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科學傳播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史上第一對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誕生了?面對 CRISPR技術,要討論的議題有哪些?

潘朵拉的魔盒被打開了!? 11 月 26 日早上 11 點,中國人民網廣州頻道發布了一則震驚世界的報導(原文已遭刪除),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者賀建奎宣稱,史上第一對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誕生了!這對嬰兒命名為露露和娜娜,研究團隊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 CCR5...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助聽器是尊貴的象徵?從聲學椅到聲學拐杖,為了聽清楚的怪招式還真多

作者/楊又臻│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研究助理 今 (2018) 年四月上映了一部電影《噤界》(A Quiet Place)。有個貫穿整部電影的情節,就是爸爸總是埋頭在地下室工作,堅持替女兒製作助聽設備。 聽力損失者最常使用的助聽設備是助聽器,那助聽器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自己可以 DIY 做一個嗎?而這些助聽設備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幫助人們聽得更清楚呢?讓我們把鏡頭拉回到 50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基因研究大明星「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現在與未來在哪裡?

文/ 陳淵銓 、 李慧芳 圖/qimono @Pixabay 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的原理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是一種細菌對抗外來質體(plasmid)或噬菌體(phage)的後天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ity),細菌會對曾侵入的 DNA 產生記憶,當序列相同的 DNA...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物質世界和生活問題的解答,都藏在低溫世界!──專訪中研院物理所陳洋元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廖英凱、美術編輯|張語辰 為什麼要研究「低溫物理」? 低溫領域不只是比較冷的世界而已,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到電子的特性而了解物質世界。而將液態氮用於工程與生物,更能設計出能解決湧水地質工程難題的解法、與對生態無毒無害的紅火蟻防治方法。 中研院物理所的陳洋元研究員,絕招像是《ON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賀建奎現身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他回答了哪些問題?

暨之前引發軒然大波的新聞發表後,賀建奎今日 (2018/11/28) 出席了在香港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主辦方在演講前聲明對於賀的發表事情並不知情,而他提交給會議的簡報檔中也沒有提到關於雙胞胎的資訊。但是基於言論自由以及各方考量,他們最終決定讓賀如期上台發表,並且給予了他獨立的發表和提問環節。 峰會官網直播截圖。 前期實驗在動物身上修改 CCR5 蛋白...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如何面對「旱澇並存」的未來?氣候變遷下區域豪雨和旱災的科學成因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古國廷 美術編輯|張語辰 防洪防旱前先知道… 2018 年 8 月強降雨使南部水災,造成居民傷亡也重創當地產業;同年 9...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決戰山林惡地之巔!剖析竹林亦俠亦盜的本質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廖英凱、美術編輯|張語辰 顛覆你對「竹林」的認識 藝術文化視野的竹林,常享有簡練高潔的雅名。但就生態的觀點,中海拔森林中的「孟宗竹林」,卻是蠶食山林、劣化土壤的入侵外來種。而在杳無生機的月世界惡地,卻又有「刺竹林」肩負了改善土壤、為其他物種開疆拓土的重責大任。...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是天分還是努力?專業音樂人怎麼養成的?──《好聲音的科學》

很多人因為熱愛音樂而想學音樂,但卻因自認沒有天分而卻步。這樣其實很可惜,因為本章接下來要說明的,就是這類「我沒有天分」的顧慮,其實是不必要的。事實是,大多數的專業樂手,也並非與生俱來就有天分。 「天分」這個詞有好幾種用法,但最常見的兩種是: 對他人的技能抱持無害的驕傲態度。(「是的,我太太跟我對小女獵海豹的天分,感到無比驕傲。這間俱樂部,就是我們送給她做為八歲生日的禮物。」)...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聽古典音樂讓你變聰明?「莫札特效應」是真的嗎?──《好聲音的科學》

一九九三年,以羅雪(Frances Rauscher)為首的一群心理學家,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刊登了一篇題為〈音樂與空間測試的表現〉(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的論文。 圖/論文截圖...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愛滋病的新增患者越來越多?數據能告訴我們哪些事?

數據會說話,從衛服部疾管數的愛滋病數據統計資料裡,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 新的愛滋患者數量逐年攀升,該如何解讀? 圖 1:台灣歷年愛滋新增患者人數變化。2018 年統計至 2018/11/01,2018 年尚未結束,但推測該年度人數應會大幅下降。 圖/本文作者 (1)。 整理台灣歷年愛滋病新增患者人數,從上圖 1 可發現到,台灣的愛滋患者新增個案逐年攀升 (1) [註...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電腦裡的小宇宙,重現絢麗的恆星爆炸!

