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世上最孤獨的鯨魚「52赫茲」,你還獨自在唱寂寞的歌嗎?

$
0
0

編譯/Gilver

52 赫茲,是一隻鯨魚的名字。牠的歌聲比同伴鳴唱的頻率都來得高、不被同伴們聽見,因此被稱做「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雖然真面目仍然深藏在藍海之下,牠的故事卻令人動容而廣為流傳,甚至成為了歌曲和電影的題材。

在美國,人們發動群募計畫資助紀錄片的拍攝,希望導演和海洋學家能讓人們能夠再次見到牠,知道牠過得好不好。然而經歷二十幾年的追尋,科學家們卻認為這隻鯨魚可能並不如人們想像的如此孤單,所謂 52 赫茲鯨魚的孤獨,可能只是我們內心渴望愛與陪伴的情感投射。

illustration-1807105_1280

52 赫茲鯨魚的孤獨,可能只是人們內心渴望愛與陪伴的情感投射。圖/phtorxp@pixabay

「因為我愛,因為我活著,因為孤獨,我探索」——〈52 赫茲〉歌詞

「52 赫茲」首次在大西洋被捕捉到的鳴唱紀錄,距今已有二十年餘。牠還在未知的某處徘徊、唱著沒有同類聽見的歌嗎?還是牠仍然持續著孤獨漫遊,持續著找不到同伴的旅途?

先別說那個了,假如先將你內心最柔軟細膩的那塊擱置一邊,你一定也很好奇:牠究竟是否真的像我們所想的那般孤單寂寞?或者,更進一步的問一些生物學的問題:牠是男、還是女?牠是隻齒鯨還是鬚鯨,是藍鯨、抹香鯨、長鬚鯨還是大翅鯨?真的都沒有鯨魚聽見牠嗎?

往好處想,也許「52 赫茲」的歌聲只是比較獨特,牠可能其實沒有那麼寂寞?或許,其他鯨魚只當牠是隻怪異的邊緣鯨?或許牠如此歌唱,反而能使牠比較容易被聽見?難道牠這樣唱,只是想讓異性同伴印象深刻?然而,不管是有什麼樣的猜測,如果能夠再次聽見這隻獨特鯨魚的聲音、甚至看見牠的容貌,不僅是能夠讓人們的感情獲得救贖,科學家更能從中得知更多關於鯨魚的知識和他們歌聲的秘密。

目前沒人確定牠是雌是雄,屬於什麼物種,甚至是牠究竟是否仍然活著。牠的聲音最後一次被記錄到是在 2004 年的事情了······

我們那天所聽見的歌聲

「52 赫茲」鯨魚的故事起源於 1989 年,美國海軍建立了別稱為「SOSUS」的水下聲音監測系統(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也就是以陣列式的水下麥克風來偵測敵軍潛艦的一套設備。有一天,它收到了一些奇怪的訊號,聽起來像是藍鯨的歌聲,但有個重大的差別:它的頻率為 52 Hz,相較於藍鯨經常鳴唱的 10~40Hz,它的頻率是顯著的太高了些;聽起來也不像長鬚鯨(fin whale),長鬚鯨鳴唱的頻率通常是 50Hz

52 赫茲鯨魚的歌聲,聽起來是這樣的:

最早查覺到這段錄音獨特之處的人,是麻省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海洋哺乳類學家瓦特金斯(Bill Alfred Watkins),從此之後他持續追尋這隻以 52 Hz 鳴唱的鯨魚,直到 2004 年辭世、享齡 78 歲。在告別人世的前幾個月,他與研究夥伴把他們在北大西洋中部及東部海域追尋「52赫茲」的研究成果正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其成果主要指出聲音綿延的範圍很小,軌跡主要都由西向東、主要由北向南。

「即使仔細地年復一年又無所不包的監聽,有這樣特色的聲音卻只有一個,而且每季都只有一個來源。」瓦特金斯等人的研究如此寫道。

於是,這項發現——或者說是它所造就的更多謎團——集結了各種引人入勝的元素:全心投入的卓越科學家,與軍方好幾年的合作研究,加密的聲音檔案,以及這些秘密資料,終於以研究出版的形式在世人眼前解密。

主流媒體稱它為「一隻孤單動物的故事」。2013 年,英國的小報《快報》(the Express)聲稱這隻鯨魚不尋常的鳴唱「使牠難以找到愛情。」於是牠的故事開始被反覆傳頌,逐漸感動了全世界,成了動物界最神秘的明星之一。

被故事感動的人們,想要見牠一面。想要知道,牠是否仍舊孤獨。

3592026992_aa58840ddb_b

在海面下悠游的藍鯨,是否就是 52 赫茲的本尊?目前還沒人知道。圖/greatbluemarble

導演為尋鯨啟航,科學家卻提出質疑

2015 年,美國製片人喬許.澤曼(Josh Zeman)和演員安瑞葛雷(Adrian Grenier)在網路上發起群眾募資,計畫製作一部關於 52 赫茲鯨魚的紀錄片。網站上鼓勵捐款的宣傳大力強調:「這隻最孤單的鯨魚需要朋友。」而這些募款將會用於該年秋天的考察隊資金,希望能找到「52 赫茲」並進行拍攝工作。最後,在名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 5 萬美金大力贊助下,募款目標 30 萬美金終於達標。

但想在整座大西洋尋找一隻鯨魚,是否搞錯了什麼呢?

整部紀錄片最大的挑戰,無疑就是找到對的鯨魚、並且拍攝牠。然而,雖然,縱使一隻鯨魚的歌唱能在水下綿延數百至數千英里,但要在整片大西洋尋找一隻鯨魚,仍然如大海撈針般困難重重。

不只如此,製片人澤曼還遇到其他問題,有些鯨魚科學家對他的做法提出質疑。其中一個批評來自紐約康乃爾大學的克拉克(Christopher Willes Clark)博士,他在 1993 年記錄了 52 赫茲鯨魚,認為這件事並沒有乍聽之下如此的「超自然」。他認為,過去有許多種類的特殊鯨魚歌聲曾被人們偵測,另外也有些研究認為在特定區域內共同生活的鯨魚會有屬於牠們的方言(dialects)。「考量到這一點,52 赫茲鯨魚就沒那麼獨特了。」克拉克說道。

克拉克和其他人也反對,這隻孤獨的鯨魚「不能被其他唱著尋常低頻的藍鯨們聽見或了解」的看法。

「牠的鳴唱仍然具備了許多典型藍鯨的特質。藍鯨、長鬚鯨和座頭鯨都沒聾掉,都能聽見牠。52 赫茲鯨魚只是很怪。」

對於科學家提出的批評,澤曼雖不感同意,卻也承認這也確實讓人備感掙扎。「我們的確是說得誇張了點。」澤曼說道,「不過如果目的是想知道這隻鯨魚是否孤單──我不認為這個計畫有所偏離。我的目的就是希望科學家真的去思考這個事情。」

6928134121_e07ab7c5dc_z

人們看著藍鯨擺盪著尾鰭遁入水中,但對於 52 赫茲鯨魚卻還是滿頭問號。圖/Michiel van Nimwegen @ Flickr

是不甘寂寞,還是順應環境的變遷?

另一個發現又讓整件事更複雜。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希爾德布蘭(John Hildebrand)博士指出,這隻鯨魚已經好幾年沒有以 52 赫茲鳴唱了。先前瓦特金斯其實也有注意到這點,這隻鯨魚鳴唱的頻率似乎逐漸降低,縱使距離上次紀錄已經好幾年前的事了。

這並不是鯨魚改變鳴唱頻率的特例。根據希爾德布蘭博士在 2009 年發表的研究,全世界的藍鯨自從 1960 年代起唱歌頻率就逐漸降低,暗示著「52 赫茲」和藍鯨可能存在著某種關係。有趣的是,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則相反,牠們的鳴唱頻率是逐漸變高。

沒人知道鯨魚如此改變牠們的鳴唱頻率是為了什麼。在 2009 年,希爾德布蘭博士和他的同事麥克唐納德(Mark McDonald)認為藍鯨降低牠們的歌唱頻率,能使得牠們的聲音在海上船隻造成的噪音中顯得突出,而不會被蓋過。但這個想法後來似乎又是錯誤的。「這些鯨魚降低歌唱的頻率,實際上卻是牠們正轉移到一個噪音不減反增的地方。」希爾德布蘭博士說道。

康乃爾大學的克拉克表示,鯨魚對人造噪音會產生的反應難以預期。他曾經實際觀察到石化燃料探勘船投下爆裂物探索海床的同時,也接觸到正在歌唱的鯨魚,有時候鯨魚的反應會相當劇烈。「有許多次鯨魚會全然改變他們的行為,」克拉克說道,「雄性鯨魚停止歌唱,整個聲幕寂靜下來。牠們會離開現場,但不總是這樣。有時候這並不會造成什麼改變。」

難道從未現身的「52 赫茲」是隻混種鯨魚?

或許鯨魚是因為全然不同的理由,而改變了牠們的鳴唱。希爾德布蘭博士認為藍鯨正在跟彼此競爭,每過一季就變得更加低沉。「如果你隔壁的傢伙聲音比你更低沉一些,你最好配合他調整。」他說。「我們觀察到了。牠們每季都會聆聽彼此、調整牠們的歌聲,以求協調。」

這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鯨魚傾向都唱相似的歌曲,會是什麼原因,驅使牠們其中的一隻唱起和同伴完全不同的曲調?其中一個主流的假說是:52 赫茲鯨魚是隻由兩種不同鯨魚雜交生下的混種(hybrid)。若是如此,這樣的鯨魚可能就會有一副與眾鯨不同的軀體,進而可能去影響到它的鳴唱。

非營利研究機構卡斯卡迪亞研究團隊(Cascadia Research)的成員之一卡蘭布基迪斯(John Calambokidis)表示,藍鯨和長鬚鯨的混種有詳實的記錄,遇到了也能夠分辨得出來,舉例來說,牠們的體型通常比較接近長鬚鯨,但吻部和鰭狀肢則更大,比較像藍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史塔福(Kate Stafford)也認為,或許「52 赫茲」表現得比較像隻藍鯨。

「牠確實有藍鯨的季節性,而且如果你觀察瓦特金斯等人發現的遷徙模式,其實和藍鯨是一樣的。所以我很有信心牠至少有部分是隻藍鯨。」

但是,即使是曾經貼身記錄過混種鯨魚的卡蘭布基迪斯,也無法肯定這樣的說法,因為沒有人記錄過一隻混種鯨魚的叫聲,而牠們的鳴唱紀錄是非常關鍵的證據。他正在積極改進研究技術,其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找出是哪隻鯨魚正在唱歌。

技術力發威,誓言找回「52 赫茲」

科學家經常在鯨魚身上安裝麥克風,好記錄牠們的鳴唱,但這種方法有時候也會記錄到其他鄰近鯨魚的聲音。因此, 卡蘭布基迪斯和他的同事們為麥克風增裝了加速計(accelerometers),跟手機感測使用者如何運動的原理一樣。「當牠正在鳴唱時,牠的身軀也會隨之震盪,加速計就會抓住那個訊號。」同為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英國聖安德魯大學的泰克(Peter Tyack)說道,「這是目前最好掌握到一群動物之中誰正在鳴唱的方法。」在一份 2014 年發表的研究之中,他們已經能夠即刻掌握到歌聲是來自哪一隻被標記的鯨魚了。

而在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鮑格納(Mark Baumgartner)也著手開發一套監聽系統:透過繫泊在麻州海岸的浮標和無所不聽的水下麥克風,它將能夠即時自動分析鯨豚的叫聲、透過衛星傳遞到研究所的電腦,利用鮑格納撰寫的程式將記錄到的聲音分門別類,然後將這些聲音即時發布到網路上。理論上,如果鯨豚發出的聲響夠突顯,這個偵測方法就能用來鎖定特定的動物,用來尋找「52 赫茲」的本尊。不過,照理來說這套系統應該要裝設在「52 赫茲」過去曾經出現過的地方,比如說美國西海岸外圍。

找到了,我們就能知道「52 赫茲」是否真的寂寞嗎?

事實是,人們常傾向想像動物如同我們一樣,會經歷和人類相同的情緒。鯨魚是複雜且充滿謎團的生物,或許鯨魚跟人類一樣會感到孤單的想法,讓這隻動物看起來與我們更親近了。但在有憑有據之前,它仍然只是個幻想,唯有再次找到 52 赫茲鯨魚才能更向前邁進一步。

52 赫茲鯨魚聲蹤再現,卻不再孤單

就在 2010 年,加州沿海岸線的感測器找到了和瓦特金斯的紀錄相同模式的鯨魚鳴唱。

這段錄音是被一位實習生所發現,感測器的位置就位在希爾德布蘭博士辦公室距離不到 6 英里的地方。然而,感測紀錄卻顯示——現在已不只有一隻鯨魚正唱著不尋常的高頻歌曲!兩個分隔相當遠的感測器上同時出現這樣的訊號,顯示來源這可能不是來自單一隻鯨魚,而是多隻。

可想見希爾德布蘭博士等人找到了一群鳴唱著相同而特殊頻率的鯨魚。「52 赫茲」可能是這群鯨魚的一份子,只不過偶爾會獨自會遊蕩、離開鯨群。如果屬實,那這就是一個好的故事結局:這隻鯨魚一點都不孤單。

52 赫茲鯨魚們,與科學家未完的故事

從 1989 年發現「52 赫茲」的聲音開始,瓦特金斯展開了長達 12 年探尋「52 赫茲」蹤跡的研究,於此同時這份研究被媒體的想像力撰寫成故事,一隻想像的孤單鯨魚隨著浪漫傳說的口耳相傳,游進了全世界所有孤獨的人心中,促成了群眾募資的紀錄片開拍計畫。這份計劃後來又與科學家追根究柢的精神彼此衝擊,繼而產生更多想法:這樣鳴唱究竟是適應環境還是配合同類?牠是不是隻由藍鯨和長鬚鯨所誕下的混種鯨魚?然後,科學家們也加入了改進尋蹤科技的行列,最後終於在加州海岸聽見了多隻「52 赫茲」同時鳴唱的聲音。

能夠找到確鑿的證據,真的不容易。雖然目前尚不能算是鐵證確鑿,但對於關心這隻鯨魚是否孤獨的普羅大眾,或許已經可以相信當年那隻「52 赫茲」其實並不孤單。而對於這隻引燃火苗的鯨魚,科學家們熊熊燃起的好奇心可不會就此罷休,還得找出更多的證據才能回答他們心中的問題。

直至今日,所有人都還正在尋找著「52 赫茲」的身影。那或許是海面之下人們內心孤獨的倒影,也或許是科學家渴望見其貌而聞其聲的混種鯨魚。無論如何,想要探索 52 赫茲鯨魚的真實樣貌,我們只能等待——並且仔細的聆聽。

12932160393_fb99fc78c3_o

52 赫茲鯨魚的全貌,仍然還在深水之下。圖/Gwenn Seemel @ Flickr

資料來源

原始研究

  • Watkins, W. A., Daher, M. A., George, J. E., & Rodriguez, D. (2004). Twelve years of tracking 52-Hz whale calls from a unique source in the North Pacific. 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51(12), 1889-1901.
  • McDonald, M. A., Hildebrand, J. A., & Mesnick, S. (2009). Worldwide decline in tonal frequencies of blue whale songs.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9(1), 13-21.
  • Shamir, L., Yerby, C., Simpson, R., von Benda-Beckmann, A. M., Tyack, P., Samarra, F., … & Wallin, J. (2014). Classification of large acoustic dataset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 to whale calls.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35(2), 953-962.

The post 世上最孤獨的鯨魚「52赫茲」,你還獨自在唱寂寞的歌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把太空人安全帶回來!」《關鍵少數》隔熱板研發大作戰

$
0
0
太空人格蘭進入友誼七號太空艙中。圖/By NASA - Great Images in NASA Description,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449513

太空人葛倫進入友誼七號太空艙中。圖/By NASA – Great Images in NASA Description,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暴雷警告:若不想被劇透,請自行迴避==========

 

 

1962 年 2 月 20 日,「友誼 7 號」(Friendship 7)太空船在地球軌道上持續飛行了將近 5 個小時之後,約翰.葛倫(John Glenn)成功回到了地球,成了第一個不只是在太空中沾沾醬油,還繞行了地球軌道的太空人。美國航太總署(NASA)這次「水星計畫」(Project Mercury)的成功,不只證明長時間太空飛行技術可行,人類也可以良好適應。在第一個衛星、第一隻上太空的動物、第一位上太空的人類等頭銜都被蘇聯搶先後,這項紀錄讓美國稍微鬆了一口氣。

「水星計畫」也是電影《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中的主軸,帶大家穿越時空,告訴大家這場任務背後的隱藏功臣。

電影一開始,把我們帶回到 1961 年,這時水星計畫進行到一半,友誼 7 號太空艙正在試驗中。

隔熱板出頭天

不久,測試太空艙隔熱板時出現了大問題,隔熱板脫落甚至彈了出來,這個問題困擾著研究單位,他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讓葛倫可以順利、安全完成任務呢?此時,主角之一瑪莉.傑克森(Mary Jackson)因此接到了這個支線任務。

_DSC7257.ARW

1953 年,當瑪莉傑克森為超音速風洞實驗室工作時,她的確有一位鼓勵她成為工程師的上司兼導師名為 Kazimierz “Kaz” Czarnecki,但電影中名字並不同。而且現實中瑪莉傑克森在 1958 年時就升格,成為NASA第一位非裔女性工程師。(圖/福斯)

其實,這種隔熱板一開始並不在水星計畫的原始設計中。

時間回朔 3 年,我們來到 1959 年 1 月,美國正式公布水星計畫的一個月後,這時整個水星計畫的飛行器承包商已經確定為麥可唐納飛行器公司。

當時的太空艙設計處理高溫的方式,是透過裝在一般隔熱板下的(Beryllium, Be)金屬風扇散熱;在此同時,另一種科技——燒蝕隔熱板(ablative heat shield)的開發也同時在進行。

燒蝕隔熱板的發想源於一個物質特性:當一個物體接觸到高溫的時候,本身會有溫度上升和物質型態改變兩種反應,這之中又屬改變物質型態最容易達成,需要的熱比單純升高溫度更少。舉個例子,當你把冰塊放在室溫中,再變成 25℃ 的冰塊之前,它會先融化。在接觸到高熱時,部分隔熱板會先融化甚至汽化,在高熱空氣和太空艙之間產生一個隔熱的邊界層(Boundary Layer),以保護後者,相關的原理被稱作莱頓佛羅斯特現象

但在 1959 年,燒蝕隔熱板還是一個研發中的技術。大家要知道的是,儘管當時美國全力在拚太空,但資金仍然有限,所以沒有人想要花錢、花時間在研究沒用的東西上,例如承受高強度 G 力的椅墊(參照以下圖片)。

mercury1

友誼 7 號內裝設計圖,附加看不懂的鬼畫符。前述打消的計畫,有一個是給太空人的超合身記憶椅墊,這個椅墊的設計是要讓太空人承受超過 20G 的加速度,但問題是整個過程是並沒有這麼大的 G 力需要承受。圖/NASA Space History Office

當時 NASA 太空載人計畫的主導者喬治.落(George M. Low)也發現了這個情況,所以 1959 年 1 月 16 日,在蘭里研究中心(電影中的主要場景)一場與麥可唐諾公司的會議中,他要求設計出一個可以彈性使用風扇及燒蝕隔熱板的太空艙,後來更演變成一定要具備同時安裝這兩個零件的能力。

當時還沒確定太空艙是要降落在海上還是陸上,所以這個設計的用意是防止太空艙過熱的情況,因為隔熱板或許能讓船體安全穿越大氣層,但如果撞在陸地上便沒有功用可言;而風扇則是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太空人存活率,並在大氣層中調節溫度。

在麥可唐諾公司重新設計之後,工程便被發包下去,包含:6 片安裝了散熱風扇的一般隔熱板,以及 12 片燒蝕隔熱板,整個開發過程在當時被視為最高機密。

但監督這項工程的梅爾(Andre J. Meyer, Jr)很快就發現了瓶頸:鈹材料不夠。鈹是一個貴金屬,熱導率、穩定性很優秀,密度又很低,是當時太空科技的常用材料,但稀少價格昂貴,在太空艙底部用上許多鈹,就像貼滿寶石一樣(鈹是祖母綠、海藍寶石的成分之一)。而當時美國境內只有兩家金屬鈹的供應商,但只有一家能夠生產出符合標準的鈹,所以產生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另外,友誼 7 號太空艙將會以很小的角度進入大氣層,承受高熱的時間將會很久,如果風扇有所瑕疵,太空人就會被活生生烤熟。

在鈹風扇可能會很貴又可能不安全的情況下,燒蝕隔熱板反而成了應該要立刻仔細研究的東西。

mercury6

水星-紅石火箭設計圖。最上面的是逃生系統(Escape Rocket and Tower),當發射時出什麼狀況,這個火箭能連著太空艙一起脫離;往下便是人員搭乘的太空艙,以下的全是火箭本體,包括壓密艙、測量和紀錄儀器設備等……和很多很多的燃料。火箭外部原本也有安裝儀器的計畫,但是也被取消了,只剩天線留著。(圖/NASA Space History Office)

幸好梅爾本身擁有材料工程的背景,對於製作瓦片型的隔熱材料有所研究。在做足功課之後,他找上了當時試飛用火箭「大喬伊」的工程師們商量,想要將玻璃纖維材質的燒蝕隔熱板改為主要的隔熱措施,並在當年 9 月的實驗飛行中驗證這個技術。

儘管玻璃纖維燒蝕隔熱板還沒完全成功,但隨著研發問題逐漸被克服、友誼 7 號在當年 3 月確定在海中降落等因素,當時的 NASA老大格列南( Thomas Keith Glennan)和火箭設計要人席維斯坦博士(Abe Silverstein)正式將風扇改為後備方案。一直到當年 6 月,距離測試 3 個月,辛辛那提實驗室(Cincinnati Testing Laboratory)總算完成了第一片玻璃纖維隔熱板,在重兵看守下交付給 NASA。

這時還衍生了一個問題:隔熱板到底要不要設計成可脫落呢?

如果是鈹金屬風扇的話,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是」,因為一旦太空艙進入更低層大氣,風扇核心可能會過熱,繼續留在太空船上會危及太空人。而且如果最後選擇著陸在陸地上,也可能因為附近有易燃物釀成火災。不過如果是使用燒蝕隔熱板的話,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可脫離的隔熱板不只徒增操作難度,還有可能在起飛時就掉落,或是在過程中傷到太空艙。

最後的決定,其實就像電影中的劇情一樣:在任務過程中,隔熱板要黏的緊緊的,完全不能脫落。

在短短一年內,為了解絕太空艙散熱的問題,NASA 被迫不斷更改計畫,直到年尾才確立燒蝕隔熱板的地位。即使如此,直到友誼 7 號真正發射之時,NASA 工程師其實還是非常擔心隔熱板出問題。

mercury8

友誼 7 號太空艙著陸後回收人員 SOP(圖/NASA Space History Office)

葛倫真實的任務執行過程,跟電影演得有什麼不同?

