次偶然的交談使得她意識到這一活動可能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回憶。她的朋友透露自己曾經在調查時遭遇性騷擾。從那時起,克蘭西決定採取一些行動。

她的行動從2012年1月開始。起初她在博客上匿名發佈關於她朋友被性騷擾的故事博取關注,後來她意識到,這樣還遠遠不夠。於是,她與幾名合作者一起發起了網絡調查,呼籲人類學家分享自己在田野調查中的經歷,並收集了數據。

今年四月,在美國體質人類學家會議上,凱瑟琳投下了這枚「重磅炸彈」:在參與調查的124名人類學家中,有59%經歷過性有關的言語暗示,而約有18%則受到身體上的性騷擾。女學生通常是主要受害者,而施害者多是一起進行調查的博士生、博士後乃至教授。對此許多人認為,田野調查中來自家庭和朋友監督的缺失,是引發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

在調查中克蘭西還發現,由於害怕會被排除在調查以外無法獲得研究所需數據,受害者們往往選擇對自己的遭遇忍氣吞聲。只有極少數的受害者選擇報告自己的遭遇。「年輕的研究人員正因為這些經歷退出我們的行業,毫無疑問,我們失去了優秀的同伴。」克蘭西說。

「太陽守望者」——亨利‧斯奈斯(Henry Snaith)

rU91lajjOuvDi4B5-ZTnzcyY1l-nrF7uU1XPabU0-gl2AgAApAEAAEpQ

亨利‧斯奈斯。圖片來源:Douglas Fry/Piranha Photography

在這一年,斯奈斯讓所有材料學家大吃一驚。他利用鈣鈦礦半導體,大大地提升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人員一直試圖用這一材料製造低效而複雜的光伏設備。斯奈斯意識到經由更有效的純化和設計,它們能夠產生更高的效率。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太陽能電池由硅製作,它們能夠將吸收到的17-25%的光能轉化為電能,但絕大多數造價高昂。薄膜太陽能電池更加廉價,但效率較低。鈣鈦礦光電池可被視作兩者的結合。

現在,斯奈斯設計的電池轉化效率已經可以達到15%,他認為最終鈣鈦礦電池的轉化率有望達到29%——這是目前砷化鎵晶體電池的轉化率。砷化鎵晶體電池多被用在衛星上,因造價高昂難以被廣泛採用。

下一步斯奈斯計畫繼續他的研究,如果鈣鈦礦電池能夠運轉良好,他將考慮如何更好的儲存這些電能。「當這些研究告一段落,我會將工作重點轉移至對更好的電極的探索上。」斯奈斯說。

資料來源:

365 days: Nature‘s 10. Nature.

 

轉載自果殼網

拒絕再玩偽科學媒體的信任遊戲

$
0
0

本文為《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推薦序

——————————

kk0369560 2先說結論:我非常感謝黃俊儒老師願意將他對於科學新聞此一主題諸多縝密的批判觀察總結出版,因為這樣我以後看見糟糕的科學新聞以及毫無鑑定力的傳播者,就不再需要氣得冒火,只要推薦他們去看這本書就好了。(好啦,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這種開書單要人去看的討論方式)

說來唐突,雖然我早在中正大學念研究所時就認識當時在南華大學任教的黃老師,但卻是在我協助創立PanSci泛科學–一個以推廣科學素養為目標的知識社群網站–之後,才知道老師在科學新聞研究上的專業。那時的 PanSci 剛成立兩個月,一切都還在摸索中,目標也還不明確。為了以行動破除無力感,我那陣子花最多時間做兩件事,第一就是大量地閱讀科學新聞,第二就是把這個其實對我來說很陌生的資訊流動方式搞清楚。也是因此才看見黃老師的發表於中國時報上針對科學報導弊病的評論。

雖然我從就讀研究所時就開始在個人部落格上寫媒體批評,但大多是在政治類跟時論類別上頭轉,從未針對科學報導細究,一方面是文科生本能啟動,自動迴避,另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我實在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多年之後開始做科學傳播,我依舊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但在主動探究之下,才初步發現台灣科學報導的幾個現象跟問題:

第一:台灣沒有科學記者

這個恐怖且不可思議的真空為何會發生在新聞媒體極為蓬勃的台灣,老實說,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黃俊儒老師在本書中有提出說明,在此不贅述。但你可以先問問看自己:你記得或知曉任何一個科學記者嗎?

第二:台灣讀者很愛看科學新聞

當然,僅限於特別聳動跟可以拿來當做飯後閒聊八卦的那些。在社群媒體,如Plurk、Facebook在台灣盛行之後更是如此,主要的原因是台灣媒體在編譯後會把標題改得很刺激,忽略可能造成的因果錯置或誤連,當然也不會在乎原始研究的可信度。很多人連內文都沒看,火速轉推分享標題或大圖,足夠作為談資就行。

第三:台灣有很多具有熱情的科學家跟科學傳播者

在主流媒體之外,早有許多科學家察覺台灣的科學傳播環境日益敗壞,或是深受其害;又或是認為可以藉由寫作留下研究或教學記錄,與更多人交流,因此在網路部落格文化普及之後,也投身於撰寫跟翻譯科學新聞。包括《科景 SciScape》、《科學影像 Scimage》、《認知與情緒新聞網》、《CASE Press》、《老葉的Miscellaneous999》、《營養共筆》、《dr.i》…等等。這些部落格上的資訊都是由科學家或專業者撰寫或挑選翻譯,正確性高、而且總是會提供原始資料出處,若有讀者網友回應總是即刻回應。這些網站的作法成為我設計PanSci 泛科學時的重要參考,我也斗膽地邀請了許多科學部落客加入PanSci作者行列

這三個發現讓我以及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的同仁堅信一定要投身於科學傳播,即使PanSci難以獲得資源青睞,也要繼續下去。三年多以來,PanSci雖然成長了很多,獲得一定的成績,但主流媒體中的科學報導,不論質還是量,卻無絲毫改善。我反省: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除了媒體結構以外,我認為台灣閱聽人並不重視消息的正確性,對惡質報導跟媒體過於寬容,是讓這情況惡化的另一主因。

媒體中,科學新聞的錯誤糾察不完,許多錯誤根本用不著任何科學知識,只要稍微冷靜點、找找其他較具公信力媒體的相關報導,加以比對,就能揪出毛病。更困難一點的陷阱,如本書中所提到的諸多類型,要察覺也不一定得是科學家,只要記住兩個原則:第一、無可直接查證之消息來源,或消息來源無公信力之報導,不信,或是當做沒看見。再者,即使資訊看似可信,但盡量讓自己沈潛一下,觀察一番,不須立即反應。若有時間跟機會,可將略有疑問之處拋出來討論,例如到 PanSci 子站 「天天問」。

過去三年多來,透過PanSci作者跟社群的實踐,有越來越多人已經能夠避免掉入科學新聞的陷阱,並且在其他人誤入陷阱的時候能伸出援手,但終究還是有限的少數。黃老師這本書以諸多耳熟能詳的案例為引,對科學新聞的產製邏輯有精確的分析,論述流暢、有趣、也深刻。我誠摯向所有關注科學傳播的朋友推薦這本書,也期盼每一位朋友再向外推薦,讓更多人了解目前情況之危殆,以及我們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最後,儘管悲觀,但可以想像的是,還會有諸多誤導的科學新聞陷阱持續出現在台灣媒體上。對我來說,差勁的科學新聞雖有百害,但也有唯一的益處,那就是可以成為黃老師一篇篇佳文的題材。在此也希望黃老師能夠繼續針對這些現象加以針砭,並透過PanSci分享給更多人。

Subway 麵包裡有鞋底成分,純屬標題殺人

$
0
0

作者:CFSA_鍾凱

流言:

Subway 承認在北美出售的食物中有種叫 Azodiacarbonamide 的化學製品,一種麵粉漂白劑,也被用於瑜伽墊和鞋底,在歐盟、澳大利亞等地被明令禁止用於食物。世衛組織曾將它與呼吸、過敏和哮喘等聯繫在一起。CNN 稱市面上大部分麵包都有這種成分,包括星巴克和麥當勞。

000

真相:

「Subway 承認食物中有鞋底成分」的新聞,乍一看很嚇人。想到之前「老皮鞋酸奶」的新聞,這回連鞋底也上場了。仔細一瞧,原來是一群美國人搞了一項表決,要求禁用一種叫偶氮二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劑。

人們對食品品質的追求可謂永無止境,以前吃飽就行,現在不僅要吃好,還要色香味俱全。正是食客們對色澤、口感的挑剔,造就了一大批「改良劑」,比如麵粉增白劑、麵粉增筋劑。其中有一種食品添加劑「文武雙全」, 既可以增筋,又可以漂白,這就是偶氮二甲酰胺。

偶氮甲酰胺其實很安全

偶氮二甲酰胺其實也只是一個後起之秀。以前面製品不夠筋道的時候,人們添加一種叫做溴酸鉀的東西,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於是它被廢棄。可大家還是想吃有勁道的麵製品怎麼辦?科學家找到了偶氮二甲酰胺這個接班人。這一點類似於皮蛋工藝中的硫酸銅替代鉛丹,相對來說能避免影響人體健康。

偶氮二甲酰胺和乾麵粉可以相安無事,但加上水一和,偶氮二甲酰胺就迅速釋放活性氧,自己轉變為更加穩定的聯二脲。釋放出來的活性氧可以奪取蛋白質巰基(-SH)上的氫原子,兩個失去「氫伴侶」的巰基相依為命成為二硫鍵(-SS-)。這些二硫鍵就像搭建在蛋白分子間的橋樑,使蛋白質形成立體網狀結構,於是麵就更有勁道、有彈性。

偶氮二甲酰胺的性能優異,但安全性如何呢?國際權威機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於1966年就對偶氮二甲酰胺作出了評估,結論就是「很安全」,給出的安全劑量是0-45毫克/千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有力的研究質疑這一結論。中國目前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就是依此規定的:麵粉可以使用偶氮二甲酰胺,限量為45毫克/千克。美國FDA將偶氮二甲酰胺定為「GRAS」,也是很安全,所以美國、加拿大都在用它,使用量的上限(美國)和中國一樣。

那偶氮二甲酰胺產生的聯二脲會不會有問題呢?研究表明,聯二脲在烘焙條件下很穩定。它在體內是一種惰性物質:毒性很低,在消化道裡不被消化酶破壞,可以很快通過糞便和尿液排出,不會累積在我們的臟器中,也沒有發現致癌、致腫瘤或影響生殖。

偶氮二甲酰胺處理過的麵粉會不會使蛋白質營養破壞、流失?研究發現,用偶氮二甲酰胺處理麵粉後,氨基酸構成沒有明顯變化,而且維生素B1、B2和菸酸等成分都沒有變化,所以這一擔憂也是沒必要的。

日常接觸與職業暴露大不同

對於偶氮二甲酰胺的安全性,國際上確實出現了一些「爭議」。比如聯合國環境計劃署曾經在1999年對偶氮二甲酰胺的職業暴露做過分析(很多資料來自英國),他們認為在職業暴露的條件下(比如生產、運輸),偶氮二甲酰胺的確有可能誘發哮喘。但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日常接觸不太可能達到職業暴露的量。更重要的是,引起這些呼吸道症狀的原因是吸入,而不是吃到肚子裡。因此這種風險在普通消費者身上是很難複製出來的。

也有文獻報導,偶氮二甲酰胺可能會產生氨基甲酸乙酯、氨基脲等物質。但這些研究都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據來推翻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結論,畢竟主要產物是聯二脲。比如氨基二甲酸乙酯,在一些酒中(例如黃酒)含量高得多。「潛在致癌」的氨基脲是在高溫焙烤下產生的,不過很多食品 ​​經高溫處理都會產生另一種潛在致癌物丙烯酰胺。模擬實驗中,用偶氮二甲酰胺處理過的麵粉烤製麵包後,氨基脲大約是200微克/千克,而高溫處理的食物中丙烯酰胺是幾十至上千微克/千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致癌物分級中,氨基脲為3類,不明確是否導致人類癌症;丙烯酰胺為2A類,很可能導致人類癌症。更多相關分類的含義請參閱〈打破致癌物的核威懾 〉)

當然出於謹慎的考慮,歐盟、澳新等國要規避上述可能的風險,禁用偶氮二甲酰胺倒也無可厚非。但使用某一食品添加劑或禁用某一食品添加劑本就是各國自己的選擇,譬如,果凍裡山梨酸鉀的允許量,歐盟就是中國的2倍;中國禁用的過氧化苯甲酰(一種麵粉增白劑)在美加等國仍照常使用。

至於說偶氮二甲酰胺是工業成分,這其實挺正常的,食品添加劑中的磷酸鹽、亞硫酸鹽、EDTA等,個個都是工業領域的高強好手。其實只要消費者還喜歡彈力十足的麵製品,食品工業就需要麵粉增筋劑。如果現在想淘汰偶氮二甲酰胺,得找到一個比它更好的接班人

好消息是科學家們正在試驗用酶製劑、多醣等新方法改良面製品。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更經濟實惠的選擇。Subway 近日已經表態準備停用偶氮二甲酰胺,但偶氮二甲酰胺依然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Subway 的聲明,一方面可能是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很可能已經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否則放棄一個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導致產品失去消費者喜愛的口感,似乎不是商家的明智選擇。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Azobisformamide​
  2. 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 16: AZODICARBONAMIDE
  3. FAO Nutrition Meetings Report Series No. 40A,B,C WHO/Food Add./67.29
  4. Semicarbazide Formation in Azodicarbonamide-Treated Flour: A Model Study
  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

 

轉載自果殼網

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學新聞?

$
0
0

「有科學新聞才會有科學討論;有科學討論才會有科學決策。」

09spring_culture_640

這陣子看到關於媒體影響力的討論,說要讓訂閱的讀者為自己閱讀這個媒體而驕傲。而身為 PanSci 泛科學的新進實習編輯,我問自己:「為什麼大家想看這些科學網站、科學新聞呢?」這其實是換句話問自己為什麼大家想來看泛科學,還有泛科學究竟跟台灣其他科學媒體有什麼不同?

