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演進中的科學研究方法(一) –心理科學的研究樣態

$
0
0
credit: CC by FlickrJunkie@flickr

credit: CC by FlickrJunkie@flickr

文/ 陳紹慶(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心理科學知識的普及讓大眾認識許多有趣的最新研究,看到心理學家如何設計精巧的實驗揭發人類心智奇妙之處。現代心理學實驗獲得的資料——包括能在許多計算機平台執行的反應測試,到掃描參與者進行反應測試的神經活動紀錄儀器——都是經過統計分析確認效果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獲得公開的機會。不過科學知識的產生也有結論錯誤的風險,如同曾介紹過的再現 13 項實驗結果的開放式研究。這次我想透過四篇文章,討論為何經過統計分析確認的研究結果不能直接成為可靠知識的原因?現代的心理學家有何辦法增進心理科學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這一篇我要討論心理科學研究的問題樣態。首先引用 Francis (2012b)開頭舉例的兩種研究題材,請讀者根據描述先猜猜看,那一種題材是心理學教科書會收錄的教材案例?題材 A 有 10 筆已發表的實驗結果,其中有 9 筆通過統計顯著性考驗;題材 B 有 19 筆已發表的實驗結果,其中有 10 筆通過統計顯著性考驗。你認為 A 或 B 何者較會受教科書作者青睞,做為教育學生的材料?

 

(防雷,猜好了再往下看)

以上描寫的題材 A 是 Bem(2011)設計 9 套實驗,探討一般人具有預知未來的「超感能力」(psi),每個實驗都有至少 100 位大學生參與,並且統計分析都達到顯著。題材B是閱讀社會心理學必定得知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描述中的研究筆數摘要自 Fischer 等人(2011)的整合性分析回顧(meta-analysis)。有興趣的讀者想了解兩個題材的研究細節,可以自行去閱讀這兩篇論文。我要回到之前問讀者的問題:現在你知道題材 A 與題材 B 的真面目,你認為那一個題材是值得寫入教科書的材料?

(旁觀者效應:出自 1964 年發生於美國紐約市皇后區的一起兇殺案件,當時媒體報導一名女子在暗巷被歹徒追殺,周圍住戶有 38 人目擊過程,但無人出面救援或報警。這個案例的細節在 2007 年有學者提出質疑(Manning, Levine, & Collins, 2007), 2009 年德國慕尼黑的一座車站發生 Dominik Brunner 為了保護一群學童而被兩名青少年當眾攻擊至死的案件,案發當時在場的旅客為何沒有主動介入,再次使心理學家好奇到底有什麼原因讓人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刻,願意挺身而出或故作沈默?)

如果你已經上完大學一年級或二年級的基礎統計,但是對一開始的問題舉棋不定,直到真面目揭曉覺得應該是旁觀者效應才有資格放入教科書,那麼你的思惟過程中已經有不要完全相信統計結果的念頭在轉動,只是為什麼顯著結果比例較多的題材,多數心理學家會抱持懷疑態度?這與透過期刊審查機制產生新知識的學科,會因為許多人為因素造成不顯著的實驗結果不易出版的「不見天日」偏誤(file drawer bias)。同一年 Francis 的另一篇論文(Francis, 2012a),運用模擬分析發現真實實驗結果原本不易顯著的研究,因為實際實驗結果卻顯著的研究比較容易發表,但是結果不顯著的研究較常被退稿,造成已出版的系列研究都是顯著結果的比例偏高,使得這系列研究成果帶來的知識打了折扣。如果你不是依靠直覺,而是因為認識「不見天日」偏誤的原因,判斷旁觀者效應是比「超感能力」更有資格增進心理科學發展的題材,那可以接著談談為何兩種題材的根本差異。

1956 年,今天常用的推論統計方法——區間估計與假設檢定——開始為心理科學研究者接受與學習的時刻,荷蘭心理學家也是著名西洋棋手的 Adrianus, de Groot 以母語發表如何在心理科學研究謹慎運用推論統計方法的文章,這篇文章今年由幾位荷蘭學者翻譯為英文,重新刊登於專業心理學期刊 Acta Psychologica(de Groot, 1956)。當時他已指出多數實驗結果達到統計顯著,並不代表這些結果能成為經得起檢驗的知識。能讓實驗結果轉換為具體的知識,是從研究問題被確立的那一刻開始。

de Groot 判斷心理科學的研究能分為假設探索型(hypothesis exploratory)與假設檢驗型(hypothesis testing)兩種。以下圖為例說明,設定某種研究題材的獨變項(X)與依變項(Y)可能產生10,000種實驗結果,分佈以灰點表示。若你知道迴歸分析,會了解不論挑選那一個獨變項數值做為實驗條件,最有可能發現的結果會接近依變項的迴歸平均數,例如以獨變項的平均值 10 進行實驗,最有可能的依變項數值是 15,代表這個研究題材要找到的最終目標。如果這個題材是剛開始有人進行研究,資料還不夠推測最有可能的迴歸關係,進行假設探索型的研究的目標就是儘可能嘗試多種獨變項條件,測量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什麼?就像下圖的紅色實心點是模擬對 11 種獨變項條件進行實驗,得到的 11 種結果。如果這個題材的資料已經很充分,有理論或假設讓研究者能推測針對某種獨變項條件進行實驗,評估最有可能的結果,進行假設檢驗型的研究就是確認這套假設的預測是不是可靠。如同下圖的藍色空心點,都是獨變項為 10 的結果。這個比較可以看出假設檢驗型研究的結論,最接近這個系列的最終目標:獨變項與依變項的總平均。(註:所謂「迴歸至平均」是也。)

螢幕快照 2014-04-21 上午9.44.44若你有時間有意願閱讀 Bem(2011)的論文,會發現這篇論文報導的 9 套實驗,都是針對不同的「預知未來」定義與操作條件進行實驗;Fischer 等人(2011)回顧的旁觀者效應研究文獻,是聚焦在有控制或操作「責任分散程度」的研究。顯然前者偏向假設探索型,後者偏向假設檢驗型,心理科學常見的爭議脈絡,大多是現在己知的資料讓這個領域的研究處於假設探索型,還是假設檢驗型的狀態。在後續三篇文章,我要談談區間估計與假設檢定兩種推論統計方法,如何在清楚的問題意識下運用?以及介紹現代心理科學超越兩種研究型態的嘗試方向。

讀完這一篇文章,你有沒有想要統計己經發佈在 PanSci 與果殼網的心理科學報導,是不是假設檢驗型的研究佔大宗呢?

 

參考文獻:


核電,誰「智能不足」?

$
0
0

隨著最近核電爭議的甚囂塵上,這幾天在社群網路上瘋傳了一篇2012年10月的中國時報舊聞,標題為「核4管線亂裝 台電:我們智能不足」的報導。核4管線亂裝、台電智能不足,雖然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這一篇報導中,真正「智能不足」或另有居心的是別有他人,那似乎也不應該在這個敏感時刻,就一股腦地栽贓給台電,因為某種程度上,情緒的對立與仇視並非問題解決的核心。

這一個事件的始末是這樣的,當年在日本福島核災的慘況仍歷歷在目時,核四廠一號機電氣工程卻發生「錯用」金屬導線管的事件,因此當時原能會完成調查報告後對外公布,隔天就在中國時報出現了這一則新聞。橫看豎看,都很難相信台電可以白目到這種程度,說出自己「智能不足」這樣的措辭。於是,為了確認台電公司人員的智商,筆者不得不直接去信善盡查證之責。

我們在信中詢問台電總公司:台電人員是否真的說過「我們智能不足」這樣的話語?工作人員可不可能這樣說?記者是否有針對這個報導找他們查證過?你覺得記者這樣的處理,以及新聞的標題,對於台電的人員公不公平?等問題。

不久,一封署名「台電總工程師」的信件很快地就逐一回覆了我們的這些疑問,在信中他們相信,如果真有這樣情形的話,也應該是工作同仁的無心之詞。此外,信中並且指出記者是直接引述「原能會」的話,並未對同仁進行相關的查證,而且這些同仁很可能是施工部門的人員。最後,信中也表明記者的報導及標題顯然對於台電很不公平,他們希望能有平衡報導的機會。

台電信件回覆

感覺上,台電就好像挨了一記悶虧,在核能電廠相關議題甚囂塵上之際,除了不敢大聲的反駁之外,可能更怕因此得罪了媒體老大,讓以後的日子更加的不順遂。當然,台電針對這一起事件,也有發出新聞稿澄清,只可惜這個新聞稿的內容十分地冷靜與四平八穩,就像是喝白開水般的無味與無趣,果然沒有引起任何媒體的青睞,輿論的撻伐仍然烽火四起。

台電新聞稿

更扯的是,就在事件的隔天,「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發表嚴正的聲明譴責台電,指出:「台灣電力公司身為國營企業,未能為台灣人民的安全把關,核安問題爆發後,竟以『我們智能不足』為脫罪的藉口,『智能不足』不應成為任何人犯錯後的說詞。嚴重污名化心智障礙者。」

這一整個荒謬的過程,推測就像下圖所示:首先是記者在採訪原能會的過程中,不經意地記錄到這一段「智能不足」的轉述,至於究竟是誰說的?是不是這樣說?在哪一種情境下?…根本已經不可考證。之後,當記者寫好稿件送上編輯台時,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台電的「智能不足」有可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新聞賣點,也因此獲得了編輯台的青睞,斗大的「台電:我們智能不足」躍上版面標題。新聞一出,台電立即成為眾矢之的,科技背景的發言人如何是這些嗜血媒體的對手呢?幾近急凍的新聞稿,更救不了正火燙的發燒議題。最後這事件就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的撻伐聲中逐漸落幕。

「核電」的問題千絲萬縷,不僅不是一個單純的科技問題,更牽扯許多不同社會部門間的關係,甚至各種不同價值觀間的折衝。在這個過程中,主流媒體藉機見縫插針,詐取閱聽率,然而如果民眾就隨之起舞而模糊焦點,並無助於解決這個棘手的複合式科技難題。如果這種狀況不能適可而止,恐怕智能不足的不只是台電、媒體,還會是我們這些在彈指間暢快轉載的芸芸網民。

—————————–

延伸科學再發現@科技大觀園

更多內容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能源」,或每週六上午8點收看民視53台科學再發現