電影中我們看到葛倫坐上友誼 7 號,許多人圍在電視前屏氣凝神看發射過程的畫面,以及整個任務過程中葛倫與地面控制中心緊張的氛圍。我好奇的是,實際在這次任務過程,除了發生隔熱板故障的意外插曲,還發生了什麼事?

幸好 NASA 早期的太空任務都有留下太空人與控制中心的錄音檔和逐字稿,而且現在絕大多數能在網路上找到。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兩個版本,一個來自於美國官方的 Internet Archive;另一個是甘迺迪太空中心的網路資源

在 Internet Archive 的錄音檔(691AAE~715AAE)中,可以聽到葛倫與控制中心的對話,還包括控制中心各部門彼此間的通訊,但音質並不好。在 691AAE 紀錄中,我們是甚至可以聽到發射前的通話(17 分 30 秒前)。

甘迺迪太空中心的網路資源的檔案則是太空艙中的通話紀錄,所以大家可以很清楚地聽到葛倫的聲音。他與地面的通訊有幾度中斷,但整個任務過程的通話有很明確的逐字稿。

"The view is tremendous"(圖/NASA)

Glenn: “The view is tremendous!"(圖/NASA)

友誼 7 號升空之後,電影中沒有演出來的部分其實相當枯燥乏味。葛倫每半小時會對控制中心做固定報告,包括溫度、氧氣、燃料……等。我們可以知道在太空飛行中,艙內溫度絕大部分是 100℉(38℃),而濕度只有 25%,不過太空人的太空衣內會比較涼一點。

錄音檔 5 分 18 秒,葛倫第一次讚嘆了地球上的景觀(The view is tremendous!),之後他會開始報告他看到的地球景象,包括非洲海岸、美國領土、各種打雷天象、日昇日落等,全部逃不過他的眼睛。在 50 分左右,葛倫向地面報告星象,表示看到昴宿星團,比他在非洲服役時看到的星空更清楚,控制中心還回應他不久後就能看到獵戶座。

準備進入大氣層前,也進入了整個錄音檔的重頭戲,整個過程光是用聽的也非常驚險。途中不只是隔熱板發出警報,其實燃料純度警示燈也有響,葛倫還回報艙外內有不明的光點。在錄音檔 4 小時 7 分鐘時,聽到自動駕駛系統的按鈕出現斷裂聲的訊息。4 小時 30 分鐘左右友誼 7 號進入大氣層,4 小時 43 分鐘時,葛倫回報艙外有巨大的火球,在之後 3 分鐘多沒有控制中心的回應。這沒有回應的 3 分鐘,可能就是相對應電影中控制中心無法聯繫上葛倫那段可怕的沉默。

space-rocket-history

圖/Space Rocket History

葛倫真的有要求凱薩琳重算嗎?

我想除了關鍵 3 分鐘沉默之外,大家應該也很想知道,葛倫真的有在發射前夕,要求 NASA 研究數學家、也是電影中女主角凱薩琳.強生(Katherine Johnson)重算降落軌道嗎?

他真的有,但是很遺憾的是並沒有錄音記錄。事實上,這件事情發生在發射前好一段時間,強生花了超過一天做這個計算,她由 11 個參數成功推算出了完全符合 IBM 電腦的數據,讓葛倫能夠安心,火箭可以順利發射。

美蘇太空競賽是一個科學技術的搖籃,也是人類爭相證明自己的過程,電影中的 3 位女主角帶給太空任務一個圓滿的成果和動人的故事,而整個歷史、太空團隊,不管美國還是蘇聯,帶來的是更多的驚喜和智慧。

「我們要不一起攻頂,要不回家吃自己。」(If we don’t get there together, we don’t get there at all)——《關鍵少數》

參考資料

  1. Kennedy Space Center – Project Mercury
  2. This New Ocean: A History of Project Mercury
  3. US Internet Archive – Mercury 6
  4. Mercury Archive
  5. Modern Figures: Frequently Ask Question 

The post 「把太空人安全帶回來!」《關鍵少數》隔熱板研發大作戰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飽和脂肪真的不健康嗎?我們可能得重新思考對好壞脂肪的認定了

$
0
0
香噴噴豬油拌飯,為了健康我到底該不該吃它?圖/弓長 口喜 口喜@flickr

香噴噴豬油拌飯,為了健康我到底該不該吃它?圖/弓長 口喜 口喜@flickr

「豬油不健康啦!」、「飽和脂肪會提高膽固醇、塞血管!」、「不飽和脂肪酸才是好的!」

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在健康意識高漲的現在,常常會在廣告、書、或廚房裡出現。人們認為,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可能會因為攝入飽和脂肪而提高,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相關死亡率,因此應該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來代替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對心臟有益。

會有這種想法,最主要的依據可能是 1968~1973 年間由明尼蘇達大學主持的一項大型隨機對照實驗(randomixed controlled trial, RCT),1989 年發表報告(Minnesota Coronary Experiment,後簡寫為 MCE)表明了,使用玉米油替代奶油與其他飽和脂肪,確實會降低膽固醇水平[1]。但是血液裡的膽固醇量降低了,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比較低嗎?相關的死亡率會隨之降低嗎?

2016 年的一篇研究[2],分析了 MCE 實驗的數據,告訴我們:好像沒有需要如此害怕飽和脂肪。

什麼?飽和脂肪不是最好不要碰嗎?

美國 2015~2020 年健康飲食指南中,建議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並且列為健康飲食模式的關鍵因子,可見其對飽和脂肪攝取的重視(但也跟美國人平均由飽和脂肪供給的熱量,佔每日攝入總熱量的 13.9% 有關);我國的每日飲食指南,也建議食用油應以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植物油種類為主,都希望藉由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量、提升不飽和脂肪酸比率,可以提升國民健康。

由膳食影響健康的想法,已經發展好一段時間。1910 年,有人發現心血管疾病與血清中膽固醇濃度有關[3];1913 年,從對兔子餵食膽固醇的實驗中,發現膽固醇可能造成動脈粥狀硬化[4],從此之後,科學家開始汲汲營營探討飲食對於健康的影響,尤其是飲食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許多報告出爐,認為飲食與心血管健康是息息相關的,稱為「膳食–心臟假說」(diet-heart hypothesis)[5],預期含有豐富亞麻油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蔬菜油,可以降低血清中膽固醇,減少沉積於動脈管壁 [6],就可以減少心臟病的發生、提升心血管健康。

之後的幾個隨機對照實驗,證實了亞麻油酸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被認知為「壞膽固醇」)濃度;但是最重要的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呢?其實沒有觀察到因果關係

沒有因果關係?怎麼可能!於是大家繼續實驗、分析關聯,同時在明確的結果出來之前,大家還是被灌輸著膳食心臟假說的相關認知。2010 開始,越來越多統計結果指出,其實膳食中的飽和脂肪,不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意思就是,兩者可能沒有直接關連[7, 8]。

重新分析明尼蘇達實驗 飽和脂肪翻案

2016 年的研究,選擇了重新分析當年的明尼蘇達實驗 MCE 的數據,當年的實驗受試者有 9570 人,是個大規模的實驗,加上嚴謹的設計與實行,是個好的分析探討標的。分析結果顯示,使用含豐富亞麻油酸的蔬菜油,可以顯著降低血清中膽固醇濃度;嚴格遵守此飲食規則者,血清中膽固醇濃度降低的程度更為顯著。這部分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並無二致,那我們關心的死亡風險呢?

將 MCE 的數據重新統計過後發現,對全體受試者而言,以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法(之後以 MCE 飲食稱之),對於降低死亡率沒有幫助;並且對於 65 歲以上的人,相較於對照組,MCE 飲食竟然會提高死亡風險。當時一篇論文有此觀察,且在 1989 年的報告中,也無法看出 MCE 飲食法對於降低死亡率的益處。

藍色實線是 MSE 飲食法、紅色虛線是對照組。

藍色實線是 MCE 飲食法、紅色虛線是對照組。

好吧,既然 MCE 可以降膽固醇,但對死亡風險沒有甚麼影響,那……降膽固醇和死亡風險有沒有甚麼關係?

膳食-心臟假說告訴我們,降低血清膽固醇有助遠離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既然 MCE 飲食可以顯著降膽固醇,那可以檢驗一下這個說法。分析了實行 MCE 飲食超過一年的受試者資料,結果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膽固醇降低會提高死亡機率!不過還好,在 MCE 飲食組與對照組之間,雖然可以大略觀察到死亡機率與膽固醇下降的量呈正相關,但兩組之間沒有統計上的顯著性(P>0.16),平均而言,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下降 30 毫克/每 10 毫升,死亡風險會提升 22%。

在此統計中,跟上一項目的觀察結果相似,在 65 歲以上年齡層,此效應更加明顯,與平均值相比,下降同樣的膽固醇濃度,死亡風險平均提升 35%;65 歲以下的族群,膽固醇濃度下降與死亡率提升就沒有甚麼相關性。不過部分 65 歲以上的人,無論膽固醇濃度變化,本來就可能因為身體機能衰弱而造成死亡率上升,混淆結果。為此,作者特意將這些因素排除(做 sensitivity analysis 修正 Cox models),發現降低膽固醇與提高死亡風險的趨勢不變。

左邊是 MSE 飲食法實驗組、中間是對照組、右邊是兩組合計

左邊是 MCE 飲食法實驗組、中間是對照組、右邊是兩組合計。

分析死亡的受試者死因,發現在實驗組中,因為心肌梗塞或粥狀動脈硬化而死亡的比率為 41%(31 / 76),但控制組只有 22%(16 / 73);更妙的是,實驗組的人之中,有冠狀動脈或主動脈硬化的比率,並沒有比對照組還少,從以上結果看來,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濃度並無助心肌梗塞或者冠狀動脈/主動脈硬化。

為甚麼亞麻油酸含量豐富的蔬菜油明明可以降膽固醇,卻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作者推測,可能因為蔬菜油中的其他化學物質影響,或者與膽固醇(尤其低密度膽固醇 LDL)的代謝途徑(主要在肝臟)有關;許多植物油被用來高溫烹調可能也是關鍵之一。經由高溫而氧化的亞麻油酸,反而可能變成健康殺手,累積起來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相關疾病、脂肪性肝炎等。

另外作者也提到,在自然的飲食中,其實攝取亞麻油酸的量不多,且都是由食物中獲得,而非現在去除植物其他成分的精製油、補充劑。

美國人從亞麻油酸獲得熱量佔總熱量百分比,超過半數比 MSE 的對照組還高,也高於農耕時代的攝取量(2~4%)

美國人從亞麻油酸獲得熱量佔總熱量百分比,超過半數比 MCE 的對照組還高,也高於農耕時代的攝取量(2~4%)

在前幾年,作者分析過另一個欲驗證膳食-心臟假說的雪梨研究(Sydney Diet Heart Study)資料,那時就發現藉由提高飲食中不飽和脂肪酸比率,好像對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並無幫助 [9],這次的分析,除了揭露當年 MCE 沒有公布的資料,更加說明了膳食-心臟假說需要被重新檢討與思考。

筆者心得

1. 此類翻案研究的最大貢獻在於點出之前認知或者操作的盲點,至於是否也會昨是今非、是否應該全盤接受與相信,可能沒有很大的關係,能促使我們更進一步思考,都是好事。

2. 坊間很多關於「好的油」、「壞的油」敘述也需要重新思考。許多營養的攝取過與不及都不好,在宣導飲食健康議題上,我們需要更加謹慎。

3. 統計分析好重要,幫助人們釐清關係,也可以幫助人們突破盲點。

4. 許多所謂「健康指南」背後都有其統計基礎,可能要稍微了解一下其預設背景或條件,每個人健康狀況不一樣,不應死守數字,應當要量身調整才是。

5. 關於亞麻油酸/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能需要考慮其攝取量與攝取方式。盡量不經過高溫、氧化,也盡量透過食物取得,不要使用精製油。

補一件有趣的事,當年 MCE 的參與人員之一,也就是 [1] 的 Frantz, I. D.,他的兒子正是此篇論文 [2] 的作者之一 Frantz, R. P.。他把當年老爸沒發表的數據拿出來重新驗證,發現老爸的假設可能不是那麼正確。相關報導請至此(另有中文版)。


參考資料

  1. Frantz, I. D., Dawson, E. A., Ashman, P. L., Gatewood, L. C., Bartsch, G. E., Kuba, K., & Brewer, E. R. (1989). Test of effect of lipid lowering by diet on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Minnesota Coronary Survey.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9(1), 129-135.
  2. Ramsden, C. E., Zamora, D., Majchrzak-Hong, S., Faurot, K. R., Broste, S. K., Frantz, R. P., … & Hibbeln, J. R. (2016). Re-eval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iet-heart hypothesis: analysis of recovered data from Minnesota Coronary Experiment (1968-73). bmj,353, i1246.
  3. Windaus A. Ueber der Gehalt normaler und atheromatoser Aorten an Cholesterol und Cholesterinester. Zeitschrift Physiol Chemie 1910;67:174.
  4. Anitschkow N, Chalatow S. Ueber experimentelle Cholester-insteatose und ihre Bedeutung fuer die Entstehung einiger pathologischer Prozesse. Zentrbl Allg Pathol Pathol Anat 1913;24:1–9.翻譯版:Classics in arteriosclerosis research: On experimental cholesterin steato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origin of some pathological processes by N. Anitschkow and S. Chalatow, translated by Mary Z. Pelias, 1913.Arteriosclerosis 1983;3: 178–82.
  5. Executive Committee on Diet and Heart Disease. National Diet-Heart Study Repor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1968.
  6. Getz GS, Vesselinovitch D, Wissler RW. A dynamic pathologyof arteriosclerosis. Am J Med 1969;46:657-73.doi:10.1016/0002-9343(69)90018-7.
  7. Siri-Tarino, P. W., Sun, Q., Hu, F. B., & Krauss, R. M. (2010).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of saturated fat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27725.
  8. Chowdhury, R., Warnakula, S., Kunutsor, S., Crowe, F., Ward, H. A., Johnson, L., … & Khaw, K. T. (2014).Association of dietary, circulating, and supplement fatty acids with coronary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0(6), 398-406.
  9. Ramsden, C. E., Zamora, D., Leelarthaepin, B., Majchrzak-Hong, S. F., Faurot, K. R., Suchindran, C. M., … & Hibbeln, J. R. (2013). Use of dietary linoleic acid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ath: evaluation of recovered data from the Sydney Diet Heart Study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 Bmj, 346, e8707.

本文轉載自科科儲思盆〈飽和脂肪傷健康的認知該被重新思考〉

The post 飽和脂肪真的不健康嗎?我們可能得重新思考對好壞脂肪的認定了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天天敷面膜就可以輕鬆美白嗎?

$
0
0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在討論美白產品有沒有作用的時候,以下五點檢視的原則,你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就算你看懂美白了,還是會被唬爛!!!

1.  作用的活性物質是什麼?
2. 作用在美白機轉的哪個部分?
3. 除了作用之外,會有什麼樣的副作用?
4. 作用可以維持多久?
5. 作用與該產品宣稱有效或拿來賣很貴的成分,其實有沒有關係?(例如賣你膠原蛋白美白霜 3000 元,結果有效物質是裡面的維生素 C,你 200 元就可買到。膠原蛋白只是保濕,然後多賣你 2800 元。)

大家知道買東西 C/P 值最重要,但如果你只看得懂 Cost(標價),根本不懂 Performance(表現),那你到底是在買三小朋友 XD?

學習的過程,一定要把握上面的幾點原則喔!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上課啦~

台灣人為什麼這麼愛面膜?

台灣人愛用面膜的程度絕對排在世界前幾名,台灣面膜的製造技術也算是世界聞名,出口值逐年大幅成長。特別是在我的 OO 日記推出之後,平價的面膜在市面上瘋狂興起,好像大家真的在用面膜寫日記一樣。但是以一個醫師的角度,其實並不樂見這樣的情形。

面膜如果成分適當、使用適當,是個有幫助的保養品。但是它到底有沒有用?能有什麼效果?取決於產品的成分、性質、還有你自己的膚質。重點在於「聰明保養」,現在弄出問題的幾乎都是不動腦的保養方式,如果你只看了廣告就把自己的臉用各家廠商的面膜寫日記,那保證賠了夫人又折兵。

到底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喜歡面膜呢?也許我們可以從底下幾個故事想出一些端倪。

埃及豔后的蛋白面膜

埃及豔后用蛋白當面膜

愛用面膜其實真的不是你的錯。自古以來女生對於面膜這玩意兒就沒有抵抗力。埃及豔后聽說會在睡前把蛋白塗抹在自己臉上,隔天早上再用清水洗乾淨,希望自己的臉更緊實、更有彈性。這乍聽起來是相當合理的,蛋白很營養,又晶瑩剔透,感覺敷在臉上根本超適合啊!

但其實以醫師的角度來說,DIY 面膜最好不要亂用雞蛋……,以下是醫師會擔心的幾個原因:

1. 蛋白的超大分子根本無法進入肌膚
2. 大分子乾掉之後的緊繃感反而造成肌膚不適
3. 不小心滴到眼睛裡保證引發過敏(紅眼)
4. 各種細菌感染風險大增(引起血便的沙門氏菌就常在蛋殼上)

但為什麼埃及豔后會對這件事情深信不疑?可能就是因為蛋白分子乾掉之後造成的緊繃感,在當下會有一些像是「拉提」的效果,讓細紋變不明顯,因此讓他覺得這真的有效。但是幾千年前的人搞不清楚「暫時」跟「持續」的差別,幾千年後的你應該不會搞不清楚吧……,如果你這麼想暫時拉提,三秒膠的效果會更強 XD。

所以請不要跟埃及豔后學習,聽說她還愛用牛奶洗澡,基本上是一個討債鬼啊(台語)!討債就算了,真的感染了沒人賠你啊 QQ。

楊貴妃的珍珠粉面膜

楊貴妃與珍珠粉面膜

相傳楊貴妃會用珍珠粉、混上人參等高檔中藥,加上藕粉混在一起,變成黏黏糊糊的敷料抹在臉上,這應該就是中國古代的高檔面膜了吧。基本上珍珠粉是馬氏珠母貝、三角帆蚌、褶紋冠蚌所產的珍珠磨成的白色粉末。如果仔細去分析,珍珠粉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珊瑚礁也是碳酸鈣啊……)硬要再分析的話,水解後的珍珠粉含有十幾種氨基酸,和 20 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 B,這些可能會對抑制黑色素生成或抗氧化有效,但含量不多……。

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體會一下楊貴妃的感受,可以去海邊磨一些珊瑚礁(但請不要在生態保護區不然會被警察抓走),自己加上一些含胜肽跟維他命礦物質的保養品混在一起,效果大概就差不多了。

這樣看完,你還覺得楊貴妃的珍珠美白計畫會有效嗎?

媽媽超愛的絲瓜水跟小黃瓜面膜

主婦們的美白聖品-絲瓜水和小黃瓜

不要說我們都關心權貴,沒關心你媽媽啊~趕快來講一下主婦聖品!媽媽們超熱愛使用絲瓜水、小黃瓜這類的物質來敷臉,媽媽們總會說:「老娘敷這個敷了幾十年了,絕對不會錯!!!」是的,老娘,喔不,是媽媽,您說的沒錯,絲瓜水跟小黃瓜沒什麼真的「錯」,只是也「沒什麼真的美白效果」……。

絲瓜、小黃瓜含水量很多,又有一些植物性果膠感覺滑滑黏黏的,而且含有維生素跟礦物質(這幾乎所有蔬菜水果都有只是含量不同)。多水又黏黏,還有礦物質維生素耶,「感覺」就對皮膚一定很好。但實際上,水分敷在臉上,很快就會蒸發,所以要用它當化妝水不會不行,但之後要用有鎖水功能的產品,例如保濕乳液。不然皮膚反而會變乾啊~

維生素 C 可以美白沒錯,那絲瓜跟小黃瓜有維生素 C,就可以美白了吧?答案是:也不是這樣說啦。維生素 C 必須是「右旋」且到達「一定濃度」,且要「有效進入皮膚」,才能達到美白的功效。小黃瓜跟絲瓜的右旋比例不夠高,濃度也不夠高,用面膜方式敷上去的穿透皮膚效果也不夠,所以對於真的美白還是有距離。(大家可能會覺得,平常不是都講左旋 C 嗎?請見底下 Q11)

But!小黃瓜跟絲瓜還是非常棒的抗氧化食物,要多吃喔!敷在臉上也不是不行啦,就比較浪費一點而已 XD。真要使用,建議使用前可先在手臂內側沾一點,一旦有紅癢情形,就不要亂用啊!另外如果正在發炎、感染,或有開放性傷口,是絕對不能用的喔!

但是我敷了面膜真的會變白耶!那要怎麼解釋?

%e7%be%8e%e7%99%bdpart2_%e8%a7%92%e8%b3%aa%e6%af%94%e8%bc%83-768x290

角質層就像是一層碎玻璃,如果排列整齊、水分充足,看起來就會像是一面鏡子,自然顯得透亮、白淨。除非是真的一用就過敏的那種爛面膜,不然你拿生理食鹽水加上面膜紙敷在臉上十分鐘,角質吸了水分,就會排列比較整齊,也充滿水分,臉看起來就會比較透白。但過一陣子乾了之後,就通通打回原形了啦~然後賣你的人就會說,你看是真的有效,只要持之以恆,一定能美白。然後你就一直用到今天,沒有白都是因為你不認真天天用……。

但真的是這樣嗎?所以面膜產品是很容易唬爛消費者的。你用了之後要完全沒反應,還真的是有點難,所以重點是,他到底能不能有「除了讓角質暫時吸飽水份」以外的美白作用啊?

看了這幾種常見的面膜,為什麼大家對不一定有效的面膜樂此不疲呢?有一種說法是:儀式。特別是在「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這句話出現之後,女人們好像都覺得自己「一定要做些什麼」才行。敷面膜這種活動,剛好就是一個滿足自己「有做了些什麼」的儀式,所以不要把儀式行為都當作笨蛋,人類是很需要各種儀式的。但是懶沒什麼錯,如果你夠聰明,當然可以比別人懶一點囉!而且,其實不是所有面膜都沒有效果!

面膜美白其實可以有用!從解剖角度告訴你該怎麼做

在講這集之前,要請大家複習這張圖:怎樣的皮膚會看起來白?

皮膚怎樣看起來才會白?