顯而易見的,PanSci 作為網路社群起家的媒體,內容有趣別緻、即時互動,打破傳統媒體專家單向推廣科學知識的窠臼(見2013年 PanSci 年會「開放吧!科學」)。

除此之外,我會說其他媒體都僅是科普媒體,只有泛科學在科普外嘗試在做科學新聞甚至討論。PanSci 可貴的地方在於討論,在於年輕,在於多元。其他科普媒體一點都沒辦法討論台灣面臨的跟科學有關的問題(多是翻譯為主),頂多補幾篇專訪。哪個媒體可以針對各個議題深入談其中科學爭議?哪個媒體可以讓不同領域、專業背景的人,科學地討論核能、討論動物用藥、討論食品安全?看到獸醫跟藥師互相對話或不同意對方觀點,化工跟醫生在食品議題上針鋒相對,試圖說服其他人,我想就算還沒做到很好,總是個開始。

這是我期望 PanSci 泛科學在科普以外能做到更多的科學新聞、科學討論。因為我認為「有科學新聞才會有科學討論;有科學討論才會有科學決策。」而不是拿麥克風塞到一個大學教授或部門主管甚至專業不相關的專業人士口中,抄下一句話就奉為金科玉律,或是不具名的沒有科學根據的社論。臺灣被罵到爛的政治至少還有政治新聞報導了政見,有了輿論,有人寫分析,才有可能影響政策。

台灣自己的科學評論跟科學政策的大眾媒體討論很少。像是食安的幾 ppm 爭議、核能的輻射量安全值該怎麼定,永遠是參考國外標準或是立委桌子一拍直接殺到0、山區開發與水土保持、幹細胞研究(對一個非基督教國家而言的倫理爭議)、資安議題等等。

當然有人可以說這樣的科學文章沒人要看。但其實主流媒體不是不報科學進展的,他們很愛報,還會報一些我們打臉都來不及的所謂科學報導。

在此粗略分科學新聞在臺灣綜合性新聞中的主要角色:一是被歸類在人類文明重大進展成就〈跟蓋世界第一高樓差不多的地位〉,這類有什麼火箭發射、人類基因圖譜建置完成。二是新奇類,跟什麼印度修行者不吃不喝二十年還活著的新聞放在一起,像是研究顯示女生穿什麼顏色比較性感。三是台灣之光類,這不用多說。四是能夠應用到生活上的生活撇步或是醫學保健知識,像是睡眠、減肥、心臟病、糖尿病、去污、氣象等。對,基本上大家關心氣象是關心明天要穿什麼。

主流媒體會報導,代表有市場,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報導高品質的科學新聞(或是做不到)。雖然我語氣揶揄,但從上述科學新聞分類中可以歸納出,大家愛看科學新聞,其實不脫人的好奇心、科學的重要性和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只是科學新聞很可惜地一直處於點綴(哇哈哈,英國研究好扯喔),或隔靴搔癢的狀態,像是日前台北大屯火山地震,所有人都很想知道為什麼,但從頭到尾就只收到一句應力調整、岩石冷卻做收。

大家事實上還是在乎:不是說全球暖化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醫生說有百分之多少的存活機率究竟代表什麼?微波爐和手機安全嗎?基改作物有什麼問題或是根本沒問題?台灣農作物的品種是怎麼來的呢?生化攻擊會發生在台灣嗎又該怎麼預防(我承認最後這個大家可能不太在乎,但我覺得台灣很需要考慮)

總之我希望PanSci泛科學成為一個大家互相分享科學進展、有趣科學的社群,大家用科學呼吸生活,讓科學討論散播社會影響力。

所以請各位大大不吝批評指教、討論、提供科學文章。

——————-我是分隔線———————

以下補充科普跟科學教育還有科學新聞是不同的,雖然在台灣大家一聽到要做科普想到的多是科學教育。現在台灣著力最多的是科學教育,多是針對學生培養科學興趣與能力,日後成為科學家、工程師或是有科學素養的人,在學生出社會之後?抱歉,不提供售後服務。科普則是科學知識思想的傳播,很可惜在台灣這一塊多是進口書籍與雜誌,不過本土的編輯部其實很努力加上台灣研究人員專訪、研究成果介紹等,台灣也不少教授開始寫書,泛科學也很努力在介紹科技新知、用科學有趣分析生活大小事。至於科學新聞,我說的是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等國際主流媒體版面中的「科學/科技」分類的新聞,不是一個叫做新聞中的科學的欄位,也不是談3C科技、資訊展的新聞喔!是專門談科學相關進展像是奈米科技、癌症研究、幹細胞、農藥、汙染、太空科技等的新聞。

——————-我是分隔線———————

嚴肅的講完了。想要來回應一下網友對於泛科學拿流行題材寫文章的批評。我想他們指責的總結就是一個詞──「媚俗」,好好一個科學網站幹嘛跟影劇結合?

就像我在前面說的,科學新聞或是科普文章,不脫人的好奇心、科學的重要性和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從有趣的問題或是現象入手,讓大家用科學思考分析我覺得是很值得、很過癮的,就跟看球員高難度灌籃、全壘打一樣暢快。認真思考接吻會不會傳染疾病、鋼鐵人有沒有可能成真等等。

我還必須說一句,讀過科學的人都知道科學是很難念的。那連該系大學生都念得要死要活的東西,我們要怎麼引起大家的興趣,並且有基本的概念呢?

如果要最嚴謹生硬的科學性文章,我誠摯建議大家讀政府機關出品的刊物和期刊論文。

不過我不否認我在進泛科學以前,我自己也只是把 PanSci 這個網站當作新奇小菜在看:「噢,戀愛關係的研究很有趣、分析韓國人長的多像很科學很有趣‧‧‧‧‧‧,我沒讀到也不會怎樣,有些文章也只是單篇研究而已,不過是容易讓不是該領域的人有科學興趣。」

但我覺得對一個科學網站而言,能成功激起人們在科學中最需要的「好奇心」,就已經功德圓滿了(能做到我前述希望達成的科學討論,大概就接近普渡眾生了)。

與其關心地震在哪,不如看看自己準備到哪?

$
0
0

2/24一篇聯合報社論〈台北連續地震 真的無須緊張嗎?〉試圖點出社會與政府對地震防災概念的缺乏,其中不乏許多批評政府不重視防災的作為。可惜的是,儘管政府端確實還有努力的空間,但多半不是文中所提的問題,譬如:

政府對地震震央位置的陳述,都捨棄諸如「中山路二段三十七號附近」的精確描述,而以「縣府西方十七公里處」模糊帶過,這當然是怕影響房價而遭到民眾抗議。

這段話其實並非事實,實際上,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地震學家能精準的告訴你震央在多少公尺的誤差以內,這乃是由於地底下的構造並無如此精確的解析度,科學上本來就無法定出很確切的位置,運用不同的測站也會定出不同的結果(可以參考〈為什麼有時候離震央近,震度卻較小?〉)。最重要的防災資訊並非震央是否能縮在幾十公尺內,而是到底各地震度有多大、對災害到底會有多少危害?好在,這篇文章的錯誤被地球上的火星人一一點出,在此也不多作著墨,僅以關心防災為出發點的精神來延伸。

台灣地震分布,作者為維基用戶Hsu.shihhung

我遇過很多人很聰明,常會這樣問我:「士林的地震規模有『四級』很大耶!但是我家這邊怎麼只有三級?到底是發生在哪一條斷層?」可這教我該如何回答?第一,一次地震的規模只會有一個值,代表的是地震的能量,在臺灣也不會寫「級」這個單位,為的就是和震度階的「級」作區分,唯有震度的級數才能呈現地表搖晃的程度,對於防災才有最直接的效果(可以參考〈地震規模變變變?〉)。至於斷層,從2010年3月4日的地震、去年發生兩次在南投的地震,規模都在6上下,但由於地表沒有產生破裂面,估計也是底下的盲斷層錯動,而假若找不到士林這次的地震破裂面,那麼我們又如何去將它定義為何種的斷層錯動?

至於氣象局的說法,什麼岩漿冷卻、正常能量釋放,到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原因?我想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在科學上,即使經過了不斷的驗證,也無法確定原因,假如以目前的證據告訴你是原因A,但因為後來有新的數據而變成原因B,那麼當初說原因A的官方該怎麼究責?那麼這樣的說法,說到底不過是「安全說法」之一,話說2012年初義大利有群官方的科學家(大概就如同我們的氣象局)因對地震前兆的誤判,令民眾輕忽了地震威脅,接著大地震來了,傷亡慘重,而科學家也因而被起訴、判刑。問題並不是在看不出前兆,而是科學家們用了糟糕的方式作了錯誤宣導,只請大眾不要擔心會有大地震,而不去考慮另一種可能。

從食安、疾病一直到防災,無論官方要提出何種說法,都會被放大鏡盯著看,有時可能還會有錯誤解讀,既要考慮到是否會引起恐慌,又要考慮到是否會低估情勢,甚至有時還不得不注意到政治正不正確。如此複雜的顧慮,呈現到我們眼前時,經常是走了個樣。我一直感到疑惑,擔心民眾、媒體、上頭的長官不懂,那麼為何不藉由像地震這樣的事件,教育社會大眾正確的觀點,這正是科學傳播宣導的最佳時機啊!

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卻沒做,像是有研究告訴我們大屯火山可能是活火山,也有許多學者在監測,卻沒人能清楚的告訴我們,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何種噴發與災情?該為這樣的災情作何種防範?同樣的,地震的潛勢為何做不出來,並非官方或科學家做不到,而是這樣做會影響到民生,且要教導大眾如何正面的去看待地震危害潛勢的資料,遠比建立資料庫的難度大的多。也或許也開始有人詢問地震險,別鬧了,保險業者不了解地震的情況下,要如何制定合理的地震險保費?沒有地震危害潛勢,當然也不知道哪裡比較有威脅,又要如何因應不同的環境因素來核定保費?

大家常說日本地震預警強,為什麼我們不做?我們不但有做,而且做的還不是普通的強,台大吳逸民老師除了是最初中央氣象局速報與預警系統的開發者之一,也持續的在進行地震預警的研究,其利用P波前三秒的波形就能進行預警也是十分獨特的技術。那麼為何我們手機收不到預警訊息?我只要提兩個問題就好:第一,手機的傳輸並不是產生預警資訊的環節,而是傳遞的環節,必須要找的是通訊業者;第二則是收到訊息後我們是否能有所作為?或是能否接受誤報的可能性?或許有時我們嚷著防災公園不足,但我們卻還不了解自己住家附近是否有防災公園?或是任何可以作緊急避難處?

在上一則看見台灣更多的故事,文章末段我提了不少研究,包括了國土規畫、斷層研究、地震預警、地震科學平民化的推廣等等,目的就是想讓各位能藉由了解這些資訊,了解我們的現況、我們缺乏什麼,用理性的態度去理解防災的思維,災害無可避免,與災共生才是在這大地千變萬化的島嶼的生存之道!

本文轉自作者部落格地球故事書

罌粟殼火鍋會讓人上癮嗎?

$
0
0

文/

提起罌粟,人們就會想到開始了中華民族恥辱百年的鴉片。罌粟殼是成熟的罌粟果去掉籽後的部分。把它放在了湯裡,會煮出鴉片成分從而使人上癮嗎?

我們從鴉片的收穫說起。

鴉片的現代制取工藝

許多人從電影電視中看過鴉片的制取過程:在罌粟果實尚未成熟的時候,在外殼上劃出傷口,其中的汁液就會流出。等到這些汁液幹了,收集起來就得到了未經提煉的鴉片。

411px-Illustration_Papaver_somniferum0

罌粟的結構手繪圖 圖片出處:維基百科

這其實很很傳統的工藝,其弊端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需要一個一個地在果實上劃口子,然後像蜜蜂採集花粉一樣一點一點地收集。兩個步驟都需要高強度的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可想而知。

鴉片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嗎啡等物質。這些物質並不會隨著罌粟果實的成熟而消失。1940年代之後,高效的現代工藝逐漸得到了廣泛應用。它會等到罌粟完全成熟,把果實、莖稈以及葉子都全部收割。在去掉罌粟籽之後,用水或者其他溶劑浸取出其中的可溶成分,再進行乾燥得到粉末。這些粉末中的鴉片成分提高了幾十倍。雖然不再是傳統的「煙土」外觀,其中的有效成分基本上是相同的。

罌粟殼是提取原料中的一部分,其中自然含有嗎啡等鴉片成分。罌粟殼和鴉片的關係,就像橘子和維生素C的關係一樣——前者是含有後者的原料。

罌粟殼做調料是非法的

把罌粟殼放在火鍋的湯中,跟用水來浸取鴉片的原理是一樣的。實際上,在很多地方,有用罌粟殼來泡水喝的做法,稱為「罌粟殼茶」。它的有效成分,跟鴉片是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量的問題。當然,火鍋中的這些罌粟殼浸出的鴉片成分是不是足以使人上癮,還要由吃的量和個人體質來決定。

不過,它畢竟有潛在的使人上癮以及危害健康的可能。而加入它所帶來的好處並沒有太大必要,禁止其使用也就是合理的決策。在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罌粟殼都是受控制的物品,不允許作為調料加到食品中。

罌粟籽是不錯的食品原料

有趣的是,雖然嗎啡等鴉片成分在罌粟殼和罌粟莖稈中的含量較多,在罌粟籽中的含量卻微乎其微。這就使得罌粟籽可以作為食品原料。

罌粟籽是一種很好的油料作物,其含油量可達40%以上,比大豆的20%高多了。此外,罌粟籽油主要由不飽和脂肪組成,算得上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食用油。這種油在中國通常被稱為「御米油」,甚至被炒作成了天價的保健品。

除去油之外,罌粟籽中還含有進20%的蛋白質和超過20%的膳食纖維。在一些種植鴉片的地區,這些罌粟籽榨油之後的殘渣可以作為窮人的食物。

不過,罌粟籽或者它的殘渣通常是作為調料使用,跟芝麻差不多。在美國,這樣的調料可以隨意買賣。

轉載自科學松鼠會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上)

$
0
0

201004-omag-worst-qualities-gossip-600x411

作者:Taylor Clark
編譯:wugui_非烏龜

如果我也不好騙,你也不好騙,為何有些天方夜譚就是歷久不衰呢?

