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食品添加劑的恐懼與理性之戰

真正威脅民眾的不是化學添加劑,而是奸商。 害我們吃進「毒」的奸商 1994 年,匈牙利出現了一宗怪病,數十位民眾都因急性鉛中毒而進了醫院,而衛生人員分析了這些病人,發現她們的共通點都是愛吃紅辣椒粉,這才爆料出原來匈牙利國內竟有不肖商人用紅色的氧化鉛粉末,假冒紅辣椒粉出售。駭人聽聞的不肖手法撼動匈牙利上下,政府最終建立了辣椒粉的查驗機制,希望挽回民眾的信心 [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何我的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音響入門誌》

文/Little Sound 播放一曲交響樂團的演奏時,音響就像一人分飾多角,要維妙維肖的撥放出每一種樂器的音質和頻率。圖/Derek Gleeson @ wiki 音響像個演員,要演什麼像什麼,演小提琴、演電吉他、演爵士鼓……,樣樣都要演得像。但演員也有憋腳的,那叫「演技差」,而音響憋腳的,叫「失真大」。...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百年戰爭演化史:坦克大進擊!—《知識大圖解》

重裝戰爭再進化―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的機械創新 古希臘重裝步兵手持盾牌,齊步向前、漢尼拔迦太基大軍以戰象迎敵,洞悉未來的達文西則在 1487 年畫下一輛武裝戰車。雖然坦克車的概念──能制霸戰場的武裝戰車──幾乎與人類的戰爭史一樣古老,但一直要到一百年前,無堅不摧的坦克車才正式上場服役。...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最無俚頭的研究 搞笑諾貝爾獎這樣玩

「你花了這麼多年,就為了研究這個?!!!!」 你在說完你的研究後,曾經讓你身邊的同事搖頭,感嘆你怎麼把好不容易申請到的研究經費花在這上面,但讓你身邊的親朋好友聽了大笑不已嗎?或許你可能拿不到諾貝爾獎,但你或許可以試試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是將 Ignoble(不名譽的)和 Nobel...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6 搞笑諾貝爾獎結果出爐,彎下腰從兩腿中看出去將能獲得新世界?

2016 年 26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1]的頒獎典禮(是的,每年都是第一屆!),在台灣時間今天(9/22)清晨六點,於美國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Sanders Theater)舉行。開場一位頭戴有螺旋槳的帽子、脖子上掛著大時鐘的先生象徵著「時間的旋轉(whirligig of time)」,以及活動中的迷你短劇《The Last Second》,都呼應本屆的典禮主題「時間」。 圖片來源:Th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強勢來襲的數位潮流:你不可不知的 DAC(上)—《音響入門誌》

文/珊迪、林彥君 在說明 DAC 為何物之前,請先想像一個畫面,喜愛的歌手在錄音室中高唱著新歌,而你現在正用電腦播放著歌曲,從錄製音樂到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將類比音源錄製成數位資訊,再由數位資訊轉換回類比音源的過程,在一邊享受音樂的片刻,也一邊來了解 DAC 在這轉換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吧! 類比訊號 vs. 數位訊號 DAC( Digital to Analog...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強勢來襲的數位潮流:你不可不知的 DAC(下)—《音響入門誌》

文/珊迪、林彥君 編按:在上篇文章中,介紹了我們現在從電腦播放的音樂,需要經過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過程,將聲音以數位方式儲存下來,當我們要聽的時候再重新轉換成類比音源。這中間的轉換需要透過 DAC(數位類比轉換器)來幫忙。接下來這篇將介紹我們生活中運用到的 DAC,你知道其實電腦中的音效卡就屬於其中一種 DAC 嗎? 傳送訊號的橋樑:數位傳輸介面 圖/Foundry @ Pixabay...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三步驟分出你是哪種黑眼圈!黑眼圈的成因、分類、預防與治療全攻略

之前講了臥蠶、眼袋、淚溝、瞼頰溝、印地安紋怎麼分之後,大家就開始瘋狂追問「黑眼圈」的問題。為了避免 Line@ 被問到爆炸,原本放在比較後面的黑眼圈,只好提前到今天寫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音響室進階班:乾濕適中完美放送—《音響入門誌》

文/阿賣|本名張涵盈。身份多重,大致上來說是個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與業餘的室內設計師。 場地提供/In Our Time、ST Music 在閱讀過許多音響空間的文章,跟許多高手討教以後,你終於下定決心要為自己打造一間完美的音響室了,從這一刻起,你進入另一個世界,有更多探索不完的新知。...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6諾貝爾生醫獎:細胞自噬和大隅良典的酵母菌

編譯/李紀潔、羅鴻|陽明大學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畢業生 2016 年諾貝爾獎隆重登場,這一次生理醫學獎頒給發現「細胞自噬」機制(autophagy)的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教授。究竟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大隅良典怎麼發現這樣的機制,而這個機制又有什麼意義,且待我們一一說明白。 把自己回收再利用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英法千年恩仇錄之兩個天文台的故事