如果還沒看過〈想要皮膚白裡透紅,消除黑色素就可以了嗎?〉這一篇,或還不熟悉的,請趕快回去補課 XD

和面膜比較有關的美白機制有:

1. 皮膚表面要儘量是光滑的。
2. 角質層的排列要儘量整齊,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也要適當含水。
3. 要儘量避免黑色素累積在表皮跟真皮,也就是避免黑色素生成與促進代謝。
4. 所以能夠做到以上幾件事情的面膜,就有辦法達到暫時或持續的美白。

面膜就是有「密封」作用的保養品

大家可能會想,面膜上面不就是保養品嗎,那用保養品不就好了?其實面膜主要是多了「密封」的作用。密封隔絕皮膚跟外界時,皮膚表面溫度會升高,毛孔會擴張,對於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加會有幫助。密封也會讓角質層更容易經過滲透作用,而促進部分有效物質吸收。

But!面膜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物質能否通過表皮到達底層,密封造成的影響其實「很有限」。因為角質層是非常複雜的結構,保護的機制很多。你想想,如果有人不小心掉進化糞池,一個小時之後才被救上來,泡了屎水一小時耶,那皮膚裡面不就早就全都是屎了嗎?我們知道這情況實際上不會發生,這個滲透作用「很有限」!要使保養品有效進入皮膚,需要其他「加強皮膚穿透力的機制」。

  • 註:面膜除了密封之外,還可能具有其他作用,但跟「材質」有關,不過有關面膜材質,就必須之後另外專文解說了,實在有點複雜 XD。

有沒有效的關鍵還是在「活性物質」、「濃度」和「進入皮膚的技術」

面膜會宣稱有很多不同效果,例如美白、保濕、淡斑、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等等。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跟他使用的「活性物質」有關。例如使用高濃度左旋 C 或傳明酸,可以有美白效果。但實際有沒有效,關鍵還有「活性物質濃度」,還有「進入皮膚的技術」。詳細的「活性物質介紹」跟「進入皮膚技術」介紹,請等之後專文說明。

面膜相關常見問題 Q&A

Q1:明天要約會了但是臉很暗沈,面膜可不可以拿來急救用?

A1:選對產品是可以的!如同上面所說,只要充飽水份,皮膚自然會比較亮白。所以有足夠保濕力的產品,在約會前一個小時使用,是可以產生一定效果的喔~

Q2:感覺涼涼的面膜,是不是收斂效果就比較好?

A2:答案是不一定。感覺涼可能是含有一些醇類,或者是薄荷等天然物質,可能會有暫時讓毛孔收縮的效果,但就是「暫時」。要持續讓毛孔縮小,地基必須要穩固。至於什麼是「地基」?可以回去看看這篇文章再好好認識一下毛孔喔~

Q3:面膜到底應該多久敷一次?

A3:天天敷是「絕對不需要的」。真的很喜歡的話,最多 2~3 天一次。但也要評估裡面的活性成分,如果活性成分高,其實一個禮拜一次就很多囉!

Q4:用完面膜要不要洗乾淨呢?

A4:不一定,但通常洗掉比較好。面膜上除非所含的物質都是完全可揮發或可吸收的,殘留對皮膚不太好。另外就算是活性物質,10~15 分鐘的吸收也很夠了,太多反而可能造成皮膚負擔。而且如果是清潔性質的面膜,就一定要洗乾淨喔!!!

Q5:聽說敷面膜之前先去角質,可以更容易吸收,這是對的嗎?

A5:剛去角質的皮膚,處於較敏感的狀態,反而不建議去完角質立刻敷面膜。建議至少在去角質至少 2~3 天之後再使用面膜。另外千萬不要亂去角質,要用對的方法,而且最多一週一次,或其實一月一次就超夠了啦~

Q6:如果我是酒糟或者異位性皮膚炎,適合使用面膜嗎?

A6:如果皮膚處於「疾病」狀態,請一定要控制好疾病。若想要使用任何保養品,請和長期了解你皮膚狀況的醫師討論,在醫師建議的狀況下使用,好嗎?

Q7:最近剛去墾丁玩回來,有點曬傷,可以用面膜舒緩嗎?

A7:親愛的,如果是曬傷的紅、腫、癢、燙、脫皮這樣的狀況,不應該用面膜。因為那時候的皮膚是很脆弱,很敏感的,不適合跟過多物質接觸。如果只是剛曬完但不紅不腫,可以用一些冰涼的保濕面膜做降溫舒緩沒問題。然後拜託,下次請做好防曬。

Q8:面膜過期還可以使用嗎?

A8:不行!請丟到一般垃圾,由清潔隊送到焚化爐處理。

Q9:面膜一次要敷多久?

A9:通常包裝上會有標示,一般建議 10~15 分鐘就很夠!

Q10:用完面膜之後是不是要拍一拍,增加有效成分吸收?

A10:拍一拍確實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對於提升「一點吸收」可能有幫助。但實際上,主要是產品可能含有酒精或、醇類或其他揮發性物質,你在拍的時候,增加了局部的空氣流通,讓揮發性物質更容易揮發掉。所以拍完覺得乾,多數不是因為物質進入皮膚了,而是揮發性物質揮發了……,但,你還是可以拍啦,沒什麼壞處,但也不要期待太多好處就是。

Q11:左旋 C 是什麼?為什麼叫左旋 C?不是說右旋才有用嗎?

A11:人體可以處理的是右旋維生素 C,但在化學結構上其實有 L/D 及 (d; +)/(l; -) 這兩種表示法,人體可以利用的維他命在化學結構上是左型(式)-右旋維他命 C。所以當初台灣在翻譯的時候不小心把左型翻譯成左旋了。所以我們應該說,有效的是「左型維他命 C」或者是「右旋維他命 C」。但現在已經積非成是,是時候要把它正名囉!

面膜保養相關重點整理

天然物質面膜可以用,不要過度期待效果,遇到過敏立刻停
不必用面膜寫日記,一週一次就很夠
太貴的產品停看聽,仔細研究成分跟技術,可能有 C/P 值更好的選擇

使用面膜警告事項

不要敷著面膜睡著!小心隔天紅腫跑去找醫生
不要頻繁使用剝除式面膜!你的角質層真的沒這麼厚
發炎感染務必暫停使用,別讓你的臉變成細菌培養皿

看完這篇,你覺得面膜到底有沒有效呢?到底有沒有效,醫學臨床驗證才算數。大家趕快認真收藏這篇,下次要用面膜、買面膜的時候拿出來對一下,讓你省錢又安心,輕輕鬆鬆美白成功(好啦,其實沒這麼輕鬆啦 XD)。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底下是一些參考書目及資源:

  • Cosmetic dermatology and medicin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 Cosmeceuticals, 3rd edition
  •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8th edition
  • https://www.aad.org/public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民眾教育資訊

  • 編按: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不過對你而言光是看滿架的化妝品、保養品,各種醫美產品就令你眼花撩亂,更別說還有玻尿酸、膠原蛋白、類固醇這些有聽沒有懂的名詞來搗亂嗎?如果你想要聰明的美,不想要被各種不實廣告唬得團團轉,那麼泛科學這位合作夥伴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就是你我的好朋友。

本文轉載自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The post 天天敷面膜就可以輕鬆美白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統計不就是按按計算機嗎?」讀統計系到底能做什麼?

$
0
0

文/黃大維|目前在台灣大學就讀統計碩士學位學程。我的研究領域是特徵表達與降維分析、序列決策模型、以及財務時間序列,我喜歡用商業的觀點切入大數據與資料科學!

統計系到底在學什麼?圖/pixabay, CC0

統計系到底在學什麼?圖/pixabay, CC0

我曾經在在粉絲專頁「大鼻觀點」針對 ptt 八卦版的一篇問卦文「[問卦] 統計系是文組最強科系嗎」分享一些看法,反映出乎意料的好。一般大眾好像對於「統計」有著不少迷思,像是以前有一次剪頭髮,設計師問我讀什麼科系,我說我讀的是統計,設計師居然回答:「喔,跟會計差不多對嗎?」當下白眼真的要翻到後腦勺了 XD

泛科學一直有在經營的一個區塊叫「科學教育,科學嗎?」,裡面會不時邀請一些相關科系的學生來談他們自己科系的各種大小事,也是給將來要選系的高中生一些了解這個科系的參考。因此我決定也寫一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在統計這個領域打混一陣子的心得。

統計不就是按計算機嗎?你所不知道的統計

357px-casio-fx115es-5564

許多人聽到「統計」,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到「按計算機」。事實上,統計的本質並不是計算、也不是數學。圖/By Loadmaster David R. Tribble,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wikimedia commons

首先,我想先談談「統計不是什麼」。許多人聽到「統計」,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到「按計算機」,就算大學有修統計課程的學生,課程也不外乎是按計算機算算平均數、標準差,頂多算點變異數分析或回歸。事實上,統計的本質並不是計算、也不是數學,統計界的大師 John Tukey 說過:

“Statistics is a science, not a branch of mathematics, but uses mathematical models as an essential tool.”

統計學會讓一般人認為是數學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用到大量的數學、程式設計、科學計算等做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因此,對於接觸統計不深的人時常會以為統計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其實並不是如此。

那麼,統計的本質是什麼呢?我非常喜歡 R Studio 首席資料科學家 Hadley Wickham 的詮釋:

“Statistics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data analysis/science toolbox. Statistics provides a coherent framework for thinking about random variation, and tools to partition data into signal and noise.”

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統計」其實有兩個功能:一是作為在充滿隨機性(randomness)的世界中,思考資料變異(data variation)的架構,二是作為從資料變異區分出真實信號(signal)與隨機雜訊(noise)的工具。 如果用更一般化的講法,就是提供分析資料的思考架構,從具有隨機性的資料中找出重要的、有意義的資訊,並將協助各個領域的人將這些資訊凝鍊成真正的「知識」。

84967293_6e4c727e4d_z

「統計」其實有兩個功能:一是作為在充滿隨機性的世界中,思考資料變異的架構,二是作為從資料變異區分出真實信號與隨機雜訊的工具。圖/By duncan c @ flickr, CC BY-NC 2.0

接下來,我想了一些時常會有人問的問題,我想要花點篇幅談一談。

疑問 1:統計系是文組還是理組?

有很多人會想要問:統計系是文組還是理組?我覺得其實很難界定,文組並不是純粹只有閱讀、思考與寫作,像是「統計機器翻譯」(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就是一個跨領域的議題,需要語言學家、電腦科學家、數學家、統計學家一起來解決。而「財務工程」雖然屬於商學院,但本質與電腦科學、統計學、數學等密切相關,所以統計系大多掛在不同的學院底下,有的學校會掛在商學院下、有的會掛在理學院下、也有的會掛在工學院底下。所以,如果是要用文組/理組來分的話,其實很難直接把統計分在其中一個底下。

不過,如果以必備技能來看的話,統計可能比較像是一般工學院或理學院的學生。首先,統計非常吃重數學,尤其是機率與數學分析(主要是實分析)的基礎要很好,才能夠了解怎麼樣用數學的工具去架構問題。二是統計很吃重程式設計的能力,我們不會負責去做系統架構或是前端介面,但我們非常倚賴運用程式工具去整理、運算並分析資料,因此寫程式是不可避免的。三是我們最好要對某個/某些特定領域有足夠的了解,統計不是一個可以引領一代人命運的學問,而是在方向確定後建立穩固根基並持續發展的工具,因此我們通常的角色支援某個領域的專家將他們的專業往前推進,此時你對於你支援的領域要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發揮所長,將統計模型運用於這些領域問題中。

疑問 2:統計系畢業之後可以幹嘛?

《哈佛商業評論》將資料科學家評為 21 世紀最性感的職業,因此讀統計的前景相當看好。其實統計系畢業之後的發展方向很多,金融、工程、消費品、製造、行銷等各個領域都很需要量化分析的人。

然而我必須跟大家講兩個個現實。首先,因為台灣強勢產業的因素,統計系畢業的學生往往是去(1)金融業(2)藥廠(3)工業製程 做統計分析師,這些行業給的起薪都不錯,但你如果想做物流、電商、應用程式的話,台灣每年的缺滿有限的,必須有往外走的決心。

此外,如果大學你讀的是統計,你可能會跟數學系畢業生遇到同樣的難題,容易找不到畢業之後的方向。但你有了這些統計工具之後,其實很容易轉往其他領域。因此我會建議如果未來想念統計/你正在念統計系,最好輔系或雙主修一個未來就業時你希望投入的領域。如果你想做產品中數據模型的建置者,輔個資工/資管學學軟體設計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做計量交易員,對於債券、股票、期貨、衍生性商品、總體經濟的了解會很有幫助;如果你想去藥廠做統計分析師,對臨床試驗有一定的認識將會幫助很大。

重點在於,你必須找到你運用這些方法的領域,並對這些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千萬不要有「我進去再學」就好的心態,因為對於原本就在該領域深耕的人來說,「統計方法」也是可以進去在學的。

疑問 3:統計要在台灣念還是在國外念?

這個問題是個假議題,台灣也有很好的統計學家與教育,如果想補 programming 的技能的話也可以去資工那邊修課,其實要不要出國的問題是取決於「你想要獲得什麼」,以及很現實的「出國讀哪一所學校」。其實要讀統計我覺得重點是在於——你把自己當成一個統計系學生還是統計學家。

我在台灣幾所很好的學校上過統計系所的課,大部分都是在教怎麼使用統計軟體或是推導統計理論,在碩班聽到老師上課說「你們碰實際的資料就會知道很有趣」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實際資料難道是要讀到碩班才開始碰的嗎?另外,很多時候我們會太過著重於要用哪個 model 去解,但其實重點是「你要解決什麼問題?」將領域的問題重新定義成資料分析問題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價值的能力,但說真的這很難在課堂上學到。

我不覺得上面的問題是出在教授,或是在台灣還是在國外,其實根本問題是在學統計時,我們有沒有不斷的去探索不同的領域,不停思考這些領域的問題我們怎麼樣轉成資料分析的問題,怎麼樣去設計實驗或蒐集資料,運用哪些模型才能夠解決問題,最後怎麼樣視覺化分析得到的 insight,並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語言說給不懂統計理論的人。這串過程必須反覆的練習,才能夠讓自己資料分析的功力不斷進步。

小結:如果想當資料科學家,統計是個好選擇!

雖然資料科學的夯度最近小輸人工智慧,但不要忘了《紐約時報》曾經如此評論「資料科學」(Data Science):

“This hot new field promises to revolutionize industries from business to government, health care to academia."

可見這個領域絕對是前景大好。那麼如果想做個資料科學家,是不是一定要讀統計呢?我個人不負責任的認為,如果你想做的資料科學家是分析事情的關連與因果,找出問題的本質,以及透過數據做出更好的決策,我相信統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如果你想要做機器學習跟預測科學,統計也有不少人在做,但 computer science 可能是另外一個很棒的選擇,如果能夠跨統計與 CS 兩個領域的話更好。

14276846526_6fc181cd56_z

如果想當資料科學家,統計是個好選擇!圖/By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 flickr, CC BY 2.0

資料科學家需要領域知識、程式設計、數學與統計三大能力,常有人會問我說「當資料科學家的數學統計和程式能力一定要很好嗎?」我給自己的答案是:這兩項能力越強,能做的事情越多,老實講如果這兩個領域的能力都不好的話,那怎麼能說是個資料科學家呢?所以說,要走資料科學的路,你可以從三大能力中挑一項能力專精,但另外兩樣也不可以太差,才能夠走的長久!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大鼻觀點」,喜歡他的文章也可以追蹤同名臉書粉絲專頁

The post 「統計不就是按按計算機嗎?」讀統計系到底能做什麼?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為什麼保險套這種舊避孕科技,至今還沒有被取代?—《老科技的全球史》

$
0
0
  • 【科科愛看書】在「由來只有新科技笑,有誰聽到舊科技哭」的氛圍下,我們似乎大多將目光放在最新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卻忘了那些早已廣泛在我們生活中默默使用的老科技,但往往這些才是影響我們最深的。在《老科技的全球史》中最重要的不是科技在哪一年發生,而是接下來它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社會。
7210055342_a69ec3b633_z

長久以來避孕就有許多方法;就沒落的科技、逐漸消失掉的科技,乃至「舊」科技的重現而言,這些方法的歷史展現出其重要性。避孕是個絕妙的例子。圖/By charming meiler @ flickr, CC BY 2.0

談到避孕科技,臉紅之餘最先想到的是口服避孕藥。之所以認為避孕藥重要,不只是因為這是個強力的避孕方法,也因為常常認為它帶來了性革命。富裕國家的性革命是貨真價實的,因此可以宣稱合成類固醇賀爾蒙的使用帶來了性革命,正是個小而平凡的科技如何引發巨大改變的驚人例子。

然而,避孕藥究竟造成什麼其實並不清楚。把避孕藥直接連結到性革命,可以輕易看出背後的預設是:沒有可以取代避孕藥的避孕方法,或是其他的方法差很多。相較之下,這些其他方法的歷史幾乎不為人知。避孕藥是大量文獻的主題,但保險套以及其他許多尋常的生育控制科技則很少成為避孕史的重點。 然而,長久以來避孕就有許多方法;就沒落的科技、逐漸消失掉的科技,乃至「舊」科技的重現而言,這些方法的歷史展現出其重要性。避孕是個絕妙的例子。

長久以來人們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控制生育和避孕。二十世紀有好幾種生育控制技術,包括墮胎、結紮、體外射精、各種用橡膠做成的避孕器材以及化學避孕法。二十世紀的大多數時候,有些避孕方法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是非法的,而且幾乎都隱藏在公共視線之外,很難知道實際狀況或是取得這些方法的使用指標。

保險套

最重要的避孕方法之一,似乎是保險套。保險套曾經讓人聯想到理髮店、軍營以及疾病預防;多年來它一直是種半地下產業的產品。

從 1930 年代開始,用玻璃模子沾一下乳膠溶液就有辦法大量生產保險套。它們的產量以數十億計,生產成本低廉且輕巧而容易棄置。美國在 1931 年保險套的日產量是一百四十萬個,而且快速成長,因此戰後保險套在美國廣泛使用。部隊發放保險套給士兵,二次大戰之後避孕保險套的使用無疑因此大為增加。例如,英國每年的銷售量穩定成長,從 1949 年的四千三百萬個,增加到 1960 年代晚期的一億五千萬個。 然而,大多數的性行為顯然並沒有使用保險套。

kondom

最重要的避孕方法之一,似乎是保險套。從 1930 年代開始,用玻璃模子沾一下乳膠溶液就有辦法大量生產保險套。圖/By Flegmus, 創用CC 3.0, wikimedia commons

女性的避孕產品

保險套只是眾多避孕科技當中的一種。還有各種女性使用的避孕科技在半地下的市場販售──這些產品包括墮胎藥物、殺精劑、清洗劑及結紮。1930 年代這類科技在美國的銷售量跟保險套差不多。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在英國和美國活躍的著名生育控制運動者瑪莉.史托普(Marie Stopes)和瑪格麗特.桑格(Margaret Sanger),推廣子宮頸帽避孕膜這類特定的女性橡膠避孕科技。它們由女人所主控,而且在許多方面要比保險套來得體面;使用它們也需要醫療介入。這些運動者的目標是將避孕方法醫療化與女性化。

瑪格麗特.桑格後來成為提倡避孕藥研究的要角,避孕藥後來是由製藥工業所生產,並且由醫師開立處方。在美國避孕藥從 1950 年代晚期就可以取得,在 1960 年就取得販售的許可。

避孕藥的出現

避孕藥獲得巨大的成功。避孕藥不只是增加了一種避孕科技而已,而且導致其他不起眼的避孕科技走入沒落。1960 年代早期,保險套在美國的銷售量大為降低,到了 1960 年代晚期,避孕藥是比保險套更加普遍的避孕方式。英國的保險套銷售從 1970 年代初期就開始下降。避孕藥要比其他的避孕方法更有效,而且在體液交融的過程中不需要使用高溫硫磺處理過的橡膠,更重要的是,避孕藥是在性行為進行之前使用;這些重要的特性不會影響到其避孕效力,但對其受歡迎的程度卻有很大的影響。同樣重要的是,避孕藥是唯一可以公開討論的避孕科技。

640px-antibabypille

避孕藥獲得巨大的成功。避孕藥不只是增加了一種避孕科技而已,而且導致其他不起眼的避孕科技走入沒落。同樣重要的是,避孕藥是唯一可以公開討論的避孕科技。圖/By Matthew Bowden, wikimedia commons

避孕藥使得避孕變得公開且體面。就許多方面而言,這在它登上檯面前是難以想像的,這也是避孕藥能夠轉變性關係的原因之一。避孕藥的普及和性行為之間的關聯受到爭辯:關於它和性革命的關係沒有清楚的結論;性革命的新穎之處不在於婚前性關係,而是發生性關係但根本不打算和對方結婚。和其他技術相較,避孕藥對性行為產生如何的影響並沒有受到探討。 但宣稱避孕藥是唯一能夠帶來性革命的技術方法,這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但避孕藥之後,其他避孕科技消失了嗎?

在性革命之後,許多早於避孕藥出現的避孕方法並未消失,這點發人省思。避孕藥之後,對於避孕方法的研究比以前更多,帶來了與避孕藥競爭的科技,包括子宮避孕器(IUD)。

保險套則是那種成長、消失、又重新出現的科技之一。在愛滋病出現之後,其銷售在 1980 年代遽增,此一現象使得保險套首度和避孕藥一樣可以被公開提及。全球保險套的產能從 1981 年的每年四十九億個,提高到 1990 年代中期的每年一百二十億個。可預期的是保險套也有科技創新。第一個符合人體解剖形態的保險套在 1969 年生產,1974 年則出現用殺精劑潤滑的保險套,之後還有更多的創新。杜蕾斯(Durex)這個保險套品牌在 2004 年慶祝七十五週年歷史,其口號是「七十五年的絕佳性」(75 years of great sex)。


%ef%bc%88%e5%b7%a6%e5%b2%b8%ef%bc%89%e8%80%81%e7%a7%91%e6%8a%80%e7%9a%84%e5%85%a8%e7%90%83%e5%8f%b2-%e6%9b%b8%e8%85%b0

 

本文摘自《老科技的全球史》,左岸文化出版。

 

The post 為什麼保險套這種舊避孕科技,至今還沒有被取代?—《老科技的全球史》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你更該擔心的是媒體如何教「性」這回事

$
0
0

在最近的婚姻平權的論戰之中,其中有一群家長抱持著「子女教育,家長決定」的概念,他們覺得應當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小孩要受什麼樣的教育。當然,他們目前關切的重點在於性教育議題,只要學校沒有教,子女就不會學。殊不知自己的小孩可能已經透過各種媒體(如電視、電影、網路、雜誌、音樂)學到更多他們無法想像的事。

這些家長覺得,只要影響了學校教育,就可以掌控子女的思想,全然不顧台灣是言論自由的社會,小孩休閒時間最喜歡使用的各種媒體,已經揭露了非常非常多性相關事物。這個問題已經比學校教不教多元性別教育更重要、更直接、也更切身,小孩子不見得會想學課本上的內容,但網路上的東西已經多到避都避不開了。

我個人關心的重點在於,如果學校沒有性教育、全部都交由媒體負責的話,那我們怎麼看待媒體影響之下的性教育(或性觀念)?