不管多疑還是輕信,我們總會在某一時刻中了謠言的招。在我們注意到之前,謠言會悄悄繞過精神防線。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好騙。但是謠言若具備一些特徵,就特別可能卸掉我們的防備,讓人信以為真,竭力傳播。

本質上來說,人們傳播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在俄亥俄大學,心理學家馬克•佩佐(Mark Pezzo)進行了一項案例研究:學生們聽說校園裡有人得腦膜炎死了。故事迅速傳播開來,焦慮的學生試圖追究事實真相:「這是真的嗎?」「你得腦膜炎了嗎?」「據說校園裡的人都得來次超痛的腰椎穿刺,你聽說了嗎?」錯誤消息的大市場裡,合格的謠言像流行病似的流存下來,而不合格的謠言很快就消亡了。如何謠言區分合格與否呢?或者說,成功的謠言有哪些規律呢?

1:成功的謠言讓我們焦慮和情緒化

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了新奧爾良,城市被洪水淹沒,也被謠言淹沒了。充溢著焦慮和不確定的氛圍裡,滋生著可怕的謠言:洪水中有鯊魚出沒!恐怖分子在防洪堤布下了炸彈!體育館裡躺滿了被殺的嬰孩和成堆的屍體!

更不幸的是,國家級媒體把謠言當作事實報導了出去——甚至連紐奧良的市長雷·納金(Ray Nagin)都不明就裡地告訴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 Oprah Winfrey),專行屠戮姦淫的「幾百人的武裝團體」正要進入體育場。然而,一旦洪水危機開始解除,調查員就發現幾乎所有廣為流傳的故事都是假的。聯邦應急管理局的醫生甚至動用了18輪卡車準備運走幾百具子虛烏有的屍體。他們倒是找到了六具——可沒一具是被人殺害的。

為什麼這些故事突然蹦出來了?恐懼滋生謠言。一個群體的集體焦慮越嚴重,就越容易變成謠言工廠。正如羅徹斯特理工學院謠言專家尼古拉斯•迪方佐(Nicholas DiFonzo)所說,我們透過傳播訊息來化解恐懼和未知。即便交流的訊息內容很荒誕,交流本身也能給人一種知曉事態的感覺,來平撫不安。「謠言的一大功能就是試圖挖掘事實,讓人知道該做什麼。我從沒像9·11事件過後那麼驚懼。為了抑制恐懼,人們傳播謠言。」

因此當9·11事件讓大家驚恐地去尋求真相時,人們尋得了一大筐錯誤的傳言,既讓人害怕又荒唐到離譜——每五罐汽水裡就有一罐讓恐怖分子植入炭疽菌啦,猶太人早就知道有襲擊所以9·11當天都不來世貿中心工作啦(實際上911襲擊中15%的死難者都是猶太人)。

謠言少有積極的,因為我們天生傾向於接受消極信息。「人類總是更看重消極信息」,北愛荷華大學心理學教授海倫•哈頓(Helen Harton)說道,「這具有演化上的意義。知道如何躲避一頭老虎比知道哪兒的花開得漂亮更重要。」

當然,大多數人都不用再擔心老虎的突襲了,但是我們還會害怕類似炒魷魚這種事。所以我們把謠言傳來傳去,指望搞清楚到底發生了啥事。

2:讓我們驚訝,又照顧我們的既有偏見,謠言就能長久

瀏覽一下那些被無數次轉發的郵件,「一個人在酒吧醉倒了,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躺在一個裝滿冰的浴缸裡,旁邊有一張紙,上面寫著『打電話叫救護車,否則你會死。』結果發現後腰兩側的傷口,原來雙腎被偷走了。」「一個50多歲的教授,將他太太生完小孩之後的初乳放入了一個玻璃瓶裡,然後用蠟封口放入一個盒子,打算等到小孩長大結婚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送給小孩。二十多年過去了,小孩要結婚了,教授把封印了二十多年的盒子打開,是一瓶紅色的液體。對,是血。」

別信,兩者都是玩笑之言。然而它們卻像病毒式傳播,僅僅因為生動勁爆,又沒離譜到讓普通人完全無法相信。它們與已有認識一致——犯罪分子很可怕、器官移植很供不應求、喝醉了以後會毫無知覺令人擺佈;母親哺乳很偉大、女人會分泌乳汁和經血。——只要內容不是太過火,很多人的常識就不會警醒。

簡言之,我們總愛相信謠言。像米爾克森(Mikkelson)說的,「這些故事符合我們相信,或想要相信的東西,從而避開了我們的防備。」如果你認為金錢使人瘋狂,那麼你就更容易聽信,在2007年美國高爾夫公開賽四天的賽程裡,老虎•伍茲(Tiger Woods)租住豪宅,清空整屋,搬進自己的家具,就為了找到家的感覺。

即便證據已站出來反擊謠言,人們仍會執迷於偏見。馬里蘭大學200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3%巴基斯坦人認為基地組織與9·11事件有關。迪方佐說,「很難讓他們相信他們的穆斯林同胞,基地組織,犯下了這一罪行。」

3:謠言傳播,牆頭草比影響力更「給力」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救生員」(Life Savers)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美味泡泡糖」(Bubble Yum)的兒童口香糖創新產品。以前的口香糖得嚼好久才能軟到吹泡泡,可是「美味泡泡糖」拆包裝之前就是軟的。太完美啦,簡直完美過頭了。孩子們不禁想它到底為什麼這麼軟呢?沒花多久時間,答案就顯而易見了:蜘蛛卵,它一定是拿蜘蛛卵做的。

這個流傳在操場上的胡猜亂想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為了鐵一般的事實,「美味泡泡糖」巨量的銷售額跌到谷底。謠言風起不到十天,「救生員」公司的高管通過調查發現,紐約地區一半以上的孩子都知道了。

不存在資源深厚的「操場訊息巨頭」,也沒有什麼影響力龐大的「青少年口香糖專家」,蛛卵謠言之所以在孩子群裡瘋傳,因為孩子是輕信的,而謠言借助輕信的人傳播。在雅虎研究信息傳播的社會學家鄧肯•瓦茨(Duncan Watts)說,「關鍵在於傳播信息的意願,而非你擁有的地位或名望。」孩子差不多是逮著啥信啥,所以學校裡謠言橫行。其實愛輕信的成年人也一樣,正是他們滋養了謠言。

qewWAV3uaEN6kQoW1V4FY56QflO80nnl_LmZUPJRbcbFAQAAewIAAEdJ

只要人們願意去傳播,謠言的傳播速度是很快的。圖片來源:Doghousediaries

 

4:謠言千遍成真理——哪怕是當謠言聽的也一樣

某項民調顯示,11%的美國人相信歐巴馬私底下是個激進穆斯林,他拒絕宣誓效忠,還把手按在《古蘭經》上。他還可能憎恨母親,不喜歡蘋果派。歐巴馬是穆斯林的傳說如此深入人心,《紐約客》甚至在封面上諷刺了它,畫中新上任的歐巴馬總統在白宮裡,穿著全套穆斯林服裝,美國國旗放在壁爐裡燒了,牆上掛著賓拉登的肖像。

如果秉持超自由主義的《紐約客》是打算藉此凸顯謠言之荒謬,可能要先請教下馬克•佩佐。他發現,即使被告知這是無厘頭的,也會加深對於流言的印象。「毋庸置疑,聽得越多,信得越多——甚至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喋喋不休的情況下,」佩佐說,「政客清楚這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宣傳越多,人們就越傾向於相信它的確存在。連否認謠言都能幫助傳播謠言。」

更令人頭疼的是,重複謠言可以使人相信它來自可靠信源。史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關於「可樂罐上有老鼠尿」這個謠言,被試者聽得越多,越認為其出自《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而非八卦雜誌《國家詢問者》(The National Enquirer)。

 

本文編譯自Psychology Today的The 8½ Laws of Rumor Spread,文章有刪減和內容替換。

轉載自果殼網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下)

$
0
0

201004-omag-worst-qualities-gossip-600x411

作者:Taylor Clark
編譯:wugui_非烏龜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上)中,我們了解了謠言傳播的前4個定律,現在再來看看後4½個定律吧。

5:謠言也要「當季當令」

每年夏季,總會流傳一些海鮮或者啤酒的謠言。像這個,「吃一口魷魚相當於吃40口肥肉。」好吧,雖然海鮮膽固醇含量的確很高,但並沒有「肥肉的40倍」,更詳細點,不管採用哪種計算方式,基本上二者的膽固醇差異不會超過10倍,而且魷魚是高蛋白而低脂肪的一種食物而肥肉含有大量飽和脂肪,相比之下魷魚的營養遠超過40口肥肉。

這類謠言在夏季總會甚囂塵上,那是由於為了消暑,人們喜歡進食海鮮啤酒,腦海中想的都是類似的事情。在別的時間,這些謠言就沒有那麼猖獗。

謠言極可能在人們耳熟能詳的話題裡滋生。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馬克•沙勒(Mark Schaller)指出,「關鍵是訊息的特點和傳播信息者的目的要符合。」所以最近哪個話題比較熱呢?這個話題一定會出現謠言。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時,關於核輻射的謠言如井噴之勢。那時人心惶惶,對一洋之隔的未知危險,人們都繃緊了神經。吃鹽防輻射,以及不能再吃海產魚等等,在那一時間傳播者眾。

6:好謠言簡單明了

看一下你聽過了多少稀奇古怪的常識:吞下的口香糖排出體外要花七年、大腦利用率只有10%、太空中能看見中國長城、一個人睡覺時每年吃八個蜘蛛。

這些小知識簡單有特點,描述生動,便於記憶。但他們都是錯誤的。不過這正說明具體、易於理解的流言更可能深入人心。「複雜的觀點不好傳播,」鄧肯•瓦茨說,「觀點在傳播時會喪失詳細內容。」謠言就像傳話遊戲,傳了幾次細節就沒了,變得更加簡單。

據米克爾森所說,吃蜘蛛謠言是雜誌《電腦專家》(PC Professional)的一位專欄作家創造的,他寫了一篇文章感慨我們多麼輕信網絡信息中的無腦描述。他舉了吞蜘蛛這個例子來指出人們在網絡信息中會相信的天方夜譚。很快,傳著傳著就沒人知道它是個笑話了,換來的是成千上萬睡覺害怕張著嘴的人。

具體性也為都市傳說(故事性的謠言,通常發生在朋友的前女友的技工的二侄子這種人身上)助瀾。聽過一個人在外面被一個陌生人拍了一巴掌然後就被騙走了好多錢的故事嗎?或者某位女士想烤乾濕漉漉的狗,結果把它扔進了微波爐?你記著這些無稽之談,很可能因為那畫面深入腦海——每個在大街上迎面向你走來的陌生人都可能不懷好意,或者看著一隻活狗在微波爐裡滋滋作響。

「都市傳說要想流傳下來,得建立栩栩如生、觸手可及的畫面感。」史丹佛大學商學教授柴普•希斯(Chip Heath)說,「相比於抽象事物,人的大腦更擅於記憶具體的感官對象。」例如,研究者讓人記憶一組單詞,過後再讓其回憶,諸如「蘋果」、「鉛筆」等具象詞彙比「真理」、「正義」等抽象詞彙回憶效果更好。

7:經久的謠言難於證偽

想過嗎,為什麼最喪心病狂的傳說、陰謀論看不到滅絕的苗頭呢?關於尼斯湖水怪,既然曠日持久的追查沒有換來任何結果,為何人們還是會相信尼斯湖有大型史前爬行動物在遊蕩呢?啊哈,因為尼斯湖真是太大了,怎麼確定裡面一定沒有水怪呢?直接反駁太難了呀。

按照迪方佐的說法,好的謠言要避免被證偽。比如,「上一期《中國好聲音》的節目上,導師們因為搶一個學員打起架來了!」這種謠言不會火,因為只要找出上一期的節目視頻,看看到底打沒打架就好了。要是換個說法,「我聽說《中國好聲音》錄節目的時候導師們動手打架了!本來錄好的節目都掐掉了!」——嗯,驗證這個就難辦多了。

柴普•希斯(Chip Heath)稱經久不衰的謠言具有「可驗證證據」,曲解後可以增加那麼點可信度的某種成分。他說,「謠言常常包含點兒事實,可以讓人拿去驗證。」比如這個:「奶粉包裝上的條形碼代表產地,中國的產地編碼是690-695,國產奶粉和進口後在中國分裝的奶粉,條形碼開頭都是69。」於是準媽媽們拿起手邊的奶粉,很簡單地就做了驗證。而實際上,只有一類奶粉的條形碼前三位和國家有關,而且前三位的690-695僅代表條碼註冊國為中國,原產地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

8:我們樂於相信嫉恨的人出事兒

名人們易於成為下作謠言的靶子。只要一個人聲望和讚譽到了一定程度,嫉恨的謠言工廠就會自行開動,而且美貌與成就越突出,謠言的骯髒程度越甚。看一下所謂「明星謠言大匯總」吧,某某遭槍殺娛樂圈震驚?某某找性愛對象滿足私慾?女星離婚因為某大佬介入?這些骯髒的謠言對象總是燈光下閃閃發亮的明星。

為何名人謠言流傳甚廣又牢不可破呢?部分因為幸災樂禍由來已久。「謠言傳說中有些人們希望發生的事兒,這樣人們就會認同謠言,樂於去傳播它,」米克爾森說,「我們嫉妒名人,想把高高在上的東西拽落塵埃,這是人類的天性。」

那些謠言中的名人明星往往是美得冒泡、帥得掉渣,我們多麼希望真實的他們是劣徒。而對於姑娘們瘋狂迷戀的男明星,其他男人恨不得他們是戀狗的怪胎。

潑污男性偶像最易行的方法就是毀損他的男性魅力,說他甚至根本不喜歡女人——而是男人啦,狗啦,其他動物啦。現在再看深受同性戀流言困擾的英俊男星們恐怕就不會奇怪了。「聲稱某個英俊瀟灑的男演員是同性戀似乎能讓其人氣大降,」米克爾森講到,「就是說,女人喜歡他,他卻不喜歡女人——就是這樣!」