採訪編輯|歐柏昇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天文學家無法做實驗來製造一個宇宙,卻可以在超級電腦中製造小宇宙,探索宇宙中複雜的現象。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助研究員陳科榮,利用電腦模擬,揭開觀測背後的物理過程,了解超新星爆發的機制,以及超新星與宇宙學的關聯。...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對真菌有許多疑問嗎?解答都放在這裡了!──《菇的呼風喚雨史》

常見於居家環境的真菌有哪些? 台灣溫暖又潮濕,真菌最愛的家 真菌(或通稱為黴菌)幾乎可以生長在任何東西上面,只要是溫暖又潮濕的地方,就很容易孳生黴菌。臺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四面環海,雨量充足濕氣重,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所以,一般我們的建材與家具都會添加殺菌劑,否則家具與牆壁就會被真菌破壞殆盡,例如在潮濕房間牆壁上常出現紙齦枝孢(Ulocladium...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代糖真能代替糖?甜味劑是我們減肥的好夥伴嗎?

撰寫.編譯/陳志今 甜食、飲料……大部分人應該都很喜歡在嘴饞時吃上一些富含糖分的食品。但糖分攝取過量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更被視為減肥的大敵。 到底怎樣才能大吃大喝又不會增加卡路里攝取和肥油油的肚皮呢?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甜味劑出現後有了新的可能。甜味劑號稱「能甜你的嘴、不肥你的胃」,相關廣告也常主打它們零卡路里的優勢,不過,甜味劑真的有那麼神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科學啊科學,你到底是什麼東西?──《「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推薦序

台灣在教育上非常重視科學的學科。 是的,是科學的學科,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可是,我們有誰敢說,台灣的教育很重視科學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左腦人?右腦人?別再用過度簡化的二分法──《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左腦人?右腦人?這種二分法真的對嗎? 圖/ElisaRiva @Pixabay 關於大腦,一個最常見的迷思(大概就和「人的一生當中只使用了大腦的 10%」這個謠言一樣熱門)是:人類可能有左腦人和右腦人之分。根據這個迷思,你的個性和「認知方式」會由你哪一邊的大腦比較強來決定,而左右兩邊大腦有明顯不同的功能,左腦據說主管分析和語言,右腦則負責創意和情感。這個迷思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又有多少真實性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什麼電影越可怕,越多人喜歡?──《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嚇人的恐怖驚悚電影,人氣始終居高不下,這產生了一個心理上的矛盾:為什麼電影越可怕,越多人喜歡?...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電業自由化」是什麼?有多自由?它真的是能源產業的萬靈丹嗎?

文/ 高銘志│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副教授 台灣最近這幾年,能源議題的討論非常熱烈。除了非核家園、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能源轉型等議題外,2016 年中到 2017 年比較熱烈討論的議題,就是「電業自由化」(electricity liberalization)。這一個議題涉及的是台灣 2016 年 7 月啟動;號稱五十年來最大改變的電業法法制修改工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生短短幾個秋,兒童如何理解「死亡」這個人生課題?

死亡一事在許多文化中經常成為禁忌,就跟性教育一樣。華人更是在孔老夫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名訓之下,讓談論死亡成為忌諱。 因為種種顧慮,死亡經常成為恫嚇的語詞,也常常與鬼怪、懲罰、地獄等負面概念連結在一起。許多家長認為不要教、不用認識,小孩自然就可活在溫室之中,處於無菌的狀態之下。但小孩無可避免會面對死亡的衝擊,我們再怎麼逃避,還是有機會遇到小孩熟識的人離開人世。...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手機又沒電了!鋰電池的續航力要怎樣才可以加倍呢?

作者/李赫 文字編輯/翁郁涵 新世代電池的首要功課:高續航力與高安全性 現代人離不開電,除了人人家中都有的電器外,和一般人最貼近的電,就是手機電池了吧!在這個手機沒電就可能變失蹤人口的時代,手機的續航力愈顯得重要。 什麼是續航力?簡單說就是電池的蓄電量。人人都希望手機續航力越來越強,最好充一次電便可用一週,但是,電池不能變大變重。這……可能嗎?還是強「電池」所難?...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Gene 思書齋】科學與藝術,迸出新火花

宛如「神經科學」之神 ── 卡哈爾 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 (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1934)。圖/wikipedia 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 (Santiago Ramón y Cajal,1852-1934) 對研究神經科學的人來說,或許就像是個神一般的存在。...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71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