359565878_fac066f62c_z

許多家長覺得,只要影響了學校教育,就可以掌控子女的思想,但是卻渾然不知,小孩休閒時間最喜歡使用的各種媒體,已經揭露了非常非常多性相關事物。圖/By whizchickenonabun @ flickr, CC BY-NC-ND 2.0

面對這些疑問,我試著從資料庫中搜尋答案,看看過去的科學論文能否給予我們些微解答。結果非常有趣,最值得細讀的是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所提出的見解,他們在 2010 年就曾針對此一議題,提出政策性聲明(Policy Statement)(註)。此一聲明擲地有聲,絕對適合我們停下腳步好好思索一番:如果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他們提供的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鏡。

從媒體接觸到的性事,比你想像得多更多

首先他們先說明為何媒體在「性」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據過去的研究,美國的兒童青少年每天使用各種媒體的時間超過七個小時,這個時間相信台灣並不會少到哪裡去。各種媒體的「性」事含量已經越來越重,幾乎是一使用媒體就必然會接觸到:

電視:在電視節目中,四分之三的內容與性有相關,但只有 14% 有提到性活動是有風險及需要負責的。

音樂:40% 的流行歌曲都有性相關成分。

電影:每一部 R 級片(美國稱法,在台灣為限制級電影),至少會出現一個裸露鏡頭或許多性行為片段。這些電影也充斥著扭曲或偏差的性慾概念。

雜誌:在青少年相關雜誌中,每 2.5 頁就會出現性相關主題,並且過度強調什麼時候要失去「處女」或「童貞」。

網路:網路上的性與色情更是無所不在,也無法控制。在其中一個調查中發現,超過一半的青少年曾經接觸過色情網頁。在社交網路中也是如此氾濫,大約有 20% 的青少年與年輕成年人曾貼出或傳送出性相關圖片或影片。

廣告:廣告中也經常使用性來銷售,幾乎在各種商品上都可用黃色笑話來銷售(台灣最常見的就是線上遊戲使用各種性意涵的方式來廣告,到現在這種手法依舊火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一陣子一直有女生想跟我們去西天「取經」)。壯陽藥的廣告也無所不在,其廣告預算是數百倍於避孕藥廣告的。

在介紹完一連串媒體「性」事之後,這個聲明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接著花了非常大的篇幅說明,雖然性是如此的四處漫溢,但推行守貞教育一點用處也沒有,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有效。即使部分家長或權威人士覺得可以透過守貞教育就教導兒童青少年貞潔概念,但現實是媒體扮演了同儕角色,更強力的影響小孩們的態度與行為。這些家長的想象是徒勞無功的,在真實的世界中,同儕的影響力遠遠大過父母。

4003374465_982a9ebc69_z

在真實的世界中,同儕的影響力遠遠大過父母。圖/By annalynnc @ flickr, CC BY-ND 2.0

與其強調守貞教育,不如認真討論何謂避孕,如保險套、避孕藥、緊急避孕才能真的降低青少年懷孕的機率與性病的發生。依照過去相關研究可知,保險套的推廣並不會增加性活動,也不會因此就鼓勵處男或處女去進行性行為,但卻可以幫助已經有性行為的青少年使用保險套。緊急避孕措施甚至可以有效減少墮胎的次數。簡單的說,青少年有正確的性知識與性教育,並不代表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中就會實踐到底。但已有性行為的人,卻可以從事「安全的性」,進而降低性病的傳染與未預期的懷孕。

媒體就無法做好的性教育嗎?

當然,媒體不盡然只會幹壞事,運用得當的話,也可以產生良好的效果的。文中舉出例子都值得我們深思:《急診室的春天》(ER)曾有一集成功的描述人類乳突病毒與緊急避孕的故事;《六人行》(Friends)也有一集討論到如何使用保險套,進而讓全國 27% 的青少年意識到保險套的使用,並且積極與大人討論如何有效的使用保險套;《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也有描述過 HIV 陽性的女性,一樣可以生出 HIV 陰性的嬰兒(我猜很多人應該不知道這件事)。若善用大眾媒體的娛樂效果,所帶來的效應是遠遠大於政府機關宣導與學校教育。

11103892_f57d05a21e_o

媒體不盡然只會幹壞事,運用得當的話,也可以產生良好的效果的。例如《六人行》(Friends)有一集討論到如何使用保險套。圖/By Geoffrey Chandler @ flickr, CC BY 2.0

如果你是家長,可以怎麼做?

此聲明的最後,還非常貼心的整理出相關建議與可行方案,供醫療人員與家長們面對此媒體與性教育議題:

.鼓勵醫療人員詢問家長以下兩個問題:1. 你的小孩每天使用媒體裝置多少時間?2. 在小孩的房間裡是否有電視或上網裝置?初步檢視這兩個問題,就可以協助父母建立合理的使用計畫,並盡量將使用時間降低到每天兩小時以內(詳細討論請見:如何協助兒童青少年建立 3C 產品使用規範)。

.監理孩子的使用媒體的狀況,並與他們討論該如何使用這些媒介,包含上什麼網站、看什麼影片、使用什麼社交軟體。

.鼓勵娛樂產業製作健康的性教育,並建立性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內容包括負責任的性行為、性行為可能會發生的地點與時機、不安全的性行為會有什麼後果、在性行為中使用避孕措施是性關係中正常的一部份、拒絕性暴力與愛暴力、強暴就是暴力犯罪,而非熱情、說「不」就是「不」,應倍受尊重等等。

.鼓勵學校堅持多元性教育,並善用可使用的媒體素材,才能達成預期的效果。守貞教育沒有任何功效

.鼓勵政府與娛樂產業進行各種避孕宣導,如保險套、避孕藥、緊急避孕等等,特別是緊急避孕尤其重要,因為可以有效降低不當懷孕的發生率與後續墮胎的次數。

.敦促廣告產業將壯陽藥物廣告放在晚上十點以後。

.敦促媒體產業將健康的性訊息放入節目之中,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會接觸到的相關節目。

.支持相關媒體與性行為之研究。結合疾病管制局與衛生福利部之資源,主導合適之研究,並將結果寫成合適建議,向國會及全國民眾宣傳。

 

  • 註: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政策性聲明(Policy Statement)有一個原則,發表五年後就會自動失效,除非有經過合適的改版。目前這裡所討論的論點,主要來自 2010 年的聲明。當然你可以說這個聲明已經失效,但是目前尚未找到更合適的研究與說法之前,個人認為此聲明仍值得採信。

 

資料來源與延伸閱讀: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Policy Statement—Sexuality, Contraception, and the Media. Pediatrics, 2010;126: 576-582.

The post 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你更該擔心的是媒體如何教「性」這回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紐特是我同行!麻瓜猛禽保育員眼中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
0
0

文/鳥窩裡的貓妖|猛禽保育員

我是一個麻瓜野生動物保育員。

我的工作是救助野生動物並最終將牠們野放自然。這一點上,我和《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的主角紐特.斯卡曼德(Newt Scamander)是同行。所以你大概能猜到,整部電影我最羡慕的,就是他的那個手提箱了。

ds-64qo3q8nihds3ynarabpuhhkgfznqnfrx6edvfxpyagaa9gaaaepq

內有魔法生物新天地的魔法手提箱。圖/《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怪獸怎麼住?

紐特可以用一個箱子攜帶幾十種不同的魔法生物,在箱子裡的異空間,每種魔法生物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這真的太棒了——但也肯定非常辛苦。他要瞭解每一種魔法生物的需求,並盡量還原適合牠們的生境,還要瞭解牠們的習性,讓牠們自由表達天性,給牠們適合的食物。

fn6oe9fuo40ks2ayyy7zjfon7ixfc4rpvkyd4tx2wgryagaaraeaaepq

不僅是木精,每種神奇動物都能在箱子內生活在自己適宜的環境中。圖/《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魔法世界裡手提箱能做到的,在麻瓜世界就得有一整個合格動物園或者動物救助中心。但是雙方的目標是相同的,這些目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動物福利」。這些都是動物真正需要的最基本需求,滿足不了這些的,統統可以視為虐待動物。

滿足這一點比你想象的難很多,因為我們很難帶入動物的感受。比如,有一些貓頭鷹咖啡館,每天把很多不同種的貓頭鷹拴在杠上讓人摸,一群群的無知民眾過去大喊著「卡哇伊~」。然而,看的人覺得萌,牠們自己可不這麼覺得。貓頭鷹都是聽力非常敏銳也很膽小的物種,牠們在幾乎毫無光線的條件下都可以光憑聽力捕獵,站在離地幾公尺高的樹枝上都能憑聽覺抓住 40 cm 左右厚雪層下跑過的老鼠。且不說拍照和叫喊聲,就連呼吸的聲音在這麼近的距離上都已經是打擾了!

更何況,不同物種的貓頭鷹在野外都是敵人,是會互相吃的啊,把牠們拴在一個小空間裡是什麼意思?大的乾瞪眼,小的每天都到睡不著。

qut8hzubvjcezj91ney8wwujngmvba5sqh6ym7pzwsz0aqaatqeaaepq

貓頭鷹咖啡廳裡被拴在杠上的貓頭鷹。圖/By 和菓子 @ voceblog

店主甚至還讓人摸牠們,且不說雙方會不會互相傳染疾病,牠們不是貓狗啊,並沒有經過適應被摸的馴化過程。看牠們縮緊身體閉住眼睛的樣子,那是處於壓力狀態。人是太久沒遇見天敵了,都忘了壓力狀態是什麼感覺——大概需要跳進獅虎山幾次才能回想起被巨獸支配的恐懼。

哎呀扯遠了,讓我們回到魔法世界。(還是好羡慕紐特的手提箱能完整複製每一種動物的生活環境啊。)

怪獸哪裡來?

但是他箱子裡的至少幾十種動物,都是哪裡來的呢?想必是他從野外救來的吧。看著牠們幸福生活的樣子,一般人多半不會想到這些生物的過去——但現實中,這些生物,往往都是歷盡了苦難。

紐特千里迢迢前往美國的目的,是為了野放一隻雷鳥。(不要吐槽他為啥坐輪船啦,哈利波特世界的設定裡有提到過只有最強的魔法師才能只靠咒語環球旅行。)雷鳥是北美神話中最強大的猛禽,都要落到需要救助的境地,現實中的那些猛禽,命運往往更加悲慘。

wbkmsa2bm-sypb37qdlbcm7nh9mcwsisp4duhht7a9pyagaa-aaaaepq

強大的雷鳥也需要紐特從埃及將它解救出來,更不用說現實生活中的猛禽。圖/《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鳥不會說話,身為麻瓜的我也沒有公冶長或者怪醫杜立德的特異功能。一隻被救下的猛禽也許受過傷,也許生著病,也許中毒了,也許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而我們只能從牠們的體重、龍骨突指標[註]、脫水情況、瞳孔反射、羽毛完整度、X 光片、血檢結果等等,來間接地判斷傷病情況。

  • 註:龍骨突指數可用來判斷鳥類的消瘦程度,健康的鳥因胸肌發達,多看不到龍骨突;而受傷、挨餓、被關都有可能造成鳥肌肉慢慢萎縮,使得龍骨明顯突出,依鳥種的新陳代謝速度可以來判斷牠沒有正常取食和運動多久了。

如果一隻猛禽羽毛襤褸、向人乞食或有異常的攻擊行為,那都說明牠曾被人非法飼養過,有的還可能有口腔毛滴蟲或線蟲。如果跗蹠上留有腳帶或腳掌出現禽掌炎[註],那牠就 100% 是鷹獵的犧牲品。

  • 註:人工飼養的猛禽因為無法飛翔,長時間站立在不適合的棲架等因素,造成腳掌發炎,也就是所謂的禽掌炎。
圖/IMDb

圖/IMDb

最麻煩的情況下,牠可能同時還有骨折,因為不能再飛而被不法鷹獵者拋棄。有些骨折顯而易見——跛腳、癱瘓、翅膀下垂無法收攏等等。但遇到龍骨突、鳥喙骨骨折時,往往不會有明顯的姿態異常。除此之外,因為鳥的體表被羽毛覆蓋,一些外傷,甚至一些子彈帶著部分羽毛和異物打進體內的槍傷,僅憑肉眼觀察都不容易發現。這就需要保育員在給病患做初檢時盡量仔細,遇到可疑的硬痂、瘀血或骨折都要拍 X 光確認。

受傷情況確認後,我們並不會立刻動手術,因為牠們可能有嚴重的脫水和虛弱,只要傷口沒有嚴重的感染,我們通常會先為牠們補液和補充體力,這樣牠們更容易挺過全麻手術。

如果一隻猛禽順利挺過了手術和危險期,牠將進入術後護理和康復期。牠的傷口愈合情況如何?有沒有自己亂咬綳帶的壞習慣?有沒有自己製造出新的傷口?食欲如何?有沒有正常吐食繭[註]?排便如何?牠的羽毛是不是在正常生長?牠是否能自如飛行?耐力如何?見到人有沒有過於親近或主動攻擊?……這些問題統統都是保育員要關注的。一隻猛禽的康復期可能有幾周,也可能有一兩年。在這段時間裡保育員會為每一隻猛禽制定單獨的檢查和評估計劃,而當一隻猛禽的生理和行為完全正常時,戴上環(有時還會安裝無線電或 GPS 信號發射器),就是保育員準備放飛牠們的時候了。

  • 註:猛禽類將食物吞入後,會將無法消化的部分(例如毛皮、骨骼、牙齒及羽毛等),集結成類似蠶繭形狀的東西再吐出,吐出的東西又稱「食繭」。

怪獸去哪裡?

為了讓千瘡百孔的紐約不著痕跡地恢復如常,紐特不得不提前放飛魔法雷鳥。紐約州在東北,亞利桑那州在西南,以現在麻瓜的科技水平,坐飛機大概 4 個小時就能到,相信這個路程對於魔法生物來說不算什麼,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牠在埃及被禁錮那麼久了,還能不能適應亞利桑那州的氣候?知不知道吃什麼、怎麼捕食?那裡還有沒有別的雷鳥?牠能不能跟人家和睦相處?萬一人家生氣趕牠牠打不過怎麼辦?萬一人家喜歡牠,牠看不出來怎麼辦?萬一牠喜歡人家不會表達怎麼辦?牠知道怎麼生小雷鳥嗎?生出來知道怎麼養孩子嗎?那裡會不會有別的魔法生物會吃雷鳥?牠知道怎麼躲避敵人嗎?牠被紐特救過,會不會覺得所有人都是無害的?萬一再遇到魔法生物獵人怎麼辦?

faxhd93e8bgs4rdclbkdr5syc1qheukg1axtpbls2hjmbaaaawiaaepq

從孵化一直到放飛,紐特根本是這些怪獸的媽了。圖/《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說好的唯一呢?哎呀對不起,又開始碎碎念了,但是麻瓜世界的野生動物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都成習慣了。麻瓜保育員們必須知道,哪些是林鳥、哪些喜歡曠野,哪些需要有大魚的水域,哪些要白天放,哪些要在夜間放,哪些是本地夏候鳥,哪些是冬候鳥,哪些是留鳥,預放飛地該物種得密度如何,人為威脅情況如何……

假如把一隻鵟放到密林裡,很快你就能看到牠撞得頭破血流,因為牠是曠野鳥類,沒有足夠的飛行技巧來應對面前橫生的枝節。假如你在大清早放飛一隻貓頭鷹,1 分鐘之內你會看到方圓幾平方公裡內的喜鵲烏鴉都會過來圍毆牠。而那隻飛行速度不快技巧又不好的貓頭鷹,正倉皇逃竄,最後可能縮在某棵大樹上等天黑,期間被一百隻鴉科動物吵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嗯,這是鴉科動物的本能,人家領地意識強嘛。假如你在北方的隆冬放飛一隻東方角鴞,牠用不了多久就會凍餓而死。所以在麻瓜的世界,必須在亞利桑那州放的動物,我們是不會輕易在紐約撒手的。

而野放動作就差不多一樣了。麻瓜們的野生動物專用運輸箱雖然沒有異空間,但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不會給動物造成二次傷害。它有柔軟有彈性的內壁,扎著幾個通氣孔,保證動物看不到外面又不會憋死。到了野放地點後,我們會打開箱子,讓牠們觀察好環境,自己選擇離開的時間。而我們和紐特一樣,目送牠們離去,祈禱牠們平安。

我也想救助怪獸!

我在微博上經常會需要回覆撿到小鳥的人,也有許多麻瓜跟我抱怨過「為什麼別人都能撿到小鳥,就我撿不到?」其實每個麻瓜都可能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當然也許還曾經救助過魔法生物但是被施了遺忘咒……)。但是救助不能憑感覺,還是要懂得一些動物的感受的。

kpl7vmjv8qq8gxlyppoojbwlsw3kynvd_ehznbiozh5sawaamaiaaepq

也許你曾陪紐特走過一段神奇歷程,只不過後來淋了一場雨。圖/《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那麼遇到需要救助的普通野生動物時該怎麼辦呢?首先要記住,牠們正在痛苦中,滿心驚恐,而牠們無法理解我們的善意——想想看,你動彈不得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巨大的陌生生物靠近你,你們無法交流,不知道在牠眼裡你是不是一頓美味。這個時候換了誰都會奮力掙扎的,牠們可能會傷人,也可能自傷。為了保護雙方,我們建議用大一點的衣物迅速罩住牠們,主要是遮牠們的眼睛。麻瓜或許會有黑暗恐懼症,但是對野生動物來說,看不見東西的時候多半會停止掙扎。

接下來,我們要想辦法控制住牠們的「武器」,以猛禽為例,牠們的進攻都來自喙和爪,那麼我們在把持和轉移牠們的時候就要控制住頭部和跗跖,順帶收攏住翅膀。這個過程中最好能戴上厚一點的手套保護好自己。

然後我們可以給牠們做一個簡單的體檢,如果牠們有明顯的骨折,可以把患肢固定在軀幹上。切勿給鳥類的創口塗抹雙氧水、紫藥水和雲南白藥——這些東西會造成結締組織壞死。之後我們可以把牠們放在一個打了通氣孔、墊了厚毛巾的紙箱裡,蓋上蓋子,營造一個安靜、黑暗、溫暖的環境。(千萬不要把野生動物放在籠子裡,如果你不想看到牠們撞得頭破血流的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盡快聯繫當地的救助中心,請專業人員救助牠們。就好比我們麻瓜手上生病的時候,還是盡快去醫院比較好。

然而還是好想吐槽一下紐特

雖然紐特來美國的目的是將他從埃及救助的魔法雷鳥野放到它的自然棲息地,這個出發點很美好,但是他沒有報關啊……糊弄一下麻瓜邊境檢查就算了,美國魔法國會都不知道也沒有允許他帶這些生物入境呀!

在麻瓜世界裡,如果你攜帶一大堆活物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而沒有提前報關並取得許可,那就屬於走私。你的這些活物會被沒收,而你會面臨處罰——嚴重點可能會坐牢。為什麼會這樣規定呢?

1. 從衛生防疫角度看,如果入境的是活體生物,牠們可能會攜帶一些本土沒有的病原微生物,而本土物種可能對這些病原微生物沒有抗性,一旦爆發大規模感染,可能對某一物種、某一生境或農牧業生產造成嚴重傷害。

2. 從生態保護角度看,有些動物有很強的適應力或危險性,一旦牠們逸散到本土生境中,可能對該生境內的其他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這樣的物種我們麻瓜稱之為「外來入侵物種」。巴西龜、雀鱔、紫莖澤蘭都是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物種。

3. 從物種保護角度來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 簡稱 CITES)締約國的海關會拒絕或限制瀕危物種及其製品出入境,其目的是保護那些瀕危的野生動植物種群不因國際貿易被大肆破壞。

k1vg-ivefvme1m4yheif3dyelmq2gzzgivh0hwocl_hdagaa1weaaepq

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物種巴西龜。圖/By Massimo Lazzariderivative,  wikimedia commons

好了,現在看看紐特,他帶去的魔法生物逃逸後的確在紐約製造了一些小麻煩。萬幸,沒有形成特別嚴重的後果。但是這些可憐的傢伙差點因為被當局發現而慘遭滅頂,再想想萬一逃逸的是毒豹(Nundu)和閻魔惡靈(Obscurus)……不管是魔法師還是麻瓜,人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承擔不起那個後果,對吧?

yo-ssy58bdcrvgxhxhaxzdzjqer4tmkx-g3gpud1gel0aqaazaaaaedj

在這些小麻煩里,最麻煩的可能就是玻璃獸了。圖/《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本文來源於果殼網(微信公眾號:Guokr42),編輯:Ent。本文禁止二次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sns@guokr.com

The post 紐特是我同行!麻瓜猛禽保育員眼中的《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鮭魚生魚片裡的日本海裂頭絛蟲,哪有那麼可愛(怕)

$
0
0
吃鮭魚生魚片可能有感染絛蟲的危機,讓你不敢吃生魚片了嗎?圖/擷取自TVBS新聞畫面。

吃鮭魚生魚片可能有感染絛蟲的危機,讓你不敢吃生魚片了嗎?圖/擷取自 TVBS 新聞畫面

〈注意!「淡水」鮭魚易藏「絛蟲」 吃下肚恐貧血〉[1]

〈愛吃鮭魚生魚片?「日本海裂頭絛蟲」恐鑽腸胃害貧血〉[2]

〈吃鮭魚生魚片 裡面這個讓人生病〉[3]

幾天前,一連串這樣的新聞標題看得讓人心驚膽戰。回想起昨天的期末聚餐、上週的尾牙大餐、不久前難得一見的好友聚會,那桌上是不是都曾出現了鮭魚生魚片啊?現在說什麼日本海裂頭絛蟲的不但讓人頭都痛了,怎麼連肚子都感覺怪怪的呢?該不會是懷孕得到寄生蟲了吧?

感染日本海裂頭絛蟲哪有那麼容易

雖然新聞裡說得驚悚,但是真的要得到日本海裂頭絛蟲應該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總是覺得寄生蟲好像無所不在,隨時虎視眈眈要寄生到身上來刮皮吸血蝕骨。可是寄生蟲並不會無中生有,突然就這麼蹦了出來,只要搞清楚各種寄生蟲的基本生活史,也就能夠輕易的趨吉避凶。

以新聞中的「日本海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 nihonkaiense為例,牠是個生活史相當複雜的絛蟲,一生當中必須要經歷數個階段才能夠順利長大成熟,完成生命的意義。牠的卵在水中會先孵化出纖毛蚴(coracidium),這個時期的幼蟲可能會使出一些技倆,引來第一中間宿主,如劍水蚤,將自己被吞下肚。在劍水蚤的體內,纖毛蚴成長為下個時期的原尾蚴(procercoid larvae),並且也可能會使出另一些小技倆,讓中間宿主的劍水蚤變得更引人注目、更容易捕食,於是就被第二中間宿主的小魚吞下肚。

裂頭絛蟲屬的生活史。圖/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7173898

裂頭絛蟲屬的生活史。圖/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這幼蟲在小魚體內會從消化道移到肌肉裡,繼續發育為擬全尾蚴(plerocercoid),接著就等待第二中間宿主的小魚被吃魚的哺乳類吞下肚,這樣擬全尾蚴就可以住進最終宿主的腸道裡。在腸道裡的擬全尾蚴開始增長變大成熟,過著在食物堆裡面享樂、閒來無事從頭節不斷往後長出新的「節片」(proglottids)這種尸位素餐的生活。

還有,絛蟲是雌雄同體,因此在節片裡面會同時擁有卵巢和精巢。當舊的節片被頭節長出的新的節片向後推時,節片裡頭的精巢和卵巢也會漸漸成熟,於是自己的精子就能讓自己千萬個卵受精。接著,一旦節片脫離蟲體排出宿主體外,就可以釋放出千萬後代,開啟下一代的生活史篇章。

不過,有時候這些小魚可能先被其他肉食性的大魚吃掉,那麼擬全尾蚴也還是可以轉移到大魚的肌肉裡頭,繼續未婚妻寄生蟲對最終宿主的漫長等待。[4]

左為日本海裂頭絛蟲的節片,右為卵。圖/Ferric C. Fang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5.