第九定律

我們可能還要講一講謠言流存的最終定律:有時候它就沒啥原因。人們講些危言聳聽的故事,經常出於建立人際關係、或炫耀自己舌燦蓮花的目的——我們不一定要相信自己說的是真的。

嗯,等一下,有時它們的確是真的哦。南澳大利亞大學的迪方佐和普拉桑特•博迪亞合(Prashant Bordia)做了個研究,發現像大型辦公室這種有明確等級制度的群體中,有關公司的小道消息有95%左右都是真的呢。

 「每年萬聖節,都有流言說有人把剃刀插進蘋果裡給那些『不給糖就搗蛋』的小孩,」迪方佐說,「我家就親歷了這種情況,妻子曾經在孩子的萬聖節糖果裡發現縫衣針。我知道這很離譜,謠言專家竟然也相信謠言。別跟別人說哦。」

 

本文編譯自Psychology Today的The 8½ Laws of Rumor Spread,文章有刪減和內容替換。

轉載自果殼網

推甄前你不能錯過的7篇科普文章

$
0
0

學習檔案製作暨面試技巧-6

老實說我實在沒什麼資格推薦文章給要推甄大學的同學們;我既不會是面試官,而且就學過程因為平時成績都很差,以至於完全沒有機會藉由甄試升學。那麼我為什麼推薦這幾則文章給要甄試的同學呢?幾次指導高中科展,還有到高中演講的經驗,在和同學互動的過程常常發生這樣的對話-

我:「你是自然組?」
同學:「對。」
我:「你喜歡科學?」
同學:「對。」
我:「你覺得科學是什麼?」
同學:「……」
我:「好啦,那你喜歡什麼領域的科學?」
同學:「生物。」(舉例啦)
我:「那麼生物學讓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麼?」
同學:「……」

以上對話如有雷同,那就是真的。或者當同學提到對「奈米」、「大氣」、「基因」……等等名詞感興趣,再問下去也是不知所云的答案,這樣實在很難讓人相信他對科目的認識跟興趣。

依我的淺見還有綜合身旁幾位大學老師的看法,本來就不可能要求一位高三生對於某個科學議題知道多少,所以甄試的重點反而是評量一位學生追求學問的潛力與動機。這樣說來,我想,一位讀過至少一學期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的高三生,能否正確解讀科學訊息,或者透過科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才是同學該在甄選中展現的。因此,在這分享7則甄試前最好別錯過的文章。

1.

〈若不重新設計斗篷,蝙蝠俠恐摔死〉

如果你都算得出一條鐵鍊在桌上往下墜的加速度,或者那塊你從沒見過實體的木頭需要多大的力才能推動,那麼蝙蝠俠滑翔的速度大概也難不倒你,反正蝙蝠俠就跟考卷上那些鐵鍊、鐵球、木塊、滑輪、小車一樣都不存在。要是當你在享受電玩、電影、動漫的同時,還能用課堂上的所學來解析劇情設定,有什麼比這還更能證明你超愛科學?

同場加映〈立體機動裝置是有多給力?-進擊的物理學〉

2.

〈寶傑,你說說看鈉有多恐怖?〉

上過化學課又有專心聽課沒偷玩神魔的同學,大概就不會像電視節目一樣說什麼鈉離子會炸毀人體細胞。面對生活中來自不同管道的資訊,只要回憶上過的生物課、物理課、化學課內容,就能初步判斷這些資訊正確性。在解讀這些資訊之後,下一步就是你願不願意、或知不知道如何向不懂的人解釋了-假如面試官或者你爸媽問:「為什麼鈉離子不會像鈉金屬一樣產生劇烈反應?」你會怎麼回答?

3.

〈相關不等於因果〉

雖然課堂上對於科學研究法或者邏輯沒有太多著墨,但這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甚至比知識更重要。其中一個常見的結論陷阱,就是錯把兩個有相關的現象,直接認為彼此互為因果。這篇簡短卻有力地提醒我們在解讀科學現象時,不要犯了這樣的錯誤。

4.

〈地震規模變變變?〉

讀書到半夜,突然一陣天旋地轉,可能不是太操勞,而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又發威了。雖然高中地科(地球科學)的課堂時數遠不及其他科目,不過搞懂「規模」、「震度」應該已經是一種常識了;中央氣象局發佈的震度有7級,代表的是各地感受到的搖晃程度,「規模」則是一個無單位實數,代表地震釋出的能量。推薦各位同學務必認識一下這個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資訊。

更多關於地震淺顯易懂的文章,可以參考專欄作者潘阿樹的「擁抱自然」

5.

〈基礎科學為什麼重要?〉

「什麼是科學?」,我常常聽到像是「讓人類生活更好」、「解決人類重大問題」之類的答案。這些答案忠實地反映出早先東方對西方科學順道帶來船堅砲利的看法。科學其實沒這麼強大,只是一種發自於人類天生對自然環境的好奇罷了,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燒大錢的科學研究,像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太空計劃。(可以參考〈燒大錢的大科學研究,應該嗎?〉

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或者解決某個問題,應該屬於「工程」;「工程」求得是目的而未必要理解自然運行背後的機制,好比科學家還沒完全搞懂空氣動力學,但每天卻有上千班客機起降;推薦觀看有趣的影片「飛機上為什麼不能用手機」。建議同學該搞懂他感興趣的到底是「科學」還是「工程」,才能進一步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大學系所。

同場加映:〈科技部殺了台灣科學研究?〉

6.

〈為什麼人有兩個鼻孔?〉

這個看似刻意找碴的問題,其實背後卻有大學問。生活中有很多習以為常的現象,都值得用科學的方式來解答,只看你有沒有這種好奇心與獨到的眼光。

同場加映:〈為什麼會有夫妻臉?〉《不腦殘科學》

7.

〈面試前,讓我們翹個腳吧!〉

推薦這篇,不要真的希望同學在面試前真的翹個腳,但可以表現得比較有自信,會讓心理、生理都變得更能應付複雜及有壓力的環境,增強表現。文末Amy Cuddy在TED的演講也很值得一看。

同場加映:〈睡眠習慣不佳與學業成績低落有關〉蔡宇哲老師分享考生的睡眠攻略

 

最後祝所有要甄試的同學順利,希望大家在通過甄試後還能保有對科學的好奇心,經常來逛逛PanSci呀~

什麼?你說你是社會組,以後要考大傳系,這篇跟你無關?台灣的科學傳播的未來可不能缺你呀。(推薦一讀〈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學新聞?〉

煮火鍋30分鐘,喝湯等於喝毒?真的嗎?

$
0
0
credit: CC by  #LUC!EN@flickr

credit: CC by #LUC!EN@flickr

這個新聞是依據至少一年前對林杰樑醫師所做的訪問,最近又拿出來加工再製而成。

真的有那麼毒嗎?根據影音資料上來看,火鍋湯頭裡面有農藥、重金屬、磷、硝酸/亞硝酸鹽。在個別的食材裡或許不多,但是溶出到湯裡面成為「濃縮液」,就比較嚴重了。不過,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毒。

【農藥】

主要應該是來自於菜。我要先承認我對農藥不熟,不過只要農民有依照規範用藥,其實一般而言問題不大。當然菜要洗乾淨…

其實中藥也有農藥的問題,因為很多中藥還是來自大陸,而有些在台灣禁用的農藥,大陸是可以用的。政府以前沒有在驗中藥的農藥,最近好像開始在驗了,不過主要還是針對那些最大量的(枸杞、黃耆、紅棗之屬)。

【重金屬】

重金屬應該是任何食材都有可能。這個檔案裡面講到中藥的重金屬殘留問題,倒是有點尷尬,我的一些中醫界的朋友都有提到這個問題,畢竟很多中藥材來自大陸,大陸目前有不少土地都是污染的,這部分政府倒是真的要留意。

【磷】

磷比較常見在丸子類的加工食品,不過這些本來就應該要少吃。

【硝酸根、亞硝酸根】

這主要也是來自於菜。蔬菜裡面的硝酸根與亞硝酸根,通常都是因為過量施用氮肥,造成的氮殘留。植物主要是吸收硝酸根(NO3-)與銨(NH4+),進入植物體內後先轉為銨,再與glutamate(麩胺酸)反應形成glutamine(麩醯胺酸)。

由於植物很需要氮元素,而土壤顆粒帶負電,不易留存硝酸根,所以很多植物都具有大量儲存硝酸根的能力。人吃到這樣的植物,就會出現「藍嬰兒」的問題,不過目前這部分有些爭議。

基本上來說,硝酸根進入人體,在肝臟中會先轉化成亞硝酸根,再轉成氨(NH3);亞硝酸根會把血紅素的鐵由二價氧化為三價,使血紅素不能帶氧,這是硝酸根毒性的來源。

過量施肥或是在日照不足地區生長的蔬菜都有可能含有大量的硝酸根,吃下含有大量硝酸根的蔬菜就會因為血紅素氧化而出現缺氧的問題。

通常人體有還原酶可以還原被亞硝酸根氧化的血紅素,但有些人還原酶基因缺損,就會對飲食中的硝酸根濃度敏感。不能分泌足夠量的胃酸的人,包括素食者、肝炎患者、膽結石等,可能提高對飲食中的硝酸根敏感度(原因不明)。

亞硝酸鹽的最低致死劑量(LDLo)是71mg/kg,如果依照這個一年前的影音檔裡面說的,煮90分鐘以後亞硝酸鹽的濃度為15.73mg/L,表示一個60公斤的成人,要在一餐喝下270.8公升的湯才會中毒(應該會先脹死)。

當然,亞硝酸根有致癌的風險,查到的TDI(每日容許量),根據日本的資料是15ug/kg,也就是一個60公斤的成人,如果依照上面影音檔提供的量,一鍋煮90分鐘的酸白菜鍋的湯頭,只要喝57毫升,就超過一天的容許量(TDI)了。不過這不代表會中毒,畢竟TDI是可以吃喝「一輩子」的。

當然,一開始煮的湯頭就可以喝多一點,大概可以喝400毫升吧。

其實醫師沒有講得那麼誇張,是記者自己下的標題呢…講這麼多並不是說可以放心喝,而是看到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標題就覺得全身不舒服;我倒很好奇那位記者吃火鍋嗎?

原刊載於作者部落格Miscellaneous999

《自然》雜誌2013年度十大人物

$
0
0

文/S.西爾維希耶

《自然》雜誌評選出了10位年度新聞人物,這些人物來自生物學、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對2013年科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兩位華人科學家,張鋒、陳化蘭分別以在基因編輯和禽流感研究方面的貢獻躋身榜單。榜單之上也並不只有科學家的身影,菲律賓的外交官納季羅夫‧薩諾也因在全球氣候大會上的表現入榜。下面是這10位年度人物的介紹。

DNA「編輯大師」:張鋒(Zhang Feng)

w0BGrSeLW6kYceluQT9aQpzz2Dul1GJdaey9IZF60pZ2AgAApAEAAEpQ

張鋒。圖片來源:Kent Dayton

憑藉一段髮夾序列和一個裂解酶,細菌可以降解病毒的DNA並保護自己。而這一簡簡單單的DNA剪接機制,在2013年卻成為了生物研究領域的最大熱門之一。而促使它成為如此熱門的,是一名熱衷於研究基因工具的神經生物學家。

現年32歲的張鋒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他將這套被稱為CRISPR/Cas的細菌免疫系統改造成為一套簡單廉價的基因改造工具。今年一月,他的實驗室發現這套系統可以被用於真核細胞的基因編輯,使得它可以用來編輯植物、小鼠、乃至人類細胞的基因。

CRISPR/Cas系統是多數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侵染的防禦機制。藉由這一套系統,細菌可以識別並降解來自病毒的DNA,從而阻止病毒的感染和複製。與目前常用的基因敲除技術:鋅指(Zinc-finger nuclease,ZFN)、TALEN相比,CRISPR/Cas敲除系統無需表達複雜的蛋白,使它更為簡單又有效率。

張鋒教授目前致力於利用這一技術構建基因敲除資料庫,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根據這套資料庫,對任何器官中任何基因進行敲除。而他透露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是利用這套系統對一些精神疾病,如亨丁頓症及精神分裂症等進行治療。「CRISPR/Cas系統有助於幫助我們修正基因的微小突變。儘管只有少數人群攜帶這種致病突變,但這些突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則是災難性的。」張鋒說。

基因專利「衛士」:坦尼亞‧西蒙塞利(Tania Simoncelli)

t63lPFjqlP-27JwM9KSFSq_HOtjFdpQNudPjbk1bNY12AgAApAEAAEpQ

坦尼亞‧西蒙塞利。圖片來源:Eero Simoncelli

2005年,坦尼亞的一番言論讓美國民權組織(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ACLU)的高級律師大吃一驚。作為該組織的科學顧問,她指出有些公司正在搶奪人類基因的專利。律師克里斯‧漢森(Chris Hansen)向她大喊:「這太荒謬了!我們能控告誰呢?」

保護人類基因的專利並非易事。儘管ALCU一直在呼籲聯邦政府採取措施,但仍沒有哪項專利因此受到威脅。西蒙塞利認為搶注基因專利會帶來嚴重後果,不僅影響個體醫療,也會導致科研受阻。

在過去的幾年中,西蒙塞利與ACLU一起指控恆河沙遺傳公司(Myriad Genetics)的基因專利違規。該公司擁有兩個和乳腺癌密切相關的基因專利,並藉此壟斷與該基因相關的乳腺癌預防和保護措施。西蒙塞利呼籲科學家和患者共同支持她的控告。最終,聯邦法院裁定西蒙塞利勝訴。

漢森這麼評價西蒙塞利:「她在說服別人方面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她會固執的與你討論,直至你同意她的觀點。」