《宇宙》第 0 集:探索之旅,精彩再現

$
0
0

Lord-of-the-Rings-Swords

作者:Shane L. Larson(猶他州立大學 物理教授)
編譯:Ankh Huang 黃于薇,現為兼職譯者(ankhmeow@gmail.com

2001 年 12 月的某個午夜,我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朋友們坐在洛杉磯一家電影院裡,在一片漆黑中屏息以待,等著《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的全球首映揭開序幕;這部極具紀念意義的電影是根據托爾金(J.R.R. Tolkien)名著改編,由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執導。在《魔戒》第一部出版的 47 年後,托爾金的作品已然成為一種文化圖騰(cultural icon),並且在全世界掀起一股關於奇幻、刀劍與魔法的熱潮,據說還被用來當作衡量其他奇幻小說優劣的最高標準。想在大螢幕上忠實重現故事格局如此宏觀龐大的中土世界,充其量只能說是徒勞,而且早有失敗的先例。不過這次的電影改編,雖然從當時到現在都有許多爭議,但就一般而言算是成功的。無論如何,電影版讓整個新世代的人們認識了哈比人、樹人以及洛汗人。

lotrshelf

在電影首映的前幾個月,我下了決心,要在觀賞電影之前先把《哈比人歷險記》和《魔戒》重讀一遍。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我腦海中最後一次呈現「只屬於我自己的」中土世界樣貌了,在看過彼得·傑克森的電影以後,所謂「中土世界」的樣貌,就會是托爾金的文字、我自己的想像還有彼得·傑克森的電影畫面三者的結合體了。

cosmosapvbanner

時光匆匆過了 12 年,挑戰重現經典的情境竟又再次上演。今年三月,美國福斯廣播公司和國家地理頻道開始播映全新的公共科學節目《宇宙大探索》(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延續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 1980 年主持的經典電視節目《宇宙:個人遊記》(Cosmos: A Personal Voyage)。卡爾·薩根已於 1996 年逝世,回歸宇宙星塵;而這次全新拍攝的《宇宙》系列節目,是由傑出科學傳播者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擔綱主持,並由安·德魯彥(Ann Druyan,原版《宇宙》節目的製作人)和動畫師塞思·麥克法蘭(Seth MacFarlane)負責製作。

最近看到《宇宙大探索》首支預告(上面這部影片)的觀眾,恐怕會以為世界末日到了!網路上的相關討論很快就趨於兩極化(這真是現代社會中極為常見的現象)。有人認為新版節目太過虛華、娛樂性太強,無法成為實用的科學傳播管道;也有人覺得新版節目和舊版差異太大,無法像原本的《宇宙:個人遊記》那樣提供發人深省、寓教於樂的豐富內容。有些薩根的忠實粉絲,認為泰森的主持魅力無法和薩根相比;同時也有一些泰森的支持者相信新版節目在他的主持帶領之下,絕對會相當精彩。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些討論都只是英雄崇拜,誰管什麼薩根還是泰森的啊?

(左)卡爾·薩根。(右)奈爾·德葛拉司·泰森。

(左)卡爾·薩根。(右)奈爾·德葛拉司·泰森。

除了這些關於科學節目主持人優劣的網路常見論戰,還有一些比較沒有受到注意的討論,指出這種每集一小時的電視科學節目從前雖曾盛行過,但現今已不符時代了。這方的說法是認為,未來傳播科學的途徑應該是 Tumblr 這類的微網誌以及 YouTube 短片,才能貼近注意廣度較小的現代年輕族群和現代政治家。事情或許是如此,但現在仍有許多極為成功的電視節目是單集一小時的,只是很少是關於科學題材(就算有《流言終結者》,還是少得可憐)。其實說穿了,現今最重要的並不是節目的形式,而是「可近用性」:要讓觀眾不必坐在 50 公斤的 CRT 電視機前,也能觀賞新的《宇宙大探索》(舊版的也一樣!)。觀眾可以改為透過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以串流播放《宇宙》節目,無論是在搭著火車捷運下班通勤的途中、窩在星巴克的角落,還是週四晚上等著晚餐的麵條煮熟時,都能一邊觀看節目。

《宇宙:個人遊記》就像超級英雄的故事一樣,吸引了很多粉絲。有一部份的人熱中於宣傳這個節目所具備的知識、遠見以及歷久彌新的特點,也有一部份的人認為這個節目的視覺效果和科學內容已經完全過時,顯示出《宇宙:個人遊記》已經不再具有實用性,直指它是「時代性的產物」。無論你怎麼看待,事實上,確實有一整個世代的人認為《宇宙:個人遊記》是讓他們接觸科學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人日後或許是業餘公眾科學的擁護者,或許成了科學家,但這一點卻是無庸置疑的。

有很多科學家認為自己踏上科學之路的啟蒙,要歸功於童年時接觸到卡爾·薩根,我確實也是其中之一(正如我先前在〈屬於自己的科學旅程〉〈這世界出了什麼問題?〉兩篇文章中提過的)。就我自己而言,薩根在科學傳播方面的長才發揮了十足的影響,讓我不斷在腦中思考這些資訊,並且逐漸形成了《宇宙》節目的其中一個核心議題:我們「可以」瞭解這個宇宙。或許只是因為薩根的解說淺顯易懂才讓人這麼想,但我在看完節目後,確實認為我獲得了一些知識、認為我可以動手實驗來深入瞭解,而且因為相信自己可以去瞭解任何實驗的結果,最終促使我踏上了科學家一途。在每集節目播出之後的幾天內,我都會和別人針對觀看《宇宙》而進一步激發的想法進行漫長的討論,我不只學到科學的原理,也學到科學史和人類如何瞭解世界的過程,而這些故事是我先前從沒聽過的。我會和爸媽聊愛因斯坦和相對論,會和老師談論如何用徒步走遍地球來探勘地球的大小,也會跟朋友討論以後要搭著我們自己設計的太空船飛越火星的峽谷。其中有些對話對我意義重大、深具啟發,直到今天都還牢牢記得。

在後來的人生中,我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薩根那樣清楚明確、能言善道的說明事理(很多科學教師都會讓我聯想到 1971 年的電影《威利旺卡與巧克力工廠》(Willy Wonka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當中的特肯汀老師,你可以看一下特肯汀老師教授百分比的授課方式,告訴我是不是很耳熟!)。這讓我更努力思索我該如何傳播科學,以及如何實踐(也因此有了這個部落格 [註1])。這是一個學習、改進和重新嘗試的過程,永無休止。

Howard Thurman (photo by LIFE Magazine).

霍華‧瑟曼(Howard Thurman),《生活雜誌》(LIFE) 攝。

這個世界需要能夠傳播科學的科學家,原因很多。最首要的原因是,現代社會有許多嚴重的問題,而科學家可以協助解決;而且,確實有許多重大問題很可能「只有」科學能夠解決!人們必須瞭解科學家如何發揮作用、科學又是如何發揮作用,還有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是如何改變、如何演進的。如果人們不瞭解這些事情,就無法在需要信任科學的時候相信科學的力量。但是,這個世界之所以需要科學家與社會大眾交流溝通的第二個原因更為重要,那就是科學家對這世界的知識懷抱著無止無盡、無拘無束的熱情。在我此生遇過的人當中,很少有人會像科學家一樣在科學知識中找到熱情喜悅,因而展現無比活力的。借用偉大的哲學家霍華德·索門 (Howard Thurman) 所說的:「這個世界需要的,就是活力充沛的人。」而科學家正是擁有著無比充沛的活力。

每當回顧自己是如何發現科學的樂趣,《宇宙》都在我的記憶中佔了最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宇宙》給了我這樣蓬勃的活力。正因如此,我非常期待《宇宙大探索》的播出。和從前第一次觀賞《宇宙》時相比,我已經掌握了更多的科學知識,但像這樣對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提供立論清晰、清楚易懂又具有娛樂性的說明,仍然會讓我醉心享受。我非常期待能以全新的《宇宙大探索》作為媒介,和其他人一起討論科學,也非常期待能重現以前的科學討論對話!

就像在《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首映會之前那段焦急期盼的日子一樣,我感到有必要重新回顧卡爾·薩根和《宇宙:個人遊記》。在我們開始探索數十億年來宇宙的演化、展開全新探索之旅以前,我希望能再次聽見薩根圓潤低沉的嗓音在耳邊響起、希望能再次感受從前觀賞《宇宙》時那種驚奇撼動,所以從現在起到三月之間,我將以想像力為筏,循著《宇宙》的音樂旋律,追隨卡爾·薩根探訪屬於夢想和真相的世界。從十二月起,我會每週貼出《宇宙》的內容所激發的一些想法,在我們進入全新的探索旅程、拓展思維疆界之前,分享我最後的一些省思。

誠摯盼望你們也能加入這趟旅程。

cosmosstobanner

[註1]:作者 Shane L. Larson長期撰寫科普部落格 Write Science

原文:Cosmos 0: It’s Time to Get Going Again刊登於 2013 年 11 月 29 日

中國空氣汙染讓颱風更強?

$
0
0

 

上海陸家嘴因為空氣汙染能見度不佳,新的研究發現這些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強颱風威力。(圖片來源:flickr用戶Peter Dowley)

上海陸家嘴因為空氣汙染能見度不佳,新的研究發現這些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強颱風威力。(圖片來源:flickr用戶Peter Dowley)

近幾年,中國的空汙問題屢次躍上新聞頭條,2013年年底華東華南嚴重的空汙事件,讓上海引以為傲的陸家嘴天際線消失於黃霧之中。對台灣而言中國空汙似乎無關痛癢,但是2014年美國的一份研究卻發現這片黃霧卻可能讓太平洋的颱風更多更強!對於每年都遭遇颱風侵襲的台灣構成更大威脅!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最新的報告指出,中國與亞洲其他快速發展的國家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可能為北太平洋帶來更多更強烈的颱風。

 報告的主要作者王遠(Yuan Wang)表示:「空污的影響十分戲劇化,空氣汙染導致更高更厚的雲層以及更劇烈的降雨。」目前,中國北京與印度德里兩地嚴重的空氣汙染經常達到危險等級,並超過WHO建議安全值的數倍之多。

除了對當地居民健康的負面影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這些空氣汙染物質對於大氣環境有更深遠的影響。

來自美國與中國的研究者利用電腦模式模擬空氣汙染物如何改變大氣系統。當空氣汙染物被吹送至太平洋上方,會扮演凝結核的角色,促使大氣中的水氣凝結形成水滴。研究發現,空氣汙染物在汙染源附近增加最多的大氣水滴含量,平均而言則會增加108%。

這些小水滴讓太平洋上空的雲層更多更厚,導致洋面上有更加強烈的風暴。研究人員通過比較1979到1988年以及2002至2011年的氣候數據,發現2002至2011年颱風強度明顯增加,風暴的頻率和位置則沒有發生變化。

然而空汙的連鎖效應還不只如此,王遠說:「因為太平洋的風暴路徑是全球循環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亞洲空汙對於太平洋風暴的影響,會間接改變世界其他地區的氣候環境,尤其在冬季以及下風處,例如北美洲。」

其他研究空污對大尺度空氣系統影響的相關報告,也發現北美洲對於北大西洋颶風、南亞對於印度洋漩風有類似的效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過去以為毫無關聯的兩個現象,竟存在交互影響。地球的大氣環境牽一髮而動全身,下一次看見中國又被厚重霧靄掩蓋,台灣也不能掉以輕心,或許超級颱風已經在虎視眈眈了!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4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科普活動大進擊