左為日本海裂頭絛蟲的節片,右為卵。圖/Ferric C. Fang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5.

所以,看了這日本海裂頭絛蟲的生活史,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做了什麼事才會去感染到寄生蟲呢?很顯然的,只有生吃第二中間宿主,也就是被感染的小魚或大魚,才可能會感染這種寄生蟲。

但是,如果我們吃的生魚片根本就是人工室內養殖的鮭魚,從小到大只看過沉水馬達沒看過劍水蚤,只吃過飼料沒吃過小魚,那麼這個鮭魚當然也就不可能帶有日本海裂頭絛蟲的幼蟲,讓饕客如你我得病。所以,只要選擇人工室內養殖的鮭魚生魚片,要感染日本海裂頭絛蟲大概就跟中樂透一樣機會渺茫。

要避免感染其實沒那麼難

不過,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鮭魚是在開放的水體環境裡養殖,或者是野生族群捕撈起來的,這樣的話,牠們當然就有可能感染日本海裂頭絛蟲,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寄生蟲。但是再次強調,如果牠們生活的區域並不是日本海裂頭絛蟲的分佈區域,那麼就算這鮭魚卯起來吃劍水蚤和其他小魚,也是不可能感染日本海裂頭絛蟲的。

既然日本海裂頭絛蟲的分佈區域,在日本海所在的西北太平洋區域,以及最近新聞中所指的東北太平洋如阿拉斯加、加拿大和美國的西北海域[5,6],那麼不要吃這些地方的鮭魚,也就不容易得到日本海裂頭絛蟲了。

這些美味的鮭魚生魚片,真的暗藏蟲蟲危機嗎?圖/pixabay, CC0

這些美味的鮭魚生魚片,真的暗藏蟲蟲危機嗎?圖/pixabay, CC0

當然,其他地方的鮭魚雖然沒有日本海裂頭絛蟲,也還是可能有其他區域原有的雜七雜八寄生蟲。不過,只要謹記不管吃哪裡出產的生魚片,只吃那些有 24 小時冷凍處理、殺死寄生蟲的魚肉,就可以放心享用。另一個方法則是把魚肉煮熟殺死寄生蟲,這樣也就不會被寄生蟲感染了[7,8]。

得了也沒那麼需要在意

說實在的,寄生蟲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雖然新聞說的一副得了蟲就會要死不活的,但像是日本海裂頭絛蟲以及相近種的廣節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 latum,大多時候對最終宿主並沒有什麼影響,五分之四的宿主甚至毫無症狀,直到數年後才偶然發現自己肚子裡還孕育著另一個生命。就算有症狀,也是輕微的腹瀉、肚子痛、噁心想吐、體重減輕、疲勞、便秘、以及身體不適。真正會出現新聞中提到的「維他命 B12 嚴重缺乏,而導致貧血」,其實是非常少數的狀況,恐怕也是很講究天份不是說就有的。[4]

此外,這些絛蟲寄生的症狀,若是用在對的人如便秘患者或嚴重過胖患者的身上,說不定還是美事一樁。更進一步的說,消化道寄生蟲在我們這個年代,說不定反而是許多嚴重過敏者的救星。畢竟人類的免疫系統有專門對付寄生蟲的部隊,但因為現代社會太過乾淨,使得這些部隊無所事事、根本不知敵人面貌,反而可能因此見了黑影就開槍,造成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常見的各種過敏,甚至是嚴重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這樣的「缺乏寄生蟲造成過敏病症」的假說,乃至於陸續一些在嚴重過敏患者體內種上幾隻寄生蟲,尋求治療效果的科學研究,很可能在日後讓寄生蟲成了治療手段的一環也說不定。[9]

是說,日本海裂頭絛蟲這樣白白淨淨的動物,跟宿主親密的成為一體,從宿主獲得養分的同時也提供了某些無形的幫助和保護,平常也多半相安無事,只有少數時候才會造成一些困擾。這些特點,好像滿適合作為女朋友的哪……

親密的成為一體,有時候會鬧脾氣,但也會讓人獲得神奇的力量和幫助,這是在說寄生蟲還是女朋友??這部輕小說女主角的本體就是日本海裂頭絛蟲,但日本海裂頭絛蟲哪有這麼可愛啦~~圖/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3813477

親密的成為一體,有時候會鬧脾氣,但也會讓人獲得神奇的力量和幫助,這是在說寄生蟲還是女朋友??這部輕小說女主角的本體就是日本海裂頭絛蟲,但日本海裂頭絛蟲哪有這麼可愛啦~~圖/wikimedia commons.

其實真正衝擊的是…

所以到頭來,得了日本海裂頭絛蟲真正的衝擊,其實可能不在生理上,而是在心理上的影響為多。畢竟絛蟲在肚子裡長長一條幾公尺,意識到這件事情的衝擊恐怕不亞於突然發現自己懷孕。

更何況,為了拓殖自己的後代,絛蟲閒著沒事就會有老熟的、充滿自體受精蟲卵的節片脫落下來,為的就是讓節片能夠被宿主排出體外後,將其中的受精卵散布到水體中。於是,當我們上完廁所轉身沖水之時,看見一段河粉般的半透明物漂浮在水中,站在馬桶邊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自己什麼時候吃了河粉,這樣的腦力耗損想來也是不小。

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絛蟲的成熟節片並不只會跟著宿主的糞便一起排出,要是腸子一路通行無阻的話還會在脫落以後慢慢蠕動爬出肛門,甚至沿著褲管扭動掉到地上。相信任何人要是遇見這種狀況,不光是覺得噁心、恐怖,可能還懷疑自己被異形入侵,這感受一定是永生難忘。

  • 在去年的野望影展「與寄生蟲共舞」這部影片中,寄生蟲專家說明絛蟲節片會自己跑出肛門的片段

  • 飯後勿看,貓絛蟲節片自己跑出肛門

 

這,才是絛蟲對人類宿主真正的巨大影響和衝擊吧!

參考資料:

The post 鮭魚生魚片裡的日本海裂頭絛蟲,哪有那麼可愛(怕)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新年科青走春!全台幾何藝術景點大搜查

$
0
0

身為台灣年輕一輩的數學藝術創作者,看展覽就像是走灶咖一樣頻繁。近年來國內展覽品質良莠不齊,大家花了錢看展卻可能得到的只是和公仔拍拍照,事後卻完全想不起來到底有沒有長了什麼知識,或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點。

因此這篇文章將會簡短介紹北中南東和幾何藝術相關的展覽或是景點,過年走春有開放的可以去參觀的地方。基於篇幅考量,我只會介紹該展覽一小部分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自行前去體驗完整的展覽內容,大多數的展覽不需要事前做準備。

選點基準是依照我個人過去大約三、四個月的看展經驗,主觀認定和幾何藝術多少有關係,展覽或展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美感與創意,能夠讓觀眾長知識或是獲得新感知。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愉快的新年假期。

  • 註:本篇文章內提到的所有展覽或景點,完全是作者自掏腰包和時間,純粹因為興趣整理近來看展的一篇文章。

台北

浮光掠影—山下工美 25 年創作展

這是個被大家忽略的大師級展覽。看大師級展覽,常會擔心看不懂,但這個展場的導覽人員非常熱心解說,其實不用擔心。

一進展場就會看到山下工美字跡投影在牆上,請大家關掉手機與相機,好好感受這個展覽。

山下工美除了高度地掌握光影的變化,其創作理念也充滿了人文關懷;她的作品乍看之下就像是個問號,深入了解以後就變成了一個驚嘆號!下圖為本次展覽的主要視覺呈現的作品〈問號〉。

%e5%b1%95%e8%a6%bd1

〈問號〉。圖/Shark Lin 攝影

以往影子藝術(shadow art)都以影子為表現形式,這次山下工美反其道而行製作了一件以光為主題的作品〈肖像〉,一盞光照在木頭雕刻框架上,創造出了一位女孩的全身肖像。這樣的藝術表現型式與技法並不常見,非常不可思議。

%e5%b1%95%e8%a6%bd2

圖/Shark Lin 攝影

展覽結束之前的一區是冥想區,能夠讓大家躺在懶骨頭上靜靜回想與思考看過的作品,穿過布幕後看見山下工美親自佈展的最後一天寫的字,也是這場展覽帶給我的感覺,平靜,在此蔓延。

Peace begins here.

展覽資訊:

光纖影藝術創作展

本展覽位於南海路上的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也就是天壇造型的舊科教館所在處,館中有許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當代工藝設計。藉由藝術史與設計史的脈絡,分為四個子題探討光的跨界想像,分別是時空隧道、色覺幻象、感知啟發、生活即刻。

感知啟發區中,台灣設計師楊奕德的〈浪〉以塑膠環片相互結合,搭配光照使得牆上影子產生出絢爛的幾何圖樣,影子除了灰色之外還有環片本身的顏色。除了〈浪〉之外,現場還有另外一件作品〈石蓮花〉,同樣具有幾何光影的美感。

楊奕德(mr. sheep)本身也是數學組裝玩具 PAZO 的開發者。

%e5%b1%95%e8%a6%bd3

圖/Shark Lin 攝影

設計師 Tom Dixon 的作品〈銀河蝕刻燭台〉受到數學啟發,光源透過截角八面體(Truncated octahedron)的各個面(6 個正方形與 8 個正六邊形)大大小小的圓點,彷彿銀河裡的星體微微發亮。

%e5%b1%95%e8%a6%bd4

圖/Shark Lin 提供

其他的作品也大量運用幾何特性,使得光影呈現出動人的效果。

此展可惜之處在會吹泡泡的「表面張力」燈並未在現場展出,僅有影片,不像是北美館先前的《物.理》展覽中的〈泡泡製造機〉現場製造泡泡帶給現場觀眾全新的體驗。

位於三樓的《動物嘻遊記》展覽也值得一看,是雕塑家洪易的作品。二樓入口處置物櫃上的竹編圖樣是台灣竹藝家邱錦緞編織的,也十分有特色。

展覽資訊:

  •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41 號)
  • 展期:2016/12/15 ─ 2017/03/19 09:30 ~ 17:30,除夕、初一、周一休展
  • 票價:免費
  • 官方網站:光纖影藝術創作展

TeamLab:舞動!藝術展 & 學習!未來の遊園地

TeamLab 是一個全球知名的科技藝術創作公司,我去年在網路上開始關注他們。他們的科技藝術作品多半屬於沉浸式的體驗(immersive),除了極佳的視覺效果之外也與文化有很強的結合,加上音樂、互動都十分到位,近來相當受到歡迎,展覽足跡遍佈全球。

〈遠古神靈故事〉這一件作品是象形文字的視覺化,碰觸象形文字就會出現自然景物或是動物的動畫,場景與音樂也會跟著改變。因為不太記得每一個象形文字代表的意義,所以每個都想去碰碰看會出現什麼,身體也就自然而然出現舞動感,相當切合此次展覽的主題。

%e5%b1%95%e8%a6%bd5

圖/Shark Lin 提供

〈水晶宇宙〉是一件非常知名的作品,以三維空間的 LED 燈與音樂讓觀眾進入沉浸式的體驗,也是大家拍假掰美照的好地方。在展場內可以用手機連到網頁選擇想要的視覺效果,送出後即可看到非常華麗的視覺效果,可見官網的 YouTube 影片

較為可惜的是〈水晶宇宙〉的控制頁面是網頁版,也沒有進行客製化的設計,哪一個效果由誰發出的並不明確。

提醒大家展場人潮眾多,建議挑選相對冷門時段前往。另外除了在華山之外,南港中信園區的大廳也有 TeamLab 的作品。

%e5%b1%95%e8%a6%bd6

圖/Shark Lin 提供

展覽資訊:

  • 地點:華山 1914 文創園區東 2 館 BCD 棟
  • 展期:2016/12/29 ─ 2017/04/09   10:00 ~ 18:00,除夕休館;初一至初五延長至 21 點
  • 票價:親子票 600 元、全票 350 元、優待票 320 元、特惠票 175 元
  • 官方網站:TeamLab:舞動!藝術展 & 學習!未來の遊園地

新竹

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後新竹時代

這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地景藝術節,共有十五件作品散落在城市各處,主要的範圍是從後火車站與轉運站附近一路到新竹公園、孔廟,大多數的藝術作品都非常精彩,令人對新竹的地景耳目一新。

藝術家陳浚豪〈原來五百的家鄉在新竹〉,這是一件利用多層的灰階珠簾製造出富光影層次的作品,表現台幣五百元鈔面的圖案,很有 Teamlab 作品〈水晶宇宙〉的感覺。個人認為此件作品最困難與費工之處,是在將圖案轉換成三維空間的座標點,並且將珠子一個個固定在正確的位置。

%e5%b1%95%e8%a6%bd7

〈原來五百的家鄉在新竹〉,宋孟學拍攝

藝術家梁任宏的作品〈風是甜的〉為一件不銹鋼鏡面作品,作品上半部為手持甜筒的人,下半身則是數片不銹鋼鏡面,兩片不銹鋼鏡面之間的角度約為 45 度。原本以為鏡面之間無法穿透,手一伸發現被鏡面相互反射的錯覺騙了。

%e5%b1%95%e8%a6%bd9

〈風是甜的〉作品下半部。圖/宋孟學拍攝

在看這個作品時,我忽然明白前陣子觀眾來看我的數學藝術作品〈對稱的鏡面〉的時候,被作品既反射又透射沒法捉摸清楚的特性欺騙,以及體驗後恍然大悟是種什麼感覺,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同好!

%e5%b1%95%e8%a6%bd8

我的數學藝術作品〈對稱的鏡面〉

如果看完不銹鋼鏡面作品〈風是甜的〉還覺得意猶未盡,可以去台中大里的台中文創藝術博覽會去看梁任宏老師好玩的新作。提醒大家部分作品適合晚上觀看,新竹公園裡頭較為昏暗,建議結伴而行。

展覽資訊:

台中

台中文創藝術博覽會

這個活動位於大里的台中軟體園區,有短期展覽、畫廊、工藝、模擬遊戲、文創商店,和故宮的新媒體藝術展〈乾隆潮〉,是一個新潮與傳統並存的大型複合場館,全部逛完大約需要半天的時間,在許多展場裡或是角落都可以發現幾何元素。

園區裡頭有一間叫做大象藝術的畫廊,正在展出雕塑家宋璽德的作品〈銀河系列〉。遠看作品會因為不銹鋼鏡面會相互反射光線,而不能確定到底是如何配置的;近看發現四角錐(金字塔)是此作品重要的元素,利用不銹鋼鏡面的特性與平移、對稱製造出特殊的幾何美感。

我的數學研究與相關的藝術創作也有探討到空間幾何,因此與此件作品產生了共鳴。

%e5%b1%95%e8%a6%bd10

圖/Shark Lin 提供

園區 3 樓新媒體藝術展〈感同身受〉主要希望藉由觀者與作品互動,進而使觀者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例如梁任宏的新作〈反一ㄥˋ派〉系列可讓觀眾動手推動而產生運動,在作品旋轉的時候可以觀察六件作品本身的對稱/不對稱構造與運動型式,也能看見自己在鏡中的影像從近到遠、從遠到近,是我認為展場中最有趣的作品之一。其中一件的動態影片如下:

展覽資訊:

  • 地點:台中軟體園區
  • 展期:2017/01/01 ─ 2017/02/12   11:00 ~ 21:00 ,假日10:00開始,春節期間照常開展
  • 票價:免費
  • 官方網站:台中文創藝術博覽會

臺中國家歌劇院:伊東豊雄的劇場夢

台中歌劇院為建築師伊東豊雄與結構設計師塞西爾.巴爾蒙德(Cecil Balmond)共同完成,本身由於曲牆單元結構施工難度之高被譽為世界第九大新地標,已是台中最新、最潮的景點。

除了歌劇院的造型與幾何息息相關之外,五樓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觀念建築展〈伊東豊雄的劇場夢〉,由伊東豊雄與臺灣跨域團隊共同策劃,只要取號碼牌後可免費入場體驗。曲牆上 360 度環景投影以黑白色調呈現事務所近年的作品演算法(幾何學)概念,包括台大社科院、仙台媒體中心、台灣世貿廣場、銀座 MIKIMOTO 大樓、蛇形藝廊2002等。

在這巨大而私密的洞穴,樓版、牆面、天花真的都沒有界線,看到熟悉曾經啟發我進行數學研究的建築元素在牆上變換不禁感到激動,身體卻躺著懶骨頭上隨著幽微的音樂感到放鬆,這極為特殊的場域徹底拓展人類對於空間的感知。

%e5%b1%95%e8%a6%bd11

蛇形藝廊2002建築概念。圖/Shark Lin 提供

%e5%b1%95%e8%a6%bd12

台大社科院建築概念。圖/Shark Lin 提供

展覽資訊:

台南

紙上奇蹟─摺紙藝術與科學

奇美博物館這次摺紙特展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摺紙展覽,包含十多國的摺紙藝術作品。而且導覽摺頁也設計成可以讓觀眾練習摺紙的型式,比 2016 年在歷史博物館的〈生之世界─摺紙藝術展〉更加精采。台灣的摺紙代表是從 12 歲開始 57 年來不曾中斷熱情的賴禎祥老師。

摺紙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可能只是摺個紙鶴或是青蛙,當代摺紙(約 1950 年代開始)發展完全顛覆眾人想像,本展以三個主題展區呈現當代摺紙的型式,第一區是人與生物的真實與想像的樣貌,第二區為令人歎為觀止的幾何摺紙,第三區則是摺紙在科學、科技中的應用與活用。常見摺法有雙色摺、乾摺、濕摺、曲線摺。

丁江(Giang Dinh)出生於越南,23 歲移居美國,受到戰爭影響秉持「少即是多」的哲學,多以濕摺技法創造簡約優雅的線條,越南的摺紙多有極簡主義的味道。下圖為〈夢者〉,現場看時十分優美,散發出內斂、安定的強大氣場。

%e5%b1%95%e8%a6%bd13

圖/Shark Lin 提供

下圖為幾何區中的〈光譜(玫瑰禮堂)〉,是藝術家同時也是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嬴嬴(Uyen Nguyen)的作品。她擅長組合式摺紙及摺紋風格設計,近來與設計師合作,將摺紙紋路運用到服飾中,使其成為時尚流行元素的一部分,極力提升摺紙藝術在大眾的能見度。

%e5%b1%95%e8%a6%bd14

圖/Shark Lin 提供

摺紙在生活中的應用層面除了潮到出水的各類時尚產品之外,還有家具、科學設備等,像是由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與美國太空總署共同發展出能被火箭帶上太空中的伸縮式太陽能板,史丹佛大學研究員馬努.普拉卡什(Manu Prakash)與其團隊研發出便宜可攜帶的摺紙式顯微鏡TED 演講),以及不怕打翻飲料的防洩紙杯等等。

最後博物館也規劃了一區可以讓大家實際坐下來親手練習摺紙的地方。想知道回去以後如何用電腦輔助產生摺紙的摺線嗎?可以下載 Tree Maker 與 Reference Finder 軟體,是由被譽為摺紙界的文藝復興羅伯特‧朗(Robert J. Lang)研發。對摺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臉書社團「藝數摺學」參與活動與討論。除了摺紙之外,台灣水果也具有幾何美學,奇美博物館也使其成為在地果乾的包裝元素。

展覽資訊:

花蓮

雖然東部的博物館和展覽不多,和幾何藝術相關的又是少之又少。以往去東部也是上山下海看天空,不太會去博物館。在此還是精選出了兩件作品介紹給東部的朋友。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戶外廣場

石雕博物館外面有一件與幾何強列相關的石雕,是德國藝術家 Valeriu Ciumacu 製作的〈世界可以是不同的〉,中間曲面的區域是莫比烏斯帶,前後的曲面其實可以連起來是同一個面!