戰勝病毒:黛博拉‧佩爾紹德(Deborah Persaud)

tKBVZhZ6OrtuTyNXtgj2VeMCPLz8RLg40CI8Rtz6BBh2AgAApAEAAEpQ

黛博拉‧佩爾紹德。圖片來源:Johns Hopkins Medicine

今年三月,佩爾紹德發表了一項可喜的研究成果:一名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HIV病毒攜帶者在停止治療一年後,體內仍未出現HIV病毒。佩爾紹德認為必須嚴肅的對待這一結果。在此之前約有40多個類似病例,然而在進行基因檢測後,發現它們中的多數是假陽性結果。

佩爾紹德的工作始於2012年9月。當時她的同事蓋伊(Gay)在治療一名嬰兒時使用了高劑量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這名嬰兒的母親感染有HIV病毒,且在孕期未接受相關治療。在一次檢查中,蓋伊發現這名嬰兒有五個月未接受藥物治療。隨後她對嬰兒進行了全面檢查,並發現嬰兒體內已經沒有HIV病毒了。佩爾紹德、蓋伊與合作者盧蘇里加(Luzuriaga)對這名嬰兒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並將結果發表,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在媒體的干預下,類似的較危險的臨床試驗成為可能。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從出生即開始接受反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要求停藥,觀察自己體內是否已經沒有HIV病毒。一方面,醫生仍建議患者採用此前的治療方案,因為哪怕僅有一日的停藥都可能會帶來危險。但另一方面,一旦實驗結果得到確證,將會有數以百計的HIV兒童能夠從昂貴的藥物中解脫出來。

「另一個地球」探索者:米克爾‧馬約爾(Michel Mayor)

aBL77OqvaTnBCHOdqna4woSHUT3nr6SUXAXaU5mpS3F2AgAApAEAAEpQ

米克爾‧馬約爾。圖片來源:Rita Scaglia

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米克爾‧馬約爾和他的團隊找到了數百個系外行星。但2013年的一項發現讓這名71歲高齡的「行星獵手」成為母光焦點:他的團隊發現的編號為「Kepler-78b」的行星在密度和大小上都與地球接近,這也使得這顆行星成為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行星。

很難找到與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Kepler-78b的軌道與它的母星相距過近,這顆星球的表面已經熔化。然而馬約爾認為,找到真正的「孿生地球」只是時間問題。

馬約爾的研究堪稱碩果纍纍,1995年11月,他和他的學生找到了第一顆系外行星。從那以後,他的研究團隊總共找到了約1050顆這樣的行星。他的競爭對手傑夫‧馬西(Geoff Marcy)稱:馬約爾在技術上的天賦使他成功,「每年馬約爾都會改良他的設備,而每次的效果都令我震驚。」

氣候「良心」:納季羅夫‧薩諾(Naderev Saño)

7ZahCntJ75JbHwbYXLMniy2gWAVCHFL1P6Vc5DTXE-Z2AgAApAEAAEpQ

納季羅夫‧薩諾。圖片來源:AP

在華沙全球氣候大會上,菲律賓代表團的納季羅夫‧薩諾帶來一場催人淚下的演講。沒人知道這名菲律賓外交官的家鄉正遭遇什麼:他唯一的兄弟加入了緊急救援隊伍,在颱風海燕席捲過後的災區,搜索居民的遺體。

他決定絕食直到氣候大會上形成具有意義的提議。薩諾說:「我們的國家正在承受極端氣候的肆虐。」

國際組織對於全球變暖的應對時至今日依然進展緩慢,而薩諾本人也並不清楚他的演講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他認為颱風海燕將世界的關注集中在氣候問題上。曾經學習過氣候的他,認為科學家並不會將單一的氣候災難歸因於氣候變暖。但至少,氣候變暖導致了更多的暴風是科學界的共識。

他說:「我希望這些行為在緩慢推進氣候共識之餘,我們可以激發更多意義深遠的想法。」

隕石「獵人」: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Viktor Grokhovsky)

RNCSXUgJSDY-2Qy0VRS80bHEaYM1pobEmdulJ27k0Nh2AgAApAEAAEpQ

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圖片來源:Natalia Nikitina

2月15日一次隕石撞擊,使得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躋身2013十大人物行列。這名來自烏達爾聯邦大學的冶金學家並未親身觀測到這次撞擊,但當他聽說車裡雅賓斯克州發生了爆炸而且數千塊窗戶被震碎時,他突然意識到有一塊隕石撞在地球上。

爆炸發生之後的幾天,格羅霍夫斯基夜以繼日地工作,他試圖計算隕石的下墜曲線並預測隕石碎片的位置。搜索隊根據他的指示,找到了700多塊隕石碎片,總重5.5公斤。然而他最大的成就是發生在2013年年末:根據他的計算,搜索隊最終在一個湖底,找到了一塊重約570公斤的碎片!

這些隕石碎片被送往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進行分析,它們所埋藏的秘密正被逐漸被揭露。格羅霍夫斯基說:「對於我來說,這是一生一次的大事,我真幸運我能參與到對這名太空來客的調查。」

流感「前哨」:陳化蘭(Chen Hualan)

ORLn2jg_uqBruYH0UzPRFyrJvsjuf1QEvgpGUbWenvB2AgAApAEAAEpQ

陳化蘭。圖片來源: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2013年4月,全世界的病毒學家和衛生官員都把目光聚焦在中國。一種新型的禽流感病毒H7N9正開始蔓延,引起大流行還有死亡。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陳化蘭院士,此時站在了對抗疫情的第一線。他們停止了所有的研究,將工作重點放在H7N9上,致力尋找它從鳥類或其他動物傳播並感染人類的途徑。

在首例H7N9病例得到確認的48小時內,陳化蘭研究小組以及上海動物疾控中心從周邊的土壤、水和家禽市場中採集了約1000份樣本,其中20份檢出H7N9陽性,均來自於上海家禽市場。當地政府迅速關閉了這些市場,這也使得感染率迅速下降。

病情得到控制,新增病例減少。這給陳化蘭研究團隊更多的時間研究這一病毒。陳化蘭團隊認為,相比於另一禽流感病毒H5N1,H7N9更易經由家禽感染人類。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H7N9可以在人類之間傳播,但陳化蘭團隊認為,病毒具有這種潛力。

陳化蘭實驗室目前關注流感病毒的監測。夏天和秋天新病例出現減少,一方面要歸功於相關單位的及時應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力在氣溫高時較弱。現在又到了冬季,必須有更多的監測,陳化蘭自己也認為:「流感病毒的檢測是我們實驗室的首要任務」。

克隆「酋長」:肖克萊特‧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

E-sXmTPHh7UdynCTIA9eU8hzZ2XwaRwjCRbownn8ArV2AgAApAEAAEpQ

肖克萊特‧米塔利波夫。圖片來源: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2007年,美國奧勒崗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的生殖生物學專家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計畫使用胚胎來獲得個體特異性的幹細胞,治療患者的疾病。將實現藉由人類皮膚細胞複製產生胚胎幹細胞的理想。由於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受精卵培育胚胎並犧牲,其面臨的困境遠不止是技術難題那麼簡單。最終,他任職的學校為他建立了新的實驗室,如此他才能夠合法操作和處理人類胚胎。

米塔利波夫的研究始於2012年十月,在同年的聖誕節前,實驗室利用核移植獲得了四株細胞株。他認為憑藉他之前在猴子中進行的實驗,他能夠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在這一領域他面臨較少的競爭,來自社會的監管和輿論阻止了更多的科學家「分一杯羹」。

他接下來打算爭取政府的資助用於研究線粒體移植的技術,使得新生兒不必再受到線粒體相關遺傳病的困擾。他同時也把從複製胚胎中獲得的幹細胞與分離的人類細胞加以比較。而目前他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資金,聯邦政府不會對其關於細胞株的實驗提供經費,他不得不四處尋求經費與合作,導致這一實驗目前進展緩慢。他無奈地表示:「好像我們又回到了幾年之前。」。(可以參考〈科學家成功複製人類幹細胞〉

「騷擾之眼」——凱瑟琳‧克蘭西(Kathryn Clancy)

qRvFMdeUIL089xJtiEB8kWYqv-eeHeEMI2uZObEcesp2AgAApAEAAEpQ

凱瑟琳‧克蘭西。圖片來源:L. Brian Stauffer

對於田野調查,人類學家凱瑟琳‧克蘭西充滿了美好的回憶。然而一次偶然的交談使得她意識到這一活動可能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回憶。她的朋友透露自己曾經在調查時遭遇性騷擾。從那時起,克蘭西決定採取一些行動。

她的行動從2012年1月開始。起初她在博客上匿名發佈關於她朋友被性騷擾的故事博取關注,後來她意識到,這樣還遠遠不夠。於是,她與幾名合作者一起發起了網絡調查,呼籲人類學家分享自己在田野調查中的經歷,並收集了數據。

今年四月,在美國體質人類學家會議上,凱瑟琳投下了這枚「重磅炸彈」:在參與調查的124名人類學家中,有59%經歷過性有關的言語暗示,而約有18%則受到身體上的性騷擾。女學生通常是主要受害者,而施害者多是一起進行調查的博士生、博士後乃至教授。對此許多人認為,田野調查中來自家庭和朋友監督的缺失,是引發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

在調查中克蘭西還發現,由於害怕會被排除在調查以外無法獲得研究所需數據,受害者們往往選擇對自己的遭遇忍氣吞聲。只有極少數的受害者選擇報告自己的遭遇。「年輕的研究人員正因為這些經歷退出我們的行業,毫無疑問,我們失去了優秀的同伴。」克蘭西說。

「太陽守望者」——亨利‧斯奈斯(Henry Snaith)

rU91lajjOuvDi4B5-ZTnzcyY1l-nrF7uU1XPabU0-gl2AgAApAEAAEpQ

亨利‧斯奈斯。圖片來源:Douglas Fry/Piranha Photography

在這一年,斯奈斯讓所有材料學家大吃一驚。他利用鈣鈦礦半導體,大大地提升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人員一直試圖用這一材料製造低效而複雜的光伏設備。斯奈斯意識到經由更有效的純化和設計,它們能夠產生更高的效率。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太陽能電池由硅製作,它們能夠將吸收到的17-25%的光能轉化為電能,但絕大多數造價高昂。薄膜太陽能電池更加廉價,但效率較低。鈣鈦礦光電池可被視作兩者的結合。

現在,斯奈斯設計的電池轉化效率已經可以達到15%,他認為最終鈣鈦礦電池的轉化率有望達到29%——這是目前砷化鎵晶體電池的轉化率。砷化鎵晶體電池多被用在衛星上,因造價高昂難以被廣泛採用。

下一步斯奈斯計畫繼續他的研究,如果鈣鈦礦電池能夠運轉良好,他將考慮如何更好的儲存這些電能。「當這些研究告一段落,我會將工作重點轉移至對更好的電極的探索上。」斯奈斯說。

資料來源:

365 days: Nature‘s 10. Nature.

 

轉載自果殼網

拒絕再玩偽科學媒體的信任遊戲

$
0
0

本文為《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推薦序

——————————

kk0369560 2先說結論:我非常感謝黃俊儒老師願意將他對於科學新聞此一主題諸多縝密的批判觀察總結出版,因為這樣我以後看見糟糕的科學新聞以及毫無鑑定力的傳播者,就不再需要氣得冒火,只要推薦他們去看這本書就好了。(好啦,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這種開書單要人去看的討論方式)

說來唐突,雖然我早在中正大學念研究所時就認識當時在南華大學任教的黃老師,但卻是在我協助創立PanSci泛科學–一個以推廣科學素養為目標的知識社群網站–之後,才知道老師在科學新聞研究上的專業。那時的 PanSci 剛成立兩個月,一切都還在摸索中,目標也還不明確。為了以行動破除無力感,我那陣子花最多時間做兩件事,第一就是大量地閱讀科學新聞,第二就是把這個其實對我來說很陌生的資訊流動方式搞清楚。也是因此才看見黃老師的發表於中國時報上針對科學報導弊病的評論。

雖然我從就讀研究所時就開始在個人部落格上寫媒體批評,但大多是在政治類跟時論類別上頭轉,從未針對科學報導細究,一方面是文科生本能啟動,自動迴避,另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我實在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多年之後開始做科學傳播,我依舊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但在主動探究之下,才初步發現台灣科學報導的幾個現象跟問題:

第一:台灣沒有科學記者

這個恐怖且不可思議的真空為何會發生在新聞媒體極為蓬勃的台灣,老實說,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黃俊儒老師在本書中有提出說明,在此不贅述。但你可以先問問看自己:你記得或知曉任何一個科學記者嗎?