$
0
0

SONY DSC

採訪 / Yi-Duan Wu(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日前科普活動計畫101年度成果發表會暨活動宣傳交流會在科博館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普推動者帶來了活動成果與經驗和大家分享。發表會有活動簡報、海報聯展以及科普工作坊三種形式,提供關心科學普及的朋友一個分享、互相觀摩與討論交流的機會與平台。

其中有幾支科普團隊特別值得關注,像是中央大學科教中心,由物理系朱慶琪教授主持的「互動式科學演示活動—『我的科學體驗教室』及『假日科學廣場』」。團隊希望「科學親身體驗,動手創意無限」,參加者在親自參與同時,除了感到有趣,也能在過程中探究並了解科。「我的科學體驗教室」主要針對制式教育部分的國高中學生,主題式設計科學演示課程內容,經由演示讓學生能將科學現象連結到日常生活經驗;「假日科學廣場」的對象為一般大眾,通常是親子一同參加並有家庭長期參與,使用生活化的主題加上和講者的雙向互動,讓參與者親身觀察體驗。透過活動演示彌補知識教育的不足,使課本平面知識立體化。強調觀察、思考、實做與驗證的重要。

photo1

主持「活力小子愛科學—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科學遊戲體驗營」的高師大特教系蔡明富教授,則是將專業和科普推廣連結,針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兒童舉辦科學活動。ADHD學生通常會因為注意力集中困難,導致學習狀況不甚理想。蔡教授希望能夠改善這種情形,引起學生學習意願及對科學的興趣,所以規劃專門為ADHD學生所舉辦的科學營隊。活力小子科學營將遊戲與科學相結合,學生能夠在動手實做的過程中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吸收科學知識,從較安全且易觀察的簡易物理實驗入門,學習如何觀察、提出假設與解釋,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思考。過程中每位ADHD學生即配有一位由高師大特教系學生擔任輔導員,因應學生個案狀況不同進行輔導,並記錄其學習狀況與反應,非常用心。

108_003

「活力小子愛科學」活動情形。

103_001

「活力小子愛科學」活動情形。

「空間思考—從地圖看台灣」由台大地理系賴進貴教授講述各式地圖中的故事。以1854年的倫敦霍亂為例,傳播速率快、死亡率極高令人聞之色變,卻因所知有限而無法遏止病情,最後是如何解決的呢?當時Dr. John Snow將病患住址標記在倫敦地圖上,發現最密集處中心有一水泵是居民飲用水來源,推測出水體是傳染病的來源。另外賴教授也以屏東縣的藍綠選票分布為例,談人文社會與地理環境的關係;藍綠以潮州斷層為界,形成壁壘分明的分布也有其原因。一張地圖呈現的並非答案,而是拋出一個個的議題待我們發覺及探討。

希望未來也有更多的科普團隊出現,針對不同族群設計有趣又有意義的科學活動,讓科普遍地開花。

臨危不亂–災難來臨時如何有效統御指揮?

$
0
0

 

大規模意外與災害考驗救援單位的指揮效率與管理能力,圖為南韓歲月號沉沒後美軍組織救援行動。(圖片來源: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Adam D. Wainwright / US Navy)

大規模意外與災害考驗救援單位的指揮效率與管理能力,圖為南韓歲月號沉沒後美軍組織救援行動。(圖片來源: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Adam D. Wainwright / US Navy)

2014年南韓歲月號沉沒意外,南韓政府搜救過程的混亂,讓南韓國務總理因而下台。重大災害發生時,往往是救災指揮體系的嚴酷考驗,有限的救難資源面對災難的瞬息萬變與爆炸性的災情回報,該如何運用一套簡潔的分工架構迎戰災難呢?

在美國,事件應變及指揮系統(Incident Command System, ICS)於911事件後已成為法定的救災指揮體系。ICS是美國在1970年代,從南加州一場場森林大火的慘痛教訓中痛定思痛後發展而成,主要想改善救難過程通訊與管理方式的缺陷。

因此,ICS建立一套簡潔的基本架構,由七個角色或部門各司其職,包含「大腦」的資訊官(Information officer)、安全官(Safety officer)、聯絡官(Liaison officer),以及「四肢」:執行(Operation)、後勤(Logistics)、計畫(Planning)與財務行政(Fi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ICS基本架構(圖片來源: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

ICS基本架構(圖片來源: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

 
ICS的「大腦」:資訊官、安全官、聯絡官

ICS的「大腦」,負責單位對外的聯繫與對內的溝通,以及確保單位的安全。資訊官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將災難資訊傳給適合的機構或人,例如媒體、行政主管機關等,可說是整套體系的發言人。

安全官則是在分析現場相關安全資訊後,提供判斷給指揮官做參考。目的在於確保所有人員的健康安全,避免危險情況發生。聯絡官可視為單位的一個聯絡點,當其他組織需要和這個單位聯絡,可透過與聯絡官聯繫後,再視提出的要求找出適合的人員繼續對話。

ICS的「四肢」:執行、後勤、計畫、財務行政

缺少「四肢」,救難指揮體系亦無法發揮作用!接下來就來認識ICS的4大分工如何協調運作。

執行組的職責在於執行各種救災行動與反應,例如醫療、救護、滅火、疏散等等。計畫組則像是單位的「智囊團」,需要蒐集各種現場資訊制定救災計畫再往上呈報供揮官參考是否執行。

後勤組便是需要確保救災單位的補給品不虞匱乏,包含各種所需器材設備、服務等等。財務行政組則處理單位中所有的財物、行政與成本分析等等事項。

在ICS架構內,對內通訊有明確指定的組長作為各組溝通的聯絡人員,以確保訊息的有效傳遞。同時因為美國各單位皆已採取ICS架構,不同政府機關間需要橫向聯繫時亦能快速藉由聯絡官傳遞。

台灣救災體系與ICS架構的差異

面對大規模災難時,ICS體系往往更能顯示其優點,目前世界上先進國家的災難指揮體系與架構都漸漸採取與ICS相同或相似的精神,然而,台灣深受其影響的日本卻是個例外。

目前日本與台灣的災難應變指揮架構,並沒有採用ICS的精神,日本仰賴民族性格上的優點維持災難發生時的救災效率。台灣的救災體系許多地方承襲自日本,但這套模式在台灣是否還行得通?

台灣常見的指揮架構,幾乎只強調執行功能,缺乏後勤、計畫、財務行政。這些工作都落到指揮官身上,一旦發生大型災難,指揮官往往分身乏術,被這些工作拖累而無法有效運作。

此外,台灣的體系有太多單位或人員平行於指揮官之下,導致指揮官需要不斷「下令」,所有人浪費太多時間在等命令下達,減低整體架構的效能。

當我們看見南韓歲月號的悲劇與心碎的畫面時,台灣應該從中借鏡,思考如何讓救災體系更有效率的管理與運作,避免類似悲劇在台灣上演。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4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淘氣衛星你追我跑 掌握旱澇預報

$
0
0

 

GRACE衛星示意圖,透過量測兩衛星間的距離變化,科學家就能獲得全球地表的淡水資訊。(圖片來源:NASA)

GRACE衛星示意圖,透過量測兩衛星間的距離變化,科學家就能獲得全球地表的淡水資訊。(圖片來源:NASA)

台灣中南部每年春季,經常遭遇用水吃緊的困境。最近,日月潭水位新低已經威脅到水社碼頭的經營,然而一到夏天往往卻又暴雨成災。面對從乾旱到洪患的劇烈變化,美國NASA利用在天上追逐的兩顆雙子衛星,長時間的監測全球各地水資源的變化,有趣的觀測方式帶來至關重要的觀測結果。

在天上運行的「優雅」衛星

重力回復及氣候實驗(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這對有著「優雅」之名的衛星,是NASA在2002年發射升空的一對雙子衛星,目前已經持續蒐集地球十多年來地表淡水的分布資料。
 
GRACE觀測地表水體的方式相當有趣,不禁佩服科學家的創意。GRACE藉由衡量地表重力對於其在軌道上運行速度的微小影響,從而推知地表水含量的多寡。利用「質量越大重力越大」此一定律,當地表上的冰被、河流、湖泊水量以及地下水含水量越多時,這個地區的地表總質量越多,代表有較大的重力;反之當地表乾涸時,質量較少使重力較小。
 
運用此一概念,科學家只要知道全球地表重力變化,就能推算出地表淡水資源的分布情形。但要怎麼量測呢?GRACE有前後兩顆雙子衛星,中間相隔約220公里。舉例來說,當跑在前頭的衛星接近地表重力較強的地區時,會受到較強的重力吸引而加速,拉開與後頭衛星之間的距離;而當前頭的衛星飛越重力較強的地區後,會逐漸減速,後頭的衛星則同樣受重力吸引而加速追上;最後當後頭的衛星也飛過重力較強的地區後,後頭的衛星減速,前頭的衛星速度則不再改變。
 
透過這種你追我跑的過程,科學家量測兩衛星間的距離變化,從而推算全球地表的重力場(gravity field),並得到我們最關心的水資源分布資料。
 
從全球暖化到地區乾旱

實際上,GRACE的觀測資料用途廣泛,從全球尺度的暖化危機到地區性的旱澇趨勢都能掌握。

對於全球暖化是否加速冰層融化速率,GRACE提供了南極與格陵蘭的冰被資料,但分析結果卻指出在2003〜2012年為期十年的長時間尺度中,冰被融化的速度看不出明顯的加速,無法與冰被短期的變化區隔,未來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觀測資料。
     
此外,GRACE在2006年發現非洲的剛果河、尚比西河及尼日河流域有乾涸趨勢,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與科羅拉多和水量則增加。2013年的觀測則發現美國南部出現地下水逐漸枯竭的警訊。這些資料增加科學家對於地表水循環的了解,同時也用於改善天氣、河流、洪患、乾旱的預測模式,讓各地水域管理決策機構得以防患於未然。(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4年/4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科技新知」。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延伸學習:
《GRACE Sees Groundwater Losses Around the World》
《掌握地球淡水趨勢 雙子衛星監測助益大》
《Cynthia Barnett, Groundwater Wake-up.》
B. Wouters, J. L. Bamber, M. R. van den Broeke, J. T. M. Lenaerts & I. Sasgen, 2013, Limits in detecting acceleration of ice sheet mass loss du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Nature Geoscience 6, 613–616.

科學真的說服不了反核四的人?

$
0
0

800px-Nuclear_Power_Plant_Lungmen

有一篇文章〈人渣文本 Ninjia Text: 為什麼科學說服不了反核四的人?〉,還有〈王立第二戰研所 Evil Overlor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從反核衍生出的感想〉想法和我的頗接近,分享到臉書的時候,有朋友指出,「 如果把擁核換成演化論、宇宙起源理論、手機電磁波無害論、10ppb瘦肉精無害、乃至於基改作物無損健康等,我們仍然堅持無法說服相反立場的民眾是自己的問題嗎?」的話呢?