%e5%b1%95%e8%a6%bd15

圖/Shark Lin 提供

除此之外,花蓮石雕博物館官網也有提供花東地區的線上石雕導覽

展覽資訊:

  •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戶外廣場
  • 展期:無休館時間
  • 票價:免費
  • 官方網站: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花蓮文創園區乙皮畫廊前的草地

病毒〉這件作品是由義大利藝術家 Giacomo Zaganelli 與 Silvia Piantini 合作完成的,使用了屬於台灣的斗笠作為創作媒材,希望大眾看到此作品之後能夠思考屬於在地的文化元素,作品本身具有美感與創意。

%e5%b1%95%e8%a6%bd16

圖/Shark Lin 提供

展覽資訊:

  • 地點:花蓮文創園區乙皮畫廊前的草地
  • 展期:春節期間 1/28(六)初一~2/1(三)初五 10:30~21:30(除夕至 18:00)
  • 票價:免費
  • 官方網站:花蓮文創園區

未看先期待

品質高到已經可以未看先推的是鹽水〈2017 月津港燈節〉,過去兩年都去看了月津港燈節。這是個寧靜、優雅,有別於一般的燈節,河上與陸上的燈作,品質大多皆相當高,也常有運用幾何藝術之作,有時還會有音樂搭配。無論人約黃昏後或對影成三人,都是新年走春的最佳去處之一。

另外高雄駁二裡面八號倉庫的〈自造光節〉和〈逐光劇場-光.空間.介質III:光〉,以及新竹的 2017〈新竹過好年─風城奇想〉也都讓人非常期待。

希望滿滿的雞和藝術,幾何藝術,可以陪大家一同雞年走春!最後附上地圖與展覽參觀資訊

The post 新年科青走春!全台幾何藝術景點大搜查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90秒限時截肢挑戰!《紐約醫情》外科醫生是真有其人—《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
0
0

朋友看了美國影集《紐約醫情》(The Knick)裡的場景,驚訝地說不出話來。男主角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替產婦做剖腹手術時,不斷要求自己在一百秒內完成工作,一陣慌亂中,他無法在助手幫忙下控制出血,最後使患者死在手術檯上。我的朋友在不知道影集是否真實的情況下,詢問我相關意見。

  • 《紐約醫情》預告片(內有些微手術畫面)

我利用頻道看了幾次,同時在 Google 查了該影集的背景,之後打電話給朋友,告訴他這樣的情節不是導演譁眾取寵的手法,而是實事求是之後,拍攝出相當接近「史實」的醫學影集。電話那頭的朋友聽了只有苦笑,因為他看了相關網路報導得到的結論,與我說的一樣。

《紐約醫情》的背景是二十世紀初紐約的「尼克博客」(Knickerbocker),由當年以《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一片成名的金獎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指導。這是他宣布不再拍攝電影之後,轉戰電視的第一部作品,結果因太多詳實、精細的手術場面,讓不少觀眾覺得血腥,甚至作噁,一問世就引發熱烈討論。

歷史中的「柴可瑞醫師」:外科醫學之父威廉.霍斯德

據索德柏所言,他只是進行詳實的醫學研究,儘可能取得歷史資料,藉此凸顯百年前的醫療困境,希望觀眾能珍惜現在的醫療資源。男主角克里夫.歐文扮演的外科醫師約翰.柴可瑞(John Thackery),據說是以現代外科醫學之父威廉.霍斯德(William Halsted)為藍本。

他所處的二十世紀初期,麻醉技術還不夠熟練,沒有高頻電刀提供外科醫師防止手術中出血,抗生素也還沒有發明,侖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才剛因神奇 X 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當時外科醫師可以依靠的工具有限,不得不在手術中儘量求快,避免過長的時間使得「出血過多」及「術後感染」的機會增加,造成患者死亡。

350px-william_stewart_halsted

現代外科醫學之父威廉.霍斯德所處的二十世紀初期,麻醉技術還不夠熟練,沒有高頻電刀提供外科醫師防止手術中出血,抗生素也還沒有發明,侖琴才剛因神奇 X 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圖/By John H. Stocksdale,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看到柴可瑞醫師逼迫自己成為一位「快刀手」的劇情,我身為一位心臟外科醫師,相當有感覺,即便現今麻醉技術進步,各種防止出血與精細的工具增加,但是心臟外科手術仍不能避免要求「beat the clock」,和時間賽跑,而且愈快愈好,避免「心肺機」在手術中使用過久,造成病患術後併發症(例如出血、中風、腸胃道出血、洗腎,甚至死亡)的風險增加。如果看了《紐約醫情》使你覺得震撼,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還沒有使用乙醚(Ether)這種全身麻醉的時代,外科醫師可能會被當成瘋子。以下舉的例子,主角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外科醫師羅伯.林斯頓(Robert Liston)。

robert_liston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外科醫師羅伯.林斯頓號稱「瘋狂快刀」的外科醫師,手腳俐落、善於創新的好醫師,而且用心照顧病患,甚至發明很多至今仍使用的器械。圖/By Hill & Adamson,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90 秒完成截肢手術的「瘋狂快刀」

根據二十世紀著名的醫學史作者,同時也是醫師的理查.高登(Richard Gordon)替林斯頓所著的傳記,把他描述成一位有「瘋狂快刀」的外科醫師。林斯頓曾經替一位腳已經壞疽的患者做截肢手術,在過程不小心傷了助手,結果術後沒多久,助手及病患接連死去;也曾因為揮刀動作過大,不小心弄傷在手術檯旁邊觀看的民眾,劃開了他的皮膚,使他因為過度驚嚇而跌倒喪命。你可能覺得故事很誇張,但若能深入瞭解實情就不會覺得驚訝。在那個缺乏麻醉的時代,病患往往被餵了威士忌之後,就被綁在手術檯上,當手術刀劃下,大半患者會被嚇醒,外科醫師只得在病患的哀號聲中,儘快完成手術。

林斯頓的快刀究竟有多快呢?據高登的記錄,他大概九十秒就可以完成截肢手術;曾有一次花了兩分半鐘做截肢手術,還奉送切除睪丸;更誇張的一次手術,只花了四分鐘就將患者四十五磅重的睪丸腫瘤切除乾淨(術後還叫病患用推車將腫瘤一起帶走)。

高登的生花妙筆容易使讀者誤解林斯頓是很隨便的外科醫師,其實正好相反,他是位手腳俐落、善於創新的好醫師,而且用心照顧病患,甚至發明很多至今仍使用的器械。

他十六歲就去讀解剖學校,畢業後沒有多久就通過英國皇家外科醫師學會(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的認證,成為外科醫師,由於技術不錯,他在愛丁堡醫學院謀得工作,但沒做什麼重要的事,只替教授盜屍五年,供解剖課使用。後來他到了愛丁堡皇家醫院(The Royal Infirmary of Edinburgh)擔任外科醫師,不過也只能當某些教授及醫師的「影子刀手」:辛苦幾年後,卻因為技術太好,被趕出醫院。他寫信向皇家外科醫師學會求助,但流言蜚語使得他四處碰壁,只能當私人醫師,直接去患者家裡做手術。

他最後終於在倫敦大學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ospital)謀得職位,因為長年累積的經驗,替很多外科醫師不敢碰的患者開刀,而且兢兢業業於治療與照顧患者,最後得到眾人的尊敬,死後甚至被提議立下塑像,以茲紀念。

當你看到高登替他寫的傳記,可能對其中的故事感到好笑或害怕,如同今天我們看到《紐約醫情》的感覺。但我必須說,在林斯頓、柴可瑞醫師所處的時代,他們的行為與其說是「冷血」與「無情」,倒不如說是在為患者尋找活命的機會。和他們處於相同世代的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這位公認的護理師始祖——在敏銳的觀察後也寫下:

「有太多手術的危險程度直接和手術時間長短成正比,外科醫師的成功和他們的速度成正比!」

因此當你看到林斯頓那個時代的外科醫師不洗醫師服時,不要覺得太奇怪,上面沾的血愈多,表示手術的數量愈多,代表有很多患者找上他。(但即便手術快速執行而成功,患者也可能被外科醫師身上的細菌殺死。)

看完以上故事,希望讀者們能想起導演索德柏的願望,珍惜現有的醫療資源。而我,只能力求自己的技術進步,讓手術做得又快又好,套用汪精衛的詩:「慷慨赴醫院,從容放心頭,引刀成一快,不負外科手!」


%e9%86%ab%e7%99%82%e5%8f%b2%e7%9a%8446%e5%80%8b%e9%9c%87%e6%92%bc%e6%95%99%e8%82%b2

 

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 46 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The post 90秒限時截肢挑戰!《紐約醫情》外科醫生是真有其人—《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男性們請小心,攝護腺肥大總有一天等到你!

$
0
0

攝護腺肥大跟我有關係嗎?為什麼你應該閱讀並分享這篇文章呢?

不囉唆,先看圖。

超過 50 歲的男性有過半都有攝護腺肥大,也就是攝護腺組織增生的現象。但其實 30-40 歲男性就已經有 8% 的人有這個狀況,而且如果超過 80 歲的男性,更是高達 8 成可發現攝護腺增生。千萬不要覺得這個問題跟自己無關,看看底下這張圖就知道這問題可以說是「總有一天等到你」。

%e6%94%9d%e8%ad%b7%e8%85%ba_%e5%b9%b4%e9%bd%a1%e8%88%87%e7%99%bc%e7%94%9f%e7%8e%87

千萬不要覺得攝護腺肥大跟自己無關,看看這張圖就知道這問題可以說是「總有一天等到你」。圖/MedPartner 提供

在 2011 年歐洲有一份研究,針對 1,161 位攝護腺肥大患者調查,發現這些患者居然在出現症狀後平均拖延了 23 個月,才願意或想到要就醫。國內的研究也指出,尿流速已經小於 15 ml/s 的患者裡,居然有 76% 的人認為攝護腺肥大對生活「不會造成影響」。所以真的有非常多長輩已經有狀況,但是卻沒想到或不好意思就醫,但如果繼續往下看,你就會知道,「不會造成影響」是個不切實際的妄想啊!

攝護腺肥大成因、症狀與篩檢:從攝護腺生理與解剖結構看起

%e6%94%9d%e8%ad%b7%e8%85%ba_%e7%94%9f%e7%90%86%e8%88%87%e8%a7%a3%e5%89%96%e7%b5%90%e6%a7%8b

攝護腺是一個腺體,環繞在尿道上端,會分泌前列腺液,在射精時注入尿道,和精子以及儲精囊的分泌物混合再一起,形成精液。圖/MedPartner 提供

大家先來看一下圖。攝護腺是男性專有的器官,位置在膀胱的底部、直腸的前方。它是一個腺體,環繞在尿道上端,會分泌前列腺液,在射精時注入尿道,和精子以及儲精囊的分泌物混合再一起,形成精液。

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可能會隨之「增生」,也就是攝護腺「細胞變多」的意思。細胞變多聽起來很可怕,因為癌症也是如此,但攝護腺肥大是一種「良性」的攝護腺增生,只要適度治療症狀並且在醫師指示下追蹤,患者不必過度擔心。目前攝護腺增生的機轉還沒完全被搞清楚,但研究目前認為跟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基因
年齡
雄性素
發炎
肥胖、腰圍過寬

%e6%94%9d%e8%ad%b7%e8%85%ba_%e5%b8%b8%e8%a6%8b%e7%99%bc%e7%94%9f%e5%8e%9f%e5%9b%a0

目前攝護腺增生的機轉還沒完全被搞清楚,但研究目前認為跟這幾個原因有關。圖/MedPartner 提供

但大家應該可以發現,這些因素都不太像是你可以預防的。所以控制體重大概是少數你可以稍微做的事情。

正常的前列腺大概有 20 克重,但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可以長到正常的兩倍甚至更大。

%e6%94%9d%e8%ad%b7%e8%85%ba_%e6%ad%a3%e5%b8%b8%e8%88%87%e4%b8%8d%e6%ad%a3%e5%b8%b8%e6%af%94%e8%bc%83

攝護腺一旦增生,因為位置的關係,影響的主要不是性功能,反而會因為壓迫膀胱以及尿道,產生許多泌尿道的症狀,主要可以分為「排尿症狀」與「貯尿症狀」兩種。圖/MedPartner 提供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攝護腺。攝護腺一旦增生,因為位置的關係,影響的主要不是性功能,反而會因為壓迫膀胱以及尿道,產生許多泌尿道的症狀,主要可以分為「排尿症狀」與「貯尿症狀」兩種。

道理很簡單,肥大的攝護腺讓尿道變狹窄,產生排尿症狀,例如站一下才能排出尿來、排尿中斷,尿很久、尿速慢、頻尿等狀況。如果攝護腺往上壓迫膀胱,就會產生儲尿症狀,例如頻尿、急尿、夜尿,或者慘一點甚至會急性尿失禁。

排尿症狀可能會導致泌尿道的感染,儲尿症狀常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如果你一個晚上要起來尿尿五次,甚至在外面會不小心尿失禁,那真的是很痛苦啊!

大家上廁所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請低調,不要看起來太像變態),年輕男性走到小便斗,嘩啦啦啦一下子就尿得乾乾淨淨,拉上拉鍊閃人。年紀越大的,往往站半天尿不出來,最後還滴滴答答滴低到皮鞋上。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膀胱無力」,然後就想買 XXX 膀胱丸來吃,但其實多數狀況是攝護腺太大粒啦~

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高,所以國際上訂定了一個問券式的篩檢,自己就可以做。

%e6%94%9d%e8%ad%b7%e8%85%ba_%e8%87%aa%e6%88%91%e8%a9%95%e9%87%8f%e8%a1%a8

攝護腺肥大的盛行率高,國際上訂定了一個問券式的篩檢。圖/MedPartner 提供

在表格上的問題,如果答完全沒有是 0 分,總是如此是 5 分,滿分 35 分。

1. 症狀輕微 : 0 – 7 分
2. 症狀中等 : 8 – 19 分
3. 症狀嚴重 : 20 – 35 分

如果分數落在中等以上,建議就可以找醫師做一下檢查。

一般來說,醫師可能會安排:

尿液常規檢查(排除感染等可能性)
肛門指診(因為攝護腺在直腸的前方,所以指診的時候可觸摸到)
超音波(更清楚看到攝護腺的肥大情形)
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排尿的狀況)

%e6%94%9d%e8%ad%b7%e8%85%ba_%e5%8f%af%e8%83%bd%e5%81%9a%e7%9a%84%e6%aa%a2%e6%9f%a5

醫生可能做的檢查。圖/MedPartner 提供

以上這些檢查,除了確定是否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外,醫師也可能安排其他抽血檢驗,排除其他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攝護腺肥大治療:口服藥物、震波治療、外科手術

如果攝護腺肥大到一定的程度,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這時候就有需要進行治療。

目前常用的藥物有兩個類型。第一種是抑制男性賀爾蒙,可以減少攝護腺體積,但副作用是可能影響性功能。第二種是抑制甲型交感神經,可以改善症狀,但有低血壓的副作用。要使用哪種藥物,應該經由醫師評估,也跟患者好好討論。例如真的很擔心性生活受影響,那就應該避免第一種藥物,如果剛好有高血壓,那選擇第二種藥物還可以順便利用它的副作用降血壓哩~

%e6%94%9d%e8%ad%b7%e8%85%ba_%e5%b8%b8%e8%a6%8b%e8%97%a5%e7%89%a9%e6%af%94%e8%bc%83

目前常用的藥物有兩個類型。圖/MedPartner 提供

另外衛福部也剛核准通過「體外震波治療」來改善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這部分的治療健保目前沒有給付,必須自費但對於不想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也是增加了另外一種選擇。

對於症狀嚴重,藥物改善效果不佳的患者,手術就是不得不的選擇。標準的做法是「經尿道刮除攝護腺手術」。簡單講,就是用內視鏡把一根管子放進尿道,慢慢推到攝護腺附近,然後把過度增生的攝護腺組織刮除掉,改善對尿道以及膀胱的壓迫症狀。

%e6%94%9d%e8%ad%b7%e8%85%ba_%e6%89%8b%e8%a1%93%e7%a4%ba%e6%84%8f%e5%9c%96

攝護腺肥大手術示意圖。圖/MedPartner 提供

目前常見的手術方式有三種:

.單極電刀刮除術(Monopolar TURP)
.雙極電刀刮除術(Bipolar TURP)
.攝護腺雷射手術(Laser prostatectomy)

目前健保對於電刀的刮除手術都有給付,但雷射則無,因此費用上會有頗大的差距。雷射的主要好處是出血量會比較少,因此如果有心臟病病史、凝血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這類的患者,為了降低出血量,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可以考慮使用自費雷射手術。但根據國內相關研究,使用雙極電刀的各方面結果並不真的會比雷射手術差,所以不一定貴的就比較好喔~找到認真、技術好、為病人著想的醫師很重要!

攝護腺肥大的生活型態調整與預防保健

如果有輕微的攝護腺肥大症狀,但還不需要治療的狀況下,以下這些生活習慣的調整,可以稍微改善症狀。

1. 喝水不過量(一天喝 1500-1800 c.c.就可以),儘量白天喝,晚上少點喝
2. 膀胱要訓練,不必急著尿(轉移注意力,累積到 200 c.c.以上),改善儲尿功能。
3. 凱格爾運動,沒事就常做(解尿時嘗試把尿液中斷,那個ㄕ用力方式就對了)

已有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在生活上可嘗試以下的方式,來預防症狀惡化或改善症狀。

1. 避免飲酒或吃辣:避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症狀惡化。
2.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直腸在攝護腺後方,因此便秘會更加壓迫攝護腺)
3. 注意藥物使用:有些藥物可能導致症狀惡化(例如抗腸胃痙攣藥物),要讓醫師知道病史。

很多人大概會想問,有沒有吃什麼可以改善攝護腺肥大?坊間的說法非常多,但目前有證據的只有茄紅素(Lycopene)可稍微改善症狀。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茄紅素,所以只能從食物中攝取。紅色、黃色的蔬菜水果的茄紅素含量比較高,例如:番茄、木瓜、西瓜、葡萄柚、芭樂等等,都可以酌量攝取,茄紅素也是不錯的抗氧化物,對身體多少有些幫助。

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希望大家好好認識這個常見問題。如果有攝護腺肥大的相關疑問,也可以加入我們的 lIne@ ,或直接尋找家醫科、泌尿科醫師協助你。攝護腺肥大不是什麼隱疾,而是多數人都可能面對的疾病,現在的醫學進步,已經有許多便宜且有效的治療方式,大家千萬別害羞,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才能幸福健康過生活。

參考資料:

  • Berry, SJ, Coffey, DS, Walsh, PC,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ith age. J Urol 1984;132:474.
  • 台灣良性攝護腺前列腺肥大症臨床診療指引
  • Medical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UptoDate
  •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UptoDate
  • Transurethral procedures for treating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UptoDate

  • 編按: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不過對你而言光是看滿架的化妝品、保養品,各種醫美產品就令你眼花撩亂,更別說還有玻尿酸、膠原蛋白、類固醇這些有聽沒有懂的名詞來搗亂嗎?如果你想要聰明的美,不想要被各種不實廣告唬得團團轉,那麼泛科學這位合作夥伴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就是你我的好朋友。

本文轉載自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The post 男性們請小心,攝護腺肥大總有一天等到你!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鑰匙怎麼開門?先搞清楚鎖中暗藏的彈簧奧秘—《知識大圖解》

$
0
0

這個簡單的裝置如何保護你的財物安全?

自古以來,人類使用各種鎖與鑰匙來確保居家財物的安全。最早的鎖由一組木製鎖簧所組成,唯有相符的鑰匙才能推動鎖簧,順利開鎖。這種鎖名為鎖簧鎖(pin-lock),是現代彈子鎖(pin-tumbler lock)的原型。

彈子鎖的鎖芯內有一組以彈簧連接,且長度不一的上、下鎖簧。將扁平的小鑰匙插入鎖芯時,鑰匙側緣的鋸齒會將鎖簧向上推;使用正確的鑰匙時,下鎖簧的頂端就會齊平,也就是下鎖簧準確落入鎖芯內。如此一來,開鎖者便能轉動鎖芯,順利開鎖。其他鑰匙也許也能插入,但因下鎖簧頂部無法對齊,因此無法轉動鎖芯。

09-%e9%91%b0%e5%8c%99%e9%81%8b%e4%bd%9c%e5%8e%9f%e7%90%86

本圖出自《How It Works 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 27 期(2016 年 12 月號)。

不過,並非所有鑰匙都呈扁平狀。中世紀流行的凸塊鎖即採用圓柱狀的鑰匙。這種鎖的內部並無鎖簧,而是有個凸塊構造,插入的鑰匙若不相符即無法動彈;唯有擁有正確「刻槽」的鑰匙才能順利轉動鎖芯。這種設計也促成了首款萬用鑰匙的誕生;萬用鑰匙上的刻槽大多被銼平,因此不會被鎖內的凸塊擋住。

許多公司正在研製不需鑰匙即可打開的機械門鎖;只要你出聲或刷一下智慧型手機,就能開鎖。不過,目前多數的鎖還是只能以傳統的鑰匙來開啟。


2016-12_hiw_27

 

本文節錄自《How It Works 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 27 期(2016 年 12 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知識大圖解

The post 鑰匙怎麼開門?先搞清楚鎖中暗藏的彈簧奧秘—《知識大圖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人不可貌相是諺語,還是真的有根據?—《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
0
0

關於面相,中西方有不少相似的諺語,例如「人不可貌相」 英文是「Never judge by appearances.」或者「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諺語歸諺語,雖然提醒我們不要以貌取人,但這還是大家的通病。

288202792_0352fe6dd8_z

「人不可貌相」是眾人皆知的道理,但是這還是大家的通病。圖/By chris riebschlager @ flickr, CC BY-NC 2.0

例如北捷殺人事件後,有位略懂「面相學」的網友就有如下評論:「鄭捷是很典型的三角眼型下三白眼,這種人的面相加上後天環境與教育,不是成為大企業級總字輩或各種領域的專業達人,就是變成前無古人、極惡無道的罪犯!」

而關於三白眼,這位網友又說:「三白眼的人個性剛強,自尊心高,而且幾乎都愛憎分明,為信念常能奮不顧身,甚至捨身忘死……以他性格,很可能成為熱愛冒險的極限運動家,或是因為渾身散發凜凜之氣,成為一線刑警或軍人,使流氓、混混看到就求饒。」

言下之意是檯面上的大企業家都運氣好,否則他們會是危險人物? 抑或是鄭捷有教化之可能? 而他已經被處以死刑,離開人世了,否則法官看到不知道會不會有別的想法?

中西都看「面相」

不管你對上述的評論覺得有理或有趣,想必對於中國面相學都有一定聽聞,你可能很好奇,是否在西方的占星術之外,也有相同的學問或理論?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與中國面相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面相學在中國多為職業術士賴以為生的工具,所以一般流行於市井之間,為匹夫匹婦解決人生的困惑。但是在西方醫學史上,類似的面相學卻曾經主宰過「致病」學說,甚至成為犯罪學家不得多得的利器。

640px-physiognomy

面相學在中國多為職業術士賴以為生的工具,所以一般流行於市井之間,為匹夫匹婦解決人生的困惑。但是在西方醫學史上,類似的面相學卻曾經主宰過「致病」學說,甚至成為犯罪學家不得多得的利器。圖/By Tom Ordelman, 公有領域, wikimedia commons

西元前巴比倫帝國時,即有所謂 Physiognomonics(姑且翻譯為「體相學」),就是透過一個人的外在特徵,例如額頭、嘴巴、眼睛、牙齒、鬍子或頭髮等,判斷他的天性,大概也屬於「卜筮算命」之流。雖然相同的概念散見於之後的醫學典籍,例如希波克拉底斯與蓋倫(Galan)的著作,不過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證據,更無法與當時流行的「體液學說」契合,因此沒有得到重視。

面相學和醫學為何扯上關係? 那不得不感謝十八世紀末一位住在維也納的德國醫師哥爾(Franz Joseph Gall)。他認為大腦由三十三個管理區塊組成,其形狀決定了每個人的天賦,因此利用頭蓋骨的構造就可以判斷什麼樣的人可能成為謀殺、竊盜或詐騙的罪犯。

哥爾的學說並不見容於當時的奧地利,但是他的門徒史展柏(Johann Gaspar Spurzheim)卻將這套理論發揚光大,並取名為「顱相學」(Phrenology),而且在法國、英國及美國相當受到歡迎,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便成為顯學,甚至使得史展柏可以在愛丁堡公開解剖人類的大腦,再配合各種人類頭蓋骨與面相的組合圖解,以此預知人的生理與心理疾病。一時間,顱相學家帶著圖譜與人體頭像模型穿梭於大小市集中,宣稱可以治病。

phrenologypix

德國醫師哥爾認為大腦由三十三個管理區塊組成,其形狀決定了每個人的天賦,因此利用頭蓋骨的構造就可以判斷什麼樣的人可能成為謀殺、竊盜或詐騙的罪犯。他的門徒史展柏將這套理論發揚光大,並取名為「顱相學」。圖/From People’s Cyclopedia of Universal Knowledge (1883)Transferred,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當然這套顱相學並非當時醫界公認的診斷聖經,不過卻被義大利一位軍醫官龍布羅梭(Cesare Lombroso)應用到犯罪學的研究,成為其享譽國際的法醫學鉅著《罪犯人類學》(Criminal Anthropology)的理論來源。

龍布羅梭一開始只解剖一些死亡的精神疾病患者,想瞭解他們精神異常的結構性成因,可惜努力了很多年始終沒有重大發現。1870 年,他讀到德國病理學家維爾喬(Rudolf Virchow)的研究,認為罪犯的頭蓋骨有其先天特徵,可以做為事前評斷,甚至犯罪後的證據來源。

於是龍布羅梭開始研究義大利監獄裡的罪犯面相,並且解剖一些被判處死刑的盜匪屍體,結果似乎讓他發現了犯罪根源的重要依據,誠如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所說:「看到這個頭蓋骨,便如同廣大平原被火紅天空點亮般,我立刻就知道這名罪犯本性的問題……一種隔代遺傳導致他繁衍出原始人類及低等動物的殘忍天性。」

而在研究 6,034 位罪犯後,他做出一些判斷,如下:

.刺客的下巴突出、顴骨分得很開、頭髮細而黑、鬍鬚稀疏、臉色蒼白。

.性侵犯手比較短、前額較窄、頭髮顏色淡、生殖器及鼻子畸形。

.騙子的下顎大、顴骨突出、體重較重、臉色蒼白;而扒手手很長、身高比較高,黑髮、鬍子稀疏;至於搶匪,像是小偷等,頭蓋骨測量不規則、頭髮粗、少見稀疏者!