第二:台灣讀者很愛看科學新聞

當然,僅限於特別聳動跟可以拿來當做飯後閒聊八卦的那些。在社群媒體,如Plurk、Facebook在台灣盛行之後更是如此,主要的原因是台灣媒體在編譯後會把標題改得很刺激,忽略可能造成的因果錯置或誤連,當然也不會在乎原始研究的可信度。很多人連內文都沒看,火速轉推分享標題或大圖,足夠作為談資就行。

第三:台灣有很多具有熱情的科學家跟科學傳播者

在主流媒體之外,早有許多科學家察覺台灣的科學傳播環境日益敗壞,或是深受其害;又或是認為可以藉由寫作留下研究或教學記錄,與更多人交流,因此在網路部落格文化普及之後,也投身於撰寫跟翻譯科學新聞。包括《科景 SciScape》、《科學影像 Scimage》、《認知與情緒新聞網》、《CASE Press》、《老葉的Miscellaneous999》、《營養共筆》、《dr.i》…等等。這些部落格上的資訊都是由科學家或專業者撰寫或挑選翻譯,正確性高、而且總是會提供原始資料出處,若有讀者網友回應總是即刻回應。這些網站的作法成為我設計PanSci 泛科學時的重要參考,我也斗膽地邀請了許多科學部落客加入PanSci作者行列

這三個發現讓我以及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的同仁堅信一定要投身於科學傳播,即使PanSci難以獲得資源青睞,也要繼續下去。三年多以來,PanSci雖然成長了很多,獲得一定的成績,但主流媒體中的科學報導,不論質還是量,卻無絲毫改善。我反省: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除了媒體結構以外,我認為台灣閱聽人並不重視消息的正確性,對惡質報導跟媒體過於寬容,是讓這情況惡化的另一主因。

媒體中,科學新聞的錯誤糾察不完,許多錯誤根本用不著任何科學知識,只要稍微冷靜點、找找其他較具公信力媒體的相關報導,加以比對,就能揪出毛病。更困難一點的陷阱,如本書中所提到的諸多類型,要察覺也不一定得是科學家,只要記住兩個原則:第一、無可直接查證之消息來源,或消息來源無公信力之報導,不信,或是當做沒看見。再者,即使資訊看似可信,但盡量讓自己沈潛一下,觀察一番,不須立即反應。若有時間跟機會,可將略有疑問之處拋出來討論,例如到 PanSci 子站 「天天問」。

過去三年多來,透過PanSci作者跟社群的實踐,有越來越多人已經能夠避免掉入科學新聞的陷阱,並且在其他人誤入陷阱的時候能伸出援手,但終究還是有限的少數。黃老師這本書以諸多耳熟能詳的案例為引,對科學新聞的產製邏輯有精確的分析,論述流暢、有趣、也深刻。我誠摯向所有關注科學傳播的朋友推薦這本書,也期盼每一位朋友再向外推薦,讓更多人了解目前情況之危殆,以及我們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最後,儘管悲觀,但可以想像的是,還會有諸多誤導的科學新聞陷阱持續出現在台灣媒體上。對我來說,差勁的科學新聞雖有百害,但也有唯一的益處,那就是可以成為黃老師一篇篇佳文的題材。在此也希望黃老師能夠繼續針對這些現象加以針砭,並透過PanSci分享給更多人。

Subway 麵包裡有鞋底成分,純屬標題殺人

$
0
0

作者:CFSA_鍾凱

流言:

Subway 承認在北美出售的食物中有種叫 Azodiacarbonamide 的化學製品,一種麵粉漂白劑,也被用於瑜伽墊和鞋底,在歐盟、澳大利亞等地被明令禁止用於食物。世衛組織曾將它與呼吸、過敏和哮喘等聯繫在一起。CNN 稱市面上大部分麵包都有這種成分,包括星巴克和麥當勞。

000

真相:

「Subway 承認食物中有鞋底成分」的新聞,乍一看很嚇人。想到之前「老皮鞋酸奶」的新聞,這回連鞋底也上場了。仔細一瞧,原來是一群美國人搞了一項表決,要求禁用一種叫偶氮二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劑。

人們對食品品質的追求可謂永無止境,以前吃飽就行,現在不僅要吃好,還要色香味俱全。正是食客們對色澤、口感的挑剔,造就了一大批「改良劑」,比如麵粉增白劑、麵粉增筋劑。其中有一種食品添加劑「文武雙全」, 既可以增筋,又可以漂白,這就是偶氮二甲酰胺。

偶氮甲酰胺其實很安全

偶氮二甲酰胺其實也只是一個後起之秀。以前麵製品不夠筋道的時候,人們添加一種叫做溴酸鉀的東西,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於是它被廢棄。可大家還是想吃有勁道的麵製品怎麼辦?科學家找到了偶氮二甲酰胺這個接班人。這一點類似於皮蛋工藝中的硫酸銅替代鉛丹,相對來說能避免影響人體健康。

偶氮二甲酰胺和乾麵粉可以相安無事,但加上水一和,偶氮二甲酰胺就迅速釋放活性氧,自己轉變為更加穩定的聯二脲。釋放出來的活性氧可以奪取蛋白質巰基(-SH)上的氫原子,兩個失去「氫伴侶」的巰基相依為命成為二硫鍵(-SS-)。這些二硫鍵就像搭建在蛋白分子間的橋樑,使蛋白質形成立體網狀結構,於是麵就更有勁道、有彈性。

偶氮二甲酰胺的性能優異,但安全性如何呢?國際權威機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於1966年就對偶氮二甲酰胺作出了評估,結論就是「很安全」,給出的安全劑量是0-45毫克/千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有力的研究質疑這一結論。中國目前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就是依此規定的:麵粉可以使用偶氮二甲酰胺,限量為45毫克/千克。美國FDA將偶氮二甲酰胺定為「GRAS」,也是很安全,所以美國、加拿大都在用它,使用量的上限(美國)和中國一樣。

那偶氮二甲酰胺產生的聯二脲會不會有問題呢?研究表明,聯二脲在烘焙條件下很穩定。它在體內是一種惰性物質:毒性很低,在消化道裡不被消化酶破壞,可以很快通過糞便和尿液排出,不會累積在我們的臟器中,也沒有發現致癌、致腫瘤或影響生殖。

偶氮二甲酰胺處理過的麵粉會不會使蛋白質營養破壞、流失?研究發現,用偶氮二甲酰胺處理麵粉後,氨基酸構成沒有明顯變化,而且維生素B1、B2和菸酸等成分都沒有變化,所以這一擔憂也是沒必要的。

日常接觸與職業暴露大不同

對於偶氮二甲酰胺的安全性,國際上確實出現了一些「爭議」。比如聯合國環境計劃署曾經在1999年對偶氮二甲酰胺的職業暴露做過分析(很多資料來自英國),他們認為在職業暴露的條件下(比如生產、運輸),偶氮二甲酰胺的確有可能誘發哮喘。但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日常接觸不太可能達到職業暴露的量。更重要的是,引起這些呼吸道症狀的原因是吸入,而不是吃到肚子裡。因此這種風險在普通消費者身上是很難複製出來的。

也有文獻報導,偶氮二甲酰胺可能會產生氨基甲酸乙酯、氨基脲等物質。但這些研究都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據來推翻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結論,畢竟主要產物是聯二脲。比如氨基二甲酸乙酯,在一些酒中(例如黃酒)含量高得多。「潛在致癌」的氨基脲是在高溫焙烤下產生的,不過很多食品 ​​經高溫處理都會產生另一種潛在致癌物丙烯酰胺。模擬實驗中,用偶氮二甲酰胺處理過的麵粉烤製麵包後,氨基脲大約是200微克/千克,而高溫處理的食物中丙烯酰胺是幾十至上千微克/千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致癌物分級中,氨基脲為3類,不明確是否導致人類癌症;丙烯酰胺為2A類,很可能導致人類癌症。更多相關分類的含義請參閱〈打破致癌物的核威懾 〉)

當然出於謹慎的考慮,歐盟、澳紐等國要規避上述可能的風險,禁用偶氮二甲酰胺倒也無可厚非。但使用某一食品添加劑或禁用某一食品添加劑本就是各國自己的選擇,譬如,果凍裡山梨酸鉀的允許量,歐盟就是中國的2倍;中國禁用的過氧化苯甲酰(一種麵粉增白劑)在美加等國仍照常使用。

至於說偶氮二甲酰胺是工業成分,這其實挺正常的,食品添加劑中的磷酸鹽、亞硫酸鹽、EDTA等,個個都是工業領域的高強好手。其實只要消費者還喜歡彈力十足的麵製品,食品工業就需要麵粉增筋劑。如果現在想淘汰偶氮二甲酰胺,得找到一個比它更好的接班人

好消息是科學家們正在試驗用酶製劑、多醣等新方法改良麵製品。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更經濟實惠的選擇。Subway 近日已經表態準備停用偶氮二甲酰胺,但偶氮二甲酰胺依然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Subway 的聲明,一方面可能是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很可能已經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否則放棄一個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導致產品失去消費者喜愛的口感,似乎不是商家的明智選擇。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Azobisformamide​
  2. 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 16: AZODICARBONAMIDE
  3. FAO Nutrition Meetings Report Series No. 40A,B,C WHO/Food Add./67.29
  4. Semicarbazide Formation in Azodicarbonamide-Treated Flour: A Model Study
  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

 

轉載自果殼網

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學新聞?

$
0
0

「有科學新聞才會有科學討論;有科學討論才會有科學決策。」

09spring_culture_640

這陣子看到關於媒體影響力的討論,說要讓訂閱的讀者為自己閱讀這個媒體而驕傲。而身為 PanSci 泛科學的新進實習編輯,我問自己:「為什麼大家想看這些科學網站、科學新聞呢?」這其實是換句話問自己為什麼大家想來看泛科學,還有泛科學究竟跟台灣其他科學媒體有什麼不同?

顯而易見的,PanSci 作為網路社群起家的媒體,內容有趣別緻、即時互動,打破傳統媒體專家單向推廣科學知識的窠臼(見2013年 PanSci 年會「開放吧!科學」)。

除此之外,我會說其他媒體都僅是科普媒體,只有泛科學在科普外嘗試在做科學新聞甚至討論。PanSci 可貴的地方在於討論,在於年輕,在於多元。其他科普媒體一點都沒辦法討論台灣面臨的跟科學有關的問題(多是翻譯為主),頂多補幾篇專訪。哪個媒體可以針對各個議題深入談其中科學爭議?哪個媒體可以讓不同領域、專業背景的人,科學地討論核能、討論動物用藥、討論食品安全?看到獸醫跟藥師互相對話或不同意對方觀點,化工跟醫生在食品議題上針鋒相對,試圖說服其他人,我想就算還沒做到很好,總是個開始。

這是我期望 PanSci 泛科學在科普以外能做到更多的科學新聞、科學討論。因為我認為「有科學新聞才會有科學討論;有科學討論才會有科學決策。」而不是拿麥克風塞到一個大學教授或部門主管甚至專業不相關的專業人士口中,抄下一句話就奉為金科玉律,或是不具名的沒有科學根據的社論。臺灣被罵到爛的政治至少還有政治新聞報導了政見,有了輿論,有人寫分析,才有可能影響政策。

台灣自己的科學評論跟科學政策的大眾媒體討論很少。像是食安的幾 ppm 爭議、核能的輻射量安全值該怎麼定,永遠是參考國外標準或是立委桌子一拍直接殺到0、山區開發與水土保持、幹細胞研究(對一個非基督教國家而言的倫理爭議)、資安議題等等。

當然有人可以說這樣的科學文章沒人要看。但其實主流媒體不是不報科學進展的,他們很愛報,還會報一些我們打臉都來不及的所謂科學報導。

在此粗略分科學新聞在臺灣綜合性新聞中的主要角色:一是被歸類在人類文明重大進展成就〈跟蓋世界第一高樓差不多的地位〉,這類有什麼火箭發射、人類基因圖譜建置完成。二是新奇類,跟什麼印度修行者不吃不喝二十年還活著的新聞放在一起,像是研究顯示女生穿什麼顏色比較性感。三是台灣之光類,這不用多說。四是能夠應用到生活上的生活撇步或是醫學保健知識,像是睡眠、減肥、心臟病、糖尿病、去污、氣象等。對,基本上大家關心氣象是關心明天要穿什麼。

主流媒體會報導,代表有市場,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報導高品質的科學新聞(或是做不到)。雖然我語氣揶揄,但從上述科學新聞分類中可以歸納出,大家愛看科學新聞,其實不脫人的好奇心、科學的重要性和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只是科學新聞很可惜地一直處於點綴(哇哈哈,英國研究好扯喔),或隔靴搔癢的狀態,像是日前台北大屯火山地震,所有人都很想知道為什麼,但從頭到尾就只收到一句應力調整、岩石冷卻做收。

大家事實上還是在乎:不是說全球暖化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醫生說有百分之多少的存活機率究竟代表什麼?微波爐和手機安全嗎?基改作物有什麼問題或是根本沒問題?台灣農作物的品種是怎麼來的呢?生化攻擊會發生在台灣嗎又該怎麼預防(我承認最後這個大家可能不太在乎,但我覺得台灣很需要考慮)

總之我希望PanSci泛科學成為一個大家互相分享科學進展、有趣科學的社群,大家用科學呼吸生活,讓科學討論散播社會影響力。

所以請各位大大不吝批評指教、討論、提供科學文章。

——————-我是分隔線———————

以下補充科普跟科學教育還有科學新聞是不同的,雖然在台灣大家一聽到要做科普想到的多是科學教育。現在台灣著力最多的是科學教育,多是針對學生培養科學興趣與能力,日後成為科學家、工程師或是有科學素養的人,在學生出社會之後?抱歉,不提供售後服務。科普則是科學知識思想的傳播,很可惜在台灣這一塊多是進口書籍與雜誌,不過本土的編輯部其實很努力加上台灣研究人員專訪、研究成果介紹等,台灣也不少教授開始寫書,泛科學也很努力在介紹科技新知、用科學有趣分析生活大小事。至於科學新聞,我說的是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等國際主流媒體版面中的「科學/科技」分類的新聞,不是一個叫做新聞中的科學的欄位,也不是談3C科技、資訊展的新聞喔!是專門談科學相關進展像是奈米科技、癌症研究、幹細胞、農藥、汙染、太空科技等的新聞。

——————-我是分隔線———————

嚴肅的講完了。想要來回應一下網友對於泛科學拿流行題材寫文章的批評。我想他們指責的總結就是一個詞──「媚俗」,好好一個科學網站幹嘛跟影劇結合?

就像我在前面說的,科學新聞或是科普文章,不脫人的好奇心、科學的重要性和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從有趣的問題或是現象入手,讓大家用科學思考分析我覺得是很值得、很過癮的,就跟看球員高難度灌籃、全壘打一樣暢快。認真思考接吻會不會傳染疾病、鋼鐵人有沒有可能成真等等。

我還必須說一句,讀過科學的人都知道科學是很難念的。那連該系大學生都念得要死要活的東西,我們要怎麼引起大家的興趣,並且有基本的概念呢?

如果要最嚴謹生硬的科學性文章,我誠摯建議大家讀政府機關出品的刊物和期刊論文。

不過我不否認我在進泛科學以前,我自己也只是把 PanSci 這個網站當作新奇小菜在看:「噢,戀愛關係的研究很有趣、分析韓國人長的多像很科學很有趣‧‧‧‧‧‧,我沒讀到也不會怎樣,有些文章也只是單篇研究而已,不過是容易讓不是該領域的人有科學興趣。」

但我覺得對一個科學網站而言,能成功激起人們在科學中最需要的「好奇心」,就已經功德圓滿了(能做到我前述希望達成的科學討論,大概就接近普渡眾生了)。


與其關心地震在哪,不如看看自己準備到哪?