老實說,如果可以的話,我一點也不想漟這渾水,因為擁/反核的人士裡頭,有不少表面上理性,實際上理盲濫情,而且愛各說各話,自以為是地堅持己見,無法溝通。當然,我這種說法兩邊都得罪,不過誰叫我最大的缺點是坦白老實。對於核能,我的主要看法在〈核必有核不可?〉這篇文章中,在此就不再贅述了。因為那兩篇文章主要探討的是核四,我主要也針對核四來討論。

由於有網友提到演化論,那我就來說說話吧,畢竟演化生物學是我研究的專業,加上以傳播科學為嗜好。這裡就僅是點淺見,拋磚引玉一下。不過,因為看過太過擁 /反核的之間的攻訐、謾罵、羞辱,我實在沒有心情、時間和精力參加。這裡很多話很說得直白不客氣,如果不爽我的論點,要怎麼攻訐、謾罵、羞辱隨便你們,不 過抱歉我真的沒興趣參與,除非是理性認真的討論。

首先,我得要說,擁核的朋友,請不要把演化論扯進來。說難聽一下,請不要來收割演化生物學家的稻尾!

核安問題,牽涉的是成千上萬人的性命,不是一兩個核電廠委任的專家說的算數,也不是一群很懂核電,但對台電說法照單全收的業餘專家說的算。科學知識並非是絕對的真理,只是理論在即定條件下,經由科學實驗一再檢驗而成立的。如果把學到的科學知識當作絕對的真理,一來失去科學社群最寶貴的自我修正能力,二來那麼科學就成了無法挑戰的宗教,三來別忘了「既定條件」這件事。

閱讀全文:
科學真的說服不了反核四的人?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核能」


那一夜,我們在科學中蛻變

$
0
0

13765599593_e74b5b4117_h

文 / 羅佩琪

七位科仔,七段精煉的科學故事,加四百位觀眾、上千名收看直播的網友,等於…… ∞ 對科學的熱情!

成立三年半,PanSci泛科學三月三十日在科教館舉辦第二屆年會《蛻變吧!科學》。這場科仔圈的年度盛典由大師雲集的科學創業家論壇開場,短兵相接、火花四射的火線對談作中繼,而壓軸,則是去年年會一戰成名的「科仔七分熟」──由PanSci邀請七位新生代講者,進行極富挑戰的七分鐘科學短講。

華麗的講者陣容、跨域知識爆炸的七分鐘連發,這場高濃度知識交換的年度聚會,再次在科仔圈掀起PanSci式的科學旋風!

序幕:蛻變中的泛科學

13764303763_d7135d2207_h

「泛科學原本是一個被砍掉的案子……」用PanSci成立的獨家私密故事作為開場,泛科學的當家主持人,同時也是泛科學的共同創辦人鄭國威(江湖上人稱P編),首先帶大家一窺PanSci成立以來的成長與蛻變。

起源於三年半前一個胎死腹中的計畫案,已經投注感情、覺得科普平台太重要的P編想方設法才得以繼續營運的泛科學PanSci,轉眼間已成為擁有十萬粉絲、台灣最大的科學網站。優游於於各類議題探討科學時,PanSci社群所展現的批判力更是珍貴而驚人,文章若有資料、詮釋上的疏漏,每每在刊出後五到十分鐘內就會有夥伴出面指正,讓PanSci即時修正──這樣具有批判力的社群,是台灣絕無僅有的。

話語中流露著自豪,P編用難得的感性,為三年半來泛科學的蛻變下了註解心得:

「可以跟各位一起參與PanSci這個社群……我們真的很感動。」

全場自我介紹:在科學中蛻變的PanSci夥伴

在現場一片感性共鳴中接續上場的,是PanSci活動的招牌開胃菜──觀眾自我介紹!

從高雄搭高鐵來、從花蓮坐火車來,在銀行工作、在遊戲公司工作,來朝聖、來一睹PanSci作者真面目……PanSci夥伴們的自我介紹一如以往的踴躍與多元,同時,在中壢國小四年級的賴同學、自名為「超high生態團」台南家齊女中四人女子團體的參與中,似乎也可以發現PanSci夥伴的年齡層有逐漸向下扎根的趨勢。(編按:PanSci 360推廣有成?)

13764481713_69f4ac25b0_h

13764437693_095b03cd09_h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今年的自我介紹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

「主持人你應該會記得我,因為我去年……」

這個「你應該記得我」系列的介紹起手式,在今年年會蔚為風潮,包括「因為我去年也是第一個自我介紹」的電機系同學、「因為我去年有稱讚主持人很幽默」的澳門僑生(編按:同學,去年年會紀錄文也有提到你喔XD);在這些長期支持PanSci的夥伴身上,最會套話的P編也挖掘出一年來他們身上改變(歲月?!)的痕跡,像僑生中文突飛猛進、迷惘於研究方向的同學今年已走上控制領域的路等。

第二度的年會,PanSci在認識許多新夥伴之餘,似乎,也正與老夥伴們在科學的路上,一起經歷著蛻變與成長。

科仔7分熟

(點選收看各段演講摘要)

全場互動問答:高手過招,跨領域知識碰撞

彈無虛發、場場精彩的七位講者輪番上陣後,進入科仔七分熟的集體作戰(?)時間──七位講者在台上一字排開,一齊接受台下、網路直播上千名觀眾的奇襲發問。有趣的是,這個階段也有許多隱身在觀眾席的PanSci熱門專欄作者們舉手發問兼跟粉絲打招呼,引起席間不少騷動。

來自各式不同領域,觀眾提問的切面從科學層面深入社會層面;而不同背景的七位講者,也利用彼此的專業,互相支援應答,屢屢創造「問的精彩、答的漂亮」的現場高潮!透過文字摘錄,我們來重溫當天的QA互動實況吧。

13765839134_dbae6b4733_h

「流言終結者」系列

畢竟是泛科學的年會,請講者對科學流言解密的發問頻繁出現:

問:以大氣學的觀察,真的有氣候越來越極端、地球邁向末日的趨勢嗎?

簡:聯合國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的L5報告顯示,有些地方的確正在暖化,但同時也有熱帶國家的氣溫反而在下降;地球自己似乎正在進行平衡調整。另一方面,全球暖化其實也有正面效益,如冰島的植被原本被冰覆蓋而無法耕作,暖化融冰後反而開創種植、工作的機會,暖化後的正、反面影響應該被同等重視。

問:「好菌」是可以培養的嗎?養樂多、優酪乳對人體真的有益嗎?

陳:跟人有關的問題或許更適合問方醫師(丟球)?每個人體內細菌不完全相同,科學家目前只能歸納「吃哪一類東西,某種細菌『可能』會變多」的大原則,尚無法預測個別體質造成的差異。美國最近開始流行「Personal Medicine」,目標就是在入院時調查清楚病人的腸內細菌,確保個別病人開藥後的效果、達到精準的個人預測。

方:(聽到召喚出來接球)補充一下腸內菌:陳老師演講提到的Nature報告是針對Clostridium difficile偽膜性腸炎,這類腸炎的主要成因是抗生素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將腸內的正常菌種破壞。另外,吃正常糞便或許比吃優酪乳得到的益生菌多。

P編:所以當我們說「叫他去『吃屎』」……其實是對他好囉?

方:用「吃」這個字不精確,Nature報告裡不是用口服,是用鼻胃管,而且新鮮糞便有經過稀釋。(P編:……大家有覺得比較好嗎?)(全場靜默)

13765868634_3d59ba1091_h

「科學不只是科學」系列

QA時間意外地出現許多跨領域,如商業、保險的問題,包括天氣保險、動物保險等,來看看講者們如何詮釋科學中的商業問題:

問:聽說活動公司會用保險彌補天氣造成的損失,實務如何運作?

簡:保險公司會依據客戶注重的天氣因子計算平均值,若實際天氣偏離平均值區間,就會按比率、賠率進行保險給付。例如:橘子農最怕高溫跟豪雨,保險公司就會依據過去二十年的資料,計算耕作地所在地區的平均溫度、雨量,若實際天氣與均值不同,就可以獲得理賠、減少因天氣造成的農作損失。

實務上會購買天氣保險的公司,以農業、建築業等會因天氣影響營運,且一次性損失大筆金額的產業為主。

問:獸醫界也有醫療崩壞問題嗎?也有類似全民健保的「全犬保險」嗎?

魏:比較沒有,獸醫界近期的問題還是以調劑權為主。

方:明星會以特定部位(腿、翹臀)保險,寵物主也可以寵物為標的與保險公司商議特定、個人化的保險方式。但全犬保險不太可能出現,因為健保同時含括社會救濟的機制與概念,此種複雜度很難擴及寵物族群。

13765572033_ffd104891b_h

「網友舉手問」系列

本次年會除了網路直播開放發問外,也在年會前利用hack folder蒐集網友提問,來看看線上朋友們分別提了哪些有趣的問題:

問:常聽到「黃鐵礦化」的菊石、「蛋白石化」的貝殼,是什麼意思?

恐:蛋白石、黃鐵礦都是具有替換能力的「強勢礦物」,像你可能就不會聽說菊石被黃金、鑽石替代。另外,蛋白石在澳洲較多,黃鐵礦則廣布世界──強勢礦物在整體地層的豐沛度也都是比較高的。

問:腹語術的聲音一定會改變嗎?能發出兩種以上的聲音嗎?

強:聲音是可以自己控制、製造的,我自己就有表演兩種以上不同的腹語聲音。(P編:那你在房間練習時鄰居會不會以為在鬧鬼……

問:房東跟房客如何「拆帳」分配捕獲的獵物?

彭:不用拆。兩者偏好族群不同,房東體型大,偏好體型較大的獵物;房客反之。

13765872834_64f0ef923b_h

以科學背景為本,蛻變為社會上各個崗位的不同角色:從學術殿堂的教授、助教、學生,到深入社會為在地民眾服務的主播、醫師;從為人們創造歡笑的腹語師,到為地球紀存歷史的化石專家──抱持著科學的心,科仔,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這條探索自己與世界的路上,讓我們繼續一起「蛻變吧!科學」!

 

 

陳俊堯:我們怎麼找到肚子裡的盟友?

$
0
0

1 文 / 羅佩琪

「吃大便,可以將Clostridium difficile導致的腹瀉的治癒率,從三成提高到九成四。」

以「大便開場白」驚懾四方的科仔七分熟先發講者,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俊堯老師說明:將糞便從無用之物,點石成金為治病良方的關鍵,正是糞便中的「細菌」。然而,這類對身體有益的細菌盟友,究竟是何時進入我們的身體?其他脊椎動物也跟人類一樣幸運、能有細菌盟友的奧援嗎?