龍布羅梭經由自己的研究,主張犯罪案件為兩種主要型態:一種是「偶然罪犯」,乃是因情勢所逼而犯罪的人;一種是「天生罪犯」,因為遺傳上的缺陷而習慣性犯罪。這些遺傳上的缺陷可以從外觀看出來,最常見的是「手臂長」、「視力敏銳」、「下顎寬大」及「壺狀」的耳朵。

他的理論雖然受到矚目,但也沒成為醫學主流,尤其是罪犯「天生遺傳」的理論,更受到不少抨擊。當時法國的醫學教授拉卡桑(Alexander Lacassagne)更強烈反對,認為社會氛圍才必須負最大的責任,最後逼得龍布羅梭不得不修正理論,不再透過單純的生理特徵來區分「犯罪類型」。

顱相學意外開啟嫌犯辨識技術

不過由於顱相學的研究刺激,開啟了犯罪與人體測量學的研究,而其中最有名的研究者,莫過於法國警察局的犯罪書記員貝迪永(Adolphe Bertillon)。

358px-alphonse_bertillon2

用人類學的方法連結被逮捕的嫌犯及過去的罪犯,以此設計了一套「貝迪永人體測量認證方法」,相當成功,雖然貝迪永的方法被許多現代辨識方法(如指紋採證)所取代,但是他的成就仍被認為是現代的「嫌犯辨認技術之父」。圖/By Inconnu, CC BY 4.0, wikimedia commons

貝迪永的父親是「巴黎人類學協會」的主席,專門研究及比較人類頭蓋骨形狀、尺寸,而此時正值龍布羅梭的著作開始流行之際,在家學淵源的影響下,他開始用人類學的方法連結被逮捕的嫌犯及過去的罪犯,以此設計了一套「貝迪永人體測量認證方法」(Bertillon’s identification anthropométrique)。

1883 年 2 月 20 日,一位自稱杜邦特(Dupont)的犯人被送到貝迪永面前,透過他的測量數據,以及精心建立的一千多項犯罪紀錄檔案卡系統,他居然認出眼前這位杜邦特,曾經在去年底因為竊盜罪被逮捕過,而且名字是馬丁(Martin)而非杜邦特。貝迪永因此成為巴黎報紙的頭條,而且該年底就成功辨識了五十名不斷換名字的累犯。二年後,法國警方和監獄開始利用這套方法辨別犯罪嫌疑人。

圖/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flickr

圖/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flickr

雖然貝迪永的方法被許多現代辨識方法(如指紋採證)所取代,但是他的成就仍被認為是現代的「嫌犯辨認技術之父」,即便他並不十分重視指紋的特有性。

值得一提的是,貝迪永設計自己的辨識系統時,曾經請求父親的同事——一位比利時的統計學家凱特勒(Adolphe Quetelet)的意見,而他正是今日被醫界普遍用來評判肥胖標準「BMI 指數」(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的發明者。(當初 BMI 的用途,只是為了比較英國軍人與法國軍人的平均身材,和今日的用途南轅北轍。)

從面相學談到顱相學, 還有罪犯辨識的歷史, 讓我想到歷史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在《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Mr. Selden’s Map of China)一書中,曾經引用塞爾登一段深富哲理的話:

許多「有用的技藝與學問」領域已各走各的、不相往來;然而每個領域都與別的領域關係密切,不只常借助於相鄰領域,而且透過那層借助,還借助該領域之外的東西。

我們雖然覺得西方醫學歷史裡的「顱相學」可笑,但不能否認它啟發了今日刑案鑑識系統的科學化,是不可或缺的源頭。而我們中國的面相學以及號稱「可以窺知天機」的算命學,現在仍只是各種江湖術士賴以為生的工具而已。


%e9%86%ab%e7%99%82%e5%8f%b2%e7%9a%8446%e5%80%8b%e9%9c%87%e6%92%bc%e6%95%99%e8%82%b2

 

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The post 人不可貌相是諺語,還是真的有根據?—《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人工智慧能幫助中國對抗霧霾嗎?

$
0
0
585b6f3717a62

2016 年 11 月北京霧霾彌漫的一天,而 IBM 和微軟在此前已經對此進行了預測。圖/機器之心提供

本文轉載自機器之心〈抗擊霧霾的戰鬥中,人工智慧的身影〉,原文來自 IEEE,作者 Lucas Laursen

北京和中國很多其他城市都正籠罩在厚重的霧霾之下。在霧霾嚴重的時候,到達這些城市的飛機都需要備降其他機場。2016 年 12 月 14 日,北京發布了今年第一次霧霾「紅色預警」。據報道,北京地區 1200 家工廠被下令關閉或是減少生產量。

2016 年冬天,中國政府已經開始使用 IBM 和微軟的預測工具,而這些工具在去年已經進行過了測試。各市政府使用的 IBM 預測工具能夠結合傳統來源的數據,例如北京 35 個檢測多種污染物的空氣測量站,另外還有一些成本更低但是卻更廣泛的數據來源,如環境監測站、交通系統、氣象衛星、地形圖、經濟數據,甚至是社交媒體。微軟的系統能夠運用全中國超過 3000 個站點的數據。IBM 和微軟的工具結合了傳統的大氣化學物理模型和基於數據的統計工具如機器學習相結合,以便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IBM 中國研究院「綠色地平線」計劃項目經理黃瑾說:「我們的優勢或者說是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將這些都結合在了一起。」IBM 提前三天預測空氣狀況的準確率高達 80%,提前 7-10 天預測準確率可達 75% 左右。目前,微軟為中國環保部提供 48 小時的空氣預測支持。2015 年在北京進行測試時,微軟的預測工具在提前 6 小時預測時,準確率達到 75%,提前 12 小時預測準確率達 60%。

怎麼將物理模型和機器學習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最好的空氣品質預測,「這是目前一個很活躍的研究領域」氣體科學家 Vincent-Henri Peuch 說,他是英國歐洲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的主管。他補充說融合是一個正確的解決問題思路:兩種類型的模型都可以發揮作用且不會互相阻礙。目前的市場情形似乎也印證了這點。IBM 目前在新德里和約翰內斯堡發布了自己的融合模型,北京的初創公司 AirVisual 也提供私人商業應用的機器學習增強型空氣預測解決方案。

北京政府已宣稱在降低可吸入顆粒物污染的努力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他們的報導裡表明 2015 年的污染程度比 2014 年降低 6%。北京政府處於減輕空氣污染的壓力之下,同時也面臨防止經濟增長下滑的雙重壓力。IBM 的預測工具包含一個模擬裝置來估量類似關閉一到兩天城市中逆風工廠或者限制一兩天的汽機車所產生的作用。「這個工具逐一估計所建議調解措施下氣體排放引起的後果和經濟影響,」Huang 說道。

AirVisual、 IBM 和微軟都正在針對不同的工作地點對他們的軟體進行泛化,這不但需要集成不同城市的物理模型,還需要對不同類型的輸入數據和變化參數進行調整。例如,在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有 8 個北京空氣品質的監測站。IBM 約翰尼斯堡研究室的電腦工程師 Tapiwa M. Chiwewe 說道:「目前我們仍然可以對南非的一些數據重新進行利用。」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一個研究團隊在 2016 年中的報告稱,每一個不同的環境都需要有自己的機器學習模式。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不同的學習方式的成本取決於其包含的數據量以及在運算期間程式中的數據量。對於像北京這樣的城市來說,其累積的空氣品質數據很少,這和那些有著多年歷史數據的城市不同,也為政府提出了挑戰,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需要北京政府為當地選擇正確的系統。Peuch 說,「如果不在同一個地方使用相同的數據集,我們很難對不同的模型進行比較。」

要想把空氣品質控制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下,全世界的各個城市都需要為之努力。根據 2015 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報告顯示,2015 年,空氣懸浮微粒(不包括煙草煙霧)共帶來了 1.031 億失能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一種衡量人類生命品質和長度的單位),它已成為第六大疾病風險因素。這也成為了各國政府和公司工作的重點。據估計,在未來 5 年內,檢測空氣品質的市場每年都將增長 8.5%,有望達到 56.4 億美元。所以也可以預見,空氣品質預測的市場也將會隨之增長。

The post 人工智慧能幫助中國對抗霧霾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海明威,與充滿爭議的電痙攣療法—《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
0
0

1961 年 7 月 2 日,美國著名的一代文豪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在愛達荷州自家的地下室裡,和他的父親一樣,用自殺結束生命。他的妻子聽到槍聲後前去查看,發現他已經面目全非,只剩下嘴巴、下巴是完整的。法醫最後認定這是「擦傷走火」,法庭也裁定沒有人需要對整起事件負責,於是海明威才得以用天主教儀式埋葬。

721px-ernesthemingway

美國著名的一代文豪海明威,在自殺前曾經接受二十次左右的電痙攣治療。這個治療雖然減輕了一些症狀,但海明威也因此喪失了很多美好的記憶。圖/By Lloyd Arnold,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有些人認為海明威有家族精神疾病的病史,除了他的父親以外,其兄弟姊妹,甚至他的孫女瑪歌.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也是自殺身亡。

根據紀錄,海明威一生常常爛醉如泥,他的自殺,酒精發揮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崇拜他的人更相信一種說法——在完成《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之後,海明威因為自視甚高,而後無法達到相同的寫作水準,所以陷入嚴重絕望,才用雙管獵槍結束生命。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自殺前曾經接受二十次左右的電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 ECT)。這個治療雖然減輕了一些症狀,但海明威也因此喪失了很多美好的記憶。他對此治療下了這樣的註解:「它是個了不起的治療,但我們也失去這個病人。」意即他已經忘了自己的許多事。

有人解讀這是他自殺前的警語,顯示當時被認為對憂鬱症有效的電痙攣治療失敗了。不過沒有醫師敢斬釘截鐵地做出評論,因為海明威是享譽國際的大文豪,任何評論都會動見觀瞻,更重要的原因是醫師根本也搞不清楚電痙攣治療「真正」能治療精神疾病的基本道理。

電痙攣治療為何成為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

義大利神經精神科學家賽利地(Ugo Cerletti)被公認是現代電痙攣治療之父,他和同事畢尼(Lucio Bini)發展出以電擊製造人類「癲癇」(Seizure)的結果,進而治療當時醫師還束手無策的精神疾病。

macchina_elettroshock_ugo_cerletti

義大利神經精神科學家賽利地和同事畢尼發展出以電擊製造人類「癲癇」的結果,進而治療當時醫師還束手無策的精神疾病。圖/By Francesca.pallon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

兩人的想法啟發自屠宰場,因為要使用比較人道的宰殺方式,當時屠夫都先利用電擊棒讓豬隻昏厥,再切開氣管及大動脈,使其死亡,減少牠們垂死掙扎的痛苦。

賽利地發現豬隻在接受電擊後,會有如同人類癲癇發作的症狀,於是起心動念,和同事畢尼設計出對人類有相同作用的設備(但電擊力道較安全)。你一定覺得很恐怖,兩人竟然用如此殘暴的方法對待精神疾病患者,但仔細追究其中原因,其實他們想出的方法還比較「人道」,用心似乎和屠夫相同。

1934 年,有位匈牙利籍的神經精神專家邁都納(Ladislas Meduna)提出一個重要理論,認為「癲癇」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相互拮抗的疾病,只要引發癲癇就可以治療當時大家束手無策的精神分裂症。他一開始用樟腦油肌肉注射,最後找到了 Metrozol 這個藥物,以它製造患者的癲癇,也因此治癒或減輕他們的症狀。

1937 年,在瑞典舉辦的第一屆世界痙攣療法年會,邁都納發表自己的臨床經驗,不到三年時間,此法即風行於全世界的精神學界。賽利地也受到了啟發,終於和同事找出使用電擊替代藥物的方式,而且發現這種方法更人道。因為電痙攣治療會讓患者有「逆行性失憶症」(Retrograde Amnesia),意即接受治療後會忘記之前發生的事情,也記不起被電擊的不愉快經驗,所以比藥物製造出的癲癇更具優勢。

可惜電痙攣治療並非治療精神疾病的萬靈丹,賽利地發現它的療效對憂鬱症患者比較明顯,只要能接受十到二十次療程,便可有效控制病情,雖然有其侷限性,但有鑑於使用的方便性,在 40 年代到 60 年代,電痙攣治療儼然成為治療精神疾病的流行方法。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精神分裂症和癲癇是不相干的病症,也沒有拮抗關係,因此用電擊治療精神疾病患者,根本是錯誤原理引出的治療。雖然目前還有人利用動物實驗研究,想解出其治病的機轉,但證據依然相當薄弱,沒有人可以確切解釋其原理。

14466087218_9596493d1a_z

現在已經知道精神分裂症和癲癇是不相干的病症,也沒有拮抗關係,因此用電擊治療精神疾病患者,根本是錯誤原理引出的治療。圖/By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Faculty of Health & Life Sciences @ flickr, CC BY-SA 2.0

好在 60 年代之後,許多藥物用於治療精神疾病,而且電痙攣治療出了不少併發症,慢慢降低了使用率。其中最有名的案例,莫過於 1957 年發生在英國患者柏樂姆(John Hector Bolam)的醫療糾紛案件。

柏樂姆有憂鬱症,他的主治醫師阿爾弗雷德(Alfred)認為電痙攣治療是相當好的方法。當時已經有人利用「肌肉舒緩劑」及「人工固定」兩種方式,配合電痙攣治療。前者在治療前先施打麻醉藥劑,避免患者在過程中亂動而受傷;後者不施打麻醉劑,直接將病患五花大綁。因為阿爾弗雷德服務的醫院曾經有八個病人因施打肌肉舒緩劑,在電痙攣治療後死亡,於是他僅對柏樂姆用人工固定方法。

不幸的是,柏樂姆在電痙攣治療之後造成髖骨脫臼與骨盆腔骨折,他一狀告上法院,請求賠償。後來雖然判決阿爾弗雷德及醫院不用賠償,但也促進「知情同意」(Inform consent)的法律要求-意即醫師治療前一定要善盡告知的義務,讓患者瞭解接受治療的種種面相,包含其好壞、併發症、做與不做的比較,最後要患者簽下同意書,才可以實施治療。

海明威的悲劇不只是自殺本身,而是醫師治療他時所相信的「治療原理」。他接受有「喪失記憶」副作用的治療,而且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因此損失了一位大文豪,更可能失去對醫療的信任,這也是醫師們不敢在他死後表態或評論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電痙攣治療目前還未退出精神疾病治療的範疇,中國甚至有醫師用來治療「網癮」(即戒不掉的電腦網路使用習慣),聽說成效還不錯,只是這通常是二線的療法,誠如 1985 年,美國國家心理衛生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對電痙攣治療所做的結論:

「電痙攣治療是歷來最受爭議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法,而且有不少副作用,它應該侷限於使用在特定範疇的嚴重精神疾病。」

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


%e9%86%ab%e7%99%82%e5%8f%b2%e7%9a%8446%e5%80%8b%e9%9c%87%e6%92%bc%e6%95%99%e8%82%b2

 

 

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The post 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海明威,與充滿爭議的電痙攣療法—《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1902 年諾貝爾物理獎:你是電、你是光,你們解開電磁的神話—《物理雙月刊》

$
0
0

文/余海峯|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第二屆諾貝爾物理獎於 1902 年頒發。這一年共有兩位得主平均分享物理獎,他們是勞倫茲(Hendrik Lorentz)和塞曼(Pieter Zeeman)。

在 19 世紀之前,電現象和磁現象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在 19 世紀,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和馬克士威 (James Maxwell)成功把電、磁與光三種現象一同解釋。法拉第定律是描述電磁感應的經驗定律、馬克士威方程可以推導出所有電磁現象。實驗物理學家與理論物理學家聯手破解大自然的奧秘。

馬克士威方程不單止包含了所有電磁現象,更導出了一個結論:有一種能夠在真空中傳播的振動,其傳播速度恰好等於光速。然後,赫茲更用實驗證明了電磁波的確存在,電磁與光效應從此結合。

勞倫茲:提出解釋電磁現象的電子論

%e6%b4%9b%e5%80%ab%e8%8c%b2

洛倫茲。圖/nobelprize.org

然而,究竟電磁波是由什麼產生的?勞倫茲提出,有一種細小的帶電粒子在物質裡面。當這些帶電粒子流動時就會產生電流;當它們來回振動時就會產生一個隨時間改變的電場,根據法拉第定律這就會感應產生相應的磁場。而改變的電場和磁場,正正就是馬克士威方程所預言的電磁波,也解釋了觀察到的光的偏振現象。勞倫茲認為這些細小帶電粒子就是電子。

法拉第當年一直研究磁場對光的影響,他發現了磁場能夠改變光的偏振平面,稱為法拉第效應。可是法拉第生前的最後實驗──研究磁場如何影響發光源──以失敗告終。

塞曼:發現磁場會分裂光譜線

%e8%b3%bd%e6%9b%bc

塞曼是個實驗物理學家。塞曼發現了在磁場的影響之下,原子光譜發射線會分裂成更多更細緻的光譜線。這個實驗顯示原子之中的確有細緻的結構,驗證了洛倫茲的電子理論。圖/nobelprize.org

這個任務最後被塞曼完成了。相對於勞倫茲這個理論物理學家塞曼是個實驗物理學家。塞曼發現了在磁場的影響之下,原子光譜發射線會分裂成更多更細緻的光譜線。這個實驗顯示原子之中的確有細緻的結構,驗證了勞倫茲的電子理論。他們二人對於電磁與光現象的貢獻為他們帶來了 1902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現在這個磁場分裂光譜線的現象被稱為塞曼效應。塞曼效應被廣泛應用在天文學,天文學家能藉觀察來自遙遠天體的光譜線的塞曼效應,計算出天體的磁場強度。而勞倫茲電子理論,也與我們在之後介紹到愛因斯坦時將會討論的光電效應有密切關係。

在科學裡,當理論和觀察結合時,往往能夠帶來豐碩的成果。在電、磁、光三個現象的統一裡,透過法拉第、馬克士威、洛倫茲與塞曼這些科學巨人,人類得以解開大自然奧秘的一小部分。


38%e5%8d%b7%e7%ac%ac6%e6%9c%9f001

 

本文摘自《物理雙月刊》38 卷 12 月號 ,更多文章請見物理雙月刊網站

The post 1902 年諾貝爾物理獎:你是電、你是光,你們解開電磁的神話—《物理雙月刊》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念哲學沒有用?為何哲學淪為低等學問?

$
0
0
  • 編按:本文為「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針對讀者好青年 K 的問題:「為何哲學會淪為很多人眼中的低等學問?」的回覆文章,作者為豬文。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克律西波斯和伊比鳩魯。圖/By Matt Neale from UK - Greek philosophersUploaded by NotFromUtrecht,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2858253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克律西波斯和伊比鳩魯。圖/By Matt Neale from UK – Greek philosophersUploaded by NotFromUtrecht,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

首先,這個問題預設了哲學淪為很多人眼中的低等學問,然而這是一個「事實問題」,我不肯定社會是不是有「很多人」這樣想。我猜至少流連於荼毒室的好青年都不會這樣想吧,否則他們也不會想來這裡被哲學荼毒。如果大家有身邊人鄙視哲學的親身經驗,都可以留言跟我們分享一下~

不管是不是有「很多人」,有些人討厭哲學,倒是無可否認。箇中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他們都覺得哲學沒有用。但為什麼他們會覺得哲學沒有用呢?因為不同緣由而討厭哲學的人會有很不同的想法。我在此嘗試分開幾個層次去談。

念哲學哪有錢?!

哲學為什麼無用?最簡單的理由當然是唸哲學賺不到錢呀!試想一下,如果你中學成績非常非常好,但卻跟家人朋友說要入哲學系,他們第一個反應很可能都是:「你是不是瘋了?入哲學系幹嘛?」他們的反應當然不是出於對哲學這門學科本身有什麼認識,而只是純綷知道哲學系學生能找的工作不多,哲學系不是一門你唸完之後可以飛黃騰達的科目。所以,持這種價值觀的人看來,不單止哲學是「低等」的,其他一切賺不到錢的學科,例如其他人文學科甚至自然科學也屬「低等」。

哲學關我X事?

當然,有些人之所以認為哲學無用,不一定只是源於普遍哲學系學生賺不到錢這個事實,也可以是出於對哲學這門學科的一定理解(或誤解)。例如,有些人會認為哲學所探討的問題都是無關痛癢的。哲學家會爭論自我同一性、心靈與物質如何互動、我們如何認識世界等問題。這些哲學問題很多時候都不會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很直接或很大的影響。哲學家之所以會問這些哲學問題,並窮一生去研究,很多時候只是出於純綷的好奇心,純綷想認識真理。如果有些人沒有這種好奇心,自然不會有興趣探求這些真理,亦不能夠欣賞哲學這門學科。

哲學整天吵來吵去沒有結果?

另外一個可能導致人覺得哲學本身就無用的原因是,哲學問題很少找到一個大家公認正確的答案。千古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哲學問題可以一錘定音地宣判它已經被解決。幾千年前蘇格拉底問我們應該怎樣活、什麼是美、什麼是真理。幾千年後的哲學家,還是在問差不多的問題。相對於科學這幾千年來的發展,帶領我們一步一步的認識整個宇宙,哲學的發展便似乎顯得停滯不前。這個現象甚至令人質疑哲學問題本身便沒有所謂答案。如此一來,哲學便淪為一門研究一些不存在的東西的學問,那哲學自然無用。

但是,究竟哪個學科可以告訴我們哲學問題沒有答案呢?似乎就只有哲學。這顯示了視(某)哲學問題沒有答案,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哲學立場。換句話說,以這種理由反哲學的人,本身就很吊詭地要進入哲學討論。而且即使原來某哲學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哲學討論使得我們對刻議題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得我們發現該問題沒有答案,這個哲學討論的過程本身便是有意義的。(關於哲學問題是不是沒有答案,哲學有沒有所謂進步,可參考上一篇樹洞回答:討論了二千多年還沒有共識,哲學問題會不會其實沒有答案?