$
0
0

2/24一篇聯合報社論〈台北連續地震 真的無須緊張嗎?〉試圖點出社會與政府對地震防災概念的缺乏,其中不乏許多批評政府不重視防災的作為。可惜的是,儘管政府端確實還有努力的空間,但多半不是文中所提的問題,譬如:

政府對地震震央位置的陳述,都捨棄諸如「中山路二段三十七號附近」的精確描述,而以「縣府西方十七公里處」模糊帶過,這當然是怕影響房價而遭到民眾抗議。

這段話其實並非事實,實際上,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地震學家能精準的告訴你震央在多少公尺的誤差以內,這乃是由於地底下的構造並無如此精確的解析度,科學上本來就無法定出很確切的位置,運用不同的測站也會定出不同的結果(可以參考〈為什麼有時候離震央近,震度卻較小?〉)。最重要的防災資訊並非震央是否能縮在幾十公尺內,而是到底各地震度有多大、對災害到底會有多少危害?好在,這篇文章的錯誤被地球上的火星人一一點出,在此也不多作著墨,僅以關心防災為出發點的精神來延伸。

台灣地震分布,作者為維基用戶Hsu.shihhung

我遇過很多人很聰明,常會這樣問我:「士林的地震規模有『四級』很大耶!但是我家這邊怎麼只有三級?到底是發生在哪一條斷層?」可這教我該如何回答?第一,一次地震的規模只會有一個值,代表的是地震的能量,在臺灣也不會寫「級」這個單位,為的就是和震度階的「級」作區分,唯有震度的級數才能呈現地表搖晃的程度,對於防災才有最直接的效果(可以參考〈地震規模變變變?〉)。至於斷層,從2010年3月4日的地震、去年發生兩次在南投的地震,規模都在6上下,但由於地表沒有產生破裂面,估計也是底下的盲斷層錯動,而假若找不到士林這次的地震破裂面,那麼我們又如何去將它定義為何種的斷層錯動?

至於氣象局的說法,什麼岩漿冷卻、正常能量釋放,到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原因?我想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在科學上,即使經過了不斷的驗證,也無法確定原因,假如以目前的證據告訴你是原因A,但因為後來有新的數據而變成原因B,那麼當初說原因A的官方該怎麼究責?那麼這樣的說法,說到底不過是「安全說法」之一,話說2012年初義大利有群官方的科學家(大概就如同我們的氣象局)因對地震前兆的誤判,令民眾輕忽了地震威脅,接著大地震來了,傷亡慘重,而科學家也因而被起訴、判刑。問題並不是在看不出前兆,而是科學家們用了糟糕的方式作了錯誤宣導,只請大眾不要擔心會有大地震,而不去考慮另一種可能。

從食安、疾病一直到防災,無論官方要提出何種說法,都會被放大鏡盯著看,有時可能還會有錯誤解讀,既要考慮到是否會引起恐慌,又要考慮到是否會低估情勢,甚至有時還不得不注意到政治正不正確。如此複雜的顧慮,呈現到我們眼前時,經常是走了個樣。我一直感到疑惑,擔心民眾、媒體、上頭的長官不懂,那麼為何不藉由像地震這樣的事件,教育社會大眾正確的觀點,這正是科學傳播宣導的最佳時機啊!

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卻沒做,像是有研究告訴我們大屯火山可能是活火山,也有許多學者在監測,卻沒人能清楚的告訴我們,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何種噴發與災情?該為這樣的災情作何種防範?同樣的,地震的潛勢為何做不出來,並非官方或科學家做不到,而是這樣做會影響到民生,且要教導大眾如何正面的去看待地震危害潛勢的資料,遠比建立資料庫的難度大的多。也或許也開始有人詢問地震險,別鬧了,保險業者不了解地震的情況下,要如何制定合理的地震險保費?沒有地震危害潛勢,當然也不知道哪裡比較有威脅,又要如何因應不同的環境因素來核定保費?

大家常說日本地震預警強,為什麼我們不做?我們不但有做,而且做的還不是普通的強,台大吳逸民老師除了是最初中央氣象局速報與預警系統的開發者之一,也持續的在進行地震預警的研究,其利用P波前三秒的波形就能進行預警也是十分獨特的技術。那麼為何我們手機收不到預警訊息?我只要提兩個問題就好:第一,手機的傳輸並不是產生預警資訊的環節,而是傳遞的環節,必須要找的是通訊業者;第二則是收到訊息後我們是否能有所作為?或是能否接受誤報的可能性?或許有時我們嚷著防災公園不足,但我們卻還不了解自己住家附近是否有防災公園?或是任何可以作緊急避難處?

在上一則看見台灣更多的故事,文章末段我提了不少研究,包括了國土規畫、斷層研究、地震預警、地震科學平民化的推廣等等,目的就是想讓各位能藉由了解這些資訊,了解我們的現況、我們缺乏什麼,用理性的態度去理解防災的思維,災害無可避免,與災共生才是在這大地千變萬化的島嶼的生存之道!

本文轉自作者部落格地球故事書

高壓線會導致兒童白血病嗎?

$
0
0
credit: CC by kainet@flickr

credit: CC by kainet@flickr

文/Albert_JIAO

最近這些年,各地因為供電公司修建高壓線和變電站引發的抗議衝突事件屢見不鮮,在網上隨意一搜索,就是一長串。

高壓線一類的電力設施如此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人們擔心高壓電產生的電磁輻射(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電磁場),那麼科學界真的有研究結果,能證明這種電磁場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嗎?會增加兒童罹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嗎?

顯示有風險的研究

首先,確實可以找到一些研究結果指出,高壓線產生的磁場可能增加兒童患白血病的風險。很多人對於高壓線輻射的恐懼和擔憂,很大程度上也是來源於這些結果。

例如,英國研究人員 Gerald Draper [1]曾發表論文認為,高壓電線附近居住的兒童患白血病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加。統計結果發現,居住在有高壓電線的電磁輻射下的兒童其白血病發病率為700分之一,比居住在無電磁輻射的兒童發病率(1400分之一)高出一倍。在離高壓線外幾十米的磁場強度可以達到0.4微特斯拉 (µT),研究結論是電磁輻射強度高於該值,兒童將面臨患病風險。

再如,德國 1997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對比了 129 名患白血病的兒童和 328 名健康的兒童,測量了這些兒童臥室內的 24 小時的平均電磁場暴露強度,發現電磁場的強度與白血病的發病之間有一定聯繫。[6]

更多顯示沒有風險的研究

類似的結果還有更多。這些雖然都是真的,但不是故事的全部。高壓線附近居住的兒童罹患白血病的風險會不會增加,其它幾項大型研究卻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比如,1999年12月,一項對於全英國4000名兒童癌症患者的大規模調查,發現暴露在高壓線這類工頻磁場之下,包括白血病在內的各種癌症的患病風險都沒有增加。[4]

1997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項歷時8年,對美國100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家中測到的磁場強度大,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罹患風險並不會增加。[4]

1997年挪威也有研究針對500名患各種癌症的兒童,測量他們居住的地點附近的電力傳輸線所產生的磁場暴露強度。結果發現包括白血病之內的各種癌症,與高壓線的磁場並沒有關係。[6]

很微弱的風險v.s.沒有風險

類似的研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世界各地都有進行,結果都不盡相同。有的研究認為,高壓線附近居住的兒童患白血病的風險與其他兒童並沒有什麼差別,有的研究則認為風險會稍微增加,而且認為稍有風險的結果之中,微小的風險具體是多少,數字上也各不相同。

但一般來說,患白血病風險增加 30%、50%,或增加兩倍,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是很觸目驚心的數字。在人群中統計出來的這個風險值,相比於某些真的有風險的情況-比如吸菸與肺癌的關係,吸菸者的患病風險可以是不吸菸者的十幾倍。發病率比較低的疾病,增加 1 到 2 倍風險往往都是非常不明顯的。經過粗略計算後會發現,按照這些研究結果所說,所有的高壓線加總只會多增加幾個兒童白血病患者而已。

不得不承認,「稍有一點點風險」和「完全沒有風險」這兩種情況經常很難區分,各種偶然的因素都會干擾研究結果,研究人員之間也會有不同意見。不過,在有關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研究中,大多數都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有影響。

總的來說,這些支持高壓線可能增加兒童白血病患病風險的研究結果,目前並沒有得到科學界廣泛的採納和認可。制定電磁輻射安全標準的「國際非電離性輻射防護委員會」認為:「電磁場暴露和癌症(包括兒童白血病在內)之間關係的統計結果,在沒有其它實驗研究的支持下,並沒有說服力作為制定標準的科學依據。」目前國際仍以比高壓線附近磁場強度高出很多的100 µT為標準,這個標準可以完全保證不會發生目前可以確認的健康危害。

相關性v.s.因果性

除了調查統計以外,研究人員還會用小白鼠進行動物實驗,或者取出人體細胞和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暴露於電磁場的情形。比如會把很多小白鼠放到不同強度的電磁場之下,時間從幾天都幾年甚至小白鼠的一生都不等,但是無論怎麼蹂躪小白鼠-即使電磁場強度是普通高壓線下的很多倍,小白鼠癌症發病率沒有任何變化,甚至連非常微弱的關連性也沒有。這就和某些研究顯示電磁波會增加人類罹患風險的結果「唱反調」。

這使得很多研究人員懷疑,高壓線電磁場與兒童白血病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一個漏洞:只能證明「高壓線附近」和「兒童白血病發病率高」兩件事之間有關聯性,而未必有因果性。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一個有趣的故事 [2]。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曾經收到過一則奇怪的投訴,有顧客發現他們購買的那一款新車存在一個問題——「冰淇淋」恐懼症。車主每天晚飯後要開車去商店購買冰淇淋,有時候他買香草口味,有時候買巧克力口味、水果口味。可是他發現,只要去買的是香草口味,從商店提著冰淇淋返回車裡之後,車就無法啟動;如果是買其它口味,就沒有問題。通用汽車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於冰淇淋不符合汽車的口味感到離奇,於是派人去調查。

如果這位顧客沒有說謊,是否可以證明出「XX款汽車對於香草味冰淇淋有過敏反應」的結論呢?

汽車公司經過幾天的調查發現,顧客投訴的內容屬實。但是調查人員發現,香草冰淇淋因為受歡迎,所以被擺放到了店面的最前排,去買的人很快就可以付款和取走商品,其他口味的冰淇淋則需要較長的時間。車主買香草冰淇淋的時候,因為花的時間短,汽車發動機還沒有完全冷卻,於是啟動時出了問題;買其他口味冰淇淋所花的時間比較長,發動機可以充分冷卻。真相揭曉,汽車的發動機冷卻系統需要改進,跟冰淇淋的口味完全沒有關係。

這個故事正說明了「冰淇淋口味」和「汽車不能啟動」雖然表面上有相關性,但是不能說汽車不能啟動是冰淇淋的口味造成的。

高壓線的研究也像冰淇淋的故事一樣受到很多人質疑,因為研究者無法排除電磁輻射以外的其他原因,也可能增加了兒童白血病的罹患風險。比如一個明顯的事實是,高壓線附近的居住區往往不會是富人區,都是些價格低廉的房屋,居住在這些區域裡的兒童往往生活條件較差,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會自然高於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兒童。

高壓線v.s.家用電器

此類研究結果的另外一個常常被吐槽之處是,如果距離高壓線有一段距離,高壓線產生的電磁場強度並沒有很大,即使直接站在高壓線下方,強度最大也不超過20 µT,這仍然只有INCIRP國際標準的五分之一。

隨著距離的增加,高壓線產生的磁場強度會迅速降低,不同電壓的高壓線情況會有所不同。根據美國測量的架空高壓線典型電磁場值 [4],電壓比較高的550千伏的高壓電線,正下方磁場強度可以達8.67 µT,距離 30 米會下降到 1.26 µT、距離 60 米降到 0.32 µT,而距離 90 米只有0.14 µT。

無論你居住在高壓電線附近,或者離很遠,每天都會接觸電腦和各種家用電器,這些電器都會產生和高壓線同一類型的極低頻電磁場。比如距離電爐 30 釐米處,磁場強度有0.15 – 0.5 µT,洗衣機 0.15 – 3 µT,洗碗機 0.6 – 3 µT,日光燈 0.5 – 2 µT(根據德國輻射安全聯邦辦公室的數據 [5])。根據統計,遠離高壓線居住的人,每天從其它來源接觸到的電磁場強度平均也可以有0.1 µT甚至更高。所以,當離高壓線有一小段距離時,高壓線產生的電磁場已經可能比身邊家用電器的電磁場小很多了。

生活中更常見的較低電壓的高壓線-比如二十幾萬伏特,甚至幾十千伏特的高壓線,往往在距離幾十米的時候,產生的電磁場強度已經下降到「沾醬油」的程度了。

與這些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聞中看到的抗議居家附近的高壓電,都距離數公尺甚至遠在 1 公里外。可以想像這樣的高壓線產生的電磁場,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小了。

以上所說的還只是空中的高壓線,很多城市中的高壓電線並不是架設在空中,而是掩埋在地下。同樣電壓的高壓線,掩埋在地下所產生的電磁場強度又要比空中的低上一大截。另外,很多時候大家比較擔心的不是高壓線,而是其它的電力設施-像變電站。變電站的外觀看起來是龐然大物,上面擺放著各種警告標誌,貌似會產生可怕的輻射。事實上由於變電站外殼保護作用和種種因素,變電站本身散出的輻射非常小。根據英國健康保護局的數據,在距離變電站 5 到 10 米的位置,產生磁場強度只有0.02 µT到0.05 µT [3],這個數值相比於大多數家中電器的輻射甚至不值得一提。事實上,變電站產生的電磁場,主要也是來源於變電站外面連接的高壓電線。

結論

高壓線產生的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害?以最嚴謹的方式回答就是:在高壓線電壓比較高,距離又很近(包括以最近距離站在高壓線的正下方)的地點,電磁場仍在國際安全標準以內。大多數研究結果顯示,此種強度下電磁場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少數研究認為可能與個別的疾病(如兒童白血病)有微弱的關連,但是結果沒有被廣泛的採納和認可,而且這種關連非常微弱又不顯著。

如果高壓線電壓不是很高,有一定距離(比如幾十米到一二百米),或者有其他因素(比如深埋在地下的高壓線,有外殼保護的變電站),高壓線產生的電磁場強度甚至可以小到忽略不計;甚至比家中各種家用電器的產生電磁場強度還要小,與不住在高壓線附近的居民受到的電磁場暴露量沒什麼明顯區別。電力設備產生的電磁場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恐怖。

參考資料

  1. Childhood cancer in relation to distance from high voltage power lines in England and Wales: a case-control study, Gerald Draper
  2. 破解神蹟——從對香草冰激凌敏感的汽車談起,雲無心
  3. Substations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4.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USA; EMF: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Electric Power
  5. What ar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W.H.O.
  6. INCIRP Guidelines for Limiting Exposure to Time-Varying Electric, Magnetic,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up to 300 GHz). Health Physics 74 (4): 494-522; 1998.