研究標的設定為與人類具良好共生關係的腸道細菌Bacteroidetes、Clostridiales(下稱B菌、C菌),陳老師的團隊投入脊椎動物中尚未被研究的處女領域:兩生類。透過上沼澤、下池塘的蝌蚪採集,取得兩生類腸道DNA分析,搭配其餘學者已完成的哺乳、鳥、爬蟲、魚類研究──陳老師得到令人驚詫的結論:

細菌

循著脊椎動物演化史的脈絡,兩生類恰巧是B、C菌開始現身的轉捩點,而其後的爬蟲、鳥、哺乳類則順勢利用代間互動(如:父母洗手沒洗乾淨,碰觸孩子時細菌就順利留存到孩子身上),像守護傳家之寶般,將與動物有良好共生關係的B、C菌與自己的盟友關係,一代、一代鞏固相傳下來。

自詡為細菌人,陳老師的下一步將繼續探討,兩生類能掌握與細菌溝通、控制腸道與腹瀉的箇中奧秘,陳老師也大方許諾(自行跳坑?),參透的那天將在PanSci作第一手揭露──就請大家熱烈期待囉!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腸胃細菌」

簡瑋靚:別再說我們是用「擲筊」來播氣象了!

$
0
0

13764786605_67e59cc3a7_k

文 / 羅佩琪

「請問主播,明天會放颱風假嗎?我可以去買下午場的電影票了嗎?(誤)

擁有天氣預報的專業,yahoo氣象主播簡瑋靚總是擔負社會大眾及周遭親友「行動式天氣預報台」的角色;在受倚賴的同時,卻也承擔了「預報不準」時的責難。但,報不準真的是預報人員的問題嗎?天氣預報是不是存在一些尚無法解決的先天限制呢?

奠基於流體力學、數學、物理學等扎實科學組成的「預測方程式」是天氣預報的基本工具,將地球劃分為一個個網格,再將格內觀測數據帶入,即可獲得冷氣團將如何移動、低溫將降到幾度等預報結果;而「超級電腦」的出現加速了方程式的運算,讓預報度由1~2天一舉提升到7~14天,也讓預測單位的網格精細到約1-5km的長寬。然而,當預報區域越切越小,受局部小系統的影響就越大,用電腦模擬的難度倍增,此時就得靠天氣預報的最後王牌──「人腦」,運用經驗及專業知識來判斷了。

細究上述天氣預報三元素,都有出錯的可能,尤其方程計算具備「時間越遠、誤差及不確定性越高」的限制(主播云:預報七天ok,十四天有點勉強,預報兩個月後的天氣可能就真的得問天了……);而與限制角力,不斷突破預報時間的長度與準度的極限,正是專業氣象預報人員的使命。

「所以,當我們下次播報不準時……」閃著誠懇靈動的雙眼,簡主播下了結論:「請鞭小力一點,千萬別再說我們是用擲筊來預報囉!」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氣象預報」

魏立寧:這才是真正的「伏冒」── 動物用藥調劑權之戰

$
0
0

13764999343_4e0f24967d_h

文 / 羅佩琪

「日出之前,我們還有發光的力量。」本屆年會最年輕的講者,就讀於台大獸醫系三年級的魏立寧,用一顆熱血、愛護動物的心,為今年的《科仔七分熟》注入了一抹清新。

從2013年的動物界談起,當時瀰漫全台的狂犬病恐懼造成大量寵物棄養,一年發情2次、一次生4~6隻的流浪狗大舉佔據街頭,忙著回應民眾檢舉流浪狗的收容所也因此「犬滿為患」;然而,一年二、三萬的領養量,追不上逾十萬的流浪狗抓取量──安樂死,成為多數狗狗生命的最終章。要解決這個問題,比起投資更多收容所空間,魏立寧認為應該要採取抓取、絕育、放回原地的TNR政策,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將焦點移到2014年,立院服貿火熱之際,動物界也正因「伏冒」引起的爭議沸沸揚揚。過往,動物用藥的調劑權屬於獸醫,但近期藥師(對,就是「開人類的藥」的藥師)開始爭取此塊市場。身為一位準獸醫師,魏立寧以伏冒舉例說明,人類與動物的用藥調劑量並不能以體重比例換算,還需考量品種代謝等差異,此類專業是獸醫師所獨有、人類藥師無法取代的。

尊重彼此的專業,在交流中讓動物取得最適切的用藥品質,演講的最後魏立寧鼓勵大家可以到《捍衛獸醫師調劑權》粉絲頁,共同為重要的動物議題、為台灣這塊土地付出具體的關心。

延伸閱讀:【記錄】M.I.C. XIV-「獸心」:一隻貓與一萬隻蟲何者重要?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獸醫」

彭博:俏房客

$
0
0

13763546634_d5a4573c41_h

文 / 羅佩琪

「蜘蛛,跟我們人類一樣,身邊如果有帥哥、正妹,他的人生將更加燦爛。」

觀察到裂額寄居姬蛛(Argyrodes fissifrons)寄居在單色雲斑蛛(Cyrtophora unicolor)所編織的3D立體網的現象,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彭博不禁想問:體型小、空有鮮豔外表卻不會結網、沒有捕獲獵物能力……集結了所有白吃白喝、好吃懶做的港女房客特質,雲斑蛛憑什麼與裂額寄居姬蛛共生?身為房東,姬蛛又為什麼甘願被這樣的奧房客騙吃騙喝?

為了揭開奧房客之謎,彭博在蘭嶼鍾愛橋下執行兩階段的實驗:首先比較「自然共生」與「強制驅離房客」時房東捕獲的獵物量差異;接著進行田野操控實驗,塗漆把房客雲斑蛛醒目的銀斑覆蓋,並再次觀察獵物量變化。實驗結果相當出乎意料,驅逐房客後,房東的獵物量不增反降;同時,由於銀斑蛛身上斑駁的色塊具有誘引昆蟲的效果,當鮮豔的外表被覆蓋後,房東的獵物收穫量也呈現出下降的結果。

至此,我們還寄居姬蛛清白了──原來,他不是沒有貢獻、白吃白喝的奧房客,而是靠著豔麗外表、幫忙房東色誘昆蟲獵物來抵繳房租的「俏房客」哪!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蜘蛛」不為人知的生活

方瑞雯:當救人的醫生自身難保──談台灣醫療崩壞現況

$
0
0

13765593734_b8df923284_h

文 / 羅佩琪

「你能想像嗎?因為婦產科缺醫生,你生小孩時可能得用『預約制』來接生……」

以下面這張駭人的急診室真實照片開場,醫勞盟秘書長方瑞雯醫師清楚揭示:因人力、資源短缺導致醫療常規工作無法執行的「醫療崩壞」,在台灣已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在進行式。

醫療崩壞

急診室介於-20~-100的缺床數、因護理人員缺乏被迫將整層病房關閉的案例、全國六成鄉鎮沒有急診科/產科醫師、逾四成領有護理執照者未任職於護理工作……醫療崩壞的眾多現象,究其根本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醫師怕被告。實際判罰金的醫療糾紛案例雖不多,但金額動輒上千萬的乾隆花瓶現象,導致防衛性醫療、依法轉診的人球事件層出不窮,也讓醫療人才大量從外科、婦產科、急診等高風險科別出走。第二,護理過勞,評鑑法規上1:4的護床比(護理人員數:病床數),在三班制的人員分攤換算下,讓實際大夜班的護床比接近1:24,遠高於歐美的1:6~7。

然而,面對這樣體制上的崩壞,社會往往將責任訴諸於醫護人員個人的「醫德」,要求醫護人員要發揮大愛、要懂得奉獻來服務病人。當醫德成為剝削的藉口,醫療加速崩壞,最終受害的還是整體社會。方醫師在演講最後再三強調,若要治本,唯有從制度面改變,給予醫護人員合理的工時/工作量、預防醫療暴力、強化醫療糾紛調解制度,讓醫病都能在調解中獲得正義──這,或許才是能對醫療崩壞對症下藥的處方良藥吧!

延伸閱讀:【記錄】M.I.C.III 之「醫籠」:群策群力破籠而出,還是束手無策死在籠中?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醫療」

陳淑娟:化石也能這樣玩

$
0
0

13765331755_3d13eecf32_h

文 / 羅佩琪

自稱為「恐龍妹」,接觸古生物化石、恐龍礦物逾十年,玩化石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的石尚企業資深協理陳淑娟,用他的七分鐘為我們一揭「化石探勘與清修」這個神秘職業的面紗。

「每一項化石的發現與出土,都是彌足珍貴的。」恐龍妹首先強調,化石源自脊椎動物死後墜入海湖,此時,海中細菌會進行第一波分解;再經數千萬年的沙層沉積、地震震波、地下水沖刷,動物的軀體及骨質消失,化石也逐漸被壓扁,要在這樣的節理構造中被發現是相當、相當不容易的;也因此下面這些化石探勘與清修的案例,都可說是恐龍妹的得意之作:

恐龍化石

由左而右、上而下,分別是鸚鵡嘴龍、混魚龍、蒼龍、恐龍蛋胚胎、小暴龍。其中,「鸚鵡嘴龍」是從沉積岩中將骨頭一根根挑起再接回;「恐龍蛋胚胎」則透過儀器斷層掃描,搭配骨骼掃描將蛋殼掀起,再將小恐龍骨骼清修出輪廓──這些化石的收藏都是世界級博物館也相當少見的哪!

演講最後,陳淑娟鼓勵大朋友、小朋友都能乘著好奇心的翅膀,跟著「恐龍妹」一齊加入「玩化石」的行列囉!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化石」


張語涵:小強的腹語世界

$
0
0

13765806244_461912e665_h

文 / 羅佩琪

「喂?」(現場靜默……)

「喂?」(現場持續靜默……OS:講者都還沒開口,是誰就大喇喇地講電話干擾活動……)

觀眾們面面相覷、騷動著找尋這位失禮的觀眾之際,台上的壓軸講者張語涵俏皮地道了歉:「不好意思,麥克風到了我手中 ── 就會變成這樣。」

可說是人們最喜歡的聊天對象之一,「腹語師」的身分讓原本平凡的獸醫系學生張語涵開啟了豐富精采的生活新頁。大三時在youtube看到美國腹語大師Jeff Dunham的表演影片,抱持著「想知道怎麼讓玩偶說話」的單純動機,小強開始蒐集腹語術的學習方式、下苦功練習,一年後,終於成功讓自己的玩偶(花名大呆)成為一隻「會說話的玩偶」。

與坊間的說法不同,腹語其實不是用肚子說話,依然是以聲帶發聲,腹語與一般說話真正的差別在於:人類平時是在嘴型、舌頭的共同協作下完成咬字;使用腹語時嘴唇則不能移動,僅保留上下唇一絲縫隙流通氣流,並讓舌頭辛苦地完成所有咬字工作──這也是腹語訓練被稱作「舌頭重訓」的原因。

在與夥伴大呆的一搭一唱中,小強用她的科仔七分鐘展示了腹語的迷人與可親,也為PanSci年會畫上充滿驚嘆的壓軸句點。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聲帶」

科學=黑暗世界的明燈?-《科學偽新聞》

$
0
0

kk0369560二○一三年十月,臺灣爆發了「棉籽油事件」,不肖廠商在食用油中加入不符合食品標示的棉籽油,從中牟取暴利,引起了社會一陣恐慌。依據相關的報導指出,不肖油商在許多不同的油品中,參雜比例不等的廉價棉籽油混充,如果這些加進去的棉籽油沒有經過良好精煉,導致油品中殘留棉酚這種成分,不僅危害身體健康,並極有可能導致男性精蟲短少而不孕。(因為這個事件,甚至有人推論過去臺灣的生育率偏低,應該與這樣的食品用油方式有關)