哲學不過是哈拉打屁?

還有一個十分普遍導致人視哲學無用的原因,是哲學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有時難以被其他學科的人理解。科學研究講求經驗觀察,數學講求演繹推論。但這兩者都不是研究哲學問題的主要方法。例如,當哲學家研究公義是什麼時,哲學家不是在觀察公義是什麼(不管是不是透過設計某實驗,使對象置於一個特殊環境中來觀察),也不是在計算公義是什麼(不管是不是透過建立某種模型)。哲學家做的是透過思想實驗、概念區分等方法,去論證公義究竟為何物。當然,觀察與計算的結果,對哲學辯論的過程或會有影響。但這些影響的結果,卻不是觀察與計算本身就可以提供給我們,而要經過哲學論證出來。

其他學科的人,有時難以理解思想實驗、概念區分這些哲學常常使用的方法,以致他們都覺得哲學是無用的學問。例如,在科學家的眼中,哲學家這種做研究方法,相比他們實實在在地在實驗室做實驗,就會顯得十分虛浮,不夠扎實,甚至覺得哲學研究只是一些吹水(哈拉打屁)。(有關哲學是不是吹水此問題,還可參看另一篇文章〈哲學不是…?〉)但正如上一個視哲學無用的理由,這個覺得哲學只是吹水漫談的想法,又是科學本身就能證明的嗎?似乎要說明科學有用、哲學無用,這本身又已經進入了哲學討論的範疇了。(所以科學家通常的做法不是嘗試跟你論證科學有用、哲學有用,而是直接對哲學家的討論,例如科學哲學、心靈哲學,視而不見。他們通常都是直接把哲學家當透明……這才是最高級的侮辱呀…..)

哲學本身無問題,只是現代的學院哲學有問題

最後一個我會討論的想法是:哲學本身不是沒有用,甚至對每個人都是一門至關重要的學問。無用的不是哲學這門學問本身,而是當代進行哲學研究的方式。

這個想法的普遍程度,一點都不遜上述討論過的觀點,甚至哲學界內的一些哲學家也會持有這種觀點。例如,香港著名哲學家李天命,便多番在他的哲普著作之中,批評當代的學院哲學。他曾以「茶餐廳會議」來諷刺學院裡舉辦的那些哲學研究會議。又曾說以前的哲學家,例如蘇格拉底和孔子,都是對人類文明有巨大的影響力的人。但現代的哲學家卻全都淪為了躲在象牙塔內的哲學教授。

這種態度背後的基本想法是:哲學本是有意義,它可以影響每個人的生命,甚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它也曾經如此。但當代的學院哲學卻令哲學失去了這個哲學之為哲學的價值。當代的哲學使哲學變成一門門檻極高的專業。在當代,沒有受過訓練的一般人,根本沒有可能進入到哲學的世界。

其實,這個對哲學太過專業化的抱怨,也不是一個新鮮的想法。早在柏拉圖的年代,柏拉圖便曾強調過哲學,作為一門學問,最根本的任務便是回應人一些最基本的關注。但有趣的是,柏拉圖自己的哲學卻成為了那種最專業、最無法理解的學院哲學的代表。例如,柏拉圖創立的柏拉圖學院,其門上便掛著一個標示寫著:「不要讓任何沒讀過幾何學的人進來。」(有說這不是真的)柏拉圖不是也強調哲學應該要在地和親民嗎?為什麼他自己的哲學又變成這樣呢?

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圖/By Raphael - Web Gallery of Art:   Image  Info about artwork,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5881

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圖/By Raphael – Web Gallery of Art:   Image  Info about artwork,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關鍵的是,如果我們期望哲學真的能回應我們的最根本困惑,哲學變得專業和離地卻是無可避免的。因為要回應人類這些最根本的困惑本來就是一件極之困難的事,而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簡單。例如,人生的意義,我們最根本的關注之一,真的可以輕鬆回答嗎?

這個看似在地問題,其實無可避免會涉及更多更多離地的問題 ── 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人與世界上其他東西有什麼不同?人又是如何與這個世界產生關係呢?世界又是怎麼來的?這個世界裡面有所謂意義嗎?從「人生有沒有意義」這個在地的人生哲學問題出發,我們一路問下去,卻發現背後有更多形上學、知識論、後設倫理學問題。故此,哲學離地,並不是故意裝作高深,而是這些在地的問題本來就沒有我們想像中簡單。如果只想追求一些片面的慰藉,你要讀的可能是《讓你幸福十個要訣》一類的心靈雞湯書,而不是哲學。

當然,無可否認,在如今的學術環境之中,仍充斥大量沒有意義的哲學論文、專書、研討會。這些東西全都是為了學術前途而做的。甚至寫這些東西的人自己也覺得他們寫的東西是毫無意義的。但這只顯示了整個學術環境的問題,此問題不獨哲學專有,並不表示哲學作為一種專科這件事本身是有問題的。

  • 備註:本文一些想法參考了 Bernard Williams 一篇名為 “On Hating and Despising Philosophy” 的文章。有興趣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的好青年可自行閱讀一下。

  • 編按: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好青年荼毒室中是一群對於哲學中毒已深的人,希望更多人開始領略、追問這世界的一切事物。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習慣的一切不是這麼理所當然,從這一刻起接受好青年荼毒室的哲學荼毒吧!

本文轉載自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哲學樹洞:為何哲學會淪為很多人眼中的低等學問?〉。

The post 念哲學沒有用?為何哲學淪為低等學問?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破解化妝水迷思:洗臉後一定要用化妝水?濕敷效果好?

$
0
0

化妝水推薦嗎?化妝水有什麼功效呢?

%e5%8c%96%e5%a6%9d%e6%b0%b4_%e9%8c%af%e8%aa%a4%e6%83%b3%e5%83%8f

我們對於化妝水的想像。圖/MedPartner 提供

三天兩頭就會有網友來問,化妝水推薦嗎?這個牌子的效果好不好?幾乎每個女生都用過化妝水,甚至化妝水是不少朋友人生中第一個使用的保養品。在業者鋪天蓋地的各種宣傳下,包含櫃姐、電視廣告、產品型錄,幾乎所有人都被教育到認為「化妝水可以保濕、美白、收斂毛孔」,是洗臉後「一定要用」的產品。

這看在醫師的眼裡,其實會有點傻眼。大家覺得自己在臉上每一種「保養」的時候,在專家眼裡其實都是在做一種又一種的「實驗」啊。

大家不要聽到「實驗」就覺得很可怕,我們稍微解釋一下。每一種化妝品或保養品,都各自含有許多不同的成分。每種成分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些彼此之間可能會有交互作用。當它接觸你的皮膚時,無論它是發揮「清潔」的作用、「保濕」的作用、「美白的作用」還是「防曬」的作用,它都確確實實跟你的皮膚接觸並產生作用。

所以對於醫師而言,你在臉上做每一件事情,最好都有「明確的理由」。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做了有什麼好處」、「做了有什麼風險」。

化妝水的全成分分析

我們來看看化妝水這個產品吧!老規矩,一定要看一下全成分。沒有全成分,根本就沒人知道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膏藥啊對吧~

化妝水主要的成分是:水。你沒看錯,就是水。接下來就是要看廠商主打什麼樣的功能,如果主打保濕,可能會添加一些玻尿酸這類的成分。如果主打美白,可能會添加熊果素這類的成分。如果主打軟化角質,可能會添加一些酸類的成分。如果主打收斂毛孔,可能會添加醇類等揮發性物質,揮發同時降低溫度,讓豎毛肌收縮。

所以業者如果跟你說他的化妝水可「快速吸收」,基本上都不是真的「吸收」進去,而是「揮發」掉了。業者都會叫你抹上去之後拍一拍臉,好像暗示你拍一拍這些成分就會「進入皮膚」,實際上者拍拍的動作是在「搧風」,空氣流動可以促進酒精這些成分的揮發,所以很快就乾了,而且留下涼爽的感覺,這樣你就會覺得產品好棒棒啊!

你的目的如果是保濕,那為什麼你不用保濕乳液就好?你的目的如果是美白,為什麼不用美白精華液就好?如果是想要代謝角質,為什麼用酸類產品就好?如果是想要收斂毛孔,其實醇類產生的是「暫時收縮毛孔」的效果。可以看一下「毛孔粉刺全攻略」會有更清楚了解。

這就是為什麼多數醫師都覺得,化妝水是一個「非必要」產品的原因。它不是真的什麼不好,就只是在正常保養程序中,並沒有加上這個產品的必要性。但化妝水會持續存在,除了大家的過度期待外,必定還是有它的用途。

化妝水用途是什麼?化妝水濕敷可以嗎?

許多人覺得洗完臉之後,就必須用一下化妝水,這個觀念可能要思考一下,到底是這樣真的有意義,還是你只是聽業者、櫃姐、部落客教你的依樣畫葫蘆?

%e5%8c%96%e5%a6%9d%e6%b0%b4_%e4%bd%bf%e7%94%a8%e8%a7%80%e5%bf%b5

洗完臉真的還要用化妝水嗎?圖/MedPartner 提供

在你洗完臉之後,臉部表面跟角質通常還是濕潤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直接使用保養品通常沒什麼問題。如果你噴了化妝水上去,其實就是噴了很多水,然後揮發掉,留下少量除了水以外的成分,例如保濕、美白或軟化角質這類的物質。甚至角質跟皮膚表面水分可能在醇類(酒精)的完全揮發後,反而更少。這對你後續的保養,其實幫助並不大。

%e5%8c%96%e5%a6%9d%e6%b0%b4_%e4%bd%bf%e7%94%a8%e8%a7%80%e5%bf%b52

如果皮膚乾燥卻要化妝,那可以使用化妝水,切記!立刻用!圖/MedPartner 提供

但如果你是在臉部很乾的狀況下,直接要用保養品,那就可以考慮使用化妝水。暫時性表面濕潤,以及暫時角質濕潤後,就要「立刻」使用保養品,可以讓保養品比較好推,比較好吸收一點。如果過了一陣子,皮膚又變乾了,那這個動作就又沒有大的意義啦~

如果你只是想要保濕,那其實並不需要使用化妝水。洗完臉的當下,立刻接續使用一般的保濕產品,例如玻尿酸凝膠、乳液等等就可以。如果洗完臉就非常緊繃,那其實代表你的洗臉產品可能太強了,應該做的事情是,換一個洗完臉部覺得清爽不過度緊繃的產品,而不是噴化妝水啊~

另外有時在早上出門前,沒空洗臉的話,化妝或上防曬前用化妝水,也可以讓化妝品和防曬產品比較容易推開,比較容易擦上去的效果。

%e5%8c%96%e5%a6%9d%e6%b0%b4_%e4%b8%8d%e5%bb%ba%e8%ad%b0%e6%bf%95%e6%95%b7

化妝水裡面不只含有水,長時間接觸皮膚病不好,因此不建議濕敷。圖/MedPartner 提供

至於網路上很流行的化妝水濕敷,其實「並不推薦」。首先是剛才講的揮發問題,當醇類完全揮發之後,反而會變更乾。另外化妝水的成分也不是只有水,裡面還含有酒精、香料、界面活性劑、乳化劑、植物萃取物、防腐劑等等,這些物質長時間接觸皮膚,對皮膚並不會產生什麼好處,其實不要敷著自然揮發就好。

臨床上常見許多女大生、年輕 OL 濕敷到睡著,結果反而接觸性皮膚炎來看診的狀況。說穿了,所為「濕敷」就是加了一層「密封」的作用,有點類似面膜的概念,而在化妝水這樣的產品上,使用「密封」的概念其實是非必要的。

如果真的要濕敷,要知道自己到底「敷了什麼在臉上」,如果是過敏性皮膚的人,若是含有會讓自己敏感的成分,就不適合。真的要做這件事情,大概可以把它想像是在自製面膜的概念,儘量不要敷超過五分鐘,如果有不舒服的狀況就拿掉。也沒必要天天做。另外,也可以考慮先不做這件事情,看看皮膚有沒有改變?如果沒差就省下來。

但它也不是「真的面膜」,真的面膜在質地上有特殊設計,跟化妝棉還是有差,密封的效果會比自己 DIY 好,所以真的要講,濕敷可能比較像「短時間使用密封效果比較低的面膜」這樣的概念。至於純露,基本上是植物去蒸餾產生的成分,是一種「混合物」,它雖然聽起來是純天然,但裡面就是水分、精油還有一些植物萃取物。另外也有很多商家還是會添加醇類等等物質,所以要不要濕敷純露呢?一樣要看成分。如果真的都沒有不適,濕敷不要超過五分鐘還行。另外也還是可考慮暫停這件事情,看看肌膚的變化。

化妝水要怎麼挑選?要注意哪些問題?

如果只是想要保濕的效果,那其實真的可以不必。水打濕臉部擦乾,就可以達到暫時性濕潤肌膚表面效果,再抹上玻尿酸凝膠或乳液這類的產品,就可以達到保濕功效。

如果是希望在化妝或擦防曬前,先使用一些化妝水幫助上妝,那就挑選成分儘量單純的產品,並不需要添加香精這類的物質。另外如果皮膚不是這麼乾、這麼難上妝的人,也許可以嘗試先拍一些清水,用毛巾輕輕按乾就上妝,說不定你根本不需要化妝水喔!嘗試看看,如果沒問題,以後就可以直接省一筆化妝水的錢啦~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的皮膚很敏感,但化妝水通常會含有一些軟化角質的成分,例如尿素,或一些化學性的去角質成分,例如果酸這類的物質。有些皮膚比較薄、比較敏感的人可能會因為這樣產生「過度去角質」的狀況,對肌膚反而造成傷害,不得不慎喔!如果忘記這部分的朋友,趕快去複習「去角質還是護角質」這篇文。

保養是科學,不是儀式」,這是我們一再強調的觀念。如果不知其所以然,那就好像是進了一間不知道什麼廟,看到前面的人怎麼做,你就拿著香跟著拜一樣。如果是正當的宗教,那就還好,應該不會出問題,如果是去拜了什麼邪魔歪道的廟,那你到時候可是人財兩失啊!學習基礎知識,努力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才不會讓自己「腦袋空空,錢包也空空」喔~


  • 編按: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不過對你而言光是看滿架的化妝品、保養品,各種醫美產品就令你眼花撩亂,更別說還有玻尿酸、膠原蛋白、類固醇這些有聽沒有懂的名詞來搗亂嗎?如果你想要聰明的美,不想要被各種不實廣告唬得團團轉,那麼泛科學這位合作夥伴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就是你我的好朋友。

本文轉載自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The post 破解化妝水迷思:洗臉後一定要用化妝水?濕敷效果好?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楊貴妃愛吃的荔枝,讓印度兒童離奇死亡?!

$
0
0

文/科科儲思盆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日噉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蘇軾〈惠州一絕〉

欸欸,東坡先生,別急著吃荔枝,先檢查熟不熟、自己有沒有先吃飽再說吧!君不見南亞有多少人因為吃到未熟透的荔枝而身體不適,甚至死亡。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在南亞國家就曾經發生過不少兒童因為空腹吃荔枝而死亡的案例。

大半夜兒童病因不明緊急送醫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2013 年,印度發現有許多兒童發生抽筋、類似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或者寄生蟲感染造成的腦病症狀,但詳細病因不明。相關的案例可以追溯到 1995 年,印度與尼泊爾也發生這種謎一般的狀況[1],病患症狀出現的高峰時段在凌晨,許多兒童被緊急送醫。每每發生這種症狀,都在當地引發了極大的恐懼,因為病因未知,大家像面對著一個躲在暗處的的不明敵人,束手無策。那麼可怕的症狀,如果真是傳染病,可能引發大規模流行,因此專家們紛紛投入研究,透過不同面向的分析,找出了一些線索。

首先,因為許多小孩沒有出現伴隨感染的發燒症狀,驗血也檢測不出白血球數目升高,因此先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再者,發現許多不幸死亡者血糖極低,這是當初大家沒有設想到的症狀。同時,有不少家長表示小孩在吃荔枝前沒有吃正餐,再觀察了此病症盛行時節,又正好與荔枝的產季吻合

怎麼會把頭腦動到荔枝身上?

這要從一系列的研究說起。

早在 1950 年代, 有種症狀「牙買加嘔吐症」(Jamaican  vomiting sickness)被歸因於食用了西非荔枝果(Blighia sapida, Ackee)所造成,並且分析出了其中的成分次甘胺酸(Hypoglycin)可能是元凶[2]。1960 年代,大鼠實驗證實,次甘胺酸會透過阻止脂肪酸的代謝,影響葡萄糖的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葡葡糖無法生成、無法進入血液,最後就引發了低血糖症(Hypoglycemia)[3]

講完了名字有像但骨子裡不一樣的西非荔枝果,我們的主角荔枝終於出場。同樣在 1960 年代,與西非荔枝果同為無患子科(Family Sapindaceae)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種子中被發現含有與次甘胺酸結構與作用相似的 α-亞甲環丙基甘胺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5]

有了上面幾個文獻回顧,加上此症與荔枝產季的吻合,引起一些人的注意。2015 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發表文章指出,這些兒童的病症可能是因為攝入荔枝中的某種毒素所致[5]。而今(2017)年的最新研究明確指出此症與荔枝的關聯,並且提出元兇就是次甘胺酸與 MCPG[6],兩者都會透過阻礙糖質新生作用產生葡萄糖,造成低血糖症。

研究針對不同成熟程度荔枝分析,又發現了未熟荔枝的假種皮(Arils,就是我們吃的多汁半透明部分)中,次甘胺酸與 MCPG 含量比成熟荔枝還高。那些兒童除了因為在空腹情況下撿食過多荔枝,也可能因為吃到了未熟果,引發低血糖症狀。

圖/由I, Luc Viatour,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567423

未熟荔枝果肉中,次甘胺酸與 MCPG 含量比成熟荔枝還高!圖/I, Luc Viatour,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從證據與現象中,我們只能知道荔枝(與其成分)與神祕怪病有相關性,並不能從此宣稱兩者有因果關係,我們還需要其他工具來協助驗證。

從荔枝與病症兩現象,配合各路證據與相關性的研究,最後研究人員們使用了流行病學領域常使用的 Bradford Hill criteria,驗證了兩事件的關聯強度(Strength of association)、兩事件出現的一致性(Consistency)、地區特異性(Specificity)、時間性(Temporality)、擬定推論的合理性(Plausibility)、實驗與流行病學結果的一致性(Coherence between the laboratory and epidemiological findings)以及西非荔枝中毒與南亞發生病症的類比性(Analogy),Bradford Hill criteria 總共 9 項規範,而這些有相關性的線索與假定的推論符合其中 7 項,因此研究人員據此可以宣稱,荔枝中的成分與低血糖症兩者有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神秘病症謎題就此解開。

講到這邊,前因後果大概串起來了:沒吃晚餐且有點營養不良的兒童,開心地在地上撿了當季盛產爛熟掉落的荔枝食用。荔枝中的次甘胺酸與 MCPG,阻礙了身體的糖質新生與代謝作用,無法及時供應血糖,加上本來就沒吃晚餐,血糖就較低。一直到睡夢中或者凌晨時分,各種因素疊加造成的嚴重低血糖相關症狀(抽搐、口齒不清、精神恍惚、像小孩做惡夢)引起了家長們的注意,不過因為事發突然,且之前沒有相關案例的研究,送醫之後也讓醫生們手足無措,有些較嚴重且未得適當處理的個案就此離開人世。

針對發生的兩個可能要件:空腹與誤食未熟荔枝,CDC 於 2015 年的報告中,就建議荔枝最好讓小孩於飯後食用,且避免食用未熟的荔枝。

古人早就跟我們說了,荔枝應該飯後吃

荔枝原產亞洲南部,是重要的果樹,鮮美的滋味受大家喜愛。根據記史書《華楊國志》記載,秦漢時代就有荔枝的相關紀錄;到了元代,更是遠銷西夏、新羅、琉球等地。歷來愛吃荔枝的歷史名人不少,例如唐朝的楊貴妃、杜甫,還有篇首的蘇東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省惠州市)時,吃到當地荔枝驚為天人,便成就了〈惠州一絕〉中永世流傳的那句「日噉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長久的食用歷史,民間也發展出許多關於荔枝的說法,最著名的是吃荔枝會「上火」,會造成口舌生瘡、大便閉結等等,不過目前大家對於「上火」的成因與解釋莫衷一是,比較廣為流傳且獲認同的說法是因為攝入高糖份食物造成身體部分水分分布不均所致。

除了上火說之外,還有一種「荔枝病」,發病描述為面色蒼白、四肢發軟等低血糖症狀,其實成因就是因為荔枝中的次甘胺酸與 MCPG 造成低血糖現象,建議治療方法是趕緊補充葡萄糖以回復過低的血糖,預防方法跟 CDC 建議的一樣,避免空腹吃荔枝,看來古今中外對荔枝病的瞭解還滿一致的。

「紅關公(皮)、白劉備(假種皮)、黑張飛(籽)」,看著趣味的荔枝食來亦美味,但在滿足口腹慾之餘,健康還是要顧。凡物適量即可,別學著東坡先生一日攝取如此大量荔枝,吃之前最好不要空腹,未熟的荔枝不要吃,這樣就可以避免荔枝成分引發的低血糖症,開心大啖囉。

參考資料

  1. The New York Times(2013), As Mystery Illness Stalks Its Young, India Intensifies Search for a Killer
  2. Hassall, C. H., Reyle, K., & Feng, P. (1954). Hypoglycin A, B: biologically active polypeptides from Blighia sapida. Nature, 173(4399), 356-357.
  3. McKerns, K. W., Bird, H. H., Kaleita, E., Coulomb, B. S., & De Renzo, E. C. (1960). Effects of hypoglycin on certain aspects of glucose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the rat.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3(4), 305-315.
  4. Gray, D. O., & Fowden, L. (1962). 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from Litchi seeds. Biochemical Journal, 82(3), 385.
  5. Shrivastava, A., Srikantiah, P., Kumar, A., Bhushan, G., Goel, K., Kumar, S., … & Tulsian, Y. (2015). Outbreaks of unexplained neurologic illness—Muzaffarpur, India, 2013–2014.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64(3).
  6. Shrivastava, A. et al. Association of acute toxic encephalopathy with litchi consumption in an outbreak in Muzaffarpur, India, 2014: a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Glob. Hlth. (2017) doi: 1016/S2214-109X(17)30035-9

延伸閱讀與報導

  1. Epidemi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blog(2014)。流行病學的因果推論(Causal inference in Epidemiology)
  2. The New York Times(2017), Dangerous Fruit: Mystery of Deadly Outbreaks in India Is Solved
  3. Medscape(2015), Ackee Fruit Toxicity
  4. TIME(2010), Top 10 Most Dangerous Foods – Ackee
  5. 百度百科。荔枝病

The post 楊貴妃愛吃的荔枝,讓印度兒童離奇死亡?!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