文/高崇文 |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 阿文去(2015)年休假,在德國待了三個月。適逢滑鐵盧戰役兩百周年,特地跑去了滑鐵盧戰場憑弔一番。而比利時政府更是在兩百周年當天(六月十八日)在滑鐵盧戰場安排了戰爭實境秀呢! 想一想,英國與法國還真是歡喜冤家,從 1066...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羅塞塔始源小菊虎:9900萬年前失足,從此凝結在時間中

文/蕭昀|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大學部學生 琥珀是由古代植物分泌的樹液經長時間掩埋於地底下並歷經化石化的過程,最終形成的珍貴半寶石,要是當形成琥珀的樹脂在流出時包埋了週遭環境中的生物,就會穿越時空的限制成為珍貴的琥珀生物化石,為人類探索古代生物的珍貴研究材料。 緬甸出產的琥珀產量大、品質優良,定年的結果指出其年代約為 990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類的太空飛行紀錄—《丈量宇宙》

圖/PEXEL 人類第一次上太空(定義:抵達地表上空一百公里處)由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在 1961 年實現。隨後第一位女性在 1963 年升空──蘇聯的范倫蒂娜.泰勒斯可娃(Valentina Tereshkova)。阿波羅時代登上太空的人數還完全稱不上高峰,到了和平號太空站與太空梭計畫時期,這個數字在 1980 和 1990 年代仍然逐步攀升。自從 2000 年 1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薩利機長》物理好,才會有哈得遜奇蹟?

電影《薩利機長》劇照。圖/IMDb 電影《薩利機長:哈得遜奇蹟》中,重現了全美航空 1549 號航班的機長心路歷程。在這部片子中,其實重現了很多航空技術與科學的樣貌,到底有哪些東西跟科學有關呢?就讓我們一段一段剖析。 source:電影海報 沒有前例、沒有預警的一件飛安意外,發生於 2009 年 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寶可夢抓膩了?用 QRcode 抓真實植物寶貝

文、圖/ oeo;白流蘇|中興森林學研究所畢業 「如果沒有人在觀察,世界是否存在?」——物理學大師約翰.惠勒。 如果沒有人在感知,森林是否存在? 如果沒有人在大地遊戲,人類是否有存在的意義?...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正確判讀科學新聞,享受閱讀科學樂趣

因應新時代科學新聞的判讀能力,必須包含一對孿生的能力,一個是「媒體判讀力」,另一個是「科學判讀力」,兩者需要同時現身,缺一不可。 新聞讓科學變得切身且有趣 在科技社會中,...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歌舞論文:科學研究用舞蹈跳給你看!

所以……你的博士研究到底在做什麼? 面對這可怕的大哉問,到底該如何回答?長篇大論地引用數據?把厚實的論文印出來叫他自己看?還是用無盡的簡報攻勢表現專業?面對一般大眾,這樣的解釋方式實在不夠親民,常常聽完解釋依舊一頭霧水。科普作家 John Bohannon 於是異想天開,決定鼓勵科學家們把論文「跳」出來,這瘋狂而有趣的想法讓「歌舞論文」(Dance Your Ph.D.)的比賽於焉誕生。...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不管是柯林頓還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都要上的六堂科學課 (上)

編譯/鄭國威 總統通常不是科學家,但該不該有科學思維呢?自從開始經營 PanSci 之後,我才注意到美國的科學界在總統大選前都會積極地提出問題給總統候選人,要求表態回應。這次也不例外,包括民主黨的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共和黨的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綠黨的吉爾.史坦(Jill Elle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科學新聞難道不能好吃好玩又有營養嗎?

當我們能改善傳播資訊的介質,從而去影響內容產生者,科學新聞就不會再是由無聊的新聞稿改寫、劣質的翻譯外電和一抄再抄未經證實的謠言,而會是一道道好吃好玩又有營養的美味佳餚。 從那則未看先分享的科學報導說起 今(2016)年 6 月,The Science Post 刊登了一篇標題為〈研究指出:70% 的 Facebook 用戶在看科學報導時,只看標題就留言評論〉(Study: 70% of...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海嘯石辨認指南:颱風都能搬大石頭了,還需要海嘯嗎?

2016 年 9 月莫蘭蒂颱風橫掃台灣南部,甚至將屏東佳樂水風景區多顆以「噸」計的巨石都搬上了岸。這讓人不禁懷疑: 「既然颱風有這種力量,會不會地質學家口中的海嘯石,未必是真的海嘯石?」 雖然我不是海嘯系的,但身為一個地科科普作者,不免俗的發揮鍵盤科南的精神,請教台大地質系「表面功夫實驗室」的掌門徐澔德副教授,解答疑惑,寫成一篇認真專業文。...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