 

轉載自果殼網

大黃蜂真的飛得比波音747還快?

$
0
0

有本具有革命性概念的好書《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要試圖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真正解決地球資源有限又髒亂的環保問題〔請參見〈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從搖籃到搖籃》試圖提出,利用充滿巧思創意的方式,可以改變傳統的工業設計,讓消費者在享受新產品之餘,廠商能夠有效地回收舊商品,把絕大部分原料充分回收使用來製造更新的產品,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

《從搖籃到搖籃》中, 作者德國化學家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和美國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提出一種全新的解決方式,他們各自從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各種各樣,他們實際參與的解決之道和經驗。「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非常棒,試 圖在資本主義的消費社會中創造企業、消費者和環保三贏的永續發展。除了《從搖籃到搖籃》裡頭提到的實際案例,還有什麼其他方法也能夠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呢?

我想,最簡單又實際的方式,就是向其他生物學習!畢竟,人類應該是地球上唯一會製造垃圾和污染的生物,只有人類會大量製造出沒有任何其他生物可以分解的廢 棄物!在自然界,一種生物的廢物,就是另一種生物的寶。要不然我們的屎尿怎麼能種出各種鮮美的蔬果呢?今人陶醉的美酒,基本上也就是酵母菌的尿液啊!如果 我們也學生物一樣設計和運作,或許我們將不再製造任何垃圾!

而且,人類的智商再高,實驗室和工廠再先進和尖端,能夠進行的實驗次數和時間畢竟有限,而各種生物在大自然中,有長達上億年,最短也有幾十萬年,能夠演化出應對環境中各種各樣問題,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或許能夠從其他生物中,學到許多寶貴無比的經驗。

仿生學(biomimicry),或者稱為生物啟發科技,就是一種應用仿效大自然經驗,籍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新的科技,或解決科技的難題。 仿生學基本上,主要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事,包括生物本身結構、原理、行為、各種器官功能、體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能量的供給、 記憶與傳遞等。從而為科學技術中利用這些原理,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統架構的應用科學。

要瞭解仿生學的最新進展,可以參加2013年11月12日至13日在台大舉辦的「2013台灣仿生學國際研討會-向大自然學習」(2013 International Biomimetics Symposium in Taiwan-Learn from the Nature)。什麼?已經錯過了?那就參加泛科學主辦的「微型點子對撞機(M.I.C. XX):仿生」;啥?又錯過了?那就只好讀讀這本泛科學選書--《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仿生科技-來自大自然的下一波工業革命》The Shark’s Paintbrush: Biomimicry and How Nature is Inspiring Innovation)吧 :)

和許多科普書作者是來自學界或媒體不同的,《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作者杰.哈爾曼(Jay Harman)是創業家,他創立並迅速發展了幾家資金達數百萬美元的研究與製造公司,進行各種創新產品的開發、專利與授權,從得獎的水上交通工具到建築連鎖磚、飛航引擎後燃氣,和非侵入性血液葡萄糖與其他電解質測量技術等。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指出,現代仿生學才短短15年左右的歷史,但仿生產品已經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成果。透過仿生學,創意科學家、工程師和商務人士正在創造革新的、高效的、而且能賺錢的企業與產品。

和眾多科普書更不同的,《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篇章探討利用仿生學的研究和成果來創業之酸甜苦辣。雖然仿生產品的絕佳銷售業績,正建立在它們提供顧客更好的性能、更低的能源需要、更少的廢料、與更微乎其微的毒性,而且售價可以與市場上既有產品競爭上。

不幸的是,仿生的好產品不見得輕易就被大企業接受,因為他們原本的工程師要嘛本位主義,要嘛忙到沒有時間瞭解新方案,要不然就是不曉得該如何好好行銷新產 品等等。加上投資人急功進利,或者創業者沒有足夠經驗,導致經營權被奪走,所以挫敗也不算少。我們也曉得,有許多大企業壟斷市場後,就日趨保守而縮減研 發,甚至打壓新技術突破的產生(請參見〈到底是誰控制了總開關?〉)。

不過,任何優異的產品和新創公司,在創業過程中都會遭遇到類似的問題,諸多困難並非是仿生產品的專利,《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揭示出的各種問題,讓仿生創業家能夠有更多準備,是件好事。而且,作者仍對仿生產品的前景充滿樂觀和信心。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裡頭舉了許多有趣的仿生學案例,從仿擬葉子的太陽能板、魚鱗的龍鱗防彈衣、到以蜥蜴生物學為本發現的治命醫藥突破、到仿製鯊魚皮的抗菌塗料、就連魔鬼氈也是實際應用仿生學的典型例子。

中華民國科技部首任部長張善政在揭牌典禮上說,未來科技部鼓勵學界在研究上以需求導向(demand-pull)取代科技導向(technology-push),要把科學研究有限的經費花在刀口上,研究必須入世,要對產業有所幫助,不要只是做好玩的。

可是,《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舉了許許多多生物學的研究啟發的應用科技,有哪一項是科學家是為了需求導向而研究的?姑且不論,科學研究在人類文明上的知性角色(請參見〈燒大錢的大科學研究,應該嗎?〉),如果要說得功利的話,極少基礎科學研究,是為了解決應用的問題而產生的,極大多數都僅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而產生的,而應用性的發現是在蒐集了足夠多的知識後產生的。

例如過去研究鯊魚的學者是為了設計協助破世界記錄的泳衣?研究鯨魚的學者是為了解決船隻的流體力學問題?是為了設計更良好的過濾系統?設計更快更省油的快 艇?研究壁虎的學者是為了設計黏性材料?研究鳥類的學者是為了設計飛機和子彈列車?研究蜜蜂是為了建築設計?研究白蟻是為了節能減碳?研究黏菌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

基礎科學的知識對科技的進展之重要,可以再參見這幾篇文章〈基礎科學為什麼重要?〉〈冷僻研究 救了多年後的產業〉〈科技部殺了台灣科學研究?〉,我們過去確實很難預料生物學過去百年累積的知識,對工業設計會有啥幫助。如果回到廿卅年前,那些生物學知識沒有在科學家努力不倦的發現、記錄和整理之下,幾乎就不會有任何《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提到的科技之出現,然後我們的科技也可能會走到一個瓶頸甚至侷限。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裡頭提到的各種各樣的案例,只是仿生學的開始而已,有個不錯的網站「AskNature」,可供詢問並提供各種大自然的解答,其母機構「Biomimicry 3.8」,是推廣仿生學不餘餘力的團體,有許多有趣的案例可供參考 :)

大自然給了我們美好的生命,又給了我們巧妙的解答,我們怎麼能錯過呢?

 

本文原刊登於The Sky of Gene

美國推動節能減碳 從發電廠開始

$
0
0

李柏昱 |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李亦晟 |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發電占了全美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圖為美國俄亥俄州一處燃煤發電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作者Analogue Kid)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發電占了全美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圖為美國俄亥俄州一處燃煤發電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作者Analogue Kid)

美國一向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美國政府對減碳模稜兩可的態度也一直為他國所詬病。不過在2014年3月底,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發布報告,指出能用比之前推估更低的成本,減少發電廠的碳排放量,或許是美國減碳好的開始。

 
發電廠排放限制
 
美國的發電廠佔全國碳排放量的四成,但目前雖然對發電廠的汞、砷和煤煙排放限制有明確規定,對於碳排放的限制卻付之闕如,是個明顯需要改善的法令制度。
 
由最新的分析結果,若設立嚴格的發電廠排放限制,預計從2020年開始,每年可減少至多7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1.3億輛汽車在道路上的排放總額。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預計在2014年6月,提出全國第一個針對碳排放限制的法案。NRDC的報告顯示,透過高標準的碳排放限制,將能有效地達到節省經費、穩定氣候與保護公眾健康的效果。為了下一代的未來著想,值得大眾更嚴格地審視碳污染的排放問題。
 
推動再生能源,美國遍地開花
 
然而,該從何處著手?NRDC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藉由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或是利用風力發電跟其他的汙染防治對策,皆能減少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目前美國各地都已經開始採取類似的手段,以期早日達到EPA的排放標準要求。
 
舉例來說,加州8年前就通過了降低碳汙染的法令,目前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所佔的比重已提升到大約33%。此外,由於加州企業在潔淨能源上展現的卓越成果,從2006年至今,已經吸引近27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並有超過36萬的加州民眾在相關企業就職。
 
同時,美國東北部的九個州也聯合減少發電廠的碳排放量。也有三十個州希冀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並要求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如風力或太陽能發電等。
 
除了各州之外,主要都會區的也表現不俗。
 
美國亞特蘭大、芝加哥、洛杉磯、丹佛、休斯頓、波士頓、堪薩斯、費城、鹽湖城、奧蘭多等十座大城,共同簽署了一份關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共同協定。NRDC也協助另外十座城市採取類似的政策。換算下來,每年能減少相當於150萬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也能削減約十億美元的能源支出。
 
政府、企業與人民三贏
 
NRDC日前更新了2012年的減碳計劃藍圖,其中包括了降低電力需求、減少風力發電機與天然氣成本等電力產業的最新趨勢。
 
在2020年以前,為了符合能源法令規範,企業所投入的資金可達150億美元。接下來的六年中,美國在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的開發上,將釋放總值約500到1200億美元的投資機會。
 
同時,減低碳汙染能削減汙染所導致的醫療費用,也能造福無數人民。單就2020年來說,美國政府能省下600億美元的預算開支,將近1萬7千人能免於哮喘與其他疾病發作的可能性。
 
乾淨能源政策並非遙不可及。相反地,它們早已近在咫尺、早已為我們帶來潔淨的空氣,甚至是無數的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現在美國許多州開始著眼於低汙染性、具永續發展可能的未來。而臺灣炒得火熱的能源爭議,或許也能從中學習。但這並非單是少數人的責任,而是全民都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3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滅火新趨勢:資料探勘直搗黃龍

$
0
0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災害風險地圖。(資料來源:Qliktech)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災害風險地圖。(資料來源:Qliktech)

在紐約、倫敦、阿姆斯特丹或是其他任何一座現代大型城市中,數百萬棟建築聚在一塊兒,而每年總有幾千棟會被大火吞噬。消防隊有沒有可能事先預知哪一棟建築將竄出火花?有關部門又該如何決定資源的配置以因應潛在的嚴重意外?
 
過去看似無解的難題,巨量資料時代的來臨與資料探勘(data mining)技術的發展,或許帶來解決問題的一道曙光。
 
巨量資料時代
 
巨量資料在當今諸多領域都是熱門話題。用最簡單的話講,巨量資料就是數據資料的資料量大到難以進行分析、搜尋或是處理。目前我們的社會正以爆炸性的速度產生各種資料。根據IBM的報告,自人類有歷史以來,有90%的資料是在過去的兩年中被創造出來。
 
巨量資料主要來自電腦、智慧型手機、社群網站、各種錄影設備以及網路。不過隨著電腦運算能力與時俱進、軟體逐漸高度專業化,我們開始有能力處理並使用這些大海般的資料數據,也就是能開始進行資料探勘的工作。
 
資料探勘
 
回到火災的話題上,利用新科技與新軟體,各地消防部門的風險管理員得以分析一拖拉庫的資料數據。透過整合建築物、街道、水路、運輸管線、貧窮、屋齡、空屋、有無電氣問題、灑水器數量與位置、有無電梯等等與火災相關的資訊,與消防意外事件數、火災傷亡人數疊合,便能製作出一份「災害風險地圖」。
 
這張地圖對於消防部門助益極大。首先,消防部門能有效部屬應對不同事故所需的資源,例如化學火災或車禍,在災害發生第一時間就擁有正確的救難設備與資源。
 
其次,各地區消防員的訓練能依照各地災害風險的不同量身打造;進行例行性的消防檢查時,消防員也能從中得知哪些是風險最高的建築物,需要優先拜訪。而在此之前,消防員的例行檢查都是隨機進行的。
 
第三,對於那些住在災害風險高的建築物的居民,消防部門也能提供他們如何提升安全指數的改善建議。
 
最後,這套系統能作為消防部門決策的依據,根據風險高低制定救災優先順序。風險最高的地區需要最短的救災反應時間。同時,災害風險地圖也能協助指揮救災資源的配置。
 
不過,一切才剛開始,防災地圖未來有十足的發展可能性。比如說,未來消防車上將配置能顯示技術資訊與風險資料的螢幕,從社群媒體上取得資料也是考慮中的方案。
 
目前消防部門碰上所有推動防災工作的人都會遭遇的問題:他們無法證明火災發生次數的下降是否為災害風險地圖的功勞,某些「原本」應該付之一炬的建築,是否因為這份地圖而被拯救。或許只有透過長期的追蹤,這份火災的風險地圖才能在持續下降的數據當中,展現它的價值。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3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