在棉籽油添加事件之前,二○○八年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二○○九年著名速食店業者的炸油含砷、二○一一年的市售飲料含有塑化劑、二○一二年美國牛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二○一三人工修飾澱粉(順丁烯二酸)、麵包人工香精等事件,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的食品安全問題發生。人們在追求便利與速度的同時,卻也犧牲健康。

這麼多「日新月異」的食品添加劑,恐怕連食品科技的研究者都無法全然掌握,更何況在消費鏈最末端的一般民眾,根本無從判斷這些事物的真偽。面對生活中層出不窮的疑難雜症,「科學數據」、「科學研究」、「科學證明」等說詞,好像變成黑暗世界的一盞明燈,可以幫我們分辨真實與謊言。

科學研究的結果之所以獲得民眾的信賴,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科學在近代的人類歷史中,向世人展現了它的巨大威力,另一方面也因為科學常常透過「數據化」的方式提供我們許多對於事物的「客觀判準」。

這種對於科學數據的「客觀性感覺」是許多民眾共有的,但是科學所提供的這些客觀信賴感,有沒有上限與條件呢?有沒有可能無限上綱地去使用呢?當媒體在報導科學新聞時,常會在這種科學信任感的任意擴張下,製造出一些關係錯置的謬誤。

 驚悚的「數據性民粹」

第一種關係錯置的謬誤,就是製造「數據性民粹」,對於科學研究的結果營造出一種「不符合生活經驗比例」的數據,放大關係,引發民眾的集體意識。

「數據」當然是支撐現代科學的一根大柱子,它不僅是一項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與日常活動息息相關的生活語言。人類過去因生活所需,發展出各種能夠精確描述事物的方法,並據此奠立各種度量衡的單位。例如,早期城市生活的型態,需要大量土地規畫、城市設計與房屋建築等工作,這時就需要精確估計建材的數量、形狀與大小,這些過程都倚賴精確的數據資料。等到城市成形後,市場交易的型態也從以物易物,演進到以各種精確度量為基礎的代幣制度,加上食衣住行等方面對於數據的運用,累積出人類對於數據的熟悉感及信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見爭議或爭執時,最常要對方拿出「數據」來證明。好像只要能拿出一串長長的數據表格,就可以杜悠悠之口,我們很容易接受「數據」,認為它似乎就是「科學」與「真實」的保證。

相較之下,民眾比較不關心這些﹁數據﹂生產出來的過程及原理,忽略了數據可能被有心人操作、誤用、被拿來搪塞,甚至被媒體用來製造一些「數據性民粹」。

「數據性民粹」透過操作數據的比例尺,來誇大事件的效果,標準句型就是:「這個量相當於XXX的OOO倍」。例如,過去有學者分析一則題為「英學術期刊披露臺灣牡蠣致癌風險為美國標準五百倍」的報導,該新聞披露英國著名學術期刊指出,臺灣地區沿岸牡蠣中的重金屬及有機氯殺蟲劑,對於攝食者存在偏高的致癌風險,並且依序列出致癌風險最高的幾個地區。結果消息一出,造成許多地方的牡蠣滯銷,引發漁民強烈抗議。

從記者報導的內容來看,根據美國的安全標準,可接受的致癌風險為百萬分之一(0.000001),馬祖地區的致癌風險為百萬分之五百○九(0.000509),臺灣本島風險最高的則是臺西的百萬分之四百五十一(0.000451)。所以把兩個風險地區平均一下,再對照美國的標準,確實就像記者所提到的五百倍風險。

但是所謂「五百倍的風險」如果再換成生活中的語言又是什麼呢?就像科學家在原始研究報告中所提到「一個人一天吃一百三十九克牡蠣,連續吃三十年就會致癌」的狀況。(就算自己家裡賣蚵仔煎也不會這樣吃牡蠣吧!)雖然這是一種極微量的比例關係差異,但是看見這一則新聞標題,很難不會有兩種反應:第一,我們真是落後先進國家五百倍的二等公民;第二,如果今天仍去吃牡蠣,應該明天就會罹癌吧!

在一個非常微量的成分差距下,硬把這些小數點之後的數據差異換算成「倍數關係」來呈現,不能說是錯誤,但是必然放大了該事件的「驚悚效果」。這種效果是媒體的最愛,苦的卻是因牡蠣滯銷、生活陷入困頓的漁民。

就像塑化劑風暴來襲時,就有類似「連鎖茶飲『杯樂』塑毒超標百倍」的報導;瘦肉精爭議時就有「本土瘦肉精更毒兩千倍」的報導,一有食品安全問題,就一定伴隨著數據性民粹的報導。

除此之外,再例如:「熱水澡洗太久恐吸入致癌物多洗五分熱水澡致癌多五倍」。其實在這個報導的訪談脈絡中,受訪的醫師提到臺灣的自來水都以氯作為消毒劑,因此遇到水溫高時,最常見的副產物就是「三鹵甲烷」這種致癌物質,因此提醒大家,洗熱水澡不要洗太久,因為洗十分鐘熱水澡會比洗五分鐘,多吸入四至五倍的三鹵甲烷。

之後,自來水公司立即出來澄清,指出目前自來水中的含氯量約「○.二到一個百萬分之一」,是很微小、很微小的量,所以要大家不必擔心。從「吸入極微小致癌物的四到五倍」到「致癌多五倍」,即便硬說沒有數據轉述上的誤植,但是嚴重程度卻被放大許多。此消息一出,應該使許多人在洗澡時產生壓力,那麼要不要再算算看,洗澡過程中致癌和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誰高呢?

遇到重大食品安全或民生健康問題,類似誇大比例關係的報導,每每製造民眾的恐慌,再加上政黨對立的談話性節目所扮演的「恐慌放大站」角色,就會讓這些驚悚的數據強化民怨。

不是這些不良物質的毒性不多,也不是這些毒性物質不會對身體發生影響,而是如果我們倚賴的只是這種「數據性民粹」,很容易就變成政治操作上的工具。

當這一股怨懟的風頭過了,消費者對不肖業者的求償成功了嗎?撒毒五百倍的不肖業者受到五百倍或一千倍的懲罰了嗎?

每次新聞事件過後,這股透過「數據關係錯置」瞬間集氣的民粹,多像是洩氣的皮球,往往撐不起消費者長遠與理智的監督。

 

摘自PanSci 泛科學2014六月選書《別輕易相信!科學偽新聞》,時報出版。

「十大恐怖外食」,為誰恐怖呢?

$
0
0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1    

案情:進擊的「十大恐怖外食」

日前(2014/6/5)中時、蘋果、自由、聯合等各大報皆不約而同地以「十大恐怖外食」為標題,大篇幅地報導這十種外食組合的油、鹽、糖指數,以及對於健康可能造成的威脅,例如:

…國人外食比率高,一項針對1020名上班族的調查顯示,八成民眾平均每天一到兩餐靠外食解決,三餐都外食者高達六成。營養師列出十大恐怖外食組合,每項熱量近1000大卡,且高油、高脂可能引發脂肪肝,前三名依序是:漢堡薯條加可樂、排骨便當加珍奶、鍋貼加豆漿,近來流行的霜淇淋也榜上有名。…」(聯合報)

這些報導都引述了一張精美的圖表(都長一樣喔),將十大恐怖外食精美地排列呈現,這些食物不僅都是平日生活上耳熟能詳的小吃,還有很應景的「韓式炸雞+啤酒」。真的好感謝哪一個善心人士願意花精神、花時間來告誡我們這些食物風險,只是,秉持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原則,讓我們解剖一下這一則科學新聞的來龍去脈。 聯合報提供 解剖:「十大恐怖外食」疑點重重?!

科學新聞如果上了解剖台,最好同時用兩把解剖刀來看看究竟有什麼問題,分別看看在「科學」及「媒體」上各有什麼需要懷疑的地方。先看看這新聞科不科學: 

科學疑點一:到底是什麼「調查」?如何「調查」?

攤開各媒體的報導,都會提到這恐怖外食是源自一項「調查」,但各媒體對於「調查」的說明卻都不太一樣。有的說是針對國內上班族外食次數的調查,有的說是調查外食族常吃的餐點中的恐怖排行榜(恐怖排行是用「調查」的嗎?怪怪)。

經解剖員一一比對各報導並搜尋相關資料後發現,原來這篇報導源自一項「調查」,是「某保健食品業者」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針對上班族工時與外食的調查,目的是為了得到工時長短與外食次數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想告訴大家:「國人外食的比例很高」這件事。

所以報導中所謂的「調查」參與的樣本有多大、如何做、具不具有代表性?這個「網路調查」與「十大恐怖外食」有什麼直接關係呢?調查歸調查,恐怖食物歸恐怖食物,這兩者的關係是由誰去把它連接起來,然後暗示大家吃這些東西真的很恐怖呢?可疑,十分可疑。  

科學疑點二:哪來的排行榜?

不管報紙或電視,每個報導都用了同一張精美的「十大恐怖外食」圖表,這個「排行榜」總共羅列了10種排列組合。每篇媒體報導都指出,這排行榜是來自於「營養師程涵宇」,她以糖、油、鹽的分析為主,根據衛福部、台灣小吃大調查還有日本熱量分析書籍等統整的資訊列出十大外食組合。營養師並且在自己的臉書貼文:「我知道很多是黃金組合,不應該拆散他們,但是他們真的很油+很甜」,因此,這所謂的「十大恐怖外食排行榜」是來自這位營養師的組合所得。

但是,這個排列組合是如何選出來的呢?如果置換一下組合,「可樂+炸雞」、「滷肉飯+貢丸湯」行不行?因為「來自星星的你」而爆紅的「炸雞+啤酒」也在榜上,那麼台灣口味的「鹽酥雞+手搖杯」只因沒有名人代言就不上榜嗎?不可否認,這個榜單很親民,甚至有點時尚感,但是怎麼讓人覺得有點隨意與媚眾呢?可疑,非常可疑。

科學疑點三:做法都一樣、數量都一樣嗎?

再來,讓解剖員不解的是,記者朋友們在報導這則新聞時都不感到懷疑:又不是每個賣家的做法都一樣,可以這樣一概而論嗎?例如,豆漿的好處多多,但一樣上榜了,但營養師在訪問影片中說的可是「含糖」的豆漿啊,圖表中也沒標明,豆漿就這麼被貼上恐怖標籤。

奇怪的是,每一個店家做的食物「內涵」都一樣嗎?被放在榜上的數量都一樣嗎?鍋貼2個與20個一樣嗎?豚骨拉麵與醬油拉麵一樣嗎?南部滷肉飯與北部滷肉飯(肥瘦不同)一樣嗎? 麥香魚跟大麥克漢堡一樣嗎?肉絲炒飯跟蛋炒飯一樣嗎?如果這些最基本的營養數量及含量都沒有交代的話,就算有營養師掛名,合理嗎?可疑,實在可疑。

再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為何許多媒體同時報導這則新聞?

台灣的媒體這麼多,大家怎麼這麼有默契地都在當天的新聞報導中出現這則新聞,還附帶相同的照片與精美圖表。

解剖員看遍了所有的新聞報導及電視畫面後發現,原來,這是一場「記者會」,因此將媒體都聚集了起來。從電視畫面中看見,記者會的現場不僅佈置了巨幅「十大恐怖外食」的組合表,還擺放了十大外食組合供媒體取景,更有營養師現身說法,如此完整、聳動、與民生高度相關的話題,正中媒體的報導偏好,這麼低成本但高話題的新聞不報著實可惜,人之常情啊。

但是,究竟誰這麼佛心來著,自己花錢聯繫記者?花錢租場地(而且看起來頗高級)、製作精美海報?最終最終只為了讓大家拒絕外食、吃得健康、活得愉快,如果有這種人那絕對是菩薩轉世。無奈的是,在解剖員的社會化經驗中,這些無來由的感人事蹟背後,恐怕都有點可疑。

媒體疑點二:美女營養師?!

外食族餐飲與健康是民生重要問題,可能解剖員習慣了過去林杰樑醫師在這類議題上的諄諄教誨,所以對於這一系列報導中不斷出現且被標榜的「美女營養師」頗不習慣。當然,如果一則健康新聞可以既有內容又賞心悅目,何樂而不為。加上營養師也在電視報導中強調「適度補充蜆精,作為護肝幫手,或自己煮蜆湯來飲用。重要的是購買蜆精要認明標示,來源必需安全無污染,且無重金屬,才有健康保障。」,還教大家怎麼買蜆精,多麼地貼心啊!只是各家媒體除了在這篇新聞中標榜這位整理恐怖排行榜的營養師是美女之外,也都不約而同地將她的職稱報導為:「前」新光醫院營養師。

不過,經解剖者搜尋相關資訊查證後發現,該美女營養師不僅是「沐光臨床營養機構」的院長,同時也經營「沐光醫食廚房」,那為何記者大哥不報導「現職」卻報導「前職」,這樣對得起美女嗎?媒體的考慮真是可疑(翻桌)。

解剖總結:太容易的新聞要小心! 總結前面的解剖結果,這一系列的科學新聞報導,缺乏對於科學事件追根究柢的精神,媒體只是把業者既有記者會的資料照案全登,便宜行事。對於科學資料的來源、過程及合理性均疏於查證及檢驗,並且被炫麗用詞、恐怖訴求及美女符碼等戲劇效果給迷惑,根本不能給予閱聽人一個客觀的事件評價。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一系列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1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

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便宜行事」指數  未命名  未命名  未命名  未命名
「忽略過程」指數  未命名  未命名  未命名  未命名
「戲劇效果」指數  未命名  未命名  未命名

蘋果日報-10大恐怖外食 漢堡、薯條配可樂最殺

自由時報-10大恐怖外食…漢堡薯條+可樂 第一名

中時-礙肝大調查 揭露恐怖外食

聯合報-外食注意!漢堡薯條+可樂最傷身

聯合晚報-十大恐怖外食當心脂肪肝上身

(策劃/寫作:黃俊儒、賴雁蓉)

回應:《發明疾病的人》

$
0
0

針對我這篇文章〈發明疾病的財團〉 ,科學部落客千羽宗次郎在他的部落格發表了一篇文章〈發明疾病的人?〉討論。

針對他以及其他網友和朋友的批評,在此做以下簡單回應:

1.

我在泛科學的專欄,大部分是部落格發表過的文章之轉貼。由於我是泛科學專欄作者,所以發表文章並不需要經由編輯審核,除非不符合泛科學宗旨,才會被撤下(事實上,我確實有文章被撤下過)。因此,文章之品質責任在我,並不在泛科學。

2.

我並非醫療人員,所以文章中不免有些誤解。日後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我會儘管查詢更多資料或向專業人士請教。不過既然這篇文章已公開發表,就要能接受公開的批評,如果還有會引起誤會之處,希望大家仍不吝告知及指正。

3.

我並沒有「仇醫」的意思,我在台灣遇過不少好醫師,他們真的給我很多幫忙。如果文中語氣或態度引起誤會,我感到非常抱歉。我相信大部分醫師都是以病人的利益為優先的,只是醫師看診時間有限,並且受限自己的經驗,不免有時無法做出對病人而言最佳的判斷。在現行醫療制度下,病人做好功課更清楚自己的病情,並且和醫師討論,有時候可能會更有助益。如果病人的認知有誤,醫師也能及時糾正,應該會是雙贏的。

4.

關於胃病醫師開抗焦慮藥物之事,我必須要致歉,因為有影射醫院多賺藥價之嫌。醫院醫師是否為多賺健保費用而多開藥,在此非我專業能力能簡單評斷,還是得交由專業人士來討論。可是,有網友及專業醫師指出,胃病服用抗焦慮藥物有臨床研究證實有一定效果,加上醫師可能判斷胃病的原因有可能部分是焦慮引用,所以我確實不該影射那樣是為盈利而所為的過度醫療。對此,我非常抱歉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5.

由於這本書是德國人寫的,並不能代表台灣醫界狀況。尤其是百憂解和利他能的濫用,主要發生在歐美國家。文章中並有說明清楚,我也在此致歉。

6.

關於Statins,千羽宗次郎指出,我在文章中也不應該把效果都稍歸咎於抗發炎上,因為那可能是一體的多面,降膽固醇而紓減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並無法被排除。Statins最近因其多效性(Pleiotropy),甚至被利用來嘗試治療或減緩其他病症。然而statins卻有一些副作用,例如引起肌肉痠痛等等。醫學界對statins的主流意見是,就其藥價及副作用而言,對有罹患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族群而言,其益處仍多過壞處[1-7]。

也有醫師強烈批評statins [8-12],並且認為緊盯著膽固醇會讓我們忽視其他更重要的因子,也抨擊藥廠和醫界搞得所有人似乎都不健康,都需要服用藥物來維持「健康」等等。對於這個問題,我並非醫學專業,所以以下讓我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7.

《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Die Krankheitserfinder: Wie wir Zu Patienten gemacht warden),以及對現代醫學的批評者,一再指出用「不正常」的醫療來維持「正常」的生活,是藥廠和醫界的陰謀等等。是的,不可否認為了商業利益,藥廠和醫界可能有提供了過度醫療的可能性。

然而,我們這一代在已開發國家的日常生活,事實上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根本就「不正常」。如果要活得「正常」,我們進入農耕社會後,有長達好幾千年,人類的平均壽命很少超過50歲。如果說要「正常」,我們之中大多數人,應該在50歲之前,就該因為傳染病、營養不良、意外受傷、戰亂被殺等等原因死去,而不是動不動就活到七八十歲。這種「悲慘」的狀況,在智人演化的十萬年歷史中,才叫做「正常」!英國演化生物學家瑞德里(Matt Ridley)在《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就用很嚴謹的論述,來告訴我們如何活得比我們絕大部分祖先都還好!(請參見〈世界,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糟嗎?〉

我們利用「不正常」的醫療來維持「不正常」的生活,本身並沒有錯,抗生素的濫用造成了很多問題,可是沒有抗生素,我們之中很多人可能就因為小傷而輕則殘障、重則往生,更甭提疫苗讓我們免於多少致命,而且倖存也會身殘的傳染病。加上公共衛生的建樹,我們不僅活得更長壽,而且還大幅提高生活品質。

不過,凡事都有可能是雙面刃,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雖然讓我們免於饑餓還有很多傳染性疾病之害,但也帶來了許多文明病,例如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以及癌症等等。這些文明病,是因為我們的基因演化不是用來適應現代這種不正常的生活的,人類演化遺傳學家史賓賽.韋爾斯(Spencer Wells)在《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Pandora’s Seed: The Unforeseen Cost of Civilization)及演化生物學家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就有一些討論(請參見〈潘朵拉的種子之代價〉〈昨日世界的是是非非〉)。基本上當人類在大約一萬年前進入農耕社會後,我們就過著「不正常」的生活了,我們開始營養不良並且和瘟疫共舞。

不過這些文明病的成因也非常複雜,例如癌症,可能不少人會認知現代人罹癌機率大幅上升,是因為生活中多了更多致癌物。可是癌症是因為體細胞基因突變,難道不也是因為我們更長壽了,所以有更多機會突戀了嗎?我們人類在過去十萬年中,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過著像今天這樣每天可以大魚大肉,而且我們還不必成天花費體力辛勤揮汗耕種和狩獵,更甭提為了搶錢、搶糧、搶地盤和敵人廝殺。因此,即使不成天打針吃藥,我們在現代化社會中過的仍是不折不折的「不正常」生活,只是我們誤以為這樣的「不正常」是「正常」而已。既然,我們現在過的是「不正常」的生活,用「不正常」的醫療行為來維持,有問題嗎?

現代醫療和公共衛生確實還把這「不正常」更變本加厲,羅伯.唐恩(Rob Dunn)的《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at We Are Today)還指出,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我們消滅了大部分寄生蟲,以及取得更乾淨衛生的生活環境和飲食後,身體大部分時間不需要對抗大量寄生蟲和病菌後,反而產生了意想不到的過敏、自體性免疫疾病等文明病。(請參見〈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野生樂園〉

可是,即使我們把所有現代生活和醫療及公共衛生的壞處給寫盡,仍然無法否認的是,現代生活和醫療及公共衛生對我們人類生活品質和福祉帶來的好處,還是遠遠超過其壞處,是絕絕對對的「利大於弊」(Z>B)!因為就像前述,沒有現代醫療和公共衛生的建樹,我們之中很多人確定在50歲之前就會因為傳染病、受傷而去世。哈佛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裡指出,現代醫學是西方文明打遍天下無敵手、稱霸全球的關鍵之一!(請參見〈國敗論之西方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西方的現代醫學,確確實實讓我們免於許多疾病之折磨,這是無法否認的。

吃西藥不能算是「正常」的行為,因為自然界可能並不存在許多做為藥物的化合物。然而,並非吃西藥就算是「不正常」,而吃中藥就比較「正常」,是沒錯,過去人類是用草藥來進行治療,而化學萃取或合成的藥物的歷史才百多年而已。可是,有療效的草藥,是因為含有作為有效成份次級代謝物等化合物,其主要作用不是為了醫療人類,是為了抵禦敵人或傳達訊號,避免被草食動物吃光。地球上草食動物這麼多、這麼會吃,地球仍是綠的,植物存活之道可能就是靠這些次級代謝物來抵禦動物。對人類而言,有藥效的草藥仍有可能一定的毒性,只是用量在一定的範圍內,兩害取其輕而已。所以,即使是完全使用天然草藥的是傳統醫學,也算不上一定多「正常」。

最近有篇文章〈關於大部份慢性病常見的誤解〉點出了一個有趣且重要的觀點,就是我們誤以為藥物可以治癒慢性病,然而實際上只是減緩病情。人生中唯一再確定不過的事,就是人會老死!現階段我們不可能消滅老化和死亡,只是減緩和延後。我想,《發明疾病的人》是本很重要的書,因為它討論了藥廠和醫學界一些不良現象。可是並非商業行為就一定不好,《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也指出貿易是人類之所以能夠過愈來愈富裕舒適的生活的主因之一。日劇《醫龍4》(医龍-Team Medical Dragon-)也有一位想藉著商業的力量改變醫療境的人。醫學界承受了龐大的壓力和辛勞,藥廠承受龐大的風險作研發,如果不以一定的金錢利益來當作誘因,有多少人肯做犧牲呢?

罹患疾病造成重大不適不藉著現有的醫療資源解決,無異很有錢但幾乎不消費,不僅會因為惡化而更糟糕,甚至還可能演變成更加浪費醫療資源。只是,我們可能要思考的是,我們「不正常」的長壽及中老年生活品質,就只能靠「不正常」的醫療行為來維持嗎?活超過50歲是不正常的,可是活超過50歲就一定要天天吞藥才能活著「正常」的生活?消費社會讓我們可以過著更富足的生活,並不代表我們只能藉著消費來換取快樂。同理,醫療可以解決我們一些健康上的問題,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得照單全收。可是也有人可以活到七八十歲而不需要成天藉助藥物等等。最實際的狀況,可能是認清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果致病風險可以透過生活飲食習慣等來改善,就沒有必要利用醫療資源來治療。

8.

另外,有另一位有藥物研發經驗的部落客在部落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發表三篇文章〈Simpler than conspiracy (1) — It’s because we didn’t know〉〈Simpler than conspiracy (2) — It’s because stats is counterintuitive〉〈Simpler than conspiracy (3) — It’s because QOL does matter〉來討論藥廠是否在搞所謂的陰謀論。由於這幾篇都沒有引用我那篇文章,不曉得是針對我的論點,還是僅針對克流感的事件。

關於這點,我只做簡單的回應,因為和科學較無關。藥物的研發、製造和研發是科學問題。可是藥物的販售在國外有部分是商業行為,也就是說藥物的使用,並不完全由醫師的專業主導,某個程度上是藥廠行銷的結果。據說根據台灣的醫療和健保制度,這種狀況可能相當輕微,因為健保審核相當嚴格。在國外,藥廠的公關、行銷和遊說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當然,有人會問說,國外的狀況幹嘛討論。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台灣醫學基本上是向歐美日學習的,瞭解國外的狀況,才不會不管好壞優劣都照單全收。在美國,藥廠可以在電視、報章、雜誌上打廣告,遊說患者「建議」醫師開廣告中提及的藥,而藥廠招待醫師並非新聞,許多對大藥廠的批評,有些不免誇大,可是並非全都空穴來風。既然有商業行為,當然可就其公關、行銷和遊說方式批評,我同意針對疾病,藥物的效果和使用該由醫學界來討論,可是對於《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提到的,生命正常過程該不該當作醫療問題、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該不該當作醫療問題,以及我們需要利用醫療來解決健康、老化問題到什麼程度,還是值得社會上來討論的。

結論:

我的那篇文章不夠客觀、平衡,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在此致歉。對於醫療問題,國外的論述非常多且專業。這方面台灣仍非常缺乏。畢竟台灣的做法和制度和國外差異甚大,這方面有待醫療專業人士來討論。感謝幾位有醫學專業背景的朋友和網友的指正,日後寫這類文章前,我會先向專業人士請教。

參考文獻:

  1. Sirtori CR. The pharmacology of statins. Pharmacol Res. 2014 Mar 20. pii: S1043-6618(14)00025-5. doi: 10.1016/j.phrs.2014.03.002.
  2. Whayne TF Jr.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for Therapy with Statins. Int J Angiol. 2013 Jun;22(2):75-82.
  3. Antonini-Canterin F, Mateescu AD, Nicolosi GL, Ginghină C, Lancellotti P, Cosyns B, Popescu BA. The role of statin treatment in valvular heart disease: is the jury still out? Acta Cardiol. 2013 Aug;68(4):403-11.
  4. Jacobson TA. Lipoprotein(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Mayo Clin Proc. 2013 Nov;88(11):1294-311. doi: 10.1016/j.mayocp.2013.09.003.
  5. Sandesara P, Bogart DB. Almost everyone over 50 should be put on a statin to 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rotagonist view. Mo Med. 2013 Jul-Aug;110(4):332-8.
  6. Taylor F1, Huffman MD, Macedo AF, Moore TH, Burke M, Davey Smith G, Ward K, Ebrahim S. Statin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Jan 31;1:CD004816. doi: 10.1002/14651858.CD004816.pub5.
  7. Fabbri G, Maggioni AP.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what do recent trials with rosuvastatin tell us? Adv Ther. 2009 May;26(5):469-87. doi: 10.1007/s12325-009-0025-6. Epub 2009 May 14.
  8. Abramson J, Wright JM. Are lipid-lowering guidelines evidence-based? Lancet. 2007 Jan 20;369(9557):168-9.
  9. Ravnskov U, Rosch PJ, Sutter MC, Houston MC. Should we lower cholesterol as much as possible? BMJ. 2006 Jun 3;332(7553):1330-2.
  10. Grimes DS. Are statins analogues of vitamin D? Lancet. 2006 Jul 1;368(9529):83-6.
  11. Spence D. Bad medicine: statins. BMJ. 2013 May 31;346:f3566. doi: 10.1136/bmj.f3566.
  12. Spence D. Statins for all. BMJ. 2014 Mar 3;348:g1899. doi: 10.1136/bmj.g1899.

媒體與科學間的互惠

$
0
0

kk0369560在臺灣,以前科學家對於什麼領域有興趣,只需要各自埋首、好好鑽研,但是隨著科學研究越來越精細,研究機構林立,共同競逐一個研究經費大餅,這時候科學家不得不開始遊說民眾。

國科會及中研院越來越重視與媒體的關係,不僅有專職部門負責與媒體記者保持良好溝通管道,並且定期準備新聞稿、發布研究訊息,方便線上記者寫稿及報導。

這些在這個時代勉勵為之的作法,最終的目的是希望民眾知道,大家辛苦的納稅錢如何被運用,而不會讓科學發展及經費配置變成無法碰觸的黑箱。

例如,國科會就曾發出類似「奈米巡弋飛彈癌症的追蹤及治療」這樣的新聞稿,內容大概說明在國科會經費支持下,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歷經多年研究,開發出能像多節火箭般進行不同階段釋放藥物的載體,對於癌症方面的研究具有治療的潛力。透過聯繫記者、提供新聞稿、召開記者會、現場說明簡報、接受訪問等安排,讓記者瞭解這項研究的重要性,隔天這個新聞就被報導成類似「抗癌新法分段釋藥降副作用」這樣的報導。

雖然這個新發現沒有引起太多媒體青睞,但是可以例行性地提供相關研究成果,讓民眾有認識科學的機會,必然會讓許多國內科學家的卓越研究成果,慢慢被發現。包括中研院、各大專院校及其他研究單位,都固定地向納稅人報告研究成果,這變成是「大科學」時代中,科學家責無旁貸的另一項任務。

這種型態的科學新聞不算是大陷阱,但是閱聽大眾仍然需瞭解,這些新聞是一群具有某些經費執行壓力的人,精心策畫的結果。而這些被餵予科學新聞內容的媒體也常常只是在美化門面、填充版面等因素考量下,製播了該則新聞。因此,一位稱職的社會公民仍需對這些背景有充分的理解,方能對科學有比較正確及公允的認識。

需要更多肯面對媒體的科學家

或許很多科學家懷念過去可以單純研究科學的年代,不需要為了「經費」去進行一些自己不在行的遊說工作。

網路巨人Google的總裁,曾經受邀在AAAS進行演講,鼓勵科學家及工程師嚴肅面對「科學行銷」的問題。因為科學及科技具有太多潛在的可能性,因此需要透過專業人士將這些可能性宣揚出去,讓決策者、商業領袖以及大眾能夠瞭解。

隨著科學專業人員與民眾溝通的作法被鼓勵,當然也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特別是科學應用的領域,也開始興起透過媒體來幫忙擦脂抹粉的作法,一些有心人士可能以製造假新聞、打知名度等方式來分一杯羹。

有些比較特殊的科技產業,也可能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樂於接受記者採訪以製造新聞,一方面打出公司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阻絕不利的新聞發布,其中以健康、醫療、食品相關的產業為最。例如,透過科學新聞鼓吹某些新式的醫療手段、科技藥物、健康食品等,實際上卻是置入性行銷。有一些更在新聞之外,直接進入某些談話性節目。例如,轉大人的特效藥、超神奇記憶法、無香精的麵包等;甚至有想出名想瘋了的半科學專業人士,頂著「XXX博士」、「OOO教授」的稱號,在節目大談外星人、上帝粒子、基因療法、食品安全等議題,一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博學貌,為的不過是累積知名度,以賺取下一次通告費。

這些作法已經將媒體慣用的行銷手法放在科技的議題上,是鼓勵科學與外界溝通下,一種始料未及的副作用。不過這些副作用,比較像是科學社群外的脫序演出,真正的科學社群分子多是對媒體懷有恐懼感的。

曾聽聞國內某大學昆蟲系主任的經驗分享,提到有一年防疫檢疫局在美國進口的蘋果中發現蘋果蠹蛾,記者紛紛找尋昆蟲系的教授尋求解答。這位系主任剛把車子開進學校,看見一輛輛的電視臺SNG車圍在系館前,二話不說掉頭回家。

為什麼科學家這麼懼怕媒體呢?

一方面是因為科學家原本就不擅長對外溝通,另一方面是媒體沒有提供讓人信任的發言空間。過去臺灣社會只要遇見食品安全衛生問題,記者都會去採訪前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醫師,頻繁的次數讓我一度以為全臺灣只有長庚醫院有「毒物科」。二○一三年八月林醫師不幸驟逝後,相信許多民眾都會有「那以後要問誰?」這樣的疑問。

為何沒有更多的「林醫師」願意站出來面對媒體,用自己的專業為民眾解惑呢?

如果生產端及應用端都因新聞受惠,其實是一件好事,就像一開始提到的美國火星探測計畫,我們理應透過彼此互惠的方式,讓更多具有科學意義的新聞可以登上媒體版面,鼓勵更多科學家願意跟民眾說明、分享,讓科學的參與變成是公眾的社會參與,讓民眾共同監督這個時代的科學運作,甚至共同決定科學研究所應該抑注的經費規模,讓科學研究的經費不再只是一個黑盒子。

如果每次遇見生活中與科學相關的爭議,都可以看見不同領域科學家,基於對媒體的信任感而願意侃侃而談,不再是一場場策劃工整、照章行事的「科學產品記者會」,這才是更能體現官商互惠原則的科學新聞。

 

摘自PanSci 泛科學2014六月選書《別輕易相信!科學偽新聞》,時報出版。

View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